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389A -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3389A
CN112393389A CN202011282017.2A CN202011282017A CN112393389A CN 112393389 A CN112393389 A CN 112393389A CN 202011282017 A CN202011282017 A CN 202011282017A CN 112393389 A CN112393389 A CN 112393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roups
bin
pressure
working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20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3389B (zh
Inventor
高洪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ZHUXIN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ke Industrial Design C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e Industrial Design C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ke Industrial Design C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20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3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3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3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间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通过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可方便使车间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使车间保持恒温,防止温度变化对产品造成影响,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工作仓、中控箱、第一温度检测计、散风斗、加强架和导风仓,中控箱安装在工作仓的前侧,第一温度检测计安装在工作仓的顶部,散风斗安装在工作仓的右上侧,散风斗的左上侧通过加强架固定在工作仓上,散风斗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导风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间在进行产品生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对车间内的工作温度造成影响,导致车间内温度变动较大,温度变动容易对产品造成影响,而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精度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为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精度,避免温度对产品造成影响,需保证车间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可方便使车间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使车间保持恒温,防止温度变化对产品造成影响,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包括工作仓、中控箱、第一温度检测计、散风斗、加强架和导风仓,中控箱安装在工作仓的前侧,第一温度检测计安装在工作仓的顶部,散风斗安装在工作仓的右上侧,散风斗的左上侧通过加强架固定在工作仓上,散风斗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导风装置,散风斗的右端设置有扣装装置,导风仓位于工作仓内部右上侧,导风仓的右端穿过工作仓并与散风斗内部连通,工作仓的内壁左前侧设置有进风仓,工作仓的左前侧连通设置有通口,通口的右侧与进风仓内部连通,通口内设置有滤板,进风仓的下方和工作仓内壁前侧均设置有压缩机,进风仓下方的压缩机固定在工作仓内壁左侧,两组压缩机上均设置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两组第一气管的输入端均安装在进风仓上并与进风仓内部连通,工作仓的内壁左下侧设置有高压仓,高压仓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活塞板,工作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两组推动装置,两组推动装置的下侧均穿过高压仓顶部并分别安装在活塞板的顶部前侧和后侧,高压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前侧输入端穿过高压仓前侧并伸入至工作仓内,左侧压缩机上的第二气管的下侧输出端安装在高压仓的下前侧,前侧压缩机上的第二气管的下侧输出端安装在换热管的前侧输入端上,两组第二气管分别与换热管和高压仓内部连通,工作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换热管的后侧输出端穿过高压仓的后侧并伸出至工作仓内,换热管的后侧输出端和高压仓的下后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三气管,换热管上的第三气管安装在第二电磁换向阀上,高压仓上的第三气管安装在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第一电磁换向阀的顶部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后侧均连通设置有第四气管,两组第四气管的后侧均穿过工作仓并伸出至工作仓的后方,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前侧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前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五气管,两组第五气管的上侧输出端均连通安装在导风仓上,中控箱分别与第一温度检测计、两组压缩机、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导风装置、扣装装置和推动装置电连接;第一温度检测计实时监测车间内温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中控箱内,当第一温度检测计检测到车间温度较高时,中控箱控制两组压缩机运行,两组压缩机分别通过两