CN112422956B -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2956B
CN112422956B CN202011189330.1A CN202011189330A CN112422956B CN 112422956 B CN112422956 B CN 112422956B CN 202011189330 A CN202011189330 A CN 202011189330A CN 112422956 B CN112422956 B CN 112422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arget
decoding
data
origina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93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2956A (zh
Inventor
蔡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93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2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2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2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4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测评图像传输效果时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为:测评设备获取原始图像后,向多个图像传输设备发送该原始图像;图像传输设备的编码端根据与该图像传输设备相匹配的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编码处理后生成编码数据,并向图像传输设备的解码端发送该编码数据;解码端在获取该编码数据后,生成解码数据;测评设备采集该解码端生成的解码数据,并分析解码设备和解码数据相对应的原始图像和解码数据,获取图像传输的测评结果。本公开用于测试图像传输的效果。

Description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实时图像编解码传输系统是指使用某种编解码器对实时连续图像数据流进行编码处理,并立即使用以太网将编码处理后的图像发送到解码端,由解码器解码还原的系统。实时图像编解码传输系统中压缩效果及传输效果等指标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实时图像编解码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为了获得这些性能指标,现有技术需要设置端到端测试系统来预先对实时图像编解码传输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现有技术中,端到端测试系统只能进行一路图像的测试,其测试过程为:设置好编码器及其对应的解码器之后,输入测试画面,并进行性能指标的计算。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测试系统会因为有如下缺陷,从而导致在测试图像传输效果的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该缺陷可以包含下两方面:第一方面,在测试过程中一次只能对一种编码算法的性能进行评测,当需要进行不同编码算法的性能评测时,则通常是由测试人员在针对一种编码算法测试完成之后,在系统中重新设置编码器及其对应的解码器,再将同样的测试图像序列输入系统进行测试,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测试方式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如果需要测试的编码算法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测试人员则需要不断重复相同的操作,因此降低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编码算法的测试是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的,而不同时间段由于网络状态甚至于系统状态的不稳定性,将导致比较过程中的一些性能参数,比如,网络时延、丢包率、占用带宽、画质等因为本身具有一定误差,而使得比较结果不准确,而这些误差会导致后续需要额外的数据处理以确保在同一系统环境下测试不同编码算法,无疑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因此降低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在测试图像传输效果的测试效率低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该系统包括:测评设备和多个图像传输设备;该图像传输设备包括编码端和与该编码端连接的解码端,每个编码端和每个解码端均与该测评设备连接;
每个该编码端配置有不同的编码算法,每个该解码端配置有不同的解码算法,且该编码端的编码算法与对应连接的解码端的解码算法相匹配;
该测评设备,用于将获取的原始图像分别发送至每个该编码端;
该编码端,用于根据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得到的目标编码数据发送至该解码端;
该解码端,用于对该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得到的目标解码数据发送至该测评设备;
该测评设备,还用于接收每个该解码端发送的该目标解码数据,并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测评设备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与该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的图像显示模块,该图像显示模块配置有多个输出端口,每个该输出端口与每个编码端对应连接;
该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该原始图像,并将该原始图像发送至该图像显示模块;
该图像显示模块,用于将该原始图像通过多个输出端口发送至每个该编码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测评设备还包括与该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的图像采集模块,该图像采集模块配置有多个采集端口,每个采集端口与每个解码端对应连接;
该采集端口,用于接收该解码端发送的目标解码数据,并将该目标解码数据发送至该图像处理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目标解码数据包括解码端显示图像和第一采集时间,该原始图像中还携带发送时间,其中第一采集时间是指:该图像采集模块中采集端口采集解码端的目标解码数据的时间;
该测评设备,用于根据该第一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第一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每个该采集端口与每个该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该采集端口,用于采集对应的输出端口的原始图像,确定从该输出端口采集的第二采集时间;
