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610B -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8610B
CN112398610B CN201910750657.2A CN201910750657A CN112398610B CN 112398610 B CN112398610 B CN 112398610B CN 201910750657 A CN201910750657 A CN 201910750657A CN 112398610 B CN112398610 B CN 112398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terminal
candidate
subchannel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06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8610A (zh
Inventor
郑石磊
赵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06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8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8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8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基站参与反馈序列的参数配置下,直通链路两端的终端生成的反馈序列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车联网为代表的智能交通技术迅速发展,产生了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V2X主要用于实现车与车、路侧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行人(pedestrian)、网络(network)等之间的通信,其本质是直通链路sidelink通信。
在5G新无线(New Radio,NR)技术中也引入了V2X通信技术,目前,在NR-V2X系统中,反馈信道两端的终端生成反馈序列,一般是有基站参与配置反馈序列的参数,但是,随着V2X技术的进一步发展,NR-V2X系统为了支持更广泛的业务,例如,车辆编队、高级驾驶、传感器信息共享或者远程控制等领域,在NR-V2X系统中还引入了单播和组播两种通信模式。
目前,在3GPP标准中定义了将NR PUCCH format0作为新空口Uu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作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中确定字符(Ackonwledge Character,ACK)信息或否认字符(Negative Acknowledge,NACK)的反馈信道,由于NR PUCCH format0作为反馈信道需要基站参与进行参数配置,但是,NR-V2X系统中单播和组播两种通信模式,其本质是sidelink通信,没有基站参与反馈序列的参数配置,导致直通链路两端的终端生成的反馈序列不匹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基站参与反馈序列的参数配置时,直通链路的两终端生成的反馈序列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应用于NR-V2X系统中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02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应用于NR-V2X系统中第二终端,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05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终端,应用于NR-V2X系统,该第一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机;其中,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08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二终端,应用于NR-V2X系统,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机;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所述收发机,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10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应用于NR-V2X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第一生成单元以及第二生成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13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应用于NR-V2X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资源在反馈资源池上映射的位置,所述反馈资源用于第一终端发送反馈信息;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第一生成单元以及第二生成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15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通过直通链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即在没有基站参与调度情况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于相同的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从而实现了在没有基站参与的情况下,直通链路终端生成匹配的反馈序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帧的时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的方法以及装置,用以实现没有基站参与下反馈资源的调度;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顺序仅代表实施例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劣。
图1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未来5G系统架构中,终端101和终端102可以经接入节点103与核心网设备104进行通信,例如,终端可以是指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图1中为方便描述,只示例出2个终端,实际网络中,可能存在多个终端共存,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终端101与终端102可以经接入节点103与核心网设备104进行通信的链路为网络与终端之间的蜂窝通信链路,也可以称之为Uu link,而终端101与终端102进行通信的链路为设备和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链路,也可以称之为Side link。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5G NR下V2X组播或单播业务使用直接通信链路进行通信的场景中,现有技术对于组播或单播业务,当发送端UE发送数据后,同一组内的其它UE或者单播业务的终端都可以接收该数据,且在其它UE在接收到该数据后会通过反馈序列向发送端UE发送反馈消息,发送端UE生成反馈序列,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地序列包括但不限制于NACK反馈序列、ACK反馈序列或非连续传输序列(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端UE将生成的反馈序列与接收的反馈序列进行相关性峰值检测,但其它UE生成的反馈序列或者发送端UE生成的反馈序列,一般是通过基站参与反馈序列参数配置,目前并没有针对基站参与反馈序列的参数配置时,直通链路的两终端生成匹配的反馈序列的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的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终端201和第二终端202。
第一终端201用于在接收第二终端202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第二终端202用于向第一终端20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的具体流程,该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步骤302,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为反馈终端,反馈终端可以理解为发送反馈信息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为发送终端,发送终端可以理解为发送数据和/或来控制指令的终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第一指示信息至少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子信道参数、源ID、目的ID、域ID、组内成员ID以及在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其中,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第一终端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V2X场景中引入单播或组播业务后,需要在没有基站参与反馈序列参数配置的情况下,直通链路的两终端生成的反馈序列匹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具体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除了可以直接获取SCI携带的参数之外,还可以根据SCI所携带的参数计算得到源ID和目的ID之和、组ID与域ID之和,或组ID与源ID之和等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所携带的参数可以是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中心频点,频点带宽,资源配比或者物理层,MAC层的一些控制参等,在此不做限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备选参数通过以下参数计算得到:
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初始循环移位值可以是一个变量,初始循环移位的备选参数包括但不限制于SCI信令携带的参数和/或RRC信令携带的参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与第二终端在发送资源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相同;子信道参数也是一个变量,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包括但不限制于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第一终端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例如,图4所示为无线帧上物理资源分布的结构图,该无线帧包含N个时隙,其时隙号分别为0~N-1,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若第二终端在第M个时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时隙号ns,f=M-1,则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也为ns,f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以下方法生成反馈序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1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具体的,mcs根据不同的反馈信道携带的比特数对应不同的表格数值,同PF0相同,如下表格所示:
表1-1.1bits
HARQ-ACK Value 0 1
Sequence cyclic shift m<sub>CS</sub>=0 m<sub>CS</sub>=6
表1-2.2bits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21
其中,表1-1所示为反馈信道携带的比特数为1bit时,HARQ-ACK的取值所对应的mcs;表1-2所示为反馈信道携带的比特数为2bit时,HARQ-ACK的取值所对应的mcs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二备选参数存在如下两种关系:
关系1、第一备选参数与第二备选参数相同。
关系2、第一备选参数与第二备选参数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NR-V2X系统中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通信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信模式:
单播业务;或
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或
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NR-V2X系统中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通信模式,确定第一备选参数与第二备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取值。
