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8193A - 一种钢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8193A
CN112388193A CN202011207754.6A CN202011207754A CN112388193A CN 112388193 A CN112388193 A CN 112388193A CN 202011207754 A CN202011207754 A CN 202011207754A CN 112388193 A CN112388193 A CN 112388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turning
guide roller
support
bracket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77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8193B (zh
Inventor
陶琼交
陶世元
汪小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engda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engda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engda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engda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77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8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8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8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8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8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8/00Welding or cutting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e.g. electrolytic welding
    • B23K28/02Combined welding or cutting procedur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架组件,包括四块长条形钢板焊接而成的方钢管,方钢管内侧拐角处设有加强筋,本发明利用预拼装装置能够将钢板自动拼合成指定形状及H形或U型;在拼装时,只需利用吊装设备将三块钢板分别平放在升降支架和两个翻转支架上,设备就能够自动实现三块钢板的定位和拼装,拼装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扶持,操作过程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采用加强筋预装设备实现了加强筋的自动上料和定位,这一方面为加强筋的焊接提供了便利,因为不用人工进行扶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强筋的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架组件。
背景技术
钢架结构是厂房等建筑设施常用的承力结构,为确保钢架结构强度可靠一般采用厚重钢板焊接制造。钢架主要结构形式有工字钢梁、方钢立柱等,加工时首先将钢板切割成指定尺寸,然后将钢板拼接成指定形状,再将接缝焊接牢固,焊接时首先采用点焊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利用埋焊机对接缝进行可靠焊接,然而由于钢板重量较大,现有技术在拼装时需要依赖吊装设备进行辅助支撑,不仅定位难度较大而且操作繁琐,不便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钢架组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钢架组件,包括四块长条形钢板焊接而成的方钢管,方钢管内侧拐角处设有加强筋,钢架组件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步骤1:利用激光切割机将钢板切割成长条状;
步骤2:利用吊装设备将3块长条状钢板吊装至钢构预拼装装置,钢构预拼装装置将其中两块钢板翻转为竖直状态,另一块钢板保持水平状态,并将两块竖直钢板的侧面与水平钢板的两侧边贴合;
步骤3:利用推送装置将钢构预拼装装置内定位好的三块钢板推送至输送辊组内;
步骤4:钢板穿过输送辊组后经过点焊设备,点焊设备在三块钢板之间的接缝位置每间隔一段距离实时一次点焊,使各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步骤6: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三块钢板之间的拐角处,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
步骤7:将加强筋分别与三块钢板焊接固定;
步骤8:将另一块长条形钢板吊装在加强筋上,并使该钢板夹在两侧钢板之间;
步骤9;将步骤8所得预成型组件吊装至埋焊机底座上,对各钢板之间的外侧接缝实施埋弧焊;
所述步骤2中,钢构预拼装装置包括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和侧钢板排料单元,所述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横向钢板的水平托辊,水平托辊与升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侧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两侧分别设置的一翻转支架,翻转支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辊,所述翻转支架与基座两侧设置的底座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托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导辊,第二导辊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轴线方向垂直且与翻转支架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沿翻转支架的铰接轴轴线方向看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具有交叉部分;所述翻转支架被装配为具有以下两工位:工位一,第一导辊处于水平状态且第二导辊处于竖直状态,以及工位二,第一导轨处于竖直状态且第二导辊处于水平状态;翻转支架上还设有第三导辊,第三导辊转动设置在一摆动支架上,摆动支架与翻转支架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导辊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三导辊的轴线方向与摆动支架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当翻转支架处于工位二时第三导辊位于第二导辊上方;所述升降支架与翻转支架之间设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自竖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向上抬起且当翻转支架自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姿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释放使升降支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且升降支架下落后所处的位置高度可调,当翻转支架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其上的侧钢板的侧壁刚好能够与升降支架上的横向钢板的侧边贴合;
拼装时,首先将翻转支架调整至水平状态,将两块钢板分别吊装至两翻转支架的第一导辊上,将另一块钢板吊装至水平托辊上;然后驱动两翻转支架供从工位一运动至工位二,此过程中第一导辊上的钢板会想第二导辊滑动直至该钢板的侧边与第二导辊的辊面贴合,以此实现两侧钢板的定位;当第一导辊翻转为竖直状态后,第三导辊也摆动至与第一导辊平行的姿态,使侧钢板上端被夹在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之间;同时在翻转支架翻转的过程中升降支架下行,第一导辊翻转为竖直状态后,水平托辊刚好下降至指定高度,且两块侧钢板的侧面也刚好与横向钢板的两侧边贴合;
所述步骤6中,采用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来放置加强筋,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和升降座,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用于存放加强筋,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内的加强筋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上,所述翻转机械手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侧推块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滑动连接,升降座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所述侧推块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位于两翻转机械手之间时翻转机械手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下行能够将加强筋从两翻转机械手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压入方钢管的横向钢板和两侧钢板之间;当升降座上行时两侧推块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
