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8279B -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98279B CN113498279B CN202010266013.9A CN202010266013A CN113498279B CN 113498279 B CN113498279 B CN 113498279B CN 202010266013 A CN202010266013 A CN 202010266013A CN 113498279 B CN113498279 B CN 1134982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flexible screen
- piece
- transmission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柔性屏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将柔性屏从水平状态至弯折状态,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相连接,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壳体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相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将柔性屏靠近电子设备的一面向内从水平状态转至弯折状态。有益效果在于:避免向外弯折的柔性屏弯折时产生褶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生产厂家对于电子产品的研发方向逐步转到了显示屏上,所以柔性屏电子产品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电子产品内部具有支撑柔性屏进行弯折的转动件,进而在转动件的带动下柔性屏可以进行转动,但是对于外折的柔性屏,柔性屏的弯折是从0度至90度,当柔性屏为0度时,对应柔性屏水平的使用状态,弯折至90度时是弯折状态,而柔性屏从90度向0度弯折的过程中很容易用力过度超过0度,进而柔性屏的两端向内挤压形成褶皱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柔性屏弯折角度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对柔性屏进行限位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该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柔性屏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将柔性屏从水平状态至弯折状态,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相啮合传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将柔性屏靠近电子设备的一面向内从水平状态转至弯折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外壳以及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所述外壳包括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柔性屏的两端贴设于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柔性屏通过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的转动下弯折0度至90度。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将柔性屏靠近电子设备的一面向内从水平状态转至弯折状态。由此设置,柔性屏的转动为单方向向内转动,由此可以使柔性屏从弯折状态向水平状态进行转动时被限制在水平状态而不会继续进行弯折,由此可以避免柔性屏远离电子设备的一面在越过水平状态时形成的柔性屏两端向内挤压形成褶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爆炸视图;
图6为图2所示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爆炸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一角度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柔性屏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柔性屏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支撑组件的正视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支撑组件的F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支撑组件的X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7所示的支撑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D处的剖视图;
图22为第一支撑筋与第二定位柱的安装爆炸示意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E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90,该电子设备90包括外壳93、柔性屏支撑装置和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外壳93与柔性屏91相连接。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电子设备90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是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用于对柔性屏91在转动过程中进行限位,进而使柔性屏91在向外翻折时可以在0度翻转至90度之间往复运动,且在90度向0度翻转时,在0度时截止,而不会继续进行翻转,以此可以避免柔性屏91远离电子设备90的一面在越过水平状态时形成柔性屏91两端向内挤压形成褶皱的问题。而柔性屏支撑装置通过在柔性屏91靠近手机内部的一侧设置支撑组件80,进而可以使柔性屏91在弯折时表面平整度更好。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其中,柔性屏9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相连接,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以将柔性屏91从水平状态至弯折状态,还包括第一传动件30、第二传动件40和连接件50;连接件50与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相连接,第一传动件30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0与第一壳体10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40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件30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40的另一端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进行转动,进而将柔性屏91靠近电子设备90的一面向内从水平状态转至弯折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动件30与第二传动件40之间的转动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与柔性屏91转动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相对应,对于向外弯折的柔性屏91,柔性屏91一旦从弯折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时,如果施加力应用不当的话很容易弯折过度而使柔性屏91到达水平状态时继续弯折而产生褶皱,影响柔性屏91以后的使用。所以本申请通过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啮合传动以使柔性屏91的转动从水平状态至向外弯折状态,而不会出现向内弯折的情况,以此来避免当柔性屏91向内弯折时,柔性屏91的相对两端向内弯折并在柔性屏91表面产生褶皱情况的发生。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的爆炸视图,图4为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也即对应当柔性屏91处于水平状态,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状态示意图,也即此时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相抵接形成限位,无法继续内折而使柔性屏91内折形成褶皱。第一壳体10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40和第二固定支架150,第一安装件110插设于第一固定支架140和第二固定支架150进而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第二壳体20还包括第三固定支架270和第四固定支架280,第二安装件210插设于第三固定之间270和第三固定支架280并与第二壳体20相连接。也对应图4的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插设于第一固定支架140和第二固定支架150,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插设于第三固定支架270和第四固定支架280。具体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带动柔性屏91至水平状态时,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相抵接形成限位,以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转动角度为0度至90度。也即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抵接使柔性屏91的转动角度受到限制,也即当柔性屏91到达水平状态时,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抵接限位使柔性屏91无法继续进行弯折,进而避免柔性屏91到达水平状态继续进行弯折而形成褶皱的情况。
