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9049A -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9049A
CN117279049A CN202210674904.7A CN202210674904A CN117279049A CN 117279049 A CN117279049 A CN 117279049A CN 202210674904 A CN202210674904 A CN 202210674904A CN 117279049 A CN117279049 A CN 117279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base station
target
side bas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49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敏
隆岗
李博
杜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749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90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2679 priority patent/WO20232410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9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属于双连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目标侧基站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以使源侧基站基于该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目标侧基站根据该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

Description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双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多无线双连接(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组网场景下,连接5G核心网(5GC)的MR-DC组网包含NR-DC(NR-NR双连接)、NE-DC(NR-E-UTRA双连接)以及NGEN-DC(NG-RANE-UTRA–NR双连接)三种组网方式。5G UE(用户设备)可以同时连接两个新空口(New Radio,NR)或两个ng-eNB(连接5GC的E-UTRA)/NR基站,从而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基站的无线空口资源,增加用户设备的吞吐量。
在MR-DC移动性场景中,即MR-DC切换到单连接,或者从一个MR-DC切换到另一个MR-DC,需要源侧基站的主节点(Master Node,MN)以及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对目标侧基站进行数据反传,并在数据反传结束时发送代表反传结束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Packet)。然而,5G UE的数据承载方式可以由MN承载、SN承载、MN和SN共同承载。目标侧基站无法识别什么场景下需要接收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什么场景下仅需接收MN或者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容易导致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出现掉沟或者断流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旨在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侧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所述源侧基站的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侧基站,以使所述源侧基站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所述终止标识用于表征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
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源侧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所述源侧基站的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
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以使所述目标侧基站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标侧基站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目标侧基站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以使源侧基站基于该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目标侧基站根据该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通过上述方式,在MR-DC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是否需要接收源侧基站中的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还是仅需接收源侧基站中的MN、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切换控制方法的一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一场景示意图;
图6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7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8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9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0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1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2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3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其中,该切换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基站中,该基站可以是源侧基站也可以是目标侧基站。其中,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目标侧基站包括目标主节点MN和目标辅节点SN,或者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目标基站例如为目标gNB(5G基站)。
在多无线双连接MR-DC组网场景下,支持Split PDU Session承载和Non SplitPDU Session承载。其中,Split PDU Session承载即一条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所包含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在一个无线接入网(NG-RAN)存在多个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ion protocol,SDAP)实体,部分服务质量流(Qos Flow)在MN主节点侧,部分服务质量流(Qos Flow)在SN辅节点侧。而Non Split PDU Session承载即一条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下所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都在MN侧或者都在SN侧。因此,5GUE的数据承载方式可以由MN承载、SN承载、MN和SN共同承载。
在用户设备的双连接切换场景中,支持双连接MR-DC切换到单连接,或者从一个双连接MR-DC切换到另一个双连接MR-DC。因此,源SN与源MN需要对目标gNB、目标MN或目标SN进行数据反传。对于目标MN/目标SN/目标gNB,则需要收到源MN和源SN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或者仅需要接收源MN或者源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Packet,才能停止反传数据报文接收。
例如,在双连接MR-DC切换到单连接时,源SN和源MN均需对目标基站进行数据反传。在一个双连接MR-DC切换到另一个双连接MR-DC时,可能存在源MN对目标MN或目标SN进行数据反传、源SN对目标MN和目标SN进行数据反传,以及源MN对目标MN和目标SN进行数据反传、源SN对目标MN或目标SN进行数据反传的多种场景。其中,SN、MN、目标基站可以是gNB。一些示例中,源MN和目标MN可以是同一个MN(基站)。另一些示例中,源SN和目标SN可以是同一个SN(基站)。
当前的源侧基站发起双连接切换时,目标侧基站无法识别什么场景下需要接收源MN和源SN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什么场景下仅接收源MN或者源SN一侧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如果固定只收源MN或者源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就停止接收反传数据,会导致反传数据丢失,出现掉沟、或者断流现象;如果固定接收源MN和源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会导致用户面切换时延拉长,正常上下行数据延迟发送与接收,同样出现掉沟、或者断流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标侧基站用于获取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以及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该终止标识用于表征反传数据发送结束,然后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接收的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从而使得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需要接收的终止标识,并根据接收到的终止标识控制反传数据的接收过程,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该切换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目标侧基站。
如图1所示,该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步骤S101、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源SN,即用户设备UE处于双连接状态,源侧基站决策发起双连接切换,则生成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用于控制用户设备UE从双连接MR-DC切换到单连接,或者从一个双连接MR-DC切换到另一个双连接MR-DC,目标侧基站基于该切换请求信息进行双连接切换的相应操作。
其中,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该承载指示信息在5G标准协议中亦被称为承载terminated信息。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PDCP位于源侧基站的信息,例如在MR-DC下的至少一条无线承载PDCP位于源MN一侧且至少一条无线承载PDCP位于一侧,又例如在MR-DC下的无线承载PDCP均位于源MN或者均位于源SN一侧,以指示目标侧基站是否需要同时接收源MN和源SN两侧的终止标识,还是只需要接收源MN或者源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单连接,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且该目标基站与源MN为不同基站;由源侧基站基于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生成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并由源MN将该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获取携带承载指示信息的切换请求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单连接,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且该目标基站与源MN为同一个基站;由目标基站(源MN)生成携带有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双连接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另一个MR-DC,目标侧基站包括目标主节点MN和目标辅节点SN。由源MN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目标MN获取源MN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有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该目标MN基于该切换请求信息进行相应的双连接切换操作。
