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575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575A
CN112399575A CN201910755386.XA CN201910755386A CN112399575A CN 112399575 A CN112399575 A CN 112399575A CN 201910755386 A CN201910755386 A CN 201910755386A CN 112399575 A CN112399575 A CN 112399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et
bwp
bit
rbg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53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9575B (zh
Inventor
施弘哲
纪刘榴
杭海存
毕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53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9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9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在不同传输模式下,保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数目不变,以避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该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之后,终端根据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在单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传输模式下,基站向终端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以向终端指示分配的频域资源。示例性的,该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的频域资源分配(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FD-RA)指示域。
目前,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及避免邻区干扰,NR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多点传输技术。其中,多点是指多个TRP,多个TRP可以通过交互信息,进行协作,从而避免干扰。
为了支持NR通信系统采用多点传输技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也应适用于多TRP频分复用传输模式。但是,多TRP的频分复用传输模式下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数目可能不同于非多TRP频分复用传输模式下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数目。这样一来,在不同传输模式下,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数目不同,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在不同传输模式下,保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数目不变,以避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接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所包含的第一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准共址(quasi co-loacted,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终端根据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第一比特,该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并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中的第一比特可以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承载下行数据。可见,该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支持多TRP的频分复用传输模式。从而,无论多TRP的频分复用传输模式,还是单TRP传输模式,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含相同数目的比特,从而保证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大小(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1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1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13
为BWP中的第一个RB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1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则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1,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网络设备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第一比特,该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并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中的第一比特可以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承载下行数据。可见,该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支持多TRP的频分复用传输模式。从而,无论多TRP的频分复用传输模式,还是单TRP传输模式,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含相同数目的比特,从而保证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系统带宽以第二RBG的大小划分得到第二RBG的情况下,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3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3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33
为BWP中的第一RB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3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则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1,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接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L个比特,L为大于等于NRBG1的正整数,NRBG1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一RBG的数目;在第一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包括L-NRBG1个保留比特;之后,终端根据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针对第一传输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增加了L-NRBG1个保留比特。这样一来,无论第二传输模式还是第一传输模式,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括L个第一比特。也即,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是相同的,从而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m×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m为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3
为BWP中的第一个RB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划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包括NRBG2个比特;对于m个子集中的任意一个子集来说,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L个比特中的m个比特,则m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个比特包括NRBG1个指示比特;NRBG1个指示比特与BWP所包括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一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传输模式为频分复用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为除第二传输模式之外的其他传输模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L个比特,L为大于等于NRBG1的正整数,NRBG1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一RBG的数目;在第一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包括L-NRBG1个保留比特;之后,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针对第一传输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增加了L-NRBG1个保留比特。这样一来,无论第二传输模式还是第一传输模式,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括L个第一比特。也即,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是相同的,从而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m×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m为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5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6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7
为BWP中的第一个RB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48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划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包括NRBG2个比特;对于m个子集中的任意一个子集来说,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L个比特中的m个比特,则m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个比特包括NRBG1个指示比特;NRBG1个指示比特与BWP所包括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一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传输模式为频分复用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为除第二传输模式之外的其他传输模式。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者终端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根据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收发器、或输入接口,可以由处理器控制;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片上系统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可以是该芯片或片上系统上的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可以作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的通信接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5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5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53
为BWP中的第一个RB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5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则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1,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生成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片上系统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该芯片或片上系统上的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6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6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63
为BWP中的第一个RB在系统带宽上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6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则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1,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m=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m×NRBG2-NRBG1=2,则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者终端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其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L个比特,L为大于等于NRBG1的正整数,NRBG1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一RBG的数目;在第一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包括L-NRBG1个保留比特。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收发器、或输入接口,可以由处理器控制;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片上系统时,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可以是该芯片或片上系统上的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可以作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的通信接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m×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m为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7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7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73
