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98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8983B
CN112398983B CN202011230368.9A CN202011230368A CN112398983B CN 112398983 B CN112398983 B CN 112398983B CN 202011230368 A CN202011230368 A CN 202011230368A CN 112398983 B CN112398983 B CN 112398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module
connecting rod
rib
electronic device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03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8983A (zh
Inventor
林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03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8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8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8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运动模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件和连杆,所述转动件具有环状轨道,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连杆可移动地配合于所述环状轨道,所述连杆与所述运动模组相连,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连杆驱动所述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电子设备中的驱动机构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面屏概念的发展,其惊艳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体验,使得全面屏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追捧。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全面屏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将前置式的运动模组隐藏在电子设备的顶部,并通过伸缩实现运动模组的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方案。
在目前的市场上,部分厂家推出的伸缩式的运动模组,通常是通过电机配合丝杆、减速箱、弹簧等构件形成的驱动机构实现,这种驱动机构由于部件较多及部件之间的配合较多,因而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电子设备中的驱动机构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运动模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件和连杆,所述转动件具有环状轨道,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连杆可移动地配合于所述环状轨道,所述连杆与所述运动模组相连,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连杆驱动所述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对背景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驱动电机与转动件相连,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具有环状轨道,连杆可移动地配合于环状轨道,连杆与运动模组相连,在转动件转动的情况下,连杆随转动件的转动而移动,进而驱动运动模组回缩至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之外。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转动件与连杆连接,在环状轨道的作用下即可实现驱动功能,相比于背景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驱动机构的配件较少,结构更为简单,因此可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中的驱动机构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运动模组处于壳体之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运动模组至少部分处于壳体之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至图9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转动件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件与第二固定装置处于未装配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内腔、111-容纳空间、120-第一凸筋、130-第二凸筋、140-第三凸筋;
200-运动模组;
300-驱动机构、310-驱动电机、311-第一固定装置、320-转动件、321-环状轨道、321a-第一导向段、321b-第二导向段、322-电连接区、330-连杆、331-滚轮;
400-导向件、410-导向孔、420-第二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运动模组200和驱动机构300。
壳体100为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100能够为电子设备的其它组成部分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内腔110用于为电子设备中的其它部件提供安装空间,同时也能为这些部件提供防护。壳体100具有与内腔110连通的开口,也就是说,内腔110可通过开口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
运动模组200设置在内腔110中,运动模组200能够通过开口在内腔110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之间进行运动。具体的,运动模组200与驱动机构300相连,运动模组200能够在驱动机构300的驱动下回缩至壳体10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可选的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将程序加载至控制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中来控制驱动机构300直接工作,或配置硬件(例如按键)来控制驱动机构300工作,进而实现对运动模组200运动的控制。
驱动机构300设置于壳体100内,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运动模组200进行运动,进而运动模组200可以在内腔110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转动件320和连杆330,驱动电机310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装置311固定于内腔110内,第一固定装置311可以为一个,为实现将驱动电机310稳定地固定在内腔110内的目的,第一固定装置311可以为多个,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固定装置311的个数不做限定。此外,第一固定装置311可以为螺钉,驱动电机310通过螺钉固定于内腔110内。
驱动电机310与转动件320相连,转动件320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内,驱动电机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连杆330可随转动件320的转动而移动。
转动件320具有环状轨道321,连杆330可移动地配合于环状轨道321,连杆330与运动模组200相连。在转动件320转动的情况下,连杆330能够驱动运动模组200通过开口回缩至壳体10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此种情况下,运动模组200为升降式结构,当需要工作时可以伸出至壳体100之外,进而无需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开设相应的避让结构(例如孔),进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幕占比。具体的,环状轨道321类似于凸轮轨道,环状轨道321的各个部位在连杆330的延伸方向的高度不同,在转动件320转动的过程中,连杆330会与环状轨道321的各个部位依次进行配合,进而实现连杆330的移动,连杆330的移动会驱动运动模组200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对背景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驱动电机310与转动件320相连,驱动电机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转动件320具有环状轨道321,连杆330可移动地配合于环状轨道321,连杆330与运动模组200相连,在转动件320转动的情况下,连杆330随转动件320的转动而移动,进而驱动运动模组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驱动机构300通过驱动电机310驱动的转动件320与连杆330连接,在环状轨道321的作用下即可实现驱动功能,相比于背景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驱动机构300的配件较少,结构更为简单,因此可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中的驱动机构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驱动电机310与转动件320相连,驱动电机310可以驱动转动件320转动。一种可选的方案,驱动电机310可以安装在转动件320背离开口的一侧,在此种情况下,驱动电机310不会妨碍运动模组200的伸出与回缩。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输出轴可以与转动件320直接相连,通过这种方式,驱动电机310与转动件320之间没有其它传动机构,进而形成的驱动机构300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此外,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与转动件320的轴线可以共线,进而能够避免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与转动件320的轴线不一致导致的偏心转动,进而有利于提高驱动电机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的稳定性。
