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408A -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3408A
CN112393408A CN202011417411.2A CN202011417411A CN112393408A CN 112393408 A CN112393408 A CN 112393408A CN 202011417411 A CN202011417411 A CN 202011417411A CN 112393408 A CN112393408 A CN 112393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pipe
flange ring
inlet duc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74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胜超
邓木水
文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Eairp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Eairp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Eairp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Eairp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74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3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3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27Ducting arrangements using parts of the building, e.g. air ducts inside the floor, walls or ceiling of a bui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09Duct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necting means, e.g. fl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72Modules for easy installation or trans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其中进风管包括能够穿过墙体安装的进风管管体和设置在进风管管体一端的法兰环,其中法兰环的一侧具有斜面部,进风管管体安装在墙体上后,位于进风管管体一端的法兰环会抵靠在墙体上,当法兰环的斜面部贴紧墙体时,法兰环的整体位置相对于墙体是倾斜的,使安装在墙体后进风管管体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使的本发明的进风管在斜向设置时,不需要刻意考虑墙孔的倾斜度即可实现进风管管体或进风管倾斜设置,另外也无需在墙孔中预设倾斜的且用于安装进风管的外管,简化了安装,且结构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应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补风系统中设置的进风管,一般是倾斜设置在墙体上的,目的是防止水进入到进风管或者是进风风路中。现有的进风管倾斜安装在墙体上时,需要将墙体开设倾斜的墙孔,开设倾斜的墙孔难度过大,很难控制墙孔的倾斜角度,所以,在现有进风管的安装设置中,在墙体上开孔后,在孔内预设倾斜的外部管路,以确保安装在该管路中的进风管是倾斜设置的,使进风管路的安装变得复杂,多了一步处理安装工序,使安装结构复杂化,且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进风管,包括能够穿过墙体安装的进风管管体和法兰环,所述法兰环设置在进风管管体的一端,且所述法兰环一侧具有斜面部;
当进风管管体安装在墙体上时,所述法兰环的斜面部抵靠在墙体上,使进风管管体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进风管,包括能够穿过墙体安装的进风管管体和设置在进风管管体一端的法兰环,其中法兰环的一侧具有斜面部,进风管管体安装在墙体上后,位于进风管管体一端的法兰环会抵靠在墙体上,当法兰环的斜面部贴紧墙体时,法兰环的整体位置相对于墙体是倾斜的,使安装在墙体后进风管管体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使的本发明的进风管在斜向设置时,不需要刻意考虑墙孔的倾斜度即可实现进风管管体或进风管倾斜设置,另外也无需在墙孔中预设倾斜的且用于安装进风管的外管,简化了安装,且结构简单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环包括圆盘部,所述圆盘部,所述圆盘部边缘具有围边,所述围边上方倾斜于所述圆盘部,并形成所述斜面部。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环包括与圆盘部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法兰环通过连接部固定在进风管管体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环包括与圆盘部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侧具有内螺纹,所述进风管管体一端设有折叠管,所述法兰环通过内螺纹连接固定在折叠管上,并位于所述进风管管体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还包括密封棉,所述密封棉套设在所述进风管管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还包括
外罩,所述外罩一侧具有延伸设置有连接筒;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罩和进风管管体之间;
所述外罩与进风管管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一侧边缘具有卡沿,所述卡沿与所述连接筒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能够置于该间隔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外周设有多个弹片,当外罩与进风管管体连接安装时,所述弹片抵靠在所述进风管管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具有嵌槽,所述进风管管体连接在所述嵌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具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延伸部。