为BWP中的第一个RB在系统带宽上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7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划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包括NRBG2个比特;对于m个子集中的任意一个子集来说,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L个比特中的m个比特,则m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个比特包括NRBG1个指示比特;NRBG1个指示比特与BWP所包括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一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传输模式为频分复用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为除第二传输模式之外的其他传输模式。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生成频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L个比特,L为大于等于NRBG1的正整数,NRBG1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一RBG的数目;在第一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包括L-NRBG1个保留比特。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片上系统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该芯片或片上系统上的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m×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m为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一size根据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8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82
为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83
为BWP中的第一个RB的索引,P2为第二siz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08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传输模式下,L个比特划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包括NRBG2个比特;对于m个子集中的任意一个子集来说,子集中的比特与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L个比特中的m个比特,则m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个比特包括NRBG1个指示比特;NRBG1个指示比特与BWP所包括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第一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传输模式为频分复用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为除第二传输模式之外的其他传输模式。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电路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处理器也可以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所述存储器可以是存储电路;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电路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处理器也可以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所述存储器可以是存储电路;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当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该指令可以来自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也可以来自芯片外部的存储器。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作为通信接口的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其中,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文中对应的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联合传输场景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传输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和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指示”可以包括直接指示和间接指示,也可以包括显式指示和隐式指示。将某一信息(如下文所述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则具体实现过程中,对所述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直接指示所述待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所述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又例如,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所述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所述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又例如,还可以仅仅指示所述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所述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另外,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系统带宽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系统带宽又可以称为载波频率资源,或者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CC)。系统带宽可以是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基站可以从系统带宽中,为终端分配一段频域资源,以便于基站和终端之间可以利用被分配的频域资源进行通信。
2、BWP
BWP也可以称为载波带宽部分(carrier bandwidth part)。在频域,一个BWP中包括连续正整数个资源单元,比如包括连续正整数个子载波、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者RBG。BWP可以是下行BWP或者上行BWP。其中,上行BWP用于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下行BWP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正整数个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终端可以配置有多个BWP。针对每个BWP,可以通过预配置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令的方式,独立配置该BWP的参数集(numerology)。不同BWP的numerology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numerology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参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定义: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时间单位的信息、BWP的带宽等。例如,numerology可以由子载波间隔和CP来定义。
3、RBG
RBG包括一组连续的RB。RBG所包含的RB的个数即为RBG的大小(size)。例如,RBGsize为2,则一个RBG包括连续的2个RB。
需要说明的是,在频域上,一个RB可以包括正整数个子载波,例如6个或12个。RB的定义还可以扩展到时域,例如:一个RB在时域上包括正整数个时域符号。示例性的,一个RB在频域上包括12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包括7或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
对于终端来说,RBG size可根据RBG配置以及BWP带宽来确定。目前,NR标准预定义了两种RBG配置。在RBG配置1中,RBG size的候选值为2、4、8、16;在RBG配置2中,RBG size的候选值为4、8、16。网络设备可通过高层信令参数rbg-Size来向终端指示每个BWP中的RBG配置。
示例性的,RBG size与RBG配置、BWP带宽的关系可参考表1。其中,BWP带宽即为BWP所包含的RB的数目。
表1
BWP带宽 RBG配置1 RBG配置2
1~36 2 4
37~72 4 8
73~144 8 16
145~275 16 16
4、第一RBG、第一size
本申请实施例将以RBG配置以及BWP带宽所确定的RBG size,简称为第一size。第一size可以记为P1。并且,基于第一size的情况下,将BWP中的RBG简称为第一RBG。
对于带宽大小为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11
的BWP来说,基于第一size的情况下,该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为: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12
其中,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13
表示向上取整,mod表示取余。
NRBG1为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14
用于BWP中第一个RB的索引。BWP中的第一个RB即为BWP的起始频域位置所对应的RB。
在BWP中,第一个第一RBG和最后一个第一RBG的size小于等于P1,大于等于1。在NRBG1>2的情况下,除了第一个第一RBG和最后一个第一RBG之外的其他第一RBG的size为P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BWP中的第一RBG按照频率递增的顺序从最低频域位置开始依次从小到大进行编号。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第一RBG即为编号最小的第一RBG,最后一个第一RBG即为编号最大的第一RBG。
示例性的,第一RBG的编号从0开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RBG#X,表示编号为X的第一RBG,X为自然数。
具体的,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21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22
为BWP中第一个第一RBG的size。
如果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23
否则,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24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25
为BWP中最后一个第一RBG的size。
5、QCL
准共址也可以称为准同位。具有QCL关系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信号中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可用于确定与该天线端口具有QCL关系的另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间的参数差小于某阈值。其中,所述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时延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时延(average delay),平均增益,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s)。其中,空间接收参数可以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平均AOA、AOA扩展、离开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平均离开角AOD、AOD扩展、接收天线空间相关性参数、发送天线空间相关性参数、发射波束、接收波束以及资源标识。
其中,上述角度可以为不同维度的分解值,或不同维度分解值的组合。天线端口为具有不同天线端口编号的天线端口,或,具有相同天线端口号在不同时间或频率或码域资源内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天线端口,或,具有不同天线端口号在不同时间或频率或码域资源内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天线端口。资源标识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标识,或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标识,或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block,SSB)资源标识,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上传输的前导序列的资源标识,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资源标识,用于指示资源上的波束。
示例性的,表2示出4种QCL类型(type)。
表2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26
当QCL关系指type D的QCL关系时,可以认为是空域QCL。当天线端口满足空域QCL关系时,下行信号的端口和下行信号的端口之间,或上行信号的端口和上行信号的端口之间的QCL关系,可以是两个信号具有相同的AOA或AOD,用于表示具有相同的接收波束或发射波束。又例如对于下行信号和上行信号间或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的端口间的QCL关系,可以是两个信号的AOA和AOD具有对应关系,或两个信号的AOD和AOA具有对应关系,即可以利用波束互易性,根据下行接收波束确定上行发射波束,或根据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下行接收波束。
从发送端来看,如果说两个天线端口是空域QCL的,则可以是指这两个天线端口的对应的波束方向在空间上是一致的。从接收端来看,如果说两个天线端口是空域QCL的,则可以是指接收端能够在同一波束方向上接收到这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
具有空域QCL关系的端口上传输的信号还可以具有对应的波束,对应的波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接收波束、相同的发射波束、与接收波束对应的发射波束(对应于有互易的场景)、与发射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对应于有互易的场景)。
具有空域QCL关系的端口上传输的信号还可以理解为使用相同的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接收或发送信号。空间滤波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天线端口的权值,天线端口的相位偏转,天线端口的幅度增益。
具有空域QCL关系的端口上传输的信号还可以理解为具有对应的波束对连接(beam pair link,BPL),对应的BPL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下行BPL,相同的上行BPL,与下行BPL对应的上行BPL,与上行BPL对应的下行BPL。
因此,空间接收参数(即,type D的QCL)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接收波束的方向信息的参数。
6、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状态(state)
TCI state用于指示不同的物理信号和/或物理信道之间的QCL信息。例如,TCIstate可以用于指示CSI-RS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之间的QCL信息。
示例性的,TCI state的信元格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31
其中,cell域用于指示配置该QCL-info所指示的参考信号的服务小区。
bwp-Id域用于指示承载该QCL-info所指示的参考信号的下行BWP。
ReferenceSignal域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的种类和序号。