下面根据第一备选参数与第二备选参数之间的关系,详细的介绍不同通信模式下,第一备选参数和第二备选参数的取值。
一、针对关系1,第一终端确定出的第一备选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取值。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则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二备选参数为: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或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或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二、针对关系2,第一终端确定出的第一备选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取值。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进一步,第一终端在确定第一备选参数、第二备选参数之后,需要从第一备选参数和第二备选参数中分别选取基序列组号和初始循环移位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备选参数与第二备选参数相同,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根据上述循环移位的计算公式可知,第一终端为了计算反馈序列的循环移位,第一终端还需要从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子信道参数,具体的子信道参数的选取与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有关,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是预先约定的,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了两种较佳的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如图5和图6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的示意图,其中,在图5中,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在图6中,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信息包括一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信息包括两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进一步,第一终端在确定出基序列组号、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子信道参数之后,第一终端生成基序列以及循环移位。
具体的,在3GPP协议38.211第五章5.2.2节中定义了反馈序列生成的公式: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41
其中,U表示基序列组号;V表示一组内基序列号,取值一般为0;α表示循环移位值;δ=0;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42
表示基序列;MZC表示序列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确定基序列组号之后,根据所确定的U值生成基序列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43
以及在确定初始循环移位值、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ns,f,以及子信道参数之后,根据上述循环移位公式确定出循环移位ejαn;然后,第一终端根据上述协议38.211第五章5.2.2节中定义的反馈序列生成公式,计算第一终端对应的反馈序列。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通过直通链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即在没有基站参与调度情况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于相同的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从而实现了在没有基站参与的情况下,直通链路终端生成匹配的反馈序列。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的具体流程,该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步骤702,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生成的反馈序列包括但不限制于ACK序列、NACK序列以及非连续传输序列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6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应用于NR-V2X系统,该第一终端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图3所执行的流程。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终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收发机803以及总线接口804。
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2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803用于在处理器8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2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和收发机803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和收发机803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的,所述收发机803,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读取存储器802中的计算机指令并执行图3所实现的功能: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29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1,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1,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1,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可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图3所述的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流程中所有的步骤。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第二终端可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收发机903以及总线接口904。
处理器9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02可以存储处理器9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903用于在处理器9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9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02可以存储处理器9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1以及收发机903中,或者由处理器901以及收发机903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1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读取存储器902中的计算机指令并执行图7所实现的功能:
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所述收发机903,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32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1,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可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图7所述的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流程中所有的步骤。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应用于NR-V2X系统,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
生成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参见图11,所述生成单元1002,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101、第二确定单元1102、第一生成单元1103以及第二生成单元1104;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102,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103,用于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35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104,用于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可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图7所述的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流程中所有的步骤。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应用于NR-V2X系统,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资源在反馈资源池上映射的位置,所述反馈资源用于第一终端发送反馈信息;
收发单元1202,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
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其中,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可选地,参见图13,所述处理单元1201,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301、第二确定单元1302、第一生成单元1303以及第二生成单元1304;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302,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303,用于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216706691000038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304,用于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所述源ID、所述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所述域ID、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所述源ID、所述域ID以及所述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所述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所述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302,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302,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可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图7所述的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流程中所有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9)

