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211A -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211A
CN112399211A CN201910750439.9A CN201910750439A CN112399211A CN 112399211 A CN112399211 A CN 112399211A CN 201910750439 A CN201910750439 A CN 201910750439A CN 112399211 A CN112399211 A CN 112399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module
top box
dormancy
box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04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9211B (zh
Inventor
覃淑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04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9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9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9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08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n identification number or address, e.g. local network addr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6Power management, e.g. shutting down unused components of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3Power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该方法适用于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其中方法为: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所述网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网关模块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多媒体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背景技术
融合网关是将网关功能和机顶盒功能融合至一体的设备,由于融合网关减少了单一功能设备的数量,也方便了运营商推广及维护,因此已经开始迅速占领市场,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融合网关中的各功能模块一般是采用单一功能的芯片,且各芯片具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这使得融合网关在休眠唤醒功能上,依然存在多套机制,即一个系统的休眠唤醒与另一个系统的休眠唤醒是隔离开的,从而导致融合网关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形态,休眠唤醒机制却不能融合统一。对用户而言,便是一个产品却需要两种不同的休眠唤醒方式。显然,融合网关不能统一进行休眠唤醒的缺点,会使用户的操作繁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融合网关不能统一进行休眠唤醒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所述网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网关模块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上述方法中,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时,会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而网关模块会接收所述休眠请求,从而打通了机顶盒模块与网关模块的壁垒,使得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时,网关模块能及时接收到指示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请求,网关模块还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并在发送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而机顶盒模块接收到休眠响应后,由于休眠响应用于表征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机顶盒模块接收休眠响应,便确定了网关模块的进入休眠状态,机顶盒模块也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融合网关的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统一进入休眠状态,实现融合网关的休眠统一。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休眠指令后,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包括: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休眠指令后,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并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发送所述休眠请求;所述网关模块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包括: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分配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分配有第二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包括:所述机顶盒模块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之间的网络通信链路,作为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同一网段的网络地址。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包括:所述网关模块将从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为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包括: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至少一个关键字段,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中每个关键字段的取值均为该关键字段预设的取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操作方式和/或发送者;其中,所述操作方式预设的取值为休眠,所述发送者预设的取值为所述机顶盒模块。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所述网关模块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唤醒。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二休眠指令,则所述机顶盒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第二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仅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操作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方法包括: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所述网关模块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被唤醒。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网关,所述融合网关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机顶盒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所述网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以及用于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机顶盒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顶盒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休眠指令后,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并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发送所述休眠请求;所述网关模块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分配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分配有第二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之间的网络通信链路,作为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同一网段的网络地址。