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650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650B
CN112383650B CN202011206080.8A CN202011206080A CN112383650B CN 112383650 B CN112383650 B CN 112383650B CN 202011206080 A CN202011206080 A CN 202011206080A CN 112383650 B CN112383650 B CN 112383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lay device
driving
assembly
flexibl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6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650A (zh
Inventor
冉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60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995 priority patent/WO202208885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呈柱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端部用于承载所述显示装置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站立状态;柔性屏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柔性屏组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支撑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支撑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以及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柔性屏组件同步运动以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从所述主体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丰富显示装置的特性。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显示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其显示屏显示画面。
其中,柔性显示屏因具有可折叠和弯曲的特性而备受关注,通过将柔性显示屏折叠或弯曲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整体尺寸。但是,柔性显示屏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等问题而影响柔性屏组件的运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顺畅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主体,呈柱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端部用于承载所述显示装置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站立状态;
柔性屏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柔性屏组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支撑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支撑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以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柔性屏组件同步运动以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从所述主体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支撑组件可以对柔性屏组件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柔性屏组件伸出至主体外时形态平整,提高运动的顺畅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的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柔性屏组件和支撑组件同步运动,可以减少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褶皱的可能性,不仅能够改善用户体验,还可以对柔性屏组件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沿P1-P1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A位置的放大图。
图8为图6所示B位置的放大图。
图9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沿P2-P2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11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驱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立体图。显示装置2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显示装置、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显示装置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显示装置。在图1-4的示例性配置中,显示装置2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显示装置20。图1-4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如图1-4所示,显示装置20可包括主体诸如主体500,主体500可以作为显示装置20的载体,可被称为壳体。主体500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其中,金属比如为铝合金、镁合金、镁铝合金、不锈钢等。
主体500可以形成显示装置20的外部轮廓,主体500可以为规则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500可以为柱状结构,或者说筒状结构,比如圆柱体结构、圆台体结构、圆锥体结构、多面体结构等。即主体500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圆形或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主体500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其中,主体500沿其径向的剖视图为围绕主体500周缘的剖视图。
主体500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的多边形可以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的至少两个边可以相等,比如多边形可以大致为正多边形,即多边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均大致相等。多边形可以不是正多边形,多边形中的各个边也可以均不相等。主体500沿其径向的剖视图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诸如形成至少两个边,包括至少一个弧形边和至少一个直边,或者至少两个边的均是弧形边。
