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2909B - 线束筛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筛选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82909B CN112382909B CN202011284183.6A CN202011284183A CN112382909B CN 112382909 B CN112382909 B CN 112382909B CN 202011284183 A CN202011284183 A CN 202011284183A CN 112382909 B CN112382909 B CN 1123829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harness
- unit
- plate
- driving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线束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线束掉落单元具有多层上下布置的腔室;b、控制线束掉落单元动作,分时打开上下腔室的连通关系,使得线束依次往下方腔室掉落;c、经过多次掉落后,最下方腔室中会掉落零个或一个线束至第四输送单元上并通过第四输送单元输送至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d、驱动线束通过单元动作对线束进行分隔;e、线束通过单元动作并允许其中一个线束通过。线束掉落单元让依次间隔掉落,通过控制掉落时间,越往下掉落线束数量越少,直到最下层只掉落一个或不掉落线束的情况;在通过线束通过单元,将掉落的线束隔开并按照所需情况一个个的输送出去,保证了线束稳定、可靠的单个供应,这样后续就能方便的进行夹持、送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自动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灯具里的控制板如图1所示,在加工使用时,需要将图2所示的线束焊接到控制板的两侧,控制板的尺寸较小,不便于或者没有类似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控制板和线束的自动焊接,目前基本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的。在人工焊接时,由于控制板尺寸较小,所以一般都是由操作人员将控制板粘在凸块上,显露出待焊接孔位,然后人工将线束中的导线插置于待焊接孔位中,再用电烙笔进行焊接,此种方案有诸多不足:其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其二,由于控制板黏贴不牢固,或者焊接的时候线束容易掉落,人工焊接很容易出现焊接失败返工现象,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筛选方法,能够将成把的线束分开成单个线束并输送出来。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线束掉落单元具有多层上下布置的腔室,将整把线束放在最上的腔室内;b、控制线束掉落单元动作,分时打开上下腔室的连通关系,同一时刻最多两个相邻的腔室连通,使得线束依次往下方腔室掉落;c、经过多次掉落后,最下方腔室中会掉落零个或一个线束至第四输送单元上并通过第四输送单元输送至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d、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设置的线束检测单元检测到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时驱动线束通过单元动作对线束进行分隔;e、线束通过单元每隔一定时间或根据其中分隔的线束数量来动作并允许其中一个线束通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线束掉落单元,让线束在线束掉落单元中依次间隔掉落,通过控制掉落时间,越往下掉落线束数量越少,直到最下层只掉落一个或不掉落线束的情况;在通过线束通过单元,将掉落的线束隔开并按照所需情况一个个的输送出去,保证了线束稳定、可靠的单个供应,这样后续就能方便的进行夹持、送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输送式控制板筛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回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翻滚式控制板筛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去掉上板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剖视图;
图9是第一夹紧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一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控制板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固定板的轮廓示意图;
图14是输送式控制板筛选装置组成的自动供料系统;
图15是翻滚式控制板筛选装置组成的自动供料系统;
图16是线束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线束掉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剖视图;
图20是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线束通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线束通过单元不包括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第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分隔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线束导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线束导引装置与线束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8是底座和第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驱动板和下引导块配合示意图;
图30是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水平动力单元不包括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两个第二滑块配合示意图;
图33是竖向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夹持控制板的第二夹紧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夹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三种第二夹紧单元的夹头部分示意图;
图37是控制板及线束自动焊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安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至图38,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式控制板筛选装置,包括料桶110、第一输送单元120、第二输送单元130、摄像头200以及回料通道140,所述的料桶110用于盛放控制板,第一输送单元120用于将料桶110中的控制板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130上,第一输送单元120的出口和第二输送单元130的入口处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控制板从该高度差掉落后姿态发生改变,摄像头200用于采集第二输送单元130上控制板的照片,板面朝下的控制板被挑选出去,余下的控制板通过回料通道140输送回料桶110中。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单元120和第二输送单元130,且第一输送单元120的出料口有个高度差,这样控制板从第一输送单元120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130的时候就会掉落并发生翻滚,翻滚后有一定的几率出现控制板板面朝下贴合在第二输送单元130,也会呈现出其他的姿态,然后通过摄像头200拍摄第二输送单元130上的图像后,对板面朝下的控制板识别并定位,然后挑选出来即可,余下的还能还能继续返回料桶110中进行再次循环,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掉落的高度差较低,不会损坏控制板,也避免了采用其他震动方式筛选控制板时带来的元器件损伤。
