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2958A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2958A
CN112402958A CN202011165246.6A CN202011165246A CN112402958A CN 112402958 A CN112402958 A CN 112402958A CN 202011165246 A CN202011165246 A CN 202011165246A CN 112402958 A CN112402958 A CN 112402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material
parameter
coded
parameters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52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2958B (zh
Inventor
马晓霏
刘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52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2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2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2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2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2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50Controlling the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 A63F13/52Controlling the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involving aspects of the displayed game sce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60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 A63F2300/66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for rendering three dimensional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以及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将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可以提升图像渲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图像技术不仅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例如电子游戏、科幻电影和动画等等,还在画面呈现效果上提高了不少。而这越来越生动形象,甚至逼近现实的画面得益于越来越成熟的图像渲染技术。
在图像渲染的过程中,呈现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一般需要提供若干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提供得越多,图像渲染后呈现出来的画面越生动形象。但是想要为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提供较多的信息,需要多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张数过多,会导致图形渲染效率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图像渲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所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读取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组合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至少一张物理材质图像,所述物理材质图像携带物理材质参数;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物理材质参数,得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划分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所述划分子单元可以用于:
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
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小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确定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
存储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与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相匹配的颜色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及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编码精度;
组合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子单元可以用于:
将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进行比较,得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的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将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
将所述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解码特性;
第一编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第二编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加权单元,用于将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码子单元可以用于:
将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编码子单元可以用于:
根据第二预设参数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直接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所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解码单元,用于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解码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解码特性;
第一解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第二解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一方面的各种可选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该方案可以实现在两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内,存储更多的物理材质参数,使得在渲染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过程中,只需要提供少量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就能把虚拟物品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提高了图像渲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颜色通道存储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原理示意图;
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
图2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原理的另一示意图;
图2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物品的另一物理材质承载图;
图2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物品的另一物理材质承载图;
图2h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原理的另一示意图;
图2i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原理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和终端执行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和终端执行图像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理材质承载图的颜色通道存储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码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称为图像编码处理装置)和一种用于解码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称为图像解码处理装置)。其中,图像编码处理装置可以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服务器或终端等具有计算功能的设备。其中,图像解码处理装置也可以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服务器或终端等具有计算功能的设备。其中,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PC,PersonalComputer)等具备存储单元并安装有微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服务器和终端的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服务器和终端,所述服务器集成有图像解码处理装置,所述终端集成有图像编码处理装置。
其中,服务器用于对多个物理材质图像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处理。服务器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图像的物理材质参数后,会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然后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接下来,服务器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然后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最后,服务器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在对多个物理材质图像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处理后,服务器装置便会将承载着虚拟物品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发送给终端。
终端获取到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后,会读取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中颜色通道的信息。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终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最后,终端根据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图像渲染的场景,例如可以用于动画渲染、游戏渲染等等。其中,当应用在游戏渲染的场景时,服务器可以配置有游戏引擎。本申请中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编码操作可以由游戏引擎执行。其中,游戏引擎是一些已编写好的可编辑电脑游戏系统或者一些交互式实时图像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游戏开发工作者可以借助游戏引擎中的各种游戏开发工具开发游戏。比如,游戏引擎开发商(Unity)或虚幻引擎第四代(UnrealEngine,UE4)等等。其中,Unity提供了一整套软件解决方案,可用于创作、运营和变现实时互动的2D和3D内容,支持平台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游戏主机等设备。UE4是一套为使用实时技术的技术人员开发的完整的开发工具。从电影体验到高品质的PC、主机、移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及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游戏,UE4都能为技术人员提供从启动项目到发行产品所需的引擎功能。
如图2a所述,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对物理材质进行编码,具体流程包括:
101、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其中,虚拟物品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看得见,但是摸不到的物品,是虚拟界的一种产物。例如,虚拟物品可以是游戏中的各种人物、道具、背景等或者动画中的各种人物、背景等或者虚拟现实当中的各种人物、物品和场景等。比如,虚拟物品可以为电子游戏当中的游戏角色、游戏道具或游戏背景等。
在一实施例中,物理材质可以是用来表现物体对光的交互(反射、折射等)性质的。例如,金属材质的物品对光的反射和毛毯对光的反射性质完全不一样。其中,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参数可以是表征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的参数。例如,虚拟物品的固有色可以通过固有色参数进行表征,金属材质可以通过虚拟物品的金属度参数进行表征等等。这些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特性。
在一实施例中,虚拟物品的多种物理材质参数可以来源于携带物理材质参数的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可以是携带着虚拟物品的各种物理材质参数的图像。例如固有色图像、高光图像、法线图像、透明度图像等等。
其中,不同的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着不同种类的物理材质图像。例如,固有色图像存储着固有色参数、高光图像存储着高光参数或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法线图像存储着法线参数、透明度图像存储着透明度参数或透明度测试参数、粗糙度图像存储着粗糙度参数、金属度图像存储着金属度参数、自发光图像存储着自发光参数等等。
其中,固有色图像,可以是虚拟物品表层的颜色图像;高光图像,可以体现虚拟物品表面中的质感、高光的强度及区域大小,可以用来区分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让虚拟物品在游戏画面中看起来更加真实;法线图像,可以表现虚拟物品的细节凹凸;透明度图像,可以体现虚拟物品的头发或者衣服布料等材质的透明效果;自发光图像,可以体现携带自发光效果的虚拟物品的自发光效果的轻重程度;粗糙度图像,可以体现虚拟物品材质的粗糙质感的轻重程度;金属度图像,可以体现虚拟物品材质的金属质感的轻重程度;环境光遮蔽图像,一般叠加在固有色图像的图层里面,可以让材质制作更加逼真。