主体500包括至少一个端部和至少一个侧部。主体500可以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一侧部。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相对设置,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位于主体500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通过第一侧部连接,或者说第一侧部连接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500的径向为环绕第一侧部的方向,主体500的轴向为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方向,或者主体500的轴向为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主体500的轴向与主体500的径向垂直。
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一侧部在主体500上形成一收纳腔,收纳腔可以收纳显示装置20的器件,比如第一收纳腔收纳显示装置20的柔性屏组件600、主板及电池等。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屏组件600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显示屏。
第一端部可以承载显示装置20,比如第一端部可以为平面结构,再比如第一端部可以为中部朝向显示装置20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第一端部可以承载显示装置20以使得显示装置20处于站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部也可以不承载显示装置20,比如第一端部可以为尖端形状,再比如第一端部可以为中部朝向显示装置外部方向凸出的结构。
第二端部可以承载显示装置20,比如第二端部可以为平面结构,再比如第二端部可以为中部朝向显示装置20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第二端部可以承载显示装置20以使得显示装置20处于站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部也可以不承载显示装置20,比如第二端部可以为尖端形状,再比如第二端部可以为中部朝向显示装置20外部方向凸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至少一者用于承载显示装置20。比如:第一端部可承载显示装置20,而第二端部不承载显示装置20。再比如:第二端部可承载显示装置20,而第一端部不承载显示装置20。还比如第一端部可承载显示装置20,第二端部可承载显示装置20。
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不平行设置。第一端部的尺寸和第二端部的尺寸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
第一侧部可以为圆筒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第一侧部也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面。当第一侧部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面,比如侧第一侧部包括一个弧形面和一个平面,再比如第一侧部包括两个弧形面。当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所有的面可以为弧形面,第一侧部所有的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一侧部的面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弧形面和至少一个平面连接形成。
显示装置20由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承载以处于站立状态。也即第一端部用于承载主体500以实现显示装置20的竖立放置。其中,第一侧部的长度大于第一端部的长度,以及第一侧部的长度大于第二端部的长度。且第一侧部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部的面积,以及第一侧部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部的面积。即承载显示装置20的一面为面积较小的一面,在此将其定义为站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20也可以由第一侧部来承载显示装置20。诸如第一侧部具有一个平板状的侧面来承载显示装置20,诸如请参阅图1至图4。
主体500的第一侧部设置有第一通孔512。第一通孔512可以贯穿第一侧部。第一通孔512可以为条形,第一通孔512可以形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第一通孔512用于供显示装置20的器件诸如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或收纳在主体500内,以使得显示装置20可以形成不同的状态。
请参阅图5,图5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主体500可以包括外壳体510、内壳体520、第一内盖530、第二内盖550、第一外盖540和第二外盖560。
外壳体510可以具有第一收纳空间511,第一收纳空间511可以收纳显示装置20的各种器件诸如内壳体520、柔性屏组件600等。其中,主体500的第一通孔512开设在外壳体510上。
内壳体520可以具有第二收纳空间521,第二收纳空间521可以收纳柔性屏组件600等器件,内壳体520可以设置于外壳体510的第一收纳空间511内。内壳体520可以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活动槽诸如两个活动槽,第一活动槽522和第二活动槽523。第一活动槽522和第二活动槽523均可以用来放置可在其内活动的部件。第一活动槽522和第二活动槽523可以间隔设置在内壳体520上。内壳体520还可以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放置槽诸如两个放置槽,第一放置槽524和第二放置槽525,第一放置槽524和第二放置槽525均可以用来放置一些部件,诸如传动部件。第一放置槽524可以设置在内壳体520的一端位置,第二放置槽525可以设置在内壳体520的另一端位置。
第一内盖530和第二内盖550均可以与内壳体520固定连接,诸如第一内盖530固定连接在内壳体520的一端位置,以覆盖住第一放置槽524,可以采用螺钉或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诸如卡扣固定。第二内盖550固定连接在内壳体520的另一端位置,以覆盖住第二放置槽525,可以采用螺钉或螺丝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诸如卡扣固定。第一内盖530开设有第一轴孔531,其可以穿设轴结构。第二内盖550开设有第二轴孔551,其可以穿设轴结构。
第一外盖540可以设置在第一内盖530的外侧,第二外盖560可以设置在第二内盖550的外侧。第一外盖540和第二外盖560可以覆盖住外壳体510两端的开口,以形成封闭的第一收纳腔511。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出的主体结构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20中主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其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主体结构的限制。
柔性屏组件600可以可被安装在主体500中,柔性屏组件600可收纳在主体500内,也可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柔性屏组件600可显示画面,柔性屏组件600可在主体500内显示画面,柔性屏组件600也可在主体500外显示画面。即柔性屏组件600可相对于主体500运动。
柔性屏组件600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柔性屏组件600可产生形变。比如:柔性屏组件可进行弯曲、折弯等。柔性屏组件600可为结合导电电容触摸传感器电极层或者其他触摸传感器部件(例如,电阻触摸传感器部件、声学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力的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光的触摸传感器部件等)的触摸屏显示器,或者可为非触敏的柔性显示器。电容触摸屏电极可由氧化铟锡焊盘或者其他透明导电结构的阵列形成。
