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5550A -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5550A
CN112365550A CN202011346059.8A CN202011346059A CN112365550A CN 112365550 A CN112365550 A CN 112365550A CN 202011346059 A CN202011346059 A CN 202011346059A CN 112365550 A CN112365550 A CN 112365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alibration
parameters
area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60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60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5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0Determination of colour characterist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90Dynamic range modification of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72Image enhancement details
    • G06T2207/20208High dynamic range [HDR] ima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校准方法,包括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基于具有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来计算校准参数,能够使得显示器在根据校准参数校准具有不同颜色区域的显示图像后,显示图像的显示参数更为接近基准参数,从而取得较好的校准效果。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校准装置、校准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校准方法、显示校准装置、校准系统、终端和非易失 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器生产时,由于生产误差或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不同显示屏之间的显示效果存在差异,如某 些显示屏显示白色时偏绿等,需要对不同的显示屏进行校准,以保证显示屏的显示准确性,然而,相关技 术在进行显示器校准时,一般会通过检测纯色图像方式进行校准,然后,该校准方式对由多个不同颜色的 区域组成的图像的校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校准方法、显示校准装置、校准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包括: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 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 域比例互不相同;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 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检测模块、计算模块和校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 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 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 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 计算校准参数;及所述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 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 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外部的检测器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 数、及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所述显示器还用于根 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包括显示器、检测器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器用于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 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 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所 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所述显示器还 用于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本申请的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 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显示校准方法。所述显示校准方法包括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 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 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 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显示校准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 过检测具有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显示参数来实现校准,相较于检测纯色图像的显示参数来计 算校准参数的方式,仅能够准确地校准纯色显示图像而言,基于具有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显 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来计算校准参数,能够使得显示器在根据校准参数校准具有不同颜色区域的显示 图像后,显示图像的显示参数更为接近基准参数,从而取得较好的校准效果。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 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模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和
图17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 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 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目前,在显示器30出厂前或出厂后,由于生成误差问题、使用时间过长后的老化问题,会导致显示 器30在显示图像时出现偏差,例如原本显示器30显示纯白色的图像,显示的效果却是显示的纯白色的图 像偏绿,因此,显示器30需要进行校准以保证显示效果符合预期。然而,目前的校准方法一般是使用不 同颜色的纯色显示模板进行校准,如红色显示模板、绿色显示模板、蓝色显示模板和白色显示模板。然而, 对于目前的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而言,如全屏显示白色图像和 全屏的部分区域显示白色图像,而其他区域显示其他颜色的图像时,白色图像区域的亮度和色度均存在差 异,因此,针对全屏进行纯色图像的校准得到的校准参数,并不能够很好的校准具有不同颜色区域的显示 图像。
为此,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A(图4示)和第二区域 B(图4示);
012:检测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
013:根据多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
014:根据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装置10包括第一显示模块11、检测模块12、计算模块13 和校准模块14。第一显示模块11、检测模块12、计算模块13和校准模块14分别用于执行步骤011、步 骤012、步骤013和步骤014。即,第一显示模块11用于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 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检测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计算模块13用于根据多个显 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校准模块14用于根据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校准系统1000包括显示器30、检测器40和处理器20。显示器30 用于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检测器40用于检测显示 模板的显示参数;处理器20用于根据多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显 示器30还用于根据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也即是说,步骤011和步骤014可以由显示器30实现,步骤 012可以由检测器40实现,步骤013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校准系统1000包括显示器30、检测器40和处理器20。显示器30可以是单独的显示设备, 还可以是终端100的显示屏,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柜员机、闸机、智能手表、头显设备、游 戏机等终端内设置的显示屏。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以显示器30为手机的显示屏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显示器30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手机的显示屏。
