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7645B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Google Patents
罐式集装箱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07645B CN112407645B CN201910772688.8A CN201910772688A CN112407645B CN 112407645 B CN112407645 B CN 112407645B CN 201910772688 A CN201910772688 A CN 201910772688A CN 112407645 B CN112407645 B CN 1124076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imiting
- vertical rod
- pavement
-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12—Supports
- B65D90/20—Frames or nets, e.g. for flexibl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顶侧梁、多个顶横梁、步道、多个连接件、扶手栏杆和至少一限位件。连接件连接于顶横梁的端部并凸伸出顶横梁的其中一侧,或者连接件连接于顶侧梁上并凸伸出顶侧梁的内侧;扶手栏杆包括水平杆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竖向杆;各竖向杆与水平杆可转动连接,各竖向杆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每一限位件包括相铰接的固定板和限位板;限位板能够由上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在水平位置时锁止;限位板具有一限位卡槽;在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竖向杆,并能够卡置固定竖起状态的竖向杆以保持扶手栏杆的展开状态;在限位板向上翻转使竖向杆脱离限位卡槽时,竖向杆能够向下转动,而使扶手栏杆收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
背景技术
为了尽量减少作业人员在罐式集装箱顶部作业的风险,目前大多数罐式集装箱在其顶部的一侧或两侧安装有折叠式扶手栏杆,当需使用,扶手栏杆打开竖起成一定的高度,用以防止作业人员从罐式集装箱顶部摔下来,保证作业安全,不使用时,扶手栏杆折叠在罐式集装箱的顶部,以方便运输。
现有的一些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作业人员在步道上行走时的扶靠,扶手栏杆都是安装在步道上,通过贯穿步道的转轴杆实现扶手栏杆的折叠和展开,且该转轴杆位于步道下方。转轴杆的使用使得扶手栏杆的生产用料多、装配复杂、后期的维修较难,保养成本高,而且该转轴杆贯穿步道,较难做到同轴心,容易导致扶手扭曲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罐式集装箱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顶侧梁,沿纵向延伸;多个顶横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顶横梁与所述顶侧梁垂直连接;步道,与所述顶横梁连接;所述步道沿纵向延伸;多个连接件,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横梁的端部并凸伸出所述顶横梁的其中一侧,或者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侧梁上并凸伸出所述顶侧梁的内侧;扶手栏杆,包括水平杆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竖向杆;所述水平杆沿纵向延伸;各所述竖向杆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杆可转动连接,各所述竖向杆的底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连接;至少一限位件,每一限位件包括相铰接的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步道的外侧,所述限位板能够由上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在所述水平位置时锁止;所述限位板具有一限位卡槽;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竖向杆,并能够卡置固定竖起状态的竖向杆以保持所述扶手栏杆的展开状态;在所述限位板向上翻转使所述竖向杆脱离所述限位卡槽时,所述竖向杆能够向下转动,而使所述扶手栏杆收起。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竖向延伸;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限位卡槽的一侧边与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边铰接,在所述限位板转动至水平位置且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竖向杆时,所述限位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固定板上而使所述限位板锁止于水平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具有第一轴套;所述限位板具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设置于远离所述限位卡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沿纵向方向相接,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中实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沿纵向方向,所述限位板的宽度逐渐变化而使得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其中一侧的侧壁超出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另一侧的侧壁。