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7951A - 一次性尿布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尿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7951A
CN112367951A CN201980043999.9A CN201980043999A CN112367951A CN 112367951 A CN112367951 A CN 112367951A CN 201980043999 A CN201980043999 A CN 201980043999A CN 112367951 A CN112367951 A CN 112367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edge
region
disposable diaper
absorbent core
wa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9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井尊司
山中康弘
坂口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67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4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确保基于腰带的凹袋的收容空间并能够抑制后漏的产生的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尿布(10)具有:吸收芯(31);位于比吸收芯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的肌肤面侧片(20);在后腰身区域(S2)中,位于比肌肤面侧片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并沿宽度方向伸缩的腰带(80)。腰带具有: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肌肤面侧片立起的立起部(85);在比立起部及吸收芯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一基端缘(87I);以及在比立起部靠腰部开口侧的位置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二基端缘(84F)。在将一次性尿布的伸长状态下的第一基端缘与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距离设为S,将伸长状态下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Y时,满足S≥Y。

Description

一次性尿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腰带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后腰身区域配置了腰带(waistband)的一次性尿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腰带在腰部开口附近向胯裆区域侧折叠,朝向胯裆区域侧开口。而且,腰带在两侧部固定于肌肤面侧片侧,构成为无法立起。由此,腰带在由两侧固定部和腰部开口附近的折痕包围的区域处向穿戴者侧立起,在后腰身区域处收容向腰部开口侧移动的排泄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7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通过腰带收容排泄物,优选将凹袋的收容空间设置得宽大。在专利文献1的腰带中,收容空间的后端缘接近腰部开口,容易确保收容空间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另一方面,收容空间的外侧缘接近吸收芯的外侧缘。在腰带向穿戴者侧立起时,相对于一次性尿布中的刚性比较高的吸收芯容易立起,如果收容空间的外侧缘接近吸收芯,则收容空间的外侧缘有时难以立起。由于收容空间的外侧缘难以立起而使收容空间的整体的立起受到阻碍,可能难以确保收容空间。
由此,对确保基于腰带的凹袋的收容空间并能够抑制后漏的产生的一次性尿布有所期待。
一形态的一次性尿布具有: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及配置在所述前腰身区域和所述后腰身区域之间的胯裆区域;吸收芯;位于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的肌肤面侧片;及在所述后腰身区域中,位于比所述肌肤面侧片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并沿所述宽度方向伸缩的腰带,所述腰带具有: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肌肤面侧片立起的立起部;在比所述立起部及所述吸收芯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成为所述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一基端缘;以及在比所述立起部靠腰部开口侧的位置成为所述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二基端缘,其中,在将所述一次性尿布的伸长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基端缘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宽度方向的距离设为S,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Y时,满足S≥Y。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从肌肤相向面侧观察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2A-2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沿图1所示的3A-3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伸长状态下的沿图1所示的4A-4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自然状态下的沿图1所示的4A-4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图5为基准的截面处的穿戴状态的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伸长状态下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自然状态下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的事项变得明确。
一形态的一次性尿布具有: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及配置在所述前腰身区域和所述后腰身区域之间的胯裆区域;吸收芯;位于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的肌肤面侧片;及在所述后腰身区域中,位于比所述肌肤面侧片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并沿所述宽度方向伸缩的腰带,所述腰带具有: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肌肤面侧片立起的立起部;在比所述立起部及所述吸收芯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成为所述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一基端缘;以及在比所述立起部靠腰部开口侧的位置成为所述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二基端缘,其中,在将所述一次性尿布的伸长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基端缘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宽度方向的距离设为S,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Y时,满足S≥Y。
腰带的立起部构成为能够从第一基端缘及第二基端缘立起,形成收容排泄物的收容空间。第一基端缘与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距离为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上,能够以相对于吸收芯的外侧缘立起的收容空间的高度成为相对于第二基端缘立起的收容空间的高度以上的方式形成凹袋。由此,收容空间的外侧缘通过吸收芯的刚性而不难立起,收容空间的整体容易立起,容易确保收容空间。能够确保基于腰带的凹袋的收容空间,抑制后漏的产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第二基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在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第二基端缘的所述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U时,满足S≤Y+U。
在第二基端缘位于比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中,第二基端缘有时相对于吸收芯的后端缘更加向穿戴者侧立起。此时,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成为Y+U。基于S的收容空间的高度为基于Y+U的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以下,能够抑制基于Y+U的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吸收芯与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位于腰带的立起支点与吸收芯之间,与前后方向的两侧相比刚性低,容易变形。通过满足S≤Y+U,抑制以基于Y+U的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过高为起因而引起的吸收芯与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变形的情况,容易确保凹袋的收容空间。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所述伸长状态下,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的所述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V时,满足V≥所述U。
立起部中的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V)为立起部中的未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U)以上。在立起部中的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中,与未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相比,刚性高的吸收芯位于非肌肤面侧,向穿戴者侧更容易立起。通过满足V≥U,立起部更容易立起。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所述伸长状态下,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的所述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V时,满足所述U>V。
立起部中的未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U)比立起部中的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V)长。配置在比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配置在比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由此,能够在比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较大地形成腰带的凹袋。使用者能够了解腰带的凹袋在比吸收芯靠后侧的位置配置得较大的情况,能够得到对于后漏的安心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加强片。