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具体用于:将从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为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至少一个关键字段,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中每个关键字段的取值均为该关键字段预设的取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操作方式和/或发送者;其中,所述操作方式预设的取值为休眠,所述发送者预设的取值为所述机顶盒模块。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网关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唤醒。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机顶盒模块还用于:检测到第二休眠指令,则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第二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仅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及任一可选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及任一可选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融合网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过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过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融合网关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融合网关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一起封装在融合网关这一个设备中。融合网关中的机顶盒功能和网关功能一般是采用单一功能的芯片,且各芯片具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这使得融合网关在休眠唤醒功能上,依然存在多套机制,即一个系统的休眠唤醒与另一个系统的休眠唤醒是隔离开的,从而导致融合网关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形态,休眠唤醒机制却不能融合统一。对用户而言,便是一个产品却需要两种不同的休眠唤醒方式。
举例来说,由于受当前融合性网关的选型方案限制,当前的融合网关中网关模块和机顶盒模块都由有独立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控制,二者之间没有任何交互,不具有统一的休眠唤醒机制,用户需要根据需求自行选择网关休眠或机顶盒休眠,其操作方式也不一致。当前融合网关的休眠唤醒分为:网关的休眠唤醒与机顶盒的待机唤醒。其实现原理基本一致,但分别由各自系统进行处理。由于网关与机顶盒的使用场景的差异,对用户而言,其操作方法也存在差异。网关的配置管理主要通过网页来实现,网页操作具有不便利性,所以,网关的休眠与唤醒则是通过控制面板上的休眠唤醒按键来触发;而机顶盒由于需要大量的人机交互,所以,一般采用遥控器上的休眠唤醒键来控制。即通过面板上的休眠唤醒键实现网关模块的休眠唤醒,通过遥控器上的休眠唤醒键实现机顶盒休眠唤醒,对于用户而言,要想真正实现融合网关的休眠唤醒,则需要先后对网关和机顶盒进行操作。
显然,融合网关不能统一进行休眠唤醒的缺点,会使用户的操作繁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操作方法,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该操作方法适用于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考虑到待机的低功耗模式下,其交互方式需要考虑具体实现的可能性,分别针对融合网关的休眠处理与融合网关的唤醒处理。融合网关的休眠处理方法如步骤201~步骤204所述。
步骤201: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
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
步骤202:所述网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
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203:所述网关模块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204: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201中,机顶盒模块在检测第一休眠指令的方式有多种,举例来说,接收到用户按下遥控器待机键进行休眠操作的红外线信号,遥控器的待机键和唤醒键可以合为一个待机/唤醒键按键,按下遥控器的待机/唤醒键按键后的红外信号为同一个,当机顶盒模块为休眠状态时,机顶盒模块进入唤醒状态;当机顶盒模块为工作状态时,用户可以再选择是仅对机顶盒模块休眠还是对整个融合网关的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进行休眠,并通过遥控器发送不同信号来进行不同指示从而进行选择,如果用户选择的是对整个融合网关的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进行休眠,则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的即为第一休眠指令。其中,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机顶盒模块休眠检测进程检测到休眠信号,发出休眠广播,休眠处理进程收到休眠广播后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
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休眠指令后,可以通过以下实施方式(以下称为第一实施方式)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
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后,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并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发送所述休眠请求。相应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之间通过私有通信链路来交互,以保证机顶盒模块能及时可靠地将休眠请求传输给网关模块。
举例来说,所述机顶盒模块按照以下方式检测所述休眠指令;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接收到来自遥控器的休眠红外线信号,则确定检测到所述休眠指令。休眠红外线信号与休眠指令是预先设定好对应关系的,休眠红外线信号用于指示机顶盒模块执行休眠指令。
另一种可能的情形为,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二休眠指令,则所述机顶盒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第二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仅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此时,第二休眠指令仅指示了机顶盒模块休眠,机顶盒模块可不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仅自身休眠。
基于第一实施方式,机顶盒模块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的方式可以通过私有协议来实现,私有协议可以包括网络地址、网络端口等内容,一种实现方式建立的私有通信链路如下:
所述网关模块分配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分配有第二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之间的网络通信链路,作为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同一网段的网络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网关模块需要预先分配好第一网络地址,机顶盒模块既可以在检测到第一信号之后,创建私有通信链路之前临时分配第二网络地址,也可以在启动后就分配好第二网络地址。
举例来说,机顶盒模块与网关模块约定分别约定第二网络地址和第一网络地址为私有网络地址,还约定了网络端口,并保证相应网络地址与网络端口仅用于二者的通信。当网关模块关闭时,防火墙规则会设置为禁止接收来自第二网络地址的消息。当网关模块启动时,修改防火墙规则,防火墙规则会设置为允许接收来自第二网络地址的消息。从而将对该地址和该端口的访问请求重定向到网关模块的网页WEB服务默认地址。机顶盒模块在接受到遥控器休眠请求时,配置与第一网络地址同一网段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即第一网络地址,创建与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需要说明的是,机顶盒模块也可以预分配第三网络地址,用于执行带动网关模块休眠之外的步骤,网关模块可以预分配第四网络地址,用于执行接收休眠请求之外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休眠请求的内容以及传输休眠请求的协议在此不做限定,举例来说,休眠请求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请求,传输HTTP请求的协议为HTTP协议,也可以使用其他协议和请求,如TCP协议,TCP请求。
步骤202中,休眠响应的形式不做限定,可以为一个状态码,举例来说,用状态码200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基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网关模块接收所述休眠请求的方式可以为:
所述网关模块将从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为所述休眠请求。也就是说,只要是从私有通信链路接收到的信息,就将该信息确定为休眠请求。
另一种方式是,对网关模块通过对私有通信链路接收的内容做判断,来确定接收的内容是否为休眠请求,具体方式如下:
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至少一个关键字段,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中每个关键字段的取值均为该关键字段预设的取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所述休眠请求。