其中,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的来源可以为多种,例如可以是美术人员手绘生成的物理材质图像,可以是利用如Photoshop和SubstancePainter等图像处理软件生成的物理材质图像,还可以是从网上的物理材质图像数据库上下载的物理材质图像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各种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在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当中。其中,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成分的存储空间。例如,红色(Red,R)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红色颜色信息的通道;绿色(Green,G)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绿色颜色信息的通道;蓝色(Blue,B)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蓝色颜色信息的通道。其中,每种类型的颜色通道可以是8比特(bit)位的存储空间,每bit都存储着相应的颜色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颜色模式可以是将某种颜色表现为数字形式的模型,或者说是一种记录图像颜色的方式。常见的颜色空间模式有三原色光(RedGreenandBlue,RGB)颜色模式、红绿蓝透明(RedGreenBlueandAlpha,RGBA)颜色模式等等。
其中,物理材质图像中颜色通道数量可以取决于其颜色模式,即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模式可以决定其颜色通道数量。例如,RGB颜色模式有三个颜色通道,即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RGBA颜色模式有四个颜色通道,除了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还增加了一个可以存储其他额外的信息的一个Alpha颜色通道,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类型的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的存储情况可能会不同。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采用的是RGBA颜色模式,对于固有色图像而言,其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分别存储着对应的固有色参数,而Alpha颜色通道中可能没有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或者存储着对虚拟物品的固有色不起作用的其他参数。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采用的是RGBA颜色模式,对于法线图像而言,其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分别存储着对应的法线参数,而余下的颜色通道中可能没有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或者存储着对虚拟物品的固有色不起作用的其他参数。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采用的是RGBA颜色模式,对于金属度图像而言,只需要存储一个金属度参数便能够呈现虚拟物品的金属度效果,因此金属度图像的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和Alpha颜色通道都存储着一样的金属度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虚拟物品的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可以是承载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的图像,即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对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参数的承载是以将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中的这种方式体现的。
其中,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空的颜色通道可以是没有存储任何颜色信息的颜色通道。
其中,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数量也是取决于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
例如,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都是RGBA颜色模式,则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都有4个颜色通道。此外,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应当一样。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可以是获取虚拟物品的多种物理材质参数。例如,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包括获取虚拟物品的固有色(Basecolor)参数、高光(Specular)参数、法线(Normal)参数、透明度(Alpha)参数、粗糙度(Roughness)参数、金属度(Metallic)参数、自发光(Emissive)参数、环境光遮蔽(AmbientOcclusion,AO)参数、入射光反射率(Reflectivity)参数和透明度测试(AlphaTest)参数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之前,可以先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然后从物理材质图像当中提取出对应的物理材质参数。具体地,步骤“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包括:
获取虚拟物品的至少一张物理材质图像,所述物理材质图像携带物理材质参数;
从所述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物理材质参数,得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例如,在获取虚拟物品的固有色参数、高光参数、法线参数等物理材质参数之前,可以先获取虚拟物品的固有色图像、高光图像、法线图像等物理材质图像,然后从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出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从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物理材质参数,包括识别物理材质图像对应的物理材质种类,根据物理材质图像对应的物理材质种类对存储在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提取。具体地,步骤“识别物理材质图像携带的物理材质参数”,可以包括:
识别所述物理材质图像的物理材质种类;
基于所述物理材质种类,对存储在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提取。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采用的是RGBA颜色模式,当前需要图像处理装置识别的物理材质图像为固有色图像。对于固有色图像而言,其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分别存储着对应的固有色参数,而Alpha颜色通道中可能没有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或者存储着对虚拟物品的固有色不起作用的其他参数。因此,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图像处理装置在识别出当前的物理材质图像是固有色图像时,会读取固有色图像中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当中的固有色参数,而不会读取存储在Alpha颜色通道中的参数。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采用的是RGBA颜色模式,当前需要图像处理装置识别的物理材质图像为法线图像。对于法线图像而言,其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分别存储着对应的法线参数,而余下的颜色通道中可能没有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或者存储着对虚拟物品的法线不起作用的其他参数。因此,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图像处理装置在识别出当前的物理材质图像是法线图像时,会读取法线图像中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当中的法线参数,而不会读取其他的颜色通道。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采用的是RGBA颜色模式,当前需要图像处理装置识别的物理材质图像为金属度图像。对于金属度图像而言,存储一个金属度参数便可以呈现虚拟物品的金属度效果,因此金属度图像的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和Alpha颜色通道都存储着一样的金属度参数。因此,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图像处理装置在识别出当前的物理材质图像是金属度图像后,会读取金属度图像中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和Alpha颜色通道的其中一个颜色通道中的金属度参数。
102、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每种物理材质参数可以携带着其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和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等等。其中,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可以表示物理材质参数是否适合编码。其中,物理材质参数是否适合编码可以表示物理材质参数在当前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中是否适合编码。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对物理材质参数进行分组。具体地,步骤“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包括:
获取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物理材质参数颜色通道数量和预设颜色通道数量值的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具体地,步骤“根据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包括:
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
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小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例如,存储固有色参数需要3个颜色通道,存储透明度参数需要1个颜色通道,存储法线参数需要2或3个颜色通道,存储粗糙度参数需要1个颜色通道,存储高光参数需要1或3个颜色通道,存储自发光参数需要1或3个通道,存储AO参数需要1个颜色通道、存储透明度测试参数需要1个颜色通道、存储入射光反射率参数需要1个颜色通道等等。
在获取到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后,图像处理装置识别出存储固有色参数需要三个颜色通道,存储法线参数需要两个颜色通道,存储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都需要一个颜色通道。因此,可以根据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将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分别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具体地,可以将预设颜色通道数量值设置为1。将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透明度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的颜色通道数量和预设颜色通道数量值的进行比较,根据其比较结果将固有色参数和法线参数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将透明度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划分为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其中,预设颜色数量值为各种物理材质参数所需要的颜色通道数量的中值或众值。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具体地,步骤“根据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包括:
识别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例如,当前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中有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入射光反射率参数和AO参数。对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进行识别,识别到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和AO参数在当前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中不适合编码,而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和粗糙度参数适合编码。因此,会将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和AO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把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划分成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又例如,当前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中有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入射光反射率参数、自发光参数和AO参数。对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属性进行识别,识别到固有色参数和法线参数在当前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中不适合编码,而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自发光参数和AO参数适合编码。因此,会将固有色参数和法线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把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粗糙度参数、自发光参数和AO参数划分成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103、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每种物理材质参数都有其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其中,颜色通道属性可以是将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颜色通道的过程中,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
例如,存储固有色参数需要三个颜色通道,这三个颜色通道可以分别是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
例如,存储法线参数需要两个颜色通道,这两个颜色通道可以分别是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需要识别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然后根据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确定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接下来根据颜色通道类型,将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对应的颜色通道中。具体地,步骤“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确定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在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与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相匹配的颜色通道中。