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腹板及连接于所述腹板两侧的两侧翼板;所述腹板竖向延伸并平行于横向方向,两所述侧翼板竖向延伸并平行于纵向方向;所述侧翼板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竖向杆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竖向杆位于两所述侧翼板之间,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实现所述竖向杆与所述连接件的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翼板的底部向下超出所述腹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侧翼板超出所述腹板的部分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翼板的顶部向上超出所述腹板的顶部,且至少一所述侧翼板的顶部向远离另一所述侧翼板的方向弯折延伸。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包括水平板及垂直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两侧的两竖板,所述水平板水平设置并平行于横向方向,两所述竖板竖向设置并平行于横向方向;其中一所述竖板与所述腹板紧贴并连接固定;所述过渡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顶侧梁连接,或者所述过渡件的另一所述竖板与所述顶横梁的侧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孔板,所述孔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水平杆的外周套接有多个抱箍;所述抱箍与所述孔板对应设置,所述抱箍包括呈圆弧形的抱箍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抱箍本体两端的支耳;两所述支耳平行间隔设置,各所述支耳上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孔板位于两所述支耳之间,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实现所述孔板与所述抱箍的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道包括多个步道分段;所述步道分段沿纵向延伸;所述步道分段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步道板及连接于所述步道板两侧的步道连接件;所述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顶侧梁,所述顶横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步道分段;所述顶横梁包括横梁本体、连接于所述横梁本体两端的横向安装件及凸伸出所述横梁两侧的纵向安装件;所述横向安装件与所述步道一侧的所述步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安装件与所述步道另一侧的所述步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顶侧梁、顶横梁、步道、连接件、扶手栏杆和限位件。连接件连接于顶横梁的端部并凸伸出顶横梁的其中一侧或连接于顶侧梁上并凸伸出顶侧梁的内侧,扶手栏杆包括一水平杆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杆,竖向杆的顶端与水平杆可转动连接,竖向杆的底端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实现了扶手栏杆的竖立展开及折叠收起的功能。该扶手栏杆无需贯穿步道的转轴杆即可实现展开及折叠,结构简单,减少了用料,降低了重量,且该扶手栏杆通过连接件与顶侧梁或顶横梁连接,与其他组件无关,使得扶手栏杆模块化,因此装配、维修和保养简单方便。限位件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固定板连接于步道的外侧,限位板能够由上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在水平位置时锁止,限位板具有一限位卡槽,在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竖向杆,并能够卡置固定竖起状态的竖向杆以保持扶手栏杆的展开状态;在限位板向上翻转使竖向杆脱离限位卡槽时,竖向杆能够向下转动,而使扶手栏杆收起,因此该扶手栏杆的限位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罐式集装箱框架其中一实施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罐式集装箱框架其中一实施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件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扶手栏杆其中一实施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扶手栏杆其中一实施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竖向杆其中一实施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1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罐式集装箱框架;11、顶侧梁;12、顶横梁;131、步道分段;14、连接件;141、腹板;142、侧翼板;15、过渡件;16、扶手栏杆;161、水平杆;162、竖向杆;1621、吊耳;163、孔板;164、抱箍;1641、抱箍本体;1642、支耳;17、限位件;171、固定板;17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方便说明,定义罐式集装箱框架的长度方向为纵向,罐式集装箱框架的宽度方向为横向。