参阅图4,回料通道140的结构有多种,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回料通道140长度方向的路径呈“7”字型,回料通道140“7”字型的横向段位于第二输送单元130的出口处用于承接第二输送单元130上输送出来的控制板,回料通道140“7”字型的纵向段的尾端固定在料桶110上并与料桶110连通,这样整个回料通道140呈选址状态;回料通道140“7”字型的左上端到右下端所在的水平面高度逐渐降低,这样有利于控制板从回料通道140中向料桶110中回流;回料通道140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U”字型,这样就形成了供控制板流过的通路,回料通道140上设置有震动电机141。由于回料通道140是悬伸状,当启动震动电机141后,整个回料通道140就会震动起来,再加上回料通道140中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样控制板就会向低处滑动从而进入料桶110中,这种震动幅度很小,不会影响到控制板上的元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120和第二输送单元130均由支架、滚筒、输送带以及电机构成,两根平行布置的滚筒安装在支架上,输送带张紧在两根滚筒之间,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滚筒固定连接;第一输送单元120的输送带倾斜布置,第一输送单元120的输送带较低的一端位于料桶110中且较高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送单元130输送带的上方,第一输送单元120的输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凸条,凸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单元120的输送方向;第二输送单元130的输送带水平布置且该输送带的颜色与控制板的颜色相异。这样设置第一输送单元120以后,第一输送单元120启动后,其输送带上的凸条就可以将控制板从料桶110中运送出来,非常方便。
参阅图5-图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翻滚式控制板筛选装置,包括上板体150、下板体160、第一驱动单元180以及摄像头200,所述的上板体150、下板体160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条状栅片151、第二条状栅片161,第一条状栅片151和第二条状栅片161间隔交错布置,第一驱动单元180驱动上板体150或下板体160上下动作并使得第一条状栅片151的上平面高于、平齐于或低于第二条状栅片161的上平面;第一条状栅片151和第二条状栅片161的宽度大于控制板的宽度且小于控制板的长度;摄像头200用于采集第一条状栅片151和第二条状栅片161上平面平齐时的照片,板面朝下的控制板被挑选出去。通过设置可上下动作的上板体150和下板体160,且上板体150和下板体160上分别设置了间隔交错布置的第一条状栅片151和第二条状栅片161,这样只需要固定上板体150或下板体160,驱动下板体160或上板体150动作,即可实现第一条状栅片151和第二条状栅片161之间的高低变化,通过高低变换即可推动其上放置的控制板进行翻转,控制板翻转后姿态发生改变,然后挑选板面朝下的控制板即可,余下的控制板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的翻转来调整姿态。本装置工作可靠,且对控制板的影响非常少,翻转的过程非常温和,不会损坏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板体150包括方框状的本体,第一条状栅片151呈方片状,上板体150的框状内侧均匀间隔布置多条第一条状栅片151,第一条状栅片151的长度方向与上板体150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条状栅片151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一条状栅片151之间的空隙距离一致;下板体160按相同方式设置第二条状栅片161。这样设置以后,各条状栅片之间的间距都是相等的,使用起来更方便可靠。
第一驱动单元180的结构有很多种,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上板体150的底面向下设置有第一滑杆152,下板体160上设置有通孔供第一滑杆152通过且下板体160可顺延第一滑杆152上下运动,下板体160上下运动时第二条状栅片161沿第一条状栅片151之间的间隙中上下运动;上板体150的四周向下延伸设置侧板并通过第一底板170闭合,这样更美观且可以对装置起到保护作用,第一驱动单元180包括第一压簧181、第一电机182、第一凸轮183,第一压簧181套设在上板体150底面和下板体160顶面之间的第一滑杆152上,第一电机182固定在第一底板170上且其轴芯与上板体150的长度方向一致,下板体160下方设置有第一凸起162,第一凸起162的端部为圆弧状,第一电机182输出轴上的第一凸轮183和第一凸起162相抵。第一凸轮183的外周与其转动中心具有三个尺寸,最大尺寸对应的是下板体160向上运动,最小尺寸对应的是下板体160向下运动,中间尺寸对应的是下板体160与上板体150平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板自动焊接的供料系统,包括控制板筛选装置100、转运装置600以及控制板定位装置300,所述的控制板筛选装置100用于调整控制板的姿态,转运装置600用于夹持正放的控制板并运送至控制板定位装置300上,控制板定位装置300用于对控制板实施定位并夹紧。这里先通过控制板筛选装置100将板面朝下的控制板筛选出来,然后通过转运装置600将其运送至控制板定位装置300处,控制板定位装置300对控制板进行定位和夹紧,并将其运送至焊接工位上,定位后的控制板焊点位置即可固定下来,此时就可以使用自动化焊机完成自动焊接,保证后续自动焊接的可实现,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诸多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板定位装置300包括第二底板310、输料通道320、第三输送单元330、第一夹紧单元340、第二驱动单元350以及限位单元360,转运装置600运送来的控制板进入第二底板310上设置的输料通道320中实现初步定位,第三输送单元330用于驱动输料通道320中控制板的运动并通过限位单元360实施定位,第一夹紧单元340用于夹紧输料通道320中的控制板,第二驱动单元350用于驱动第一夹紧单元340动作从而将夹紧后的控制板运送到焊接工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底板310上设置有方形块311,方形块311上开设有输料通道320,输料通道320沿其长度方向的宽度分为三段,输料通道320入口位置的宽度大于控制板的宽度、输料通道320出口位置的宽度与控制板的宽度吻合、输料通道320中部宽度为由大到小的逐渐过渡,输料通道320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方形块311的凹槽且第三输送单元330设置在该凹槽内。这样设置以后,只需要启动第三输送单元330,第三输送单元330就会带动控制板沿输料通道320运动,又因为输料通道320的漏斗状结构,控制板被逐渐夹持定位。采用这种结构的输料通道320和第三输送单元330的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控制板的定位,并且输料通道320入口处较大,放入控制板时无需太精确。
参阅图9和图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紧单元340包括第一夹头341、第二夹头342以及第二压簧343;第一夹头341为外方内圆的长杆状,第二夹头342由方形头部和圆杆部组合而成,第二夹头342的圆杆部插置于第一夹头341内;第一夹头341靠近第二夹头342头部的一侧以及第二夹头342的头部设置有凸起用于夹持控制板,第二夹头342的圆杆部外侧套设有第二压簧343,第二压簧34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夹头341内部台阶以及第二夹头342的尾部台阶之间。这样设置的第一夹紧单元340,可以很方便的对控制板实施夹持,将第一夹头341固定,给第二夹头342施加一个作用力即可驱动夹头松开,去掉外力后,第二夹头342会在第二压簧343的弹性作用力下夹紧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头341的周壁上开设有腰型孔,第二夹头342位于腰型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凸柱3421;第二驱动单元350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固定板351和第二电机352,固定板351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310上,固定板351的边缘轮廓呈变径的圆形,如图13所示,第一夹头341铰接在两个固定板351之间时第一凸柱3421的柱身抵靠在固定板351的边缘轮廓上;输料通道320的出口位置处设置有容纳第一夹紧单元340的开口321,第一夹紧单元340位于该开口321中的时候固定板351的边缘挤压第一凸柱3421使得第二夹头342和第一夹头341张开;第二电机352驱动第一夹紧单元340转动时固定板351的边缘轮廓半径逐渐缩小使得第二夹头342在第二压簧343的弹性作用力下向第一夹头341一侧运动并夹紧控制板。固定板351一方面可以起到扶持第一夹紧单元340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其边缘轮廓与第一凸柱3421的配合,实现第一夹紧单元340在转动的过程中就实现第一夹头341和第二夹头342的夹紧和松开,非常的方便。