示例性的,在第一状态下,如图1和图3所示,柔性屏组件600收容于主体500中,诸如收纳在第一收纳空间511内。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600还可以收纳在第二收纳空间521内。在第二状态下,如图2和图4所示,柔性屏组件60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通孔512延伸出至主体500外。第一状态可以为柔性屏组件600收纳在主体500内的状态,第二状态可以为柔性屏组件600伸出至主体500外的状态。其中,驱动力可以是外力作用,诸如用户手动作用。驱动力也可以显示装置20内部产生的作用力,诸如显示装置20的驱动组件产生驱动力。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600收纳在主体500内时可以成卷绕状态或折叠状态,即卷绕设置或折叠设置。其中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柔性屏组件600处于收缩状态,第二状态可以理解为柔性屏组件600处于展开状态。
下面从本申请实施例柔性屏组件600由驱动组件驱动而进行运动的角度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6至图10,图6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沿P1-P1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A位置的放大图,图8为图6所示B位置的放大图,图9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沿P2-P2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爆炸图。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300,驱动组件300可以用来驱动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驱动组件300还可以用来驱动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外收纳在主体500内。
诸如本申请实施例驱动组件300与第一传动组件100传动连接,以将驱动组件300驱动力传递到第一传动组件100。第一传动组件100与柔性屏组件600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将驱动组件300所传递的驱动力作用到柔性屏组件600上以驱动柔性屏组件600运动。即第一传动组件1连接驱动组件300和柔性屏组件600。
第一传动组件100可以设置在主体500内部。第一传动组件100可以包括一滚筒110。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滚筒110可以为圆柱体结构,且滚筒110具有一腔体111,腔体111的开口位于滚筒110的两端。滚筒110的腔体111可以收纳显示装置20的器件诸如驱动组件300或者驱动组件300的一部分。
驱动组件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电机,诸如本实施例驱动组件300包括一驱动电机310。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电机310可以具有一本体311和一输出轴312,驱动电机310可以驱动输出轴312转动。驱动电机310也可以将输出轴312固定连接在主体500上以使得驱动电机310驱动本体311转动。诸如输出轴312的一部分可以放置于第一内盖530的第一轴孔531内,且输出轴312可以在第一轴孔531内与第一内盖530固定连接而不转动。从而当驱动电机310通电时,驱动电机310产生的驱动力作用到输出轴312上,由于输出轴312与第一内盖530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310的驱动力会作用力到本体311上,使得本体311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节省整体空间,可以将驱动电机310的本体311放置于滚筒110的腔体111内。且将放置于腔体111内的本体311与滚筒110固定连接。从而在本体311转动时会带动滚筒110一起转动。可以采用螺丝或螺钉将本体311与滚筒110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部件将本体311与滚筒110固定连接。诸如驱动组件300还可以包括固定架诸如固定架320,固定架320可以将本体311固定连接在滚筒110的腔体111内。
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架320可以与滚筒110固定连接,诸如采用螺丝固定。可以在固定架320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孔325,可以在滚筒110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孔,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114设置于螺丝孔325和滚筒110上的螺丝孔内以将固定架320和滚筒110固定连接。
固定架320可以与驱动电机310固定连接,诸如采用螺丝固定。可以在固定架320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孔324,可以在驱动电机310的本体311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孔313,可以通过一螺丝设置于螺丝孔324和313内以将固定架320和驱动电机310的本体311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固定架320开设第一轴孔323,第一轴孔323可以供输出轴312穿设而与第一内盖530固定连接。
固定架320可以具有固定连接的套接部321和限位部322,套接部321和限位部322可以一体成型,诸如注塑、机械加工成型。套接部321可以套设在本体311的一端,诸如套设在本体311具有输出轴312的一端。且套接部321可以从滚筒110的开口诸如第一开口置于腔体111内。可以理解为套接部32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滚筒110的第一开口内。当套接部321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滚筒110的第一开口内时,限位部322可以与滚筒110端部的侧边配合,诸如抵接。限位部322的尺寸可以与滚筒110一端的尺寸大小相同,诸如限位部322的直径等于滚筒110的直径,以使得限位部322和滚筒110的周缘齐平。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增加滚筒110和固定架320固定连接的强度,可以在固定架32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定位柱326。可以在滚筒110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定位孔112,定位孔112可以收纳定位柱326,以对固定架320和滚筒110实现限位,使得固定架320和滚筒110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足够稳定。
柔性屏组件6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筒110的外表面,可以采用胶层粘接的方式将柔性屏组件600的一端粘接在滚筒110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600的一端与滚筒110的外表面的固定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诸如采用螺丝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等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驱动电机310可以驱动滚筒110转动,滚筒110转动可以带动柔性屏组件600运动,以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或者从主体500外部收纳到主体500内。
