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2527B -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2527B
CN110012527B CN201910163926.5A CN201910163926A CN110012527B CN 110012527 B CN110012527 B CN 110012527B CN 201910163926 A CN201910163926 A CN 201910163926A CN 110012527 B CN110012527 B CN 110012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wakening
equipment
wake
awakened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39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2527A (zh
Inventor
张伟丽
秦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daa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BV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Medi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Medi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Medi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639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2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2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2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待唤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唤醒指令,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通信功能或联网功能的家电设备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智能电视就是其中之一。用户可以有观赏电视节目或者下载节目等需求时,开启智能电视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智能电视在不使用时,一般会被置于待机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并且,在有使用需求时,需要按下遥控器或者是智能电视的电源键才能使智能电视重新开启为工作状态。但是,在有一些场景下,比如用户不能方便的拿到遥控器或者不能到达智能电视附近导致无法通过电源键开启智能电视,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智能电视。
目前唤醒智能电视的方式没有统一的方式,但是不同的唤醒方式中,需要智能电视执行的内容不同,唤醒实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智能电视只能在出厂前,预先根据现有的不同唤醒方式分别设置,设置方案复杂,难以实现通用,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提高唤醒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待唤醒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唤醒指令,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
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
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移动终端;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触发的;
所述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包括:
将所述待唤醒设备从待机状态唤醒,并监听唤醒设备;
若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则启动所述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并显示;接收所述第二唤醒指令所对应的通道与接收所述第一唤醒指令所对应的通道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若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则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或者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包括: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第一唤醒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所述初始化连接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为依据用户指示在所述待唤醒设备或所述唤醒设备的设置界面确定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唤醒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移动终端;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触发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唤醒设备从待机状态唤醒,并监听唤醒设备;若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则启动所述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并显示;接收所述第二唤醒指令所对应的通道与接收所述第一唤醒指令所对应的通道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则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或者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所述初始化连接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为依据用户指示在所述待唤醒设备或所述唤醒设备的设置界面确定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器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唤醒设备接收第一唤醒指令,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使得待唤醒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唤醒指令中的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快速的确定不同设备类型对应的唤醒模式,以提高唤醒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唤醒方法无法通用,唤醒效率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待唤醒设备的待机、唤醒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需要理解的是,在下文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多个待唤醒设备和唤醒设备处于一个局域网络中,该局域网络可以是优先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唤醒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遥控设备等,待唤醒设备可以为电视、投影等支持唤醒的播放设备,为描述方便,以下皆以电视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待唤醒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方法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部分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SDP)提供了在局部网络里面发现设备的机制。控制点(也就是接受服务的客户端)可以通过使用简单服务发现协议,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在自己所在的局部网络里面提供特定服务的设备。设备(也就是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端)也可以通过使用简单服务发现协议,向自己所在的局部网络里面的控制点声明它的存在。
无线唤醒(wake up on wireless,Wow)使用特定的Magic Packet,其为带有被唤醒目标端设备的网络MAC地址组成的封包,透过UDP及IP协议在唤醒源端和目标端所处的局网进行广播包的发送。当唤醒目标端设备的网卡收到带有自己网络MAC地址的广播包时,便会将设备的工作模式从睡眠模式恢复成正常模式,完成唤醒的程序。