为了方便的进行焊接后控制板的卸料,这里的限位单元360可以动作,需要限位时或需要退料时,限位单元360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360包括扇形板361、第三电机362、拨杆363以及卷簧364,扇形板361设置在输料通道320出口的一端且扇形板361和第一夹紧单元340转动轴芯重合,输料通道320的出口位置处容纳第一夹紧单元340的凹槽旁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凸起312,第二凸起312和扇形板361沿垂直于第二凸起312延伸方向的截面呈两个相对的中括号型用于限制第一夹头341和第二夹头342夹紧过程中控制板的位置;第三电机362固定在第二底板310上并通过拨杆363拨动扇形板361转动,扇形板361和固定板351之间设置有卷簧364且卷簧364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扇形板361沿相反方向转动。控制板顺延输料通道320运动时,扇形板361堵住输料通道320的端部并与第二凸起312构成两个中括号状,这样控制板抵靠在抵靠在扇形板361上的时候位置就被定位,此时只需要启动第二电机352就可以将控制板夹持并转动至焊接工位上,转动过程中,为避免突然夹持造成控制板的损坏,固定板351的边缘是缓慢变化的,这样第一夹紧单元340夹紧的过程中会同步转动,第二凸起312和扇形板361在这段时间可以为控制板提供定位,保证定位精度。反之同理,第一夹紧单元340转动回来的时候,第一夹紧单元340就会松开,此时启动第三电机362,第三电机362通过拨杆363拨动扇形板361转动打开输料通道320的出口,再启动第三输送单元330,控制板沿输料通道320运动时就会将最前方已焊接完毕的控制板挤出完成退料。控制板退料后,第三电机362反转,扇形板361在卷簧364的弹性作用力下复位并关闭输料通道320的出口,执行下一个控制板的定位。
参阅图30-图36,转运单元600的结构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机械手方案,但这种成本价格较为昂贵,故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运装置600包括水平动力单元610、竖向动力单元620以及第二夹紧单元630,水平动力单元610用于驱动第二夹紧单元630沿水平面内位移,竖向动力单元620哦用于驱动第二夹紧单元630沿竖直方向位移,第二夹紧单元630用于夹紧或松开控制板。
参阅图31和图32,具体地,所述的水平动力单元610包括支撑框架611、第三丝杆612、第四滑杆613、第八电机614以及第二滑块615,支撑框架611包括方形的框架本体以及框架本体下侧设置的支腿,框架本体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凹槽且相邻两个侧面的凹槽呈上下交错布置,第四滑杆613设置在框架本体的凹槽处,第三丝杆612设置在两个凹槽之间;第二滑块615呈“7”字型且两个第二滑块615组合构成长方形,第二滑块615的竖杆段上设置有通孔、螺纹孔分别与第四滑杆613构成滑移配合、与第三丝杆612构成丝杠螺母配合,第二滑块615的横杆段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凹槽且竖向动力单元620插置于该凹槽中。图32所示的两个第二滑块615组合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两个第二滑块615固定成一个方框状结构,一个水平动力单元610中有两个交叉布置的方框状结构,这样驱动第二滑块615动作时,两个垂直的第二滑块615的交点位置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带动竖向动力单元620位置的改变。在控制的时候,两个组成方框状的第二滑块615对应的第八电机614同步反向转动或者将对应的两个第三丝杆612的螺旋方向设置为反向的,这样就能保证方框状的两个第二滑块615同步滑动。
参阅图33,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动力单元620包括丝杆底座621、下挡块622、第四丝杆623、第九电机624以及直杆625,第四丝杆623固定在丝杆底座621上,直杆625固定在第四丝杠的滑块上,第九电机624驱动第四丝杆623转动,丝杆底座621的下端插置于水平动力单元610的第二滑块615的凹槽中且下端通过下挡块622限位;丝杆底座621插置于第二滑块615中,这样第二滑块615动作时,自然就带动丝杆底座621平移,丝杆底座621上的第九电机624以及第四丝杆623可以驱动直杆625上下动作,这样直杆625的下端就可以在六个方向上自由运动。
参阅图34-图36,所述的第二夹紧单元630包括夹头座631、夹紧头632以及第七驱动单元,夹头座631的底部向两侧延伸设置有凸柱,夹紧头63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夹头座631底部两侧,夹紧头632与夹头座631底部两侧设置的凸柱构成滑移配合从而实现夹紧和松开动作;两个夹紧头632通过皮筋束紧且夹紧头632上设置有槽口避免皮筋上下滑动,由于夹紧头632体积较小,设置弹簧不够方便,这里直接通过皮筋将两个夹紧头632绑在一起,实现起来非常方便可靠,同时夹紧头632上设置的槽口正好放置皮筋,使用过程中,皮筋就不会轻易发生位移;第七驱动单元包括第五丝杆633、第十电机634以及推头635,第五丝杆633固定在夹头座631上,推头635位于夹紧头632上方并与第五丝杆633的滑块固定连接,第十电机634驱动第五丝杆633转动时推头635可顺延夹头座631上下运动;推头635与夹紧头632相抵的地方均呈楔形,推头635向下运动时推动夹紧头632克服皮筋的弹性作用力向两侧分开。推头635伸出时可以方便的将两个夹紧头632推开实现松开待夹持件的目的,推头635缩回时,两个夹紧头632在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下夹紧待夹持件。
参阅图16-图2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束筛选装置,包括第四输送单元410、线束掉落单元以及线束通过单元,所述的线束掉落单元和线束通过单元设置在第四输送单元410上方,线束掉落单元通过间隔掉落的方式控制多束线束按照单个掉落的方式掉落至第四输送单元410上,第四输送单元410将线束掉落单元掉落的线束输送至线束通过单元,线束通过单元用于限制线束单个通过。通过设置线束掉落单元,让线束在线束掉落单元中依次间隔掉落,通过控制掉落时间,越往下掉落线束数量越少,直到最下层只掉落一个或不掉落线束的情况;在通过线束通过单元,将掉落的线束隔开并按照所需情况一个个的输送出去,保证了线束稳定、可靠的单个供应,这样后续就能方便的进行夹持、送料。
参阅图17-图20,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掉落单元包括第一外壳420、转动板430以及第三驱动单元440,第一外壳420为方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外壳420内自上而下设置多个转动板430,每个转动板430的上方分别形成容纳线束的腔室,第三驱动单元440用于驱动转动板430转动并让转动板430上、下的腔室连通或闭合。转动板430的结构如图17所示,通过设置转动板430,可以方便的制造出多个腔室,在通过控制转动板430的转动即可控制腔室的连通和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420内同一高度上设置有两块转动板430,两块转动板430的远离彼此的一侧铰接在第一外壳420上,转动板430垂直于其铰接轴方向形状为弧形,这样可以减缓线束的落下,转动板4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柱431,第二凸柱431的长度方向与转动板430的铰接轴方向平行,第一外壳420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避让第二凸柱431,第三驱动单元440通过驱动第二凸柱431沿弧形凹槽运动来驱动转动板430开合。设置第二凸柱431后,可以方便的控制转动板430的转动。
