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490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490B
CN112399490B CN201910752479.7A CN201910752479A CN112399490B CN 112399490 B CN112399490 B CN 112399490B CN 201910752479 A CN201910752479 A CN 201910752479A CN 112399490 B CN112399490 B CN 112399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ata forwarding
direct data
information
slav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24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9490A (zh
Inventor
刘爱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24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9490B/zh
Priority to EP20852669.9A priority patent/EP4016897A4/en
Priority to US17/634,429 priority patent/US2022032216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9242 priority patent/WO20210279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9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9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切换过程中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切换过程中的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通信无线接入网)由多个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组成。eNodeB与EPC(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演进的分组核心网)之间通过S1接口连接,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吞吐量,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两个eNodeb实现双连接。在5G系统中,同样的,和LTE系统的双连接类似,也支持eNodeB和gNB(NR Node B,NR节点B)的多RAT(Radio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双连接(MR-DC(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多RAT双连接))以及gNB和gNB的双连接。
在切换过程中,UE可以从双连接变成单连接,也可以从单连接变成双连接。目前在切换过程中都支持直接或者间接的数据前转,每个节点对于切换过程中可以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数据前转有自己的判决。但目前的标准只支持S1/NG(Next Generation,下一代)切换过程中MN(Master Node,主节点)节点通知核心网是否支持直接的数据前转,而SN(Secondary Node,从节点)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直接的数据前转无法实现,从而降低了切换过程中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切换过程中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从节点,包括:
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从节点,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主节点,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从节点,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的第一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从而,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支持切换场景下,从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是双连接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主节点,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节点可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并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通过进行切换处理,使得从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实现直接的数据前转。在此步骤中,为了适应不同切换成场景的需求,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不同的切换处理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切换性能。
例如,对于系统间(inter-system)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direct data forwarding available),并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之后,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例如,对于基于X2或者Xn(X2/Xn based)的切换场景,主节点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主节点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又例如,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NG(S1 based/NG based)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主节点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并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的第一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从而,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支持切换场景下,从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系统性能。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从节点,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具体的,在此步骤中,从节点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的第一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从而,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支持切换场景下,从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系统性能。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节点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如图3所示,为双连接架构示意图。双连接架构中,可能有一个MN,以及一至多个SN。MN与SN节点均可以为支持LTE/e-LTE(演进的LTE)/NR(New Radio,新空口)的基站节点。当有一个MN节点以及一个SN节点时,可称为双连接。
UE在空口同时连接到MN以及SN。MN与SN之间通过Xn(对于5GC核心网)或者X2-C(对于EPC核心网)接口相连接。MN节点通过NG(对于5GC核心网)或者S1(对于EPC核心网)接口连接到核心网。通过双(多)连接数据发送,可以提升UE的数据量/吞吐量,满足高速率的业务传输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支持DC(Dual connectivity,双连接)/MR-DC(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多RAT双连接)场景下的切换过程中SN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数据前转。以下,结合不同的场景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
参见图4,UE工作在EN-DC(NG-RAN 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G-RAN E-UTRA-NR双连接)下,MeNB(宏基站)(图4中为源MN)根据测量结果向NG-RAN node(节点)发起inter-rat切换。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源MN决定将UE切换到5G(基于测量等信息)。源MN向SN(SgNB)发送SgNBModification request(辅基站修改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目标5G节点的ID(标识),请求SN确定是否可以和目标5G节点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
步骤402、SN在SgNB Modification response(辅基站修改响应)消息中携带自己是否可以和目标5G节点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的信息。
步骤403、源MN发起切换(Handover initiation)。
步骤404、源MN向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handover required(切换请求)消息。源MN根据SN的反馈以及自身和目标节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直接数据前转,决定是否在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携带direct dataforwarding available的指示。
步骤405、MME向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前转重定位请求)。
步骤406-410、在CN(Core Network,核心网)内部,经过EPS(Evolved PacketSystem,演进型分组系统)和5GC(5G Core Network,5G核心网)一系列网元的握手,将MME侧的EPS承载上下文转换成为5GS系统适用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session(会话)上下文。
步骤406中,AMF向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发送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quest(创建数据包会话的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步骤407中,SMF和h-PCF(home Policy Control Function,归属地策略控制功能实体)执行SMFinitiated SM Policy Association Modification(SMF发起的会话管理策略关联修改)。步骤408中,SMF和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执行N4Session Modification(N4会话修改)。步骤409中,SMF向AMF发送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sponse(创建数据包会话的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步骤410中,拜访SMF(v-SMF)和拜访UPF(v-UPF)之间执行N4Session Establishment(N4会话建立)。