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可以为:操作方式和/或发送者;其中,所述操作方式预设的取值为休眠,所述发送者预设的取值为所述机顶盒模块。
具体来说,机顶盒模块封装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地址并通过HTTP协议发起请求,其URL地址中携带固定的字符串约定其操作方式。举例来说,约定的通信IP地址为192.168.88.88,端口为:99,机顶盒模块发起的请求为:http://192.168.88.88:99/sleep?iptvreq=true。其中:sleep表示该请求的操作方式,iptvreq=true表示发送者为机顶盒模块。
步骤203和步骤204中,融合网关中的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依次进入休眠状态,举例来说,融合网关采用的是双系统方案,包括网关模块和机顶盒模块,网关模块运行着网关系统,机顶盒模块运行着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系统。网关系统采用Linux系统,IPTV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两个系统有自己独立的休眠唤醒机制,分别对用户的休眠唤醒操作进行响应。Android系统基于linux系统实现,所以两个系统对于休眠唤醒功能的实现原理一致。如图3所示,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休眠均可按以下过程实现:
步骤301:冻结用户态进程和内核态任务。
步骤302:休眠注册组件。
其中,注册组件为在机顶盒模块或网关模块后续注册的组件,如插在计算机上的耳机。可以通过调用注册设备的回调函数,对注册组件进行休眠。
步骤303:休眠核心组件。举例来说,核心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步骤204之后,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唤醒融合网关:
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所述网关模块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唤醒。
网关休眼状态时,为保证低功耗模式,其网络通信链路断开,此时,通过休眠交互机制无法进行通信,所以,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交互协议来保证唤醒功能的实现,即当融合一体机需要唤醒时,通过唤醒交互协议实现融合一体机唤醒。其具体实现如下:
通过输入输出口交互的方式来实现握手协议,即在硬件上为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输入输出口定义握手信号,网关模块和机顶盒模块可通过输入输出协调通信。举例来说,当用户通过遥控器触发休眠请求时,机顶盒模块进入低功耗模式,设置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状态为低电平。当用户通过遥控器触发唤醒时,机顶盒模块进入运行模式,设置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当网关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后,轮训检测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状态,当网关模块检测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时,则唤醒网关模块。
如图4所示,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具体唤醒步骤均可以如下:
步骤401:唤醒核心组件。
步骤402:唤醒注册组件。
步骤403:解冻用户态进程和内核态任务。
下面基于图4和图5,以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为例,从机顶盒模块侧和网关模块侧分别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
图5示出的机顶盒模块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501:机顶盒模块是否检测到休眠唤醒按键。
需要说明的是,休眠唤醒按键是一个用于切换休眠状态和唤醒状态的按键,如果机顶盒模块当前为唤醒状态,则休眠唤醒按键指示机顶盒模块进入休眠状态,如果机顶盒模块当前为休眠状态,则休眠唤醒按键指示机顶盒模块进入唤醒状态。
因此,步骤501中,若是,执行步骤502;若否,重新执行步骤501。
步骤502:确定机顶盒模块当前是否为唤醒状态。
如果机顶盒模块当前是唤醒状态,则机顶盒模块需要进入休眠状态,另外还需要确定是对整个融合网关休眠还是仅休眠机顶盒模块,即执行步骤503;如果机顶盒模块当前不是唤醒状态,则机顶盒模块需要进入唤醒状态,即执行步骤509。
因此步骤502中,若是,执行步骤503;若否,执行步骤509。
步骤503:机顶盒模块确定融合网关是否需要休眠。
若确定整个融合网关均需要休眠,则机顶盒模块的休眠会带动网关模块的休眠,即执行步骤504;若仅休眠机顶盒模块,直接跳转到步骤507。
因此,若是,则执行步骤504;若否,执行步骤507。
步骤504:机顶盒模块封装并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
步骤505:机顶盒模块确定是否有来自网关模块的休眠响应。
若是,则执行步骤507;若否,则执行步骤506。
需要说明的是,机顶盒模块只要像网关模块发送了休眠请求都会收到请求响应,但这个请求响应可能是来自机顶盒模块自身的请求响应,也可能是来自网关模块的请求响应。机顶盒模块收到来自网关模块的请求响应才会执行步骤507。
步骤506:机顶盒模块确定休眠请求次数是否大于2。
若是,则执行步骤507;若否,则执行步骤504。
步骤507:机顶盒模块进入休眠处理流程。
步骤508:机顶盒模块设置物理通信链路为低电平。
步骤509:机顶盒模块进入唤醒处理流程。
步骤510:机顶盒模块设置物理通信链路为高电平。
图6示出的网关模块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601:网关模块确定是否接收到来自机顶盒模块的HTTP请求。
若是,执行步骤602;若否,执行步骤605。
步骤602:网关模块确定HTTP请求是否为休眠请求。
若是,执行步骤603;若否,执行步骤601。
步骤603:网关模块向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
步骤604:网关模块进入休眠处理流程。
步骤605:网关模块检测到物理通信链路是否为高电平。
若是,执行步骤606;若否,执行步骤601。
步骤606:网关模块确定是否为休眠状态。
若是,执行步骤607;若否,执行步骤601。
步骤607:网关模块进入唤醒处理流程。
上述方法中,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时,会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而网关模块会接收所述休眠请求,从而打通了机顶盒模块与网关模块的壁垒,使得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时,网关模块能及时接收到指示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请求,网关模块还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并在发送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而机顶盒模块接收到休眠响应后,由于休眠响应用于表征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机顶盒模块接收休眠响应,便确定了网关模块的进入休眠状态,机顶盒模块也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融合网关的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统一进入休眠状态,实现融合网关的休眠统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双系统中实现一种交互机制,实现双系统根据不同用户场景进行休眠与唤醒,解决融合性网关中网关休眠唤醒与机顶盒休眠唤醒不一致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融合网关的休眠唤醒功能,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案也适用于所有的双系统的融合性终端产品,方便移植。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融合网关中通过遥控器按键触发双系统的休眠与唤醒,解决了融合网关休眠唤醒方式冗余复杂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此方法可用于所有融合性终端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包括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方法包括: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所述网关模块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被唤醒。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网关,所述融合网关包括机顶盒模块701和网关模块702,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和所述网关模块702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机顶盒模块701,用于若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702发送休眠请求;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和所述网关模块702;所述网关模块7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发送休眠响应;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702进入休眠状态;以及用于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机顶盒模块701,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休眠指令后,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702的私有通信链路,并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发送所述休眠请求;所述网关模块702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702分配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分配有第二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之间的网络通信链路,作为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同一网段的网络地址。