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7442A -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7442A
CN112367442A CN202011185136.6A CN202011185136A CN112367442A CN 112367442 A CN112367442 A CN 112367442A CN 202011185136 A CN202011185136 A CN 202011185136A CN 112367442 A CN112367442 A CN 112367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miting
initial position
piece
len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51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7442B (zh
Inventor
李方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51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7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7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摄影镜头组件包括本体、镜头、驱动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镜头具有初始位置和对焦位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镜头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镜头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对焦位置,并能驱动所述镜头由对焦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所述镜头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对所述镜头进行限位,将所述镜头固定在初始位置;在所述限位装置解除对所述镜头的限位的状态下,所述镜头能向所述对焦位置移动。该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由镜头产生的杂音,用户体验较好。

Description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数码产品功能的日益增多,例如许多数码产品(例如各种移动终端、手机)中都集成了摄影镜头组件。但是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消费者对于数码产品中照相画质的要求也与时俱进。为了提高例如手机摄像头的高像素需求,镜头由多个镜片组装而成,这导致手机摄像头的镜头重量增加。
目前的数码产品在拍照时,镜头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对焦;数码产品在不拍照时,镜头脱离外力作用后可在数码产品的内部移动,而在移动的过程中,镜头易撞击后盖的透光片产生杂音。随着镜头重量的增加,镜头撞击后盖的透光片的杂音增大,从而大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因数码产品的镜头产生的杂音较大而导致的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摄影镜头组件,包括:
本体和镜头,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镜头具有初始位置和对焦位置;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镜头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镜头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对焦位置,并能驱动所述镜头由对焦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
限位装置,所述镜头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对所述镜头进行限位,将所述镜头固定在初始位置;在所述限位装置解除对所述镜头的限位的状态下,所述镜头能向所述对焦位置移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影镜头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拍照时,限位装置将镜头限位至初始位置,有效防止镜头的移动,避免镜头撞击透光片产生杂音;拍照时,限位装置解除对镜头的限位,使得镜头可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完成对焦过程。该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保证了用户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影镜头组件的本体、镜头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影镜头组件的限位装置对镜头进行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影镜头组件的限位装置对镜头解除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影镜头组件的限位装置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影镜头组件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镜头;3、驱动装置;4、限位装置;41、限位件;42、支撑件;5、电路承载板;6、底座;601、限位槽;7、滤光片;8、芯片;9、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影镜头组件,该摄影镜头组件可以应用于手机,也可以应用于相机,还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摄影镜头组件可应用于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该摄影镜头组件包括本体1、镜头2、驱动装置3和限位装置4。其中,本体1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壳体,壳体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电池、电路板、镜头2、驱动装置3和限位装置4等内部元器件,本体1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非主体结构,非主体结构用于容纳镜头2、驱动装置3和限位装置4等。
具体地,所述镜头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且所述镜头2具有初始位置和对焦位置,初始位置即镜头2的不拍摄图片的位置,也即摄影镜头组件不工作时镜头2所处的位置。在所述镜头2位于所述对焦位置时,所述镜头2完成对焦。镜头2在拍摄图片时,镜头2由初始位置到对焦位置的过程为对焦过程,镜头2在对焦位置时可以进行拍摄。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3与所述镜头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镜头2移动。所述驱动装置3能驱动所述镜头2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对焦位置,并能驱动所述镜头2由对焦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也即,镜头2在拍摄图片时,驱动装置3驱动镜头2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对焦位置;当镜头2完成拍摄时,驱动装置3驱动镜头2由对焦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初始位置为一个固定位置,对焦位置并非一个固定的位置,其随拍摄图片的远近、高低等情况改变。
