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8043B -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8043B
CN112378043B CN202011263190.8A CN202011263190A CN112378043B CN 112378043 B CN112378043 B CN 112378043B CN 202011263190 A CN202011263190 A CN 202011263190A CN 112378043 B CN112378043 B CN 112378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data
cooling
cooling tower
water
tow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31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8043A (zh
Inventor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31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8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8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8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8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8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提供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塔和冷机一一对应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根据温度响应对系统调节,造成系统的振荡运行等问题。

Description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制冷站系统中,设计时考虑最大负荷要求,冷却塔和冷机基本是一一对应,系统运行时,冷机需要开启,对应的冷却塔也开启,每一个冷塔通过调节冷塔风扇的转速确保冷塔出口冷却水温度满足冷机冷却水要求。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数据中心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这种运行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数据中心随IT负荷的变化冷量需求也随之变化,冷机冷却水没有调节功能,造成冷机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小,流量大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第二,由于数据中心运行在部分负荷工况,没有解决根据实际冷却水的需求量与启动冷机数量相匹配,例如,有时负荷小,2台冷却塔可以满足3台冷机的运行要求,而目前的运行势必造成冷却塔资源的浪费;第三,目前的冷塔加减机通过总管路的温度传感器,当总管路温度大于一台冷塔的最大功率时,自动增加一台冷塔,但是由于冷却塔和冷机实际现场不在同一位置,管路长,冷却塔出水温度往往滞后于冷机冷却水处温度,这样系统会处在不断调节过程中,容易造成系统的振荡运行,对整个冷却水系统不利,能源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当前冷塔的状态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塔和冷机一一对应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根据温度响应对系统调节,造成系统的振荡运行等问题。
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获取与所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
第二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所述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获取与所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
第三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总流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水流量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模板调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命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
第四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所述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中的任意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执行冷塔控制命令;在数据中心负荷变化时,自动优化冷却水系统,根据冷机冷却水的需求量,按需提供,避免冷塔和冷机一一对应造成能源浪费,提高了冷却水系统的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源;通过根据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变化对冷塔数量进行调整,流量的变化延时性远远小于温度的变化,克服了现有系统采用温度加减机造成系统不断调整的弊端,有效增加了系统稳定性,时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较佳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对应的系统逻辑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一个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0-步骤S140。
步骤S110,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具体的,冷塔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循环水量即冷却水,可通过在冷却水系统的总管路上安装流量计,检测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处理器从流量计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步骤S120,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具体的,在冷却水系统中,负荷不断变化,通过将实时获取的总流量数据与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结果包括,总流量数据大于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总流量数据小于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总流量数据等于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根据不同的比较结果,对当前已开启的冷塔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通过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对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其中,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为:
P=Q*ρ*ΔT*c/3600000(KWh/J);
其中,P为冷塔的冷却功率Kw;Q为冷塔的水流量m3/h;ρ为水密度Kg/m3;ΔT为冷塔进出水温差℃;C为水的比热J/℃*Kg。
具体的,通过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对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计算,由于冷塔的冷却功率、水密度、冷塔进出水温差、水的比热均可获得,所以根据上述值得到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后,
当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相等时,获取维持当前冷塔开启数量命令。
具体的,当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相等,说明当前负荷未变化,或者波动小,所以不需要对当前冷塔状态进行调整。
步骤S130,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具体的,当总流量数据与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的比较结果,存在两者不同时,需要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对当前已开启的冷塔的状态进行调整,其调整包括再开启一定数量的冷塔,或者关闭部分当前已开启的冷塔,但是,如果需要关闭部分当前已开启的冷塔时,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需要保证至少有一台冷塔是开启状态的,即,不能将所有冷塔全部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存储于区块链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包括:
当总流量数据大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总流量数据比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根据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根据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具体的,当总流量数据大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总流量数据比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由于总流量数据大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所以需要再开启冷塔,再开启冷塔的台数根据总流量数据比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即第一变化流量数据决定,例如,当前开启了一台冷塔,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为650立方米每小时,当总流量数据大于650立方米每小时,而小于1300立方米每小时,则再开启一台冷塔即可,当总流量数据大于1300立方米每小时小于1950立方米每小时,则再开启两台冷塔,以此类推,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根据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规则,然后按照规则,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由于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所以需要关闭当前开启的冷塔,关闭冷塔的台数根据第二变化流量数据决定,与上述再开启冷塔的过程同理。只是需要保证至少有一台冷塔是开启状态。
步骤S140,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
具体的,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获取执行冷塔控制命令,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确定对当前已开启冷塔需要调整的数量,然后根据需要调整的冷塔数量,执行冷塔控制命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之前还包括: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
根据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具体的,当系统负荷减少时,为了使系统在减冷塔后平稳运行,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将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例如,当总流量数据大于650立方米每小时时,开启的是两个冷塔,但是,当总流量数据小于650立方米每小时时,需要关闭一台冷塔,但是通过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假设预设缓冲流量阈值为20立方米每小时,则实际需要当总流量数据小于630立方米每小时时,关闭一台冷塔。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根据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后还包括:
获取延时执行冷塔控制命令的延时阈值;
根据延时阈值确定执行冷塔控制命令的时间。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维持系统减冷塔后平稳运行,设置延时阈值。例如当达到关闭冷塔的临界值时,延时1分钟后再关闭,其中,延时阈值根据需要设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后还包括:
获取从开启的冷塔流出的水温数据;
根据预设水温阈值,通过调节开启的冷塔的风扇对水温数据进行调节。
具体的,通过安装在冷塔出水处的度传感器,从开启的冷塔流出的水温数据,将温数据与预设水温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通过调节开启的冷塔的风扇对水温数据进行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电子设备1。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是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等具有运算功能的终端设备。
该电子设备1包括:处理器12、存储器11、网络接口13及通信总线14。
存储器11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至少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及卡型存储器11等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1的硬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外部存储器11,例如电子设备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1的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1的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等。存储器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等。
网络接口13可选地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通常用于在该电子设备1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通信总线14用于实现上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图2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4的电子设备1,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既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于电子设备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则摄像装置即为电子设备1的摄像头。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为服务器,摄像装置独立于该电子设备1、与该电子设备1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连接。例如,该摄像装置安装于特定场所,如办公场所、监控区域,对进入该特定场所的目标进行实时拍摄得到实时图像,通过网络将拍摄得到的实时图像传输至处理器12。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语音输入装置比如麦克风(microphone)等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设备、语音输出装置比如音响、耳机等,可选地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也可以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触摸器等。显示器用于显示在电子设备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所提供的供用户进行触摸操作的区域称为触控区域。此外,这里的触摸传感器可以为电阻式触摸传感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等。而且,触摸传感器不仅包括接触式的触摸传感器,也可包括接近式的触摸传感器等。此外,触摸传感器可以为单个传感器,也可为例如阵列布置的多个传感器。
此外,该电子设备1的显示器的面积可以与所述触摸传感器的面积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地,将显示器与所述触摸传感器层叠设置,以形成触摸显示屏。该装置基于触摸显示屏侦测用户触发的触控操作。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2所示的设备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1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以及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处理器12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时实现如下步骤:
步骤S110,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步骤S120,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步骤S130,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步骤S140,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通过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对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其中,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为:
P=Q*ρ*ΔT*c/3600000(KWh/J);
其中,P为冷塔的冷却功率Kw;Q为冷塔的水流量m3/h;ρ为水密度Kg/m3;ΔT为冷塔进出水温差℃;C为水的比热J/℃*Kg。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后,
当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相等时,获取维持当前冷塔开启数量命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存储于区块链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包括:
当总流量数据大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总流量数据比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根据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根据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之前还包括: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
根据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根据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后还包括:
获取延时执行冷塔控制命令的延时阈值;
根据延时阈值确定执行冷塔控制命令的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后还包括:
获取从开启的冷塔流出的水温数据;
根据预设水温阈值,通过调节开启的冷塔的风扇对水温数据进行调节。
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11中,并由处理器12执行,以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参照图3所示,为图2中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较佳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所述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10可以被分割为:总流量数据获取模块110、水流量比较模块120、模板调取模块130、命令执行模块140。
所述模块110-140所实现的功能或操作步骤均与上文类似,此处不再详述,示例性地,例如其中:
总流量数据获取模块110,用于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水流量比较模块120,用于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模板调取模块130,用于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命令执行模块140,用于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
如图4所示,此外,与上述方法相对应,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装置400,包括:总流量数据获取单元410、水流量比较单元420、模板调取单元430、命令执行单元440,其中,总流量数据获取单元410、水流量比较单元420、模板调取单元430和命令执行单元440的实现功能与实施例中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
总流量数据获取单元410,用于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水流量比较单元420,用于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模板调取单元430,用于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命令执行单元440,用于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所述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获取与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
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
优选地,在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通过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对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其中,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为:
P=Q*ρ*ΔT*c/3600000(KWh/J);
其中,P为冷塔的冷却功率Kw;Q为冷塔的水流量m3/h;ρ为水密度Kg/m3;ΔT为冷塔进出水温差℃;C为水的比热J/℃*Kg。
优选地,将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后,
当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相等时,获取维持当前冷塔开启数量命令。
优选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存储于区块链中,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包括:
当总流量数据大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总流量数据比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根据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根据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优选地,在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之前还包括:
当总流量数据小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
根据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优选地,根据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后还包括:
获取延时执行冷塔控制命令的延时阈值;
根据延时阈值确定执行冷塔控制命令的时间。
优选地,在根据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冷塔控制命令后还包括:
获取从开启的冷塔流出的水温数据;
根据预设水温阈值,通过调节开启的冷塔的风扇对水温数据进行调节。
