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0346A -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0346A
CN112390346A CN202011160889.1A CN202011160889A CN112390346A CN 112390346 A CN112390346 A CN 112390346A CN 202011160889 A CN202011160889 A CN 202011160889A CN 112390346 A CN112390346 A CN 112390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microbial carrier
microbial
microorganisms
po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08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正戟
刘剑
曾荣英
刘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608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0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所述微生物载体包含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所述材料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所述材料的孔隙率为60‑90%,且孔隙直径为50‑2000μm。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通过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稳定负载微生物,且对这些微生物无伤害;高孔隙率的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微生物负载量;负载微生物的载体用于处理废水时,微生物不易从微生物载体上脱落,进而能够延长该载体的使用寿命,并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铀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可作为核反应的燃料。该燃料需要通过对铀矿石的开采及冶炼才能获得,然而在铀矿石的开采和冶炼以及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铀的放射性废水,该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含铀的放射性废水进行处理。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100571.4、发明名称为《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中记载,微生物载体为通过聚合反应制备的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材料,该水凝胶材料由主体网络部分和互穿部分所组成,其中,主体网络部分为由水溶性单体经自由基聚合形成的主体网络;互穿部分由具有相互作用基团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高分子以线性或物理交联形式存在形成互穿网络,因此,该载体是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微生物载体,不但具有稳定的结构,而且可以保证所承载微生物和/或酶的活性和扩散性。
然而,上述微生物完全固定于载体内部,当微生物在载体内膨胀后容易脱落,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该微生物载体包含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牢固的负载处理废水的微生物,且负载量较大,进而能够提高其载体的使用寿命,并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微量元素的加入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使其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所述微生物载体包含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所述材料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并且所述材料的孔隙率为60-90%,孔隙直径为50-2000μm。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烯烃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和丙烯酸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聚烯烃聚合物包含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氯丁烯和氯磺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硅氧烷聚合物包含氟硅氧烷、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包含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材料选自金属基复合物。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金属基复合物包含钛、钛-铝合金、铌和锆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材料中孔隙直径为100-500μm的孔隙数量占总孔隙数量的20-7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所述废水处理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载体,且所述微生物载体上负载有混合菌群,所述混合菌群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通过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稳定负载微生物,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易脱落;高孔隙率的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微生物负载量;负载微生物的载体用于处理废水时,微生物不易从微生物载体上脱落,进而能够延长该载体的使用寿命,并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微生物载体中含有的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为微生物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废水处理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微生物载体,并在其上负载了大量微生物,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处理废水。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微生物载体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微生物载体在重复试验中铀的去除效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提供了对本文中使用的一些术语的定义。除非另作限定,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本文中使用的“微生物”是指任何微观生物体,其可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该术语通常用于指能够在合适的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的任何原核或真核微观生物体,包括但不限于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由本发明的范围涵盖的微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即细菌和古细菌。