组第一气管将进风仓内空气抽离,外界空气穿过滤板进入进风仓内,滤板对进入进风仓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设备内,两组压缩机抽离的空气分别通过两组第二气管排入至高压仓内部下侧和换热管内,换热管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内,中控箱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的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保持连通状态,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五气管处于封闭状态,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内的空气通过对应的第四气管排出至外界,中控箱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处于封闭状态,排入高压仓内部下侧的空气量不断增大,空气压力增大,空气压缩并且温度升高,当高压仓内部下侧空气压力达到左侧压缩机所能压缩的最大值时,中控箱控制关闭左侧压缩机,中控箱控制打开两组推动装置,两组推动装置推动活塞板向下移动,活塞板对高压仓内部下侧的空气进行二次压缩处理,高压仓内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高压仓内的高温传递至换热管内,换热管内流动状态的空气携带换热管上的高温并排出至外界,从而对高压仓内部压缩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当高压仓内空气温度达到规定值时,中控箱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的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连通,高压仓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排入至导风仓内,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五气管处于封闭状态,导风仓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散风斗内,中控箱控制打开扣装装置和导风装置,散风斗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散风斗的右端排出至外界车间内,压缩空气迅速膨胀,膨胀空气吸收外界热量,外界温度降低,从而对车间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通过控制两组推动装置来控制高压仓内空气压力,从而控制散风斗排出空气的膨胀度,方便对膨胀空气吸收的热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车间降温幅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计检测到外界车间温度较低时,高压仓内的空气经过二次压缩,空气温度较高,中控箱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连通,换热管内空气吸收的热量可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排入至导风仓内并通过散风斗排出至外界,从而对车间进行升温处理,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五气管处于封闭状态,当高压仓内空气温度降低至规定值时,中控箱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的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连通,高压仓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排出至外界,当高压仓内空气压力恢复至正常状态时,中控箱控制两组推动装置带动活塞板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中控箱控制左侧压缩机重新对高压仓内部进行空气填充,从而实现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通过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可方便使车间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使车间保持恒温,防止温度变化对产品造成影响,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导风装置包括传动轴和第一电机,散风斗内部右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转动轴,多组转动轴呈竖向排列,多组转动轴的前侧均穿过散风斗前侧并伸出至散风斗的前方,多组转动轴均与散风斗转动连接,每组转动轴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导风板,相邻两组转动轴之间的两组导风板相互交错,每组转动轴的前侧均设置有蜗轮,传动轴位于多组蜗轮的左方,传动轴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板和多组蜗杆,多组第一连接板均与传动轴转动连接,多组第一连接板的后侧均固定在散风斗上,多组蜗杆分别与多组蜗轮相互啮合,第一电机安装在上侧第一连接板上,第一电机的下侧输出端穿过上侧第一连接板并与传动轴的顶部传动连接,第一电机与中控箱电连接;中控箱控制第一电机运行,第一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多组蜗杆转动,多组蜗杆分别与多组蜗轮啮合,多组蜗杆分别通过多组蜗轮带动多组转动轴转动,多组转动轴分别带动多组导风板转动,多组导风板倾斜,散风斗内的空气可通过倾斜状态的多组导风板之间的缝隙排出,多组导风板可对散风斗内空气进行导流处理,通过调整多组导风板的倾斜角度,可方便对散风斗排出的空气流向进行调整,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扣装装置包括扣板、第二连接板、气缸、第一固定座、两组第二固定座、两组方形滑杆、两组限位板、两组弓形架和两组第三连接板,扣板扣装在散风斗的右侧,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扣板的上侧中部,气缸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气缸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安装在散风斗上,两组第二固定座分别安装在散风斗的顶部前侧和后侧,两组方形滑杆分别滑动穿插在两组第二固定座上,两组限位板分别安装在两组方形滑杆的左端,两组弓形架分别安装在两组方形滑杆的右端,两组第三连接板的上侧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弓形架的右上侧,两组弓形架的右下侧分别与两组第三连接板的左侧接触,两组第三连接板的下侧分别安装在扣板的前侧和后侧,气缸的高度位于弓形架的中部高度,气缸与中控箱电连接;中控箱控制气缸运行,气缸的右侧推动第二连接板