在实施例中,所述镜头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镜头2不工作,所述限位装置4对所述镜头2进行限位,将所述镜头2固定在初始位置,镜头2不能够活动,从而有效避免了镜头2在不工作时随意活动撞击本体1上的透光片9而产生杂音。在所述限位装置4解除对所述镜头2的限位的状态下,所述镜头2能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所述对焦位置移动。此时,所述镜头2离开所述初始位置,镜头2开始工作,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完成对焦过程。
在实施例中,摄影镜头组件不拍照时,限位装置4将镜头2限位至初始位置,有效防止镜头2的移动,避免镜头2撞击透光片9产生杂音;摄影镜头组件拍照时,限位装置4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使得镜头2可以在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完成对焦过程。该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保证了用户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可选地,参考图2和图3,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限位件41,所述限位件41的材质为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材料是一种陶瓷材料,其具有有压电效应,即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后材料自身就会产生电荷的累积,即由压力产生电荷的现象就叫压电效应。从而可以通过电荷的变化来感应压力的变化,最普遍的应用为B超,声纳等。另外压电陶瓷还具有逆压电效应,即在有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身材料会产生形变,因此通过这个特性也将压电陶瓷材料做成微位移制动器,实现微小位移的精确控制。本申请即运用限位件41的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使得限位件41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
具体地,在所述限位件41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对所述镜头2进行限位。在限位件41断电的状态下,限位件41的结构不发生改变,其与镜头2连接,例如卡接、扣接等,限制镜头2的移动,防止镜头2在不工作时移动撞击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产生杂音。
在所述限位件41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发生形变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限位件41发生形变后与镜头2没有连接关系,限位件41不对进行限制,从而使得镜头2能够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移动对焦。
通过采用压电陶瓷结构的限位件41,使得限位件41既能够在断电时对镜头2进行限位,防止镜头2的移动,又能够在通电时发生形变解除对镜头2的限制,使得镜头2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完成对焦过程。限位件41使得限位装置4的结构简单,连接关系简单,能够对镜头2进行有效限定,有效防止镜头2的移动,很好地防止了镜头2撞击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产生杂音,用户体验较好。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限位件41为具有中心孔的环状结构。镜头2能够穿过限位件41的中心孔完成对焦过程。
在所述限位件41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与所述镜头2卡接。限位件41可以与镜头2的顶部卡接,也可以与镜头2的外侧壁卡接,本实施例对限位件41与镜头2的卡接形式不做限定。不论采用哪种卡接形式,只要能够实现限位件41与镜头2的卡接,且限位件41发生形变解除对镜头2的卡接,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在所述限位件41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的中心孔变大,所述镜头2从所述限位件41的中心孔中通过。可选地,限位件41为圆环状结构。限位件41的中心孔变大,即限位件41的内径变大,也即限位件41的内外径之差的长度减小。随着限位件41的中心孔的变大,限位件41解除对镜头2的限制,使得镜头2能够从限位件41的中心孔中通过。
采用具有中心孔的环状结构的限位件41,简化了限位件41的结构,使得限位件41不仅能够对镜头2进行限位,而且能够发生形变时对镜头2解除限定,操作非常简单。同时也有助于优化摄影镜头组件的内部结构,便于提高摄影镜头组件的加工和装配效率,有利于节约成本。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限位装置4还包括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所述限位件41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2上,所述限位件41与所述支撑件42电连接。可选地,限位件41焊接在支撑件42上,使得限位件41和支撑件42的连接非常稳定,保证了限位件41形变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电子设备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承载板5,支撑件42固定设置在电路承载板5上,支撑件42与电路承载板5电连接。支撑件42不仅是限位件41的支撑部件,使得限位件41的固定更加稳定,也使得限位件41对镜头2的限位和解除限位操作更加精确;也是限位件41的电路连接部件,限位件41通过支撑件42与电路承载板5电连接,电路连接关系简单。
因此,支撑件42不仅能够有效地支撑限位件41,使得限位件41能够较好地完成对镜头2的限位和解除限位的工作过程;而且电路连接简单,便于电路承载板5对限位件41的电路控制,从而便于保证摄影镜头组件的内部各个元器件工作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电路承载板5。所述电路承载板5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3和所述限位装置4均与所述电路承载板5电连接,这使得驱动装置3和所述限位装置4的电路连接非常方便。
在所述限位装置4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4对所述镜头2进行限位。在所述限位装置4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装置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由电路承载板5在电子设备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对对限位装置4的通电和断电工作,使得限位装置4能够精确地完成对镜头2的限位和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
电路承载板5使得摄影镜头组件内部的电路连接非常简单,优化了摄影镜头组件的电路布局,同时有助于保证驱动装置3和限位装置4的稳定工作。
可选地,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底座6和滤光片7。所述底座6设置在所述电路承载板5上。所述滤光片7设置于所述底座6的靠近镜头2一侧,底座6用于对滤光片7进行支撑,从而方便所述滤光片7对由所述镜头2摄入的光线进行过滤。
滤光片7有助于提高摄影镜头组件的摄影的质量,底座6对滤光片7进行支撑固定,有助于保证滤光片7的过滤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芯片8。所述芯片8设置于所述电路承载板5上,芯片8与电路承载板5电路连接。所述芯片8位于所述底座6的下方,底座6用于保护芯片8,便于芯片8对光信号的处理。所述芯片8接收由滤光片7过滤的光线并用于成像。芯片8的工作原理是:接收由滤光片7过滤的光线,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影像处理器最终转化为图像。
芯片8使得摄影镜头组件的成像过程更加稳定,便于摄影镜头组件拍摄高质量的图片。
可选地,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滤光片7嵌置于所述凹槽中。这使得滤光片7的固定非常稳定,也有助于滤光片7的定位和安装,提高了摄影镜头组件的装配精度。
