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718A -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3718A
CN112393718A CN202011425296.3A CN202011425296A CN112393718A CN 112393718 A CN112393718 A CN 112393718A CN 202011425296 A CN202011425296 A CN 202011425296A CN 112393718 A CN112393718 A CN 112393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fixed
block
groove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52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ingfan Zhi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ingfan Zhi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ingfan Zhi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ingfan Zhi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52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3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7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属于工程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全站仪、插扣和顶板,全站仪底端设有滑动组件,顶板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板、便携组件和两塑料板a,若干侧板围绕顶板圆形阵列,便携组件和两塑料板a分别位于两侧板之间,侧板底端固定有底板,侧板上设有锁紧组件和支撑组件,底板和侧板之间设有若干减震组件,顶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让位槽,侧板内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一滑槽,侧板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侧板底端对称固定有两旋转座。本发明通过全站仪、顶板、侧板、底板、滑动组件、锁紧组件、减震组件、支撑组件和便携组件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对全站仪进行安全收纳,解决了现有支架无法对全站仪进行保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方位角,又称地平经度(Azimuth angle,缩写为Az),是在平面上量度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以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方位角的测量需要用到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水平角、垂直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但全站仪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支架上,现有的支架无法对全站仪进行保护,容易使设备产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通过全站仪、顶板、侧板、底板、滑动组件、锁紧组件、减震组件、支撑组件和便携组件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对全站仪进行安全收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包括全站仪和两插扣,还包括顶板,所述全站仪底端设有滑动组件,所述顶板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板、便携组件和两塑料板a,若干所述侧板围绕顶板圆形阵列,所述便携组件和两塑料板a分别位于两侧板之间,若干所述侧板底端固定有底板,所述侧板上设有锁紧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和若干侧板之间设有若干减震组件,所述顶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让位槽;
所述侧板内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一滑槽,所述侧板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连通,所述侧板底端对称固定有两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一侧固定有第一挡块,所述旋转座一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底板底面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圆形块,所述滑动组件周侧面对应第一滑槽位置处固定有L形块a所述L形块a另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内且L形块a与该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L形块b和第一圆杆,两所述L形块b对称设置,两所述L形块b均穿过第二滑槽且分别位于同一侧板内的两第一滑槽内,所述L形块a与L形块b贴合,一所述L形块b一表面固定有第二圆筒,另一所述L形块b一表面对应第二圆筒位置处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另一端位于第二圆筒内且与第二圆筒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圆筒周侧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两L形块b贴合,所述L形块b一表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壁对称开设有两容纳槽,所述第一圆杆位于两圆形槽内,所述第一圆杆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方形块,所述第一圆杆周侧面对应容纳槽位置处固定有第三挡块,所述第三挡块位于对应的容纳槽内;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U形块和两第二弹簧,所述U形块两端均对称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U形块下表面对应安装孔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贯穿底板且延伸至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