如果每组控制板430都单独进行控制,系统就会很繁杂,且控制不方便,故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转动板430自上而下设置有多组,上下相邻布置的两组转动板430开闭状态相异;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440设置有两个,自上而下编号为奇数的多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第一外壳420的一个侧面伸出且由其中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整体驱动,编号为偶数的多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第一外壳420的与前述侧面平行的另一个侧面伸出且由另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整体驱动。通过让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不同的侧面伸出,从而实现两组转动板的独立控制,这样控制也满足上下腔室不会同时打开。
以编号为奇数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为例,其数量也很多,如何实现这些第二凸柱431的同步控制是个问题。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440包括第二滑杆441、驱动条板442、第四电机443、第二凸轮444以及第三压簧445;第二滑杆441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420上供第二凸柱431伸出的侧板上,第二滑杆441与第一壳体的侧板面平行且位于水平面内,第二凸柱43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杆441;驱动条板442上设置有通孔供第二滑杆441穿过,驱动条板442可顺延第二滑杆441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条板442中设置有竖向的凹槽且第二凸柱431位于该凹槽中,驱动条板442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条板442之间设置有第二凸轮444以及驱动第二凸轮444转动的第四电机443,位于驱动条板442的外侧的第二滑杆441杆身上套设有第三压簧445。这样,只需要控制第四电机443的正转和反转,可以实现驱动条板442的平移,而驱动条板442平移时,会带动第二凸柱431的运动,这样,同组转动板430就能同步打开或关闭,控制起来非常方便。转动板430的层数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保证最下方转动板430每次打开时掉落一个或零个线束即可。
参阅图21-图25,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通过单元包括第二外壳450、线束检测单元460、分隔单元470、第四驱动单元480以及第五驱动单元490,第二外壳450内设置有多个分隔单元470,第四驱动单元480驱动所有分隔单元470整体上下运动用于控制线束从线束通过单元的出口中出来,第五驱动单元490驱动多个分隔单元470按照与第四输送单元410相反的方向依次向下运动;线束检测单元460设置在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且每检测到进入一个线束时第五驱动单元490驱动一个分隔单元470向下运动进行分隔。由于线束掉落单元在工作时,最下方转动板430转动时不一定都有一个线束掉落,也可能没有线束掉落,为了保证后续物料供应的连续性,这里先通过分隔单元470对每个进入的线束进行分隔,然后在需要时,释放最前方分隔单元中的线束出去即可实现后续线束单个连续的供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外壳450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中隔板451,第二外壳450的上端设置有盖板453,中隔板451下方是供线束通过的通道,上方用于设置其他部件。分隔单元470包括方形的分隔板471、“艹”字型的隔板支架472以及第四压簧473;第二外壳450的中隔板451上设置有通孔供隔板支架472的下端直杆625穿过且隔板支架472的下端直杆625端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471,盖板453上设置有通孔供隔板支架472的上端直杆625穿过,隔板支架472的横杆和盖板453之间设置有第四压簧473,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驱动分隔板471下端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表面平齐。分隔单元470沿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分隔开每个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检测单元460包括检测轮461、发光二极管462、光敏电阻463以及检测电路,检测轮461设置在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检测轮461的轮缘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辐条且辐条的最下端位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带上表面位置处,线束随着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经过检测轮461时线束推动检测轮461转动一定角度且该角度等于检测轮461上的辐条夹角,发光二极管462和光敏电阻463设置在检测轮461的两侧,检测电路检测光敏电阻463的阻值变化来判断检测轮461是否转动。当有线束过来时,就会带动检测轮461转动,通过检测其转动情况,即可方便的得知线束进入情况,该结构非常简单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四驱动单元480包括第五电机481和凸轮轴482,凸轮轴482包括直杆625以及直杆625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小凸轮,凸轮轴482设置在隔板支架472的横杆和中隔板451之间且每个隔板支架472的横杆下方对应设置一个小凸轮,第五电机481驱动凸轮轴482转动至凸轮的最大半径位置在顶部时凸轮轴482上的小凸轮挤压隔板支架472克服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并向上运动。在使用时,如需要放一个线束出去,只需要让第五电机481动作并带动凸轮轴482转动,凸轮轴482推动隔板支架472向上运动,带动所有的分隔板471向上运动,线束没有阻挡的情况下,会在第四输送单元410上继续输送,放过去一个线束以后,第五电机481立刻复位,隔板支架472带动分隔板471落下继续分隔余下的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五驱动单元490包括推板491、第六电机492、第一丝杆493以及第三滑杆494;第二外壳450的中隔板451上方设置有上隔板452,上隔板452的板面垂直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上隔板452沿第四输送单元4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分隔单元470设置在位于线束通过单元出口一侧的两个上隔板452之间,第一丝杆493和第三滑杆494固定在位于线束通过单元入口一侧的两个上隔板452之间,第一丝杆493和第三滑杆494平行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布置;推板491包括平行于上隔板452的推板491本体以及固定在推板491本体两侧的推动部,推板491本体上开设有通孔与第三滑杆494构成滑动配合且开设有螺纹孔与第一丝杆493构成丝杆螺母配合,第六电机492驱动第一丝杆493转动时推板491沿第三滑杆494的长度方向滑动,隔板支架472的横杆两端抵靠在推板491的推动部上端,推杆的推动部前端呈楔形。在使用时,以图22为例,首先控制推板491向右运动并将所有的隔板支架472推至上方位置,当有一个线束进入时,推板491向左运动一定距离放下最右方的分隔板471,将该线束阻挡;若又来一个线束,则推板491继续向左运动并放下右数第二个分隔板471,阻挡第二个线束。当有线束放出时,推板491也要动作,假设从右往左有三个线束被阻挡,若此时放一个线束出去,则推板491向右运动并推动所有落下的分隔板471中最左侧的那个分隔板471抬起。以上结构能够非常简单可靠的实现线束的单个通过。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线束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线束掉落单元具有多层上下布置的腔室,将整把线束放在最上的腔室内;b、控制线束掉落单元动作,分时打开上下腔室的连通关系,同一时刻最多两个相邻的腔室连通,使得线束依次往下方腔室掉落;c、经过多次掉落后,最下方腔室中会掉落零个或一个线束至第四输送单元410上并通过第四输送单元410输送至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d、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设置的线束检测单元460检测到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时驱动线束通过单元动作对线束进行分隔;e、线束通过单元每隔一定时间或根据其中分隔的线束数量来动作并允许其中一个线束通过。