本文中使用的“异化还原”指的是作为电子传递链中末端电子受体的物质的还原。异化还原与同化还原不同,后者涉及到摄取营养物过程中的物质的还原。
本文中使用的“硫酸盐”指的是硫酸的可溶性盐,包含SO4 2-的多价阴离子。
本文中使用的“硫酸盐还原菌”和“SRB”指的是在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尤其是该硫化物为硫化氢时,由有机化合物或分子氢的氧化而获得能量的细菌和古细菌。
本文中使用的“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微生物载体,该微生物载体包含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且该材料的孔隙率为60-90%,孔隙直径为50-2000μm。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通过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稳定负载微生物,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易脱落;高孔隙率的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微生物负载量;负载微生物的载体用于处理废水时,微生物不易从微生物载体上脱落,进而能够延长该载体的使用寿命,并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微生物载体中含有的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为微生物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
在处理废水时,微生物载体不仅需要合适比例的孔隙率来负载微生物及废水的流入,而且还需要足够强的机械强度。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的孔隙率控制在60-90%,例如孔隙率可以为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若孔隙率高于90%,则会导致微生物载体的机械强度下降,从而在处理废水时容易被损坏;若孔隙率小于60%,则会无法有效地处理废水。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孔隙率为65-75%。示例性的,孔隙率可以但不限于为65%、66%、67%、68%、69%、70%、71%、72%、73%、74%和75%。
基于上述材料孔隙率的的选择,为了保证使微生物进入材料的孔隙内,并大量负载在孔隙内,因此,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需要合适大小的孔隙直径。微生物的直径一般为0.5-5μm,示例性的,硫酸盐还原菌的直径为1μm左右,反硝化菌的直径为0.8μm左右。因此,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孔隙直径至少为50μm,这样才能保证微生物能够进入孔隙内,并允许废水流入孔隙内与微生物接触。为了能够处理废水,上述材料的孔隙直径应该控制在50-2000μm,例如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450μm、500μm、550μm、600μm、650μm、700μm、750μm、800μm、850μm、900μm、950μm、1000μm、1050μm、1100μm、1150μm、1200μm、1250μm、1300μm、1350μm、1400μm、1450μm、1500μm、1550μm、1600μm、1650μm、1700μm、1750μm、1800μm、1850μm、1900μm、1950μm、2000μm。
进一步的,孔隙直径可以根据使用条件在50-2000μm范围内进行选择。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孔隙直径可以为100-500μm。示例性的,孔隙直径可以但不限于为100μm、105μm、110μm、115μm、120μm、125μm、130μm、135μm、140μm、145μm、150μm、155μm、160μm、165μm、170μm、175μm、180μm、185μm、190μm、195μm、200μm、205μm、210μm、215μm、220μm、225μm、230μm、235μm、240μm、245μm、250μm、255μm、260μm、265μm、270μm、275μm、280μm、285μm、290μm、295μm、300μm、305μm、310μm、315μm、320μm、325μm、330μm、335μm、340μm、345μm、350μm,355μm、360μm、365μm、370μm、375μm、380μm、385μm、390μm、395μm、400μm、405μm、410μm、415μm、420μm、425μm、430μm、435μm、440μm、445μm、450μm、455μm、460μm、465μm、470μm、475μm、480μm、485μm、490μm、495μm、500μm,在该范围内可使材料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更进一步的,孔隙直径为100-500μm的孔隙数量占总孔隙数量的20-75%,例如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中,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是指不易被微生物降解,且对负载其上的微生物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不会引发任何损害的材料。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选自高分子聚合物。示例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包含但不限于聚烯烃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和丙烯酸聚合物。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聚烯烃聚合物包含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氯丁烯和氯磺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硅氧烷聚合物包含氟硅氧烷、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丙烯酸聚合物包含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载体中,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包含锌(Zn)、锰(Mn)、铜(Cu)、钴(Co)、铁(Fe)、镍(Ni)的化合物。
对于上述实施方案中的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适量的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和无机盐混合,在40-120℃进行聚合反应;
2)除去上述聚合反应所得产物中的可溶物;
3)干燥,得到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其中,无机盐中包含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
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对于交联剂并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交联剂,例如交联剂可以包括多元胺和多元醇交联剂。示例性的,多元胺交联剂包含但不限于1,2-乙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六亚甲基二胺、间苯二甲基二胺、对苯二甲基二胺和1,3,5-苯基三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多元醇交联剂包含但不限于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引发剂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引发剂,例如引发剂可以包括过氧化物。示例性的,过氧化物可以包含过氧酯、过氧碳酸酯、氢过氧化物和烷基过氧化物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具体的,该过氧化物可以但不限于为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苯甲酰、2-丁酮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
