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2070A -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2070A
CN112392070A CN202011319654.2A CN202011319654A CN112392070A CN 112392070 A CN112392070 A CN 112392070A CN 202011319654 A CN202011319654 A CN 202011319654A CN 112392070 A CN112392070 A CN 112392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late
arched
station
open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96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96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2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2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Making large underground spaces, e.g. for underground plants, e.g. stations of underground railways; Construction or layou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应用于明挖车站,站台宽度为8‑14m,在基坑围护结构内从上至下间隔设有拱形顶板、变截面中板和底板,所述拱形顶板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或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为平板或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或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由此,本发明取消中间竖向立柱、纵梁,实现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受力体系内不设竖向立柱,使车站内部空间使用方便、设备设施布置更加灵活、提高了乘客在车站内部的空间感受,同时优化了车站规模,同时改善了结构受力,减少了结构受力转换节点,保证了结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易保证。

Description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地下结构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背景技术
明挖法指的是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时,从地面向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直至达到结构要求的尺寸和高程,然后在基坑中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和防水作业,最后回填恢复地面。
目前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受力体系的中间立柱对车站站厅的空间效果、车站楼扶梯的布置、柱子与列车车门、柱子与站台门的开门、设备区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的布置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柱子占用了站台的横向有效宽度,对站台站厅的应急疏散有一定影响。
目前明挖车站主体结构的受力体系一般为单层多跨、多层单跨、多层多跨矩形箱型框架结构形式。
1、单层多跨
一般用于单层侧式站台车站断面或者用于单层岛式站台端厅车站。
2、多层单跨
一般用于双层侧式站台车站或者用于双层岛式站台(站台宽度不大于12m)车站。
3、多层多跨
一般用于双层岛式站台(站台宽度不小于13m)车站。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在明挖车站主体结构中取消中间竖向立柱、纵梁,实现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受力体系内不设竖向立柱,使车站内部空间使用方便、设备设施布置更加灵活、提高了乘客在车站内部的空间感受,同时优化了车站规模,同时改善了结构受力,减少了结构受力转换节点,保证了结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易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应用于明挖车站,其应根据明挖车站客流要求先确定有效站台宽度,对于无柱车站的站台宽度为8-14m,其特征在于:
在基坑围护结构内从上至下间隔设有拱形顶板、变截面中板和底板,所述拱形顶板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或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拱形顶板的拟合拱形断面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上弯曲且间距相等的弧形结构,所述拱形顶板的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向上弯曲的弧面;
所述变截面中板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为平板或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或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底板的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为向下弯曲的弧面。
其中:所述变截面中板的两端与基坑围护结构之间增加斜腿刚构的结构加强件,以提供较好的刚度和支撑强度。
其中:所述底板为平板时,所述平板的中间设有底纵梁以及通过底座梁进行支撑的桩基,从而为底板提供支撑且兼做抗拔桩,形成桩梁体系。
其中:所述拱形顶板的下方设有一隔板,从而在拱形顶板和隔板之间形成一布设空间以用作市政管线、相关设备管线、相关设备的布置敷设。
其中:所述隔板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
其中: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在拱形顶板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的两侧设有过梁,拱脚设有隔板以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
其中:所述过梁的高度与拱形顶板的高度相同。
其中:设有公共区楼扶梯和设备用房。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将明挖车站主体结构的顶板、底板、中板采用弧形、变截面或斜腿刚构等形式取消中间竖向立柱、纵梁(顶、底、中),实现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受力体系内不设竖向立柱,使车站内部空间使用方便、设备设施布置更加灵活、提高了乘客在车站内部的空间感受。
2、还能优化了车站规模,同时改善了结构受力,减少了结构受力转换节点,保证了结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易保证。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基坑围护结构;20、拱形顶板;30、变截面中板;40、底板;50、底纵梁;60、桩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其中一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应用于明挖车站的主体结构,其应根据明挖车站客流要求,可先确定有效站台宽度,对于无柱车站的站台宽度优选为8-12m,在基坑围护结构10内从上至下间隔设有拱形顶板20、变截面中板30和底板40,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可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其可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上弯曲且间距相等的弧形结构,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且变截面中板30的两端可与基坑围护结构10之间增加斜腿刚构的结构加强件,以提供较好的刚度和支撑强度,所述底板40可为平板,中间设有底纵梁50以及通过底座梁50进行支撑的桩基60,从而为底板提供支撑且兼做抗拔桩,形成桩梁体系。
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拱形顶板20和变截面中板30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可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其可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上弯曲且间距相等的弧形结构,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而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其可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下弯曲且间隔相等的弧形结构,以提供底板40的支撑。