qcl-Type域用于指示该QCL-info所指示的参考信号所对应的QCL类型。
7、多点传输技术
多点传输技术即多个TRP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在多点传输技术中,多个TRP可以通过协作为用户发送下行信号,和/或,通过协作接收用户的上行信号。
多点传输技术主要分为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JT)、动态点选择(dynamic point selection,DPS)、动态小区选择(dynamic cell selection,DCS)、协调波束成型(coordinated beam forming,CB)、协调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CS)等。
本申请涉及到的多点传输主要是联合传输(或称为多点协作传输)场景,通过多个TRP的联合传输,能够提升处于小区边缘的终端的传输速率。示例性的,在非联合传输场景,参见图1(a),当终端处于小区的边缘,终端的通信会受到服务小区的邻区发送的信号的干扰。图1(a)中的实线表示对终端产生的有用数据,虚线表示对终端产生的干扰。在联合传输场景,参见图1(b),多个TRP联合给一个终端发送数据,终端收到多份有用数据,因此,服务小区的邻区发送的信号不仅不会对终端产生干扰,反而可以提升处于小区边缘的终端的传输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点协作传输场景下,多个TRP可以分别发送同一份数据的不同部分;或者,多个TRP可以发送相同的数据。
9、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
第二传输模式可以为频分复用传输模式。频分复用传输模式是指:对于网络侧,多个TRP中的每一个TRP分别在各自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下行数据。对于终端侧,终端分别在多个时频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多个时频资源在频域上互不重叠,且多个时频资源各自关联不同的QCL信息。可选的。上述多个时频资源可以认为是多个PDSCH信道。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传输模式下,由于多个TRP对应的时频资源各自关联不同的QCL信息,因此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可以等同于参与协作传输的多个TRP的数目。
第一传输模式为除第二传输模式之外的其他传输模式。例如,第一传输模式可以为单TRP传输模式,或多TRP之间的空分复用传输模式,多TRP之间的时分复用传输模式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输模式也可以称为第一传输场景,第二传输模式也可以称为第二传输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应理解,未来通信系统中可能不出现第一传输模式或者第二传输模式这样的名词,但符合上述第一传输模式的特征的模式/场景应视为第一传输模式,符合上述第二传输模式的特征的模式/场景应视为第二传输模式。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的介绍,以下不再赘述。
NR中存在两种下行资源分配类型,分别为Type0和Type1。
对于Type0,频域资源分配所采用的最小单位为RBG。这种情况下,DCI中的FD-RA指示域由一个位图(bitmap)组成。bitmap的1个比特用于指示BWP中的一个第一RBG是否被分配。bitmap的指示范围由BWP决定。bitmap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为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个数。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系统会配置一个动态指示比特来指示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是Type0还是Type1。该动态指示比特作为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MSB)放在bitmap的开头,此时FD-RA指示域的长度为NRBG1+1个比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未作特别说明,默认所涉及的FD-RA指示域不包括用于指示下行资源分配类型的动态指示比特。例如,bitmap的最高有效位(MSB)默认指向用于type0资源分配类型下的第一个第一RBG。应理解,实际系统配置中,若存在下行资源分配类型的动态指示比特,type0资源类型下第一个第一RBG所对应的指示比特即为bitmap中的第二最高有效位。
当前,为了支持第二传输模式,FD-RA指示域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方法一、FD-RA指示域包括m个bitmap。m等于参与协作传输的多个TRP的数目,或者说m等于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也即,m个bitmap与m个TRP一一对应。对于m个bitmap中的每一个bitmap,该bitmap的具体实现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
方法二、FD-RA指示域包括1个bitmap,bitmap的长度是NRBG1的m倍。m个TRP分别对应bitmap中的NRBG1个比特。举例来说,在单TRP传输模式下,FD-RA指示域中的bitmap包含6个比特,则在两个不同的TRP频分复用传输模式下,FD-RA指示域中的bitmap包含12个比特。
可见,若第二传输模式下的FD-RA指示域采用方法一或者方法二,则第二传输模式下的FD-RA指示域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是第一传输模式下的FD-RA指示域所包含的比特数目的m倍。也即,第二传输模式下的FD-RA指示域所包含的比特数目均可能不同于第一传输模式下的FD-RA指示域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这样一来,在基站以DCI动态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时,由于终端不知道DCI中的FD-RA指示域是哪一种传输模式下的FD-RA指示域,因此终端需要针对两种情况进行盲检,从而增加了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详细内容见下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技术的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例如,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宏微通信、增强型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等场景。这些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场景,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场景,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场景等。下文中均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的。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RP(图2中仅示出了两个)和一个或多个终端(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其中,终端可以仅与一个TRP进行通信。或者,终端也可以同时与多个TRP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理想回传(ideal backhaul)场景下,多个TRP之间基本没有交互时延。由于多个TRP之间没有交互时延,因此多个TRP与终端之间的协作传输可以通过同一个DCI来调度。例如,多个TRP中每一个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由一个DCI来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协作传输中的多个TRP,可以是多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下的多个天线面板(panel),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例如,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微基站(也称为小站),宏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 B),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的eNB,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所说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通常包括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天线、以及用于连接RRU和天线的馈线。其中,BBU用于负责信号调制。RRU用于负责射频处理。天线用于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一方面,分布式基站大大缩短了RRU和天线之间馈线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损耗,也可以降低馈线的成本。另一方面,RRU加天线比较小,可以随地安装,让网络规划更加灵活。除了RRU拉远之外,还可以把BBU全部都集中起来放置在中心机房(central office,CO),通过这种集中化的方式,可以极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配套设备,特别是空调的能耗,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此外,分散的BBU集中起来变成BBU基带池之后,可以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调配更加灵活。这种模式下,所有的实体基站演变成了虚拟基站。所有的虚拟基站在BBU基带池中共享用户的数据收发、信道质量等信息,相互协作,使得联合调度得以实现。
在一些部署中,基站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基站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基站的部分功能,DU实现基站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D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和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和至少一个收发器103。可选的,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04、输入设备105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02。
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收发器103通过总线相连接。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处理器1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1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1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2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1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收发器1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收发器1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
输出设备104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105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收发器203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4。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总线相连接。其中,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收发器1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的第二size和BWP中的第二RBG。
第二size是第一size的m倍。第二size可以记为P2。也即,P2=P1×m。m为不同QCL信息的数目,或者说,m为参与协作传输的多个TRP的数目。
基于第二size的情况下,将BWP中的RBG简称为第二RBG。第二RBG也可以称为RBG组(grouping)、RBG集合(set)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在BWP中,第二RBG可以包含正整数个第一RBG。换而言之,第二RBG即为正整数个第一RBG所构成的集合/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两种实现方式,以确定BWP所包括的第二RBG。
第一翻倍方式:将系统带宽以第二size进行划分,并根据BWP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带宽,确定BWP所包括的第二RBG。
基于第一翻倍方式,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1
其中,NRBG2即为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另外,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2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3
为BWP中第一个第二RBG的size。
如果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4
否则,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5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6
为BWP中最后一个第二RBG的size。
在NRBG2>2的情况下,BWP中除第一个第二RBG以及最后一个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所包含的RB的数目等于P2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BWP中第一个第二RBG的size、以及BWP的起始频域位置,能够确定BWP中第一个第二RBG的频域位置。在BWP中的第二个第二RBG不为最后一个第二RBG的情况下,基于BWP中第一个第二RBG的频域位置、以及第二size,能够确定BWP中第二个第二RBG的频域位置。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合图4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4~RB#10。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
结合图5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10。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4。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
结合图6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9。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
第二翻倍方式:以BWP中的正整数个第一RBG作为一个第二RBG。换而言之,在BWP中,一个第二RBG包括正整数个第一RBG。这里,正整数个为m,和/或NRBG1mod(m)。
可选的,若NRBG1mod(m)=0,则在BWP中,每一个第二RBG均包含m个第一RBG。
可选的,若NRBG1mod(m)≠0,则在BWP中,一个目标第二RBG包含NRBG1mod(m)个第一RBG,其他第二RBG均包含m个第一RBG。
基于第二翻倍方式,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187
可选的,第二翻倍方式存在以下设计:
设计1:以BWP中连续的正整数个第一RBG作为一个第二RBG。
基于设计1,若NRBG1>m,则在BWP中,除了最后一个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均包括m个第一RBG。最后一个第二RBG包括NRBG1mod(m)个第一RBG。若NRBG1≤m,则在BWP中,第一个第二RBG包括NRBG1个第一RBG。
结合图7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9。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其中,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和第一RBG#1。第二RBG#1包括第一RBG#2和第一RBG#3。