根据该第二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环回时间差;
根据该第一传输时延与该环回时间差确定目标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原始图像中携带每帧图像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测评设备,用于根据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确定对应的目标峰值信噪比;
根据该目标峰值信噪比与预设峰值信噪比,确定该目标解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数据测试系统中的测评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图像;
分别向多个图像传输设备发送该原始图像,以使得每个该图像传输设备通过与该图像传输设备相匹配的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进行编码处理并生成目标编码数据,每个图像传输设备的编码算法不同;
根据该原始图像,接收每个该图像传输设备发送的目标解码数据,并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该目标解码数据是指每个该图像传输设备根据该目标编码数据解码处理后获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中的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包括:
根据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确定对应的目标峰值信噪比;
根据该目标峰值信噪比与预设峰值信噪比,确定该目标解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中的目标解码数据包括第一采集时间,该原始图像中还携带发送时间,该方法中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包括:
根据该第一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第一传输时延;
通过该测评设备的采集端口采集该测评设备输出端口输出的该原始图像,确定从该输出端口采集的第二采集时间;
根据该第二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环回时间差;
根据该第一传输时延与该环回时间差,确定目标传输时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测试系统的结构图;
图1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测试系统的传输逻辑示意图;
图1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测试系统中测评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该数据测试系统10包括:测评设备101和多个图像传输设备102,
该图像传输设备102包括编码端10201和与该编码端10201连接的解码端10202,每个编码端10201和每个解码端10202均与该测评设备101连接。
本系统中图像传输设备和测评设备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图1a所示,其中测评设备101包括图像处理模和图像显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显示模块中与图像传输设备中编码端之间建立传输链路,图像传输设备中解码端与测评设备中图像采集模块之间建立传输链路。
在可选实施例,该图像传输设备102中的编码端10201,可以包括软件类型的编码端10201,也可以包括硬件类型的编码端10201;例如,硬件类型的编码端指用于采集编码发送的硬件发送终端;软件类型的编码端是指安装在操作系统内部的采集编码发送软件进程。
在可选实施例,该图像传输设备102中的解码端10202,可以包括软件类型的编码端10202,也可以包括硬件类型的编码端10202;硬件类型的编码端10202指用于接收解码显示还原的硬件接收终端;软件类型的编码端10202指安装在操作系统内部的接收解码显示还原软件进程。
每个编码端10201配置有不同的编码算法,每个解码端10201配置有不同的解码算法,且该编码端10201的编码算法与对应连接的解码端10202的解码算法相匹配。
在具体的实施部署中,通过每个编码端使用不同的编码算法对图像进行编码传输,从而能够实现同时测试不同编码算法传输原始图像时,获取每种编码算法对应的传输效果,提高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本系统因为能够实现同时测试多个编码端基于不同的编码算法传输图像,从而能够避免了不同时间段测试不同编码算法因为网络状态和系统状态等不稳定因素带来的误差(而这些误差会导致后续需要额外的数据校准处理,增加了数据处理工作量),因此提高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该测评设备101,用于将获取的原始图像分别发送至每个该编码端10201;
该编码端10201,用于根据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得到的目标编码数据发送至该解码端10202;
该解码端10202,用于对该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得到的目标解码数据发送至该测评设备101;
该测评设备101,还用于接收每个该解码端10202发送的该目标解码数据,并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
如图1b所示,在可选实施例中,测评设备101包括图像处理模块10101和与该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的图像显示模块10102,该图像显示模块10102配置有多个输出端口,每个该输出端口与每个编码端10201对应连接,该图像处理模块10101和该图像显示模块10102连接,
该图像处理模块10101,用于获取该原始图像及该原始图像对应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至少包括该原始图像对应的序列;
根据该标识信息标记该原始图像后,向该目标图像显示模块发送
并将该原始图像发送至该图像显示模块10102;
该图像显示模块10102,用于将该原始图像通过多个输出端口发送至每个该编码端10201。
在具体的实施部署中,该图像显示模块10102可以是多路显卡,该多路显卡10102是指具有多个输出端口的显卡,通常为两路、四路、八路等等,该多路显卡用于输出多路相同的编码图像,每一路编码图像通过一个发送设备的采集后,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设备,由接收设备进行解码和显示。