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板带动扣板向右移动,扣板与散风斗分离,同时扣板通过两组第三连接板和两组弓形架拉动两组方形滑杆分别在两组第二固定座上向右滑动,两组方形滑杆带动两组限位板同步向右移动,当两组限位板的右侧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座的左侧接触时,两组方形滑杆停止滑动,两组弓形架停止移动,气缸继续推动第二连接板向右移动,由于两组弓形架停止移动,气缸的高度位于弓形架的中部高度,第二连接板带动扣板和两组第三连接板在两组弓形架的上侧进行转动,扣板倾斜打开,扣板通过第二连接板带动气缸倾斜,此时扣板停止对散风斗右端的扣装工作,散风斗内的空气通过散风斗的右端排出至外界车间内,当设备停止运行时,中控箱通过气缸拉动第二连接板回收至初始位置,扣板受重力影响缓慢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组第三连接板的下侧重新与两组弓形架的右下侧接触,扣板向左移动至初始位置并重新扣装在散风斗的右端,通过设置扣装装置,可方便对散风斗的右端进行封堵,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散风斗内,同时扣装装置可实现自动开启,有效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推动装置包括丝杠、螺套、第三固定座、第二电机、滑块、导轨和支撑架,后侧推动装置上的丝杠底部转动安装在活塞板顶部后侧,丝杠的顶部穿过高压仓顶部并伸入至高压仓的上方,丝杠与高压仓可相对移动,螺套位于高压仓的上方,螺套螺装在丝杠上,螺套的左侧通过第三固定座固定在工作仓的内壁左侧,第二电机的下侧输出端安装在丝杠的顶部,滑块安装在第二电机的左侧,导轨竖向滑动安装在滑块上,导轨的左侧安装在工作仓的内壁左侧,支撑架的右下侧转动安装在丝杠的上侧,支撑架的左上侧固定在滑块上,第二电机与中控箱电连接;中控箱控制第二电机运行,第二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与螺套螺装连接,丝杠在螺套上进行上下移动,丝杠的底部带动活塞板进行上下移动,同时丝杠带动第二电机和滑块在导轨上进行上下滑动,支撑架可对丝杠的上侧进行支撑,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还包括压力计和第二温度检测计,压力计和第二温度检测计均安装在工作仓的左下侧,压力计和第二温度检测计均与高压仓内部下侧连通,压力计和第二温度检测计均与中控箱电连接;通过设置压力计和第二温度检测计,可对高压仓内空气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中控箱内,方便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还包括两组限位条,两组限位条分别横向安装在高压仓的内部前下侧和后下侧,两组限位条的位置均与活塞板的位置对应;活塞板向下移动时,活塞板可与两组限位条接触,通过设置两组限位条,可方便对活塞板向下移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其与换热管发生碰撞,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还包括护罩,护罩位于多组蜗轮、传动轴、多组第一连接板、多组蜗杆和第一电机的外侧,护罩的后侧固定在散风斗上;通过设置护罩,可方便对多组蜗轮、传动轴、多组第一连接板、多组蜗杆和第一电机进行隔离,防止其运行时对工人造成伤害,提高实用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还包括盖板,工作仓的左下侧连通设置有检修口,检修口与高压仓内部连通,盖板密封盖装在检修口上;打开盖板,可方便通过检修口对高压仓内的换热管进行检查和更换,防止换热管长时间受热发生形变损害,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温度检测计实时监测车间内温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中控箱内,当第一温度检测计检测到车间温度较高时,中控箱控制两组压缩机运行,两组压缩机分别通过两组第一气管将进风仓内空气抽离,外界空气穿过滤板进入进风仓内,滤板对进入进风仓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设备内,两组压缩机抽离的空气分别通过两组第二气管排入至高压仓内部下侧和换热管内,换热管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内,中控箱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的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保持连通状态,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五气管处于封闭状态,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内的空气通过对应的第四气管排出至外界,中控箱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处于封闭状态,排入高压仓内部下侧的空气量不断增大,空气压力增大,空气压缩并且温度升高,当高压仓内部下侧空气压力达到左侧压缩机所能压缩的最大值时,中控箱控制关闭左侧压缩机,中控箱控制打开两组推动装置,两组推动装置推动活塞板向下移动,活塞板对高压仓内部下侧的空气进行二次压缩处理,高压仓内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高压仓内的高温传递至换热管内,换热管内流动状态的空气携带换热管上的高温并排出至外界,从而对高压仓内部压缩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当高压仓内空气温度达到规定值时,中控箱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的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连通,高压仓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排入至导风仓内,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五气管处于封闭状态,导风仓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散风斗内,中控箱控制打开扣装装置和导风装置,散风斗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散风斗的右端排出至外界车间内,压缩空气迅速膨胀,膨胀空气吸收外界热量,外界温度降低,从而对车间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通过控制两组推动装置来控制高压仓内空气压力,从而控制散风斗排出空气的膨胀度,方便对膨胀空气吸收的热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车间降温幅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计检测到外界车间温度较低时,高压仓内的空气经过二次压缩,空气温度较高,中控箱