结合图8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10。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4。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其中,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和第一RBG#1。第二RBG#1包括第一RBG#2和第一RBG#3。第二RBG#2包括第一RBG#4。
设计2:以BWP中不连续的正整数个第一RBG作为一个第二RBG。
例如,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的设计2,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其中,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和第一RBG#2。第二RBG#1包括第一RBG#1和第一RBG#3。
又例如,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5。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的设计2,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其中,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和第一RBG#3。第二RBG#1包括第一RBG#1和第一RBG#4。第二RBG#2包括第一RBG#2和第一RBG#5。
又例如,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5。在第二size为6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的设计2,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其中,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2、以及第一RBG#4。第二RBG#1包括第一RBG#1、第一RBG#3、以及第一RBG#5。
在下文中,若无特殊说明,第二翻倍方式均采用设计1进行举例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用于为终端分配频域资源。
可选的,该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为FD-RA指示域。该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DCI中。
无论第二传输模式还是第一传输模式,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括NRBG1个第一比特,NRBG1等于BWP所包含的第一RBG的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BWP为用于数据传输的BWP。可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BWP可以为终端当前激活的BWP,或者为DCI中带宽部分指示域所指示的BWP。具体的,如果DCI中未配置带宽部分指示域,或者终端不支持通过DCI进行激活的BWP的切换,则用于数据传输的BWP为终端当前激活的BWP。如果DCI中配置了带宽部分指示域,并且终端支持通过DCI进行激活的BWP的切换,则用于数据传输的BWP为DCI中带宽部分指示域所指示的BWP。
可选的,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比特。该第二比特用于指示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或者说,该第二比特用于指示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是type0还是type1。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参数,以向终端指示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是否包括第二比特。例如,若高层参数resource allocation设置为‘dynamicswitch’,则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比特;否则,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不包括第二比特。
下面针对不同传输模式,对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1)第一传输模式
以第一传输模式为单TRP传输模式为例,对于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来说,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组成一个bitmap。NRBG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
可选的,NRBG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可以具体实现为:最高位比特对应编号最小的第一RBG,最低位比特对应编号最大的第一RBG,以此类推。
对于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每一个第一比特,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第一RBG是否被分配,或者说,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第一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可选的,若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则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第一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若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则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第一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值可以为1,第二预设值可以为0。或者,第一预设值可以为0,第二预设值可以为1。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2)第二传输模式
对于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来说,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m个子集。
需要说明的是,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比特,并且m个子集中不同的两个子集所包含的第一比特是不同的。示例性的,
Figure BDA0002168560210000201
其中Ni为m个子集中第i个子集包含的第一比特的数目,i为小于等于m且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一种设计中,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m个子集,可以具体实现为:NRBG1个第一比特中连续的Ni个第一比特构成第i个子集。例如,10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9;假设这10个第一比特分为2个子集,2个子集均包括5个第一比特,则第一个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4,第二个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9。
另一种设计中,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m个子集,可以具体实现为:NRBG1个第一比特中不连续的Ni个第一比特构成第i个子集。例如,10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9;假设这10个第一比特分为2个子集,2个子集均包括5个第一比特,则第一个子集可以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8},第二个子集可以为{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9}。
可以理解的是,NRBG1个第一比特分为m个子集,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其中,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即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可以实现为: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TCI state一一对应。m个不同的TCI state所包括的QCL信息是不同的。
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传输模式下,m个TRP与不同的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因此,m个子集与不同的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相当于m个子集与m个TRP一一对应。从而,对于m个TRP中的每一个TRP来说,该TRP所对应的子集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指示承载该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或者说,该TRP所对应的子集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用于承载该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比特来说,第一比特所对应的QCL信息即为该第一比特所在的子集对应的QCL信息。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RP即为该第一比特所在的子集对应的TRP。
可选的,对于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每一个第一比特,当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BWP中的第二RBG仅能被一个TRP调度,不同的TRP不会占用BWP中的同一个第二RBG。在这种情况下,若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则这K个第一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RBG仅包括一个第一RBG的情况下,该第二RBG仅可以被一个TRP调度。也就是说,若该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则K个第一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或者,若该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K个第一比特中的P个第一比特的取值可以同时为第一预设值。这种情况下,第二RBG被分配给P个第一比特中的目标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RP。可选的,目标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state索引值小于P个第一比特中其他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 state索引值,即,目标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 state索引值是P个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 state索引值中的最小值。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RBG包括至少两个第一RBG的情况下,该第二RBG可以被多个TRP调度。也即,多个TRP可以分别占用该第二RBG中的不同频域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该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则这K个第一比特中的P个第一比特的取值可以同时为第一预设值。可以理解的是,在P个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第二RBG可以划分为P个频域资源子集,P个第一比特与P个频域资源子集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对于P个第一比特中任意一个第一比特来说,该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用于指示该第一比特对应的频域资源子集被该第一比特对应的TRP占用。
可选的,对于P个频域资源子集中的任意一个频域资源子集,频域资源子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RBG。
结合图4进行举例说明,在第一size=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在第二size=4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以第二RBG#0进行说明,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和第一RBG#1。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均对应第二RBG#0。若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的取值均为第一预设值,则第二RBG#0可以划分为频域资源子集#0和频域资源子集#1,频域资源子集#0包含第一RBG#0,频域资源子集#1包含第一RBG#1。示例性的,第一比特#0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0,也即第一比特#0对应第一RBG#0。第一比特#1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1,也即第一比特#1对应第一RBG#1。也就是说,第一比特#0对应的TRP占用第一RBG#0,第一比特#1对应的TRP占用第一RBG#1。
结合图10进行举例说明,在第一size=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5。在第二size=8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以第二RBG#0进行说明,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均对应第二RBG#0。若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的取值均为第一预设值,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的取值均为第二预设值,则第二RBG#0可以划分为频域资源子集#0和频域资源子集#1,频域资源子集#0包含第一RBG#0和第一RBG#1,频域资源子集#1包含第一RBG#2和第二RBG#3。示例性的,第一比特#0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0,也即第一比特#0对应第一RBG#0和第一RBG#1。第一比特#1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1,也即第一比特#1对应第一RBG#2和第一RBG#3。也就是说,第一比特#0对应的TRP占用第一RBG#0和第一RBG#1,第一比特#1对应的TRP占用第一RBG#2和第一RBG#3。由于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的取值均为第二预设值,因此第一比特#2对应的TRP和第一比特#3对应的TRP均不占用第二RBG中的频域资源。
针对m=2的场景,下面结合不同情况对m个子集的具体实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若m=2,则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若采用第一翻倍方式,则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至情况三中的任意一种情况;若采用第二翻倍方式,则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或情况二。
情况一:m×NRBG2-NRBG1=0。
结合图4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4~RB#10。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因此NRBG1=4。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因此NRBG2=2。