通过设置线束掉落单元,让线束在线束掉落单元中依次间隔掉落,通过控制掉落时间,越往下掉落线束数量越少,直到最下层只掉落一个或不掉落线束的情况;在通过线束通过单元,将掉落的线束隔开并按照所需情况一个个的输送出去,保证了线束稳定、可靠的单个供应,这样后续就能方便的进行夹持、送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掉落单元包括第一外壳420、转动板430以及第三驱动单元440,第一外壳420为方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外壳420内自上而下设置多个转动板430,每个转动板430的上方即构成步骤a中的腔室,步骤b中,第三驱动单元440通过驱动转动板430转动实现转动板430上、下的腔室连通或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420内同一高度上设置有两块转动板430,两块转动板430的远离彼此的一侧铰接在第一外壳420上,转动板430垂直于其铰接轴方向形状为弧形,转动板4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柱431,第二凸柱431的长度方向与转动板430的铰接轴方向平行,第一外壳420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避让第二凸柱431,步骤b中,第三驱动单元440通过驱动第二凸柱431沿弧形凹槽运动来驱动转动板430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板430自上而下设置有多组,第三驱动单元440设置有两个,自上而下编号为奇数的多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第一外壳420的一个侧面伸出且由其中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整体驱动,编号为偶数的多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第一外壳420的与前述侧面平行的另一个侧面伸出且由另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整体驱动;步骤b中,先启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驱动编号为奇数的多组转动板430打开随后闭合,然后启动另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驱动编号为偶数的多组转动板430打开随后闭合,依次循环使得线束依次往下方腔室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440包括第二滑杆441、驱动条板442、第四电机443、第二凸轮444以及第三压簧445;第二滑杆441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420上供第二凸柱431伸出的侧板上,第二滑杆441与第一壳体的侧板面平行且位于水平面内,第二凸柱43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杆441;驱动条板442上设置有通孔供第二滑杆441穿过,驱动条板442可顺延第二滑杆441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条板442中设置有竖向的凹槽且第二凸柱431位于该凹槽中,驱动条板442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条板442之间设置有第二凸轮444以及驱动第二凸轮444转动的第四电机443,位于驱动条板442的外侧的第二滑杆441杆身上套设有第三压簧445;所述的步骤b中,通过第四电机443驱动第二凸轮444的转动来推动驱动条板442分开或靠近,驱动条板442分开时带动第二凸柱431向外侧运动打开转动板430,驱动条板442靠近时带动第二凸柱431向内侧运动闭合转动板430。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通过单元包括第二外壳450、线束检测单元460、分隔单元470、第四驱动单元480以及第五驱动单元490,第二外壳450内设置有多个分隔单元470,线束检测单元460设置在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步骤d中,线束检测单元460检测有一个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中时,第五驱动单元490驱动一个分隔单元470向下运动进行分隔,每个分隔单元470按照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依次向下运动;步骤e中,第四驱动单元480驱动所有分隔单元470整体上下运动从而让一个线束从线束通过单元中出来且同时启动第五驱动单元490驱动最后落下的分隔单元470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外壳450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中隔板451,第二外壳450的上端设置有盖板453;分隔单元470包括方形的分隔板471、“艹”字型的隔板支架472以及第四压簧473;第二外壳450的中隔板451上设置有通孔供隔板支架472的下端直杆625穿过且隔板支架472的下端直杆625端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471,盖板453上设置有通孔供隔板支架472的上端直杆625穿过,隔板支架472的横杆和盖板453之间设置有第四压簧473,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驱动分隔板471下端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检测单元460包括检测轮461、发光二极管462、光敏电阻463以及检测电路,检测轮461设置在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检测轮461的轮缘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辐条且辐条的最下端位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带上表面位置处,线束随着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经过检测轮461时线束推动检测轮461转动一定角度且该角度等于检测轮461上的辐条夹角,发光二极管462和光敏电阻463设置在检测轮461的两侧,所述的步骤d中,检测电路检测到光敏电阻463的阻值发生一次变化即认为有一个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四驱动单元480包括第五电机481和凸轮轴482,凸轮轴482包括直杆625以及直杆625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小凸轮,凸轮轴482设置在隔板支架472的横杆和中隔板451之间且每个隔板支架472的横杆下方对应设置一个小凸轮;所述的步骤e中,启动第五电机481驱动凸轮轴482转动至凸轮的最大半径位置在顶部时凸轮轴482上的小凸轮挤压隔板支架472克服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并向上运动,再启动第五电机481反转复位隔板支架472受到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五驱动单元490包括推板491、第六电机492、第一丝杆493以及第三滑杆494;第二外壳450的中隔板451上方设置有上隔板452,上隔板452的板面垂直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上隔板452沿第四输送单元4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分隔单元470设置在位于线束通过单元出口一侧的两个上隔板452之间,第一丝杆493和第三滑杆494固定在位于线束通过单元入口一侧的两个上隔板452之间,第一丝杆493和第三滑杆494平行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布置;推板491包括平行于上隔板452的推板491本体以及固定在推板491本体两侧的推动部,推板491本体上开设有通孔与第三滑杆494构成滑动配合且开设有螺纹孔与第一丝杆493构成丝杆螺母配合,第六电机492驱动第一丝杆493转动时推板491沿第三滑杆494的长度方向滑动,隔板支架472的横杆两端抵靠在推板491的推动部上端,推杆的推动部前端呈楔形;所述的步骤d中,初始状态下,第六电机492驱动第一丝杆493转动并带动推板491沿输送方向动作推动所有的隔板支架472抬起,每进入一个线束时第六电机492动作并带动推板491沿相反方向动作至一个隔板支架472落下,每放出一个线束时第六电机492动作并带动推板491沿输送方向动作至一个隔板支架472抬起。