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连通,换热管内空气吸收的热量可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和第五气管排入至导风仓内并通过散风斗排出至外界,从而对车间进行升温处理,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五气管处于封闭状态,当高压仓内空气温度降低至规定值时,中控箱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使其上的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连通,高压仓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排出至外界,当高压仓内空气压力恢复至正常状态时,中控箱控制两组推动装置带动活塞板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中控箱控制左侧压缩机重新对高压仓内部进行空气填充,从而实现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通过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可方便使车间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使车间保持恒温,防止温度变化对产品造成影响,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上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工作仓内部右上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工作仓内部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第二电磁换向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蜗轮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仓;2、中控箱;3、第一温度检测计;4、散风斗;5、加强架;6、导风仓;7、进风仓;8、滤板;9、压缩机;10、第一气管;11、第二气管;12、高压仓;13、活塞板;14、换热管;15、第一电磁换向阀;16、第二电磁换向阀;17、第三气管;18、第四气管;19、第五气管;20、转动轴;21、导风板;22、蜗轮;23、传动轴;24、第一连接板;25、蜗杆;26、第一电机;27、扣板;28、第二连接板;29、气缸;30、第一固定座;31、第二固定座;32、方形滑杆;33、限位板;34、弓形架;35、第三连接板;36、丝杠;37、螺套;38、第三固定座;39、第二电机;40、滑块;41、导轨;42、支撑架;43、压力计;44、第二温度检测计;45、限位条;46、护罩;4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在工作时,第一温度检测计3实时监测车间内温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中控箱2内,当第一温度检测计3检测到车间温度较高时,中控箱2控制两组压缩机9运行,两组压缩机9分别通过两组第一气管10将进风仓7内空气抽离,外界空气穿过滤板8进入进风仓7内,滤板8对进入进风仓7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设备内,两组压缩机9抽离的空气分别通过两组第二气管11排入至高压仓12内部下侧和换热管14内,换热管14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电磁换向阀16上的第三气管17内,中控箱2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16使其上的第三气管17和第四气管18保持连通状态,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16上的第五气管19处于封闭状态,第二电磁换向阀16上的第三气管17内的空气通过对应的第四气管18排出至外界,中控箱2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15处于封闭状态,排入高压仓12内部下侧的空气量不断增大,空气压力增大,空气压缩并且温度升高,当高压仓12内部下侧空气压力达到左侧压缩机9所能压缩的最大值时,中控箱2控制关闭左侧压缩机9,中控箱2控制打开两组推动装置,两组推动装置推动活塞板13向下移动,活塞板13对高压仓12内部下侧的空气进行二次压缩处理,高压仓12内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高压仓12内的高温传递至换热管14内,换热管14内流动状态的空气携带换热管14上的高温并排出至外界,从而对高压仓12内部压缩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当高压仓12内空气温度达到规定值时,中控箱2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15使其上的第三气管17和第五气管19连通,高压仓12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上的第三气管17和第五气管19排入至导风仓6内,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16上的第五气管19处于封闭状态,导风仓6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散风斗4内,中控箱2控制打开扣装装置和导风装置,散风斗4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散风斗4的右端排出至外界车间内,压缩空气迅速膨胀,膨胀空气吸收外界热量,外界温度降低,从而对车间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通过控制两组推动装置来控制高压仓12内空气压力,从而控制散风斗4排出空气的膨胀度,方便对膨胀空气吸收的热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车间降温幅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计3检测到外界车间温度较低时,高压仓12内的空气经过二次压缩,空气温度较高,中控箱2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16使其上第三气管17和第五气管19连通,换热管14内空气吸收的热量可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16上的第三气管17和第五气管19排入至导风仓6内并通过散风斗4排出至外界,从而对车间进行升温处理,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上的第五气管19处于封闭状态,当高压仓12内空气温度降低至规定值时,中控箱2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15使其上的第三气管17和第四气管18连通,高压仓12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上的第三气管17和第四气管18排出至外界,当高压仓12内空气压力恢复至正常状态时,中控箱2控制两组推动装置带动活塞板13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中控箱2控制左侧压缩机9重新对高压仓12内部进行空气填充,从而实现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