1.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应用于NR-V2X系统中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FDA000344235121000002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时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10.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应用于NR-V2X系统中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FDA000344235121000004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时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17.如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19.一种第一终端,应用于NR-V2X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机;其中,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FDA000344235121000007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26.如权利要求19-2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28.一种第二终端,应用于NR-V2X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机;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所述收发机,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或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直通链路控制信令SCI携带的参数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携带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SCI携带的参数包括:源ID、目的ID、域ID以及组内成员ID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初始循环移位值的第三备选参数以及子信道参数的第四备选参数;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基序列组号,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以及从所述第四备选参数中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基序列组号生成基序列,并根据下式以及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所述子信道参数、所述时隙号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Figure FDA0003442351210000091
其中,α表示循环移位;MZC表示反馈序列的长度;m0表示初始循环移位值;mcs表示循环移位值;ns,f表示第一终端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SubCH表示所述子信道参数;ncs()表示随机函数;
根据所述基序列以及所述循环移位生成所述反馈序列。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相同包括以下任一一个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且任一组内所有的第一终端复用相同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单播业务下,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和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为:源ID、目的ID、所述源ID与所述目的ID之和、域ID、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RRC携带的参数。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不相同时存在以下情况:
若组播业务下,任一组内每个第一终端使用不同的反馈信道,且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映射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备选参数包括:源ID、域ID以及RRC携带的参数,所述第三备选参数包括:目的ID、所述目的ID与所述源ID之和、组内成员ID、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域ID之和以及所述组内成员ID与所述源ID之和。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一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参数与30的余数作为所述基序列组号;
从所述第三备选参数中任意选择出第二参数作为所述初始循环移位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为不同的参数。
35.如权利要求28-34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
其中,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一个预留自动自增控制AGC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或
所述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空闲间隙GP符号。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一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一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若所述反馈信道的时域物理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从所述子信道起始索引、所述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参数作为所述子信道参数。
37.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应用于NR-V2X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
38.一种反馈序列生成的装置,应用于NR-V2X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反馈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资源在反馈资源池上映射的位置,所述反馈资源用于第一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序列中基序列组号的第一备选参数以及循环移位的第二备选参数,所述第二备选参数包括: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备选参数、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子信道参数的备选参数,所述子信道参数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资源的相关子信道参数,包括子信道起始索引、子信道结束索引、所述接收资源所包含的子信道个数;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或10-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50657.2A 2019-08-14 2019-08-14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Active CN112398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657.2A CN112398610B (zh) 2019-08-14 2019-08-14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657.2A CN112398610B (zh) 2019-08-14 2019-08-14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610A CN112398610A (zh) 2021-02-23
CN112398610B true CN112398610B (zh) 2022-03-08

Family

ID=7460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0657.2A Active CN112398610B (zh) 2019-08-14 2019-08-14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861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5119A1 (zh) * 2014-12-17 2016-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及d2d通信的方法
CN109217999A (zh) * 2017-07-07 2019-01-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pucch信道导频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43701B1 (en) * 2016-04-12 2019-1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mapp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5119A1 (zh) * 2014-12-17 2016-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及d2d通信的方法
CN109217999A (zh) * 2017-07-07 2019-01-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pucch信道导频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3GPP TS 38.211 V15.6.0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
NR ;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5).《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2019,第5.2.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610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63318A1 (zh) 指示方法和装置、接收处理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672275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17919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11894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87813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side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417976A1 (en) Processing tim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2933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589048B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242892B (zh)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996334B (zh)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7133013A1 (zh) 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14760700B (zh) 侧行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WO2017166254A1 (zh) 发送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294940B (zh) 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20230049106A1 (en) Method perform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1000937A1 (zh)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887074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US20220279525A1 (en) Method perform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CN112398610B (zh) 反馈序列生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CN112788561B (zh) 资源映射方法及终端
CN112398609B (zh) 一种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设备
CN113891462A (zh) 副链路反馈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6458231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92246A (zh) 用于侧链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CN112929925B (zh)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