根据本形态,通过加强片提高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的刚性,能够减少和立起部中的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的刚性差。由此,立起部整体容易立起。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加强片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腰带的整个区域。
根据本形态,通过加强片遍及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腰带的整个区域地提高刚性,立起部遍及腰带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地容易立起。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腰带具有从所述第二基端缘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肌肤面侧片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收缩力比所述立起部的收缩力低。
根据本形态,由于接合部的收缩力低,因此接合部比立起部难以紧贴于身体。能够抑制因接合部紧贴于身体而造成的未与接合部重叠的立起部相对地从身体分离的不良情况。由此,容易确保立起部对于身体的紧贴性。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腰带具有从所述第二基端缘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肌肤面侧片接合的接合部,在将所述接合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X时,满足所述U≤X。
在将一次性尿布穿着于就寝的状态的穿戴者时,有时将后腰身区域插入穿戴者的身体与寝具等之间。此时,接合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由此接合部的刚性升高,能够抑制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二基端缘的出褶。而且,即使在假设第二基端缘出褶的情况下,由于接合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因此也容易确保第二基端缘。由此,容易维持立起部的立起支点,更容易确保基于腰带的凹袋的收容空间。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腰带具有以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为基点向后侧且穿戴者侧折回的折回部,所述折回部的收缩力比所述立起部的收缩力高。
根据本形态,由于折回部的收缩力比较高,因此能够确保腰带对于身体的紧贴性。而且,由于立起部的收缩力比较低,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立起部的收缩力高而使凹袋从身体过度上浮的不良情况,抑制身体与凹袋的间隙的产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折回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立起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根据本形态,能够较宽大地确保腰带与身体相接的面积,腰带的形状的稳定性提高,抑制腰带与身体的间隙的产生。而且,通过延长折回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即使提高折回部的收缩力,也能够抑制每单位长度的收缩力。由此,能够抑制折回部的接触压,抑制穿着感的恶化并确保腰带的紧贴性。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肌肤面侧片具有表面片和将所述表面片的两外侧部覆盖的一对侧片,所述侧片构成具有通过防漏弹性构件的收缩而立起的收缩部的一对防漏褶裥,所述防漏褶裥在比所述收缩部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具有成为所述收缩部的立起支点的防漏基端缘,所述腰带的第一基端缘位于比所述防漏褶裥的所述防漏基端缘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形态,腰带的第一基端缘由于立起部的收缩而容易受到朝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力。由于腰带的第一基端缘位于比防漏褶裥的防漏基端缘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腰带的收缩而使防漏基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的情况。能够较宽大地设置由一对防漏褶裥夹持的空间,能够抑制侧漏。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在所述后腰身区域配置的扣紧带,所述腰带与所述扣紧带在厚度方向上重叠。
根据本形态,在穿着时拉拽扣紧带之际,能够联动地拉拽腰带。由此,腰带更容易立起,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的凹袋。
(2)一次性尿布的整体概略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应留意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的情况。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而且,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可以包括相互的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一次性尿布是带型的一次性尿布。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的从肌肤相向面侧观察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沿2A-2A截面的示意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沿3A-3A截面的示意剖视图。图1~图3表示伸长状态的一次性尿布。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伸长状态是使一次性尿布10伸长至未形成褶皱的状态的状态。而且,本发明的自然状态是在收容于封包的一次性尿布10的情况下,从封包取出一次性尿布10,在20℃±2℃、相对湿度60%±5%RH的气氛下放置了24小时的状态。图4是伸长状态下的沿图1所示的4A-4A线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自然状态下的沿图1所示的4A-4A线的示意剖视图。在图2~图5所示的示意剖视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各构件在厚度方向T上分离表示,但是在实际的制品中沿厚度方向T相接。是表示以图5所示的截面为基准的穿戴状态的图。图6所示的BL表示穿戴者的身体的线条。
一次性尿布10具有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L及宽度方向W。前后方向L由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方向规定。换言之,前后方向L是在展开的一次性尿布10中前后延伸的方向。而且,一次性尿布10具有与前后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这两方正交的厚度方向T。厚度方向T向朝向穿戴者侧的肌肤相向面侧T1和肌肤相向面侧的相反侧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延伸。
一次性尿布10具有前腰身区域S1、后腰身区域S2、以及胯裆区域S3。前腰身区域S1是与穿戴者的前腰身(腹部)相向的区域。后腰身区域S2是与穿戴者的后腰身(背部)相向的区域,包括在穿着时承载身体(臀部)的区域。胯裆区域S3是位于穿戴者的胯裆并配置在前腰身区域S1与后腰身区域S2之间的区域。胯裆区域S3是设有配置于穿戴者的腿围的腿围开口部65的区域。腿围开口部65是从一次性尿布的外侧缘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凹陷的部分。
一次性尿布10包括吸收芯31,吸收芯31包括吸收材料。吸收芯31包括粉碎浆料或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吸收材料。吸收芯31可以由未图示的芯包覆盖。可以通过吸收芯31和芯包构成吸收体。芯包由棉纱或SMS无纺布构成,可以配置在吸收芯31的肌肤相向面侧T1和吸收芯31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
如图2及图3所示,一次性尿布10具有位于比吸收芯31靠肌肤相向面侧T1的位置的肌肤面侧片20。肌肤面侧片20覆盖吸收芯31,且遍及一次性尿布10的整体地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肌肤面侧片20包括表面片21和一对侧片22。需要说明的是,在具有芯包的一次性尿布中,肌肤面侧片20是位于比芯包靠肌肤相向面侧T1的位置的片。表面片21可以跨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配置。侧片22可以是以覆盖表面片21的两外侧部的方式配置。表面片21及侧片22可以由例如无纺布或开孔塑料膜那样的透液性片构成。
侧片22的内侧部可以折回而重叠。可以在重叠的侧片22之间设置沿前后方向L伸缩的防漏弹性构件61。防漏弹性构件61可以由沿前后方向L伸缩的橡胶线构成。侧片22通过防漏弹性构件61的收缩而向肌肤相向面侧T1立起。侧片22及防漏弹性构件61构成向肌肤相向面侧T1立起的收缩部63。防漏褶裥60具有收缩部63和在比收缩部63靠宽度方向的外侧处成为收缩部的立起支点的防漏基端缘64。防漏基端缘64是在比收缩部63靠宽度方向的外侧处接合有侧片和表面片的区域的内侧缘。收缩部63是侧片22未接合于表面片21且能够通过防漏弹性构件61收缩的部分,不包含配置有非伸长状态的防漏弹性构件61的部分。收缩部63的前后方向的范围如图1所示。
在此,本发明的外侧部是包含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边缘的沿宽度方向W占据一定范围的部分,外侧缘是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边缘。而且,内侧部是包含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边缘的沿宽度方向W占据一定范围的部分,内侧缘是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边缘。
一次性尿布10具有位于比吸收芯31靠肌肤相向面侧T1的位置的非肌肤面侧片25。非肌肤面侧片25覆盖吸收芯31,且遍及一次性尿布的整体地配置。本实施方式的非肌肤面侧片25包括背面片23和外包装片24。需要说明的是,在具有芯包的一次性尿布中,非肌肤面侧片25是位于比芯包靠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位置的片。背面片23是不透液性的片,可以使用聚乙烯片、以聚丙烯等为主体的叠层无纺布、通气性的树脂膜、在纺粘布或水刺布等无纺布上接合有通气性的树脂膜的片等。外包装片24可以设置于背面片23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外包装片24可以由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背面片2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比外包装片24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短,背面片23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比外包装片24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短。