本发明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通过对车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可方便使车间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使车间保持恒温,防止温度变化对产品造成影响,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导风装置的工作方式为,中控箱2控制第一电机26运行,第一电机26带动传动轴23转动,传动轴23带动多组蜗杆25转动,多组蜗杆25分别与多组蜗轮22啮合,多组蜗杆25分别通过多组蜗轮22带动多组转动轴20转动,多组转动轴20分别带动多组导风板21转动,多组导风板21倾斜,散风斗4内的空气可通过倾斜状态的多组导风板21之间的缝隙排出,多组导风板21可对散风斗4内空气进行导流处理,通过调整多组导风板21的倾斜角度,可方便对散风斗4排出的空气流向进行调整;扣装装置的工作方式为,中控箱2控制气缸29运行,气缸29的右侧推动第二连接板28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板28带动扣板27向右移动,扣板27与散风斗4分离,同时扣板27通过两组第三连接板35和两组弓形架34拉动两组方形滑杆32分别在两组第二固定座31上向右滑动,两组方形滑杆32带动两组限位板33同步向右移动,当两组限位板33的右侧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座31的左侧接触时,两组方形滑杆32停止滑动,两组弓形架34停止移动,气缸29继续推动第二连接板28向右移动,由于两组弓形架34停止移动,气缸29的高度位于弓形架34的中部高度,第二连接板28带动扣板27和两组第三连接板35在两组弓形架34的上侧进行转动,扣板27倾斜打开,扣板27通过第二连接板28带动气缸29倾斜,此时扣板27停止对散风斗4右端的扣装工作,散风斗4内的空气通过散风斗4的右端排出至外界车间内,当设备停止运行时,中控箱2通过气缸29拉动第二连接板28回收至初始位置,扣板27受重力影响缓慢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组第三连接板35的下侧重新与两组弓形架34的右下侧接触,扣板27向左移动至初始位置并重新扣装在散风斗4的右端,通过设置扣装装置,可方便对散风斗4的右端进行封堵,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散风斗4内,同时扣装装置可实现自动开启,有效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推动装置的工作方式为,中控箱2控制第二电机39运行,第二电机39带动丝杠36转动,丝杠36与螺套37螺装连接,丝杠36在螺套37上进行上下移动,丝杠36的底部带动活塞板13进行上下移动,同时丝杠36带动第二电机39和滑块40在导轨41上进行上下滑动,支撑架42可对丝杠36的上侧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压力计43和第二温度检测计44,可对高压仓12内空气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中控箱2内,方便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活塞板13向下移动时,活塞板13可与两组限位条45接触,通过设置两组限位条45,可方便对活塞板13向下移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其与换热管14发生碰撞;通过设置护罩46,可方便对多组蜗轮22、传动轴23、多组第一连接板24、多组蜗杆25和第一电机26进行隔离,防止其运行时对工人造成伤害;打开盖板47,可方便通过检修口对高压仓12内的换热管14进行检查和更换,防止换热管14长时间受热发生形变损害,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中控箱2、第一温度检测计3、第一电磁换向阀15、第二电磁换向阀16、气缸29、压力计43和第二温度检测计44可在市场采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仓(1)、中控箱(2)、第一温度检测计(3)、散风斗(4)、加强架(5)和导风仓(6),中控箱(2)安装在工作仓(1)的前侧,第一温度检测计(3)安装在工作仓(1)的顶部,散风斗(4)安装在工作仓(1)的右上侧,散风斗(4)的左上侧通过加强架(5)固定在工作仓(1)上,散风斗(4)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导风装置,散风斗(4)的右端设置有扣装装置,导风仓(6)位于工作仓(1)内部右上侧,导风仓(6)的右端穿过工作仓(1)并与散风斗(4)内部连通,工作仓(1)的内壁左前侧设置有进风仓(7),工作仓(1)的左前侧连通设置有通口,通口的右侧与进风仓(7)内部连通,通口内设置有滤板(8),进风仓(7)的下方和工作仓(1)内壁前侧均设置有压缩机(9),进风仓(7)下方的压缩机(9)固定在工作仓(1)内壁左侧,两组压缩机(9)上均设置有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1),两组第一气管(10)的输入端均安装在进风仓(7)上并与进风仓(7)内部连通,工作仓(1)的内壁左下侧设置有高压仓(12),高压仓(1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活塞板(13),工作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两组推动装置,两组推动装置的下侧均穿过高压仓(12)顶部并分别安装在活塞板(13)的顶部前侧和后侧,高压仓(1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换热管(14),换热管(14)的前侧输入端穿过高压仓(12)前侧并伸入至工作仓(1)内,左侧压缩机(9)上的第二气管(11)的下侧输出端安装在高压仓(12)的下前侧,前侧压缩机(9)上的第二气管(11)的下侧输出端安装在换热管(14)的前侧输入端上,两组第二气管(11)分别与换热管(14)和高压仓(12)内部连通,工作仓(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电磁换向阀(15)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6),换热管(14)的后侧输出端穿过高压仓(12)的后侧并伸出至工作仓(1)内,换热管(14)的后侧输出端和高压仓(12)的下后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三气管(17),换热管(14)上的第三气管(17)安装在第二电磁换向阀(16)上,高压仓(12)上的第三气管(17)安装在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