结合图7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9。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因此NRBG1=4。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因此NRBG2=2。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二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4个第一比特,这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BWP包括第二RBG#0和第二RBG#1。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1和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
情况二:m×NRBG2-NRBG1=1。
结合图5或者图8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10。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4,因此NRBG1=5。无论采用第一翻倍方式还是第二翻倍方式,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因此NRBG2=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也即,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其中,目标第二RBG可以是BWP中的任意一个第二RBG。示例性的,目标第二RBG可以是BWP中的第一个第二RBG,或者是BWP中的最后一个第二RBG。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5个第一比特,这5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4。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以及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2。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1和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
情况三:m×NRBG2-NRBG1=2。
结合图6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9。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因此NRBG1=4。在第二size为4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因此NRBG2=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第一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第二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一一对应。也即,第二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例如,第二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一个第二RBG和最后一个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4个第一比特,这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以及第二RBG#2。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其中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第一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一子集中除了目标第一比特之外的其他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第一比特对应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第二子集中除了目标第一比特之外的其他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4个第一比特,这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以及第二RBG#2。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和第二RBG#2,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和第二RBG#2,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二子集所包括的第一比特的数目为NRBG2-1。第一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目标第二RBG不同于第二目标第二RBG。示例性的,第一目标第二RBG可以是BWP中的第一个第二RBG,第二目标RBG可以是BWP中的最后一个第二RBG。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4个第一比特,这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以及第二RBG#2。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2。
针对m=4的场景,下面结合不同情况对m个子集的具体实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若m=4,则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第二子集、第三子集、以及第四子集。若采用第一翻倍方式,则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至情况七中的任意一种情况;若采用第二翻倍方式,则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至情况四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情况一:m×NRBG2-NRBG1=0。
结合图10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1~RB#31。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5,因此NRBG1=16。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结合图11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33。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5,因此NRBG1=16。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指示信息包括16个第一比特,这16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5。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8、以及第一比特#1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3。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9、以及第一比特#13,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3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10、以及第一比特#14,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4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11、以及第一比特#15,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5对应第二RBG#3。
情况二:m×NRBG2-NRBG1=1。
结合图12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1~RB#29。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4,因此NRBG1=15。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结合图13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31。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4,因此NRBG1=15。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指示信息包括15个第一比特,这15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4。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这种情况下,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1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11~第一比特#14,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3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4对应第二RBG#3。
情况三:m×NRBG2-NRBG1=2。
结合图14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1~RB#27。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3,因此NRBG1=14。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结合图15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29。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3,因此NRBG1=14。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集所对应的NRBG2-1个第二RBG可以不同于第二子集所对应的NRBG2-1个第二RBG。或者,第一子集所对应的NRBG2-1个第二RBG可以相同于第二子集所对应的NRBG2-1个第二RBG。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指示信息包括14个第一比特,这1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3。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10~第一比特#13,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3对应第二RBG#3。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2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指示信息包括14个第一比特,这1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3。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可以包括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10~第一比特#13,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3对应第二RBG#3。
情况四:m×NRBG2-NRBG1=3。
结合图16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1~RB#25。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2,因此NRBG1=13。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结合图17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3~RB#27。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2,因此NRBG1=13。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指示信息包括13个第一比特,这13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2。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2。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8,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1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3。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2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指示信息包括13个第一比特,这13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2。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2。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8,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1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3。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3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3个第一比特与BWP中除了三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3个第一比特,这13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2。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8,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1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2对应第二RBG#3。
情况五:m×NRBG2-NRBG1=4。
结合图18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2~RB#25。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1,因此NRBG1=12。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2个第一比特,这12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1。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2。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8,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2。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11,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2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2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2个第一比特,这12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1。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8~第一比特#1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1对应第二RBG#3。
情况六:m×NRBG2-NRBG1=5。
结合图19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4~RB#25。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0,因此NRBG1=11。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2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NRBG2-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1个第一比特,这11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0。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8~第一比特#10,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3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3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3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2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1个第一比特,这11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10。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1和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1。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1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10对应第二RBG#3。