为了增加滚筒110运动的稳定性,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第一传动组件100还可以包括驱动架320a。请参阅图14,图14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驱动架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架320a可以与滚筒110固定连接,驱动架320a可以固定连接在滚筒110的另一端。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滚筒110的周缘外表面可以用来卷绕柔性屏组件600,滚筒110的一端用来设置固定架320,滚筒110的另一端用来固定驱动架320a。驱动架320a可以采用螺丝固定连接在滚筒110的另一端。可以在驱动架320a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孔325a,可以在滚筒110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孔,可以通过一螺丝或多个诸如2个螺丝设置于螺丝孔325a和滚筒110上的螺丝孔内以将固定架320和滚筒110固定连接。
固定架320a可以具有固定连接的插接部321a和限位部322a,插接部321a和限位部322a可以一体成型,诸如注塑、机械加工成型。插接部321a可以从滚筒110的开口诸如第二开口置于腔体111内。可以理解为插接部321a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滚筒110的第二开口内。当插接部321a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滚筒110的第二开口内时,限位部322a可以与滚筒110端部的侧边配合,诸如抵接。限位部322a的尺寸可以与滚筒110一端的尺寸大小相同,诸如限位部322a的直径等于滚筒110的直径,以使得限位部322a和滚筒110的周缘齐平。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增加滚筒110和驱动架320a固定连接的强度,可以在驱动架320a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定位柱324a。可以在滚筒110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诸如2个定位孔113,定位孔113可以收纳定位柱324a,以对驱动架320a和滚筒110实现限位,使得驱动架320a和滚筒110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足够稳定。
驱动架320a可以开设有第二轴孔323a,第二轴孔323a在驱动架320a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驱动架320a。第二轴孔323a可以穿设一连接轴312a,驱动架320a可以围绕连接轴312a运动。连接轴312a的一部分可以放置于第二内盖550的第二轴孔551内,且连接轴312a可以在第二轴孔551内与第二内盖550固定连接而不转动。从而当驱动电机310通电时,驱动电机310产生的驱动力驱动本体311、固定架320、滚筒110及驱动架320a四者同步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柔性屏组件600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当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部时,柔性屏组件600容易产生褶皱等问题,而影响用户的体验。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设置有支撑组件诸如支撑组件400来对柔性屏组件600进行支撑。当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部时,支撑组件400可以支撑柱展开的柔性屏组件600,以防止柔性屏组件600产生褶皱,提高柔性屏组件600运动的顺畅度,以满足用户需求。
支撑组件400可以与柔性屏组件600一起运动,可以是柔性屏组件600带动支撑组件400运动,也可以是制成组件400带动柔性屏组件600运动。可以通过驱动组件300同时驱动柔性屏组件600的同时驱动支撑组件400,还可以是由不同的驱动组件300驱动柔性屏组件600,以及通过其他驱动组件来驱动支撑组件400运动,还可以是仅驱动组件300驱动柔性屏组件600运动以带动支撑组件400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在运动过程中,若由柔性屏组件600带动支撑组件400运动,则柔性屏组件600仍然容易产生褶皱,而且容易损坏。若由不同的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则不易实现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同步,同样容易导致柔性屏组件600产生褶皱,且容易损坏。若由驱动组件300同时驱动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可以降低柔性屏组件600产生褶皱的可能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300可以用来驱动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同步运动,可以理解为驱动组件300可以驱动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同步联动。从而在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部时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同步运动,可以大大减少柔性屏组件600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弯折、卷绕、褶皱等异常问题的出现,可以使得柔性屏组件600展开后的状态平整。且可以对柔性屏组件600起到保护作用。在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从主体500内外收纳至主体500内部时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同步运动,可以大大减少柔性屏组件600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弯折、卷绕、褶皱等异常问题的出现,可以对使得柔性屏组件60均匀的卷绕在滚筒310上。且可以对柔性屏组件600起到保护作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300可以通过一传动组件诸如第二传动组件200驱动支撑组件400运动。第二传动组件200与驱动组件300连接,第二传动组件200还与支撑组件400连接,即第二传动组件200连接驱动组件300和支撑组件400。驱动组件300可以驱动第一传动组件100和第二传动组件200同步运动,以驱动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同步运动。
第二传动组件200包括第一传动架210和第一传动带270,第一传动带270的一部分套设于第一传动架210周缘,第一传动带270还与支撑组件400连接。第一传动架210在其周缘可以开设第一线槽213,第一线槽213可以放置第一传动带270,且第一传动带270被固定在第一线槽213内。第一传动架210还开设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传动架210的轴孔212,轴孔212可以穿设输出轴312,第一传动架210可以围绕输出轴312转动,以带动第一传动带270跟随第一传动架210一起运动。第一传动带270随着第一传动架210的转动而产生运动以驱动支撑组件400运动。第一传动带270驱动支撑组件400从主体500内运动至主体500外的过程中,支撑组件400可以牵引柔性屏组件600一起从主体500内运动至主体500外。第一传动带驱动支撑组件400从主体500外运动至主体500内的过程中,滚筒310可以驱动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为卷绕在滚筒310上,以收纳在主体500内。
固定架210可以设置有限位件以将第一传动带270的一部分限定在第一线槽213内。诸如固定架210开设有与第一线槽213连通的限位孔214,可以将限位件设置于限位孔214内而凸出固定架210的周缘。
请参阅图15,图15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传动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第一活动架280,第一活动架280和第一传动带270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架280和支撑组件400连接。第一传动带270可以带动第一活动架280在主体500沿支撑组件400的运动方向活动,使得支撑组件400从主体内伸出至主体500外或者从主体500外收纳在主体500内。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活动架280至少一部分放置在第一活动槽522内,且第一活动架280可以在第一活动槽522内活动。第一活动槽522可以位于内壳体520的后挡板上。