放置时,将多个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内,推料机构将加强筋推送至翻转机械手内,翻转机械手将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升降座上的侧推块深入加强筋内并通过永磁体将加强筋吸合,然后升降座下行将加强筋从翻转机械手下端抽离,并将加强筋按压在横向钢板与侧钢板之间的拐角处。
所述摆动支架相对于翻转支架具有工位a和工位b,当摆动支架处于工位a时第三导辊的轴线与翻转支架的铰接轴的轴线平行,且第三导辊避开第一导辊的支撑区域,当摆动支架处于工位b时第三导辊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的轴线方向平行,且第三导辊凸伸至第一导辊的支撑区域内并与第一导辊配合用于夹紧侧钢板;所述摆动支架、翻转支架和底座之间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处于工位一时摆动支架处于工位a,当翻转支架处于工位二时摆动支架处于工位b,且当翻转支架自工位一向工位二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自工位a向工位b运动,当翻转支架自工位二向工位一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自工位b向工位a运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轴线与第二导辊的轴线平行,第二传动轴的轴线与第一传动轴的轴线垂直且与摆动支架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底座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翻转支架的铰接轴同轴设置,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摆动支架的铰接轴上设有同步转动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到第六锥齿轮之间的总的传动比为1:1。
所述摆动支架的铰接轴与翻转支架之间还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被装配为当摆动支架由工位a向工位b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靠近第一导辊的方向运动,且当摆动支架由工位b向工位a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一导辊的方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翻转支架上沿摆动支架的铰接轴周向设置的螺旋凸台以及摆动支架的铰接轴上设置的销杆,摆动支架的铰接轴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与翻转支架滑动连接,销杆与螺旋凸台滑动抵接,摆动支架与翻转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当摆动支架自工位a向工位b运动时第一弹性单元的弹力能够驱使摆动支架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靠近第一导辊的方向滑动;当摆动支架自工位b向工位a运动时螺旋凸台能够挤推销杆从而使摆动支架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一导辊的方向滑动。
所述升降支架通过竖直导柱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翻转支架的铰接轴上固定设置的摆杆,所述摆杆的端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与升降支架的底面滚动挡接,当翻转支架处于水平状态时摆杆处于竖直状态,当翻转支架处于竖直状态时摆杆处于水平状态,且摆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辊的长度。
所述基座上设有向上凸伸设置的凸伸单元,凸伸单元上端与升降支架底面挡接,凸伸单元的凸伸高度可调;所述凸伸单元是机座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翻转支架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翻转支架翻转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为活塞缸,活塞缸的缸体与底座铰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支架相对铰接且铰接轴与翻转支架和底座之间的铰接轴不同轴;所述底座与基座上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翻转支架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基座与两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底座沿所述滑轨同步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基座转动连接并与滑轨平行设置的丝杠,丝杠上对称设置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两底座上设置的螺母块螺纹配合,丝杠端部连接有手轮或电机。
所述储料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筒,以及矩形筒底部设置的底板,所述加强筋沿竖直方向堆叠在储料槽内且各加强筋的的板面水平设置;矩形筒两窄壁的底部设有扁孔,扁孔的高度大于一块加强筋的厚度且小于两块加强筋的厚度;所述翻转机械手具有一扁平夹腔,翻转机械手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使扁平夹腔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间切换,当扁平夹腔处于水平状态时扁平夹腔的一端与矩形筒其中一侧的扁孔平齐,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最底部的加强筋推送至处于水平状态的扁平夹腔内,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板,推板沿滑动方向与矩形筒底部的扁孔正对设置。
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滑动以及驱动翻转机械手转动的联动驱动机构,所述联动驱动机构被装配为在推板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能够使扁平夹腔保持水平状态,且当推板从储料槽内抽离的过程中能够同时驱动翻转机械手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翻转机械手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回转部和芯部,所述外回转部与芯部转动连接,芯部与机架转动连接,外回转部上设有第一扁槽,芯部上设有第二扁槽,当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平齐时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扁平夹腔;所述机架与外回转部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被装配为能够限制外回转部仅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之间回转,外回转部与机架之间设有扭簧,扭簧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外回转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芯部与联动驱动机构相连,当推板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推板从储料槽内抽离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当加强筋位于扁平夹腔内且芯部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芯部能够通过加强筋带动外回转部同步转动从而使外回转部转动至竖直状态,且加强筋在芯部和外回转部的相对扭转力作用下被夹紧,而当扁平夹腔内的加强筋抽离后,外回转部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回弹至水平状态,进而使推板下一次刚开始推送加强筋时扁平夹腔的端部就已经与扁孔对齐。
所述联动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活塞缸,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推板固接;还包括水平导杆,水平导杆的一端设有推头,推头上设有竖直腰型孔,所述芯部的转轴上设有摆臂,摆臂的端部设有销柱,所述销柱与竖直腰型孔滑动枢接,所述水平导杆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机架滑动连接,且水平导杆与机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芯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推板上延伸设置有一挡接部,挡接部与水平导杆上设置的径向凸部挡接,当推板向远离翻转机械手的方向滑动时挡接部能够带动水平导杆滑动并使芯部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压簧套装在水平导杆上且压簧两端分别与推头和机架抵接。
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的驱动块,机架设有用于驱动驱动块上下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为机架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所述两侧推块上设有楔形块,所述驱动块上设有与两楔形块配合的斜面,当驱动块相对于升降座下行时能够驱动两侧推块相互远离;所述升降座与机架之间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升降座位于两翻转机械手之间时能够将升降座保持在该位置,且当驱动块下行至驱动两侧推块相互远离后锁止机构能够将升降座释放,此时升降座继续下行能够带动升降座同步下行;所述侧推块上设有与加强筋三角形区域的斜边相配合的斜坡面,该斜坡面的两侧设有用于夹持加强筋侧面的夹壁;所述升降座上设有与驱动块挡接的挡接板,当驱动块上行并与楔形块脱离后驱动块与挡接板抵触,此时驱动块继续上行能够带动升降座上行,而两侧推块则在顶部斜坡面与加强筋斜边的作用下相互合拢并与加强筋脱离;所述驱动块两侧还设有台阶面,当驱动块驱动两侧推块分相互远离后驱动块台阶面以下的部分插在两楔形块之间,而台阶面与楔形块挡接以驱动升降座下行。