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1,其主要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端框、顶侧梁11、顶横梁12、连接件14、过渡件15、限位件17、步道和扶手栏杆16。
顶侧梁11连接于两端框之间。具体地,顶侧梁11数量为两个。两顶侧梁11平行间隔设置,且顶侧梁11沿纵向延伸而连接两端框。
顶横梁12连接于两顶侧梁11之间,顶横梁12沿横向延伸。具体地,顶横梁12数量为多个。多个顶横梁12沿纵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顶横梁12包括横梁本体、横向安装件、纵向安装件及横梁安装件。
横梁本体的顶部平齐,底部平齐。其中,横梁本体可为分体式,例如横梁本体由多段焊接连接,其底部平齐,顶部平齐。横梁本体还可以为一体式。在此不对横梁本体的形式做限制,连接在两侧梁之间的即为横梁本体。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为一体式。
传统的多段阶梯式的顶横梁12中,由多段顶横梁12段阶梯式连接而成,且相邻的两顶横梁12段之间具有高度差,即顶横梁12段的底部之间具有高度差。其中,底部较低的顶横梁12段易干涉罐体的保温层,此时需通过切削保温层避免干涉问题,不仅造成废料增加,污染工作环境,同时降低了罐式集装箱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横梁本体底部平齐,不存在高度差,因此,增加了罐式集装箱框架1顶部的空间,改善了顶横梁12干涉罐体的保温层的问题,减少了保温层的切削量,降低了废弃物产生,进而提高了罐式集装箱的保温性能。
横向安装件连接于横梁本体的两端。沿纵向方向,横向安装件超出横梁本体的部分上具有横向安装孔,横向安装孔的轴线沿横向延伸。且横向安装件的两侧均具有横向安装孔。
纵向安装件连接于横梁本体的中部区域,并凸伸出横梁本体的侧部。其中,中部区域指两端部之间的区域。纵向安装件上设有纵向安装孔,纵向安装孔的轴线沿竖向延伸。
具体地,纵向安装件成对设置于横梁本体的两侧,成对设置的纵向安装件关于横梁本体对称,且成对的纵向安装件沿纵向上相对。本实施例中,沿横向方向,横梁本体上间隔连接有两对成对设置的纵向安装件,且两对成对设置的纵向安装件与两侧的步道对应设置。
纵向安装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连接于横梁本体的一侧,且第一安装板沿竖向延伸。第一安装板向下超出横梁本体。
第二安装板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的底端,并沿横向延伸。第二安装板与横梁本体分别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两侧。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纵向安装孔。
横梁安装件设置于横梁本体的端部,且沿纵方向,横梁安装件未覆盖横向安装件的横向安装孔,而露出横向安装孔。
横梁安装件具体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端板和水平板,端板连接于横梁本体的端部并沿罐式集装箱框架1的高度方向延伸,水平板连接于端板的底部。
水平板上设有横梁安装孔,横梁安装孔的轴线沿罐式集装箱框架1的高度方向延伸。
步道包括多个步道分段131。各步道分段131沿纵向延伸。相邻的两步道分段131之间连接一顶横梁12,通过顶横梁12将步道分段131安装于罐体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步道包括三个步道分段131,三个步道分段131通过两顶横梁12安装于罐式集装箱框架1顶部,位于两端的步道分段131的其中一端与端框连接固定。
步道分段131包括步道板及连接于步道板两侧的步道连接件14。步道板沿纵向延伸。步道连接件14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顶板和侧板。顶板水平设置,连接于步道板的侧部。顶板上具有竖向连接孔,竖向连接孔的轴线沿竖向延伸。侧板竖向设置,连接于顶板上相对于步道板的另一侧。侧板上具有横向连接孔,横向连接孔的轴线沿横向延伸。
步道分段131与顶横梁12连接时,步道板的顶部略低于顶横梁12的顶部,位于外侧的步道连接件14与顶横梁12的横向安装件连接,紧固件穿设横向安装孔和横向连接孔;位于内侧的步道连接件14与顶横梁12的纵向安装件连接,紧固件穿设竖向安装孔和竖向连接孔。其中,沿横向方向,两顶侧梁11相对的方向为内侧,两顶侧梁11相背离的方向为外侧。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关于内侧和外侧的限定均与此处一致。
多个过渡件15沿纵向间隔设置。具体地,过渡件15包括水平板及垂直连接于水平板两侧的两竖板。水平板水平延伸并平行于横向方向,两竖板竖向延伸并平行于横向方向。
过渡件15的两竖板,其中一竖板靠近前端,称为前竖板,另一竖板靠近后端,称为后竖板。其中,前端和后端是以纵向方向为参照,朝向车头的方向为前,反之为后。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关于前和后的限定均与此处一致。以图1中的视图方向为参考,位于左侧的为前端,右侧的为后端。
本实施例中,过渡件15的一端与顶侧梁11的侧部连接固定,即水平板和两端板的端部同时与顶侧梁11的侧部连接。其他实施例中,过渡件15的后竖板与顶横梁12连接固定。