如图1所示,仅示例性示出了处于一个局域网中的待唤醒设备110、待唤醒设备120和唤醒设备130。其中,待唤醒设备11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1和收发模块112,待唤醒设备12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21和收发模块122。其中,当待唤醒设备110和待唤醒设备120处于待机状态时,收发模块112和收发模块122保持供电,使得收发模块112和收发模块122可以在待机状态时处于监听模式下,便于接收来自网络中的唤醒设备130发送的数据包。在待唤醒设备110需要唤醒的情况下,通过收发模块112唤醒处理模块111,以便处理模块111控制待唤醒设备110从待机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在待唤醒设备120需要唤醒的情况下,通过收发模块122唤醒处理模块121,以便处理模块121控制待唤醒设备120从待机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可以是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芯片。
以唤醒设备130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待唤醒设备110为例,在待唤醒设备110进入待机状态时,只有收发模块112和内存处于工作状态,而处理模块111处于掉电状态,唤醒设备130可以在第一通道向待唤醒设备110发送第一唤醒指令,收发模块112在第一通道接收到第一唤醒指令之后,确定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110时,收发模块112向处理模块111发送唤醒信号,以便处理模块111控制唤醒待唤醒设备110。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待唤醒设备110从工作状态进入待机状态,以及唤醒待唤醒设备110使其从待机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唤醒设备待机、唤醒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待唤醒设备11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接收到待机指令后(待机指令可以为按下主机电源开关键触发的,也可以是通过语音等其他控制方式触发的,在此不做限定),待唤醒设备的系统(例如,安卓系统)的框架(Framework)层进行挂起到内存(Suspend to Random Access Memory,STR)待机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关闭屏幕,将系统的工作状态数据都存储到内存中等。此时,电源继续为内存供电,以便确保内存中存储的数据不丢失。然后,内核(Kernel)进入待机流程,比如,设置收发模块需要监听的端口及端口对应的协议等为第一通道。之后,电源管理(Power Manager,PM)模块(也可以称为电源管理芯片)关闭大部分外设设备的电源,仅保留内存及收发模块的供电,并关闭SoC芯片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ARM核,进入PM低功耗状态,即待唤醒设备110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系统的耗电量极低。
在待唤醒设备110处于待机状态时,接收到唤醒指令后(唤醒指令可以为按下主机电源开关键触发的,也可以是通过语音或唤醒设备等控制方式触发的,在此不做限定),待唤醒设备110的电源管理模块唤醒CPU的ARM核,并为之前掉电的外设设备供电,重新初始化外设设备。然后内核进行唤醒流程,框架层进行唤醒后的收尾工作,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并恢复到STR待机之前的工作状态,点亮显示屏,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
举例来说,电视方案的WOW场景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应用软件通过手机终端的应用给电视发送开机命令;
方式二:语音设备收到开机命令,语音设备给电视发送开机命令将电视唤醒。
这两种唤醒方式中,唤醒电视的第一唤醒指令都可以为通过无线网络向电视发送Packet将电视唤醒,但这两种唤醒方式要求电视开机后的显示界面是不同的。应用软件认证要求电视开机后不能进入电视本机的通道,而是直接显示应用软件的应用,而语音设备要需求是电视进入到用户上次关机前的电视通道或初始化界面。不同的唤醒需求给电视系统开发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标准的协议包中并没有携带开机需求信息,来让电视针对不同的场景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多种场景目前无法兼容。
由于不同的唤醒设备,在唤醒待唤醒设备后,需要在待唤醒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不同,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唤醒不同的待唤醒设备时,需要预先设置不同的唤醒流程,或者,设置计时器进行等待,再执行唤醒流程,导致唤醒待唤醒设备需要的较长的唤醒时间的问题,另外,设置计时器进行等待,可能导致唤醒过程中,网络对唤醒指令接收出现问题,导致对唤醒流程的判断出现错误,这种方案带来的问题是如果网络情况不佳或者唤醒信息发送过慢,这将导致电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黑屏无声音状态,这带来了很不好的用户体验,并且,对于唤醒设备的认证也有很大的影响,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以及系统架构,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第一唤醒指令;
结合上述实施例,待唤醒设备可以在第一通道接收第一唤醒指令;
步骤302: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步骤303: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其中,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
步骤304: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
下面结合图1中的系统架构,举例说明上述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方法。
基于上述图1,唤醒设备130可以向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待唤醒设备110和待唤醒设备120发送第一唤醒指令。以唤醒设备130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待唤醒设备110为例,第一唤醒指令用于指示待唤醒设备110需要执行的指令,比如该需要执行的指令为唤醒待唤醒设备。
当待唤醒设备110的收发模块112的接收到第一唤醒指令,在根据第一唤醒指令的解析结果确定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110时,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显示主界面的工作状态,则收发模块112向处理模块111发送唤醒信号,处理模块111控制待唤醒设备110从待机状态进入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
上述步骤301中,第一唤醒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目的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和目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在步骤302中,可以通过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的源MAC地址,用于确定唤醒设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解析第一唤醒指令得到该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若确定该目的IP地址与待唤醒设备的IP地址相同、且该目的MAC地址与待唤醒设备的MAC地址相同,则确定需要唤醒的待唤醒设备。若确定该目的IP地址与待唤醒设备的IP地址不相同,或者该目的MAC地址与待唤醒设备的MAC地址不相同,则确定不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
收发模块解析第一唤醒指令得到该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若可以确定该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对应的唤醒设备,则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确定第一唤醒指令对应的唤醒模式,避免了待唤醒设备通过计时器等方式确定唤醒方式对应的唤醒模式,以提高唤醒效率,提高唤醒设备的通用性。
下面具体介绍步骤303中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的方式。
在第一种场景中,唤醒设备与待唤醒设备为第一次握手连接,可以是在步骤301之前,此时,握手方式可以为唤醒设备向待唤醒设备发送查找待唤醒设备的指令和与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具体的,可以包括:
待唤醒设备获取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