圆杆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安装孔内且第一固定块与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圆杆周侧面,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U形块贴合且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底板上表面贴合,所述L形块a与对应的U形块贴合;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连接杆、第三圆筒和第三圆杆,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有连接柱,两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位于两旋转座外侧且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表面对应第一限位孔位置处固定有半球体a,所述半球体a位于第一限位孔内且第一挡块与连接杆贴合,所述连接杆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二限位孔,两所述第二限位孔关于连接柱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圆筒顶端固定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第二方形块一相对侧面对应连接柱一侧的两第二限位孔位置处固定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三圆筒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第三圆杆一端贯穿旋钮且延伸至第三圆筒内,所述第三圆筒内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滑块,所述第三圆杆周侧面对应第二滑块位置处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圆筒与第三圆杆滑动配合,所述旋钮与第三圆杆螺纹配合;
所述便携组件包括矩形框和两第三滑块,所述矩形框一侧固定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矩形框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矩形槽,所述矩形框内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固定块,所述矩形框外壁对应第二固定块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槽内固定有固定柱,所述矩形框内壁固定有两第三固定块和两组L形块c,每组所述L形块c对称设置在一矩形槽下方,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在两L形块c下方,所述第三滑块位于两L形块c之间且与两L形块c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滑块底端与同侧的第三固定块上表面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滑块上表面固定有背带a,所述背带a另一端穿过同侧的矩形槽且向外延伸,所述固定柱上固定有背带b,所述背带a另一端与同侧的背带b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一插扣两端。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全站仪和插扣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让位槽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设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壁开设螺纹,所述第二密封盖周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二密封盖上表面设有坐垫,所述第二密封盖底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第一放置槽内壁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挡块与连接杆的贴合面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在5-35°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底面开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内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第二放置槽上方,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塑料板b,所述第二放置槽与第一放置槽尺寸相同且第二放置槽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相同的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形块底部通过螺栓与全站仪固定,所述圆形块上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顶端设有垫圈,所述垫圈与全站仪贴合,所述螺栓贯穿第一圆筒且穿过垫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圆杆周侧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旋钮内壁开设有与第三圆杆相适配的螺纹,所述旋钮周侧面开设有防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圆杆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三圆杆另一端固定有支脚,所述支脚为塑料材质且支脚底端较为尖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槽内设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为塑料材质且防护圈与背带a间隙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滑块一相对侧均固定有两摩擦块且第三滑块两侧的摩擦块分别与矩形框和第一密封盖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全站仪、顶板、侧板、底板、滑动组件、锁紧组件和减震组件的设置,使用者能够将全站仪从本装置内部拉出,同时L形块a将会沿着第一滑槽滑动,当L形块a滑动到第一滑槽顶端时,依次旋转三个锁紧组件上的第一方形块使得第三挡块位于容纳槽内,解除第一圆杆对L形块b的锁定,L形块b将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滑槽内并将L形块a锁死在第一滑槽顶端,无须拆卸全站仪就能对其进行保护,使用便捷,保证了全站仪的安全。
(2)本发明通过便携组件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将本装置折叠后背在背上进行携带,携带便捷,同时背带a脱离人手时,第三弹簧将会拉动第三滑块向下移动,并带动背带a收缩到矩形框内,不用时能够对背带a进行收纳,避免对测量过程产生干扰。