请参照图5、图6和图7,图5为图4所示的爆炸视图,图6为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爆炸视图,图7为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一角度的配合示意图。可以得出,第一传动件30包括第一转动部310和第一啮合部320,第二传动件40包括第二转动部410和第二啮合部420,第一转动部310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第二转动部410与第二壳体20相连接,第一啮合部320与第二啮合部420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啮合部320和第二啮合部420的啮合转动分别通过第一转动部310和第一壳体10的连接与第二转动部410和第二壳体20的连接而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也进行转动,如此设置,第一啮合部320和第二啮合部420进行啮合而转动的角度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转动角度相对应,进而第一啮合部320与第二啮合部420的起始啮合位置和终止啮合位置与柔性屏91的水平状态和弯折状态相对应。
请参照图5、图8和图10,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架70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架7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对应柔性屏91处于水平状态,图10对应柔性屏91处于弯折状态。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3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抵接面3110和第二抵接面3120,第二转动部4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抵接面4110和第四抵接面412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带动柔性屏91至水平状态时,第二抵接面3120与第四抵接面4120相抵接形成限位;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带动柔性屏91至弯折状态,第一抵接面3110与第三抵接面4110之间夹角为0度至90度,第二抵接面3120与第四抵接面4120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至180度。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3120与第四抵接面4120全部抵接,以形成限位面312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3120可以部分与第四抵接面4120相抵接,以限定柔性屏91在到达水平状态时不会继续进行弯折,在此不做限定,只要第二抵接面3120和第四抵接面4120部分或者全部抵接时,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在此受到限位而停止转动即可。第一抵接面3110和第三抵接面4110在柔性屏91为水平状态时共面,当柔性屏91进行弯折时,第一抵接面3110与第三抵接面4110之间夹角为0度至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3110和第三抵接面4110在柔性屏91为水平状态时也可以不共面,也可以为圆弧等,只要能够配合第二抵接面3120和第四抵接面4120形成限位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5、图6和图7,第一传动件30在靠近第一啮合部32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配合凸起330,第二传动件40在靠近第二啮合部42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配合凸起430,连接件50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凸起330和第二配合凸起430相适配的安装孔510,第一配合凸起330和第二配合凸起430分别与安装孔510相连接。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连接件50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孔510包括第一安装孔5110和第二安装孔5120,第一安装孔5110与第一配合凸起330相适配,第二安装孔5120与第二配合凸起430相适配,也即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件50通过第一安装孔5110和第二安装孔5120将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进行了进一步的限位,以使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啮合时不会发生晃动。
连接件50远离安装孔510的一侧设有立柱520,立柱520包括第一立柱5210和第二立柱5230,第一壳体10上设有与第一立柱5210相连接的第一安装件110,第二壳体20上设有与第二立柱5230相连接的第二安装件210。第一立柱52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相对设置的连接件50上,第二立柱5230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相对设置的连接件50上。第一安装件110包括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的一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柱5210相连接,第一组件170的另一端与第二组件180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第二安装件210包括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的一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柱5230相连接,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壳体20相连接。
第一安装件11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第一安装件110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部310转动连接,第二安装件21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0相连接,第二安装件210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部41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部310与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相连接,第二转动部410与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相连接,进而第一啮合部320和第二啮合部420啮合转动时便可以带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进行转动。
第一转动部31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转轴柱3130,第一安装件110上设有与第一转轴柱3130相适配的第一配合孔130;第二转动部41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转轴柱4130,第二安装件210上设有与第二转轴柱4130相适配的第二配合孔23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配合形成第一配合孔130,且第一转轴柱3130与第一配合孔130相转动配合。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配合形成第二配合孔230,且第二转轴柱4130与第二配合孔230相转动配合。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可拆卸连接,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当需要安装或者替换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转动件40时,可以先使第一啮合部320和第二啮合部420的一端相配合,进而在啮合的两侧安装连接件50,进而第一壳体10通过第一组件170和第二组件180便可以与连接件50和第一传动件30相连接;第二壳体20通过第三组件250和第四组件260便可以与连接件50和第二传动件40相连接,以此外力施压与第一壳体10或者第二壳体20时,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连接件50便可以实现随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啮合转动而进行转动。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8,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60,支撑筋60与连接件50相连接,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带动柔性屏91转至弯折状态时,支撑筋60的上表面靠近柔性屏91的下表面设置。