检测器40能够检测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参数,显示参数包括亮度参数和色度参数中至少一种。例如, 显示参数包括亮度参数,检测器40包括亮度检测器41,亮度检测器41检测得到的亮度参数用于后续的亮 度校准;或者,显示参数包括色度参数,检测器40包括色度检测器42,色度检测器42检测得到的色度参 数用于后续的色度校准;或者,检测器40包括亮度检测器41和色度检测器42,显示参数包括亮度参数和 色度参数,亮度检测器41检测得到的亮度参数和色度检测器42检测得到的色度参数分别用于后续进行亮 度校准和色度校准。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亮度校准和色度校准,检测器40包括亮度检测器41和色度 检测器42,显示参数包括亮度参数和色度参数。检测器40还可同时具有亮度检测器41和色度检测器42 功能,也即是说,检测器40既是亮度检测器41,也是色度检测器42。
处理器20与显示器30及检测器40均连接。例如,校准系统1000可包括终端100和检测器40,此 时显示器30和处理器20均设置在手机内,处理器20通过手机的主板线路与显示器30连接,处理器20 可通过手机的数据接口(如安卓手机的type-c接口)与外部的检测器40连接,或者处理器20还可与检测 器40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等),处理器20可控制显示器30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然后控制检测器40 检测显示的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并获取该显示参数以用于后续的校准。
再例如,处理器20还可设置在手机外,校准系统1000包括手机之外的控制终端,以用于控制校准的 流程,处理器20设置在控制终端内,处理器20与显示器30及检测器40均连接,以控制显示器30显示 预定的显示模板,然后控制检测器40检测显示的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并获取该显示参数以用于后续的校 准。处理器20还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手机和控制终端上,例如,处理器20包括第一处理器20和第 二处理器20,分别设置在手机和控制终端上,第一处理器20用于控制显示器30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第 一处理器20发送检测信号给第二处理器20,第二处理器20控制检测器40检测显示的显示模板的显示参 数并获取该显示参数以用于后续的校准。本实施方式中,以校准系统1000可包括终端100和检测器40,处理器20和显示器30设置在手机内为例进行说明。
在校准时,处理器20可从校准系统1000的存储器50(如手机的存储器50)中读取预设的显示模板, 显示模板为图像参数确定的显示图像,显示模板在校正效果理想的情况下的检测得到的显示参数即可作为 显示模板对应的预设的基准参数。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模板具体如图4所示,显示模板被分为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例 如,第一区域A为红色、第二区域B为白色;或者,第一区域A为绿色、第二区域B为灰色等;只需第 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的颜色不同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第二区域B被第一区域A包围,第一区域A为显示区域除第二区域B之外的区域,第二区域B可以 是规则的形状,如矩形、圆形、菱形等,第二区域B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异形的形状,可根据利于检测器 40准确地检测显示参数的形状来设置。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B为矩形。
显示模板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显示模板为一个,显示器30在显示该显示模板后即可得到显示 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以便于后续的显示校准。显示模板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二区域B的面积和第一区域 A的面积的比例(即,区域比例)为多个,分别形成多个区域比例不同的显示模板,不同显示模板中的第 二区域B的颜色也可以是不同的,从而形成更多样的显示模板。每个区域比例的显示模板包括多个第二区 域B的颜色不同的第一显示子模板,例如显示模板均包括第一红色子模板、第一绿色子模板、第一蓝色子 模板和第一白色子模板等。在显示显示模板时,显示器30逐个显示显示模板对应的多个第一显示子模板。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准效果,使用多个显示模板进行校准。
可以理解,显示模板还可包括更多的区域,如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等,只需不同区域的颜色不同即可。
显示器30每显示一个显示模板,处理器20即控制检测器40对显示的显示模板进行亮度检测和色度 检测,从而得到每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显示参数即为未校准前,显示器30显示显示模板时的显 示参数。
更具体地,检测器40检测第二区域B的显示参数以作为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本申请实施方式中, 显示模板的区域比例的变化主要由第二区域B的区域大小变化引起,且显示模板的第一显示子模板的第二 区域B的颜色不同,因此,只需检测并未全屏显示的第二区域B的显示参数以进行后续的校准,即可使得 校准参数能够很好地校准具有不同颜色且大小不同的区域的显示图像,有利于减少计算量。
处理器20根据多个显示模板的第二区域B的显示参数和对应的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
具体为:在计算校准参数时,处理器20可计算显示参数和基准参数的偏差值,例如,处理器20可计 算显示参数的色度参数和基准参数的色度参数的偏差值,以获取色度偏差值,具体可计算显示参数的白色 色度参数(如,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白色子模板时检测的色度参数的平均值)和对应的基准参数的白 色色度参数的偏差值,以获取白色色度偏差值。计算显示参数的红色色度参数(即,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 第一红色子模板时检测的色度参数的平均值)和基准参数的红色色度参数的偏差值,以获取红色色度偏差 值;计算显示参数的绿色色度参数(即,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绿色子模板时检测的色度参数的平均值) 和基准参数的绿色色度参数的偏差值,以获取绿色色度偏差值;计算显示参数的蓝色色度参数(即,显示 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蓝色子模板时检测的色度参数的平均值)和基准参数的蓝色色度参数的偏差值,以获 取蓝色色度偏差值等。当然,处理器20还可以计算更多其他颜色(如青色、品红色等)的色度偏差值,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显示参数的特定颜色的色度参数根据所有显示模板的特定颜色的第一显示子模板的色度参数确 定,相较于仅根据特定颜色的纯色显示模板得到的色度参数而言,色度参数的准确性较高。
然后处理器20根据色度偏差值计算色度校准参数,例如,以色度偏差值直接作为色度校准参数;或 者以色度偏差值占基准参数的色度参数的比值作为色度校准参数等,以使得显示参数的色度参数经色度校 准参数校准后基本等于对应的基准参数的色度参数,从而实现色度校准。
处理器20还可计算显示参数的亮度参数和基准参数的亮度参数的偏差值,如计算显示参数的白色亮 度参数(即,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白色子模板时检测的亮度参数的平均值)和基准参数的白色亮度参 数的白色亮度偏差值;计算显示参数的红色亮度参数(即,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红色子模板时检测的 亮度参数的平均值)和基准参数的红色亮度参数的红色亮度偏差值;计算显示参数的绿色亮度参数(即, 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绿色子模板时检测的亮度参数的平均值)和基准参数的绿色亮度参数的绿色亮度 偏差值;计算显示参数的蓝色亮度参数(即,显示所有显示模板的第一蓝色子模板时检测的亮度参数的平 均值)和基准参数的蓝色亮度参数的蓝色亮度偏差值;当然,处理器20还可以计算更多其他颜色(如青 色、品红色等)的亮度偏差值,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显示参数的特定颜色的亮度参数根据所有显示模板的特定颜色的第一显示子模板的亮度参数确 定,相较于仅根据特定颜色的纯色显示模板得到的亮度参数而言,亮度参数的准确性较高。
处理器20可根据亮度偏差值计算亮度校准参数,如以白色亮度偏差值作为校准参数,或者以白色亮 度偏差值和基准参数的白色亮度参数的比值作为亮度校准参数,或者以所有颜色的亮度偏差值的均值作为 亮度校准参数,或者以所有颜色的亮度偏差值的第一均值与基准参数中所有颜色的亮度参数的第二均值的 比值作为亮度校准参数,以使得显示参数的亮度参数经校准参数校准后基本等于对应的基准参数的亮度参 数,从而实现亮度校准。
处理器20还可将校准参数存储到显示器30对应的寄存器中,由于显示器30并不能直接使用该校准 参数进行显示图像的校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换才能够使得显示器30实现对显示图像的校准,如处理 器20会将校准参数写入到终端100内的逆伽马校正(Inverse gamma correction,IGC)模块,然后在经过 色彩转换模块(Color ConversionModule,CCM)进行色坐标的转换和处理,然后再经过多项式色彩校正 (Polynomial colorcorrection,PCC)算法处理后才能得到处理后的校准参数,显示器30根据处理后的校 准参数即可实现显示图像的校准,以使得校准后的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与预设的基准参数基本相同。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法、显示校准装置10、终端100和校准系统1000为了在OLED显示屏 显示具有不同颜色区域的显示图像时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校准效果,通过显示器30显示具有不同颜色的第 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且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的区域比例不同的多个显示模板,从而通过检测器 40检测每个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然后根据多个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来计算校准参数, 由于显示模板具有不同颜色的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第二区域B可以是多种不同颜色、且第一区域A 和第二区域B的区域比例不同,能够使得显示器30在基于校准参数校准具有不同颜色区域且区域大小不 同的显示图像后,显示图像的显示参数更为接近基准参数,从而取得较好的校准效果。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校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5:判断校准后的显示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