第一活动架280可以具有活动部281和缠绕部282,活动部281和缠绕部282固定连接,诸如一体成型。活动部281可以在第一活动槽522内运动。第一传动带270可以缠绕在缠绕部282上以与缠绕部282一起运动。当第一传动带270跟随第一传动架230一起运动时,第一传动带270被拉动而带动缠绕部282运动,同时带动活动部281一起运动。
请结合图16和图17,图16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示出了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收纳于内壳体520的第二收纳空间521内。当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收纳于内壳体520的第二收纳空间521内时,活动部282靠近内壳体520的底部位置。其中,图17示出了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伸出于内壳体520外。当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伸出于内壳体520外时,活动部282靠近内壳体520的顶部位置。
其中,第一传动架230位于内壳体520的一端端部位置,第一传动带270的一部分与第一传动架230均位于内壳体520的一端端部位置。第一传动带230的另一部分位于内壳体520的后挡板的外表面。
第二传动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第一主齿轮220、第一齿圈230和多个第一从齿轮240。第一主齿轮220套设在输出轴312上,第一主齿轮220可以开设轴孔223以穿设输出轴312。第一主齿轮220可以围绕输出轴312转动,第一主齿轮220还与本体311固定连接。从而驱动电机310通电驱动本体311运动以带动第一主齿轮220同步转动。为了减少第一主齿轮220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第二传动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第一轴承260,第一轴承260可以套设在输出轴312上,第一轴承260具有轴孔262以穿设输出轴312。第一轴承260的内表面与输出轴312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60的外表面与第一主齿轮220固定连接,第一主齿轮220和第一轴承260的外表面可以围绕第一轴承260的内表面转动。
第一主齿轮220可以具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部221和第一固定部222,第一啮合部221可以置于收纳槽232内,第一固定部222至少一部分可以从轴孔231伸出至第一齿圈230外部。第一固定部222可以与固定架320固定连接,可以将第一固定部222放置到第一轴孔323内。为了增加第一固定部222和固定架320固定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固定架320的表面开设定位槽诸如第一定位槽327,可以在第一固定部222开设固定槽诸如第二固定槽224,可以通过一摆杆250插入到一第一定位槽327内和一第二定位槽224内。需要说明的是,摆杆250的个数可以为多个诸如2个。其中,摆杆250也可以与第一固定部222一体成型。
多个第一从齿轮240围绕在第一主齿轮220的周缘、且与第一主齿轮220啮合。第一主齿轮220运动时带动多个第一从齿轮240同步转动。第一齿圈230套设在多个第一从齿轮240的外表面,且第一齿圈230与多个第一从齿轮240啮合。第一齿圈230可以开设轴孔231以传输输出轴312,第一齿圈230具有收纳第一主齿轮220和多个第一从齿轮240的收纳槽232,第一齿圈230与多个第一从齿轮啮合的齿可以布置在收纳槽232的内侧壁。
每一个第一从齿轮240均设置有轴孔242,第一传动架210可以设置多个连接轴211,每一个连接轴211可以穿设到轴孔242内。诸如第一从齿轮240的个数为三个,连接轴211的个数也为三个。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传动组件200中的多个部件可以由一连接架290固定连接到主体500诸如内壳体520的一端。连接架290与内壳体520共同限制第二传动组件200。
本申请实施例驱动电机310通电驱动本体311转动,以带动固定架320、滚筒110和第一主齿轮220转动,同时,当第一主齿轮220转动时驱动多个第一从齿轮240沿第一齿圈230的内表面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架210转动,同时第一传动架210带动第一传动带270运动,同时第一传动带270带动第一活动架280运动,以带动支撑组件400运动。同时,滚筒110驱动柔性屏组件600运动。从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同步驱动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以使得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同步运动,确保支撑组件400能够有效的支撑柔性屏组件600,且减少柔性屏组件600褶皱,而对其进行保护。
请结合图18和图19,图18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及内壳体相互配合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8示出了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收纳于内壳体520的第二收纳空间521内。其中,图19示出了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伸出于内壳体520外。
支撑组件400一端设置在主体500内,诸如支撑组件400与第一活动架280连接。支撑组件400的另一端与柔性屏组件6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组件400可以收纳在主体500内或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
支撑组件400可以包括多个支撑件诸如n个支撑件410和多组连杆组诸如n组连杆组420。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诸如n等于4、5。以支撑件410为5个为例,支撑件41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411、第二支撑件412、第三支撑件413、第四支撑件414和第五支撑件415。当支撑组件4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部时,第一支撑件411、第二支撑件412、第三支撑件413、第四支撑件414和第五支撑件415与主体500诸如内壳体520的距离逐渐变小。连杆组420的个数和支撑件410的个数相同,多个支撑件410与多组连杆组420连接,并由多组连杆组420驱动。
每一组连杆组420包括两个连杆诸如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其中一组连杆组420诸如第一组连杆组420中两个连杆的中间位置由第一定位轴诸如螺丝固定连接在主体500诸如内壳体520的内表面,第一组连杆组420中两个连杆的同一端置于主体500内诸如内壳体520的内表面,且该第一组连杆组420可以围绕两个连杆中间的位置即定位轴转动。该一组连杆组420中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紧固件诸如螺丝与另一组连杆组件420诸如第二组连杆组中两个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余各组连杆组中的每一组连杆组连接两个支撑件410。