示例性的,目标MN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之后,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添加请求信息,目标SN向目标MN回复添加请求确认信息,以建立目标MN与目标SN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S102、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以使源侧基站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
其中,反传地址信息包括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终止标识用于表征反传数据发送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侧基站获取携带有承载指示信息的切换请求信息之后,生成携带有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的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例如,目标MN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该反传地址信息包括目标MN和目标SN的反传地址,并将该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和源SN。
在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单连接,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切换请求确认信息,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有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将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以使源侧基站能够基于切换请求确认信息中的反传地址向目标侧基站发起数据反传。其中,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可以作为反传地址信息,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可以携带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当然的也可以携带需要发送给源侧基站的其他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另一个MR-DC,目标侧基站包括目标MN和目标SN,目标MN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添加请求信息,并将该添加请求信息发送至目标SN;目标SN向目标MN回复添加请求确认信息,该添加请求确认信息包括目标SN的反传地址;目标MN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切换请求确认信息,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有目标SN的反传地址和目标MN的反传地址;将该切换确认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其中,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可以作为携带有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的反传地址信息,该切换请求确认信息也可以携带反传地址之外的其他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反传地址信息为包含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的信息,源侧基站能够基于该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启动数据反传。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反传地址信息的具体存在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反传地址信息可以为切换请求确认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添加请求确认信息、释放请求信息、修改请求信息、添加请求信息等。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侧基站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以使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在另一实施例中,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SN,以使源SN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侧基站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以使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且源MN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源MN将反传地址信息转发至源SN,以使源SN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且源SN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示例性的,MR-DC切换到单连接,由目标基站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以使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向目标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再由源MN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SN一侧,以使源SN一侧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
示例性的,MR-DC切换到另一个MR-DC,由目标MN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以使源MN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MN和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再由源MN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SN一侧,以使源SN一侧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MN和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
步骤S103、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不同的数据承载方式,本步骤中存在多种实施方式。示例性的,MR-DC切换到单连接,则目标基站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或源SN发送的反传数据;或者,目标基站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和源SN发送的反传数据。示例性的,MR-DC切换到另一个MR-DC,则目标MN或目标SN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或源SN发送的反传数据;或者,目标MN和目标SN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和源SN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4包括:子步骤S1041至子步骤S1042。
子步骤S1041、根据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若承载指示信息为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为源M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若承载指示信息为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为源S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
其中,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例如为MN terminated beare(in MR-DC,a radiobearer for which PDCP is located in the MN),即在MR-DC下,一条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PDCP位于MN侧。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例如为SN terminated beare(in MR-DC,aradio bearer for which PDCP is located in the SN),即在MR-DC下,一条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PDCP位于SN侧。
子步骤S1042、在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时,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其中,若源侧承载为MN或SN单侧承载,在接收到源侧基站(MN或SN)的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时,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则停止接收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终止标识为源M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在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为源M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时,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此时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仅需接收源M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则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避免用户面切换时延拉长,正常上下行数据延迟发送与接收,有效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终止标识为源S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在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为源S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时,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此时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仅需接收源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则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04包括:子步骤S1043至子步骤S1045。