过渡件15的水平板上设有横梁连接孔,顶横梁12的横梁安装件的水平板搭接于过渡件15的水平板上,紧固件穿设横梁连接孔和横梁安装孔实现顶横梁12与顶侧梁11的可拆卸连接。
多个连接件14沿纵向间隔设置,且连接件14与过渡件15对应设置。参阅图3,连接件14包括腹板141和两侧翼板142。腹板141竖向设置,并平行于横向方向。两侧翼板142竖向设置,连接于腹板141的两侧,且侧翼板142平行于纵向方向。
侧翼板142的顶端向上超出腹板141,且其中一侧翼板142沿远离另一侧翼板142的方向弯折延伸,使两侧翼板142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侧翼板142的底端向下超出腹板141,且侧翼板142超出腹板141的部分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轴线沿横向延伸。
具体地,连接件14的腹板141与过渡件15的其中一竖板贴紧并连接固定。过渡件15凸伸出顶侧梁11的侧部,因此,连接件14凸伸出顶侧梁11的侧部。本实施例中,腹板141与前竖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过渡件15同时连接顶横梁12与顶侧梁11。顶侧梁11的位置固定,因此,过渡件15的位置随顶横梁12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其他实施例中,过渡件15也可以只连接顶侧梁11与连接件14。过渡件15还可以只连接顶横梁12与过渡件15。
扶手栏杆16设置于罐体顶部的两侧。其他实施例中,扶手栏杆16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罐体顶部的其中一侧。
参阅图4,扶手栏杆16包括水平杆161、间隔设置的多个竖向杆162、孔板163、抱箍164及钢丝绳。图4中的实现为扶手栏杆16竖立展开的状态图,虚线为扶手栏杆16折叠收起后的状态图。
水平杆161沿纵向延伸,即水平杆161平行于顶侧梁11。本实施例中,水平杆161呈圆柱型,即水平杆161的截面呈圆形。竖向杆162呈圆柱型,即竖向杆162的截面呈圆形。
竖向杆162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于竖向杆162的轴线。竖向杆162位于两侧翼板142之间,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对应,紧固件穿设竖向杆162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连接件14上的第二连接孔,实现竖向杆162与紧固件的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拧上螺母。其中,螺母无需将竖向杆162与连接件14完全锁紧,止挡竖向杆162脱出连接件14即可。螺栓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因此,螺栓沿横向延伸,竖向杆162绕螺栓旋转即竖向杆162绕横向方向旋转。
具体地,竖向杆162与连接件14转动连接时,连接件14的其中一侧翼板142沿远离另一侧翼板142的方向弯折延伸的设计使得竖向杆162在转动时无干涉,能够顺滑的转动。且在竖向杆162折叠收起时,使得水平杆161能顺利能进入两侧翼板142之间的空间。
竖向杆162在绕螺栓转动时,连接件14的结构限制了竖向杆162的转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的腹板141与过渡件15的前竖板连接固定,连接件14的两侧翼板142位于腹板141的前方,竖向杆162能够向连接件14的前方转动,连接件14的腹板141限制了竖向杆162向连接件14的后方转动。
本实施例中,竖向杆162在竖立时,竖向杆162的底端与连接件14侧翼板142的底端平齐;竖向杆162在折叠收起时,因连接件14的第一连接孔设置于侧翼板142向下超出腹板141的部分,因此竖向杆162的底端在转动时与腹板141无干涉。
参阅图5,孔板163固定于竖向杆162的顶端,且孔板163沿竖向杆162的轴线延伸。具体地,孔板163上设有第三连接孔,且第三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于竖向杆162的轴线。
沿垂直于竖向杆162的轴线方向,竖向杆162的顶部均超出孔板163,即孔板163的厚度小于竖向杆162的直径。
多个抱箍164沿纵向间隔设置于水平杆161的外周,且抱箍164与孔板163对应设置。
具体地,抱箍164包括抱箍本体1641及两支耳1642。本实施例中,抱箍本体1641呈圆弧形,并与水平杆161的外周相匹配而套接于水平杆161的外周。且抱箍本体1641的圆心角在270°~360°之间,而使抱箍本体1641在能够抱住水平杆161的同时使两支耳1642之间的间隔合适。
两支耳1642分别连接抱箍本体164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支耳1642连接于抱箍本体1641的端部,并竖直向下延伸。支耳1642上设有第四连接孔,第四连接孔的轴线横向延伸。
抱箍本体1641套设于水平杆161外周时,两支耳1642向下超出水平杆161的底部。
孔板163位于两支耳1642之间,紧固件穿设支耳1642上的第四连接孔和孔板163上的第三连接孔,实现竖向杆162与水平杆161的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设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并拧上螺母。其中,螺母无需将孔板163与支耳1642完全锁紧,止档孔板163与支耳1642之间的脱落即可,使竖向杆162与水平杆161连接且还可以绕螺栓转动。
螺栓穿设于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中,因此,螺栓沿横向延伸,孔板163绕螺栓旋转即竖向杆162绕横向方向旋转。孔板163带动竖向杆162绕横向转动时,带动水平杆161升起或降下。在竖向杆162竖立时,水平杆161升起并垂直立于竖向杆162的上方;在竖向杆162折叠时,水平杆161降下收起,此时水平杆161沿纵向延伸。
钢丝绳连接于任意相邻的两竖向杆162之间,且钢丝绳连接于各竖向杆162的中部。在扶手栏杆16展开时,钢丝绳沿纵向延伸,且相邻的钢丝绳沿纵向相接,以增加扶手栏杆16在竖向方向上中部的遮挡,增加扶手栏杆16的安全性。