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702具体用于:将从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为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模块7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至少一个关键字段,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中每个关键字段的取值均为该关键字段预设的取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所述休眠请求。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操作方式和/或发送者;其中,所述操作方式预设的取值为休眠,所述发送者预设的取值为所述机顶盒模块701。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和所述网关模块702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网关模块702还用于:若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701,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702,使得所述融合网关唤醒。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机顶盒模块701还用于:检测到第二休眠指令,则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第二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仅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7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及任一可选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及任一可选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
所述网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网关模块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休眠指令后,向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包括:
所述机顶盒模块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休眠指令后,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并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发送所述休眠请求;
所述网关模块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包括:
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模块分配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分配有第二网络地址;所述机顶盒模块建立与所述网关模块的私有通信链路,包括:
所述机顶盒模块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之间的网络通信链路,作为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同一网段的网络地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包括:
所述网关模块将从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为所述休眠请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休眠请求,包括:
所述网关模块通过所述私有通信链路,接收至少一个关键字段,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中每个关键字段的取值均为该关键字段预设的取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所述休眠请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段为:操作方式和/或发送者;其中,所述操作方式预设的取值为休眠,所述发送者预设的取值为所述机顶盒模块。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
所述网关模块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唤醒。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第二休眠指令,则所述机顶盒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第二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仅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
9.一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的融合网关,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存在物理通信链路;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时,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机顶盒模块检测到唤醒指令,则唤醒所述机顶盒模块,并将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设置为第二电平状态;
所述网关模块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物理通信链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状态,则唤醒所述网关模块,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被唤醒。
10.一种融合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网关包括机顶盒模块和网关模块,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
所述机顶盒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休眠指令,则向所述网关模块发送休眠请求;所述第一休眠指令用于指示休眠所述融合网关中的所述机顶盒模块和所述网关模块;
所述网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休眠请求后,向所述机顶盒模块发送休眠响应;所述休眠响应用于表征所述网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以及用于在发送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机顶盒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休眠响应后,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融合网关进入休眠状态。
CN201910750439.9A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Active CN112399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439.9A CN112399211B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439.9A CN112399211B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211A true CN112399211A (zh) 2021-02-23
CN112399211B CN112399211B (zh) 2023-10-24

Family

ID=7460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0439.9A Active CN112399211B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92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7987A (zh) * 2021-07-05 2021-10-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休眠方法、休眠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5743A (zh) * 2022-11-22 2023-03-28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15883288A (zh) * 2022-11-29 2023-03-31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融合网关的双cpu交互效率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700A (zh) * 2010-07-26 2012-02-01 苏州彭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机机顶盒
CN102594575A (zh) * 2011-01-18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服务器休眠与唤醒的系统及方法