子步骤S1043、根据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若承载指示信息包括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和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包括源MN和源SN两侧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
其中,承载指示信息包括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和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是指在MR-DC下,至少一条无线承载PDCP位于源MN一侧且至少一条无线承载PDCP位于或源SN一侧。即一条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所包含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部分服务质量流(Qos Flow)在MN主节点侧,部分服务质量流(Qos Flow)在SN辅节点侧。
子步骤S1044、在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不匹配时,继续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其中,若源侧承载为MN、SN两侧承载,在接收到源侧基站(MN或SN)的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时,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不匹配,因此需要继续接收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终止标识包括源MN和源SN两侧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在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为源MN一侧或者源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时,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不匹配。此时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需要接收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因此在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不匹配时,继续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子步骤S1045、在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时,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其中,若源侧承载为MN、SN两侧承载,即承载指示信息包括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和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在接收到源侧基站(MN和SN)的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时,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因此停止接收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终止标识包括源MN和源SN两侧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在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包括源MN和源SN两侧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时,确定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此时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需要接收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因此在接收的终止标识与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时,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避免反传数据丢失,出现掉沟、或者断流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承载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接收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若确定不需要接收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则在接收到MN或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后,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若确定需要接收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则在接收到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后,停止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基于此,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需要接收的终止标识,并根据接收到的终止标识控制反传数据的接收过程,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有效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目标侧基站在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目标侧基站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侧基站,以使源侧基站基于反传地址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目标侧基站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通过上述方式,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是否需要接收源侧基站中的MN和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还是仅需接收源侧基站中的MN、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该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源侧基站,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
如图4所示,该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1至S203。
步骤S201、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
其中,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源侧基站的信息,双连接切换可以通过Xn口或者Ng口进行切换。
源主节点MN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例如,源MN基于源MN和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之后,还包括:源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释放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源SN断开与源MN之间的通信连接;源SN向源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释放请求确认信息用于通知源MN确认断开与源SN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释放请求信息和释放确认请求信息能够准确的断开源MN和源SN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建立新的通信链路。
步骤S202、基于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单连接,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且该目标基站与源MN为同一个基站;源MN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给源SN。在另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单连接,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且该目标基站与源MN为不同基站;由源MN将该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
在一实施例中,MR-DC切换到另一个MR-DC,源MN将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目标侧基站,以使目标侧基站基于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其中,反传地址信息包括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例如包括目标MN和目标SN的反传地址。
步骤S203、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以使目标侧基站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其中,源侧基站支持源SN基于反传地址信息,通过Xn口将反传数据发送至目标侧基站,目标侧基站如目标gNB、目标MN、目标SN;源侧基站还支持源SN基于Xn口将反传数据发送至源MN,再由源MN反传至目标gNB、目标MN,目标MN再反传至目标SN。
需要说明的是,协议上支持源SN将反传数据传递给源MN,再由源MN转发给目标基站,End Marker Packet可以通过源MN收集源SN和源MN的一起发送给目标侧。
需要说明的是,源侧基站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目标侧基站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使得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是否需要接收源MN和源S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还是仅需接收源MN、源SN一侧发送的终止标识,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源MN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在另一实施例中,源SN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侧基站将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源MN将反传地址信息转发至源SN,源SN基于反传地址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且源SN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控制方法,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基于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基于反传地址信息向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发送终止标识,以使目标侧基站根据承载指示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目标侧基站能够有效识别需要接收的终止标识,并根据接收到的终止标识控制反传数据的接收过程,避免双连接切换过程中的反传数据丢失或者切换时延拉长,解决流量掉沟以及断流问题。
以下以MR-DC组网场景下,支持Split PDU Session承载的双连接切换过程为例,即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包括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和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在MR-DC下的至少一条无线承载PDCP位于源MN一侧且至少一条无线承载PDCP位于源SN一侧,源MN和源SN均参与数据反传,具体示例通过下述图5-图13进行解释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Xn切换到目标基站,且目标基站不添加SN,即MR-DC通过Xn切换到单连接。以目标基站未添加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源MN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承载指示信息,承载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