支撑筋6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第一支撑筋610与第一安装件110相连接,第二支撑筋620与连接件50相连接,第三支撑筋630与第二安装件210相连接。其中,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分别通过螺钉与第一安装件110、连接件50和第二安装件210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的安装方式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9和图11,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也即图8对应柔性屏91在水平状态时,支撑组件80与安装架7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0为对应柔性屏91弯折状态时,支撑组件80与安装架7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该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架70和支撑组件80,其中,安装架70包括上述的第一壳体10、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第三支撑筋630和第二壳体20。进一步地,支撑组件8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相连接并盖设于支撑筋60表面;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与支撑筋60转动连接以使支撑组件80的两端面分别与柔性屏91的底面和支撑筋60的上表面相贴合。通过在柔性屏91和支撑筋60之间设置支撑组件80进而可以使柔性屏91避免与支撑筋60上表面直接抵接而造成表面不平整的情况。
支撑组件80为柔性材料,可以随柔性屏91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其中,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80的材料为TPU(Thermoplastic Urethane),也即TPU的一端面与支撑筋60的上表面相接触,另一端面与柔性屏91的下表面相抵接,进而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40的带动下进而使支撑筋60进行转动时,因为TPU与柔性屏91和支撑筋60表面的贴合,可以使柔性屏91表面始终保持平整。
请参照图12至图15,图12为支撑组件8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支撑组件80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支撑组件80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15为X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80包括第一支撑件810和第二支撑件820,第一支撑件810部分嵌入第二支撑件820内。
请参照图16和图17,图16为支撑组件80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17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第二支撑件82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8210;第一壳体10至第二壳体2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为第二方向,第一支撑件810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边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侧边,支撑单元8210在沿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单元8210用于与柔性屏91的底面和支撑筋60的上表面相贴合,进而会随柔性屏91的弯折也进行弯折。
请参照图18,图18为支撑单元8210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单元8210包括连接端和排列端,每相邻两个支撑单元8210的连接端在第一方向上相连接,多个支撑单元8210的排列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对应第一侧边。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支撑单元8210包括第一填充孔8212,每相邻两个支撑单元8210之间形成第二填充孔8214,第一支撑件810一端部分嵌入第一填充孔8212和第二填充孔8214,第一支撑件810的另一端为平面。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810的材料为柔性材料,第二支撑件820的材料为金属材质且呈网络状设置。其中,第一支撑件810的材料为硅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支撑件810的材料也可以选用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硅胶或者OCA的一端嵌入第一填充孔8212和第二填充孔8214,另一端还保持平面,当柔性屏91进行弯折时,柔性屏91的底面与硅胶或者OCA的平面端相贴合,支撑筋60的表面与硅胶或者OCA的另一面相贴合,进而可以使柔性屏91弯折的过程中柔性屏91会受到硅胶或者OCA平面端的支撑作用而表面更加平整。
支撑组件80包括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第一连接端830朝向第一壳体10设置,第二连接端840朝向第二壳体20设置。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分别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粘胶连接。也即支撑组件80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粘接,进而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转动会带动支撑组件80进行弯折。
请参照图19、图20和图21,图19为支撑组件80与第二支撑筋62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1为D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设有第一定位柱8310,第一定位柱8310的一端与支撑组件80相连接,第一定位柱8310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20相连接。图20和图21为第一定位柱8310与第二壳体20的安装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0与第一定位柱8310的安装同理,在此不做赘述。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通过第一定位柱8310与支撑组件80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5所示的第二连接端840与支撑组件80的爆炸视图,其中,第一定位柱8310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作限定,只要能实现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与支撑组件80的连接即可。此外,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采用定位柱与支撑组件80相连接仅仅只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并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第一连接端830与支撑组件80通过第一定位柱8310的连接与第二连接端840同理,在此也不作赘述。
定位柱朝向支撑组件80的一端为第一圆台设置,且沿第一定位柱8310至支撑组件80的方向上,第一圆台的轴向截面尺寸逐渐缩小;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均设有与第一定位柱8310相适配的第一适配孔26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柱8310可以与第一适配孔261相配合且在第一安装孔5110内形成限位,进而使第一连接端830和第二连接端840分别与支撑组件80相连接。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与支撑组件80通过粘胶连接。也即,在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的上表面涂有粘胶,进而使粘胶与支撑组件80的底端面相粘接。
请参照图22和图23,其中图22为第一支撑筋610与第二定位柱8330的安装爆炸示意图,图23为图22所示的E处的放大剖视图。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朝向支撑组件80的一端设有第二适配孔640;支撑组件80上设有与第二适配孔640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柱8330,第二定位柱8330朝向第二适配孔640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台,第二圆台从支撑组件80至第二安装孔5120的方向上的轴向截面尺寸逐渐缩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与支撑组件80的连接关系采用第二定位柱8330进行连接只是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并非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且第二支撑筋620和第三支撑筋630与第二定位柱8330的安装方式与第一支撑筋610与第二定位柱8330的安装方式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详述。此外,支撑组件80通过第二定位柱8330和第一支撑筋610、第二支撑筋620及第三支撑筋630的安装方式与支撑组件80通过第一定位柱8310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安装方式同理,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外壳以、限位装置以及支撑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柔性屏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将柔性屏从水平状态至弯折状态,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相啮合传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将柔性屏靠近电子设备的一面向内从水平状态转至弯折状态;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柔性屏至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相抵接形成限位,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角度为0度至90度;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侧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接的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立柱相连接的第二安装件;