(3)本发明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连接杆和第三圆筒能够进行折叠收纳,减小了携带体积,同时旋转旋钮,便于快速对第三圆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全站仪处于最佳的观测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站仪、顶板、侧板、底板、锁紧组件和减震组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全站仪和滑动组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底板和减震组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底板和塑料板b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底板、第二密封盖和塑料板b的剖视图;
图14为连接杆和连接柱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三圆筒、旋钮和第三圆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剖视图;
图17为便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A部分放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B部分放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全站仪;2、顶板;201、第一让位槽;202、第一放置槽;3、侧板;301、第一滑槽;302、第二滑槽;303、旋转座;304、第一挡块;305、第一限位孔;4、底板;401、第二让位槽;402、第二放置槽;403、安装槽;404、安装孔;5、滑动组件;501、圆形块;502、L形块a;503、第一圆筒;504、垫圈;505、螺栓;6、锁紧组件;601、L形块b;602、第二圆筒;603、滑杆;604、第一弹簧;605、圆形槽;606、容纳槽;607、第一圆杆;608、第二挡块;609、第一方形块;610、第三挡块;7、减震组件;701、U形块;702、第一滑块;703、第二圆杆;704、第二弹簧;705、第一固定块;8、支撑组件;801、连接杆;802、连接柱;803、半球体a;804、第二限位孔;805、第三圆筒;806、第二方形块;807、旋转块;808、旋钮;809、第三圆杆;810、第二滑块;811、第三滑槽;812、支脚;9、便携组件;901、矩形框;902、第一密封盖;903、矩形槽;904、防护圈;905、第二固定块;906、第三让位槽;907、固定柱;908、第三固定块;909、L形块c;910、第三滑块;911、摩擦块;912、第三弹簧;913、背带a;914、背带b;915、插扣;10、第二密封盖;1001、坐垫;1002、橡胶垫;11、塑料板a;12、塑料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0,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包括全站仪1和两插扣915,还包括顶板2,全站仪1底端设有滑动组件5,顶板2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板3、便携组件9和两塑料板a11,若干侧板3围绕顶板2圆形阵列,便携组件9和两塑料板a11分别位于两侧板3之间,若干侧板3底端固定有底板4,侧板3上设有锁紧组件6和支撑组件8,底板4和若干侧板3之间设有若干减震组件7,顶板2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让位槽201;
侧板3内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一滑槽301,侧板3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302且第一滑槽301与第二滑槽302连通,侧板3底端对称固定有两旋转座303,旋转座303一侧固定有第一挡块304,旋转座303一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05,底板4底面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404;
滑动组件5包括圆形块501,滑动组件5周侧面对应第一滑槽301位置处固定有L形块a502L形块a502另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301内且L形块a502与该第一滑槽301滑动配合;
锁紧组件6包括两L形块b601和第一圆杆607,两L形块b601对称设置,两L形块b601均穿过第二滑槽302且分别位于同一侧板3内的两第一滑槽301内,L形块a502与L形块b601贴合,一L形块b601一表面固定有第二圆筒602,另一L形块b601一表面对应第二圆筒602位置处固定有滑杆603,滑杆603另一端位于第二圆筒602内且与第二圆筒602滑动配合,第二圆筒602周侧面套设有第一弹簧604,第一弹簧604两端分别与两L形块b601贴合,L形块b601一表面开设有圆形槽605,圆形槽605内壁对称开设有两容纳槽606,第一圆杆607位于两圆形槽605内,第一圆杆607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块608,第二挡块608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方形块609,第一圆杆607周侧面对应容纳槽606位置处固定有第三挡块610,第三挡块610位于对应的容纳槽606内;
减震组件7包括U形块701和两第二弹簧704,U形块701两端均对称固定有第一滑块702,第一滑块702位于第一滑槽301内,U形块701下表面对应安装孔404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圆杆703,第二圆杆703贯穿底板4且延伸至安装孔404内,第二圆杆703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705,第一固定块705位于安装孔404内且第一固定块705与安装孔404滑动配合,第二弹簧704套设在第二圆杆703周侧面,第二弹簧704一端与U形块701贴合且第二弹簧704另一端与底板4上表面贴合,L形块a502与对应的U形块701贴合;
支撑组件8包括两连接杆801、第三圆筒805和第三圆杆809,两连接杆801之间固定有连接柱802,两连接杆801另一端位于两旋转座303外侧且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旋转座303转动连接,连接杆801一表面对应第一限位孔305位置处固定有半球体a803,半球体a803位于第一限位孔305内且第一挡块304与连接杆801贴合,连接杆801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二限位孔804,两第二限位孔804关于连接柱802对称设置,第三圆筒805顶端固定有第二方形块806,第二方形块806一相对侧面对应连接柱802一侧的两第二限位孔804位置处固定有旋转块807,旋转块807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孔804内,第三圆筒80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旋钮808,第三圆杆809一端贯穿旋钮808且延伸至第三圆筒805内,第三圆筒805内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滑块810,第三圆杆809周侧面对应第二滑块810位置处开设有第三滑槽811,第二滑块810位于第三滑槽811内,第三圆筒805与第三圆杆809滑动配合,旋钮808与第三圆杆809螺纹配合;