可选地,所述滤光片7的外边缘与所述凹槽的内边缘之间形成限位槽601;在所述镜头2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镜头2嵌置于所述限位槽601中。限位槽601用于对镜头2进行限位和固定,在镜头2位于初始位置时,限位槽601和驱动装置3能够同时对镜头2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镜头2的固定效果较好,有效防止镜头2在初始位置的移动而撞击其他部件产生杂音,用户体验较好。
可选地,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透光片9,所述透光片9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且所述透光片9的位置与所述镜头2的位置相对应,光线通过所述透光片9进入所述镜头2中。由于本体1能够很好地保护摄影镜头组件的内部元器件,而透光片9设置在本体1上,便于光线摄入镜头2中,进而便于镜头2对光线的采集,有助于提高摄影的图像质量。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3为对焦马达。对焦马达是用来驱动镜头2对焦移动,使镜头2到程序指定位置,实现镜头2的自动对焦。这使得镜头2的对焦过程非常简单,操作非常方便,也便于摄影镜头组件对景物和人像等的高质量拍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数码相机,还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等,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影镜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摄影镜头组件,使得电子设备在使用时,能够对镜头2进行较好地固定,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镜头2产生的杂音,给予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和镜头(2),所述镜头(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且所述镜头(2)具有初始位置和对焦位置;
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与所述镜头(2)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能驱动所述镜头(2)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对焦位置,并能驱动所述镜头(2)由对焦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
限位装置(4),所述镜头(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4)对所述镜头(2)进行限位,将所述镜头(2)固定在初始位置;在所述限位装置(4)解除对所述镜头(2)的限位的状态下,所述镜头(2)能向所述对焦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限位件(41),所述限位件(41)的材质为压电陶瓷;
在所述限位件(41)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对所述镜头(2)进行限位;
在所述限位件(41)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发生形变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1)为具有中心孔的环状结构;
在所述限位件(41)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与所述镜头(2)卡接;
在所述限位件(41)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1)的中心孔变大,所述镜头(2)从所述限位件(41)的中心孔中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所述限位件(41)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2)上,所述限位件(41)与所述支撑件(4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
电路承载板(5),所述电路承载板(5)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3)和所述限位装置(4)均与所述电路承载板(5)电连接;
在所述限位装置(4)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4)对所述镜头(2)进行限位;
在所述限位装置(4)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件装置(4)解除对镜头(2)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
底座(6),所述底座(6)设置在所述电路承载板(4)上;
滤光片(7),所述滤光片(7)设置于所述底座(6)的靠近镜头(2)一侧,所述滤光片(7)对由所述镜头(2)摄入的光线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
芯片(8),所述芯片(8)设置于所述电路承载板(5)上,且所述芯片(8)位于所述底座(6)的下方,所述芯片(8)接收由滤光片(7)过滤的光线并用于成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滤光片嵌置于所述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凹槽的内边缘之间形成限位槽(601);
在所述镜头(2)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镜头(2)嵌置于所述限位槽(60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组件还包括:
透光片(9),所述透光片(9)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且所述透光片(9)的位置与所述镜头(2)的位置相对应,光线通过所述透光片(9)进入所述镜头(2)中。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影镜头组件。
CN202011185136.6A 2020-10-29 2020-10-29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367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5136.6A CN112367442B (zh) 2020-10-29 2020-10-29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5136.6A CN112367442B (zh) 2020-10-29 2020-10-29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442A true CN112367442A (zh) 2021-02-12
CN112367442B CN112367442B (zh) 2022-07-15

Family

ID=74512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5136.6A Active CN112367442B (zh) 2020-10-29 2020-10-29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74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6209A (zh) * 2021-12-02 2022-04-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0954U (en) * 2001-11-13 2003-05-01 Li-Ru Chen Focusing/positioning and returning mechanism
JP2007047683A (ja) * 2005-08-12 2007-02-22 Sony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端末
CN200972530Y (zh) * 2006-01-27 2007-11-07 力相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小型多段式镜头驱动装置
CN101165524A (zh) * 2006-10-20 2008-04-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压电驱动光学镜头