例如,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包括固有色参数和法线参数。其中,存储固有色参数需要三个颜色通道,这三个颜色通道分别是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因此,存储固有色参数需要R、G和B这三种类型的颜色通道。而存储法线参数需要两个颜色通道,这两个颜色通道分别是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因此存储法线参数需要R和G这两种类型的颜色通道。根据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可以将固有色参数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的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中,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而将法线参数存储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的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中,得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此外,还可以将法线参数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的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而将固有色参数存储到第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的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中,得到存储后第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哪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并无限制,只要将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其所需颜色通道在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对应的颜色通道中即可。
104、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识别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对应的编码精度,然后根据其对应的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具体的,步骤“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包括:
识别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及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编码精度;
根据所述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例如,识别到的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有金属度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粗糙度参数和高光参数,每种类型的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编码精度。然后根据每种类型对应的编码精度,将待编码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识别到的物理材质参数及其对应的编码精度,将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具体地,步骤“根据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包括:
将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进行比较,得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的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将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
将所述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例如,识别到的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有金属度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粗糙度参数和高光参数,每种类型的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编码精度。
其中,在金属度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粗糙度参数和高光参数当中,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粗糙度参数的编码精度要求较低,而金属度参数和高光参数的编码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将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划分成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将金属度参数和高光参数划分成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或者,也可以将金属度参数和高光参数划分成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而将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划分成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在此处并不做限制。
其中,预设精度可以是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的中位值,也可以是人为提前设置好的比较数值,也可以是根据一些预设规则生成的比较数值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当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划分成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而金属度参数和高光参数划分成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时,将所述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例如,可以将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一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然后将粗糙度参数和高光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二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又例如,可以将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高光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一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然后将粗糙度参数和金属度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二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105、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每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编码特性,根据其对应的编码特性,采用和编码特性对应的编码方法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具体地,步骤“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包括:
确定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
识别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
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例如,识别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其中,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的编码特性属于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因此对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编码后金属度参数。然后将编码后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编码后金属度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又例如,识别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其中,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的编码特性属于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因此对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编码后粗糙度参数。然后将编码后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编码后粗糙度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又例如,识别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粗糙度参数和金属度参数。其中,粗糙度参数的编码特性是第一预设编码类型,金属度参数的编码特性是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因此可以对粗糙度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粗糙度参数,然后对金属度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金属度参数。然后将编码后粗糙度参数和编码后金属度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其中,预设权值也是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都有其对应的预设权值。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可以是比较编码法。具体地,步骤“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包括:
将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其中,第一预设参数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都有其对应的第一预设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到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都属于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都采用比较编码法进行编码包括:将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透明度测试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透明度测试参数;然后根据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的比较结果,对金属度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金属度参数。
例如,如图2b所示,编码后透明度测试参数和编码后金属度参数按照第一预设权值加权后得到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到颜色通道当中,其中,颜色通道的存储容量可以是8bit,则透明度测试参数可以占1bit位,金属度参数可以占7bit位。
其中,如图2c所示。其中,将颜色通道的存储容量8bit换算成整数是0-255,再将0-255换算成0-1的小数。其中,在0-1中,0-0.5可以表示虚拟物品的金属属性是非金属,0.5-1可以表示虚拟物品的金属属性是金属。而透明度测试参数可以用两端的数值来表示,例如0可以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是表示非透明,1可以表示透明。
可选的,当采取比较编码法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时,可能会对编码后的一些后续操作产生影响。
例如,在对包括金属度参数和透明度测试参数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后,对存储在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线性采样时,虚拟物品的金属材质会表现错误。如图2d所示,将金属度参数和透明度测试参数结合进行编码后,非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和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的边缘会表现出明显的错误。非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的边缘呈现锯齿状,而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的边缘呈现出非金属材质。
为了减弱这种错误,可以对编码后的金属度参数进行处理,从而减弱编码带来的影响。例如,可以对用比较编码法编码后的金属度参数进行反转,再将反转后的金属度参数和透明度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第一权值进行加权后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如图2e所示,此时,在物理材质信息的数值表示中,0-0.5可以表示虚拟物品从非金属材质到金属材质的过渡,0.5-1可以表示虚拟物品从金属材质到非金属材质的过渡。
如图2f所示,对编码后的金属度参数进行处理后,非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和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的边缘错误明显减弱的许多。非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的边缘明显光滑了许多,而非金属材质的虚拟物品的边缘也没有表现出非金属材质。
可选的,当对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进行压缩,会导致压缩后的图像出现杂点,如图2g所示。其中,图2g中的“贴图”可以是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为了解决压缩后图像出现杂点的这个问题,需要在编码的过程中,空出一段容错区域。