本公开所提供的系统中通过测评设备101中图像显示模块的多输出通路,能够根据不同输出通路中原始图像中的标识信息,例如水印帧号,在多个图像中获取原始图像经过不同编码端、解码端传输后对应的目标图像,通过比较原始图像和目标图像,获取不同编码算法的传输效果,因此提高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本公开所提供的系统中测评设备在向多个编码端所传输的图像是镜像处理的,从而能够保证多个编码端通过测评设备多个输出通路获取的图像内容一致,多个编码端获取图像的策略是统一调度的,每个传输线程是公平的,不存在优先级问题,更能够精准测试每个通路的传输质量,因此提高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如图1b所示,在可选实施例中,该测评设备101包括与该图像处理模块10101连接的图像采集模块10103,该图像采集模块10103配置有多个采集端口,每个采集端口与每个解码端对应连接;
该采集端口,用于接收该解码端发送的目标解码数据,并将该目标解码数据发送至该图像处理模块。
具体的,该目标解码数据包括解码端显示图像和第一采集时间,该原始图像中还携带发送时间,其中该第一采集时间是指:图像采集模块中采集端口采集解码端的目标解码数据的时间。
在具体的实施部署中,上述的图像采集模块10103可以是多路采集卡,该多路采集卡通过目标传输子链路与接收设备相连接,从而实现对接收设备中解码显示的图像进行采集,采集得到的图像用于与源图进行比对之后,得到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等比对结果。
在具体实施部署时,不同的解码端可以采用不同的解码算法,不仅仅能够匹配编码算法提高解码效率,也能够测试不同解码算法的解码图像效果。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
在具体实施部署时,实际实现时,解码端在获取目标图像后,可以无需显示该目标图像,而是直接接入到测评设备101的采集端口,由采集卡进行采集。当接收设备需要显示目标图像时,可以通过HDMI的分路器,将一路HDMI信号分成相同的多路,一路用于显示图像,一路用于测评设备101采集图像。
本公开所提供系统中的对该目标解码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对比原始图像和目标解码数据,获取图像质量信息、时延以及占用带宽等信息,从而确定该目标解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具体可以包括:
在可选实施例中,该测评设备,用于根据该第一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第一传输时延。
在可选实施例中,该测评设备中每个该采集端口与每个该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该采集端口,用于采集对应的输出端口的原始图像,确定从该输出端口采集的第二采集时间;
根据该第二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环回时间差;
根据该第一传输时延与该环回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传输时延。
具体的,通过该目标传输时延可以获取编码算法中关于编码速度和目标格式数据量等方面性能的测试结果。
在可选实施例中,该测评设备101中还包括环路采集链路,该环路采集链路是用于链路该测评设备101的图像显示模块的输出端口和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端口;
根据该原始图像对应的发送时间戳和该目标图像对应的采集时间戳,获取该环路采集链路的传输时延。
具体的,通过该传输时延能够实现该测评设备环回检测,环回检测是指通过多路图像采集卡对多路显卡的各个输出图像进行环回采集,并计算显卡输出和环回采集时的时间差,此时间差即为评估系统内部,在生成一帧图像到环回采集这个闭环操作中的系统消耗时间。将上面计算得到的传输时延减去环回检测的时间差,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图像的传输时延,从而避免了因为测试系统的原因造成的测试不同编码算法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数据测试的效率。
在可选实施例中,该测评设备,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确定对应的目标峰值信噪比;
根据该目标峰值信噪比与预设峰值信噪比确定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进一步的,该测评设备101101中的图像处理模块10101还用于,
对比该目标图像和原始图像,获取该目标传输链路对应的目标峰值信噪比;
当该目标峰值信噪比大于预设峰值信噪比时,则确定该目标传输子链路符合预设要求。
具体的,上述的目标峰值信噪比PSNR值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MSE表示目标图像X和原始图像Y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Error),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上述公式中X(i,j)为目标图像中的坐标点,Y(i,j)原始图像中的坐标点,H为图像的高度,W为图像的宽度;n为每像素的比特数,例如,当n的取值为8,即像素灰阶数为256。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评测设备和图像传输设备;测评设备获取原始图像后,向多个图像传输设备发送该原始图像;图像传输设备的编码端根据与该图像传输设备相匹配的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编码处理后生成编码数据,向图像传输设备的解码端发送该编码数据;解码端在获取该编码数据后,生成解码数据;测评设备采集该解码端生成的解码数据,并分析解码设备和解码数据相对应的原始图像和解码数据,获取图像传输的测评结果。
本公开所提供的系统中通过测评设备,通过对比测试图像系统中各图传通路的源端原始图像和接收端目标图像可以得到图像质量信息、时延以及占用带宽等信息,从而实现基于不同编码算法,同时多路测试图像传输设备的图像传输质量的技术效果,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图1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测试系统,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测评设备,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原始图像。
本公开所提供方法中的原始图像可以是视频中的某一帧图像,原始图像中携带每帧图像的标识信息。
本公开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获取该原始图像对应的标识信息,通过该标识信息对该原始图像进行标记,该标记信息可以包括图像序列,该图像序列用于表明相应图像帧的帧号,每一帧图像的帧号各不相同,该帧号作为同步信号。
202、分别向多个图像传输设备发送该原始图像,以使得每个该图像传输设备通过与该图像传输设备相匹配的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进行编码处理并生成目标编码数据,每个图像传输设备的编码算法不同。
本公开所提供方法中的多个图像传输设备中的每个图像传输设备均包括编码端和与该编码端连接的解码端,每个编码端和每个解码端均与该测评设备连接;
每个该编码端配置有不同的编码算法,每个该解码端配置有不同的解码算法,且该编码端的编码算法与对应连接的解码端的解码算法相匹配;
具体的可以是编码端通过目标编码算法对原始图像编码处理后,生成目标编码数据,向接收设备发送该目标编码数据。