本发明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指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获取与所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其中,当所述总流量数据大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所述总流量数据比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所述总流量数据小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所述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将所述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根据所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通过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对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其中,所述冷塔水流量计算公式为:
P=Q*ρ*ΔT*c/3600000(KWh/J);
其中,P为冷塔的冷却功率Kw;Q为冷塔的水流量m3/h;ρ为水密度Kg/m3;ΔT为冷塔进出水温差℃;C为水的比热J/℃*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后,
当所述总流量数据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相等时,获取维持当前冷塔开启数量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存储于区块链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后还包括:
获取延时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的延时阈值;
根据所述延时阈值确定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后还包括:
获取从开启的冷塔流出的水温数据;
根据预设水温阈值,通过调节所述开启的冷塔的风扇对所述水温数据进行调节。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所述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获取与所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其中,
当所述总流量数据大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所述总流量数据比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所述总流量数据小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所述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将所述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根据所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
8.一种冷却水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总流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冷却水系统的总流量数据;
水流量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总流量数据与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模板调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其中,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关联有相应的冷塔控制命令;其中,
当所述总流量数据大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所述总流量数据比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一变化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开启的冷塔数量;
当所述总流量数据小于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时,将所述已开启的冷塔的水流量之和比所述总流量数据多出的流量数据作为第二变化流量数据,将所述第二变化流量数据与预设缓冲流量阈值做差值,得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根据所述新的第二变化流量数据,确定应再关闭的冷塔数量;
命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冷塔数量调整模板,执行所述冷塔控制命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所述冷却水系统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63190.8A 2020-11-12 2020-11-12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78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3190.8A CN112378043B (zh) 2020-11-12 2020-11-12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3190.8A CN112378043B (zh) 2020-11-12 2020-11-12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8043A CN112378043A (zh) 2021-02-19
CN112378043B true CN112378043B (zh) 2022-09-27

Family

ID=7458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3190.8A Active CN112378043B (zh) 2020-11-12 2020-11-12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80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7136B (zh) * 2021-10-27 2023-01-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279235B (zh) * 2021-12-29 2024-05-10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黑箱模型与灰箱模型切换的冷却塔运行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7433A (ja) * 2010-05-21 2011-12-08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冷水製造設備および冷水製造方法
CN104781629A (zh) * 2012-11-14 2015-07-15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塔控制装置、冷却塔控制方法以及热源系统
WO2016197849A1 (zh) * 2015-06-09 2016-12-15 邻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冷机系统、冷机控制器、冷却塔系统、冷却塔控制器、水泵系统和水泵控制器
CN206387073U (zh) * 2016-12-28 2017-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冷站的控制系统
CN110118405A (zh) * 2019-06-17 2019-08-13 广东新菱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7433A (ja) * 2010-05-21 2011-12-08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冷水製造設備および冷水製造方法
CN104781629A (zh) * 2012-11-14 2015-07-15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塔控制装置、冷却塔控制方法以及热源系统
WO2016197849A1 (zh) * 2015-06-09 2016-12-15 邻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冷机系统、冷机控制器、冷却塔系统、冷却塔控制器、水泵系统和水泵控制器
CN206387073U (zh) * 2016-12-28 2017-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冷站的控制系统
CN110118405A (zh) * 2019-06-17 2019-08-13 广东新菱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8043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8043B (zh) 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2125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fan speed control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9237751B (zh) 快速达到机组目标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563844A (zh) 风扇转速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JP5335043B2 (ja) 設備機器制御装置及び設備機器システム
CN108224697A (zh) 空调电子膨胀阀调节方法、计算机装置、存储介质
Shi et al. Data-driven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chance-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 with uncertain wind power
CN112412763A (zh) 一种云端控制的空压机协同作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JP638064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管理装置
CN110162699A (zh) 基于区域大数据的空调目标温度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127559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集成算法的群租房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361558A (zh) 数据空调系统冷量自动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254927A (zh) 生产排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4906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1794A (zh) 页面监听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6498A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机柜除凝露设备
US2023016959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ryptocurrency mining
JP2015162098A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14879523A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298088A (zh) 一种负载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3759A (zh) 账户风险画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4475B (zh) 显示界面参数配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71960A (zh) 一种散热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3311926A (zh) 风扇调速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5214A (zh) 设备控制方法、系统、控制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