参阅图6,各竖向杆162的中部均凸伸有一吊耳1621,吊耳1621沿竖向杆162的周向凸伸。吊耳1621具有吊孔,吊孔用于穿设钢丝绳而使钢丝绳连接于两相邻的竖向杆162之间。
限位件17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板171和限位板172,固定板171连接于步道的外侧,限位板172与固定板171的上侧边铰接而使限位板172能够由上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在水平位置时锁止而固定。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罐体的两侧,即一限位件17对应一扶手栏杆16,且限位件17位于后端,方便操作人员在由罐式集装箱的后端上至罐体顶部时,能够及时将扶手栏杆16竖立展开并通过限位件17稳定竖向杆162动,进而保证操作人员的在罐体顶部的安全。
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17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沿纵向间隔设置。
参阅图7,固定板171沿竖向延伸,紧贴步道的侧板并与侧板连接固定。固定板171上设有螺栓安装孔,步道的侧板上设有螺栓连接孔,紧固件穿设螺栓安装孔与螺栓连接孔而实现固定板171与步道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71的顶端低于步道的顶板的顶端。
固定板171的顶端设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的轴线沿纵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71的顶端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轴套。
限位板172的一侧具有第二轴套,另一侧设有限位卡槽。本实施例中,沿限位板17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轴套。
限位板172与固定板171连接时,使第二轴套的轴线沿纵向延伸,将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交错放置,转轴插入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内,实现限位板172与固定板171的可转动连接,进而实现限位板172相对于步道可转动连接。
限位卡槽具有一背离第二轴套方向的开口,该开口使得竖向杆162能够进入或退出限位卡槽。具体地,当限位板172处于水平位置时,该开口朝向竖向杆162。
在限位板172处于水平位置时,限位板172的底面抵接于固定板171上而使限位板172锁止于水平位置。此时,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竖向杆162,并能够卡置固定竖起状态的竖向杆162以保持扶手栏杆16的展开状态。
在限位板172向上翻转使竖向杆162脱离限位卡槽时,竖向杆162能够向下转动,而使扶手栏杆16收起。
在限位板172由水平位置向上翻转至竖立状态时,步道的侧板顶部及顶板与限位板172抵接,限制限位板172继续转动。
因此限位板172与固定板171之间的转动角度为90°,即限位板172相对于固定板171可由竖直向上的状态转动至水平位置,且水平位置时,限位板172位于固定板171的外侧。
进一步地,沿限位板172的长度方向,限位板172的宽度逐渐变化,而使得限位开槽的开口处的其中一侧壁超出另一侧壁,使得限位板172位于水平位置时卡入限位卡槽内的竖向杆162不易脱出。本实例中,沿纵向方向由前端至后端宽度逐渐增大,而使得限位卡槽位于后端的侧壁超出限位卡槽位于前端的侧壁。
本发明的扶手栏杆16在操作人员作业时处于图4中实线所示的情形,此时扶手栏杆16处于直立且展开的状态,即竖向栏杆处于竖直直立的状态,限位板172位于水平方向,竖向杆162卡置于限位卡槽内,因此限制了竖向杆162的转动以使扶手栏杆16稳定的呈直立展开状态。
当需要将扶手栏杆16收起时,将限位板172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使竖向杆162由限位卡槽内脱出;接着,将水平杆161向下压,竖向杆162相对于抱箍164及连接件14转动,带动竖向杆162由后端向前端倾斜,完成扶手栏杆16收起,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
其他实施例中,顶侧梁11与顶横梁12固定连接,连接件14的腹板141连接于顶横梁12端部并凸伸出其中一侧而实现连接件14与顶横梁12的连接固定。连接件14也可以通过过渡件15与顶横梁12连接固定,过渡件15焊接连接于顶横梁12端部并凸伸出其中一侧,连接件14与过渡件15连接固定。
又一实施例中,顶侧梁11与顶横梁12固定连接,连接件14的侧翼板142直接焊接连接于顶侧梁11而实现连接件14与顶侧梁11的连接固定。连接件14也可以通过过渡件15凸伸于顶侧梁11的内侧,过渡件15连接固定于顶侧梁11内侧,连接件14与过渡件15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顶侧梁、顶横梁、步道、连接件、扶手栏杆和限位件。连接件连接于顶横梁的端部并凸伸出顶横梁的其中一侧或连接于顶侧梁上并凸伸出顶侧梁的内侧,扶手栏杆包括一水平杆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杆,竖向杆的顶端与水平杆可转动连接,竖向杆的底端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实现了扶手栏杆的竖立展开及折叠收起的功能。该扶手栏杆无需贯穿步道的转轴杆即可实现展开及折叠,结构简单,减少了用料,降低了重量,且该扶手栏杆通过连接件与顶侧梁或顶横梁连接,与其他组件无关,使得扶手栏杆模块化,因此装配、维修和保养简单方便。限位件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固定板连接于步道的外侧,限位板能够由上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在水平位置时锁止,限位板具有一限位卡槽,在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竖向杆,并能够卡置固定竖起状态的竖向杆以保持扶手栏杆的展开状态;在限位板向上翻转使竖向杆脱离限位卡槽时,竖向杆能够向下转动,而使扶手栏杆收起,因此该扶手栏杆的限位简单,操作方便。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侧梁,沿纵向延伸;