其中第一活动架280固定在多个支撑件410中的一个支撑件诸如第五支撑件415。从而第一活动架280运动时带动第五支撑件415运动,第五支撑件415运动,带动每一组连杆组420运动,其中一组连杆组420运动会带动另外一个支撑件410运动,从而第一活动架280运动时带动第五支撑件415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杆组420驱动其余所有的支撑件410一起运动。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活动架280固定连接的支撑件410即第五支撑件415用于带动多组连杆组420运动,以带动多个支撑件410中的其他支撑件41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或者从主体500外收纳在主体5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支撑件410的宽度相同,第一传动架210的转动行程等于一支撑件410的宽度。从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传动架210可以通过第一传动带270同步驱动多组连杆组420和多个支撑件410。其中第一传动架210的转动行程可以理解为第一转动架210转动的过程,诸如第一传动架210转动的行程未到达一圈,则可以将第一转动架210的转动行程理解为转动的周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架210的转动行程可以是第一转动架210整体周长的1/m。其中,m可以大于1、小于7。诸如m等于3、4、5等。
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组件600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或者从主体500外收纳至主体500内的长度为L,第一传动架210的转动行程等于L/n,从而确保第一传动架210的行程结束可以驱动所有的支撑件410。进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的同步联动。
还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组件400的运动距离等于柔性屏组件的运动距离,诸如都是L,L可以为7厘米、8厘米、10厘米、13厘米、15厘米、18厘米等。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一屏顶支架430和一屏顶装饰件440,屏顶支架430和屏顶装饰件440用来固定连接柔性屏组件600的另一端,以及用来连接其中一个支撑件410诸如第一支撑件411,以将柔性屏组件600的另一端和其中一个支撑件410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驱动组件300在驱动过程中,柔性屏组件600被滚筒110驱动以运动,多个支撑件410被第一传动架210、第一传动带270、第一活动架280及多组连杆组420驱动以运动,可以使得支撑组件400和柔性屏组件600同步从主体500内伸出至主体500外的过程中,支撑组件400诸如支撑件410可以牵引柔性屏组件600,以使得柔性屏组件600在伸出主体500的过程中更加平整。
其中,第一传动带270可以由多个滚轮272限定,以使得第一传动带270可以围绕滚轮272转动。
其中多个支撑件41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件410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收纳其余支撑件410中的至少一个。诸如第一支撑件411未设置限位件,第五支撑件415设置有第一限位件4151,第一限位件4151可以收纳第一支撑件411、第二支撑件412、第三支撑件413和第四支撑件414。第四支撑件414设置有第二限位件4141,第二限位件4141可以收纳第一支撑件411、第二支撑件412和第三支撑件413。第三支撑件413设置有第三限位件4131,第三限位件4131可以收纳第一支撑件411和第二支撑件412。第二支撑件412设置有第四限位件4121,第四限位件4121可以收纳第一支撑件411。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增加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在主体500的另一端设置第二传动带270a和第二传动架210a。可以理解为,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主体500另一端的第三传动组件200a。第三传动组件200a可以包括第二传动架210a、第二主齿轮220a、第二齿圈230a、第二从齿轮240a、第二摆杆250a、第二轴承260a、第二传动带270a和第二活动架280a。第二传动架210a与多个第二从齿轮240a固定连接,第二从齿轮240a围绕设置在第一主齿轮220a,且第二从齿轮240a与第一主齿轮220a啮合,第二齿圈230a设置在多个第二从齿轮240a的周缘、且与第二从齿轮240a啮合。第一主齿轮220a还可以套设在第二轴承260a上。第二轴承260a、第二齿圈230a及第二传动架210a均可以套设在连接轴312a上,且可以围绕连接轴312a转动。
第二传动带270a套设在第二传动架210a的周缘,第二传动架210a可以带动第二传动带270a运动。第二传动带270a与第二活动架280a固定连接,第二传动带270a可以带动第二活动架280a在第二活动槽523内运动。第二活动架280a还可以与支撑组件400诸如第五支撑件415连接,第一活动架280和第二活动架280a可以同步驱动第五支撑件415运动。在第二活动架280与第五支撑件415固定连接的位置,各个支撑件410还设置有另外多组连杆组420a,该多组连杆组420a中的每一组连杆组420a包括第三连杆421a和第四连杆422a,第三连杆421a和第四连杆422a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第二传动带270a可以由多个滚轮272a限定,以使得第二传动带270a可以围绕滚轮272a转动。
从而本申请实施例驱动组件300可以同时驱动柔性屏组件600和支撑组件400均匀、稳定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柔性屏组件600经过长时间运动存在老化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柔性屏组件因一些误差、老化等问题而导致其容易变形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设置一弹性件来顶压到第二传动组件200中的摆杆250,即使会因误差、老化等问题而产生间隙或者说空隙时,因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可以吸收该误差、老化等问题而产生的间隙或者说空隙,以确保柔性屏组件600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其中,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簧。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20可以通过控制柔性屏组件600来实现柔性屏组件600产生状态的变化,诸如展开到主体500外部,或收纳到主体500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20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位置来承载显示装置20来实现显示装置20呈现出不同的展示状态,诸如显示装置20可以由其中一个端部来承载显示装置20,也可以由第一侧部中的其中一个侧面来承载显示装置20。
举例来说,显示装置20可以由第一侧部的一个侧面诸如第一侧面来承载显示装置20,具体可以参阅图1至图4。在显示装置20的第一侧面来承载显示装置20时,柔性屏组件600可以收纳在主体500内,诸如图1和图3。柔性屏组件600也可以展开在主体500外,诸如图2和图4。如图2和图4所示,在此状态下,柔性屏组件600展开在主体500外时时,柔性屏组件600靠近屏顶装饰件440的一端可以为显示画面的顶端。第一侧面可以理解为与具有第一通孔512的侧面相对的一面。
显示装置20也可以由第一侧部的一个侧面诸如第二侧面来承载显示装置20,第二侧面可以是与具有第一通孔512的侧面相邻的一面。第二侧面还可以理解为与具有第一侧面相邻的一面。在此状态下,柔性屏组件400展开在主体500外时,柔性屏组件600靠近屏顶装饰件440的一端可以为显示画面的顶端,也可以是柔性屏组件600靠近其中一个端部的一端为显示画面的顶端。
显示装置20由第一端部来承载,且柔性屏组件600展开于显示装置20外部时,柔性屏组件600靠近第二端部的一端可以为显示画面的顶端。
显示装置20由第二端部来承载,且柔性屏组件600展开于显示装置20外部时,柔性屏组件600靠近第一端部的一端可以为显示画面的顶端。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600显示画面的顶端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根据显示装置20放置状态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而由显示装置20的处理器来驱动柔性屏组件600显示画面的顶端,即由显示装置20的处理器来控制柔性屏组件600显示画面的方向。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呈柱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端部用于承载所述显示装置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站立状态;