016:若是,则以与上一次校准时的第一负载不同的第二负载进行显示,并再次进入步骤011;
017:若否,则再次以第一负载进行显示,并再次进入步骤011。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校准装置10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15、第二显示模块16 和第三显示模块17。第一判断模块15、第二显示模块16和第三显示模块17分别用于执行步骤015、步骤 016和步骤017。即,第一判断模块15用于判断校准后的显示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第二显示模块16 用于在校准后的显示图像符合预设的标准时,以与上一次校准时的第一负载不同的第二负载显示预设的显 示模板;第三显示模块17用于在校准后的显示图像不符合预设的标准时,再次以第一负载显示预设的显 示模板。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判断校准后的显示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 显示器30还用于在校准后的显示图像符合预设的标准时,以与上一次校准时的第一负载不同的第二负载 显示预设的显示模板;在校准后的显示图像不符合预设的标准时,再次以第一负载显示预设的显示模板。 也即是说,步骤015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步骤016和步骤017可以由显示器30实现。
具体地,负载指的是显示器30显示时输入的显示电流,由于现有的校准方法一般只会在最大负载(如 显示器30显示时能够输入的最大显示电流)显示显示模板,以根据此时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 算校准参数,然后基于最大负载下的校准参数估算其他负载下的校准参数,此时的校准参数并不能很好的 适应非最大负载下的显示图像的校准,校准效果较差,本申请的显示校准方法在经过一次校准后,会判断 校准后的显示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例如,显示已经确定了基准参数的显示模板,判断以校准参数校 准后的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和基准参数的偏差值,然后判断偏差是否大于预定偏差值,若偏差大于或等于 预定偏差值,则认为校准不符合标准,标准失败,此时则重新以校准失败时的第一负载再次进行校准,直 至校准符合标准(即偏差小于预定偏差值,则认为校准符合标准),此时则以与第一负载不同的第二负载 显示显示面板,再次进行校准,从而对不同负载下的显示图像均进行了校准并得到了对应的校准参数,相 较于仅检测最大负载下的显示参数以确定的校准参数而言,通过获取不同负载下的校准参数,能够提高不 同负载下的校准效果。第一负载或第二负载中至少一个对应低亮度(如10尼特以下)下的负载,从而保证获取的校准参数能够在低亮度下实现较好的校准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显示校准方法还可获取更多不同的负载(如第三负载、第四负载等)下 的校准参数,从而根据不同负载下的校准参数进行拟合后的校准参数能够更好的实现不同负载下的显示图 像的校准。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包括以下步骤:
0131:根据每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基准参数计算第一中间校准参数;
0132:根据多个显示模板的第一区域A(图4示)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多个显示模板对应的第一中间 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一校准函数;及
0133:根据第一校准函数和多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 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校准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模块13还用于执行步骤0131、步骤0132和步骤0133。 即,计算模块13还用于根据每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基准参数计算第一中间校准参数;根据多个 显示模板的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多个显示模板对应的第一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一校准函 数;及根据第一校准函数和多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 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校准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根据每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基准参 数计算第一中间校准参数;根据多个显示模板的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多个显示模板对应的第一 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一校准函数;及根据第一校准函数和多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 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校准参数。也即是说,步骤0131、步骤0132 和步骤0133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在获取到所有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后,处理器20可根据每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基 准参数计算第一中间校准参数,如根据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基准参数的偏差值确定第一中间校准参 数。每个显示模板均可计算得到一个第一中间校准参数,然后根据多组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 的比值和对应的第一中间校准参数来拟合得到第一校准函数,每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 值和对应的第一中间校准参数即为一组值(如分别为坐标轴的横纵坐标),处理器20可基于预设的拟合算 法,将多组值拟合为一条拟合曲线,从而得到第一校准函数,如Y=f(X),其中Y为第一中间校准参数, X为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然后处理器20先确定多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 的平均值以作为X输入第一校准函数,即可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中间校准参数Y,以作为校准参数;或者, 处理器20先确定多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的加权平均值以作为X输入第一校准函数, 即可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中间校准参数Y,以作为校准参数,其中,不同显示模板的权值不同,例如第一 区域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越大的显示模板的权值越小;或者,处理器20先确定多个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 A占显示区域的比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以作为X输入第一校准函数,即可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中间校准参 数Y,以作为校准参数,校准参数的确定较为准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可不计算第一校准函数,而是直接以所有第一中间校准参数的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校准参数;或者所有第一中间校准参数的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的均值作 为校准参数,或者所有第一中间校准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均值作为校准参数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计算量较小。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4包括:
0141:将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0142:识别灰度图像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
0143: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第一校准函数计算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及
0144: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显示模块20还用于执行步骤0141、步骤0142、步骤0143 和步骤0144。即,第四显示模块20还用于将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识别灰度图像的一个或多个连通 域;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第一校准函数计算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根据连通域校准参 数校准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将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识别灰度图像 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第一校准函数计算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 显示器30还用于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即,步骤0141、步骤0142 和步骤0143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步骤0144可以由显示器30实现。