转动件320需要转动来驱动连杆330,为了方便设计及制造,转动件320可以为圆柱状结构件。在转动件320为圆柱状结构件的情况下,环状轨道321可以设置于转动件320的多个位置,一种可选的方案,环状轨道321可以环设于转动件320的外周壁上,环状轨道321包括第一导向段321a和与第一导向段321a衔接的第二导向段321b,在运动模组200通过开口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的情况下,连杆330与第一导向段321a滑动配合,在运动模组200通过开口伸出至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连杆330与第二导向段321b滑动配合。在此种情况下,直接在转动件320的外周壁上形成环状轨道321,进而方便根据环状轨道321在外周壁上的位置来设计转动件320对连杆330的驱动行程。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转动件320具有环状轨道321,环状轨道321可以设置在转动件320的端面。具体的,在转动件320的端面形成各部位高度不同的环状结构,驱动电机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且连杆330与转动件320的端面上的环状结构配合,进而实现连杆330的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对环状轨道321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连杆330的第一端与环状轨道321可以移动配合,在转动件320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320可以与连杆330的第一端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连杆330可以与环状轨道321滑动配合。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连杆330可以设置有滚轮331,具体的,连杆33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滚轮331,滚轮331与环状轨道321滚动配合,滚动配合可以减小滚轮331与转动件32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小滚轮331与转动件320之间的磨损,有助于延长连杆330与转动件320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状轨道321的结构可以为槽状结构,也可以为凸起结构。例如,环状轨道321可以为环状凸起。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环状轨道321可以为环状滑槽,环状滑槽有利于实现连杆330的第一端与转动件320之间的装配。在连杆330的第一端设置有滚轮331的情况下,滚轮331可以定位于环状滑槽内,且与环状轨道321滚动配合。在这种情况下,连杆330通过滚轮331可以较为稳定地在环状滑槽内滚动,进而提高了连杆330与转动件320装配的稳定性,进而有助于提升驱动机构300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导向件400,导向件400固定于壳体100内,具体的,导向件400可以通过第二固定装置420固定于壳体100内,可选的方案中,第二固定装置420可以为螺钉,螺钉将导向件400固定在壳体100内,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固定装置420可以以导向件400的轴线(可以是后文所述的导向孔410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线对称设置,进而使得导向件400更加稳定地设置在壳体100内,进而限制连杆330的运动方向,避免连杆330移动时发生晃动。
导向件400开设有导向孔410,导向孔41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运动模组200的移动方向一致,连杆330穿过导向孔410,连杆330邻近运动模组200的部分与导向孔410滑动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导向件400可以对连杆330的移动进行导向,避免连杆330移动时发生晃动,使连杆330的运动更加稳定,进而避免运动模组200在运动中左右晃动,进而稳定运动模组200的运动方向,使得运动模组200的运动的稳定性更好。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运动模组200需要通电,常规的电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柔性电连接件(例如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连接件电连接电子设备的电源与运动模组200,柔性电连接件可以通过自身的形变来适应运动模组200的位置的变化,进而达到稳定电连接的目的。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导向件400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连接,导向件400可以与连杆330滑动配合,且与连杆330电连接,导向件400通过连杆330与运动模组200电连接。在此种情况下,连杆330不但发挥驱动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发挥电连接的作用。此种滑动电连接的方式不存在柔性电连接件变形断裂的问题,也能够避免占用空间。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运动模组200可以为对称结构件,运动模组200的对称轴线沿其运动方向延伸,运动模组200的对称轴线、导向孔410的中心轴线和连杆330的中心轴线可以共线。在此种情况下,运动模组200受到的驱动力在其对称轴线方向上,进而能够避免受到偏向力影响,从而能够避免运动模组200由于受到偏向力而出现卡死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壳体100的内腔110内可以设置有第一凸筋120和第二凸筋130,第一凸筋120和第二凸筋130可以分别设置于运动模组200的两侧,第一凸筋120和第二凸筋130均与运动模组200在运动模组200的移动方向上滑动配合。具体的,运动模组200在第一凸筋120和第二凸筋130的作用下,运动精确度更高,运动更加稳定。此外,第一凸筋120和第二凸筋130作为加强筋,有助于提高壳体100的强度。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0的内腔110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凸筋140,第三凸筋140可以连接在第一凸筋120和第二凸筋130背离开口的端部,第一凸筋120、第二凸筋130和第三凸筋140可以围成与开口连通的容纳空间111,内腔110包括容纳空间111。第一凸筋120、第二凸筋130、第三凸筋140围成与开口连通的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可以容纳电子设备中的一些其它部件,从而对这些部件起到防护作用。例如,驱动电机310、转动件320和连杆330均可以设置于容纳空间111内,在运动模组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的情况下,运动模组200位于容纳空间111内。
如上文所述,第一凸筋120、第二凸筋130、第三凸筋140围成与开口连通的容纳空间111,第一凸筋120、第二凸筋130、第三凸筋140能够使得壳体100的强度更高,更不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围成的容纳空间111具有较强的防护作用。通过在内腔110内再形成一个容纳空间111,为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多加一层保护,使得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不易碰损,使用寿命更长,且对电子设备保护效果更佳。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运动模组200与驱动机构300均设置于内腔110中,运动模组200与连杆330可拆卸相连,具体的,运动模组200与连杆330的第二端可以可拆卸相连,在此种情况下,运动模组200则成为可分离式的运动模组,因此,运动模组200可以拆卸,拆卸之后供用户更灵活地使用。具体的,运动模组2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运动模组20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运动模组200与连杆330相连,运动模组200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00驱动进行运动。在运动模组2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运动模组200与连杆330分离,用户可以将运动模组200拆卸下来,进而进行更灵活地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运动模组200的种类有很多,具体的,运动模组200可以包括摄像头、闪光灯、受话器、指纹识别模组和环境光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当然运动模组200还可以包括其它种类的需要伸出壳体100之外进行工作的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运动模组200的具体种类。