柔性屏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柔性屏组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可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支撑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支撑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可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滚筒,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外表面;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本体与所述滚筒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主体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架、第一传动架和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本体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一传动架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架周缘;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一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架在所述主体内沿所述支撑组件运动的方向活动,以使得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并且还能够从所述主体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本体设置于所述滚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所述滚筒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本体、所述固定架和所述滚筒一起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架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固定架具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滚筒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一所述定位孔用于收纳一所述定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主齿轮、第一齿圈和多个第一从齿轮;
所述第一主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主齿轮可围绕所述输出轴转动,且所述第一主齿轮和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多个第一从齿轮围绕在所述第一主齿轮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一主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齿圈套设在所述多个第一从齿轮的外表面、且与所述多个第一从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传动架具有多个第一传动轴,一所述第一传动轴与一所述从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本体、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一主齿轮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主齿轮用于带动所述多个第一从齿轮转动,所述多个第一从齿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所述滚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和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还与所述第一主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滚筒内,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本体、所述固定架、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一主齿轮同步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主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一主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围绕所述输出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齿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啮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齿圈内、且和所述多个第一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齿圈外、且和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自由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共同收纳摆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还用于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所述摆杆,用于顶压所述摆杆以拉紧所述柔性屏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多个支撑件和多组连杆组,每组连杆组包括两个连杆,每组连杆组中的两个连杆由一定位轴固定连接,每组连杆组中的两个连杆可围绕所述定位轴转动,所述多组连杆组中的其中一组连杆组连接一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主体,每组连杆组中的其余连杆组中的每一组连杆组连接两个支撑件;
所述第一活动架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一个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活动架用于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一个支撑件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从所述主体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
与所述第一活动架固定连接的支撑件用于带动所述多组连杆组运动,以带动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其他支撑件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从所述主体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件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传动架的转动行程等于一所述支撑件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件的个数为n个,所述柔性屏组件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从所述主体外收纳至所述主体内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传动架的转动行程等于L/n。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收纳其余所述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架能够在所述第一活动槽内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运动距离等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运动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架和所述第一传动带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传动带和第二传动架;