2、目标基站向源MN回复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有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
3、源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同时源MN基于切换请求确认信息中的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基站发送反传数据;
4、源SN向源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
5、源MN向源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 ADDRESS INDICATION),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源S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基站发送反传数据;
6、源MN和源SN收到核心网(5GC)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后,源MN和源SN分别向目标基站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目标基站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和源SN分别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Xn切换到目标MN,且目标MN选择的SN为源SN,即MR-DC通过Xn切换到另一个MR-DC,MN变化而SN不变。以在目标MN中添加该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源MN向目标MN发送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
2、目标MN选择的目标SN与源SN为同一个SN,目标MN向该SN发送添加请求信息;
3、SN向目标MN回复添加请求确认信息;
4、目标MN向M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目标MN的反传地址;在一实施例中,目标MN发送Xn-U地址指示消息给SN,以建立目标MN与SN之间的通信链路;
5、源MN向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源MN还向SN发送反传数据;
6、SN向源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
7、源MN向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目标MN的反传地址,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
8、源MN和SN收到核心网(5GC)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后,源MN向SN、目标M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SN向目标M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SN在接收到源MN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目标MN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SN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Xn切换到目标MN,且目标MN选择的SN与源SN不同,即MR-DC通过Xn切换到另一个MR-DC,MN与SN均发生变化。以在目标MN中添加目标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源MN向目标MN发送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
2、目标MN选择的SN与源SN不同,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添加请求信息;
3、目标SN向目标MN回复添加请求确认信息;
4、目标MN向源M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目标MN、目标SN的反传地址;在一实施例中,目标MN发送Xn-U地址指示消息给目标SN,以建立目标MN与目标SN之间的通信链路;
5、源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源MN还向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
6、源SN向源MN回复释放确认信息;
7、源MN向源SN发送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反传地址,源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源SN还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
8、源MN和源SN收到核心网(5GC)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后,源MN向目标SN、目标M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源SN向目标SN、目标MN发送终止标识EndMarker Packet,目标SN和目标MN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End MarkerPacket),接收源MN、源SN发送的反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MN向源M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之后,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目标MN的通信地址(如DU地址),以建立目标MN与目标SN之间的通信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Ng切换到目标基站,且目标基站不添加SN,即MR-DC通过Ng切换到单连接。以目标基站未添加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源MN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将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源核心网(源5GC);
2、源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信息给目标核心网(目标5GC),目标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信息给目标基站;
3、目标基站没有添加SN,向目标核心网回复切换请求确认信息,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有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
4、目标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确认信息给源核心网,源核心网发送切换命令给源MN;
5、源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同时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基站发送反传数据;
6、源SN向源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
7、源MN向源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源S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基站发送反传数据;
8、源MN和源SN收到源核心网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后,源MN通过目标核心网转发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源SN向目标基站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Packet,目标基站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接收源MN和源SN分别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Ng切换到目标MN,且目标MN选择的SN为源SN,即MR-DC通过Ng切换到另一个MR-DC,MN变化而SN不变。以在目标MN中添加该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源MN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将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源核心网(源5GC);
2、源5GC转发切换请求信息给目标核心网(目标5GC),目标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信息给目标MN;
3、目标MN选择与源SN相同的SN,目标MN向该SN发送添加请求信息,添加请求信息携带有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
4、SN向目标MN回复添加请求确认信息;
5、目标M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给目标核心网(目标5GC),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目标MN的反传地址;
6、目标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核心网(源5GC),源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给源MN;
7、源MN向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同时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源MN还向SN发送反传数据;
8、源SN向源MN回复释放确认信息;
9、源MN向源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目标MN的反传地址,源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
10、源MN和源SN收到源核心网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后,源MN向S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源MN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向目标M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SN向目标M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SN在接收到源MN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目标MN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接收到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接收源MN、SN两侧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Ng切换到目标MN,且目标MN选择的SN与源SN不同,即MR-DC通过Ng切换到另一个MR-DC,MN与SN均发生变化。以在目标MN中添加目标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源MN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携带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将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源核心网(源5GC);
2、源5GC转发切换请求信息给目标核心网(目标5GC),目标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信息给目标MN;
3、目标MN选择的SN与源SN不同,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添加请求信息,添加请求信息携带有源侧基站的承载terminated信息;
4、目标SN向目标MN回复添加确认信息;
5、目标MN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给目标核心网(目标5GC),切换请求确认信息携带目标MN、目标SN的反传地址;在一实施例中,目标MN发送Xn-U地址指示消息给目标SN,以建立目标MN与目标SN之间的通信链路;