在后腰身区域S2设有扣紧带90。扣紧带90具有基体部92和卡定部93。基体部92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于肌肤面侧片20与非肌肤面侧片25之间,并从肌肤面侧片20和非肌肤面侧片25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延伸出。卡定部93设置在基体部92上,能够拆装地固定在目标部95(参照图1)。扣紧带90在后腰身区域S2沿宽度方向W延伸,通过固定于目标部95而将一次性尿布10保持于穿戴者的身体。目标部95配置于前腰身区域S1,构成为供扣紧带90分别进行固定。
一次性尿布10具有在后腰身区域S2配置于肌肤面侧片20的肌肤相向面侧T1的腰带80。腰带80在穿戴时从肌肤面侧片20上浮,形成朝向前侧开口的凹袋。通过该凹袋收容向腰部开口66侧移动的排泄物。关于腰带80的结构,在后述进行详细说明。腰部开口66是由一次性尿布的后端缘10R和前端缘10F构成,在扣紧带90固定于目标部95的状态下包围腰围的部分。
一次性尿布10具有从扣紧带90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带配置区域R11、位于比带配置区域R11靠后侧的位置的腰部开口区域R12、从扣紧带的卡定部93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卡定配置区域R13、及位于比卡定配置区域R13靠后侧的位置的腰部区域R14。各区域R11~R14的前后方向L的范围如图1所示。带配置区域R11是在前后方向L上位于扣紧带的前端缘90F与后端缘90R之间的区域。由此,带配置区域R11的前端缘与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一致,带配置区域R11的后端缘与扣紧带90的后端缘90R一致。腰部开口区域R12是在前后方向L上位于扣紧带90的后端缘90R与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之间的区域。由此,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前端缘与扣紧带的后端缘90R一致,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后端缘与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一致。卡定配置区域R13是在前后方向L上位于卡定部93的前端缘93F与后端缘93R之间的区域。由此,卡定配置区域R13的前端缘与卡定部93的前端缘93F一致,卡定配置区域R13的后端缘与卡定部93的后端缘93R一致。腰部区域R14是在前后方向L上位于卡定部93的后端缘93R与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之间的区域。由此,腰部区域R14的前端缘与卡定部93的后端缘93R一致,腰部区域R14的后端缘与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一致。
在侧片22与背面片23之间、或侧片22与外包装片24之间可以设置沿前后方向L延伸的腿围弹性构件42。腿围弹性构件42可以由沿前后方向L伸缩的带状的伸缩片构成。在穿戴时,一次性尿布10通过腿围弹性构件42的收缩而贴合于腿围。腿围弹性构件42在比吸收芯31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处,至少在胯裆区域S3沿腿围开口部65配置。腿围弹性构件42配置在外包装片24与侧片22之间及背面片23与侧片22之间。
在侧片22与背面片23之间及侧片22与外包装片24之间可以设置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腰围弹性构件45。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由沿宽度方向W伸缩的大致矩形的伸缩片构成。腰围弹性构件45接合于肌肤面侧片20与非肌肤面侧片25之间。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腰围弹性构件45以沿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接合于吸收芯31与非肌肤面侧片25之间、或肌肤面侧片20与非肌肤面侧片25之间。在穿戴时,一次性尿布10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的收缩而贴合于腰围。腰围弹性构件45至少配置于后腰身区域S2。腰围弹性构件45跨卡定配置区域R13和腰部区域R14地配置。腰围弹性构件45的后端缘45R位于比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靠前侧且比带配置区域R11靠后侧的位置。腰围弹性构件45的前端缘45F位于比带配置区域R11靠前侧且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前侧的位置。腰围弹性构件45与肌肤面侧片20及非肌肤面侧片25的任一个重叠配置,构成本发明的加强片。加强片是与肌肤面侧片20及非肌肤面侧片25分体的片,对配置有肌肤面侧片20及非肌肤面侧片25的区域进行加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构件重叠的状态不仅包括两个构件抵接而重叠的状态,而且也包括在两个构件之间配置有其他的构件且两个构件间接重叠的状态。
(3)腰带的结构
接下来,详细说明腰带80的结构。如图5所示,腰带80具有层叠有多个片的片层81和与片层81接合的带弹性构件82。本实施方式的腰带80的片层81包括第一无纺布层811、第二无纺布层812、以及配置在第一无纺布层811与第二无纺布层812之间的膜层813。第一无纺布层811和第二无纺布层812由相同的无纺布构成,在腰带80的折回部86的顶点处折回。第一无纺布层811在腰带80中位于最靠肌肤面侧片20侧的位置。
带弹性构件82由线状或带状的弹性构件构成,以沿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固定于片层81。本实施方式的带弹性构件82固定在第一无纺布层811与膜层813之间。带弹性构件82沿前后方向L空出间隔地配置多个。带弹性构件82在后述的非接合部85和折回部86分别配置有多个。
腰带80可以在后腰身区域S2中配置于腰部开口66的附近。腰带80的外侧缘80E可以位于比吸收芯31的外侧缘31E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比扣紧带90的内侧缘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腰带80的前端缘80F可以位于比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靠后侧的位置。腰带80的前端缘80F可以位于比扣紧带90的后端缘90R靠前侧的位置。由于扣紧带90与腰带80在宽度方向W上重叠,因此能够提高扣紧带90与腰带80的联动性。腰带80的前端缘80F可以配置在比扣紧带90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靠后侧的位置。可以将腰带80设置于腰部开口侧,较宽大地设置腰带的收容空间AS。
一次性尿布10具有分离区域R15,分离区域R15为前后方向L上的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与腰带80的前端缘80F之间且宽度方向W上的扣紧带的内侧缘与吸收芯31的外侧缘之间。分离区域R15可以分别位于相对于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一方的分离区域R15与另一方的分离区域R15可以沿宽度方向W空出间隔地配置。在图1中,对分离区域R15标注斜线地表示。
腰带80具有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肌肤面侧片20立起的立起部和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基端缘。基端缘具有位于比吸收芯31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第一基端缘和位于比立起部靠腰部开口66侧的位置的第二基端缘。
腰带80构成为能够沿宽度方向W伸缩。腰带80可以构成为通过带弹性构件82而沿宽度方向伸缩,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片层具有伸缩性而沿宽度方向伸缩。腰带80只要构成为至少立起部能够收缩即可,也可以构成为立起部、第一基端缘及第二基端缘的整体能够收缩。
腰带80具有在腰带80中位于最靠肌肤面侧片20侧的位置的相向部83。相向部83由能够与肌肤面侧片20抵接、且包含位于最靠肌肤面侧片20侧的位置的片层81、且未以折痕为基点折回的部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相向部83由相对于折痕FL未折回、且位于比折痕FL靠肌肤相向面侧且靠后侧的位置的部分构成。在图4中,对相向部83标注斜线地表示。在相向部83设有与肌肤面侧片20接合的接合部84和从接合部84向前侧延伸出且未与肌肤面侧片20接合的非接合部85。在图4中,示出接合部8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X和非接合部8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Y。
如图5及图6所示,通过由腰带80的非接合部85和肌肤面侧片20夹持的收容空间AS,形成朝向前侧开口的凹袋。由此,非接合部85构成本发明的立起部。立起部的前端缘是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立起部的后端缘是非接合部85的后端缘85R。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可以在伸长状态下,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前侧的位置。接合部84从非接合部85向后侧延伸。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基端缘。接合部84从第二基端缘沿前后方向延伸。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可以延伸至腰带80的后端缘80R,也可以与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一致。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构成凹袋的后端缘。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可以在伸长状态下,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后侧的位置,也可以与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中,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腰带的后端缘80R及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的前后方向L上的位置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位于比腰带80的后端缘80R靠前侧的位置的结构中,可以在比接合部84靠后侧的位置设置非接合部。位于比接合部84靠后侧的位置的非接合部未朝向前侧开口,未形成凹袋。因此,即使由于后述的制造工序的误差而错误地切断,也不会影响凹袋的形成。而且,位于比接合部84靠后侧的位置的非接合部可以在非接合部的后端缘处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折痕为基点向离开肌肤面侧片20的一侧折叠。
腰带80在比构成立起部的非接合部85靠宽度方向的外侧处,具有与肌肤面侧片20接合的侧接合部87。侧接合部87的外侧缘87E可以配置在腰带80的外侧缘80E的附近,也可以到达腰带80的外侧缘80E。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可以位于比吸收芯31的外侧缘31E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在宽度方向W上与吸收芯31分离。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基端缘。在图1中,对构成立起部的非接合部85、侧接合部87、及接合部84标注不同的斜线地表示。