参阅图16-图2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束定位系统,包括线束筛选装置400、转运装置600以及线束导引装置500,所述的线束筛选装置400用于从成把的多个线束中筛选单个线束,转运装置600用于夹持线束筛选装置400筛选出的单个线束并转运至线束导引装置500上,线束导引装置500用于将单个线束的导线导引至控制板的待焊接孔位并对线束实施固定。通过设置线束筛选装置400,实现成把线束的分离,保证每次供应一个线束,再通过转运装置600将单个线束运送至线束导引装置500上,然后将线束中的导线导引至控制板待焊接孔位上,本装置结构可靠,控制起来非常的方便,线束得以精确的定位以后,就能够与控制板一起使用自动焊机进行焊接,确保整个流程都能自动化。
参阅图26-图29,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导引装置500包括底座510以及固定在底座510上的线束姿态调整单元520和第六驱动单元530,线束姿态调整单元520用于将线束中并列且横向布置的导线调整至分开且朝上布置,各导线分开后的位置与控制板上待焊接的孔位对应,第六驱动单元530用于驱动线束姿态调整单元520夹紧或松开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姿态调整单元520包括上引导块、下引导块、夹板525以及第五压簧526;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设置在两个平行布置的夹板525之间,上引导块包括方形本体以及方形本体一端设置的半圆管,下引导块包括方形本体以及方形本体一端设置的半圆管,上引导块的方形本体下侧、下引导块的方形本体上侧均开设有凹槽;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合在一起时两个方形本体上的凹槽合成导线通路且两个半圆管合成整根圆管,远离圆管一侧的导线通路为由大至小的喇叭状,邻近圆管一侧的导线通路之间间距逐渐增大至控制板上的待焊接孔位之间的距离,圆管的长度方向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导线通过圆管从水平姿态调整为竖直姿态;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之间设置有第五压簧526,第五压簧526的弹性作用力使得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相分离,第六驱动单元530驱动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合在一起。夹板525主要用于固定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的设置,可以对线束中的导线进行引导,其方形本体上的凹槽主要用于分开导线,圆管状的部分主要用于将线束中的导线由水平状态引导至竖直状态,这样控制板就可以直接放在线束上,显露出焊接位置,直接用自动焊机完成焊接。
所述的夹板525呈长方形,上引导块的两侧设置螺纹孔和夹板525上设置的通孔中拧有螺栓实现固定,下引导块的两侧设置的腰形凸块顺延夹板525上设置的腰型孔滑移时下引导块与上引导块合在一起或相分离,下引导块上的腰型孔长度方向与圆管任意径向方向平行;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上设置用于容纳第五压簧526的弹簧孔位且该孔的孔芯方向与夹板525上设置的腰型孔长度方向一致。通过在夹板525上设置腰型孔以及下引导块上设置的腰形凸块,使得上引导块可以固定在夹板525上,同时下引导块能够与上引导块分离或贴合,两者分离时,它们之间的导线通路变大,便于插入导线;他们贴合时,可以将导线夹持并固定住,保证在焊接之前线束不会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待定位的线束有两种,第一线束有两个并列的导线,第二线束有三个并列的导线;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上引导块521和第一下引导块523用于引导第一线束,第二上引导块522和第二下引导块524用于引导第二线束;第一上引导块521和第一下引导块523上的导线通路有两条,两条导线通路呈喇叭状的部分中间设置有一个薄隔板;第二上引导块522和第二下引导块524上的导线通路有三条,三条导线通路呈喇叭状的部分中间设置有两个薄隔板且两个薄隔板之间的间距与两根导线之间的间距相吻合。不管有几种线束,只要其均为并列布置的导线,都可以采用线束导引装置500进行分离和定位,只需要按相同方式布置导线通路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下引导块的下方设置有凸起且凸起的端部垂直于夹板525板面的轮廓为弧形;第六驱动单元530包括第七电机531、第二丝杆532、第一滑块533以及驱动板534,第七电机531和第二丝杆532固定安装在底座510上且第二丝杆532的轴芯与夹板525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板534设置在下引导块的下方,驱动板534与第一滑块533固定连接,第七电机531驱动第二丝杆532转动时第一滑块533带动驱动板534滑移;驱动板534上位于第一下引导块523和第二下引导块524下方凸起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浅槽,下引导块的下方凸起抵靠在驱动板534的上板面时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合在一起,下引导块的下方凸起抵靠在驱动板534的浅槽中时上引导块和下引导块在第五压簧526的弹性作用力下分离;第一下引导块523下方的浅槽宽度大于第二下引导块524下方的浅槽宽度,第七电机531驱动驱动板534滑移时下引导块的凸起和浅槽具有如下三种配合方式:第一下引导块523和第二下引导块524的下方凸起均位于驱动板534的浅槽中、第一下引导块523的下方凸起位于驱动板534的浅槽中且第二下引导块524的下方凸起抵靠在驱动板534的上板面上、第一下引导块523和第二下引导块524的下方凸起均抵靠在驱动板534的上板面上。这里以两个线束为例,我们希望在第一线束固定以后,进行第二线束的固定,因此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不能同时锁紧。图29中,左侧的第一线束是松开状态,右侧的第二线束是夹紧状态;在此基础上,若下方的驱动板534向左移动,两个线束都被夹紧,若下方的驱动板534向右移动至右侧凸起落于浅槽中,两个线束都被松开,如此,即可方便的通过对一个电机的控制好实现两个线束的先后夹紧,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筛选装置400和转运装置600均设置有两个,第一线束通过其中一个线束筛选装置400筛选后经由其中一个转运装置600运送至第一上引导块521和第一下引导块523的旁侧并插入,第二线束通过另一个线束筛选装置400筛选后经由另一个转运装置600运送至第二上引导块522和第二下引导块524的旁侧并插入。
参阅图37和图38,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板及线束自动焊接系统,包括控制板筛选装置100、控制板定位装置300、线束筛选装置400、线束导引装置500以及转运装置600,所述的控制板筛选装置100用于调整控制板的姿态,转运装置600用于夹持正放的控制板并运送至控制板定位装置300上,控制板定位装置300用于对控制板实施定位和夹紧后运送至待焊接工位上;线束筛选装置400用于从成把的多个线束中筛选单个线束,转运装置600用于夹持线束筛选装置400筛选出的单个线束并转运至线束导引装置500上,线束导引装置500用于将单个线束的导线导引至控制板的待焊接孔位并对线束实施固定。这里通过控制板筛选装置100和控制板定位装置300,将控制板筛选出来并进行定位;再通过线束筛选装置400和线束导引装置500对线束实现定位,定位后的线束可以方便的放在定位后的控制板的待焊接孔位上,并通过自动焊机对线束进行自动焊接,转运装置600主要用于在各装置之间进行控制板或线束的输送,整个装置完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且保证了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包括安装台700,所述的控制板上待焊接的线束包括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转运装置600设置有三个,线束筛选装置400设置有两个,控制板定位装置300和线束导引装置500分别位于安装台700上按前后方向布置,控制板定位装置300固定安装在安装台700上,线束导引装置500通过第八驱动单元710安装在安装台700上,第八驱动单元710用于驱动线束导引装置500沿左右方向运动;控制板定位装置300远离线束导引装置50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筛选装置100且控制板筛选装置100和控制板定位装置300之间设置有转运装置600;安装台700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线束筛选装置400分别用于筛选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两个线束筛选装置400和线束导引装置500之间各设置有一个转运装置600,三个转运装置600呈品字状布置。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整个系统更为简洁,物料都在同一侧放置,自动焊机也是放在安装台700上的。各装置部件均可采用前述优选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线束掉落单元具有多层上下布置的腔室,将整把线束放在最上的腔室内;