所述升降座通过竖直导杆与机架构成阻尼滑动配合;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竖直导杆上设置的卡槽以及机架上滑动设置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相互贯通的圆孔和扁孔,圆孔的直径大于竖直导杆的直径,扁孔的宽度小于竖直导杆的直径且大于竖直导杆的卡槽处的截面宽度,卡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弹簧,当升降座位于两翻转机械手之间时卡板与卡槽平齐,此时卡板在弹簧作用下使扁孔卡入卡槽内以阻止升降座的竖直运动;所述卡板上设有第二楔形块,还包括与驱动块相对固接的楔形驱动块,当驱动块将两侧推块分离后楔形驱动块与第二楔形块抵接,此时驱动块继续下行能够驱动卡板滑动并使圆孔与竖直导杆正对进而使锁止机构解锁。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的预拼装装置能够将钢板自动拼合成指定形状及H形或U型,这也是钢架结构最常用的部件,其中H形构件主要作为钢梁使用,而U型构件再加一块钢板能够组成方钢,其主要作为承重立柱使用;在拼装时,只需利用吊装设备将三块钢板分别平放在升降支架和两个翻转支架上,设备就能够自动实现三块钢板的定位和拼装,拼装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扶持,操作过程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采用加强筋预装设备实现了加强筋的自动上料和定位,这一方面为加强筋的焊接提供了便利,因为不用人工进行扶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强筋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预拼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预拼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支架的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支架另一视角的装配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支架的装配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强筋预装设备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强筋上料机构的立体图,图中隐去了储料槽;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机械手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压装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座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座及锁止机构的立体图,图中隐去了机架。
为清楚展示本发明的主要,图中机架等主要支撑部件都已隐去,因此在表述中出现机架的地方可能不在同一处,但各机架实际上是连为一体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钢架预成型系统,包括预拼装装置、输送辊组、点焊设备以及加强筋预装设备,所述预拼装装置用于将三块长条形钢板排列成U型,输送辊组用于输送摆列后的钢板向下游进给,加强筋预装设备用于将加强筋安装在三块钢板之间的拐角处,点焊设备用于对个钢板及加强筋之间的接缝进行点焊固定。
如图1-5所示,预拼装装置包括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和侧钢板排料单元;所述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10,升降支架10沿竖直方向与基座30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架10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横向钢板的水平托辊11,水平托辊11与升降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侧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10两侧分别设置的一翻转支架20,翻转支架20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辊21,所述翻转支架20与基座30两侧设置的底座31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托辊11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20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导辊22,第二导辊2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轴线方向垂直且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沿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轴线方向看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具有交叉部分;所述翻转支架20被装配为具有以下两工位:工位一,第一导辊21处于水平状态且第二导辊22处于竖直状态,以及工位二,第一导轨处于竖直状态且第二导辊22处于水平状态;翻转支架20上还设有第三导辊23,第三导辊23转动设置在一摆动支架231上,摆动支架231与翻转支架20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导辊22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三导辊23的轴线方向与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二时第三导辊23位于第二导辊22上方;所述升降支架10与翻转支架20之间设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20自竖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10向上抬起且当翻转支架20自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姿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10释放使升降支架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且升降支架10下落后所处的位置高度可调,当翻转支架20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其上的侧钢板2的侧壁刚好能够与升降支架10上的横向钢板1的侧边贴合;本发明的预拼装装置能够将钢板自动拼合成指定形状及H形或U型,这也是钢架结构最常用的部件,其中H形构件主要作为钢梁使用,而U型构件再加一块钢板能够组成方钢,其主要作为承重立柱使用;在拼装时,只需利用吊装设备将三块钢板分别平放在升降支架10和两个翻转支架20上,设备就能够自动实现三块钢板的定位和拼装,拼装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扶持,操作过程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6-12所示,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40、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60和升降座70,所述加强筋3由钢板制成,加强筋3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40用于存放加强筋3,加强筋3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内的加强筋3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上,所述翻转机械手60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3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70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7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71,侧推块71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70滑动连接,升降座70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60;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翻转机械手60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3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3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70下行能够将加强筋3从两翻转机械手60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3压入横向钢板1和两侧钢板2之间;当升降座70上行时两侧推块71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3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本发明采用加强筋预装设备实现了加强筋的自动上料和定位,这一方面为加强筋的焊接提供了便利,因为不用人工进行扶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强筋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输送辊组和点焊设备可以再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输送辊组主要是为定位后的各钢板提供进给动力,点焊设备可以是人工手持点焊钳操作,也可以是搭载了点焊机头的工业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摆动支架231相对于翻转支架20具有工位a和工位b,当