非接合部85从接合部84向前侧延伸。腰带80可以具有在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处以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折痕FL为基点折叠的折回部86。非接合部85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至折痕FL设置。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构成相向部83的前端缘83F及腰带80的前端缘80F,与折痕FL一致。非接合部8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是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与折痕FL的距离。如图6所示,折回部86向离开肌肤面侧片20的一侧折叠,成为与身体相接的区域。通过设置与身体相接的折回部86,更容易确保基于凹袋的收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变形例的腰带80也可以不具有折回部86。
折回部86从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向后侧延伸。在伸长状态下,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可以与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一致,可以比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靠前侧,也可以比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靠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与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在前后方向L上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在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位于比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靠前侧的位置的结构中,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构成腰带80的后端缘80R。在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位于比相向部83的后端缘83R靠后侧的位置的结构中,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构成腰带80的后端缘80R。
如图2及图3所示,折回部86的外侧部经由第二接合部88接合于腰带的未折回的部分(相向部83)。第二接合部88在折回部8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设置有一对。在一对第二接合部88之间的区域中,折回部86相对于相向部83向穿戴者侧立起。
变形例的腰带可以在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处以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折痕为基点向离开肌肤面侧片20的一侧折叠。通过将折回部86进一步折叠,腰带80进一步向穿戴者侧立起,腰带80与身体更容易相接。
腰带80的前端缘80F在伸长状态下,可以位于带配置区域R11,也可以位于卡定配置区域R13。即,腰带80的前端缘80F可以位于比腰部区域R14的前端缘靠前侧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比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前端缘靠前侧的位置。
腰带80的后端缘80R在伸长状态下,配置于比腰部区域R1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R14CL靠后侧的位置。腰部区域R14位于比卡定配置区域R13靠后侧的位置。卡定配置区域R13是在穿戴时卡定部93固定于目标部95的状态下,将一次性尿布10保持于身体的区域。在位于比卡定配置区域R13靠后侧的位置的腰部区域R14难以作用有通过扣紧带90等保持于穿戴者的腰身的力,腰部区域R14是在后腰身区域S2中比较容易变形的区域。通过将腰带80配置于腰部区域R14,能够提高腰部区域R14的刚性。腰带80配置于腰部区域R14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由此,遍及腰部区域R14的前后方向L上的一半以上的长度地提高刚性,容易确保腰部区域R14的刚性。能够抑制腰部区域R14卷曲等不良情况,抑制后漏。
另外,腰带80的凹袋由通过相向部83的非接合部85和肌肤面侧片20夹持的收容空间AS形成。在比非接合部85靠腰部开口66侧的位置设有接合部84。由于非接合部85设置在比接合部84靠前侧的位置,因此即使由于制造误差等而错误地切断腰带80的一部分(例如,腰带80的后端缘),凹袋也难以被切断。由此,容易维持作为凹袋的功能,能够适当地形成基于腰带80的凹袋,能够抑制后漏的产生。
腰带80的后端缘80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配置在比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R12CL靠后侧的位置。腰部开口区域R12位于比带配置区域R11靠后侧的位置。带配置区域R11是在穿戴时在扣紧带90固定于目标部95的状态下,将一次性尿布保持于身体的区域。在位于比带配置区域R11靠后侧的位置的腰部开口区域R12更难以作用有保持于穿戴者的腰身的力,腰部开口区域R12是在后腰身区域S2中更容易变形的区域。此外,在将这样构成的一次性尿布穿着于就寝状态的穿戴者时,有时会将后腰身区域S2插入穿戴者的身体与寝具等之间。此时,腰部开口区域R12位于插入时的前端,是容易卷曲或出褶的区域。通过在腰部开口区域R12配置腰带80,能够提高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刚性。腰带80配置于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由此,遍及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前后方向L上的一半以上的长度地提高刚性,容易确保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刚性。能够抑制腰部开口区域R12卷曲等不良情况,抑制后漏。
优选的是,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配置在比腰部区域R1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R14CL靠后侧的位置。接合部84是与肌肤面侧片20接合的区域,能够进一步提高腰部区域R14的刚性。由此,更容易得到提高腰部区域R14的刚性而抑制后漏的效果。更优选的是,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配置在比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前后方向的中心R12CL靠后侧的位置。更容易得到提高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刚性而抑制后漏的效果。更优选的是,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到达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能够提高一次性尿布10的后端缘10R的刚性,更容易确保腰部开口区域R12的刚性。能够抑制腰部开口区域R12卷曲等不良情况,进一步抑制后漏。
非接合部85的后端缘85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位于比卡定配置区域R13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靠后侧的位置。非接合部85的后端缘85R构成由相向部83的非接合部85和肌肤面侧片20夹持的凹袋的后端缘。能够确保非接合部8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较宽大地设置基于非接合部85的凹袋的收容空间。
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在伸长状态下,可以位于比卡定配置区域R13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能够确保接合部84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进一步提高配置腰带80的区域的刚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腰部区域R14等卷曲的不良情况,进一步抑制后漏。
另外,作为加强片的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配置于腰部区域R14。更优选的是,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配置于腰部区域R14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由此,能够遍及腰部区域R14的前后方向L上的一半以上的长度地提高刚性,容易确保腰部区域R14的刚性。能够抑制腰部区域R14卷曲等不良情况,抑制后漏。而且,作为加强片的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配置于腰部开口区域R12。能够抑制腰部开口区域R12卷曲等不良情况,抑制后漏。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跨左右的扣紧带90地配置。通过扣紧带90和腰围弹性构件45,刚性高的区域沿宽度方向连续设置。由此,能够抑制后腰身区域的腰部开口附近的出褶,能够进一步抑制后腰身区域的泄漏。
在一次性尿布的分离区域R15可以设置有作为加强片的腰围弹性构件45。腰带80与扣紧带90的宽度方向W的之间的区域由腰围弹性构件45加强,扣紧带90与腰带80容易联动。由此,在扣紧带90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被拉拽时,腰带80联动地沿宽度方向W被拉拽,腰带80容易从肌肤面侧片20上浮。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的凹袋。
另外,腰带80的前端缘80F位于比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靠腰部开口66侧的位置,在穿戴状态下,容易通过腰带80覆盖臀部,容易收容来自臀部的排泄物。此时,腰带80的前端缘80F与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的前后方向L的之间的区域由腰围弹性构件45加强,难以变形,难以产生褶皱。由此,能够抑制以腰带80的前端缘80F与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的前后方向L的之间的变形为起因而使腰带80向胯裆侧下拉的情况。由此,能够通过腰带80持续覆盖臀部,能够抑制后漏。
需要说明的是,腰围弹性构件45只要配置于分离区域R15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优选的是,配置于分离区域R15的腰围弹性构件45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为分离区域R15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1/2以上。即,在各分离区域R15中,可以遍及分离区域R15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1/2以上地配置腰围弹性构件45。而且,配置于分离区域R15的腰围弹性构件4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可以为分离区域R1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1/2以上。即,在各分离区域R15中,可以遍及分离区域R1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1/2以上地配置腰围弹性构件45。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进一步提高分离区域R15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抑制腰带80向胯裆侧下拉,并且通过与扣紧带90的联动而使腰带80更容易立起。在本实施方式中,腰围弹性构件45配置于分离区域R15的整个区域,能够抑制分离区域R15的整个区域的变形。