便携组件9包括矩形框901和两第三滑块910,矩形框901一侧固定有第一密封盖902,矩形框901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矩形槽903,矩形框901内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固定块905,矩形框901外壁对应第二固定块905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让位槽906,第三让位槽906内固定有固定柱907,矩形框901内壁固定有两第三固定块908和两组L形块c909,每组L形块c909对称设置在一矩形槽903下方,第三固定块908设置在两L形块c909下方,第三滑块910位于两L形块c909之间且与两L形块c909间隙配合,第三滑块910底端与同侧的第三固定块908上表面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912,第三滑块910上表面固定有背带a913,背带a913另一端穿过同侧的矩形槽903且向外延伸,固定柱907上固定有背带b914,背带a913另一端与同侧的背带b914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一插扣915两端。
第一让位槽201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02,第一放置槽202内设有第二密封盖10,第一放置槽202内壁开设螺纹,第二密封盖10周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202相适配的螺纹,便于第二密封盖10的安装和拆卸,第二密封盖10上表面设有坐垫1001,当本装置在折叠时能够充当坐具,缓解使用者疲劳,第二密封盖10底面设有橡胶垫1002,橡胶垫1002与第一放置槽202内壁贴合,避免全站仪1与第二密封盖10碰撞。
第一挡块304与连接杆801的贴合面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10°,便于增大底部支撑面积,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底板4底面开设有第二让位槽401,第二让位槽401内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402和安装槽403,安装槽403位于第二放置槽402上方,安装槽403内安装有塑料板b12,第二放置槽402与第一放置槽202尺寸相同且第二放置槽402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202相同的螺纹,使用时便于将第二密封盖10暂存在第二放置槽402内。
圆形块501底部通过螺栓505与全站仪1固定,圆形块501上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圆筒503,第一圆筒503顶端设有垫圈504,垫圈504与全站仪1贴合,螺栓505贯穿第一圆筒503且穿过垫圈504,便于将全站仪1安装在圆形块501上。
第三圆杆809周侧面开设有螺纹。旋钮808内壁开设有与第三圆杆809相适配的螺纹,便于通过旋钮808调节第三圆杆809的长度,旋钮808周侧面开设有防滑槽,增大摩擦力,便于操作。
第三圆杆809为金属材质,第三圆杆809另一端固定有支脚812,支脚812为塑料材质且支脚812底端较为尖锐,一方面减轻了本装置的重量,另一方面便于支脚812稳定固定在地面。
矩形槽903内设有防护圈904,防护圈904为塑料材质且防护圈904与背带a913间隙配合,避免背带a913与矩形框901摩擦,延长背带a913的使用寿命。
第三滑块910一相对侧均固定有两摩擦块911且第三滑块910两侧的摩擦块911分别与矩形框901和第一密封盖902贴合,便于减小第三滑块910与矩形框901和第一密封盖902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首先将折叠收纳状态下的本装置从背上放置在测量点,背带a913脱离人手时,第三弹簧912将会拉动第三滑块910向下移动,并带动背带a913收缩到矩形框901内,然后旋转连接杆801和第三圆筒805,使得半球体a803位于第一限位孔305内,旋转块807从连接柱802一侧的第二限位孔804内转移至连接柱802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孔804内,此时连接杆801和第三圆筒805从折叠状态下伸展开来,连接杆801和第三圆筒805处于同一直线上,完成一支撑组件8的展开,重复上述步骤使得本装置的三个支撑组件8伸展开,此时,本装置将会在三个支撑组件8的作用下立在地面,然后,旋转第二密封盖10,将第二密封盖10从第一放置槽202内拆下,然后收纳在第二放置槽402内,紧接着将全站仪1从本装置内部拉出,同时L形块a502将会沿着第一滑槽301滑动,当L形块a502滑动到第一滑槽301顶端时,依次旋转三个锁紧组件6上的第一方形块609使得第三挡块610位于容纳槽606内,解除第一圆杆607对L形块b601的锁定,L形块b601将会在第一弹簧604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滑槽301内并将L形块a502锁死在第一滑槽301顶端,完成全站仪1的拉出,然后根据地形旋转旋钮808,使得三个第三圆杆809伸展或收缩,进而使得全站仪1处于最佳的观测状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包括全站仪(1)和两插扣(915),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2),所述全站仪(1)底端设有滑动组件(5),所述顶板(2)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板(3)、便携组件(9)和两塑料板a(11),若干所述侧板(3)围绕顶板(2)圆形阵列,所述便携组件(9)和两塑料板a(11)分别位于两侧板(3)之间,若干所述侧板(3)底端固定有底板(4),所述侧板(3)上设有锁紧组件(6)和支撑组件(8),所述底板(4)和若干侧板(3)之间设有若干减震组件(7),所述顶板(2)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让位槽(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3)内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一滑槽(301),所述侧板(3)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302)且第一滑槽(301)与第二滑槽(302)连通,所述侧板(3)底端对称固定有两旋转座(303),所述旋转座(303)一侧固定有第一挡块(304),所述旋转座(303)一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05),所述底板(4)底面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404);