其中,初始化连接请求至少包括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例如,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可以为唤醒设备的设备名称,(如,XX型号的电视),设备号(该设备号唯一对应待唤醒设备),设备类型也可以为根据设备的功能进行划分的控制类型,例如语音控制设备,手机终端等。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待唤醒设备可以根据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确定唤醒设备的MAC地址与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存储至待唤醒设备中,以便待唤醒设备在获取到唤醒设备发送的第一唤醒指令后,可以通过唤醒设备的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在第二种场景中,待唤醒设备中已存储有唤醒设备的MAC地址与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可以为待唤醒设备与唤醒设备已进行过初始化连接,也可以为预先设定的唤醒设备的MAC地址与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的方式可以为用户根据待唤醒设备提供的设置界面中设置的,在此不做限定。
在步骤304中,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可以根据多种方式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依据用户指示在所述待唤醒设备或所述唤醒设备的设置界面确定的。也可以为厂家在出厂前设定的,也可以为唤醒设备对应安装在待唤醒设备上的安装包中预存的,也可以为厂家根据需要,更新软件时更新的,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唤醒:
第一种方式,待唤醒设备接收到第一唤醒指令,若收发模块根据第一唤醒指令确定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时,则向处理模块发送唤醒信号,例如第一唤醒指令为MagicPacket,若收发模块根据Magic Packet确定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则收发模块向处理模块发送唤醒信号。
第二种方式,待唤醒设备接收到mDNS组播包时,若收发模块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第一唤醒指令、且收发模块根据第一唤醒指令确定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时,则收发模块向处理模块发送唤醒信号,例如第一唤醒指令包括SSDP数据包。
除了上述Magic Packet和mDNS组播包,还可以有其他几种数据包可以用来唤醒待唤醒设备,例如,通道直接链路建立(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TDLS)请求包,传输控制协议建立连接包(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_Synchronous Packet,TCP_SYNCPACKET),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IPV4)的相关协议包,例如IPV4_TCP Packet,IPV4_UDP Packet,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IPV6)的相关协议包,例如IPV6_TCPPacket,IPV6_UDP Packet。这些数据包在应用于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方案中时,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规定的数据包中包括的内容,来决定采用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方式来唤醒待唤醒设备。
下面根据不同的唤醒设备对应的不同的唤醒模式,进行分别描述。
第一种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可以为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添加应用的终端;此时,第一唤醒指令可以为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触发的;
在一种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应用可以为一种播放软件,例如youtube,此时,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点击第一应用中的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指令时,用户需要在待唤醒设备上直接显示待唤醒设备上对应的youtube的显示界面,因此,在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应关系中,可以将设备类型设置为移动终端,唤醒模式设置为监听唤醒设备发送的第二唤醒指令。为避免干扰,接收第一唤醒指令的通道与接收第二唤醒指令的通道可以不同。
例如,第二通道为支持DLNA消息的通道,第二唤醒指令可以为DLNA消息,该消息中可以包括启动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的消息。
此时,在步骤304中,待唤醒设备可以将所述待唤醒设备从待机状态唤醒,并监听唤醒设备;唤醒模式可以包括:待唤醒设备若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则启动所述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并显示。
举例来说,待唤醒设备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器,例如预定时间为5s的定时器,在5s内在第二通道上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第二通道可以为唤醒终端与待唤醒终端预先规定的通信协议确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应用可以为一种遥控电视的软件,此时,用户可能仅需要开启电视的初始化界面或显示待机前的显示界面,不需要打开一个具体的应用,因此,在该场景下,移动终端仅会发送第一唤醒指令,不会再发送第二唤醒指令。
因此,在该场景下,在步骤304中,唤醒模式可以包括:待唤醒设备若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则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或者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具体的,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或者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的确定,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确定,也可以根据厂家设定的方式确定。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对移动终端上不同应用程序发送的唤醒指令的有效识别,提高了唤醒模式的准确性。
第二种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例如,语音遥控设备等;在该设备类型下,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语音指令等方式,向遥控设备发出唤醒待唤醒设备的唤醒指令;遥控设备再根据该唤醒指令,向待唤醒设备发送第一唤醒指令;因此,仅需要根据预先设置的该设备需要唤醒的是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还是初始化界面即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唤醒设备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唤醒设备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不需要设置定时器,可以直接根据MAC地址,确定出唤醒模式,进而执行,有效的提高了唤醒效率和准确性,不存在网络对接收指令的延迟导致错误识别唤醒模式的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待唤醒设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待唤醒设备获取所述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
其中,初始化连接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步骤402,待唤醒设备根据所述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确定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
步骤403,待唤醒设备监听第一唤醒指令;
步骤404:唤醒设备发送第一唤醒指令;
步骤405:待唤醒设备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MAC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的MAC地址,及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步骤406:待唤醒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
通过该实施例,使得待唤醒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唤醒指令中的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快速的确定不同设备类型对应的唤醒模式,以提高唤醒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唤醒方法无法通用,唤醒效率差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待唤醒设备实现的方法/步骤也可以由待唤醒设备内部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实现。