作为加强片的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具有至少一部分沿宽度方向W伸缩的伸缩性。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沿宽度方向W伸缩而能够提高穿着时的扣紧带90与腰带80的联动性。而且,在穿戴者为前屈姿势的状态下,腰围弹性构件45伸长,由此后腰身区域S2追随身体,能够使后腰身区域S2持续贴合于身体。此外,穿戴者中的与分离区域R15触抵的部分是比穿戴者的臀部的鼓出靠上侧且身体凹陷的部分。而且,分离区域R15未配置吸收芯31,容易产生与身体的间隙。该容易产生间隙的分离区域R15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而收缩,由此后腰身区域S2贴合于身体,能够抑制身体与尿布的间隙的产生。加强片可以遍及整个区域地具有伸缩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变形例中,加强片也可以不具有伸缩性。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与腰带80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腰围弹性构件45与腰带80更容易联动,在穿着时扣紧带90被拉拽之际,腰带80经由腰围弹性构件45而被联动地拉拽,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的凹袋。
需要说明的是,腰围弹性构件45只要与腰带8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优选的是,与腰带80的整个区域重叠。能够遍及腰带80的宽度方向W的整个区域地传递沿宽度方向W被拉拽的力。而且,在厚度方向T上,腰带80相对于肌肤面侧片20及腰围弹性构件45向穿戴者侧立起。腰带80立起时的基体侧的刚性升高,腰带80更容易向穿戴者侧立起。
另外,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与扣紧带90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在穿着时拉拽扣紧带90之际,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拉拽的力容易作用于腰围弹性构件45。经由腰围弹性构件45能够联动地拉拽腰带80,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的凹袋。需要说明的是,腰围弹性构件45只要与扣紧带90的基体部9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比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向前侧延伸出。通过穿戴者的动作等作用有力,比扣紧带90靠胯裆侧的区域容易变形。即使在比扣紧带90靠胯裆区域侧的区域中,也能够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提高刚性,抑制变形。
腰带80与腰围弹性构件45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可以大于扣紧带90与腰围弹性构件45重叠的区域的面积。扣紧带90在厚度方向T上配置于与腰围弹性构件45相同的层,扣紧带90与腰围弹性构件45比较容易联动。另一方面,腰带80配置于肌肤面侧片20的肌肤相向面侧,在厚度方向T上与腰围弹性构件45偏离配置。通过增大腰带80与腰围弹性构件45重叠的区域的面积,腰围弹性构件45与腰带80的联动性也能够提高。
扣紧带90的后端缘90R与腰带80的前端缘80F的距离可以比扣紧带90的前端缘90F与腰带80的前端缘80F的距离短。即,腰带80的前端缘80F位于比扣紧带90的前后方向L的中心(带配置区域的中心)靠后侧的位置。通过将腰带80配置在腰部开口66侧的附近,能够更容易覆盖臀部,抑制排泄物的泄漏。而且,由于能够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对分离区域R15进行加强,因此即使将腰带80配置在腰部开口66侧的附近,也能够抑制腰带80向胯裆侧的下拉,将基于腰带80的凹袋持续配置在臀部的上侧。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配置于在厚度方向T上与腿围弹性构件42不重叠的区域。能够抑制以腿围弹性构件42的收缩为起因而引起的腰围弹性构件45的出褶,更容易得到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抑制分离区域R15的变形的效果。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配置于从腿围弹性构件42的后端缘42R沿前后方向L向后侧延伸的区域。从腿围弹性构件42的后端缘沿前后方向L向后侧延伸的区域是从以伸长状态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42的后端缘42R(不包含以非伸长状态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沿前后方向L向后侧延伸的区域。图1示出以伸长状态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42的后端缘42R。从腿围弹性构件42的后端缘向后侧延伸的区域通过腿围弹性构件42的收缩而容易向胯裆区域侧下拉。从腿围弹性构件42的后端缘42R沿前后方向L向后方延伸的区域由腰围弹性构件45加强,难以向胯裆区域侧下拉。能够抑制腰带80向胯裆侧的下拉。由此,能够通过腰带80持续覆盖臀部,能够抑制后漏。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与腰带80的基端缘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腰围弹性构件45与作为第一基端缘的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和作为第二基端缘的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重叠。需要说明的是,腰围弹性构件45只要与腰带80的基端缘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优选与腰带80的基端缘的整个区域重叠。在穿着时拉拽扣紧带90之际,经由腰围弹性构件45能够联动地拉拽腰带80的基端缘。通过拉拽腰带80的基端缘,腰带80的立起部更容易立起,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的凹袋。
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跨一方的分离区域R15和另一方的分离区域R15地配置。能够通过一片腰围弹性构件45对一方的分离区域R15和另一方的分离区域R15这两方进行加强。而且,在左右的扣紧带90之间的区域配置有沿宽度方向W连续的腰围弹性构件45,能够提高左右的扣紧带90的联动性。由此,后腰身区域S2更贴合于身体,能够抑制身体与尿布的间隙的产生。
腰带80优选配置于与防漏褶裥60的收缩部63在厚度方向T上不重叠的区域。能够抑制以收缩部63的收缩为起因而引起的腰围弹性构件45出褶的情况,更容易得到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抑制分离区域R15的变形的效果。
腰带80的宽度方向W的拉伸载荷可以比腰围弹性构件45的宽度方向W的拉伸载荷低。在穿着时被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拉拽之际,腰带80先伸长,接下来,腰围弹性构件45伸长。腰带80容易伸长,更容易向身体侧立起。由此,腰带80更贴合于身体,能够进一步抑制后漏。
腿围弹性构件42的前后方向L的拉伸载荷可以比腰围弹性构件45的宽度方向W的拉伸载荷低。在穿着带型的尿布之际,在后腰身区域S2承载穿戴者的背部的状态下,将胯裆区域抵接在穿戴者的两腿之间并拉拽前腰身区域,通过前腰身区域覆盖腹部。在穿着时拉拽尿布之际,腿围弹性构件42先伸长,接下来,腰围弹性构件45伸长。腿围弹性构件42容易伸长,更容易贴合于穿戴者的腿围。能够使腿围弹性构件42贴合于身体,抑制侧漏。
腿围弹性构件42的前后方向L的拉伸载荷可以比腰带80的宽度方向W的拉伸载荷低。在穿着时,腿围弹性构件42容易伸长,更贴合于穿戴者的腿围,能够抑制侧漏。而且,腰带80的拉伸载荷比较高,难以伸长。由此,腰带80与腿围弹性构件相比伸长的程度降低,其前后方向L的位置难以偏离。由此,能够抑制在腿围弹性构件42伸长时腰带80向胯裆侧偏离的情况,能够维持腰带8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并使腿围弹性构件42贴合于腿围。由此,能够抑制侧漏及后漏这两方。
腰带80的宽度方向W的拉伸载荷、腰围弹性构件45的宽度方向W的拉伸载荷及腿围弹性构件42的前后方向L的拉伸载荷可以如以下那样测定。使用冷喷对一次性尿布进行分解,将腰带80、腰围弹性构件45、腿围弹性构件42取出,作成试样。固定于拉伸试验机(例如,Orientec公司制的“RTA-100”等)的夹盘之间。样品的初始状态的长度设为自然状态。然后,使固定于夹盘之间的样品相对于初始状态的长度而伸长至1.5倍的长度为止,将此时的载荷设为1.5倍伸长时的拉伸载荷。
在一次性尿布10中,在将伸长状态下的第一基端缘与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W的距离设为S,将伸长状态下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Y时,可以满足S≥Y。如图2所示,S是伸长状态下的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与吸收芯31的外侧缘31E的宽度方向W的距离。如图4所示,Y是伸长状态下的非接合部8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成为腰带80的立起部的非接合部85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及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立起,形成收容排泄物的收容空间。此时,由于侧接合部87与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W的距离S为非接合部8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Y以上,因此能够以相对于吸收芯31的外侧缘31E立起的收容空间AS的高度成为相对于接合部84立起的收容空间AS的高度以上的方式形成凹袋。由此,收容空间的外侧缘通过吸收芯31的刚性而不难立起,收容空间的整体容易立起,容易确保收容空间。能够确保基于腰带80的凹袋的收容空间,抑制后漏的产生。
在一次性尿布10中,在将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与第二基端缘的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U时,可以满足S≤Y+U。如图4所示,U是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的前后方向L的距离。由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后侧的位置,因此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有时相对于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更加向穿戴者侧立起。此时,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成为Y+U。基于S的收容空间的高度为基于Y+U的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基于Y+U的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吸收芯31与接合部84之间的区域位于腰带80的立起支点与吸收芯31之间,与前后方向的两侧相比刚性低,容易变形。通过满足S≤Y+U,能抑制以基于Y+U的收容空间的立起的高度过高为起因而引起的吸收芯31与接合部84之间的区域变形的情况,容易确保凹袋的收容空间。