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圆形块(501),所述滑动组件(5)周侧面对应第一滑槽(301)位置处固定有L形块a(502)所述L形块a(502)另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301)内且L形块a(502)与该第一滑槽(301)滑动配合;
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两L形块b(601)和第一圆杆(607),两所述L形块b(601)对称设置,两所述L形块b(601)均穿过第二滑槽(302)且分别位于同一侧板(3)内的两第一滑槽(301)内,所述L形块a(502)与L形块b(601)贴合,一所述L形块b(601)一表面固定有第二圆筒(602),另一所述L形块b(601)一表面对应第二圆筒(602)位置处固定有滑杆(603),所述滑杆(603)另一端位于第二圆筒(602)内且与第二圆筒(60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圆筒(602)周侧面套设有第一弹簧(604),所述第一弹簧(604)两端分别与两L形块b(601)贴合,所述L形块b(601)一表面开设有圆形槽(605),所述圆形槽(605)内壁对称开设有两容纳槽(606),所述第一圆杆(607)位于两圆形槽(605)内,所述第一圆杆(607)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块(608),所述第二挡块(608)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方形块(609),所述第一圆杆(607)周侧面对应容纳槽(606)位置处固定有第三挡块(610),所述第三挡块(610)位于对应的容纳槽(606)内;
所述减震组件(7)包括U形块(701)和两第二弹簧(704),所述U形块(701)两端均对称固定有第一滑块(702),所述第一滑块(702)位于第一滑槽(301)内,所述U形块(701)下表面对应安装孔(404)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圆杆(703),所述第二圆杆(703)贯穿底板(4)且延伸至安装孔(404)内,所述第二圆杆(703)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705),所述第一固定块(705)位于安装孔(404)内且第一固定块(705)与安装孔(404)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簧(704)套设在第二圆杆(703)周侧面,所述第二弹簧(704)一端与U形块(701)贴合且第二弹簧(704)另一端与底板(4)上表面贴合,所述L形块a(502)与对应的U形块(701)贴合;
所述支撑组件(8)包括两连接杆(801)、第三圆筒(805)和第三圆杆(809),两所述连接杆(801)之间固定有连接柱(802),两所述连接杆(801)另一端位于两旋转座(303)外侧且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旋转座(30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801)一表面对应第一限位孔(305)位置处固定有半球体a(803),所述半球体a(803)位于第一限位孔(305)内且第一挡块(304)与连接杆(801)贴合,所述连接杆(801)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二限位孔(804),两所述第二限位孔(804)关于连接柱(802)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圆筒(805)顶端固定有第二方形块(806),所述第二方形块(806)一相对侧面对应连接柱(802)一侧的两第二限位孔(804)位置处固定有旋转块(807),所述旋转块(807)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孔(804)内,所述第三圆筒(80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旋钮(808),所述第三圆杆(809)一端贯穿旋钮(808)且延伸至第三圆筒(805)内,所述第三圆筒(805)内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滑块(810),所述第三圆杆(809)周侧面对应第二滑块(810)位置处开设有第三滑槽(811),所述第二滑块(810)位于第三滑槽(811)内,所述第三圆筒(805)与第三圆杆(809)滑动配合,所述旋钮(808)与第三圆杆(809)螺纹配合;
所述便携组件(9)包括矩形框(901)和两第三滑块(910),所述矩形框(901)一侧固定有第一密封盖(902),所述矩形框(901)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矩形槽(903),所述矩形框(901)内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固定块(905),所述矩形框(901)外壁对应第二固定块(905)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让位槽(906),所述第三让位槽(906)内固定有固定柱(907),所述矩形框(901)内壁固定有两第三固定块(908)和两组L形块c(909),每组所述L形块c(909)对称设置在一矩形槽(903)下方,所述第三固定块(908)设置在两L形块c(909)下方,所述第三滑块(910)位于两L形块c(909)之间且与两L形块c(909)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滑块(910)底端与同侧的第三固定块(908)上表面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912),所述第三滑块(910)上表面固定有背带a(913),所述背带a(913)另一端穿过同侧的矩形槽(903)且向外延伸,所述固定柱(907)上固定有背带b(914),所述背带a(913)另一端与同侧的背带b(914)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一插扣(915)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槽(201)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02),所述第一放置槽(202)内设有第二密封盖(10),所述第一放置槽(202)内壁开设螺纹,所述第二密封盖(10)周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202)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二密封盖(10)上表面设有坐垫(1001),所述第二密封盖(10)底面设有橡胶垫(1002),所述橡胶垫(1002)与第一放置槽(202)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304)与连接杆(801)的贴合面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在5-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底面开设有第二让位槽(401),所述第二让位槽(401)内