一种补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和如上述的进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主机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每个所述进风口上均连接安装有所述进风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进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法兰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进风管安装在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进风管,包括能够穿过墙体100安装的进风管管体1和法兰环2,所述法兰环2设置在进风管管体1的一端,且所述法兰环2一侧具有斜面部21;
当进风管管体1安装在墙体100上时,所述法兰环2的斜面部21抵靠在墙体100上,使进风管管体1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进风管,包括能够穿过墙体100安装的进风管管体1和设置在进风管管体1一端的法兰环2,其中法兰环2的一侧具有斜面部21,进风管管体1安装在墙体100上后,位于进风管管体1一端的法兰环2会抵靠在墙体100上,当法兰环2的斜面部21贴紧墙体100时,法兰环2的整体位置相对于墙体100是倾斜的,使安装在墙体100后进风管管体1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10,使的本发明的进风管在斜向设置时,不需要刻意考虑墙孔的倾斜度即可实现进风管管体1或进风管倾斜设置,另外也无需在墙孔中预设倾斜的且用于安装进风管的外管,简化了安装,且结构简单实用。
可选的,当法兰环2的斜面部21抵靠在墙体100上后,在不考虑进风管管体1的柔软度的条件下,根据几何原理,所述斜面部21相对于法兰环2底部的倾斜角度的大小与第一夹角10的角度大小相等。
在现有的应用中,进风管管体1一般由硬质防腐塑料制成,可以规避进风管管体1柔软度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所述进风管管体1的角度由斜面部21相对于法兰环2底部的倾斜角度确定,从而方便用户调整第一夹角10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角10的大小为0°~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法兰环2包括圆盘部22,所述圆盘部22,所述圆盘部22边缘具有围边23,所述围边23上方倾斜于所述圆盘部22,并形成所述斜面部21。
所述围边23与圆盘部22配合在法兰环2内部形成一容腔24,由于当进风管管体1安装时,难免会遇到墙面不整或具有凹凸不平的凸起,当法兰环2抵靠在墙体100上后,墙面上局部凹凸不平的位置会置于容腔24内,此时是围边23与墙体100紧靠,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法兰环2考考在墙体100上后,与墙体100多接触点安装,避免因墙面凹凸不平而使得法兰环2与墙面之间产生较大的空腔,导致法兰环2紧贴墙体100时难以保持稳定且平整。
从另一角度,所述围边23与圆盘部22配合在法兰环2内部形成一容腔24,利用围边23使法兰环2在紧贴墙体100后与墙体100保持封闭,具有相当的防止小动物等进入墙孔的作用。
如图1至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所述法兰环2包括与圆盘部22一体成型的连接部25,所述法兰环2通过连接部25固定在进风管管体1的一端。
所述连接部25能够套设在进风管管体1上或者嵌入在进风管管体1内部,从而实现法兰环2与进风管管体1的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法兰环2包括与圆盘部22一体成型的连接部25,所述连接部25内侧具有内螺纹26,所述进风管管体1一端设有折叠管3,所述法兰环2通过内螺纹26连接固定在折叠管3上,并位于所述进风管管体1的一端。
所述折叠管3由于自身结构上具有可拉伸的特征,所述折叠管3的周壁上具有多层环槽结构,所述连接部25利用其内侧设置的内螺纹26配合多层环槽结构,螺纹连接在进风管管体1的一端,从而实现法兰环2与进风管管体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风管还包括密封棉4,所述密封棉4套设在所述进风管管体1上。
一般来说,安装进风管的墙孔的孔径大小相较于进风管管体1的管径大小较大,为了保证进风管安装稳定,利用密封棉4填充在进风管管体1和墙孔之间的间隔区域,是进风管在安装后位置稳定不会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风管还包括
外罩5,所述外罩5一侧具有延伸设置有连接筒51;
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设置在所述外罩5和进风管管体1之间;
所述外罩5与进风管管体1通过连接件6连接安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为胶圈,所述胶圈还具有相当的密封作用,用于外罩5与进风管管体1连接稳定,且不会有间隔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罩5一侧边缘具有卡沿52,所述卡沿52与所述连接筒51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6能够置于该间隔区域内。
所述卡沿52与连接筒51配合将连接件6夹持,利用连接件6自身具有的弹力,实现外罩5稳定安装在进风管管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4所示,为了避免连接筒51置于进风管管体1内部,由于连接筒51与进风管管体1间隔而使连接筒51具有活动空间而导致晃动,所述连接筒51的外周设有多个弹片53,当外罩5与进风管管体1连接安装时,所述弹片53抵靠在所述进风管管体1内壁上。
利用多个弹片53与进风管管体1内壁相抵,从而限制了连接筒51垂直于进风管管体1方向的摆动空间,进而解决了连接筒51在进风管管体1内可以晃动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6上具有嵌槽61,所述进风管管体1连接在所述嵌槽61内。
由上述可知,通过连接件6实现进风管管体1与外罩5的连接,且进风管管体1与外罩5并不接触,减少了进风管管体1端部或外罩5连接侧结构带来的影响,另外,对于处理连接件6而实现进风管管体1与外罩5的连接稳定连接,相对于对进风管管体1与外罩5的结构进行加工处理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6上具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延伸部62,有上述可知,所述连接件6可以为胶圈,当进风管安装在墙体100上后,延伸部62也紧贴墙体100从而实现进风管在外罩5侧的密封,具有防水、小动物等的作用。