在图3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拱形顶板20和变截面中板30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可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其可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上弯曲且间距相等的弧形结构,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而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其上表面可为向下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以提供底板40的支撑。
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变截面中板30和底板40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而拱形顶板20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其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可为向上弯曲的弧面。
在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其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可为向上弯曲的弧面,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而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其可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下弯曲且间隔相等的弧形结构。
在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其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可为向上弯曲的弧面,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而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其上表面可为向下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
在图7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在拱形顶板20的下方设有一隔板21,从而在拱形顶板20和隔板21之间形成一布设空间,可以用作市政管线、相关设备管线、相关设备的布置敷设,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可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其可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上弯曲且间距相等的弧形结构,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可为平板,中间设有底纵梁50以及通过底座梁50进行支撑的桩基60。
在图8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在拱形顶板20的下方设有一隔板21,从而在拱形顶板20和隔板21之间形成一布设空间,可以用作市政管线、相关设备管线、相关设备的布置敷设,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可为平板,中间设有底纵梁50以及通过底座梁50进行支撑的桩基60。
在图9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在拱形顶板20的下方设有一隔板21,从而在拱形顶板20和隔板21之间形成一布设空间,可以用作市政管线、相关设备管线、相关设备的布置敷设,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
其中,所述隔板20可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
在图10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在拱形顶板20的下方设有一隔板21,从而在拱形顶板20和隔板21之间形成一布设空间,可以用作市政管线、相关设备管线、相关设备的布置敷设,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
在图11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在拱形顶板20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20的两侧设有过梁22,拱脚设有隔板21,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可为平板,中间设有底纵梁50以及通过底座梁50进行支撑的桩基60。
在图12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在拱形顶板20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20的两侧设有过梁22,拱脚设有隔板21,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
在图13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在拱形顶板20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20的两侧设有过梁22,拱脚设有隔板21,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
在图14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在拱形顶板20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20的两侧设有过梁22,所述过梁22的高度与拱形顶板20的高度相同,拱脚设有隔板21,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可为平板,中间设有底纵梁50以及通过底座梁50进行支撑的桩基60。
在图15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在拱形顶板20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20的两侧设有过梁22,所述过梁22的高度与拱形顶板20的高度相同,拱脚设有隔板21,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
在图16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10在拱形顶板20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20的两侧设有过梁22,所述过梁22的高度与拱形顶板20的高度相同,拱脚设有隔板21,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所述拱形顶板2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变截面中板30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40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
其中,还需要按照无柱的空间进行车站的公共区楼扶梯、设备用房等建筑、设备布置。
由此,本发明适用于岩层、土层等各种地层。具体可以根据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覆土厚度经计算确定断面几何尺寸。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明挖车站主体结构顶部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或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中板采用变截面形式,底部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或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或采用平板加中间桩梁体系形式。对于采用拱顶加隔板形式的断面,拱顶与隔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可设竖向隔墙分仓),可以敷设市政管线,方便检修、更换同时对道路资源避免由于管线的敷设或检修更换重复开挖与破坏。
2、对于车站风道、出入口等侧墙开口时在顶部(底部)拱脚部位设置隔板,确保侧墙开洞后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
3、按照无柱的空间进行车站的公共区楼扶梯、设备用房等建筑、设备布置,方便乘客使用,车站空间感好,设备布置不受柱子影响,站台、站厅乘客疏散效果改善。
4、根据客流要求,确定有效站台宽度,对于无柱车站站台宽度一般选择8-13m。