所述第二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架周缘,且所述第二传动带还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和所述第一传动带用于同步驱动所述支撑组件。
CN202011206080.8A 2020-11-02 2020-11-02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383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080.8A CN112383650B (zh) 2020-11-02 2020-11-02 显示装置
PCT/CN2021/112995 WO2022088858A1 (zh) 2020-11-02 2021-08-17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080.8A CN112383650B (zh) 2020-11-02 2020-11-02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50A CN112383650A (zh) 2021-02-19
CN112383650B true CN112383650B (zh) 2022-07-15

Family

ID=7457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6080.8A Active CN112383650B (zh) 2020-11-02 2020-11-0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650B (zh)
WO (1) WO20220888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3650B (zh) * 2020-11-02 2022-07-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148090B (zh) * 2021-03-31 2024-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595A (zh) * 2004-03-01 2007-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206584684U (zh) * 2016-12-28 2017-10-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538207A (zh) * 2018-05-30 2018-09-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支撑装置
CN109788091A (zh) * 2018-12-29 2019-05-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8625A (ja) * 2001-04-27 2002-11-1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装置
KR101870889B1 (ko) * 2011-11-18 2018-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90738B1 (ko) * 2015-05-29 2022-04-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979037B (zh) * 2016-07-08 2018-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KR20190100329A (ko) * 2016-12-30 2019-08-28 선전 로욜 테크놀로지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지지 조립체 및 표시 장치
CN207529588U (zh) * 2017-09-22 2018-06-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卷轴式显示器
CN112383650B (zh) * 2020-11-02 2022-07-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595A (zh) * 2004-03-01 2007-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206584684U (zh) * 2016-12-28 2017-10-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538207A (zh) * 2018-05-30 2018-09-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支撑装置
CN109788091A (zh) * 2018-12-29 2019-05-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50A (zh) 2021-02-19
WO2022088858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3650B (zh) 显示装置
CN109788092B (zh) 电子设备
WO2021027123A1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8006763A1 (zh)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270987B (zh)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WO2020135085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949707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847093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EP4064656A1 (en) Shel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125595A1 (zh) 电子设备
CN113498279B (zh)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88091B (zh) 电子设备
US10936016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TWI396031B (zh) 可收納電子紙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3141422A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WO2023125593A1 (zh) 电子设备
CN111933033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09461081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2484807U (zh) 柔性屏幕支架及显示装置
US20230304530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179439A1 (zh) 电子设备
CN103871322B (zh) 显示器
CN214587774U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4461023A (zh) 电子设备
CN21387741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