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a时第三导辊23的轴线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平行,且第三导辊23避开第一导辊21的支撑区域,如图1-3所示,当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b时第三导辊23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第三导辊23凸伸至第一导辊21的支撑区域内并与第一导辊21配合用于夹紧侧钢板;所述摆动支架231、翻转支架20和底座31之间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一时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a,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二时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b,且当翻转支架20自工位一向工位二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自工位a向工位b运动,当翻转支架20自工位二向工位一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自工位b向工位a运动;如图4所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4,第一传动轴25的轴线与第二导辊22的轴线平行,第二传动轴24的轴线与第一传动轴25的轴线垂直且与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底座31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11且第一锥齿轮311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同轴设置,第一传动轴2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251和第三锥齿轮252,第二传动轴2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锥齿轮241和第五锥齿轮242,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上设有同步转动连接的第六锥齿轮232,所述第一锥齿轮311与第二锥齿轮251啮合,第三锥齿轮252与第四锥齿轮241啮合,第五锥齿轮242与第六锥齿轮232啮合;第一锥齿轮311到第六锥齿轮232之间的总的传动比为1:1。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与翻转支架20之间还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被装配为当摆动支架231由工位a向工位b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靠近第一导辊21的方向运动,且当摆动支架231由工位b向工位a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一导辊21的方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翻转支架20上沿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周向设置的螺旋凸台235以及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上设置的销杆234,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与翻转支架20滑动连接,销杆234与螺旋凸台235滑动抵接,摆动支架231与翻转支架2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233,当摆动支架231自工位a向工位b运动时第一弹性单元233的弹力能够驱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靠近第一导辊21的方向滑动;当摆动支架231自工位b向工位a运动时螺旋凸台235能够挤推销杆234从而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一导辊21的方向滑动。本发明设置的伸缩机构能够在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二时确保第三导辊23将侧钢板弹性夹紧,避免钢板上端出现晃动,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支架10通过竖直导柱与基座30滑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上固定设置的摆杆26,所述摆杆26的端部设有导轮261,所述导轮261与升降支架10的底面滚动挡接,当翻转支架20处于水平状态时摆杆26处于竖直状态,当翻转支架20处于竖直状态时摆杆26处于水平状态,且摆杆26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辊22的长度。所述基座30上设有向上凸伸设置的凸伸单元34,凸伸单元34上端与升降支架10底面挡接,凸伸单元34的凸伸高度可调;所述凸伸单元34是机座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的活塞杆;本发明只需要调整凸伸单元34的凸伸高度就能够使升降支架10下降时停留在不同高度,进而使横向钢板定位在侧钢板的不同位置,从而拼装出不同规格的H型构件和U型构件。
优选的,所述翻转支架20与底座3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翻转支架20翻转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为活塞缸,活塞缸的缸体与底座31铰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支架20相对铰接且铰接轴与翻转支架20和底座31之间的铰接轴不同轴;所述底座31与基座30上设置的滑轨32滑动连接,滑轨3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基座30与两底座3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底座31沿所述滑轨32同步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基座30转动连接并与滑轨32平行设置的丝杠33,丝杠33上对称设置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两底座31上设置的螺母块螺纹配合,丝杠33端部连接有手轮或电机;本发明的两翻转支架20之间的间距可调以此来实现不同宽度的构件的成产。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储料槽40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筒,以及矩形筒底部设置的底板,所述加强筋3沿竖直方向堆叠在储料槽40内且各加强筋的的板面水平设置;矩形筒两窄壁的底部设有扁孔,扁孔的高度大于一块加强筋3的厚度且小于两块加强筋3的厚度。
如图8、9所示,所述翻转机械手60具有一扁平夹腔,翻转机械手60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使扁平夹腔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间切换,当扁平夹腔处于水平状态时扁平夹腔的一端与矩形筒其中一侧的扁孔平齐,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最底部的加强筋推送至处于水平状态的扁平夹腔内,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板50,推板50沿滑动方向与矩形筒底部的扁孔正对设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50滑动以及驱动翻转机械手60转动的联动驱动机构,所述联动驱动机构被装配为在推板50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能够使扁平夹腔保持水平状态,且当推板50从储料槽40内抽离的过程中能够同时驱动翻转机械手60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翻转机械手60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回转部61和芯部62,所述外回转部61与芯部62转动连接,芯部62与机架转动连接,外回转部61上设有第一扁槽,芯部62上设有第二扁槽,当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平齐时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扁平夹腔;所述机架与外回转部61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被装配为能够限制外回转部61仅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之间回转,外回转部61与机架之间设有扭簧64,扭簧64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外回转部61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芯部62与联动驱动机构相连,当推板50将加强筋3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62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推板50从储料槽40内抽离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62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当加强筋位于扁平夹腔内且芯部62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芯部62能够通过加强筋带动外回转部61同步转动从而使外回转部61转动至竖直状态,且加强筋在芯部62和外回转部61的相对扭转力作用下被夹紧,而当扁平夹腔内的加强筋3抽离后,外回转部61在扭簧64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回弹至水平状态,进而使推板50下一次刚开始推送加强筋3时扁平夹腔的端部就已经与扁孔对齐。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联动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活塞缸,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推板50固接;还包括水平导杆52,水平导杆52的一端设有推头54,推头54上设有竖直腰型孔,所述芯部62的转轴上设有摆臂63,摆臂63的端部设有销柱,所述销柱与竖直腰型孔滑动枢接,所述水平导杆52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机架滑动连接,且水平导杆52与机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3,弹性元件53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芯部62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推板50上延伸设置有一挡接部51,挡接部51与水平导杆52上设置的径向凸部挡接,当推板50向远离翻转机械手60的方向滑动时挡接部51能够带动水平导杆52滑动并使芯部62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弹性元件53为压簧,压簧套装在水平导杆52上且压簧两端分别与推头54和机架抵接。