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402)和安装槽(403),所述安装槽(403)位于第二放置槽(402)上方,所述安装槽(403)内安装有塑料板b(12),所述第二放置槽(402)与第一放置槽(202)尺寸相同且第二放置槽(402)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202)相同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块(501)底部通过螺栓(505)与全站仪(1)固定,所述圆形块(501)上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圆筒(503),所述第一圆筒(503)顶端设有垫圈(504),所述垫圈(504)与全站仪(1)贴合,所述螺栓(505)贯穿第一圆筒(503)且穿过垫圈(5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杆(809)周侧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旋钮(808)内壁开设有与第三圆杆(809)相适配的螺纹,所述旋钮(808)周侧面开设有防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杆(809)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三圆杆(809)另一端固定有支脚(812),所述支脚(812)为塑料材质且支脚(812)底端较为尖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903)内设有防护圈(904),所述防护圈(904)为塑料材质且防护圈(904)与背带a(913)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滑块(910)一相对侧均固定有两摩擦块(911)且第三滑块(910)两侧的摩擦块(911)分别与矩形框(901)和第一密封盖(902)贴合。
10.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折叠收纳状态下的本装置从背上放置在测量点,背带a913脱离人手时,第三弹簧912将会拉动第三滑块910向下移动,并带动背带a913收缩到矩形框901内,然后旋转连接杆801和第三圆筒805,使得半球体a803位于第一限位孔305内,旋转块807从连接柱802一侧的第二限位孔804内转移至连接柱802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孔804内,此时连接杆801和第三圆筒805从折叠状态下伸展开来,连接杆801和第三圆筒805处于同一直线上,完成一支撑组件8的展开,重复上述步骤使得本装置的三个支撑组件8伸展开,此时,本装置将会在三个支撑组件8的作用下立在地面,然后,旋转第二密封盖10,将第二密封盖10从第一放置槽202内拆下,然后收纳在第二放置槽402内,紧接着将全站仪1从本装置内部拉出,同时L形块a502将会沿着第一滑槽301滑动,当L形块a502滑动到第一滑槽301顶端时,依次旋转三个锁紧组件6上的第一方形块609使得第三挡块610位于容纳槽606内,解除第一圆杆607对L形块b601的锁定,L形块b601将会在第一弹簧604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滑槽301内并将L形块a502锁死在第一滑槽301顶端,完成全站仪1的拉出,然后根据地形旋转旋钮808,使得三个第三圆杆809伸展或收缩,进而使得全站仪1处于最佳的观测状态。
CN202011425296.3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Withdrawn CN112393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5296.3A CN112393718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5296.3A CN112393718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718A true CN112393718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5296.3A Withdrawn CN112393718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37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215A (zh) * 2021-02-25 2021-06-11 邵成坤 一种防反光便于调节的全站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215A (zh) * 2021-02-25 2021-06-11 邵成坤 一种防反光便于调节的全站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371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位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2636818A (zh) 星星跟踪复合编队地球重力场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72525A (zh) 监测信标
CN10815172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拆装的可靠型测绘车
CN110029861A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的信号塔
CN210950497U (zh) 一种工程测绘用测绘仪定位装置
CN201892748U (zh) 一种用于浅层地质调查的传感器串设备
CN210372648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测绘装置
KR102492935B1 (ko) Rtk 제어측량을 통해 실시간으로 고정밀 측량 데이터를 확보할 수 있는 측지측량시스템
KR101349396B1 (ko) 측지측량 장치의 정밀측량을 위한 외부충격 분산과 방수 처리 장치
CN113104166B (zh) 一种海洋测绘无人机的中继站
CN212226546U (zh) 一种便携式全站仪定位滑移支撑架
CN206353030U (zh) 一种折叠式棱镜对中杆
CN212903003U (zh) 一种岩土地质勘察深度的测量装置
CN115416977B (zh) 一种测绘设备用收纳箱体
CN111348078A (zh) 一种测绘装置
CN219994822U (zh) 一种便携式桥梁测绘仪
CN217734942U (zh) 一种建筑用安全防坠装置
CN219869653U (zh) 一种高度测绘仪器
CN220671651U (zh) 一种新型重力仪
CN216143449U (zh) 一种地震勘探装置
CN217994777U (zh) 一种无人机航测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0533530U (zh) 一种野外新型便携式电子天平
CN219914431U (zh) 一种便携式盾构隧道姿态快速检测尺
CN216133197U (zh) 一种红外测距工程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