在具体的实施部署中,通过每个编码端使用不同的编码算法对图像进行编码传输,从而能够实现同时测试不同编码算法传输原始图像时,获取每种编码算法对应的传输效果,提高了测试不同编码算法的效率。
203、根据该原始图像,接收每个该图像传输设备发送的目标解码数据,并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
目标解码数据是指每个图像传输设备对该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具体的,该目标解码数据是图像传输设备中的解码端在获取编码端发送的目标编码数据后,对该目标编码数据处理后,获取的目标解码数据。
测评设备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接收设备显示的图像,具体的可以通过多路采集卡对多个接收设备上的显示内容进行采集,从而实现多路同时检测的技术效果,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公开所提供方法中的对该目标解码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对比原始图像和目标解码数据,获取图像质量信息、时延以及占用带宽等信息,从而确定该目标解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具体可以包括:
示例一:计算峰值信噪比
通过将采集得到的接收端的目标图像和发送端的原始图像进行比较,获取目标峰值信噪比:具体的,PSNR值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MSE表示目标图像X和原始图像Y的均方误差(MeanSquareError),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上述公式中X(i,j)为目标图像中的坐标点,Y(i,j)原始图像中的坐标点,H为图像的高度,W为图像的宽度;n为每像素的比特数,例如,当n的取值为8,即像素灰阶数为256。
上述测试结果中的PSNR的单位为dB,当PSNR值越大时,即代表失真越少。
最后通过对比目标峰值信噪比对比预设峰值信噪比,获取该图像传输设备传输原始图像的评价结果:
例如:可以根据以下标准来确定显示画面的评估结果:
当PSNR大于等于40dB,认为图像质量极好(即非常接近原始图像);
当40>PSNR≥30dB时,认为图像质量比较好(即失真可以察觉但可以接受);
当30>PSNR≥20dB时,说明图像质量较差;
当PSNR<20dB时,认为图像质量非常差(图像质量不可接受)。
示例二:计算结构相似性
结构相似性也是一种全参考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它分别从亮度、对比度、结构三方面度量图像相似性。
本公开所提供的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可以通过目标图像中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序列信息、时间信息、编码信息、目标协议等信息,根据该标识信息对应的图像质量信息、时延以及占用带宽等信息,从而准确评图像传输的传输结果。
示例三:计算传输时延
本公开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目标解码数据包括第一采集时间,该原始图像中携带发送时间,其中该第一采集时间是指:该测评设备采集该图像传输设备的目标解码数据的时间,本公开所提及的对每个该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包括:
根据该第一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第一传输时延;
通过该测评设备的采集端口采集该测评设备输出端口输出的该原始图像,确定从该输出端口采集的第二采集时间;
根据该第二采集时间和该发送时间确定环回时间差;
根据该第一传输时延与该环回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传输时延。
为了保证测试传输链路时延估计的准确性,本公开通过计算每一帧图像采集时的时间戳和发送时的时间戳,获取图像的传输时延,具体可以通过“环回检测”,环回检测是指通过多路图像采集卡对多路显卡的各个输出图像进行环回采集,并计算显卡输出和环回采集时的时间差,此时间差即为估系统内部,在生成一帧图像到环回采集这个闭环操作中的系统消耗时间。将上面计算得到的传输时延减去环回检测的时间差,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图像的传输时延,避免了因传输时延的误差造成的额外数据处理,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测试方法,测评设备获取原始图像后,向多个图像传输设备发送该原始图像;图像传输设备的编码端根据与该图像传输设备相匹配的编码算法对该原始图像编码处理后生成编码数据,向图像传输设备的解码端发送该编码数据;解码端在获取该编码数据后,生成解码数据;测评设备采集该解码端生成的解码数据,通过对比原始图像和解码数据之间的差距,获取图像传输的测评结果;实现了同时测试多个图像传输设备通过不同编码算法传输图像时的传输性能,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基于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测试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等。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测试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测评设备和多个图像传输设备;所述图像传输设备包括编码端和与所述编码端连接的解码端,每个编码端和每个解码端均与所述测评设备连接;
每个所述编码端配置有不同的编码算法,每个所述解码端配置有不同的解码算法,且所述编码端的编码算法与对应连接的解码端的解码算法相匹配;
所述测评设备,用于将获取的原始图像分别发送至每个所述编码端;
所述编码端,用于根据编码算法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得到的目标编码数据发送至所述解码端;
所述解码端,用于对所述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得到的目标解码数据发送至所述测评设备;
所述测评设备,还用于接收每个所述解码端发送的所述目标解码数据,并对每个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评设备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的图像显示模块,所述图像显示模块配置有多个输出端口,每个所述输出端口与每个编码端对应连接,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并将所述原始图像发送至所述图像显示模块;
所述图像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图像通过多个输出端口发送至每个所述编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的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配置有多个采集端口,每个采集端口与每个解码端对应连接;