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运动模组200可以与连杆330转动相连,在此种情况下,在运动模组200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转动运动模组200来调节运动模组200的工作方向。例如,在运动模组200包括摄像头的情况下,运动模组200在伸出壳体100之外以后,可以通过转动运动模组200来调节其拍摄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状轨道321与连杆330滑动配合,如上文所述,运动模组200在工作时需要通电。运动模组200的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时才能进行工作。在此种情况下,环状轨道321可以设置有电连接区322,电连接区322可以连接电子设备的电源(例如主板),电连接区322位于环状轨道321邻近开口的顶端,在运动模组200的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连杆330与电连接区322导电配合,电连接区322通过连杆330与运动模组200电连接。具体的,电连接区322可以是设置在环状轨道321的顶端的导电层。导电层可以为导电镀层或导电涂层。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运动模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件和连杆,所述转动件具有环状轨道,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连杆可移动地配合于所述环状轨道,所述连杆与所述运动模组相连,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连杆驱动所述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件和电源,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件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运动模组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连杆邻近所述运动模组的部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配合;
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导向件还与所述连杆电连接,所述导向件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运动模组电连接;或者,
所述环状轨道设置有电连接区,所述电连接区位于所述环状轨道邻近所述开口的顶端,所述电连接区连接所述电源,在所述运动模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之外的情况下,所述连杆与所述电连接区导电配合,所述电连接区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运动模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转动件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件直接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转动件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圆柱状结构件,所述环状轨道环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上,所述环状轨道包括第一导向段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段衔接的第二导向段,在所述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导向段滑动配合,在所述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的情况下,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导向段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环状轨道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轨道为环状滑槽,所述滚轮定位于所述环状滑槽内,且与所述环状滑槽滚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组为对称结构件,所述运动模组的对称轴线沿其运动方向延伸,所述运动模组的对称轴线、所述导向孔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连杆的中心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分别设置于所述运动模组的两侧,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均与所述运动模组在所述运动模组的移动方向上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凸筋,所述第三凸筋连接在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背离所述开口的端部,所述第一凸筋、所述第二凸筋和所述第三凸筋围成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内腔包括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连杆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在所述运动模组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模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组与所述连杆可拆卸相连,所述运动模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运动模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模组与所述连杆相连,在所述运动模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模组与所述连杆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组包括摄像头、闪光灯、受话器、指纹识别模组和环境光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
CN202011230368.9A 2020-11-06 2020-11-06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398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0368.9A CN112398983B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0368.9A CN112398983B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983A CN112398983A (zh) 2021-02-23
CN112398983B true CN112398983B (zh) 2022-12-20

Family

ID=7459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0368.9A Active CN112398983B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898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295A (zh) * 2019-07-10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69454A (zh) * 2020-05-06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8090B1 (ko) * 2004-04-02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카메라 렌즈 모듈의 자동 인입/인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295A (zh) * 2019-07-10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69454A (zh) * 2020-05-06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983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3766B (zh) 终端设备
CN109451104B (zh) 电子设备
CN110401788B (zh) 终端设备
CN109976452B (zh) 终端设备
CN110062146B (zh) 终端设备
CN111405086B (zh) 电子设备
CN209748244U (zh) 充电座
CN110557480A (zh) 电子设备
CN110087410A (zh) 终端设备
CN110545369B (zh) 电子设备
CN112398983B (zh) 电子设备
CN113329109B (zh) 电子设备
CN110086904B (zh) 终端设备
CN109922182B (zh) 终端设备
CN209748673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620598B (zh) 电子设备
CN111416894B (zh) 电子设备
CN109862147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1083333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640921U (zh) 电子设备
CN110518741B (zh) 电子设备
CN112736518B (zh) 电子设备
CN111050044B (zh) 电子设备
CN110324469B (zh) 移动终端
CN110300200B (zh) 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