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支撑组件还与所述柔性屏相贴合,以保持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平整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支撑件为金属材料并呈网格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部分嵌入所述第二支撑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抵接面和第四抵接面;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柔性屏至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相抵接形成限位;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柔性屏至弯折状态,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面之间夹角为0度至90度,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至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在靠近所述第一啮合部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配合凸起,所述第二传动件在靠近所述第二啮合部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配合凸起,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凸起和所述第二配合凸起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一配合凸起和所述第二配合凸起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转轴柱,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柱相适配的第一配合孔;
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转轴柱,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柱相适配的第二配合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
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筋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相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进行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和所述第三支撑筋进行弯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66013.9A CN113498279B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66013.9A CN113498279B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8279A CN113498279A (zh) | 2021-10-12 |
CN113498279B true CN113498279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7799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66013.9A Active CN113498279B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982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89762A (zh) * | 2022-05-31 | 2023-12-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CN117189765A (zh) * | 2022-05-31 | 2023-12-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7189751A (zh) * | 2022-05-31 | 2023-12-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
CN117189764A (zh) * | 2022-05-31 | 2023-12-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CN117366087A (zh) * | 2022-06-30 | 2024-01-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195847U (zh) * | 2016-09-30 | 2017-05-24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电子设备 |
CN109637377A (zh) * | 2019-01-31 | 2019-04-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520187D0 (en) * | 2015-11-16 | 2015-12-30 | Oxford Space Systems Ltd | Hinge |
CN107170373A (zh) * | 2017-06-29 | 2017-09-1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719346A (zh) * | 2018-07-13 | 2020-01-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09256048B (zh) * | 2018-11-08 | 2024-09-10 | 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幕的折叠机构 |
CN109461383B (zh) * | 2018-12-13 | 2020-08-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设备 |
CN110213417A (zh) * | 2019-07-09 | 2019-09-06 | 任潇鹏 | 一种折叠屏的转轴结构 |
-
2020
- 2020-04-07 CN CN202010266013.9A patent/CN1134982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195847U (zh) * | 2016-09-30 | 2017-05-24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电子设备 |
CN109637377A (zh) * | 2019-01-31 | 2019-04-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8279A (zh) | 2021-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98279B (zh) |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 |
TWI715215B (zh) | 可折疊顯示裝置 | |
JP6853311B2 (ja) | フォルダブルディスプレイ | |
CN110473468B (zh) | 弯折模块及折叠式显示装置 | |
US11920395B2 (en) | Hinge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1261049A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1951683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5518567A (zh) | 便携式终端 | |
CN10750597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3140156A (zh) | 电子设备 | |
KR20180138494A (ko) | 교차힌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딩장치 | |
CN111885859B (zh) | 可折叠壳体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
WO2013080191A2 (en) |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tri-phone) | |
CN111352536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708407B (zh) | 移动终端 | |
CN112449036B (zh) |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 |
CN112767828A (zh) | 一种可弯折装置 | |
CN114882798B (zh) | 可折叠电子设备及其压合机构 | |
CN11210272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3948000A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262970A (zh) |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 |
CN212208239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340243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 |
CN113496651A (zh) | 柔性屏支撑装置、柔性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0836908U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