优选的,如图10、11所示,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的驱动块72,机架设有用于驱动驱动块72上下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为机架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所述两侧推块71上设有楔形块713,所述驱动块72上设有与两楔形块713配合的斜面,当驱动块72相对于升降座70下行时能够驱动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所述升降座70与机架之间设有锁止机构80,锁止机构80被装配为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能够将升降座70保持在该位置,且当驱动块72下行至驱动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后锁止机构80能够将升降座70释放,此时升降座70继续下行能够带动升降座70同步下行;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与加强筋3三角形区域的斜边相配合的斜坡面711,该斜坡面711的两侧设有用于夹持加强筋侧面的夹壁712;所述升降座70上设有与驱动块72挡接的挡接板74,当驱动块72上行并与楔形块713脱离后驱动块72与挡接板74抵触,此时驱动块72继续上行能够带动升降座70上行,而两侧推块71则在顶部斜坡面711与加强筋3斜边的作用下相互合拢并与加强筋3脱离;所述驱动块72两侧还设有台阶面,当驱动块72驱动两侧推块71分相互远离后驱动块72台阶面以下的部分插在两楔形块713之间,而台阶面与楔形块713挡接以驱动升降座70下行。
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升降座70通过竖直导杆73与机架构成阻尼滑动配合;所述锁止机构80包括竖直导杆73上设置的卡槽731以及机架上滑动设置的卡板81,所述卡板81上设有相互贯通的圆孔和扁孔,圆孔的直径大于竖直导杆73的直径,扁孔的宽度小于竖直导杆73的直径且大于竖直导杆73的卡槽731处的截面宽度,卡板81与机架之间设有弹簧82,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卡板81与卡槽731平齐,此时卡板81在弹簧82作用下使扁孔卡入卡槽731内以阻止升降座70的竖直运动。所述卡板81上设有第二楔形块83,还包括与驱动块72相对固接的楔形驱动块75,当驱动块72将两侧推块71分离后楔形驱动块75与第二楔形块83抵接,此时驱动块72继续下行能够驱动卡板81滑动并使圆孔与竖直导杆73正对进而使锁止机构80解锁。
实施例2
一种实施例1所述系统加工的钢架组件,包括四块长条形钢板焊接而成的方钢管,方钢管内侧拐角处设有加强筋,钢架组件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步骤1:利用激光切割机将钢板切割成长条状;
步骤2:利用吊装设备将3块长条状钢板吊装至钢构预拼装装置,钢构预拼装装置将其中两块钢板翻转为竖直状态,另一块钢板保持水平状态,并将两块竖直钢板的侧面与水平钢板的两侧边贴合;
步骤3:利用推送装置将钢构预拼装装置内定位好的三块钢板推送至输送辊组内;
步骤4:钢板穿过输送辊组后经过点焊设备,点焊设备在三块钢板之间的接缝位置每间隔一段距离实时一次点焊,使各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步骤6: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三块钢板之间的拐角处,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
步骤7:将加强筋分别与三块钢板焊接固定;
步骤8:将另一块长条形钢板吊装在加强筋上,并使该钢板夹在两侧钢板之间;
步骤9;将步骤8所得预成型组件吊装至埋焊机底座31上,对各钢板之间的外侧接缝实施埋弧焊;
所述步骤2中,钢构预拼装装置包括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和侧钢板排料单元,所述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10,升降支架10沿竖直方向与基座30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架10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横向钢板的水平托辊11,水平托辊11与升降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侧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10两侧分别设置的一翻转支架20,翻转支架20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辊21,所述翻转支架20与基座30两侧设置的底座31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托辊11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20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导辊22,第二导辊2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轴线方向垂直且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沿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轴线方向看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具有交叉部分;所述翻转支架20被装配为具有以下两工位:工位一,第一导辊21处于水平状态且第二导辊22处于竖直状态,以及工位二,第一导轨处于竖直状态且第二导辊22处于水平状态;翻转支架20上还设有第三导辊23,第三导辊23转动设置在一摆动支架231上,摆动支架231与翻转支架20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导辊22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三导辊23的轴线方向与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二时第三导辊23位于第二导辊22上方;所述升降支架10与翻转支架20之间设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20自竖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10向上抬起且当翻转支架20自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姿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10释放使升降支架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且升降支架10下落后所处的位置高度可调,当翻转支架20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其上的侧钢板的侧壁刚好能够与升降支架10上的横向钢板的侧边贴合;
拼装时,首先将翻转支架20调整至水平状态,将两块钢板分别吊装至两翻转支架20的第一导辊21上,将另一块钢板吊装至水平托辊11上;然后驱动两翻转支架20供从工位一运动至工位二,此过程中第一导辊21上的钢板会想第二导辊22滑动直至该钢板的侧边与第二导辊22的辊面贴合,以此实现两侧钢板的定位;当第一导辊21翻转为竖直状态后,第三导辊23也摆动至与第一导辊21平行的姿态,使侧钢板上端被夹在第一导辊21和第三导辊23之间;同时在翻转支架20翻转的过程中升降支架10下行,第一导辊21翻转为竖直状态后,水平托辊11刚好下降至指定高度,且两块侧钢板的侧面也刚好与横向钢板的两侧边贴合;
所述步骤6中,采用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来放置加强筋,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40、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60和升降座70,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40用于存放加强筋,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内的加强筋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上,所述翻转机械手60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70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7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71,侧推块71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70滑动连接,升降座70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60;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翻转机械手60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70下行能够将加强筋从两翻转机械手60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压入方钢管的横向钢板和两侧钢板之间;当升降座70上行时两侧推块71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