情况七:m×NRBG2-NRBG1=6。
结合图20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RB#6~RB#25。在第一size为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9,因此NRBG1=10。在第二size为8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因此NRBG2=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3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3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3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1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1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0个第一比特,这10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9。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4~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7~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3。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集包括NRBG2-3个第一比特,第一子集中的NRBG2-3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3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二子集包括NRBG2-3个第一比特,第二子集中的NRBG2-3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1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三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三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第四子集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第四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10个第一比特,这10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9。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1、第二RBG#2、以及第二RBG#3。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3。第三子集包括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5,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4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5对应第二RBG#3。第四子集包括第一比特#6~第一比特#9,第一比特#6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7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8对应第二RBG#2,第一比特#9对应第二RBG#3。
S10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以使得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S103、终端根据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根据当前的传输模式,以及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RBG。从而,终端在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RBG上接收下行数据。
在当前的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的情况下,终端根据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确定BWP中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一RBG。从而,终端在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一RBG上接收下行数据。
在当前的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的情况下,终端根据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确定BWP中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二RBG。从而终端在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二RBG上接收下行数据。
结合图1进行举例说明,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4个第一比特,这4个第一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其中,在第一传输模式下,第一比特#0对应第一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一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一RBG#2,第一比特#3对应第一RBG#3。在第二传输模式下,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二子集包括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3对应第二RBG#1。假设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为“1001”。在第一传输模式下,基于该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第一RBG#0和第二RBG#3均为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一RBG。在第二传输模式下,基于该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第二RBG#0是用于承载第一子集对应的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第二RBG;终端还可以确定第二RBG#1是用于承载第二子集对应的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第二RBG。
基于图20所示的技术方案,在第二传输模式下,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第一比特,该NRBG1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并且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中的第一比特可以用于指示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承载下行数据。可见,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用于在第二传输模式下的频域资源分配。并且,在第一传输模式下,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同样包含NRBG1个第一比特。也就是说,无论第一传输模式还是第二传输模式,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含相同数目的比特,从而保证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如图2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网络设备生成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频域指示信息用于下行频域资源的分配。
可选的,该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为FD-RA指示域。该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DCI中。
一种设计中,无论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L个第一比特,L为大于等于NRBG1的正整数。可选的,L=m×NRBG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BWP为用于数据传输的BWP。可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BWP可以为终端当前激活的BWP,或者为DCI中带宽部分指示域所指示的BWP。具体的,如果DCI中未配置带宽部分指示域,或者终端不支持通过DCI进行激活的BWP的切换,则用于数据传输的BWP为终端当前激活的BWP。如果DCI中配置了带宽部分指示域,并且终端支持通过DCI进行激活的BWP的切换,则用于数据传输的BWP为DCI中带宽部分指示域所指示的BWP。
可选的,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比特,该第二比特用于指示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或者说,该第二比特用于指示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是type0还是type1。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参数,以向终端指示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是否包括第二比特。例如,若高层参数resource allocation设置为‘dynamicswitch’,则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比特;否则,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不包括第二比特。
下面针对不同传输模式,对第一频域指示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1)第一传输模式
在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L个第一比特可以分为:L-NRBG1个保留比特、以及NRBG1个指示比特。
结合图2进行举例说明,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4。在两个TRP频分复用传输的场景下,基于第一翻倍方式,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以L=m×NRBG2,因此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6个第一比特。可选的,在第一传输模式下,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的前5个第一比特为指示比特,最后一个第一比特为保留比特。
可选的,L-NRBG1个保留比特可以是L个第一比特中的最后L-NRBG1个比特;或者,L-NRBG1个保留比特可以是L个第一比特中的前面L-NRBG1个比特。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L-NRBG1个保留比特在L个第一比特中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NRBG1个保留比特不用于为终端分配频域资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L-NRBG1个保留比特中每一个保留比特的取值。例如,L-NRBG1个保留比特的取值均可以为1。又例如,L-NRBG1个保留比特的取值均可以为0。
可选的,L-NRBG1个保留比特可以用于除了频域资源分配之外的其他用途,以充分利用L-NRBG1个保留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RBG1个指示比特用于为终端分配频域资源。具体的,NRBG1个指示比特与BWP所包括的NRBG1个第一RBG一一对应。并且,对于NRBG1个指示比特中的每一个指示比特,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指示比特对应的第一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可选的,若指示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则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指示比特对应的第一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若指示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则指示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指示比特对应的第一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2)第二传输模式
在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L个第一比特可以划分为m个子集。
其中,m个子集与不同的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m即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可以实现为: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TCI state一一对应。m个不同的TCI state所包括的QCL信息是不同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传输模式下,m个TRP与不同的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因此,m个子集与不同的m个QCL信息一一对应,相当于m个子集与m个TRP一一对应。从而,对于m个TRP中的每一个TRP来说,该TRP所对应的子集用于指示用于承载该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或者说,该TRP所对应的子集用于指示BWP中用于承载该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第二RBG。
在L=m×NRBG2的情况下,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均包括NRBG2个第一比特。从而,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NRBG2个第一比特与BWP中的NRBG2个第二RBG一一对应;并且,子集中的一个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可选的,对于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每一个第一比特,当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当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一比特用于指示BWP中与该第一比特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BWP中的第二RBG仅能被一个TRP调度,不同的TRP不会占用BWP中的同一个第二RBG。在这种情况下,若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则这K个第一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RBG仅包括一个第一RBG的情况下,该第二RBG仅可以被一个TRP调度。也就是说,若该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则K个第一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或者,若该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K个第一比特中的P个第一比特的取值可以同时为第一预设值。这种情况下,第二RBG被分配给P个第一比特中的目标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RP。可选的,目标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state索引值小于P个第一比特中其他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 state索引值。也即,目标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 state索引值是P个第一比特所对应的TCI state索引值中的最小值。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RBG包括至少两个第一RBG的情况下,BWP中的该第二RBG可以被多个TRP调度。也即,多个TRP可以分别占用一个该第二RBG中的不同频域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若假设BWP中的一个该第二RBG对应NRBG1个第一比特中的K个第一比特,则若这K个第一比特中的P个第一比特的取值可以同时为第一预设值,P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可以理解的是,在P个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第二RBG可以划分为P个频域资源子集,P个第一比特与P个频域资源子集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对于P个第一比特中任意一个第一比特来说,该第一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用于指示该第一比特对应的频域资源子集被该第一比特对应的TRP占用。