具体地,显示器30根据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时,显示器30可直接根据已计算得到的校准参数直接 对整个显示图像进行校准;
或者,在显示器30校准显示图像之前,处理器20可根据要显示的显示图像获取适配的校准参数,然 后显示器30根据适配的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具体为:处理器20首先将要显示的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识别灰度图像中的连通域,例如, 识别灰度图像中灰度值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如5、10等)、且相互连接的多个像素组成的区域,以作为连 通域,从而识别灰度图像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例如对于纯色图像,一般只有一个连通域,对于具有不 同颜色区域的图像,则一般存在多个连通域。然后处理器20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作为第一校 准函数的X)和第一校准函数计算第一中间校准参数Y,以作为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从而使得 每个连通域都可以得到适配当前连通域的连通域校准参数,显示器30在显示时,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从而实现更为准确的显示校准。可以理解,显示图像中存在非连 通域的部分(显示图像中与一个或多个连通域之外的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显示器30则可直接以已经计 算得到的校准参数进行校准,从而准确地完成整个显示图像的校准。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板包括多个区域比例相同的显示子模板(下称第二显示子模 板),不同第二显示子模板的灰阶不同,步骤012包括以下步骤:
0121:检测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12还用于执行步骤0121。即,检测模块12还用于检 测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器40还用于检测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也即是说, 步骤0121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区域比例不同的显示模板为多个,每个显示模板均包括多个灰阶不同的第二显示子模板。多 个灰阶可以是2个灰阶、4个灰阶、9个灰阶、15个灰阶、32个灰阶等,在此不作限制,随着灰阶数量越 多,显示模板的种类也就更为多样,有利于提升校准的准确性。
显示器30在显示显示模板时,逐个显示第二显示子模板,例如,区域比例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区域 比例(如40%)、第二区域比例(65%)和第三区域比例(90%),显示器30先显示第一区域比例的多个灰 阶不同的第二显示子模板,然后再显示第二区域比例的多个灰阶不同的第二显示子模板,最后显示第三区 域比例的多个灰阶不同的第二显示子模板,从而完成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可以理解,第一显示子 模板也可包括多个不同灰阶,也即是说,第一显示子模板中的第二区域B可以是不同颜色,每个颜色还可 对应不同灰阶,如第一红色子模板可包括第一深红色子模板、第一浅红色子模板等,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显 示模板的种类,有利于提升校准的准确性。
在每个第二显示子模板显示后,检测器40即检测该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从而获取到所有第 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包括以下步骤:
0134:根据多个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模块13还用于执行步骤0134。即,计算模块13还用于根 据多个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器40还用于根据多个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 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也即是说,步骤0134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在计算校准参数时,可根据每个显示模板的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计算显示模板的 显示参数,例如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可以是每个显示模板的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的平均值、最 大值、最小值或加权平均值等。从而快速根据每个显示模板的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计算得到显 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提升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的计算准确性。处理器20再根据多个显示模板的第二区域B (图4示)的显示参数和对应的预设的基准参数即可计算得到校准参数。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包括以下步骤:
01341:根据每个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每个显示子模板的灰阶对应的基准参数计算第二中间 校准参数;
01342:根据多个区域比例相同的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阶和第二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二校准函数, 每个第二校准函数与至少一个区域比例对应;
01343:根据每个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函数和多个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三中间校准参数;
01344:根据第三中间校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模块13还用于执行步骤01341、步骤01342、步骤01343 和步骤01344。即,计算模块13还用于根据每个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每个显示子模板的灰阶对应 的基准参数计算第二中间校准参数;根据多个区域比例相同的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阶和第二中间校准参数 拟合得到第二校准函数,每个第二校准函数与至少一个区域比例对应;根据每个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 函数和多个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区域比例对应的第 三中间校准参数;根据第三中间校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根据每个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每个 显示子模板的灰阶对应的基准参数计算第二中间校准参数;根据多个区域比例相同的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 阶和第二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二校准函数,每个第二校准函数与至少一个区域比例对应;根据每个区 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函数和多个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 计算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三中间校准参数;根据第三中间校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也即是说,步骤01341、 步骤01342、步骤01343和步骤01344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在计算校准参数时,处理器20可根据多个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 数计算校准参数。
具体为:首先根据每个第二显示子模板的显示参数和每个第二显示子模板的灰阶对应的基准参数的偏 差值计算得到第二中间校准参数,计算方式与前述中计算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和基准参数的偏差值,及根 据偏差值计算校准参数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然后根据多个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阶和多个第二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二校准函数。例如,以 第一区域比例的每个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阶值和第二中间校准参数为一组值(如分别为坐标轴的横纵 坐标),处理器20基于预设的拟合算法,将多组值拟合为一条拟合曲线,从而得到第二校准函数,如N=f (M),其中N为第二中间校准参数,M为第二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阶。
每个第二校准函数与至少一个区域比例对应,例如,区域比例包括第一区域比例、第二区域比例和第 三区域比例,第一区域比例、第二区域比例和第三区域比例的值依次增大;第一区域比例、第二区域比例 和第三区域比例分别对应一个第二校准函数;或者,区域比例包括更多个(如4个、5个、6个等),其中, 小于或等于第一区域比例的区域比例,与对应第一区域比例的第二校准函数对应;大于第一区域比例且小 于或等于第三区域比例的区域比例,与对应第二区域比例的第二校准函数对应;大于第三区域比例的区域 比例,与对应第三区域比例的第二校准函数对应。