致孔剂在上述制备方法中,通过扩散、溶解或降解以诱导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产生孔隙。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致孔剂的选择不作特殊限制,只要能够诱导材料产生孔隙即可。例如致孔剂可以选择盐、糖、多糖、聚酯。示例性的,多糖可以但不限于为纤维素、淀粉、葡萄糖;聚酯可以但不限于为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DLG)、聚(DL-丙交酯)(PDL)、聚(丙交酯-共-乙交酯)(PLGA)、聚丙交酯(PLA)。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致孔剂选自多糖,该多糖可以但不限于为纤维素、淀粉和葡糖糖。
此外,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和无机盐的质量比为(1-10):(1-5):(1-4):(1-8):(1-3)。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和无机盐的质量比为(6-8):(2-4):(1-3):(4-6):(1-2)。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合反应的温度可以为70-120℃,例如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聚合反应时间为20-48h,例如20h、21h、22h、23h、24h、25h、26h、27h、28h、29h、30h、31h、32h、33h、34h、35h、36h、37h、38h、39h、40h、41h、42h、43h、44h、45h、46h、47h、48h。
为除去聚合反应后所得产物的可溶物及多余的反应物,通常采用超声方法。超声的时间为5-10h,例如5h、5.5h、6h、6.5h、7h、7.5h、8h、8.5h、9h、9.5h、10h。
超声后所得的产物进行干燥,得到本发明的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该干燥可以选择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时间为10-24h,例如10h、10.5h、11h、11.5h、12h、12.5h、13h、13.5h、14h、14.5h、15h、15.5h、16h、16.5h、17h、17.5h、18h、18.5h、19h、19.5h、20h、20.5h、21h、21.5h、22h、22.5h、23h、23.5h和24h。
在本发明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选自金属基复合物。示例性的,金属基复合物包含钛、钛-铝合金、铌和锆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金属基复合物包括市售纯钛金属(CpTi)或钛合金。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中,Ti-6Al-2Sn-4Zr-2Mo、Ti-V-2Fe-3Al、和TiNi。
对于本发明的多孔金属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例如立体光刻法、激光烧结、热喷雾等。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所述废水处理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载体,且所述微生物载体上负载有混合菌群,所述混合菌群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
具体的,将上述负载有硫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的微生物载体投入到废水处理设备中处理1-8d。其中,废水中硫酸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5%,硝酸盐的去除率可以到达99.2%,铀及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5%。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对照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和对照例中所用化学材料及仪器,均为常规化学材料及常规仪器,均可商购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烯单体、丙三醇、过氧化二苯甲酰、聚(丙交酯-共-乙交酯)和氧化锌按质量比为6:3:2:3:1进行混合后,倒入反应釜中,于50℃下反应24h;
2)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超声5h,以去除多余的可溶物;
3)对步骤2)获得的物质进行真空10h,得到微生物载体。
图1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微生物载体的SEM图,从图1可以看出,该微生物载体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目测可以看出,孔隙的平均直径为480μm。如下实施例采用同样的表征方法,亦可获得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2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烯单体、丙二醇、过氧化二叔丁基、聚(丙交酯-共-乙交酯)和氧化铜按质量比为8:2:3:5:2进行混合后,倒入反应釜中,于60℃下反应28h;
2)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超声8h,以去除多余的可溶物;
3)对步骤2)获得的物质进行真空12h,得到微生物载体。
实施例3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单体、丙二醇、过氧化二叔丁基、聚丙交酯和氧化铜按质量比为5:2:2:1:2进行混合后,倒入反应釜中,于80℃下反应30h;
2)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超声10h,以去除多余的可溶物;
3)对步骤2)获得的物质进行真空11h,得到微生物载体。
实施例4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单体、邻苯二胺、过氧化二叔丁基、聚丙交酯和氯化铜按质量比为3:2:3:1:1进行混合后,倒入反应釜中,于80℃下反应30h;
2)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超声6h,以去除多余的可溶物;
3)对步骤2)获得的物质进行真空18h,得到微生物载体。
实施例5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酸单体、对苯二胺、过氧化二叔丁基、聚丙交酯和氯化铜按质量比为6:3:2:5:2进行混合后,倒入反应釜中,于120℃下反应48h;
2)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超声9h,以去除多余的可溶物;
3)对步骤2)获得的物质进行真空24h,得到微生物载体。
实施例6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硅氧烷单体、1,2-乙二胺、过苯甲酸叔丁酯、聚丙交酯和氯化铁按质量比为10:5:4:8:3进行混合后,倒入反应釜中,于120℃下反应40h;
2)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超声10h,以去除多余的可溶物;
3)对步骤2)获得的物质进行真空24h,得到微生物载体。
实施例7
本实施的微生物载体采用Ti-6Al-2Sn-4Zr-2Mo。
实施例8
本实施的微生物载体采用Ti-V-2Fe-3Al。
实施例9
本实施的微生物载体采用TiNi。
对比例1
该对比例采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100571.4所公开的微生物载体,该微生物载体根据其公开的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所制得,具体如下:
按下述配比取各原料:
Figure BDA0002744286700000101