US20120311023A1 (en) * 2004-06-30 2012-12-06 Patrick Lad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software interfaces
US20140281029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outing of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traffic
CN104394468A (zh) * 2014-12-17 2015-03-04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型机顶盒供电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WO2015158161A1 (zh) * 2014-04-15 2015-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桌面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29867A (zh) * 2014-09-19 2016-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融合型家庭网关及其应用服务的访问方法
CN207039802U (zh) * 2017-04-11 2018-02-23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融合网关设备的网络机顶盒电源独立控制系统
CN107809661A (zh) * 2017-11-09 2018-03-16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机顶盒的启动方法及融合机顶盒
CN109040165A (zh) * 2018-05-28 2018-12-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智能网关上异构平台通信的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9586958A (zh) * 2018-11-23 2019-04-0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双系统装置的配置管理方法及双系统装置
CN109640184A (zh) * 2018-12-28 2019-04-16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机顶盒协同工作方法和融合机顶盒
WO2021129504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cell休眠指示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1023A1 (en) * 2004-06-30 2012-12-06 Patrick Lad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software interfaces
CN102340700A (zh) * 2010-07-26 2012-02-01 苏州彭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机机顶盒
CN102594575A (zh) * 2011-01-18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服务器休眠与唤醒的系统及方法
US20140281029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outing of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traffic
WO2015158161A1 (zh) * 2014-04-15 2015-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桌面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29867A (zh) * 2014-09-19 2016-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融合型家庭网关及其应用服务的访问方法
CN104394468A (zh) * 2014-12-17 2015-03-04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型机顶盒供电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7039802U (zh) * 2017-04-11 2018-02-23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融合网关设备的网络机顶盒电源独立控制系统
CN107809661A (zh) * 2017-11-09 2018-03-16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机顶盒的启动方法及融合机顶盒
CN109040165A (zh) * 2018-05-28 2018-12-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智能网关上异构平台通信的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9586958A (zh) * 2018-11-23 2019-04-0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双系统装置的配置管理方法及双系统装置
CN109640184A (zh) * 2018-12-28 2019-04-16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机顶盒协同工作方法和融合机顶盒
WO2021129504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cell休眠指示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7987A (zh) * 2021-07-05 2021-10-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休眠方法、休眠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5743A (zh) * 2022-11-22 2023-03-28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15883288A (zh) * 2022-11-29 2023-03-31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融合网关的双cpu交互效率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883288B (zh) * 2022-11-29 2024-04-19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融合网关的双cpu交互效率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211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9211B (zh) 一种操作方法及融合网关
JP4642020B2 (ja) 通信装置
JP2000261372A (ja) 情報通信方法および情報通信装置
WO2022057559A1 (zh) 一种设备的发现方法和装置
JP2005184804A (ja) スリープする装置をウェイクアップさせる方法、関連するネットワーク要素、関連するウェイ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関連するスリープする装置
EP32662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EP3713246B1 (en) Multimedia processing apparatus, multimedia processing server, and methods applied thereto
CN106302536B (zh) 基于交换机的一体机多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12527B (zh)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5622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35517B (zh) 一种智能机顶盒的唤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21948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093373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唤醒方法、电子设备
CN109451354B (zh) 一种唤醒终端的方法及终端
CN108449246A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9981299B (zh) 唤醒方法和装置
EP2770784A1 (e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end device implementing power savings by transitioning between active and sleep states
US10945207B2 (en) Beaco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filtering method of reducing wake-up frequency
CN112272332B (zh) 一种智能机顶盒的唤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889B (zh) 数据处理、过滤信息数量确定与配置方法、设备及介质
JP2002244833A (ja) プリンタ制御システム、プリンタ制御装置及び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CN103941839A (zh) 电子设备的唤醒方法和装置
WO2023098055A1 (zh) 低功耗模式的开启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673044A (zh) 芯片的通信控制方法、芯片、网关装置
CN112616176B (zh) 设备的唤醒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