再者,当进风管安装在墙体100时,首先将进风管管体1伸入墙孔中,然后将其后拉,直至连接件6与墙面抵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用于告知安装人员进风管管体1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外罩5上还设有纱网55、风叶56和防雨罩54,所述纱网55用于阻挡杂物进入,如颗粒物质、树叶等,所述风叶56用于调整进风方向,所述防雨罩54用于防雨,以上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补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未示出)和如上述的进风管200。所述新风主机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每个所述进风口上均连接安装有所述进风管,具有安装方便,无需在室内预设安装进风管的结构,直接在墙面的墙孔上安装,即可实现进风管倾斜安装的效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进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穿过墙体安装的进风管管体;
法兰环,所述法兰环设置在进风管管体的一端,且所述法兰环一侧具有斜面部;当进风管管体安装在墙体上时,所述法兰环的斜面部抵靠在墙体上,使进风管管体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环包括圆盘部,所述圆盘部,所述圆盘部边缘具有围边,所述围边上方倾斜于所述圆盘部,并形成所述斜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环包括与圆盘部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法兰环通过连接部固定在进风管管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环包括与圆盘部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侧具有内螺纹,所述进风管管体一端设有折叠管,所述法兰环通过内螺纹连接固定在折叠管上,并位于所述进风管管体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还包括密封棉,所述密封棉套设在所述进风管管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一侧具有延伸设置有连接筒;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罩和进风管管体之间;
所述外罩与进风管管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一侧边缘具有卡沿,所述卡沿与所述连接筒间隔设置,所述密封胶圈能够置于该间隔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外周设有多个弹片,当外罩与进风管管体连接安装时,所述弹片抵靠在所述进风管管体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上具有嵌槽,所述进风管管体连接在所述嵌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上具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延伸部。
11.一种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主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每个所述进风口上均连接安装有所述进风管。
CN202011417411.2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Pending CN112393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7411.2A CN112393408A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7411.2A CN112393408A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408A true CN112393408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7411.2A Pending CN112393408A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34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7571B2 (en) Device for the passage of air
US20110309612A1 (en) Dryer duct elbow
US20130196585A1 (en) Joint construction, ventilation arm and ventilation system
CN215175862U (zh)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CN112393408A (zh) 一种进风管及补风系统
CN104895768A (zh) 风扇组件及其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N210830914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螺旋风管
JP5605762B2 (ja) 逆流防止ダンパーおよびレンジフード
CN209164127U (zh) 一种便于调节风压的管道风机
KR101485661B1 (ko) 튜브형 가축용 급수 니플
CN108613269A (zh) 移动空调
CN210128494U (zh) 一种风幕机
CN210135053U (zh) 一种空压机的导风罩
CN218494443U (zh) 管道连接头、新风系统及空调
KR101036678B1 (ko) 경사각 및 방향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공기조화용 이음관
CN209164128U (zh) 一种管道风机
CN111249585B (zh) 呼吸机及其整流组件
US3428341A (en) Flexible duct coupling for air diffusing system
CN206669205U (zh) 一种阀管连接件
CN201836127U (zh) 香蕉形隧道射流风机
CN219756611U (zh) 风管转接结构和空调器
JP4507568B2 (ja) ホースの取付装置
EP1332321B1 (en) Ventilating device for air exchange in buildings and ventilator therefore
JPS6036829Y2 (ja) 局所冷房用吹出装置
CN219341138U (zh) 一种布料承载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