6、目标核心网转发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核心网(源5GC),源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息给源MN;
7、源MN向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同时源MN基于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源MN还向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
8、源SN向源MN回复释放确认信息;
9、源MN向源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目标MN的反传地址,源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MN发送反传数据;
10、源MN和源SN收到源核心网发送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后,源MN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向目标MN、目标S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源SN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向目标MN、目标S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目标MN、目标SN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接收到的终止标识,接收源MN、源SN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站内切换,且目标小区未添加SN,即MR-DC切换为单连接,且MN中的目标小区发生变化。以目标小区未添加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MN决策发起站内切换且未选择添加SN,MN生成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SN的释放请求信息和承载terminated信息,MN向SN发送该释放请求信息;
2、SN向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
3、MN向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MN的反传地址,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向MN进行数据反传;
4、MN发送切换重配信息给用户设备UE,该切换重配信息包括双连接切换过程的记录信息;
5、核心网5GC向SN发送End Marker Packet之后,SN向M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Packet,MN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停止接收反传数据,例如MN在接收到SN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无需继续等待接收其他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站内切换,且目标小区选择同一个SN,即MR-DC切换过程中MN、SN未发生变化,而MN、SN的目标小区发生变化。以目标小区选择该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MN决策发起站内切换,MN选择的SN与源SN相同,而目标小区不同,MN生成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SN的修改请求信息和承载terminated信息,MN向SN发送该修改请求信息和承载terminated信息;
2、SN向MN回复修改请求确认信息,修改请求确认信息携带有SN的反传地址,MN基于该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SN发送反传数据;
3、MN向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MN的反传地址,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向MN进行数据反传,即向MN发送反传数据;
4、MN发送切换重配信息给用户设备UE,该切换重配信息包括双连接切换过程的记录信息;
5、核心网5GC向SN和MN发送End Marker Packet之后,SN向MN发送终止标识EndMarker Packet,MN向S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MN、SN各自分别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停止接收反传数据,例如MN在接收到SN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SN在接收到MN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站内切换,且目标小区选择与源SN不同的SN,即MR-DC切换过程中MN未发生变化、SN发生变化。以站内切换选择该S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MN决策发起站内切换,MN选择的目标SN不同于源SN,MN生成切换请求信息,切换请求信息包括SN的添加请求信息和承载terminated信息,MN向目标SN发送添加请求信息和承载terminated信息;
2、目标SN向MN回复添加请求确认信息,添加请求确认信息携带有目标SN的反传地址,MN基于该反传地址启动数据反传,即向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
3、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目标MN发送Xn-U地址指示消息给目标SN,以建立目标MN与目标SN之间的通信链路;
4、源SN向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
5、MN向源SN发送Xn-U地址指示信息,Xn-U地址指示信息携带有MN、目标SN的反传地址,SN基于该反传地址向MN、目标SN进行数据反传,即向MN、目标SN发送反传数据;
6、MN发送切换重配信息给用户设备UE,该切换重配信息包括双连接切换过程的记录信息;
7、核心网(5GC)向源SN和MN发送End Marker Packet之后,源SN向MN、目标S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MN向目标SN发送终止标识End Marker Packet,MN、目标SN各自分别根据承载terminated信息和终止标识,停止接收反传数据,例如MN在接收到源SN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目标SN在接收到源SN、MN两侧发送的终止标识时停止接收反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MR-DC组网场景下,对于non Split PDU Session承载,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为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承载terminated信息),仅源MN进行数据反传、源SN不进行数据反传;或者,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为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承载terminated信息),源SN进行数据反传、源MN不进行数据反传。可理解的,支持non SplitPDU Session承载的双连接切换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14所示,基站300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通过总线303连接,该总线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其中,该基站300可以是源侧基站或者目标侧基站。其中,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目标侧基站包括目标主节点MN和目标辅节点SN,或者目标侧基站为一个目标基站,目标基站例如为目标gNB(5G基站)。
具体地,处理器3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基站的运行。处理器3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3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具体地,存储器302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于其上的基站的限定,具体的基站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侧基站,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所述源侧基站的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侧基站,以使所述源侧基站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所述终止标识用于表征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
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时,用于实现:
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
在接收的所述终止标识与所述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时,停止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之后,还用于实现:
在接收的所述终止标识与所述目标终止标识不匹配时,继续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所述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时,用于实现:
若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包括所述源MN和源SN两侧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
若所述承载指示信息为所述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为所述源M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
若所述承载指示信息为所述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为所述源S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侧基站,以使所述源侧基站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时,用于实现:
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以使所述源M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和/或
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SN,以使所述源S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侧基站包括一个目标基站;或者
所述目标侧基站包括目标主节点MN和目标辅节点SN。
在一实施例中,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源侧基站,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所述源侧基站的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
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发送终止标识,以使所述目标侧基站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时,用于实现:
源M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和/或
源S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时,用于实现:
源MN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给源SN;或者
源MN将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目标侧基站,以使所述目标侧基站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MN。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之后,还用于实现:
源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所述释放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SN断开与所述源MN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源SN向所述源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所述释放请求确认信息用于通知所述源MN确认断开与所述源SN之间的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基站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基站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基站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基站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基站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侧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所述源侧基站的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侧基站,以使所述源侧基站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所述终止标识用于表征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
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
在接收的所述终止标识与所述目标终止标识相匹配时,停止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的所述终止标识与所述目标终止标识不匹配时,继续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所述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包括:
若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包括所述源MN和源SN两侧各自发送的终止标识;
若所述承载指示信息为所述源M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为所述源M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
若所述承载指示信息为所述源SN的承载指示信息,则确定待接收的目标终止标识为所述源SN一侧对应发送的终止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侧基站,以使所述源侧基站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包括:
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MN,以使所述源M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和/或
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源SN,以使所述源S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侧基站包括一个目标基站;或者
所述目标侧基站包括目标主节点MN和目标辅节点SN。
7.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侧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源侧基站的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位于所述源侧基站的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
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以使所述目标侧基站根据所述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终止标识,接收所述源侧基站发送的反传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侧基站包括源主节点MN和源辅节点SN;所述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和终止标识,包括:
源M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和/或
源SN基于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反传数据,并在所述反传数据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目标侧基站发送终止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侧基站的反传地址信息,包括:
源MN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给源SN;或者
源MN将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发送至目标侧基站,以使所述目标侧基站基于所述切换请求信息生成反传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反传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源M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用于指示双连接切换的切换请求信息之后,还包括:
源MN向源SN发送释放请求信息,所述释放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SN断开与所述源MN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源SN向所述源MN回复释放请求确认信息,所述释放请求确认信息用于通知所述源MN确认断开与所述源SN之间的通信连接。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目标侧基站或源侧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74904.7A 2022-06-15 2022-06-15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79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904.7A CN117279049A (zh) 2022-06-15 2022-06-15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072679 WO2023241047A1 (zh) 2022-06-15 2023-01-17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904.7A CN117279049A (zh) 2022-06-15 2022-06-15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9049A true CN117279049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3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4904.7A Pending CN117279049A (zh) 2022-06-15 2022-06-15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9049A (zh)
WO (1) WO20232410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625B (zh) * 2018-09-28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105092B (zh) * 2019-06-17 2024-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重建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99490B (zh) * 2019-08-15 2022-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36003A2 (en) * 2020-05-21 2021-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Keeping/changing mr-dc upon conditional handover (cho)
MX2022014403A (es) * 2020-05-21 2022-12-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s y aparatos para el reenvio anticipado de datos en el traspaso condicional de un ue en multiconectivid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1047A1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0569B (zh) 一种安全密钥上下文分发方法,移动管理实体及基站
JP5920801B2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RU2598320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4244349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EP345158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packet routing
CN106162765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51980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070298803A1 (en) Radio network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US871801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handover execution method
JP2023500137A (ja) モビリティ最適化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
CN113366883B (zh) 集中式单元切换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65424B (zh) 双连接系统中处理连接失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7182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0740023B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服务基站、存储介质
CN11591530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880937B2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nnecting a user equipment with a radio access network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10144630A1 (en) Base st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39267A (zh) 服务节点更新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WO2024021858A1 (zh)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60850B (zh) 一种语音调度方法及装置
EP42364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ro critical scenario, and device
CN117279049A (zh) 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1082897B2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020019330A (ko) 통합 인터넷 프로토콜망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JP7250913B2 (ja) タイマーに基づく処理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