制备方法为:可以先将高分子配成溶液,然后将水溶性单体、高分子溶液、细菌粉体、无菌水、交联剂和引发剂按配比加入作为聚合反应器的容器中,在20℃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在40℃的恒温条件下放置25min后,把聚合形成的凝胶从容器中取出,即制得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微生物载体。
孔隙率和孔隙直径的测定法
本发明通过压汞法来测定实施例1-9和对比例1所制备的微生物载体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压汞法是指利用汞的表面张力大小来向粉末的细孔施加压力以使汞浸入,并根据压力及所压入的汞量来求出孔隙率和孔隙直径,该测定方法采用了MicromeriticsAutoPoreIV压汞仪,测定条件如下:
Hg表面张力:0.45N/m;
Hg接触角:(I)140.1°、(E)136.5°;
温度:20℃;
样品尺寸的直径为0.5mm、高度为0.8mm的圆柱形。
实施例1-9和对比例1所制得的微生物载体样品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744286700000102
Figure BDA0002744286700000111
机械强度的测定
将实施例1-9和对比例1所制备的微生物载体裁剪成直径为2mm的样品,通过压力机施加压力给上述样品,直至样品发生断裂,断裂时的压力可表示抗断强度。具体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抗断强度(MPa)
实施例1 756
实施例2 812
实施例3 826
实施例4 805
实施例5 782
实施例6 764
实施例7 925
实施例8 905
实施例9 896
对比例1 256
重复试验
将实施例1制得的的微生物载体接种硫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后处理高浓度的含铀废水,并进行重复利用实验,检测对废水中铀的去除率,将不同时间检测到的去除率分别绘制成曲线,形成图2。
重复利用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
1)将接种后的微生物载体置于15L的厌氧流化床反应中,通入含铀废水,其中,废水中U(VI)的浓度为12mg/L左右;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取样,该样品为发生反应后的溶液,通过WGJ-微量铀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溶液中目标离子的浓度,并根据计算将得到的去除率分别绘制成曲线;
3)回收微生物载体,用于重复下一次实验,得到的结果通过形成去除率曲线标示于图2中。
从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微生物载体不仅能够牢固的负载微生物,而且还能够多次重复利用。此外,负载微生物的微生物载体作为填料,对含铀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重复5次利用后,废水中铀的去除率依然达到80%左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包含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微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所述材料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并且所述材料的孔隙率为60-90%,孔隙直径为50-20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烯烃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和丙烯酸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聚合物包含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氯丁烯和氯磺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聚合物包含氟硅氧烷、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包含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选自金属基复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复合物包含钛、钛-铝合金、铌和锆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中孔隙直径为100-500μm的孔隙数量占总孔隙数量的20-75%。
10.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载体,且所述微生物载体上负载有混合菌群,所述混合菌群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
CN202011160889.1A 2020-10-27 2020-10-27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Pending CN112390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0889.1A CN112390346A (zh) 2020-10-27 2020-10-27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0889.1A CN112390346A (zh) 2020-10-27 2020-10-27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0346A true CN112390346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597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0889.1A Pending CN112390346A (zh) 2020-10-27 2020-10-27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03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826A (zh) * 2022-03-28 2022-06-14 中化学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脱氮用铁碳耦合生物颗粒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518642A (zh) * 2022-10-10 2022-12-27 辽宁华泰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0069A (ja) * 1998-04-15 1999-10-26 Hymo Corp 微生物担体
US20010024828A1 (en) * 1997-05-29 2001-09-27 Takaaki Maekawa Carrier for microorganism incubation in which micro-elements and inorganic nutrient salts are diffussed
US6908753B1 (en) * 1999-10-19 2005-06-21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ce element-containing carrier for growing microorganism
CN101748112A (zh) * 2010-01-22 2010-06-23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127215A1 (en) * 2009-12-01 2011-06-02 Ime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aqueous waste compositions
CN104619652A (zh) * 2012-06-15 2015-05-13 微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生物催化剂组合物和使用的方法