基于相同构思,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唤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待唤醒设备5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一个方案,例如执行上述图3、图4中的方案。该待唤醒设备500包括处理模块501和收发模块502。
收发模块502,用于接收第一唤醒指令;
处理模块501,用于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该图5中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未在图5中示出),该电源管理模块可以为处理模块501和收发模块502供电,在收发模块502确定需要唤醒待唤醒设备时,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唤醒处理模块501。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移动终端;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触发的;处理模块501,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唤醒设备从待机状态唤醒,并监听唤醒设备;若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则启动所述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并显示;其中,接收第二唤醒指令的通道与接收第一唤醒指令的通道不同。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501,还用于:
若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则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或者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处理模块501,用于:
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处理模块501,用于: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502,还用于获取所述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所述初始化连接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为依据用户指示在所述待唤醒设备或所述唤醒设备的设置界面确定的。
基于相同构思,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唤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待唤醒设备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图4所示的任一个方案。待唤醒设备600包括收发器610、存储器620、处理器630。
存储器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6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63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6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可选的,上述存储器620和处理器630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存储器620可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630调用该存储器620中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上述方案(如图3、图4所示的方法)中所示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使得待唤醒设备600实现上述方法中待唤醒设备的功能。
处理器630,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处理器630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当待唤醒设备600处于待机状态时,处理器630中的处理模块处于掉电状态,电源管理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处理模块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介质(例如,CD、DVD、BD、HVD等)、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待唤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唤醒指令,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
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所述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为依据用户指示在所述待唤醒设备或所述唤醒设备的设置界面确定的,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设备类型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触发的;
将所述待唤醒设备从待机状态唤醒,并监听唤醒设备;
若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则启动所述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并显示;其中,接收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对应的通道与接收所述第一唤醒指令所对应的通道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若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则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或者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包括:
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在待机前的显示界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设备类型为遥控设备;所述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包括:若确定所述遥控设备的唤醒模式为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则唤醒所述待唤醒设备,并显示所述待唤醒设备的初始化界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唤醒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唤醒设备的初始化连接请求;所述初始化连接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唤醒设备的MAC地址及所述唤醒设备的设备类型。
6.一种电子设备,应用于待唤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唤醒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中包含的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确定唤醒设备对应的设备类型;所述唤醒设备为向所述待唤醒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唤醒指令的设备;以及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进入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唤醒模式所指示的工作状态,所述预先设定的设备类型与唤醒模式的对照关系为依据用户指示在所述待唤醒设备或所述唤醒设备的设置界面确定的,当所述唤醒设备对应的设备类型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一唤醒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触发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待唤醒设备从待机状态唤醒,并监听唤醒设备;以及,若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则启动所述待唤醒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并显示;其中,接收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对应的通道与接收所述第一唤醒指令所对应的通道不同。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63926.5A 2019-03-05 2019-03-05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012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926.5A CN110012527B (zh) 2019-03-05 2019-03-05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926.5A CN110012527B (zh) 2019-03-05 2019-03-05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527A CN110012527A (zh) 2019-07-12