放置时,将多个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推料机构将加强筋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内,翻转机械手60将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升降座70上的侧推块71深入加强筋内并通过永磁体将加强筋吸合,然后升降座70下行将加强筋从翻转机械手60下端抽离,并将加强筋按压在横向钢板与侧钢板之间的拐角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长条形钢板焊接而成的方钢管,方钢管内侧拐角处设有加强筋,钢架组件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步骤1:利用激光切割机将钢板切割成长条状;
步骤2:利用吊装设备将3块长条状钢板吊装至钢构预拼装装置,钢构预拼装装置将其中两块钢板翻转为竖直状态,另一块钢板保持水平状态,并将两块竖直钢板的侧面与水平钢板的两侧边贴合;
步骤3:利用推送装置将钢构预拼装装置内定位好的三块钢板推送至输送辊组内;
步骤4:钢板穿过输送辊组后经过点焊设备,点焊设备在三块钢板之间的接缝位置每间隔一段距离实时一次点焊,使各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步骤6: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三块钢板之间的拐角处,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
步骤7:将加强筋分别与三块钢板焊接固定;
步骤8:将另一块长条形钢板吊装在加强筋上,并使该钢板夹在两侧钢板之间;
步骤9;将步骤8所得预成型组件吊装至埋焊机底座(31)上,对各钢板之间的外侧接缝实施埋弧焊;
所述步骤2中,钢构预拼装装置包括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和侧钢板排料单元,所述横向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10),升降支架(10)沿竖直方向与基座(30)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架(10)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横向钢板的水平托辊(11),水平托辊(11)与升降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侧钢板排料单元包括升降支架(10)两侧分别设置的一翻转支架(20),翻转支架(20)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辊(21),所述翻转支架(20)与基座(30)两侧设置的底座(31)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托辊(11)的轴线方向垂直;翻转支架(20)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导辊(22),第二导辊(2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轴线方向垂直且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沿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轴线方向看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具有交叉部分;所述翻转支架(20)被装配为具有以下两工位:工位一,第一导辊(21)处于水平状态且第二导辊(22)处于竖直状态,以及工位二,第一导轨处于竖直状态且第二导辊(22)处于水平状态;翻转支架(20)上还设有第三导辊(23),第三导辊(23)转动设置在一摆动支架(231)上,摆动支架(231)与翻转支架(20)铰接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导辊(22)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三导辊(23)的轴线方向与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轴线方向垂直,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二时第三导辊(23)位于第二导辊(22)上方;所述升降支架(10)与翻转支架(20)之间设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20)自竖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10)向上抬起且当翻转支架(20)自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姿态时能够将升降支架(10)释放使升降支架(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且升降支架(10)下落后所处的位置高度可调,当翻转支架(20)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其上的侧钢板的侧壁刚好能够与升降支架(10)上的横向钢板的侧边贴合;
拼装时,首先将翻转支架(20)调整至水平状态,将两块钢板分别吊装至两翻转支架(20)的第一导辊(21)上,将另一块钢板吊装至水平托辊(11)上;然后驱动两翻转支架(20)供从工位一运动至工位二,此过程中第一导辊(21)上的钢板会想第二导辊(22)滑动直至该钢板的侧边与第二导辊(22)的辊面贴合,以此实现两侧钢板的定位;当第一导辊(21)翻转为竖直状态后,第三导辊(23)也摆动至与第一导辊(21)平行的姿态,使侧钢板上端被夹在第一导辊(21)和第三导辊(23)之间;同时在翻转支架(20)翻转的过程中升降支架(10)下行,第一导辊(21)翻转为竖直状态后,水平托辊(11)刚好下降至指定高度,且两块侧钢板的侧面也刚好与横向钢板的两侧边贴合;
所述步骤6中,采用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来放置加强筋,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40)、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60)和升降座(70),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40)用于存放加强筋,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内的加强筋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上,所述翻转机械手(60)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70)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7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71),侧推块(71)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70)滑动连接,升降座(70)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60);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翻转机械手(60)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70)下行能够将加强筋从两翻转机械手(60)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压入方钢管的横向钢板和两侧钢板之间;当升降座(70)上行时两侧推块(71)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
放置时,将多个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推料机构将加强筋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内,翻转机械手(60)将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升降座(70)上的侧推块(71)深入加强筋内并通过永磁体将加强筋吸合,然后升降座(70)下行将加强筋从翻转机械手(60)下端抽离,并将加强筋按压在横向钢板与侧钢板之间的拐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架(231)相对于翻转支架(20)具有工位a和工位b,当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a时第三导辊(23)的轴线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平行,且第三导辊(23)避开第一导辊(21)的支撑区域,当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b时第三导辊(23)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辊(2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第三导辊(23)凸伸至第一导辊(21)的支撑区域内并与第一导辊(21)配合用于夹紧侧钢板;所述摆动支架(231)、翻转支架(20)和底座(31)之间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一时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a,当翻转支架(20)处于工位二时摆动支架(231)处于工位b,且当翻转支架(20)自工位一向工位二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自工位a向工位b运动,当翻转支架(20)自工位二向工位一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自工位b向工位a运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