当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前侧的位置且将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立起部的前端缘的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V时,一次性尿布10可以满足V≥U。如图4所示,V是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的前后方向L的距离。在俯视观察下腰带与吸收芯重叠的方式中,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的前后方向L的距离V成为立起部中与吸收芯31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立起部中与吸收芯31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V)为立起部中未与吸收芯31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长度(U)以上。在立起部中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中,与未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相比,刚性高的吸收芯位于非肌肤相向面侧,向穿戴者侧更容易立起。通过满足V≥U,立起部更容易立起。
另外,在变形例中,一次性尿布10可以是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前侧的位置,满足U>V。立起部中未与吸收芯31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U)比立起部中与吸收芯31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V)长。即,配置在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后侧的位置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比配置在比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由此,在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后侧的位置能够较大地形成腰带的凹袋。使用者能够了解腰带80的凹袋在比吸收芯靠后侧的位置配置得较大的情况,能够得到对于后漏的安心感。
在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图4所示的U的区域)可以设置加强片。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作为加强片的腰围弹性构件45。通过加强片提高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的刚性,能够减少与立起部中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图4所示的V的区域)的刚性差。由此,立起部整体容易立起。
另外,在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中,U(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的前后方向L的距离)成为Y(伸长状态下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V(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立起部的前端缘的前后方向的距离)。在该方式中,腰带的凹袋整体配置在比吸收芯靠后侧的位置,使用者更能够得到对于后漏的安心感。
在非接合部85的前端缘85F位于比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中,也可以在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设置加强片。提高比腰带靠非肌肤面侧的刚性,能够使腰带的立起稳定。
腰围弹性构件45只要配置在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优选配置在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而且,腰围弹性构件45也可以配置在宽度方向Q上的腰带80的整个区域。通过加强片,遍及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腰带的整个区域地提高刚性,立起部容易遍及腰带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地立起。
在将接合部8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X时,一次性尿布10可以满足U≤X。在将一次性尿布穿着于就寝的状态的穿戴者时,有时将后腰身区域S2插入穿戴者的身体与寝具等之间。此时,由于接合部8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由此接合部84的刚性升高,能够抑制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的出褶。而且,即使在假设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出褶的情况下,由于接合部8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因此也容易确保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由此,容易维持立起部的立起支点,更容易确保基于腰带80的凹袋的收容空间。而且,作为加强片的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跨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地配置。能够抑制成为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的出褶。
折回部86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在伸长状态下可以比非接合部85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长。与身体相接的折回部8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构成凹袋的收容空间的非接合部85的长度长。较宽大地确保腰带80与身体相接的面积,腰带80的形状的稳定性提高,能够抑制腰带80与身体的间隙的产生。而且,通过延长折回部8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即使提高折回部86的收缩力,也能够抑制每单位长度的收缩力。由此,能够抑制折回部86的接触压,抑制穿着感的恶化并确保腰带80的紧贴性。
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位于比卡定配置区域R13靠后侧的位置。在被穿戴的状态下,卡定配置区域R13容易与身体紧贴。在比紧贴于该身体的卡定配置区域R13靠腰部开口66侧的位置配置折回部86。使用者能够了解凹袋配置于腰部开口66的附近的情况,能够得到对于后漏的安心感。
腰带80的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可以位于比防漏褶裥60的防漏基端缘64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由于立起部的收缩而容易受到朝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力。由于侧接合部87的内侧缘87I位于比防漏褶裥60的防漏基端缘64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防漏基端缘64因腰带80的收缩而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移动的情况。能够较宽大地设置由一对防漏褶裥夹持的空间,能够抑制侧漏。
折回部86的收缩力可以比非接合部85的收缩力高。由于折回部86的伸缩应力比较高,因此能够确保腰带80对于身体的紧贴性。而且,由于设置非接合部85的区域的应力比较低,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非接合部85的应力高而使凹袋从身体过度上浮的不良情况,抑制身体与凹袋的间隙的产生。
接合部84的收缩力可以比构成立起部的非接合部85的收缩力低。由于接合部84的收缩力低,因此接合部84与非接合部85相比难以与身体紧贴。能够抑制由于接合部与身体紧贴而使与接合部84不重叠的立起部相对地从身体分离的不良情况。由此,容易确保立起部对于身体的紧贴性。而且,如图6所示,折回部86也与非接合部85一起向穿戴者侧立起。此时,与接合部84不重叠的区域的折回部86与接合部84一起未紧贴于身体,能够维持折回部86的立起性,能够确保凹袋的收容空间。而且,在与接合部84重叠的区域的折回部86中,与接合部84一起容易紧贴于身体,容易确保对于身体的紧贴性。
在折回部86的收缩力、接合部84的收缩力及非接合部85的收缩力的测定中,可以使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自动绘图仪型拉伸试验机(例如,AG-1KN1)。首先,在使一次性尿布伸长至由腰带80的收缩作用产生的褶皱消失的程度为止的状态下,在预先测定了折回部86的宽度方向W的尺寸、接合部的84的宽度方向W的尺寸及非接合部85的宽度方向W的尺寸(初始尺寸)之后,将腰带80切断,切出折回部86、接合部84及非接合部85,作为试样。
接下来,将各试样的一端夹持于固定夹盘,将另一端夹持于可动夹盘,以300mm/min的速度伸长至初始尺寸的约90%的大小之后反转,求出收缩至初始尺寸的约75%的大小时的拉伸载荷(N),换算成每单位宽度(mm)的应力值(N/mm)而作为收缩力。
另外,在变形例中,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在伸长状态下可以位于比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靠前侧的位置。通过折回部86的后端缘86R位于比接合部84的后端缘84R靠前侧的位置,即使在制造时折回部86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意外地切断折回部86的情况。能够抑制由于意外地切断折回部86而产生腰带80的切断片的情况。
在另一变形例中,腰带80可以与扣紧带90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在穿着时拉拽扣紧带90之际,能够联动地拉拽腰带80。由此,腰带80更容易立起,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的凹袋。
接下来,基于图7及图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Z。图7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对应的截面处的剖视图,图8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5对应的截面处的剖视图。图7示出伸长状态,图8示出自然状态。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Z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腰带80的结构不同。在以下的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腰带80Z具有在接合部84的后端缘处以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折痕FL1为基点折叠的折回部86。相向部83仅设置有接合部84。在接合部84的前侧未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非接合部。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接合部84的前侧设置有非接合部。腰带80Z构成为折回部86能够相对于相向部83立起。折回部86构成本发明的立起部,折痕FL1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基端缘。而且,折回部86的外侧部经由第二接合部接合于肌肤面侧片20或相向部83。第二接合部的俯视观察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由腰带80Z的折回部86和肌肤面侧片20夹持的收容空间AS及由折回部86和相向部83夹持的收容空间AS,形成朝向前侧开口的凹袋。在腰带80Z中,折回部86能够以折痕FL1为基点立起,而且相向部83能够以接合部84的前端缘84F为基点立起。