多个顶横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顶横梁与所述顶侧梁垂直连接;
步道,与所述顶横梁连接;所述步道沿纵向延伸;
多个连接件,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横梁的端部并凸伸出所述顶横梁的其中一侧,或者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侧梁上并凸伸出所述顶侧梁的内侧;
扶手栏杆,包括水平杆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竖向杆;所述水平杆沿纵向延伸;各所述竖向杆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杆可转动连接,各所述竖向杆的底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至少一限位件,每一限位件包括相铰接的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步道的外侧,所述限位板能够由上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在所述水平位置时锁止;所述限位板具有一限位卡槽;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竖向杆,并能够卡置固定竖起状态的竖向杆以保持所述扶手栏杆的展开状态;在所述限位板向上翻转使所述竖向杆脱离所述限位卡槽时,所述竖向杆能够向下转动,而使所述扶手栏杆收起;
所述固定板竖向延伸;
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限位卡槽的一侧边与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边铰接,在所述限位板转动至水平位置且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竖向杆时,所述限位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固定板上而使所述限位板锁止于水平位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腹板及连接于所述腹板两侧的两侧翼板;所述腹板竖向延伸并平行于横向方向,两所述侧翼板竖向延伸并平行于纵向方向;
所述侧翼板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竖向杆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竖向杆位于两所述侧翼板之间,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实现所述竖向杆与所述连接件的可转动连接;
所述侧翼板的底部向下超出所述腹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侧翼板超出所述腹板的部分上;
所述侧翼板的顶部向上超出所述腹板的顶部,且至少一所述侧翼板的顶部向远离另一所述侧翼板的方向弯折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具有第一轴套;
所述限位板具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设置于远离所述限位卡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沿纵向方向相接,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中实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沿纵向方向,所述限位板的宽度逐渐变化而使得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其中一侧的侧壁超出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另一侧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件;
所述过渡件包括水平板及垂直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两侧的两竖板,所述水平板水平设置并平行于横向方向,两所述竖板竖向设置并平行于横向方向;其中一所述竖板与所述腹板紧贴并连接固定;
所述过渡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顶侧梁连接,或者所述过渡件的另一所述竖板与所述顶横梁的侧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孔板,所述孔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水平杆的外周套接有多个抱箍;所述抱箍与所述孔板对应设置,所述抱箍包括呈圆弧形的抱箍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抱箍本体两端的支耳;两所述支耳平行间隔设置,各所述支耳上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孔;
所述孔板位于两所述支耳之间,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实现所述孔板与所述抱箍的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道包括多个步道分段;所述步道分段沿纵向延伸;所述步道分段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步道板及连接于所述步道板两侧的步道连接件;