上,第一电磁换向阀(15)的顶部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6)的后侧均连通设置有第四气管(18),两组第四气管(18)的后侧均穿过工作仓(1)并伸出至工作仓(1)的后方,第一电磁换向阀(15)的前侧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6)的前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五气管(19),两组第五气管(19)的上侧输出端均连通安装在导风仓(6)上,中控箱(2)分别与第一温度检测计(3)、两组压缩机(9)、第一电磁换向阀(15)、第二电磁换向阀(16)、导风装置、扣装装置和推动装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风装置包括传动轴(23)和第一电机(26),散风斗(4)内部右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转动轴(20),多组转动轴(20)呈竖向排列,多组转动轴(20)的前侧均穿过散风斗(4)前侧并伸出至散风斗(4)的前方,多组转动轴(20)均与散风斗(4)转动连接,每组转动轴(20)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导风板(21),相邻两组转动轴(20)之间的两组导风板(21)相互交错,每组转动轴(20)的前侧均设置有蜗轮(22),传动轴(23)位于多组蜗轮(22)的左方,传动轴(23)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板(24)和多组蜗杆(25),多组第一连接板(24)均与传动轴(23)转动连接,多组第一连接板(24)的后侧均固定在散风斗(4)上,多组蜗杆(25)分别与多组蜗轮(22)相互啮合,第一电机(26)安装在上侧第一连接板(24)上,第一电机(26)的下侧输出端穿过上侧第一连接板(24)并与传动轴(23)的顶部传动连接,第一电机(26)与中控箱(2)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扣装装置包括扣板(27)、第二连接板(28)、气缸(29)、第一固定座(30)、两组第二固定座(31)、两组方形滑杆(32)、两组限位板(33)、两组弓形架(34)和两组第三连接板(35),扣板(27)扣装在散风斗(4)的右侧,第二连接板(28)安装在扣板(27)的上侧中部,气缸(29)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8)上,气缸(29)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座(30)上,第一固定座(30)的底部安装在散风斗(4)上,两组第二固定座(31)分别安装在散风斗(4)的顶部前侧和后侧,两组方形滑杆(32)分别滑动穿插在两组第二固定座(31)上,两组限位板(33)分别安装在两组方形滑杆(32)的左端,两组弓形架(34)分别安装在两组方形滑杆(32)的右端,两组第三连接板(35)的上侧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弓形架(34)的右上侧,两组弓形架(34)的右下侧分别与两组第三连接板(35)的左侧接触,两组第三连接板(35)的下侧分别安装在扣板(27)的前侧和后侧,气缸(29)的高度位于弓形架(34)的中部高度,气缸(29)与中控箱(2)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装置包括丝杠(36)、螺套(37)、第三固定座(38)、第二电机(39)、滑块(40)、导轨(41)和支撑架(42),后侧推动装置上的丝杠(36)底部转动安装在活塞板(13)顶部后侧,丝杠(36)的顶部穿过高压仓(12)顶部并伸入至高压仓(12)的上方,丝杠(36)与高压仓(12)可相对移动,螺套(37)位于高压仓(12)的上方,螺套(37)螺装在丝杠(36)上,螺套(37)的左侧通过第三固定座(38)固定在工作仓(1)的内壁左侧,第二电机(39)的下侧输出端安装在丝杠(36)的顶部,滑块(40)安装在第二电机(39)的左侧,导轨(41)竖向滑动安装在滑块(40)上,导轨(41)的左侧安装在工作仓(1)的内壁左侧,支撑架(42)的右下侧转动安装在丝杠(36)的上侧,支撑架(42)的左上侧固定在滑块(40)上,第二电机(39)与中控箱(2)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计(43)和第二温度检测计(44),压力计(43)和第二温度检测计(44)均安装在工作仓(1)的左下侧,压力计(43)和第二温度检测计(44)均与高压仓(12)内部下侧连通,压力计(43)和第二温度检测计(44)均与中控箱(2)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限位条(45),两组限位条(45)分别横向安装在高压仓(12)的内部前下侧和后下侧,两组限位条(45)的位置均与活塞板(13)的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罩(46),护罩(46)位于多组蜗轮(22)、传动轴(23)、多组第一连接板(24)、多组蜗杆(25)和第一电机(26)的外侧,护罩(46)的后侧固定在散风斗(4)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47),工作仓(1)的左下侧连通设置有检修口,检修口与高压仓(12)内部连通,盖板(47)密封盖装在检修口上。
CN202011282017.2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Active CN112393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017.2A CN112393389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017.2A CN112393389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389A true CN112393389A (zh) 2021-02-23
CN112393389B CN112393389B (zh) 2022-03-18

Family

ID=7459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2017.2A Active CN112393389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33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201A (zh) * 2021-12-06 2022-04-15 沧州智汇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性木料板材表面纹理生成用自动压纹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0399A (ja) * 2001-10-24 2003-05-08 Toyo Eng Works Ltd 恒温・恒湿室用の空調装置
JP2016159218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株式会社日立空調Se 除湿乾燥装置