4),第一传动轴(25)的轴线与第二导辊(22)的轴线平行,第二传动轴(24)的轴线与第一传动轴(25)的轴线垂直且与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底座(31)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11)且第一锥齿轮(311)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同轴设置,第一传动轴(2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251)和第三锥齿轮(252),第二传动轴(2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锥齿轮(241)和第五锥齿轮(242),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上设有同步转动连接的第六锥齿轮(232),所述第一锥齿轮(311)与第二锥齿轮(251)啮合,第三锥齿轮(252)与第四锥齿轮(241)啮合,第五锥齿轮(242)与第六锥齿轮(232)啮合;第一锥齿轮(311)到第六锥齿轮(232)之间的总的传动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与翻转支架(20)之间还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被装配为当摆动支架(231)由工位a向工位b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靠近第一导辊(21)的方向运动,且当摆动支架(231)由工位b向工位a运动时能够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一导辊(21)的方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翻转支架(20)上沿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周向设置的螺旋凸台(235)以及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上设置的销杆(234),摆动支架(231)的铰接轴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与翻转支架(20)滑动连接,销杆(234)与螺旋凸台(235)滑动抵接,摆动支架(231)与翻转支架(2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233),当摆动支架(231)自工位a向工位b运动时第一弹性单元(233)的弹力能够驱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靠近第一导辊(21)的方向滑动;当摆动支架(231)自工位b向工位a运动时螺旋凸台(235)能够挤推销杆(234)从而使摆动支架(231)沿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一导辊(21)的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10)通过竖直导柱与基座(30)滑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上固定设置的摆杆(26),所述摆杆(26)的端部设有导轮(261),所述导轮(261)与升降支架(10)的底面滚动挡接,当翻转支架(20)处于水平状态时摆杆(26)处于竖直状态,当翻转支架(20)处于竖直状态时摆杆(26)处于水平状态,且摆杆(26)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辊(2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上设有向上凸伸设置的凸伸单元(34),凸伸单元(34)上端与升降支架(10)底面挡接,凸伸单元(34)的凸伸高度可调;所述凸伸单元(34)是机座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翻转支架(20)与底座(3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翻转支架(20)翻转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为活塞缸,活塞缸的缸体与底座(31)铰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支架(20)相对铰接且铰接轴与翻转支架(20)和底座(31)之间的铰接轴不同轴;所述底座(31)与基座(30)上设置的滑轨(32)滑动连接,滑轨(3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支架(20)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基座(30)与两底座(3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底座(31)沿所述滑轨(32)同步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基座(30)转动连接并与滑轨(32)平行设置的丝杠(33),丝杠(33)上对称设置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两底座(31)上设置的螺母块螺纹配合,丝杠(33)端部连接有手轮或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40)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筒,以及矩形筒底部设置的底板,所述加强筋沿竖直方向堆叠在储料槽(40)内且各加强筋的的板面水平设置;矩形筒两窄壁的底部设有扁孔,扁孔的高度大于一块加强筋的厚度且小于两块加强筋的厚度;所述翻转机械手(60)具有一扁平夹腔,翻转机械手(60)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使扁平夹腔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间切换,当扁平夹腔处于水平状态时扁平夹腔的一端与矩形筒其中一侧的扁孔平齐,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最底部的加强筋推送至处于水平状态的扁平夹腔内,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板(50),推板(50)沿滑动方向与矩形筒底部的扁孔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50)滑动以及驱动翻转机械手(60)转动的联动驱动机构,所述联动驱动机构被装配为在推板(50)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能够使扁平夹腔保持水平状态,且当推板(50)从储料槽(40)内抽离的过程中能够同时驱动翻转机械手(60)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翻转机械手(60)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回转部(61)和芯部(62),所述外回转部(61)与芯部(62)转动连接,芯部(62)与机架转动连接,外回转部(61)上设有第一扁槽,芯部(62)上设有第二扁槽,当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平齐时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扁平夹腔;所述机架与外回转部(61)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被装配为能够限制外回转部(61)仅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之间回转,外回转部(61)与机架之间设有扭簧(64),扭簧(64)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外回转部(61)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芯部(62)与联动驱动机构相连,当推板(50)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62)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推板(50)从储料槽(40)内抽离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62)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当加强筋位于扁平夹腔内且芯部(62)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芯部(62)能够通过加强筋带动外回转部(61)同步转动从而使外回转部(61)转动至竖直状态,且加强筋在芯部(62)和外回转部(61)的相对扭转力作用下被夹紧,而当扁平夹腔内的加强筋抽离后,外回转部(61)在扭簧(64)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回弹至水平状态,进而使推板(50)下一次刚开始推送加强筋时扁平夹腔的端部就已经与扁孔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活塞缸,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推板(50)固接;还包括水平导杆(52),水平导杆(52)的一端设有推头(54),推头(54)上设有竖直腰型孔,所述芯部(62)的转轴上设有摆臂(63),摆臂(63)的端部设有销柱,所述销柱与竖直腰型孔滑动枢接,所述水平导杆(52)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机架滑动连接,且水平导杆(52)与机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3),弹性元件(53)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芯部(62)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推板(50)上延伸设置有一挡接部(51),挡接部(51)与水平导杆(52)上设置的径向凸部挡接,当推板(50)向远离翻转机械手(60)的方向滑动时挡接部(51)能够带动水平导杆(52)滑动并使芯部(62)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弹性元件(53)为压簧,压簧套装在水平导杆(52)上且压簧两端分别与推头(54)和机架