处理器20可将每个区域比例对应的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 均值中至少一个作为M输入第二校准函数,例如,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的均 值作为M;或者所有第二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均值作为M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从 而计算得到该区域比例对应的、或者说每个显示模板对应的第三中间校准参数,然后处理器20以所有显 示模板对应的第三中间校准参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作为校准参数,例如 直接以所有第三中间校准参数的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校准参数;或者所有第三中间 校准参数的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的均值作为校准参数,或者所有第三中间校准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均 值作为校准参数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计算量较小。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4包括:
0141:将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0142:识别灰度图像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
0145: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获取匹配的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函数;
0146:根据连通域的灰阶和第二校准函数计算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及
0144: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显示模块20还用于执行步骤0141、步骤0142、步骤0144、 步骤0145和步骤0146。即,第四显示模块20还用于将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识别灰度图像的一个或 多个连通域;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获取匹配的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函数;根据连通域的灰阶 和第二校准函数计算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及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中的与连通域对 应的图像区域。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将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识别灰度图像 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获取匹配的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函数;根据连通 域的灰阶和第二校准函数计算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显示器30还用于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 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即,步骤0141、步骤0142、步骤0145和步骤0146可以由处理器 20实现。步骤0144可以由显示器30实现。
具体地,显示器30根据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时,显示器30可直接根据已计算得到的校准参数直接 对整个显示图像进行校准;
或者,在显示器30校准显示图像之前,处理器20可根据要显示的显示图像获取适配的校准参数,然 后显示器30根据适配的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具体为:处理器20首先将要显示的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识别灰度图像中的连通域,例如, 识别灰度图像中灰度值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如5、10等)、且相互连接的多个像素组成的区域,以作为连 通域,从而识别灰度图像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例如对于纯色图像,一般只有一个连通域,对于具有不 同颜色区域的图像,则一般存在多个连通域。
然后处理器20根据连通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获取匹配的第二校准函数,例如,将连通域占显示区域 的比值作为区域比例,然后获取该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二校准函数。然后将连通域的灰阶作为第二校准函数 的M以计算得到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N,从而使得每个连通域都可以得到适配当前连通域的区域 比例及灰阶的连通域校准参数,显示器30在显示时,根据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中与连通域对应 的图像区域,从而实现更为准确的显示校准。可以理解,显示图像中存在非连通域的部分(显示图像中与 一个或多个连通域之外的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显示器30则可直接以已经计算得到的校准参数进行校准, 从而准确地完成整个显示图像的校准。
请参阅图12,显示校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8:判断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即,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图像);
019:若是,对HDR图像的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以提高高亮区域的亮度;及
020:显示处理后的HDR图像。
请再次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装置10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18、处理模块19和第四显 示模块20。第二判断模块18、处理模块19和第四显示模块20分别用于执行步骤018、步骤019和步骤 020。即,第二判断模块18用于判断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处理模块19用于在显示图像为HDR图 像时,对HDR图像的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以提高高亮区域的亮度;第四显示模块20用于显示处 理后的HDR图像。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用于判断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及在显示图像 为HDR图像时,对HDR图像的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显示器30用于显示处理后的HDR图像。也 即是说,步骤018和步骤019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步骤020可以由显示器30实现。
具体地,显示图像可以由终端100的相机60拍摄得到,也可以由用户从网上下载得到,在此不作限 制。在相机拍摄时,可开启HDR功能,从而记录得到每个HDR图像的亮度信息,无需进行图像识别,可 减少计算量。
在获取到显示图像后,处理器20首先判断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判断: 获取显示图像的图像参数;例如,图像在由相机60生成时一般会同时生成图像的图像参数信息,例如图 像参数信息包括图像的大小、图像的格式、图像的类型等,从而方便处理器20快速获取图像的信息。然 后处理器20根据图像参数判断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例如,处理器20根据图像的类型信息判断显 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或者,HDR图像的图像格式和普通图像的格式也不相同,一般为hdr或者tif, 处理器20通过识别显示图像的格式即可确定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
在确定显示图像为HDR图像时,处理器20先识别HDR图像中的高亮区域,高亮区域为HDR图像 中高亮像素集中分布的区域,高亮像素为大于或等于预定像素值的像素,例如,预定像素值可以是220、 225、230、236、240、244、250、255等,处理器20在识别HDR图像中的高亮区域时,可先根据像素的 像素值是否大于预定像素值来识别HDR图像中的高亮像素,然后根据高亮像素的分布,确定高亮区域。 高亮区域可仅由高亮像素组成,在高亮区域仅由高亮像素组成时,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均大于预定像 素值,从而保证高亮区域确定的准确性;或者高亮区域还可由部分高亮像素和部分中低亮像素(像素值小 于预定像素值的像素)组成,其中,高亮像素在高亮区域中的比例大于预设比例,预设比例可以是60%、70%、75%、80%、85、90%、95%、99%等,也即是说,处理器20将高亮像素占比达到预设比例的部分 作为高亮区域,从而保证高亮区域的整体性,防止高亮区域数量过多甚至单个像素也被作为一个高亮区域, 导致经过第一亮度处理后的高亮区域的分布过于零散,影响HDR图像的显示效果。
然后处理器20对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第一亮度处理具体可以是,对高亮区域对应的像素的 像素值进行放大处理,从而通过改变像素值的方式增加高亮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当然,根据预定像素值的 选取,通过改变像素值的方式增加高亮区域的像素的亮度的亮度增益也不同,预定像素值选取的越小,其 与最大像素值255的差值越大,则亮度增益越大;预定像素值选取的越大,其与最大像素值255的差值越 小,则亮度增益越小。
经过第一亮度处理后的高亮区域的亮度得到提升,使得高亮区域和显示画面中高亮区域之外的部分的 亮度差增大,实现了高亮区域的突出显示,显示器30根据处理后的HDR图像进行显示,即可使得HDR 图像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如此,通过识别HDR图像并确定高亮区域,对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以提高高亮区域的亮度, 从而使得高亮区域和显示画面中高亮区域之外的部分的亮度差增大,实现了高亮区域的突出显示,有利于 提升HDR图像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9包括以下步骤:
0191:按预定比例提高背光亮度,背光亮度为终端100的背光光源的亮度;