b、控制线束掉落单元动作,分时打开上下腔室的连通关系,同一时刻最多两个相邻的腔室连通,使得线束依次往下方腔室掉落;
c、经过多次掉落后,最下方腔室中会掉落零个或一个线束至第四输送单元(410)上并通过第四输送单元(410)输送至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
d、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设置的线束检测单元(460)检测到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时驱动线束通过单元动作对线束进行分隔;
e、线束通过单元每隔一定时间或根据其中分隔的线束数量来动作并允许其中一个线束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束掉落单元包括第一外壳(420)、转动板(430)以及第三驱动单元(440),第一外壳(420)为方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外壳(420)内自上而下设置多个转动板(430),每个转动板(430)的上方即构成步骤a中的腔室,步骤b中,第三驱动单元(440)通过驱动转动板(430)转动实现转动板(430)上、下的腔室连通或闭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420)内同一高度上设置有两块转动板(430),两块转动板(430)的远离彼此的一侧铰接在第一外壳(420)上,转动板(430)垂直于其铰接轴方向形状为弧形,转动板(4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柱(431),第二凸柱(431)的长度方向与转动板(430)的铰接轴方向平行,第一外壳(420)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避让第二凸柱(431),步骤b中,第三驱动单元(440)通过驱动第二凸柱(431)沿弧形凹槽运动来驱动转动板(430)开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板(430)自上而下设置有多组,第三驱动单元(440)设置有两个,自上而下编号为奇数的多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第一外壳(420)的一个侧面伸出且由其中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整体驱动,编号为偶数的多组转动板(430)的第二凸柱(431)从第一外壳(420)的与前述侧面平行的另一个侧面伸出且由另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整体驱动;步骤b中,先启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驱动编号为奇数的多组转动板(430)打开随后闭合,然后启动另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40)驱动编号为偶数的多组转动板(430)打开随后闭合,依次循环使得线束依次往下方腔室掉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440)包括第二滑杆(441)、驱动条板(442)、第四电机(443)、第二凸轮(444)以及第三压簧(445);第二滑杆(441)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420)上供第二凸柱(431)伸出的侧板上,第二滑杆(441)与第一壳体的侧板面平行且位于水平面内,第二凸柱(43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杆(441);驱动条板(442)上设置有通孔供第二滑杆(441)穿过,驱动条板(442)可顺延第二滑杆(441)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条板(442)中设置有竖向的凹槽且第二凸柱(431)位于该凹槽中,驱动条板(442)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条板(442)之间设置有第二凸轮(444)以及驱动第二凸轮(444)转动的第四电机(443),位于驱动条板(442)的外侧的第二滑杆(441)杆身上套设有第三压簧(445);所述的步骤b中,通过第四电机(443)驱动第二凸轮(444)的转动来推动驱动条板(442)分开或靠近,驱动条板(442)分开时带动第二凸柱(431)向外侧运动打开转动板(430),驱动条板(442)靠近时带动第二凸柱(431)向内侧运动闭合转动板(4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束通过单元包括第二外壳(450)、线束检测单元(460)、分隔单元(470)、第四驱动单元(480)以及第五驱动单元(490),第二外壳(450)内设置有多个分隔单元(470),线束检测单元(460)设置在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步骤d中,线束检测单元(460)检测有一个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中时,第五驱动单元(490)驱动一个分隔单元(470)向下运动进行分隔,每个分隔单元(470)按照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依次向下运动;步骤e中,第四驱动单元(480)驱动所有分隔单元(470)整体上下运动从而让一个线束从线束通过单元中出来且同时启动第五驱动单元(490)驱动最后落下的分隔单元(470)向上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壳(450)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中隔板(451),第二外壳(450)的上端设置有盖板(453);分隔单元(470)包括方形的分隔板(471)、“艹”字型的隔板支架(472)以及第四压簧(473);第二外壳(450)的中隔板(451)上设置有通孔供隔板支架(472)的下端直杆(625)穿过且隔板支架(472)的下端直杆(625)端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471),盖板(453)上设置有通孔供隔板支架(472)的上端直杆(625)穿过,隔板支架(472)的横杆和盖板(453)之间设置有第四压簧(473),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驱动分隔板(471)下端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束检测单元(460)包括检测轮(461)、发光二极管(462)、光敏电阻(463)以及检测电路,检测轮(461)设置在线束通过单元的入口处,检测轮(461)的轮缘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辐条且辐条的最下端位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带上表面位置处,线束随着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经过检测轮(461)时线束推动检测轮(461)转动一定角度且该角度等于检测轮(461)上的辐条夹角,发光二极管(462)和光敏电阻(463)设置在检测轮(461)的两侧,所述的步骤d中,检测电路检测到光敏电阻(463)的阻值发生一次变化即认为有一个线束进入线束通过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驱动单元(480)包括第五电机(481)和凸轮轴(482),凸轮轴(482)包括直杆(625)以及直杆(625)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小凸轮,凸轮轴(482)设置在隔板支架(472)的横杆和中隔板(451)之间且每个隔板支架(472)的横杆下方对应设置一个小凸轮;所述的步骤e中,启动第五电机(481)驱动凸轮轴(482)转动至凸轮的最大半径位置在顶部时凸轮轴(482)上的小凸轮挤压隔板支架(472)克服