CN108726688A (zh) * 2018-04-25 2018-11-02 上海翰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用多孔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828A1 (en) * 1997-05-29 2001-09-27 Takaaki Maekawa Carrier for microorganism incubation in which micro-elements and inorganic nutrient salts are diffussed
JPH11290069A (ja) * 1998-04-15 1999-10-26 Hymo Corp 微生物担体
US6908753B1 (en) * 1999-10-19 2005-06-21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ce element-containing carrier for growing microorganism
US20110127215A1 (en) * 2009-12-01 2011-06-02 Ime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aqueous waste compositions
CN101748112A (zh) * 2010-01-22 2010-06-23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9652A (zh) * 2012-06-15 2015-05-13 微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生物催化剂组合物和使用的方法
CN108726688A (zh) * 2018-04-25 2018-11-02 上海翰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用多孔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辉荣等: "《浮动草床与微生态制剂调控养殖池塘水环境新技术》", 31 December 1991, 北京:海洋出版社, pages: 135 - 3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826A (zh) * 2022-03-28 2022-06-14 中化学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脱氮用铁碳耦合生物颗粒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620826B (zh) * 2022-03-28 2024-04-02 中化学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脱氮用铁碳耦合生物颗粒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518642A (zh) * 2022-10-10 2022-12-27 辽宁华泰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CN115518642B (zh) * 2022-10-10 2024-02-09 辽宁华泰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0346A (zh) 微生物载体及其用途
Chen et al. Biosorption of uranium by immobiliz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amada et al.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graft material for metal adsorbent and crosslinked natural polymer for healthcare product
Alhakawati et al. Removal of copper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scophyllum nodosum immobilised in 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foam
CN103553273B (zh) 一种光催化耦合微生物法一体化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1748112B (zh) 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A1049954A (en) Hydrophobic substrate with grafted hydrophilic inclusions
JP5046183B2 (ja) 1,4−ジオキサン分解菌の培養及び馴養方法、1,4−ジオキサン分解菌固定化担体の製造方法、廃水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Torkaman et al. Assessing the 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c adsorbents with emphasis on heavy metals remov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Choi et al. Crosslinking of PVA/alginate carriers by glutaraldehyde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enhanced inhibition of deammonification sludge
CN101948823A (zh) 具有纳米复合结构的包埋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007575A (ja) 微生物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519963A1 (en) Microporous polymers
CN108060156B (zh) 一种包埋微生物pva凝胶材料的造孔方法
Tobin et al. Immobilisation protocols and effects on cadmium uptake by Rhizopus arrhizus biosorbents
Khozamy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acrylic acid/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 hydrogel in remediation of Cd (II), Zn (II) and Pb (II) for 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
Bandhyopadhyay et al. Solid matrix characterization of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putida MTCC 1194 used for phenol degradation
Siwi et al. Effect of immobilized biosorbents on the heavy metals (Cu2+) biosorption with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waste
CN108503048B (zh) 一种利用产电微生物挂膜阳极生物电解净化河涌黑臭水体的方法
Khan et al. Long-term efficient deammonification operation with PVA/alginate carrier modified by foaming agent
CN101050456B (zh) 一种固定化细胞聚丙烯酰胺大孔凝胶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60304A (zh) 一种包埋微生物载体及其光化学制备方法
Ti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polyvinyl alcohol and alginate for cell immobilization in biosorption
CN108557994A (zh) 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JP2007268368A (ja) 包括固定化担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廃水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