0192:对HDR图像中高亮区域之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 亮度处理后的中低亮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9还用于执行步骤0191和步骤0192。即,处理模块 19还用于按预定比例提高背光亮度,背光亮度为终端100的背光光源的亮度;对HDR图像中高亮区域之 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中低亮区域的亮度保持一 致。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按预定比例提高背光亮度,背光亮度为终端 100的背光光源的亮度;对HDR图像中高亮区域之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 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中低亮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也即是说,步骤0191和步骤0192可以由处理器20 实现。
具体地,显示器30的显示亮度除了与像素值有关之外,还与背光亮度有关,像素值越大,显示亮度 则越大,背光亮度越大,显示亮度也越大。背光亮度则与输入的显示电流有关,显示电流越大,则背光亮 度越大。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高亮区域的亮度,处理器20可按预定比例提高背光亮度,例如,处理器20可控制 输入的显示电流以提升背光亮度。提升背光亮度可包括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1:按预定步长增加输入的显示电流,随着显示电流的增大,背光亮度随之增大,终端100可设 置亮度检测器40,处理器20根据当前的背光亮度和预定比例即可计算得到目标背光亮度,预定比例是根 据当前显示亮度和最大显示亮度确定的比例值,当检测到背光亮度的达到目标背光亮度时,即停止增加显 示电流,可逐步增大背光亮度,使得背光亮度的提升更为平滑;
方式2:存储器50目标背光亮度和显示电流的映射关系表,处理器20与存储器50连接,处理器20 根据当前的背光亮度和预定比例即可计算得到目标背光亮度,然后查询映射关系表即可获取目标背光亮度 对应的目标显示电流,从而根据目标显示电流驱动背光光源以使得背光亮度达到目标背光亮度,可快速提 升背光亮度。
若当前背光亮度较大时,按照预定比例提升后的背光亮度可能会超过最大背光亮度,此时按方式1 提升背光亮度时,由于亮度检测器40检测的亮度无法达到目标背光亮度,处理器20会一直增加驱动电流, 从而导致背光面板被烧坏;此时按方式2提升背光亮度时,由于映射关系表中并不存在目标背光亮度对应 的显示电流,处理器20无法实现背光亮度的提升。因此,在确定目标背光亮度时,需先判断目标背光亮 度是否大于最大背光亮度。在目标背光亮度大于最大背光亮度时,以最大背光亮度作为目标背光亮度,根 据当前背光亮度和目标背光亮度来计算预定比例,从而防止上述背光面板被烧坏或无法实现背光亮度的提 升的情况出现。
在提高背光亮度到目标背光亮度后,HDR图像整体的亮度都得到了提升,为了实现仅提高高亮区域 的亮度,突出显示高亮区域的效果,处理器20可对HDR图像中高亮区域之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 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中低亮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其中,保持一致指的是提 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中低亮区域的亮度相等;或者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中低 亮区域的亮度的差值小于预定差值。例如,处理器20将处于目标背光亮度的中低亮区域的亮度降低至提 升背光亮度前的亮度。处理器20对HDR图像中高亮区域之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可以是,根 据缩放系数对中低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例如,处理器20首先计算背光亮度提高前和背 光亮度提高后的背光亮度差值,然后基于预设的查找表,根据背光亮度差值获取像素的像素值对应的缩放 系数,按缩放系数缩小中低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缩放系数小于1,缩放系数可以是针对每一个像素的, 即,每个像素均具有一个对应的缩放系数,从而实现对每个像素准确地的第二亮度处理;也可以是针对中 低亮区域的,即,中低亮区域对应一个缩放系数,该缩放系数可以是中低亮区域中像素值最大的像素对应 的缩放系数,或者该缩放系数还可以是中低亮区域中像素值的平均值对应的缩放系数等,从而无需计算每 个像素对应的缩放系数,减少了计算量。其中,亮度差值越大,则缩放系数越小,亮度差值越小,则缩放 系数越大。如此,进一步提升了高亮区域的亮度的同时,保证中低亮区域的亮度不变,提高了突出显示高 亮区域的效果,且中低亮区域的显示效果不受影响,HDR图像的显示效果较好。
请参阅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92还包括以下步骤:
0193: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放大处理;及
0194:对HDR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9还用于执行步骤0193和步骤0194。即,处理模块 19还用于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放大处理;及对HDR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放大处理; 及对HDR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也即是说,步骤0193和步骤0194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在对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时,可先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放大处理,再对 整个HDR图像进行缩小处理,从而使得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基本不变,而中低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 值被缩小,降低中低亮区域的像素的亮度,以保持与提升显示亮度前的显示亮度基本一致。例如,可先按 缩放系数(如0.5)将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放大,然后再按缩放系数将整个HDR图像的像素值缩小, 此时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不变,而中低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缩小一半。
请参阅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93包括:
0195:计算背光亮度提高前和背光亮度提高后的背光亮度差值;
0196:基于预设的查找表,根据背光亮度差值获取预定像素值对应的缩放系数;
0197:根据缩放系数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线性放大处理。
步骤0194包括:
0198:根据缩放系数对HDR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9还用于执行步骤0195、步骤0196、步骤0197和 步骤0198。即,处理模块19还用于计算背光亮度提高前和背光亮度提高后的背光亮度差值;基于预设的 查找表,根据背光亮度差值获取预定像素值对应的缩放系数;根据缩放系数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 行线性放大处理;根据缩放系数对HDR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计算背光亮度提高前和背光亮度提高后的背 光亮度差值;基于预设的查找表,根据背光亮度差值获取预定像素值对应的缩放系数;根据缩放系数对高 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线性放大处理;根据缩放系数对HDR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缩小处理。即, 步骤0195、步骤0196、步骤0197和步骤0198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处理器20在对高亮区域的像素进行放大处理时,首先计算背光亮度提高前和背光亮度提高 后的背光亮度差值,然后基于预设的查找表,根据背光亮度差值获取预定像素值对应的缩放系数,预设的 查找表存储有预定像素值、背光亮度差值和缩放系数三者的映射关系,根据其中任意两个即可确定另外一 个,如根据预定像素值和背光亮度差值确定缩放系数,根据背光亮度差值和缩放系数确定预定像素值等。 预定像素值为区分高亮像素和中低亮像素的数值,例如,预定像素值可以是220、225、230、236、240、 244、250、255等,本实施方式以预定像素值为240为例进行说明。在像素的像素值大于或等于240时, 该像素即为高亮像素;在像素值小于240时,该像素即为中低亮像素。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预定像素值(240)和背光亮度差值确定的缩放系数为B,像素值为预定像素值 的像素按缩放系数进行缩放后,该像素的显示亮度降低为背光亮度提升前的显示亮度。
处理器20根据缩放系数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线性放大处理时,像素值越大,表示该像素 越亮,则放大系数对应可设置的越大,以提高高亮区域的突出显示效果。处理器20可确定预定像素值240 对应的放大系数为1,最大像素值255对应的缩小系数则为1/B,从而根据(240,1)和(255,1/B)两组 数值确定线性放大函数Y=aX+b中的a和b,其中X为像素值,Y为放大系数,然后根据线性放大函数确 定高亮区域中的每个像素对应的放大系数,以对高亮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线性放大处理。放大后的像 素值不会用于显示,而是方便后续处理器20根据缩放系数对整个HDR图像的像素进行缩小处理,缩小处 理是将HDR图像的每个像素的像素值均乘以缩放系数,具体的,由于每个像素均包含红绿蓝(即,R、G、 B)三个通道的像素值,因此,在进行放大处理和缩小处理时,对每个通道的像素值均进行放大和缩小, 例如在对像素值进行缩小时,设置一个对角线的值均为B的对焦矩阵,然后将(R,G,B)与对焦矩阵相 乘即可计算得到缩小后的像素值,从而保证仅像素的显示亮度发生变化,而像素的颜色信息不会发生变化。
请参阅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还包括以下步骤:
0199:对显示区域中HDR图像之外的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 理后的HDR图像之外的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9还用于执行步骤0199。即,处理模块19还用于对 显示区域中HDR图像之外的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HDR图 像之外的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还用于对显示区域中HDR图像之外的区域进行第二 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HDR图像之外的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也即是说, 步骤0199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