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伸长状态下的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Y是折回部86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伸长状态下的吸收芯的后端缘与第二基端缘的前后方向的距离U是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折痕FL1的前后方向的距离。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吸收芯的后端缘与立起部的前端缘的前后方向的距离V是吸收芯31的后端缘31R与折回部86的前端缘86F的前后方向的距离。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中,也是可以满足S≥Y,可以满足S≤Y+U,可以满足V≥U,可以满足U≤X。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基端缘与吸收芯的宽度方向W的距离S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距离S同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腰带80Z可以是以折回部86的前端缘为基点向离开肌肤面侧片20的一侧进一步折叠。折回部86的以前端缘为基点折叠的部分如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回部那样容易紧贴于身体。由此,能够确保腰带80Z对于身体的紧贴性,进一步抑制后漏。
第二实施方式的腰带80Z的前端缘80F由折回部86的前端缘86F构成。由此,分离区域R15的前后方向的范围成为扣紧带90的前端缘与折回部86的前端缘86F之间。虽然未图示,但是扣紧带90的前端缘位于比折回部86的前端缘86F靠前侧的位置。而且,腰围弹性构件45比折回部86的前端缘86F向前侧延伸。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提高分离区域R15的刚性,能够抑制分离区域R15的变形。由此,能够抑制腰带80Z向胯裆区域S3侧的变形,持续覆盖臀部,能够抑制后漏。而且,折回部86的外侧部经由第二接合部接合于肌肤面侧片20。由此,在穿着时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拉拽扣紧带90之际,经由腰围弹性构件45及肌肤面侧片20而拉拽腰带80Z的外侧部,腰带容易从肌肤面侧片20上浮。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Z的凹袋。
另外,优选的是,腰围弹性构件45可以配置于前后方向上的扣紧带90的前端缘与腰带80Z的相向部的前端缘之间且宽度方向W上的扣紧带90的内侧缘与吸收芯的外侧缘之间即第二分离区域R16。分离区域R15与第二分离区域R16的宽度方向W的范围相同,前后方向的范围不同。在图7中,示出分离区域R15和第二分离区域R16的前后方向的范围。通过在第二分离区域R16配置腰围弹性构件45,能够提高腰带80Z的比相向部靠前侧的区域的刚性,抑制相向部向胯裆侧的下拉。由此,能够通过腰带80Z持续覆盖臀部,能够抑制后漏。
接下来,基于图9,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X。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X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示意剖视图。图9(a)是以图1所示的3A-3A线为基准的一次性尿布10X的剖视图,图9(b)是以图1所示的4A-4A线为基准的一次性尿布10X的剖视图。
如图9(b)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X的背面片23X的后端缘23XR可以位于比腰带80X的接合部84X的前端缘84XF靠后侧的位置,背面片23X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接合部84X沿厚度方向T重叠。即,在一次性尿布的俯视观察下,接合部84X的至少一部分与背面片23X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腰带80X的接合部84X的前端缘84XF对应于腰带80X的收容空间AS的后端缘。背面片23X从前腰身区域S1通过胯裆区域S3至后腰身区域S2连续,抑制体液向一次性尿布10X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泄漏。通过背面片23X与腰带80X的接合部84X重叠,能够抑制体液从腰带80X的收容空间AS向一次性尿布10X的非肌肤面侧的泄漏。而且,能够通过背面片23X提高设有接合部84X的区域的刚性,腰带80X的立起部相对于接合部84X更容易立起,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X的凹袋。
背面片23X与接合部84X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可以为相对于接合部84X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50%以上。即使在体液从腰带80X的收容空间AS向接合部84X渗出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体液向一次性尿布10X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泄漏。更优选的是,背面片23X与接合部84X重叠的区域可以设置于接合部84X的前后方向L的整个区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向一次性尿布10X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泄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背面片23X的后端缘23XR配置在比一次性尿布10X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但是在变形例中,也可以与一次性尿布10X的后端缘一致。
如图9(a)所示,背面片23X的外侧缘23XE可以位于比腰带的第二接合部88的内侧缘88XI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背面片23X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二接合部88X沿厚度方向T重叠。腰带80X的第二接合部88X的内侧缘88XI对应于腰带的收容空间AS的外侧缘。通过背面片23X与第二接合部88X重叠,由此能够抑制体液从腰带80X的收容空间AS向一次性尿布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泄漏。而且,能够通过背面片23X提高设有第二接合部88X的区域的刚性,腰带80X的立起部更容易相对于第二接合部88X立起,更容易形成基于腰带80X的凹袋。
背面片23X与第二接合部88X重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为相对于第二接合部88X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50%以上。即使在体液从腰带80X的收容空间AS向第二接合部88X渗出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体液向一次性尿布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泄漏。更优选的是,背面片23X与第二接合部88X重叠的区域可以设置于第二接合部88X的宽度方向LW的整个区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向一次性尿布的非肌肤相向面侧T2的泄漏。而且,背面片23X的外侧缘23XE可以位于比第二接合部88的外侧缘88XE靠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通过该结构,也是通过背面片23X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接合部88X沿厚度方向T重叠,能够抑制体液的泄漏。
背面片23X在厚度方向T上与腰围弹性构件45重叠,可以配置于腰部区域R14。通过腰围弹性构件45和背面片23这两方,能够提高腰部区域R14的刚性,抑制后漏。
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确可知本发明没有限定为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而确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修正及变更形态地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在2018年6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8-125574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援引于本说明书。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确保基于腰带的凹袋的收容空间并能够抑制后漏的产生的一次性尿布。
附图标记说明
10、10X、10Z:一次性尿布
10F:一次性尿布的前端缘
10R:一次性尿布的后端缘
20:肌肤面侧片
21:表面片
22:侧片
23:背面片
24:外包装片
25:非肌肤面侧片
31:吸收芯
31R:吸收芯的后端缘
42:腿围弹性构件
45:腰围弹性构件(加强片)
45F:腰围弹性构件的前端缘
45R:腰围弹性构件的后端缘
60:防漏褶裥
61:防漏弹性构件
65:腿围开口部
66:腰部开口
80、80X、80Z:腰带
80F:腰带的前端缘
80R:腰带的后端缘
81:片层
811:第一无纺布层
812:第二无纺布层
813:膜层
82:带弹性构件
83:相向部
83F:相向部的前端缘
83R:相向部的后端缘
84:接合部
84F:接合部的前端缘(第二基端缘)
84R:接合部的后端缘
85:非接合部(立起部)
85F:非接合部的前端缘
85R:非接合部的后端缘
86:折回部
86R:折回部的后端缘
87:侧接合部
87I:侧接合部的内侧缘(第一基端缘)
90:扣紧带
90F:扣紧带的前端缘
90R:扣紧带的后端缘
92:基体部
93:卡定部
93F:卡定部的前端缘
93R:卡定部的后端缘
95:目标部
FL、FL1:折痕
R11:带配置区域
R12:腰部开口区域
R12CL:腰部开口区域的前后方向的中心
R13:卡定配置区域
R14:腰部区域
R14CL:腰部区域的前后方向的中心
R15:分离区域
R16:第二分离区域
AS:收容空间
S1:前腰身区域
S2:后腰身区域
S3:胯裆区域
T:厚度方向
T1:肌肤相向面侧
T2:非肌肤相向面侧
L:前后方向
W:宽度方向

Claims (12)

1.一种一次性尿布,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
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
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及配置在所述前腰身区域和所述后腰身区域之间的胯裆区域;
吸收芯;
位于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的肌肤面侧片;及
在所述后腰身区域中,位于比所述肌肤面侧片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并沿所述宽度方向伸缩的腰带,
所述腰带具有: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肌肤面侧片立起的立起部;在比所述立起部及所述吸收芯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成为所述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一基端缘;以及在比所述立起部靠腰部开口侧的位置成为所述立起部的立起支点的第二基端缘,
其中,
在将所述一次性尿布的伸长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基端缘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宽度方向的距离设为S,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立起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Y时,
满足S≥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第二基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