可选的,对于P个频域资源子集中的任意一个频域资源子集,频域资源子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RBG。
结合图5进行举例说明,在第一size=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4。在第二size=4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2。以第二RBG#0进行说明,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和第一RBG#1。假设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均对应第二RBG#0。若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的取值均为第一预设值,则第二RBG#0可以划分为频域资源子集#0和频域资源子集#1,频域资源子集#0包含第一RBG#0,频域资源子集#1包含第一RBG#1。示例性的,第一比特#0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0,也即第一比特#0对应第一RBG#0。第一比特#1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1,也即第一比特#1对应第一RBG#1。也就是说,第一RBG#0被第一比特#0对应的TRP占用,第一RBG#1被第一比特#1对应的TRP占用。
结合图10进行举例说明,在第一size=2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15。在第二size=8的情况下,BWP包括第二RBG#0~第二RBG#3。以第二RBG#0进行说明,第二RBG#0包括第一RBG#0~第一RBG#3。假设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3均对应第二RBG#0。若第一比特#0和第一比特#1的取值均为第一预设值,第一比特#2和第一比特#3的取值均为第二预设值,则第二RBG#0可以划分为频域资源子集#0和频域资源子集#1,频域资源子集#0包含第一RBG#0和第一RBG#1,频域资源子集#1包含第一RBG#2和第二RBG#3。示例性的,第一比特#0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0,也即第一比特#0对应第一RBG#0和第一RBG#1。第一比特#1可以对应频域资源子集#1,也即第一比特#1对应第一RBG#2和第一RBG#3。也就是说,第一RBG#0和第一RBG#1均被第一比特#0对应的TRP占用,第一RBG#2和第一RBG#3均被第一比特#1对应的TRP占用。
S20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以使得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对于终端来说,终端先确定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从而终端可以确定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第一比特的数目。这样一来,终端根据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第一比特的数目,进行盲检,以保证终端可以正确地接收到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上述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即为m的取值。上述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第一比特的数目即为L的取值。
可以理解的是,承载第二频域指示信息的DCI包括TCI指示信息,该TCI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TCI state,TCI state用于指示QCL信息。从而,终端可以根据TCI指示信息,确定不同的QCL信息的数目。
S203、终端根据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下行数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根据当前的传输模式,以及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从而,终端在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
在当前的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的情况下,终端根据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确定BWP中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一RBG。从而,终端在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一RBG上接收下行数据。
在当前的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的情况下,终端根据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确定BWP中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二RBG。从而终端在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二RBG上接收下行数据。
结合图2进行举例说明,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6个第一比特,这6个比特可以编号为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5。其中,在第一传输模式下,第一比特#0对应第一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一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一RBG#2,第一比特#3对应第一RBG#3,第一比特#4对应第一RBG#4,第一比特#5为保留比特。在第二传输模式下,第一子集包括第一比特#0~第一比特#2,第一比特#0对应第二RBG#0,第一比特#1对应第二RBG#1,第一比特#2对应第二RBG#2。假设第二频域指示信息为“001110”。在第一传输模式下,基于该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第一RBG#2、第一RBG#3、以及第一RBG#4均为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第一RBG。在第二传输模式下,基于该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第二RBG#2是用于承载第一子集对应的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第二RBG;终端还可以确定第二RBG#0和第二RBG#1均是用于承载第二子集对应的TRP所发送的下行数据的第二RBG。
基于图21所示的技术方案,针对第一传输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增加了L-NRBG1个保留比特。这样一来,无论第二传输模式还是第一传输模式,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均包括L个第一比特。也即,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是相同的,从而不增加终端的盲检复杂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传输模式下,第一频域资源指示信息/第二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分为m个子集,m个子集对应不同的QCL信息。
对于m个子集中的任一个子集来说,一个子集实际用于指示一个频域资源集合,该频域资源集合包括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因此,m个子集对应不同的QCL信息,可以理解为:m个频域资源集合对应不同的QCL信息。
可选的,上述频域资源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RBG,或者一个或多个第一RBG。
在第二传输模式下,不同的频域资源集合关联不同的QCL信息,可以表示:至少两个频域资源集合所关联的QCL信息不同;或者可以表示:在不同的频域资源集合上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不同的QCL信息。举例来说,以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和第二频域资源集合来说,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关联的QCL信息不同于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关联的QCL信息,可以表示:在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上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所关联的QCL信息不同于在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上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所关联的QCL信息。
不同的频域资源集合关联不同的QCL信息,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频域资源集合关联不同的TCI-state(也即TCI-state索引值不同)。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频域资源集合所关联的不同的TCI-state不能包含相同的QCL信息。
举例来说,通信系统配置了TCI state#1、TCI state#2、以及TCI state#3,其中,TCI state#1包含QCL信息#1,TCI state#2包含QCL信息#1,TCI state#3包含QCL信息#2。由于TCI state#1和TCI state#2包含相同的QCL信息,因此若一个频域资源集合关联TCIstate#1或者TCI stae#2,其他频域资源集合不能关联TCI state#2或者TCI state#1。以频域资源集合#1和频域资源集合#2为例,若频域资源集合#1关联TCI state#2,则频域资源集合#2可以关联TCI state#3,不能关联TCI state#1或者TCI state#2。
可选地,QCL信息可以包括:QCL type、参考信号资源类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等信息。示例性的,两个不同的QCL信息可以是指:两个QCL信息中的QCL type不同;或者,两个QCL信息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类型不同;又或者,两个QCL信息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示例性的,QCL不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的索引不同;或者,QCL不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中QCL type不同;或者,QCL不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中QCL type相同,但相同type的QCL-info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类型不同(如CSI-RS和SSB)或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不同;或者,QCL不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中至少一个QCL type的QCL info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类型不同(如CSI-RS和SSB)或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不同等。
示例性的,QCL相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的索引相同;或者,QCL相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中QCL type相同;或者,QCL相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中QCL type相同,且该type的QCL-info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相同(如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同,且参考信号资源类型相同)等;或者,QCL相同,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关联的TCI-state中包括的所有QCL-info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相同(如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同)等。
上述主要从每一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网元,例如网络设备和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每一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01和第二接收模块302。其中,第一接收模块3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9中的步骤S102中涉及终端的动作或者图21中的步骤S202中涉及终端的动作。第二接收模块302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9中的步骤S103或者图21中的步骤S203。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3所示的终端,图22中的第一接收模块301和第二接收模块302可以由图3中的收发器103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401和通信模块402。其中,处理模块40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9中的步骤S101,或者图21中的步骤S201。通信模块4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21中的步骤S102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动作,或者图21中的步骤S202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动作。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3所示的网络设备,图23中的通信模块402可以由图3中的收发器203来实现;图23中的处理模块401可以由图3中的处理器201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4所示的芯片可以为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专用处理器。该芯片包括处理器501。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收发管脚502,收发管脚502用于接受处理器501的控制,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图24所示的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503。