具体地,HDR图像在显示时,可能仅占据显示区域的一部分,此时显示区域还会显示系统界面,或 者其他非HDR图像等,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亮区域的突出显示效果,在进行第二亮度处理时,除了对HDR 图像中高亮区域之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外,还要对显示区域中HDR图像之外的区域也进行 第二亮度处理,从而保证整个显示区域仅HDR的高亮区域进行了亮度提升,提高了高亮区域的突出显示 效果。且对显示区域中HDR图像的高亮区域之外的区域均进行第二亮度处理,可以防止在对相册滑动查 看时,显示区域同时显示HDR图像和其他非HDR图像,导致显示亮度在HDR图像对应的提升后的显示 亮度和非HDR图像对应的提升前的显示亮度之间切换,出现的闪屏问题,从而提高滑动查看图像时的显 示效果。
请参阅图1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302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当 计算机程序302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200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校准方 法。
例如,请结合图1和图4,当计算机程序302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200执行 以下步骤:
011: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显示模板为多个, 不同的显示模板的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
012:检测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
013:根据多个显示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
014:根据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再例如,请结合图5,当计算机程序302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0执行时,处理器200还可以执行以 下步骤:
015:判断校准后的显示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
016:若是,则以与上一次校准时的第一负载不同的第二负载进行显示,并再次进入步骤011;
017:若否,则再次以第一负载进行显示,并再次进入步骤01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 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 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 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 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 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 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程序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 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 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 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
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
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校准后的显示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
若是,则以与上一次校准时的第一负载不同的第二负载进行显示,并再次进入所述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的步骤;
若否,则再次以所述第一负载进行显示,并再次进入所述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所述基准参数计算第一中间校准参数;
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占显示区域的比值和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第一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一校准函数;及
根据所述第一校准函数和多个所述显示模板中第一区域占所述显示区域的比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所述校准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包括:
将所述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识别所述灰度图像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
根据所述连通域占所述显示区域的比值和所述第一校准函数计算所述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
根据所述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所述显示图像中与所述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还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所述显示图像中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连通域之外的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板包括多个区域比例相同的显示子模板,不同所述显示子模板的灰阶不同,所述检测所述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显示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显示子模板的所述显示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对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进行拟合以获取的拟合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子模板的所述显示参数获取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显示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灰阶对应的所述基准参数不同,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显示子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每个所述显示子模板的灰阶对应的所述基准参数计算第二中间校准参数;
根据多个所述区域比例相同的所述显示子模板对应的灰阶和所述第二中间校准参数拟合得到第二校准函数,每个第二校准函数与至少一个所述区域比例对应;
根据每个所述区域比例对应的所述第二校准函数和多个所述显示子模板的灰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加权平均值中至少一个计算所述区域比例对应的第三中间校准参数;及
根据所述第三中间校准参数计算所述校准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包括:
将所述显示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识别所述灰度图像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域;
根据所述连通域占所述显示区域的比值获取匹配的所述区域比例对应的所述第二校准函数;
根据所述连通域的灰阶和所述第二校准函数计算所述连通域对应的连通域校准参数;及
根据所述连通域校准参数校准所述显示图像中的与所述连通域对应的图像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显示图像是否为HDR图像;
若是,对所述HDR图像的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以提高所述高亮区域的亮度;
显示处理后的所述HDR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HDR图像的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包括:
按预定比例提高背光亮度,所述背光亮度为终端的背光光源的亮度;
对所述HDR图像中所述高亮区域之外的中低亮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所述中低亮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HDR图像的高亮区域进行第一亮度处理,还包括:
对显示区域中所述HDR图像之外的区域进行第二亮度处理,以使得提高背光亮度前和第二亮度处理后的所述HDR图像之外的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
15.一种显示显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及
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外部的检测器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及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所述显示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17.一种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检测器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器用于在显示区域显示预定的显示模板,所述显示模板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模板为多个,不同的所述显示模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比例互不相同;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模板的显示参数;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显示模板对应的所述显示参数和预设的基准参数计算校准参数;所述显示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校准参数校准显示图像。