所述采集端口,用于接收所述解码端发送的目标解码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解码数据发送至所述图像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解码数据包括解码端显示图像和第一采集时间,所述原始图像中携带发送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采集时间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中采集端口采集所述解码端的目标解码数据的时间;
所述测评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采集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确定第一传输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采集端口与每个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所述采集端口,用于采集对应的输出端口的原始图像,确定从所述输出端口采集的第二采集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采集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确定环回时间差;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环回时间差,确定目标传输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图像中携带每帧图像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评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确定对应的目标峰值信噪比,并根据所述目标峰值信噪比与预设峰值信噪比,确定所述目标解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8.一种数据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图像;
分别向多个图像传输设备发送所述原始图像,以使得每个所述图像传输设备通过与所述图像传输设备相匹配的编码算法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编码处理并生成目标编码数据,每个所述图像传输设备的编码算法不同;
接收每个所述图像传输设备发送的目标解码数据,并对每个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为所述图像传输设备对所述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确定对应的目标峰值信噪比;
根据所述目标峰值信噪比与预设峰值信噪比,确定所述目标解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解码数据包括第一采集时间,所述原始图像中携带发送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采集时间是指:所述测评设备采集所述图像传输设备的目标解码数据的时间;
所述对每个所述目标解码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采集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确定第一传输时延;
通过所述测评设备的采集端口采集所述测评设备输出端口输出的所述原始图像,确定从所述输出端口采集的第二采集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采集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确定环回时间差;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环回时间差确定目标传输时延。
CN202011189330.1A 2020-10-30 2020-10-30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422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9330.1A CN112422956B (zh) 2020-10-30 2020-10-30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9330.1A CN112422956B (zh) 2020-10-30 2020-10-30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12212.XA Division CN118158387A (zh) 2020-10-30 数据测试方法及测评设备和图像传输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956A CN112422956A (zh) 2021-02-26
CN112422956B true CN112422956B (zh) 2024-03-19

Family

ID=7482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9330.1A Active CN112422956B (zh) 2020-10-30 2020-10-30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29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0275A (zh) * 2022-02-07 2022-04-22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零终端的图像采集功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8207A (ja) * 2004-06-04 2005-12-15 Sony Corp 符号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80049376A (ko) * 2006-11-30 2008-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덱의 자동 검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67576A (zh) * 2008-04-09 2008-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数字电视广播接收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US7692686B1 (en) * 2006-02-21 2010-04-06 Xfr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format autodetection testing
JP2013197927A (ja) * 2012-03-21 2013-09-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映像監視装置及び映像監視システム