需要说明的是,图24所示的芯片可以使用下述电路或者器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他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述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带宽部分BWP所包含的第一资源块组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所述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准共址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根据所述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所述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大小size是第一size的m倍;所述第一size根据所述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11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12
为所述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13
为所述BWP中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索引,P2等于所述第二size。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14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则所述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1,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所述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所述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述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带宽部分BWP所包含的第一资源块组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所述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大小size是第一size的m倍;所述第一size根据所述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21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22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23
为所述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24
为所述BWP中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索引,P2为所述第二size。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2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包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则所述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1,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所述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所述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述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带宽部分BWP所包含的第一资源块组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所述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准共址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所述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大小size是第一size的m倍;所述第一size根据所述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41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42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43
为所述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44
为所述BWP中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索引,P2等于所述第二size。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45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则所述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1,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35.根据权利要求25至3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所述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所述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3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所述频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NRBG1个比特,NRBG1等于带宽部分BWP所包含的第一资源块组RBG的数目;NRBG1个比特分为m个子集,所述m个子集与m个不同的QCL信息一一对应,m为QCL信息的数目,m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m个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通信模块,用于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子集中每一个子集所包含的比特的数目小于等于NRBG2,NRBG2等于所述BWP所包括的第二RBG的数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大小size是第一size的m倍;所述第一size根据所述BWP的带宽以及RBG配置确定。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51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52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53
为所述BWP所包括的RB的数目,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54
为所述BWP中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索引,P2等于所述第二size。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168560200000055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则所述第一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43.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1,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一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2;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的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一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一个目标比特对应所述BWP中的两个目标第二RBG,所述第二子集中除了一个目标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两个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m=2的情况下,所述m个子集为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若m×NRBG2-NRBG1=2,则所述第一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所述第二子集所包括的比特的数目为NRBG2-1;
所述第一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一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比特与所述BWP中除了第二目标第二RBG之外的其他第二RBG一一对应。
47.根据权利要求37至4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子集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是否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包括: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当所述比特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所述BWP中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RBG不用于承载下行数据。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BWP中的一个第二RBG对应所述NRBG1个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则所述多个比特的取值不能同时为第一预设值。
4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5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5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755386.XA 2019-08-15 2019-08-15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99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5386.XA CN112399575B (zh) 2019-08-15 2019-08-15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5386.XA CN112399575B (zh) 2019-08-15 2019-08-15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575A true CN112399575A (zh) 2021-02-23
CN112399575B CN112399575B (zh) 2024-04-09

Family

ID=7460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5386.XA Active CN112399575B (zh) 2019-08-15 2019-08-15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95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040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203727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09507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9429552A (zh) * 2016-03-31 2019-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基于所述方法的数据接收方法以及用于所述方法的装置
CN109995497A (zh) * 2018-02-14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US20190230549A1 (en) * 2016-09-30 2019-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si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9552A (zh) * 2016-03-31 2019-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基于所述方法的数据接收方法以及用于所述方法的装置
US20190230549A1 (en) * 2016-09-30 2019-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si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37040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203727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09507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9995497A (zh) * 2018-02-14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575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20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382969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design for low cost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UE
CN111769918B (zh) Dmrs端口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1385042B (zh) 干扰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363499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134664B (zh)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20173851A1 (en)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233418A1 (zh) 用于波束训练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152017B (zh) 一种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1916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port indication to user equipment
CN109392113B (zh) 一种接收控制信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4828252A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51451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装置
JP202315910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基準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062838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399575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23313B (zh) 传输块大小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3030205A1 (zh) 资源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24967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KR20230117241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통신 장치, 컴퓨터가 판독 가능한저장 매체 및 칩
CN116633400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