18.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校准方法。
CN202011346059.8A 2020-11-25 2020-11-25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65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059.8A CN112365550A (zh) 2020-11-25 2020-11-25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059.8A CN112365550A (zh) 2020-11-25 2020-11-25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550A true CN112365550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3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6059.8A Pending CN112365550A (zh) 2020-11-25 2020-11-25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555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8759A (zh) * 2020-11-25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835A (zh) * 2021-06-29 2021-09-10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的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03085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校正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379835B (zh) * 2021-06-29 2024-06-04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的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4691A1 (en) * 1995-11-01 2002-04-18 Masakazu Matsugu Object extraction method, an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US20140002481A1 (en) * 2012-06-27 2014-0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nverting data, display device, computing device and program incorporating same, and method for optimising coefficients and device and program incorporating same
CN108074220A (zh) * 2017-12-11 2018-05-25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视机
CN108182912A (zh) * 2018-02-07 2018-06-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156770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ulti zone backligh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10232885A (zh) * 2019-07-26 2019-09-13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亮度测量方法、系统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4691A1 (en) * 1995-11-01 2002-04-18 Masakazu Matsugu Object extraction method, an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US20140002481A1 (en) * 2012-06-27 2014-0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nverting data, display device, computing device and program incorporating same, and method for optimising coefficients and device and program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90156770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ulti zone backligh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08074220A (zh) * 2017-12-11 2018-05-25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视机
CN108182912A (zh) * 2018-02-07 2018-06-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32885A (zh) * 2019-07-26 2019-09-13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亮度测量方法、系统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8759A (zh) * 2020-11-25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835A (zh) * 2021-06-29 2021-09-10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的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835B (zh) * 2021-06-29 2024-06-04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的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03085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校正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5128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exposure compensation values of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termina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97207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390646B2 (en) Color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able with display device
JP5772991B2 (ja) 電子機器
JP49733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0390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 in mobile terminal
US20110018897A1 (en) Projector
EP1617658B1 (en) Enhanced image display
US1025588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365550A (zh)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637437B (zh) 图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显示屏控制系统
CN112164007A (zh)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11991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对光源进行调光的方法
US808531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appearance of image data
US9396693B2 (en) Controller,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the same
JP4222130B2 (ja)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40094968A1 (en) Display method, display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KR20190021174A (ko) 표시장치, 표시 제어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매체
CN114822444B (zh) 兼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201271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11688362B2 (en)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0801427B1 (ko) 씨모스 센서에서 감마 니 포인트 변경을 통한 후광 이미지개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581866B1 (ko) 화이트 밸런스 조정 방법,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9071783A (ja) 補正データ生成システム、補正データ生成方法
JP2023110416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