例如,首先对比较编码法编码后的金属度参数进行反转,然后空出一段空错区域,从而解决压缩后图像出现杂点的这个问题。例如,如图2h所示,在0.4-0.6这个区域内便是容错区域,而落在该区域内的物理材质参数对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是不会有影响的。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到金属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都属于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金属度参数和自发光参数都采用比较编码法进行编码,包括:将金属度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金属度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金属度参数;然后根据金属度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的比较结果,对自发光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自发光参数;最后,将编码后金属度参数和编码后自发光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其中,当对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进行压缩时,压缩带来的杂点问题在自发光材质上表现的更明显,此时,容错区域也需要设置的更大一点,如图2i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编码方式可以是直接编码法。具体地,步骤“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参数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直接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其中,第二预设参数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都有其对应的第二预设参数。
例如,识别到粗糙度参数和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都属于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粗糙度参数和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都采用直接编码法进行编码包括: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粗糙度参数直接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粗糙度参数;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将编码后粗糙度参数和编码后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106、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目标图像包括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例如,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包括根据透明度参数和金属度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根据粗糙度参数和高光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然后将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其中,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即,只要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当中有空闲的颜色通道,便可以将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到识别到的空闲的颜色通道当中。
例如图像处理装置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都有空余的颜色通道,可以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当中。
又例如,图像处理装置只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或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当中有空闲的颜色通道,便可以将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都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或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当中。
上述介绍的图像处理方法,在获取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后,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并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后编码,从而可以实现在两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内存储更多的物理材质信息,在提高游戏渲染的效率的同时,保证虚拟物品生动的形象。
下面将介绍图像处理方法的解码过程:
如图3所示,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对物理材质参数进行解码,具体流程如下:
201、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其中,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可以是承载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的图像,即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对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参数的承载是以将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中的这种方式体现的。
其中,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成分的存储空间。例如,R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红色颜色信息的通道;G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绿色颜色信息的通道;B颜色通道可以是存储着蓝色颜色信息的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颜色通道数量是取决于其颜色模式,即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将决定其颜色通道数量。
例如,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颜色模式,则该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有3个。
又例如,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A颜色模式,则该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有4个。
其中,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参数可以存储在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当中,并且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即,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中,至少有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至少有一个颜色通道中存储有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部分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余下的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部分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而余下的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例如,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A颜色模式,因此有4个颜色通道。在这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其中三个颜色通道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剩下的一个颜色通道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其中两个颜色通道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剩下的两个颜色通道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例如,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A颜色模式,因此有4个颜色通道。在这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都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都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部分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余下的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可以都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例如,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A颜色模式,因此有4个颜色通道。在这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2个颜色通道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剩下的2个颜色通道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可以都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部分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而余下的颜色通道可以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可以都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例如,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A颜色模式,因此有4个颜色通道。在这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3个颜色通道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剩下的1个颜色通道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都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从服务器发送过来的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其中,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202、读取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后,对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的每个颜色通道进行读取。在读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存储在颜色通道里的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判断出颜色通道中存储的信息是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还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具体地,步骤“读取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包括:
识别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编码标志;
当识别到图像组颜色通道的编码标志,读取存储在颜色通道中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其中,编码标志是对颜色通道中存储的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的标志,即只有颜色通道中存储的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才会携带编码标志,否则不会携带编码标志。
例如,获取到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中的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存储着固有色参数和承载着金属度参数和透明度测试参数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其中,承载着金属度参数和透明度测试参数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着编码标志。因此,当识别到编码标志时,便会对携带着编码标志的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读取。
203、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例如,在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需要对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对应的解码特性进行识别,然后基于其解码特性用对应的解码方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其中,解码特性可以表示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适合用哪种解码方法进行解码。具体地,步骤“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包括:
识别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解码特性;
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例如,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一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而金属度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
又例如,识别到当前待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粗糙度参数和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其中,粗糙度参数和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其中,第一解码特性可以表示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适合用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第二解码特性可以表示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适合用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可以是比较解码法,具体地,步骤“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包括:
将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编码方式是直接解码法,具体地,步骤“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确定,每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第一预设阈值。
同理,第二预设阈值根据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确定,每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第二预设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一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而金属度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例如,可以如下:
识别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为tex.a,其中,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利用比较编码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透明度测试参数,如下:
AlphaTest=clip(tex.a-0.5)
其中,clip()是一个比较函数,clip(tex.a-0.5)中的0.5是预设阈值。clip(tex.a-0.5)表示将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物理材质信息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对透明度测试参数进行解码。
利用直接编码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金属度参数,如下:
Metallic=max(tex.a*2-1,0)
其中,max()是一个最大值函数,max(tex.a*2-1,0)中的0是预设阈值。max(tex.a*2-1,0)表示将从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预设阈值中求出最大值,根据求解结果对金属度参数进行解码。
在一实施例中,在编码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一些编码后的影响。例如,在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线性采样时,有一些物理材质参数可能会表现错误。为了降低编码后带来的影响,在编码的过程中会对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简单的处理。因此,在解码的过程中也需要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从而解码出正确的物理材质参数。例如,可以如下:
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为tex.a,其中,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对采取比较编码法解码后的物理材质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如下:
AlphaTest=clip(tex.a-0.5)
Metallic=1-max(tex.a*2-1,0)
即,对解码后的金属度参数进行反转操作。通过对解码后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处理,从而解码出正确的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对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进行压缩,会导致压缩后的图像出现杂点。为了解决压缩后图像出现杂点的这个问题,会在编码的过程中,空出一段容错区域。因此,在解码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对应的处理,例如,可以如下:
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为tex.a,其中,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透明度测试参数和金属度参数。在解码的过程中,采取如下处理:
AlphaTest=clip(tex.a-0.5)
Metallic=1-max((abs(0.5-tex.a)-0.1)/0.4,0)
其中,abs()是绝对值函数。在(abs(0.5-tex.a)-0.1)/0.4中,通过设置容错区域识别参数,例如(abs(0.5-tex.a)-0.1)/0.4中的0.1和0.4,能够正确识别出容错区域。通过abs函数在解码的过程中正确识别出容错区域,从而解码出正确的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假如识别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自发光参数和金属度参数。此时,对编码后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进行压缩带来的杂点问题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容错区域也要更大一些,因此在解码过程中,容错区域的识别参数也要相应的调整。例如:
Metallic=step(0.5,tex.a)
Emissive=max((abs(0.5-tex.a)-0.12)/0.38,0)
其中,step()是一个比较函数。在这里step(0.5,tex.a)值将tex.a和预设阈值0.5进行比较,当tex.a大于0.5时,金属度参数解码可以为1,当tex.a小于0.5时,金属度参数解码可以为0。
其中,在对自发光参数进行解码时,需要对容错区域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正确地解码出自发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的解码特性属于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对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采用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例如,可以如下:
识别到当前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为tex.a,其中,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当前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利用直接编码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从而求解出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如下:
Reflectivity=max(RoughToSpec-tex.a,0)*Multiple
Roughness=max((tex.a-RoughToSpec)/(1-RoughToSpec),0)
其中,RoughToSpec是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对应的第二预设阈值。Multiple是对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进行解码时的预设调整倍数。
其中,还能利用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计算出其对应的高光参数,例如,如下:
Specular=Reflectivity*SpecularColor.rgb
其中,SpecularColor.rgb是一预设高光颜色值。
204、根据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例如,终端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后,根据虚拟物品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在终端的显示屏上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上述介绍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读取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并对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并根据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从而使得生动形象虚拟物品能够正确地渲染到终端的显示屏上,提高了图像渲染的效率。
根据上面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将以图像编码处理装置集成在服务器上和图像解码装置集成在终端上为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方法。
如图4a所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301、服务器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诉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例如,如图4b所述,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包括固有色图像、法线图像、透明度图像、粗糙度图像、高光图像、AO图像和金属度图像。
其中,固有色图像携带着Basecolor参数;法线图像携带着Normal参数;透明度图像携带着AlphaTest参数;粗糙度图像携带着Roughness参数;高光图像携带着Reflectivity参数;AO图像携带着AO参数;金属度图像携带着Metallic参数。
服务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后,会从这些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物理材质参数,得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各种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在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当中。其中,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颜色通道数量是取决于其颜色模式,即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将决定其颜色通道数量。
例如,假设物理材质图像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模式是RGBA模式,因此,物理材质图像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都有4个颜色通道,分别是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和Alpha颜色通道。
其中,对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图像而言,不同类型的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的存储情况会不同。
例如,对于固有色图像而言,其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分别存储着对应的固有色参数。其中,R颜色通道存储着Basecolor.r参数,G颜色通道存储着Basecolor.g参数,B颜色通道存储着Basecolor.b参数。而Alpha颜色通道中可能没有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或者存储着对虚拟物品的固有色不起作用的其他参数。
例如,对于法线图像而言,其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分别存储着对应的法线参数。其中,R颜色通道存储着Normal.x参数,G颜色通道存储着Normal.y参数。而剩下的两个颜色通道可能没有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或者存储着对虚拟物品的法线材质效果不起作用的其他参数。
例如,对于金属度图像而言,只需要存储一个金属度参数便能够呈现虚拟物品的金属度效果,因此金属度图像的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B颜色通道和Alpha颜色通道存储的参数都一样。
因此,服务器在获取到物理材质图像后,需要对物理材质图像的物理材质种类进行识别。然后基于物理材质种类,对存储在物理材质图像的颜色通道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提取。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当前的物理材质图像是固有色图像,因此需要对固有色图像当中的R、G和B颜色通道进行参数提取,得到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和Basecolor.b参数。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当前的物理材质图像是法线图像,因此需要对法线图像当中的R和G颜色通道进行参数提取,得到Normal.x参数和Normal.y参数。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当前的物理材质图像是金属度图像,因此只需要对金属图像的其中一个颜色通道进行参数提取,得到Metallic参数即可。
此外,服务器基于上述相同的原理提取AlphaTest参数、Roughness参数、Reflectivity参数和AO参数,在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302、服务器获取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并根据物理材质的属性信息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例如,每种物理材质参数都携带着其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存储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和物理材质参数是否适合编码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物理材质参数是否适合编码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例如,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包括: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Basecolor.b参数、Normal.x参数、Normal.y参数、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Roughness参数、Reflectivity参数和AO参数。
其中,服务器识别到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Basecolor.b参数、Normal.x参数、Normal.y参数和AO参数不适合编码,而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适合编码。因此服务器将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Basecolor.b参数、Normal.x参数、Normal.y参数和AO参数划分为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将。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划分为第二物理材质参数。
303、服务器将第一物理材质参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物理材质参数有其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其中,颜色通道属性可以表示,将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颜色通道的过程中,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
例如,存储Basecolor参数需要三个颜色通道,这三个颜色通道分别可以是R颜色通道、G颜色通道和B颜色通道,其中R颜色通道对应Basecolor.r参数,G颜色通道对应Basecolor.g参数和B颜色通道对应Basecolor.b参数。
例如,存储Normal参数需要两个颜色通道,这两个颜色通道分别可以是R颜色通道和G颜色通道,其中R颜色通道对应Normal.x参数,G颜色通道对应Normal.y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需要识别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然后服务器根据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确定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接下来服务器根据颜色通道类型,将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对应的颜色通道中。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包括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Basecolor.b参数、Normal.x参数、Normal.y参数和AO参数。其中,Basecolor.r参数对应R颜色通道,Basecolor.g参数对应G颜色通道,Basecolor.b参数对应B颜色通道,Normal.x参数对应R颜色通道,而AO参数并没有明确的颜色通道属性。