在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第二基端缘的所述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U时,
满足S≤Y+U。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在所述伸长状态下,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
在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的所述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V时,
满足V≥所述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在所述伸长状态下,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
在将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的所述前后方向的距离设为V时,
满足所述U>V。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在所述伸长状态下的所述吸收芯的后端缘与所述第二基端缘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加强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加强片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腰带的整个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腰带具有从所述第二基端缘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肌肤面侧片接合的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的收缩力比所述立起部的收缩力低。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腰带具有从所述第二基端缘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肌肤面侧片接合的接合部,
在将所述接合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X时,
满足所述U≤X。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腰带具有以所述立起部的前端缘为基点向后侧且穿戴者侧折回的折回部,
所述折回部的收缩力比所述立起部的收缩力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折回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立起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肌肤面侧片具有表面片和将所述表面片的两外侧部覆盖的一对侧片,
所述侧片构成具有通过防漏弹性构件的收缩而立起的收缩部的一对防漏褶裥,
所述防漏褶裥在比所述收缩部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具有成为所述收缩部的立起支点的防漏基端缘,
所述腰带的第一基端缘位于比所述防漏褶裥的所述防漏基端缘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在所述后腰身区域配置的扣紧带,
所述腰带与所述扣紧带在厚度方向上重叠。
CN201980043999.9A 2018-06-29 2019-06-26 一次性尿布 Pending CN1123679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5574A JP6714644B2 (ja) 2018-06-29 2018-06-29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8-125574 2018-06-29
PCT/JP2019/025468 WO2020004499A1 (ja) 2018-06-29 2019-06-26 使い捨ておむ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951A true CN112367951A (zh) 2021-02-12

Family

ID=6898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999.9A Pending CN112367951A (zh) 2018-06-29 2019-06-26 一次性尿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14644B2 (zh)
CN (1) CN112367951A (zh)
WO (1) WO20200044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5958A1 (en) 2019-05-31 2022-04-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elastic parts under tension to an advancing carrier
JP7455630B2 (ja) * 2020-03-26 2024-03-2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連結式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EP4146132A1 (en) 2020-05-05 2023-03-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including improved elastic panels
JP7470606B2 (ja) 2020-09-14 2024-04-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2565A (ja) * 1988-11-25 1990-05-31 Daio Paper Corp 紙おむつ
JPH05192367A (ja) * 1992-01-23 1993-08-03 Oji Paper Co Ltd 使いすておむつ
JPH07184946A (ja) * 1993-12-27 1995-07-25 Daio Paper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252982A (zh) * 1998-11-06 2000-05-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JP2009207778A (ja) * 2008-03-06 2009-09-17 Oji Nepia Co Ltd 吸収性物品
JP2010136756A (ja) * 2008-12-09 2010-06-24 Oji Nepia Co Ltd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6112341A (ja) * 2014-12-18 2016-06-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6659601A (zh) * 2014-09-30 2017-05-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7613926A (zh) * 2015-06-30 2018-01-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穿用物品
US20180055698A1 (en) * 2015-03-31 2018-03-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with selectively positioned waist containment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2565A (ja) * 1988-11-25 1990-05-31 Daio Paper Corp 紙おむつ
JPH05192367A (ja) * 1992-01-23 1993-08-03 Oji Paper Co Ltd 使いすておむつ
JPH07184946A (ja) * 1993-12-27 1995-07-25 Daio Paper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252982A (zh) * 1998-11-06 2000-05-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JP2009207778A (ja) * 2008-03-06 2009-09-17 Oji Nepia Co Ltd 吸収性物品
JP2010136756A (ja) * 2008-12-09 2010-06-24 Oji Nepia Co Ltd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6659601A (zh) * 2014-09-30 2017-05-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JP2016112341A (ja) * 2014-12-18 2016-06-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20180055698A1 (en) * 2015-03-31 2018-03-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with selectively positioned waist containment member
CN107613926A (zh) * 2015-06-30 2018-01-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穿用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14644B2 (ja) 2020-06-24
WO2020004499A1 (ja) 2020-01-02
JP2020000748A (ja)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5895B2 (en) Disposable diaper
US11660237B2 (en) Absorbent article
CN112367951A (zh) 一次性尿布
TW568777B (en) Pants-type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US8777918B2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wearing article
CN109310542B (zh) 吸收性物品
CN111281669B (zh) 一次性尿布
US10918536B2 (en)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KR20180082506A (ko) 팬츠형 일회용 기저귀
CN112367953B (zh) 一次性尿布
US20130123737A1 (en) Wearing Article
KR101910783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12367952A (zh) 一次性尿布
WO2020116595A1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KR101560996B1 (ko) 일회용 기저귀
CN108135751B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
CN111542293B (zh) 吸收性物品
WO2019131285A1 (ja) 吸収性物品
CN112869954A (zh) 开放型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TWI798477B (zh) 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US8684989B2 (en) Wearing article having fasteners with folding guides
JP2016220942A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