CN107396092A (zh) * 2017-07-19 2017-11-24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454387A (zh) * 2017-08-28 2017-12-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编解码传输系统的质量参数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76968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图像压缩编码效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0684B2 (en) * 2007-08-13 2011-05-10 Acterna Llc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test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8207A (ja) * 2004-06-04 2005-12-15 Sony Corp 符号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692686B1 (en) * 2006-02-21 2010-04-06 Xfr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format autodetection testing
KR20080049376A (ko) * 2006-11-30 2008-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덱의 자동 검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67576A (zh) * 2008-04-09 2008-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数字电视广播接收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JP2013197927A (ja) * 2012-03-21 2013-09-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映像監視装置及び映像監視システム
CN107396092A (zh) * 2017-07-19 2017-11-24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454387A (zh) * 2017-08-28 2017-12-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编解码传输系统的质量参数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76968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图像压缩编码效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TMS320DM8168的H.264快速视频编码算法研究;董泽芳;《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200215;1-9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956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3721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ビデオ通信品質を測定する方法
US80317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ive video quality measurements
US7768937B2 (en) Video quality assessment
JP5302342B2 (ja) ビデオ符号ストリームの品質を評価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482558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video transmission quality
US20030121053A1 (en) Video distribution test system for evaluating image quality by determining spread of frame loss within refreshment interval
JP2000092522A (ja) 画像品質分析方法及び装置
CN104661021A (zh) 一种视频流的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8933935A (zh) 视频通信系统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WO2009155814A1 (zh) 一种视频质量评价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000533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image quality of moving pictures
CN112422956B (zh) 数据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691238A (zh) 一种视频重建质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ubkowski et al. The end-to-end rate adaptation application for real-time video monitoring
JP2005064679A (ja) 画像特徴量抽出方式および画質評価方式
US2013018806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Video Quality
CN118158387A (zh) 数据测试方法及测评设备和图像传输设备
EP2736261A1 (en)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 Video Stream
WO20101031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quality measurement without reference
JP2003250155A (ja) 動画符号評価装置及び課金システム
CN110855982B (zh) 一种4k视频通信网络质量计量方法及装置
Ong et al. Video quality monitoring of streamed videos
US2021005861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Transmission of Media Content
CN112767310B (zh) 一种视频质量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049381A (zh) 一种电力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实时性的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