因此服务器会将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Basecolor.b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R、G、B颜色通道中,然后将Normal.x参数、Normal.y参数存储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R和G颜色通道中。然后将AO参数存储在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余下空的颜色通道中。
或者,服务器会将Basecolor.r参数、Basecolor.g参数、Basecolor.b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R、G、B颜色通道中,然后将Normal.x参数、Normal.y参数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R和G颜色通道中。然后将AO参数存储在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余下空的颜色通道中。
304、服务器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识别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对应的编码精度,然后根据其对应的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的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有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每种类型的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编码精度。然后根据每种类型对应的编码精度,将待编码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识别到的物理材质参数及其对应的编码精度,将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及其对应的编码精度后,将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进行比较,得到AlphaTest参数和Roughness参数的编码精度要求较低,而Metallic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的编码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将AlphaTest参数和Roughness参数划分成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将Metallic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划分成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
其中,预设精度可以是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的中位值,也可以是人为提前设置好的比较数值,也可以是根据一些预设规则生成的比较数值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当AlphaTest参数和Roughness参数划分成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而Metallic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划分成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时,将所述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例如,可以将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一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然后,将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二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又例如,可以将AlphaTest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一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然后,将Roughness参数和Metallic参数进行组合,得到第二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305、服务器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每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都有其对应的编码特性,根据其对应的编码特性,采用和编码特性对应的编码方法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因此,服务器在确定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后,还需要识别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其中,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的编码特性属于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因此对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又例如,服务器识别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其中,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的编码特性属于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因此对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服务器识别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后,便根据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编码特性的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可以是比较编码法。
例如,服务器识别到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都属于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采用比较编码法进行编码包括:将AlphaTest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AlphaTest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AlphaTest参数;然后根据AlphaTest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的比较结果,对Metallic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Metallic参数;最后,将编码后AlphaTest参数和编码后Metallic参数按照第一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其中,第一预设参数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都有其对应的第一预设参数。
其中,第一预设权值也是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都有其对应的第一预设权值。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编码方式可以是直接编码法。
例如,识别到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都属于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都采用直接编码法进行编码包括: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Roughness参数直接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Roughness参数;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Reflectivity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Reflectivity参数;将编码后Roughness参数和编码后Reflectivity参数按照第二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其中,第二预设参数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都有其对应的第二预设参数。
其中,第二预设权值也是根据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参数进行确定,因此,不同的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其对应的第二预设权值。
306、服务器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例如,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包括根据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根据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服务器将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其中,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即,只要服务器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当中有空闲的颜色通道,便可以将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到识别到的空闲的颜色通道当中。
例如,如图4b所示,服务器识别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都有空余的颜色通道,可以将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将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当中。
307、终端读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其中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部分颜色通道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而余下的颜色通道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另一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部分颜色通道存储着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而余下的颜色通道存储着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例如,如图4b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R通道存储着Basecolor.r参数,G通道存储着Basecolor.g参数,B通道存储着Basecolor.b参数,A通道存储着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其中,第二物理材质图像的R通道存储着Normal.x参数,G通道存储着Normal.y参数,B通道存储着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编码后的物理材质信息,A通道存储着AO参数。
308、终端读取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后,终端对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的每个颜色通道进行读取。在终端读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存储在颜色通道里的编码标志进行识别,从而判断出颜色通道中存储的信息是原始物理材质参数还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其中,编码标志是对颜色通道中存储的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的标志,即只有颜色通道中存储的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才会携带编码标志,否则不会携带编码标志。
例如,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R通道存储着Basecolor.r参数,G通道存储着Basecolor.g参数,B通道存储着Basecolor.b参数,A通道存储着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由于A通道存储的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着编码标志,所以当终端识别到编码标志后,便会将存储在A通道中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提取出来进行解码。
例如,第二物理材质图像的R通道存储着Normal.x参数,G通道存储着Normal.y参数,B通道存储着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编码后的物理材质信息,A通道存储着AO参数。由于B通道存储的是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而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着编码标志,所以当终端识别到编码标志后,便会将存储在B通道中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提取出来解码。
309、当终端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当终端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时,终端需要对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对应的解码特性进行识别,然后基于解码特性用对应的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
其中,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包括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和预设第二解码特性。解码方式包括第一解码方式和第二解码方式。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是预设第一解码特性的,终端将基于第一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是预设第二解码特性的,终端将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
其中,第一解码方式可以是比较解码法,第二解码方式可以是直接解码法。
例如,终端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一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而Mteallic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
又例如,识别到当前待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其中,Roughness参数和Reflectivity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AlphaTest参数和Metallic参数。AlphaTest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一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而Metallic参数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基于第二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例如,可以如下:
识别到当前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为tex.a。利用比较编码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AlphaTest参数,如下:
AlphaTest=clip(tex.a-0.5)
其中,clip()是一个比较函数,clip(tex.a-0.5)中的0.5是预设阈值。clip(tex.a-0.5)表示将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物理材质信息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对透明度测试参数进行解码。
利用直接编码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Metallic参数,如下:
Metallic=max(tex.a*2-1,0)
其中,max()是一个最大值函数,max(tex.a*2-1,0)中的0是预设阈值。max(tex.a*2-1,0)表示将从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预设阈值中求出最大值,根据求解结果对金属度参数进行解码。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中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包括Reflectivity参数和Roughness参数。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的解码特性属于第二解码特性,因此对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采用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例如,可以如下:
识别到当前的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为tex.a。利用直接编码法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从而求解出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如下:
Reflectivity=max(RoughToSpec-tex.a,0)*Multiple
Roughness=max((tex.a-RoughToSpec)/(1-RoughToSpec),0)
其中,RoughToSpec是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对应的第二预设阈值。Multiple是对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进行解码时的预设调整倍数。
310、终端根据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后,根据虚拟物品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在终端的显示屏上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要实现一个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必不可少的物理材质参数包括:固有色参数、透明度参数、法线参数、粗糙度参数和金属度参数。一般情况下,存储这些参数需要两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例如,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组合可以如图4c所示。而若还需要存储其他的参数,还需要第三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通过上述介绍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在仅有的两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内,为虚拟物品提供更多的物理材质信息。例如,如图4b所示,可以在仅有的两张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内,存储固有色参数、法线参数、透明度测试参数、金属度参数、入射高光反射率参数和粗糙度参数。此外,还剩余了一个颜色通道可以继续存储其他参数,例如AO参数等其他参数。
上述介绍的图像处理方法,服务器在获取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后,根据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然后,服务器将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后,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并将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存储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当中,最后将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发送给终端。终端在接收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后,会识别出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当中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并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最后,终端根据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通过上述介绍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在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存储更多的物理材质参数,在保证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图像渲染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图像编码处理装置,该图像编码处理装置可以集成于服务器中。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服务器如图像处理服务器,如图5a所示,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01、划分单元402、第一存储单元403、组合单元404、编码单元405和第二存储单元406,具体如下: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划分单元402,用于将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第一存储单元403,用于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组合单元404,用于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编码单元405,用于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第二存储单元406,用于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所述获取单元401,可以包括:
获取子单元4011,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至少一张物理材质图像,所述物理材质图像携带物理材质参数;
提取子单元4012,用于从所述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物理材质参数,得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所述划分单元402,可以具体包括:
获取子单元4021,用于获取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
划分子单元4022,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所述划分单元;所述划分子单元4022可以包括:
第一划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
第二划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小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403,可以包括:
识别子单元4031,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
确定子单元4032,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确定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
存储子单元4033,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与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相匹配的颜色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所述组合单元404,可以包括:
识别子单元4041,用于识别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及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编码精度;
组合子单元4042,用于根据所述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单元,可以包括:
确定子单元4051,用于确定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
识别子单元4052,用于识别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
第一编码子单元4053,用于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第二编码子单元4054,用于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加权子单元4055,用于将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图像解码处理装置,该图像解码处理装置可以集成于终端。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终端,如图像处理终端,如图6a所示,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501、读取单元502、解码单元503和生成单元504,具体如下: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所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读取单元502,用于读取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解码单元503,用于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生成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解码单元503,可以包括:
识别子单元5031,用于识别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解码特性;
第一解码子单元5032,用于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第二解码子单元5033,用于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在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存储更多的物理材质参数,在保证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的呈现效果的同时,提高图像渲染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终端或服务器,比如,计算机设备可以作为图像处理编码终端、图像处理解码终端,该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又比如计算机设备可以为服务器,如图像处理编码服务器等。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7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702、电源703和输入单元7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701是该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数据,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7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7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01中。
存储器7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7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7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701对存储器702的访问。
计算机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03,优选的,电源7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7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计算机设备还可包括输入单元704,该输入单元7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7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702中,并由处理器7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或者
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所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读取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提高图像渲染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一方面的各种可选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以下的步骤:
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
识别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
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通过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可以提高图像渲染的效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登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包括:
获取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包括:
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
将所述存储所述物理材质参数所需的颜色通道数量小于预设颜色通道数量的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确定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
根据所述物理材质参数需要存储到的颜色通道类型,将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与所述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颜色通道属性相匹配的颜色通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包括:
识别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及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对应的编码精度;
根据所述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编码精度对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包括:
将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进行比较,得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精度和预设精度的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将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划分为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
将所述第一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第二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包括:
确定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中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
识别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
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按照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一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包括:
将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和第一预设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的编码特性为第二预设编码类型,对当前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基于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参数对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直接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10.如权利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包括:
获取虚拟物品的至少一张物理材质图像,所述物理材质图像携带物理材质参数;
从所述物理材质图像中提取物理材质参数,得到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1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所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读取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包括:
识别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携带的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及其解码特性;
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一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一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当所述待解码物理材质参数的解码特性为预设第二解码特性,对所述当前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基于第二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13.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多个物理材质参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以及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均包括多个空的颜色通道;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物理材质参数划分成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均包括多个物理材质参数;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物理材质参数组中的物理材质参数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颜色通道,得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
组合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物理材质参数组中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两个待编码物理材参数组合;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待编码物理材质参数组合进行编码,得到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至少两个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存储至目标图像空余的颜色通道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存储后第一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和所述存储后第二物理材质承载图像中至少一种图像。
14.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虚拟物品的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包括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其中,每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包括多个颜色通道,所述两个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的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存储有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和原始物理材质参数;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物理材质承载图像组颜色通道的信息;
解码单元,用于当读取到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对编码后物理材质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物理材质参数和所述解码后物理材质参数生成具有目标物理材质效果的虚拟物品图像。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1至12项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165246.6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02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5246.6A CN112402958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5246.6A CN112402958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2958A true CN112402958A (zh) 2021-02-26
CN112402958B CN112402958B (zh) 2022-05-13

Family

ID=7484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5246.6A Active CN112402958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29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6776A (zh) * 2021-06-21 2021-08-13 炫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22862A (zh) * 2022-06-29 2022-10-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人衣物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1681B1 (en) * 2003-12-19 2015-07-14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ompressed normal maps
CN106504185A (zh) * 2016-10-26 2017-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渲染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6937132A (zh) * 2017-04-08 2017-07-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文件处理方法
CN107025673A (zh) * 2017-04-11 2017-08-08 太原科技大学 虚拟结构光3d数据压缩算法的局部误差抑制方法
CN107492139A (zh) * 2017-08-25 2017-12-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泛光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终端
CN108109193A (zh) * 2017-12-19 2018-06-01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延迟着色的可变精度编、解码方法
CN108881920A (zh) * 2017-05-11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视频信息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0992248A (zh) * 2019-11-27 2020-04-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唇妆特效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249A (zh) * 2020-01-18 2020-06-05 江苏提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解码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1681B1 (en) * 2003-12-19 2015-07-14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ompressed normal maps
CN106504185A (zh) * 2016-10-26 2017-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渲染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6937132A (zh) * 2017-04-08 2017-07-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文件处理方法
CN107025673A (zh) * 2017-04-11 2017-08-08 太原科技大学 虚拟结构光3d数据压缩算法的局部误差抑制方法
CN108881920A (zh) * 2017-05-11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视频信息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492139A (zh) * 2017-08-25 2017-12-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泛光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终端
CN108109193A (zh) * 2017-12-19 2018-06-01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延迟着色的可变精度编、解码方法
CN110992248A (zh) * 2019-11-27 2020-04-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唇妆特效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249A (zh) * 2020-01-18 2020-06-05 江苏提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解码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6776A (zh) * 2021-06-21 2021-08-13 炫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22862A (zh) * 2022-06-29 2022-10-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人衣物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222862B (zh) * 2022-06-29 2024-03-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人衣物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2958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4872B (zh) 一种基于3d网页游戏的渲染引擎、实现方法及制作工具
WO2020098531A1 (zh) 对象的加载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40295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02008053A (ja) 可変ビットフィールドによる符号化
CN106886353B (zh)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6167A1 (en) 3D Printing Using 3D Video Data
CN108537891A (zh) 三维材质和贴图数据自动转换到ue4的方法
CN106327453B (zh) 一种拼合图片资源的方法及图片资源拼合装置
US20120133660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environment
CN109634705A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开机Logo更新、显示方法及其系统
CA2855429A1 (en) Techniques for spatially sorting graphics information
CN112101196A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50789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KR102402643B1 (ko) 3차원 모델링의 색상 최적화 처리 시스템
US9582247B1 (en) Preserving data correlation in asynchronous collaborative authoring systems
KR102531605B1 (ko) 하이브리드 블록 기반 압축
CN111405349B (zh) 基于视频内容的信息植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41350A (zh) 视频编码测试序列确定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118494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19925B (zh) 游戏图像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456079A (zh) 场景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412452B (zh) 氛围灯设备及其配色方法和相应的装置、介质
CN114693516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79780A (zh) 贴图压缩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US9569875B1 (en) Ordered list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83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