5、本发明适用于岩层、土层等各种地层。具体可以根据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覆土厚度经计算确定断面几何尺寸。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发明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发明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应用于明挖车站,其应根据明挖车站客流要求先确定有效站台宽度,对于无柱车站的站台宽度为8-14m,其特征在于:
在基坑围护结构内从上至下间隔设有拱形顶板、变截面中板和底板,所述拱形顶板的截面采用拟合拱形断面形或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拱形顶板的拟合拱形断面为上下表面均为向上弯曲且间距相等的弧形结构,所述拱形顶板的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向上弯曲的弧面;
所述变截面中板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底板为平板或拟合拱形断面形式或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所述底板的拟合拱形断面内弧外平形式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为向下弯曲的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中板的两端与基坑围护结构之间增加斜腿刚构的结构加强件,以提供较好的刚度和支撑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平板时,所述平板的中间设有底纵梁以及通过底座梁进行支撑的桩基,从而为底板提供支撑且兼做抗拔桩,形成桩梁体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顶板的下方设有一隔板,从而在拱形顶板和隔板之间形成一布设空间以用作市政管线、相关设备管线、相关设备的布置敷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从两端向中部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在拱形顶板的拱脚下侧设有多个开口以提供车站风道和出入口,拱形顶板的两侧设有过梁,拱脚设有隔板以确保拱脚的水平力传递可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梁的高度与拱形顶板的高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公共区楼扶梯和设备用房。
CN202011319654.2A 2020-11-23 2020-11-23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Pending CN112392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9654.2A CN112392070A (zh) 2020-11-23 2020-11-23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9654.2A CN112392070A (zh) 2020-11-23 2020-11-23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070A true CN112392070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9654.2A Pending CN112392070A (zh) 2020-11-23 2020-11-23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20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0758A (zh) * 2022-03-22 2022-07-26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盖挖施工预制顶板、垫层及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0264A (ja) * 1995-12-19 1997-06-30 Hisao Yamamoto 木造建築従来工法、柱・自由アルミ・エルホゾ
CN106869170A (zh) * 2017-03-31 2017-06-20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
CN206815376U (zh) * 2017-03-31 2017-12-29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
CN109137978A (zh) * 2018-09-26 2019-01-0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站厅层无柱结构
CN109505620A (zh) * 2018-12-28 2019-03-22 杨成蛟 一种双层无柱地铁车站结构体系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0264A (ja) * 1995-12-19 1997-06-30 Hisao Yamamoto 木造建築従来工法、柱・自由アルミ・エルホゾ
CN106869170A (zh) * 2017-03-31 2017-06-20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
CN206815376U (zh) * 2017-03-31 2017-12-29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
CN109137978A (zh) * 2018-09-26 2019-01-0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站厅层无柱结构
CN109505620A (zh) * 2018-12-28 2019-03-22 杨成蛟 一种双层无柱地铁车站结构体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0758A (zh) * 2022-03-22 2022-07-26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盖挖施工预制顶板、垫层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52071U (zh) 一种矩形无柱式地下车站节段及装配式地下车站
CN104314213A (zh) 一种新型大跨度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
CN111502347A (zh) 轨道交通三层独柱装配式高架车站
CN112392070A (zh) 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无柱受力结构
CN103397695A (zh) 设置双向钢桁架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高位连体结构
CN110761185A (zh) 一种用于车站的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78171A (zh) 一种大跨径钢结构拱桥及施工方法
CN111502348A (zh) 轨道交通三层双柱装配式高架车站
CN110258633A (zh) 一种具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排井
CN115323833A (zh) 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CN214658146U (zh) 混凝土与装配式相结合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CN113931298A (zh) 一种低多层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
CN210288719U (zh) 一种地铁出入口、出地面敞口风亭的近期封堵结构
CN111236312A (zh) 一种地铁车站
KR102082334B1 (ko) 와이드빔을 이용한 무량판 시스템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Besjak et al. Converting Air Rights Challenges into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NYC, Manhattan West, and Hudson Yards
CN212454438U (zh) 过街通道和地下区间隧道的合建结构
JP2007332663A (ja) 集合住宅建物の構造
CN212316987U (zh) 一种地铁车站
CN212836935U (zh) 轨道交通三层双柱装配式高架车站
CN218027817U (zh) 一种明挖地铁车站大跨度结构
CN219974029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20099967U (zh) 一种车站顶板与桥梁墩柱合建转换的组合结构
RU2779168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трехпролетной станции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с двухпутным средним станционным тоннелем и боковыми станционными залами с пассажирскими платформами
CN220167628U (zh) 拼装式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