所述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顶侧梁,所述顶横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步道分段;所述顶横梁包括横梁本体、连接于所述横梁本体两端的横向安装件及凸伸出所述横梁两侧的纵向安装件;
所述横向安装件与所述步道一侧的所述步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安装件与所述步道另一侧的所述步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72688.8A CN112407645B (zh) | 2019-08-21 | 2019-08-21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72688.8A CN112407645B (zh) | 2019-08-21 | 2019-08-21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07645A CN112407645A (zh) | 2021-02-26 |
CN112407645B true CN112407645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74779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72688.8A Active CN112407645B (zh) | 2019-08-21 | 2019-08-21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07645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556976U (zh) * | 2019-08-21 | 2020-05-19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8011043U1 (de) * | 2008-08-19 | 2008-11-06 | Altrad Baumann Gmbh | Geländervorrichtung für ein Baugerüst |
CN203793995U (zh) * | 2014-03-21 | 2014-08-27 | 中山市中化储运容器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具有扶手和工具箱的罐式集装箱 |
CN107226298B (zh) * | 2017-04-05 | 2023-03-10 | 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安装于罐箱顶部的操作平台 |
-
2019
- 2019-08-21 CN CN201910772688.8A patent/CN1124076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556976U (zh) * | 2019-08-21 | 2020-05-19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07645A (zh) | 2021-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26298B (zh) | 可安装于罐箱顶部的操作平台 | |
CN112407645B (zh)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
CN210556976U (zh) | 罐式集装箱框架 | |
CN114655901A (zh) | 悬挂式单轨施工车作业平台 | |
CN212075161U (zh) | 罐式集装箱及其扶手栏杆装置 | |
CN101966962B (zh) |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防翻越护栏装置 | |
CN113247033B (zh) | 一种可折叠护栏及铁路货车 | |
NL2000547C1 (nl) | Steiger met leuningframes voorzien van staanderdelen. | |
CN102966312A (zh) | 井口作业操作平台装置 | |
CN113044741B (zh) | 一种连接集成爬架和塔吊的安全通道及其提升方法 | |
CN211967970U (zh) | 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 | |
CN212359266U (zh) | 用于电动葫芦的折叠式检修平台 | |
CN108385763A (zh) | 折叠式防护栏及工程机械 | |
CN216582137U (zh) | 储运设备及其扶手栏杆装置 | |
CN208563929U (zh) | 具有活动护栏的登高维修小车 | |
CN110921114B (zh) | 罐式集装箱及其扶手栏杆 | |
CN111910972A (zh) | 用于电动葫芦的折叠式检修平台 | |
CN113120450A (zh) | 罐式集装箱及其扶手栏杆装置 | |
CN219652554U (zh) | 折叠式支座塔吊附着装置检修平台 | |
CN111251468A (zh) | 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 | |
CN218028593U (zh) | 一种可变宽度的平台护栏结构 | |
CN220791116U (zh) | 可自动调节伸缩及折叠护栏梯 | |
CN206705457U (zh) | 一种电梯 | |
CN212656125U (zh) | 倾斜式拱肋安装用操作平台 | |
CN216921631U (zh) | 折叠式护栏模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