CN110012527B true CN110012527B (zh) 2022-04-26

Family

ID=6716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3926.5A Active CN110012527B (zh) 2019-03-05 2019-03-05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25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2716A (zh) 2020-02-13 2020-06-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芯片和电子设备
CN113891052A (zh) * 2020-06-17 2022-01-04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开机方法
CN112055189A (zh) * 2020-09-15 2020-12-08 上海跃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网络唤醒功能的全息系统、及其网络唤醒方法
CN114786048A (zh) * 2022-03-29 2022-07-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唤醒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7319A (zh) * 2014-04-29 2014-07-3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用户设备遥控目标设备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394465A (zh) * 2014-11-12 2015-03-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待机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6606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603944A (zh) * 2016-12-13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323374U (zh) * 2016-12-09 2017-07-11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的二合一唤醒系统
CN108616968A (zh) * 2016-12-09 2018-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帧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5917A (en) * 2008-12-30 2010-07-01 Ralink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wak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517123A (zh) * 2012-06-29 2014-01-15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播放设备、终端、麦克风功能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4460328B (zh) * 2014-10-29 2019-05-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设定场景模式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117033B (zh) * 2015-08-28 2018-03-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外接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606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57319A (zh) * 2014-04-29 2014-07-3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用户设备遥控目标设备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394465A (zh) * 2014-11-12 2015-03-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待机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206323374U (zh) * 2016-12-09 2017-07-11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的二合一唤醒系统
CN108616968A (zh) * 2016-12-09 2018-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03944A (zh) * 2016-12-13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527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2527B (zh) 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840455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ly controlling device, and plug-and-play device
US11310730B2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to network for home appliance, home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o network for home appliance system
CN110839271B (zh)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平台及相应设备
RU2595968C2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шаблонами активации
WO2016058366A1 (zh) 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及家庭控制中心
CN106909081B (zh) 基于家电设备的扩展平台和家电设备
WO2021012714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电视机
US90154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art-up method thereof
WO2020187183A1 (zh) 节目推送播放方法、显示设备、移动设备及系统
CN109451354B (zh) 一种唤醒终端的方法及终端
US8719407B2 (en) Network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the same
AU201338803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ly controlling device, and plug-and-play device
WO2017219519A1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81299B (zh) 唤醒方法和装置
JP200304428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998501B (zh) 电视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JP586847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30064A (ja)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17797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E tunnel control based on client activity detection
CN113453376A (zh) 网络配置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31344B (zh)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101815B (zh) 一种电视定时开机的方法及系统
US2023034556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2142496A1 (zh)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外接设备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远场语音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Address after: 83 Intekte Street, Devon, Netherlands

Patentee after: VIDAA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room 248, No. 131 East Hongko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ISENSE MEDIA NETWORK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