CN206361824U (zh) * 2016-12-27 2017-07-28 天津亿峰达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温室专用的中心四恒处理空调
CN109059127A (zh) * 2018-08-29 2018-12-21 泰州格灵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一体式基站专用空调
CN109442581A (zh) * 2018-10-30 2019-03-08 长沙洲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环境空气加湿作用的制冷设备
CN112413760A (zh) * 2020-11-11 2021-02-26 太仓联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车间温湿度监测自动调节设备
CN112430526A (zh) * 2020-11-25 2021-03-02 太仓治誓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建设的沼气池
CN112524723A (zh) * 2020-11-24 2021-03-19 苏州立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应用于工厂生产车间的智能化调温调湿设备
CN112546788A (zh) * 2020-11-17 2021-03-26 世科工业设计沧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除尘除湿一体化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0399A (ja) * 2001-10-24 2003-05-08 Toyo Eng Works Ltd 恒温・恒湿室用の空調装置
JP2016159218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株式会社日立空調Se 除湿乾燥装置
CN206361824U (zh) * 2016-12-27 2017-07-28 天津亿峰达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温室专用的中心四恒处理空调
CN109059127A (zh) * 2018-08-29 2018-12-21 泰州格灵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一体式基站专用空调
CN109442581A (zh) * 2018-10-30 2019-03-08 长沙洲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环境空气加湿作用的制冷设备
CN112413760A (zh) * 2020-11-11 2021-02-26 太仓联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车间温湿度监测自动调节设备
CN112546788A (zh) * 2020-11-17 2021-03-26 世科工业设计沧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除尘除湿一体化设备
CN112524723A (zh) * 2020-11-24 2021-03-19 苏州立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应用于工厂生产车间的智能化调温调湿设备
CN112430526A (zh) * 2020-11-25 2021-03-02 太仓治誓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建设的沼气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森: "一种井下新型空气压缩人工制冷系统", 《金属矿山》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201A (zh) * 2021-12-06 2022-04-15 沧州智汇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性木料板材表面纹理生成用自动压纹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389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3389B (zh) 一种车间智能化温控装置
WO2023045661A1 (zh) 一种活塞式跳汰机
CN105207068A (zh) 散热除尘一体式配电箱
CN116280151B (zh) 一种船舶机舱通风设备
KR101218002B1 (ko) 칠러 일체형 파우더 포집 장치
CN108856395B (zh) 金属管弯折装置
CN116388004A (zh) 一种具有应急除湿功能的配电柜
CN115021103B (zh) 一种配电箱
CN112466615B (zh) 一种防撞高频变压器
CN108493806B (zh) 一种具有调节气压功能的散热性能好的电力设备
CN213783944U (zh) 一种deh系统控制柜vp卡冷却风扇
CN107560425A (zh) 真空压力烤箱
CN207248839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建材检测装置
CN114405591A (zh) 一种煤炭开采用破碎设备
CN206229679U (zh) 一种保温微珠颗粒分级装置
CN220817893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环境管理检测工具
CN218033943U (zh) 一种可高效利用的制冷设备
CN206527343U (zh) 一种还原炉气密结构
CN211778206U (zh) 一种设置有电控舱的风机壳体
CN216309271U (zh) 一种新型熔融金属液位温度连续测量装置
CN216306345U (zh) 一种用于轴流风机的智能风沙防护装置
CN212628675U (zh) 智能型模拟量输出控制器
CN214347088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的粉碎装置
CN113701898B (zh) 一种锻件温度检测装置
CN218690371U (zh) 雷蒙磨监测停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4

Address after: 276000 Shibei Industrial Park, Zhimadun office, Liny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YI ZHUXI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1000 1-1001, building 2, Kaiyuan Garden Phase II, Yongji Road, Yunhe District,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ike industrial design Cangzhou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