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的驱动块(72),机架设有用于驱动驱动块(72)上下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为机架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所述两侧推块(71)上设有楔形块(713),所述驱动块(72)上设有与两楔形块(713)配合的斜面,当驱动块(72)相对于升降座(70)下行时能够驱动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所述升降座(70)与机架之间设有锁止机构(80),锁止机构(80)被装配为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能够将升降座(70)保持在该位置,且当驱动块(72)下行至驱动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后锁止机构(80)能够将升降座(70)释放,此时升降座(70)继续下行能够带动升降座(70)同步下行;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与加强筋三角形区域的斜边相配合的斜坡面(711),该斜坡面(711)的两侧设有用于夹持加强筋侧面的夹壁(712);所述升降座(70)上设有与驱动块(72)挡接的挡接板(74),当驱动块(72)上行并与楔形块(713)脱离后驱动块(72)与挡接板(74)抵触,此时驱动块(72)继续上行能够带动升降座(70)上行,而两侧推块(71)则在顶部斜坡面(711)与加强筋斜边的作用下相互合拢并与加强筋脱离;所述驱动块(72)两侧还设有台阶面,当驱动块(72)驱动两侧推块(71)分相互远离后驱动块(72)台阶面以下的部分插在两楔形块(713)之间,而台阶面与楔形块(713)挡接以驱动升降座(70)下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架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70)通过竖直导杆(73)与机架构成阻尼滑动配合;所述锁止机构(80)包括竖直导杆(73)上设置的卡槽(731)以及机架上滑动设置的卡板(81),所述卡板(81)上设有相互贯通的圆孔和扁孔,圆孔的直径大于竖直导杆(73)的直径,扁孔的宽度小于竖直导杆(73)的直径且大于竖直导杆(73)的卡槽(731)处的截面宽度,卡板(81)与机架之间设有弹簧(82),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卡板(81)与卡槽(731)平齐,此时卡板(81)在弹簧(82)作用下使扁孔卡入卡槽(731)内以阻止升降座(70)的竖直运动;所述卡板(81)上设有第二楔形块(83),还包括与驱动块(72)相对固接的楔形驱动块(75),当驱动块(72)将两侧推块(71)分离后楔形驱动块(75)与第二楔形块(83)抵接,此时驱动块(72)继续下行能够驱动卡板(81)滑动并使圆孔与竖直导杆(73)正对进而使锁止机构(80)解锁。
CN202011207754.6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钢架组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388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754.6A CN112388193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钢架组件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754.6A CN112388193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钢架组件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8193A true CN112388193A (zh) 2021-02-23
CN112388193B CN112388193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59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7754.6A Active CN112388193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钢架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81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0398A (zh) * 2021-09-13 2021-10-15 如东县锦盛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工件快速拼合焊接设备
CN113979163A (zh) * 2021-10-25 2022-01-28 常州亿惠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有色金属锻件拉板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7395A (ja) * 1991-06-11 1992-12-1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鋼板の板継ぎ溶接装置
JPH05269582A (ja) * 1992-03-25 1993-10-19 Meidensha Corp 電縫管製造装置
CN101600533A (zh) * 2007-02-15 2009-12-09 株式会社Ihi 加劲板以及加劲板的制造方法
CN105057966A (zh) * 2015-07-22 2015-11-18 合肥紫金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升降旋转装置
CN207171264U (zh) * 2017-07-25 2018-04-03 重庆航铸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切割焊接一体化设备
CN111502293A (zh) * 2020-05-19 2020-08-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装配式建筑单块外围构件吊装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7395A (ja) * 1991-06-11 1992-12-1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鋼板の板継ぎ溶接装置
JPH05269582A (ja) * 1992-03-25 1993-10-19 Meidensha Corp 電縫管製造装置
CN101600533A (zh) * 2007-02-15 2009-12-09 株式会社Ihi 加劲板以及加劲板的制造方法
CN105057966A (zh) * 2015-07-22 2015-11-18 合肥紫金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升降旋转装置
CN207171264U (zh) * 2017-07-25 2018-04-03 重庆航铸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切割焊接一体化设备
CN111502293A (zh) * 2020-05-19 2020-08-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装配式建筑单块外围构件吊装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0398A (zh) * 2021-09-13 2021-10-15 如东县锦盛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工件快速拼合焊接设备
CN113979163A (zh) * 2021-10-25 2022-01-28 常州亿惠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有色金属锻件拉板装置
CN113979163B (zh) * 2021-10-25 2022-07-01 常州亿惠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有色金属锻件拉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8193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6510B (zh) 一种钢架预成型系统
CN112388193B (zh) 一种钢架组件的制造方法
US20060196376A1 (en) Apparatus for picking up and conveying sheet-like products accommodated in a storage unit
CN113573483B (zh) Pcb棕化板自动预叠设备
CN112536511B (zh) 一种钢构预拼装装置
CN112536562B (zh) 一种多功能钢构焊接排料机构
CN109850566B (zh) 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
CN113084578A (zh) 一种汽车底盘冲压加工结构
CN112548372B (zh) 一种钢构预成型方法
CN109928209B (zh) 层板自动化生产线及其自动化生产方法
CN114314002A (zh) 一种中空玻璃下片机及方法
CN113263277B (zh) 一种用于泵车前支腿生产的自动组对装置及其组对方法
CN112536563A (zh) 一种方钢管加强筋压装定位机构
CN112536567B (zh) 一种用于方钢管焊接的加强筋上料机构
CN209815153U (zh) 层板自动化生产线
CN112372167B (zh) 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
CN112475673A (zh) 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
CN112536509B (zh) 一种用于钢构焊接的侧板上料机构
CN210201302U (zh) 中置柜柜体框架组装专机
CN114211152A (zh) 一种搅拌桶副车架后台组对焊接装置、自动化焊接系统
CN210997308U (zh) 一种三滚筒形式圆管托料装置
CN111960124A (zh) 一种水泥砖生产的水泥砖坯码垛装置
CN209815152U (zh) 用于下料的翻转机构
CN209811530U (zh) 用于层板的上料机械手
CN209815151U (zh) 用于下料的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