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并向上运动,再启动第五电机(481)反转复位隔板支架(472)受到第四压簧(473)的弹性作用力向下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驱动单元(490)包括推板(491)、第六电机(492)、第一丝杆(493)以及第三滑杆(494);第二外壳(450)的中隔板(451)上方设置有上隔板(452),上隔板(452)的板面垂直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上隔板(452)沿第四输送单元(4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分隔单元(470)设置在位于线束通过单元出口一侧的两个上隔板(452)之间,第一丝杆(493)和第三滑杆(494)固定在位于线束通过单元入口一侧的两个上隔板(452)之间,第一丝杆(493)和第三滑杆(494)平行于第四输送单元(410)的输送方向布置;推板(491)包括平行于上隔板(452)的推板(491)本体以及固定在推板(491)本体两侧的推动部,推板(491)本体上开设有通孔与第三滑杆(494)构成滑动配合且开设有螺纹孔与第一丝杆(493)构成丝杆螺母配合,第六电机(492)驱动第一丝杆(493)转动时推板(491)沿第三滑杆(494)的长度方向滑动,隔板支架(472)的横杆两端抵靠在推板(491)的推动部上端,推杆的推动部前端呈楔形;所述的步骤d中,初始状态下,第六电机(492)驱动第一丝杆(493)转动并带动推板(491)沿输送方向动作推动所有的隔板支架(472)抬起,每进入一个线束时第六电机(492)动作并带动推板(491)沿相反方向动作至一个隔板支架(472)落下,每放出一个线束时第六电机(492)动作并带动推板(491)沿输送方向动作至一个隔板支架(472)抬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84183.6A CN112382909B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线束筛选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84183.6A CN112382909B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线束筛选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82909A CN112382909A (zh) | 2021-02-19 |
CN112382909B true CN112382909B (zh) | 2022-03-29 |
Family
ID=7458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84183.6A Active CN112382909B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线束筛选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8290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3653A (zh) * | 2012-03-23 | 2012-10-10 | 黄一淼 | 一种软金属线全自动线焊接设备 |
JP2014090597A (ja) * | 2012-10-31 | 2014-05-15 | Jst Mfg Co Ltd | 電線把持装置及び電線把持方法 |
JP2016207552A (ja) * | 2015-04-24 | 2016-12-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CN206422367U (zh) * | 2017-02-10 | 2017-08-18 | 昆山三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连接器组装一体机的线束进料裁切装置 |
CN213287639U (zh) * | 2020-09-28 | 2021-05-28 | 东莞市奥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多层式螺丝自动筛选机 |
-
2020
- 2020-11-17 CN CN202011284183.6A patent/CN1123829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3653A (zh) * | 2012-03-23 | 2012-10-10 | 黄一淼 | 一种软金属线全自动线焊接设备 |
JP2014090597A (ja) * | 2012-10-31 | 2014-05-15 | Jst Mfg Co Ltd | 電線把持装置及び電線把持方法 |
JP2016207552A (ja) * | 2015-04-24 | 2016-12-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CN206422367U (zh) * | 2017-02-10 | 2017-08-18 | 昆山三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连接器组装一体机的线束进料裁切装置 |
CN213287639U (zh) * | 2020-09-28 | 2021-05-28 | 东莞市奥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多层式螺丝自动筛选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82909A (zh) | 2021-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27279B (zh) | 一种螺栓与垫片自动套接装配设备 | |
CN109048268B (zh) | 一种齿轮滚针全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 |
CN106624306B (zh) | 一种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的点焊方法 | |
CN116566148B (zh) |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 |
US6082954A (en) | Tape feeders and systems using the same | |
CN109888596B (zh) | 一种用于充电连接头全自动组装的基体上料装置及方法 | |
CN216680019U (zh) | 一种线圈骨架的引脚装配折弯一体机 | |
CN112453771A (zh) | 控制板及线束自动焊接方法 | |
CN112791995A (zh) | 一种螺丝瑕疵的自动检筛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2382909B (zh) | 线束筛选方法 | |
CN112382908B (zh) | 线束定位系统 | |
CN109659792B (zh) | 一种充电连接头金属外壳组装的自动化上料装置及方法 | |
CN114839195A (zh) | 一种圆柱电池壳外观自动检测线 | |
CN110707506A (zh) | 一种全自动预插机 | |
CN108608188B (zh) | 一种螺母植入设备 | |
CN108706315B (zh) | 抗生素瓶盖振动机构 | |
CN110919228B (zh) | 空调底盘自动焊接生产线 | |
CN112499195A (zh) | 线束筛选装置 | |
CN112453774A (zh) | 控制板及线束自动焊接系统 | |
CN112495809A (zh) | 翻滚式控制板筛选装置及其构成的自动供料系统 | |
CN112453772A (zh) | 用于控制板自动焊接的供料系统 | |
CN112495808A (zh) | 输送式控制板筛选装置及其构成的自动供料系统 | |
CN112453773A (zh) | 用于控制板自动焊接的供料方法 | |
CN110757148A (zh) | 一种光电开关自动组装整形方法 | |
CN211469901U (zh) | 自动排片机中的排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No. 59, Quwu group, Jiumiao village, Qianling Township, Susong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246500 Patentee after: Shi Huokai Address before: Susong Xinq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Jiumiao village, Qianling Township, Susong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song Xinq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