TW200944929A (en) * 2008-04-29 2009-11-01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Lt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2055895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模块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2193164A (zh) * 2010-03-08 2011-09-21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及摄像装置
CN105404090A (zh) * 2015-10-22 2016-03-16 佛山市亿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及其调焦方法
CN106125271A (zh) * 2016-08-22 2016-11-16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短距投影镜头及其变焦方法
CN106154482A (zh) * 2014-09-04 2016-11-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块和包括该镜头模块的相机模块
CN205721014U (zh) * 2016-03-31 2016-11-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无人机
CN107911591A (zh) * 2017-12-11 2018-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609080U (zh) * 2018-08-21 2019-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0954U (en) * 2001-11-13 2003-05-01 Li-Ru Chen Focusing/positioning and returning mechanism
JP2007047683A (ja) * 2005-08-12 2007-02-22 Sony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端末
CN200972530Y (zh) * 2006-01-27 2007-11-07 力相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小型多段式镜头驱动装置
CN101165524A (zh) * 2006-10-20 2008-04-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压电驱动光学镜头
TW200944929A (en) * 2008-04-29 2009-11-01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Lt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2055895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模块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2193164A (zh) * 2010-03-08 2011-09-21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及摄像装置
CN106154482A (zh) * 2014-09-04 2016-11-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块和包括该镜头模块的相机模块
CN105404090A (zh) * 2015-10-22 2016-03-16 佛山市亿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及其调焦方法
CN205721014U (zh) * 2016-03-31 2016-11-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无人机
CN106125271A (zh) * 2016-08-22 2016-11-16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短距投影镜头及其变焦方法
CN107911591A (zh) * 2017-12-11 2018-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609080U (zh) * 2018-08-21 2019-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C.R. POIRIER: "Millimetre-wave limited-scan array using small lenses",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1 DIGEST.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USNC/URSI NATIONAL RADIO SCIENCE MEETING》 *
邹华: "用步进电机实现连续变焦距光学镜头的变焦控制", 《跟踪与控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6209A (zh) * 2021-12-02 2022-04-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3098660A1 (zh) * 2021-12-02 2023-06-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442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9152B (zh) 对焦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167909B (zh) 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641761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478554B (zh)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装置
CN110650281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212199A (zh) 驱动机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492129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174072A (zh) 一种超薄电子设备摄像头
WO2019075700A1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367442B (zh) 摄影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467036B (zh) 变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调焦方法
JP5203272B2 (ja) 撮像装置
CN111147701A (zh) 摄像模组、对焦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727179U (zh) 摄像头模组、对焦机构及电子设备
KR101646239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1955944U (zh) 光学元件用驱动机构
JPWO2007043508A1 (ja) 撮像装置
KR101677523B1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594565B (zh) 塑胶镜筒、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0072192U (zh) 一种和手机配套使用的便携电子显微镜
CN112987224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6946071U (zh) 一种自动对焦的摄像头模组
CN214412866U (zh) 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100092822A (ko) 촬상 모듈
CN212324199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