步骤411、AMF发送Handover 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NG-RAN(Radio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节点,消息中含有Source to Target TransparentContainer(源侧到目标侧的透明容器),EPS承载转换成的PDU Session ID已经对应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信息,是否支持数据前转。
步骤412、目标NG-RAN节点发送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切换请求应答)给AMF,消息中携带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 Container(目标侧到源侧的透明容器),接受的PDU session和QoS flow(流)信息,该节点分配的用于数据前转的tunnel(隧道)信息。
步骤413-416、经过EPS和5GC一系列网元的握手,将CN分配的用于数据前转地址发送给MME。
步骤413中,AMF向SMF发送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更新数据包会话的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步骤414中,SMF和UPF之间执行N4SessionModification(N4会话修改)。步骤415中,SMF向AMF发送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更新数据包会话的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步骤416中,AMF向MME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前转重定位响应)。
步骤417、MME通过handover command(切换命令)把数据前转的地址发送给源MN。
步骤418、在源MN向SN节点发起release(释放)过程中,通知SN节点dataforwarding(数据前转)的地址。如果SN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源MN把handover command命令中收到的data forwarding的地址直接转给SN,否则,MN把自己分配的data forwarding的地址转给SN节点。
之后,SN可以根据收到的地址发送数据。
参见图5,UE工作在EN-DC下,MeNB(图5中为源MN)根据测量结果向目标eNB发起X2based的切换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源MN(S-MN)向源SN(S-SN)发送SgNB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目标eNB(T-eNB)节点的ID,请求源SN确认是否可以和目标eNB节点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
步骤502、源SN在SgNB Modification response消息中携带自己是否可以和目标enb节点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的信息。
步骤503-504、源MN通过发送Handover 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向目标eNB发起切换过程,在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切换请求应答)中,目标eNB提供dataforwarding的地址。
步骤505a-505b、源MN向源SN发起SgNB release过程。源MN在该过程中提供SNTerminated(终止于SN)的E-RAB(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的data forwarding(数据前转)的地址。
步骤505a中,源MN向源SN发送SgNB Release Request(SgNB释放请求);步骤505b中,源SN向源MN发送SgNB Release Request Acknowledge(SgNB释放请求应答)。
如果源MN在步骤502获知源SN和目标eNB之间不能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则分配一个中间的tunnel并发给源SN;如果源MN在步骤502获知源SN和目标eNB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直接将目标eNB分配的tunnel发送给源SN。
步骤506、源MN向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配消息)。
步骤507-508、UE和目标eNB进行同步。
步骤507中,UE和目标eNB执行Random Access Procedure(随机接入过程),步骤508中,UE向目标eNB发送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RRC连接重配完成)。
步骤509a-509b、对于SN terminated的E-RAB,源SN把SN STATUS TRANSFER(序列号状态转发)转给源MN,再由源MN转给目标eNB。
步骤510、源SN开始进行数据前转。
步骤511a-511b、源SN把secondary data report(第二RAT的数据报告)发送给源MN,再由源MN将其上报给核心网(MME)。
步骤512-516、目标eNB发起path switch(路径切换)过程。
步骤512中,目标eNB向核心网发送Path Switch Request(路径切换请求),步骤513中,MME和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进行Bearer Modication(承载修改),步骤514中,S-GW和目标eNB之间执行End Marker Packet(结束标识数据包),步骤515中,S-GW建立新路径。步骤516中,MME向S-GW发送Path Swtich Request Acknowledge(路径切换请求应答)。
步骤517-518、目标eNB向源MN发起UE Context Release(UE上下文释放)过程,源MN向源SN发起UE Context Release,源侧删除UE上下文。
之后,SN可以根据收到的地址发送数据。
参见图6,UE工作在EN-DC下,Source MeNB(图6中作为源MN)根据测量结果向目标eNB发起S1的切换过程。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源MN(Source MeNB)向SN(Source SgNB)发送SgNB 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ID,请求SN确认是否可以和目标eNB(Target MeNB)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
步骤602、SN在SgNB Modification response消息中携带自己是否和目标eNB可以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的信息。
步骤603、源MN通过发送handover required消息向Source MME发起切换过程。该消息中,源MN根据自己是否支持和目标eNB的直接数据前转,通知MME这次切换是否支持直接数据前转。
步骤604、源MME向目标MME(Target MME)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
步骤605-606、目标MME向目标MeNB(Target MeNB)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request),目标MeNB向目标MME发送Handover request ACK(切换请求应答)。目标eNB在切换请求应答中反馈自己分配的data forwarding地址。
步骤607、目标MME给源MME发送Forwarding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
步骤608、源MME给源MN发送handover command(切换命令)消息,其中携带dataforwarding的地址。
步骤609-610、源MN向SN发起SGNB release过程。如果源MN在步骤602获知源SN和目标eNB之间不能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分配一个中间的tunnel并发给SN;如果源MN在步骤602获知源SN和目标eNB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数据前转,直接将目标MME转发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发送给源SN。
之后,SN可以根据收到的地址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主节点。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由于信息处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701,用于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701包括: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2可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2可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2可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从节点。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由于信息处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801,用于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801包括: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收发机910,用于
处理器900,用于读取存储器9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收发机910,用于在处理器900的控制下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9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20可以存储处理器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9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20可以存储处理器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所述收发机910还用于,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处理器9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处理器9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处理器9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应用于从节点,包括:
处理器1000,用于读取存储器10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其中,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包括:
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从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从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9.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主节点,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接收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于系统间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于基于X2或者Xn的切换场景,从目标节点获取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于基于S1的切换场景或者基于下一代NG的切换场景,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直接数据前转可用指示;
获取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
在向所述从节点发起释放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为所述从节点分配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并向所述从节点发送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但所述主节点下没有承载;
所述第一信息表示所述从节点不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所述主节点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13.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从节点,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主节点对处于双连接状态的终端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向主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从节点是否支持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接的数据前转;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信息,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间接数据前转地址;
根据所述直接数据前转地址或者所述间接数据前转地址,发送数据。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752479.7A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99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479.7A CN112399490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0852669.9A EP4016897A4 (en) 2019-08-15 2020-08-1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US17/634,429 US20220322167A1 (en) 2019-08-15 2020-08-14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CT/CN2020/109242 WO2021027932A1 (zh) 2019-08-15 2020-08-14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479.7A CN112399490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490A CN112399490A (zh) 2021-02-23
CN112399490B true CN112399490B (zh) 2022-04-01

Family

ID=7457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2479.7A Active CN112399490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2167A1 (zh)
EP (1) EP4016897A4 (zh)
CN (1) CN112399490B (zh)
WO (1) WO20210279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0017B2 (en) * 2019-07-30 2022-10-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mmersive reality component management via a reduced competition core network component
US11350325B2 (en) * 2020-02-10 2022-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delta configuration for handover
EP4218297A1 (en) * 2020-10-21 2023-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CN114760664A (zh) * 2021-01-08 2022-07-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6017417A (zh) * 2021-10-21 2023-04-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CN117279049A (zh) * 2022-06-15 2023-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580A (zh) * 2014-03-05 2015-09-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小小区系统中支持数据转发的方法
CN105848222A (zh) * 2015-01-16 2016-08-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881101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169B (zh) * 2014-01-30 2019-01-2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US9961130B2 (en) * 2014-04-24 2018-05-01 A10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high availability processing methods for service sessions
CN106162765B (zh) * 2015-04-09 202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17020B (zh) * 2016-12-30 2020-09-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立控制面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US11212717B2 (en) * 2017-05-05 2021-1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lit signalling radio bearer in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580A (zh) * 2014-03-05 2015-09-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小小区系统中支持数据转发的方法
CN105848222A (zh) * 2015-01-16 2016-08-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881101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7932A1 (zh) 2021-02-18
EP4016897A1 (en) 2022-06-22
US20220322167A1 (en) 2022-10-06
CN112399490A (zh) 2021-02-23
EP4016897A4 (en) 202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949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12714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and corresponding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node
US10736009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34573B (zh) 切换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US20190141585A1 (en) Method of Distributing Security Key Context,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Base Station
KR100965666B1 (ko) 이종 망간의 핸드 오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2020038982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a hando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CN10881100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61452B (zh)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65424A (zh) 双连接系统中处理连接失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654696A1 (en) Signaling reduc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CN114342453A (zh) 在多连接性操作中释放候选目标小区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EP392058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pparatus and medium
JP7260640B2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装置、マスタ基地局及びスレーブ基地局
WO2023185352A1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EP395244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forwarding
CN111182524A (zh) 终端能力、能力标识的指示方法、获取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2148205A1 (zh) 多连接下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23066337A1 (zh)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EP3793318B1 (en) Managing mo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CN110324865B (zh) 一种创建隧道的方法及设备
CN115942397A (zh) 小区切换、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CN116017416A (zh) 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KR20220137711A (ko) 시스템간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14390623A (zh)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