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2912A -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2912A
CN108182912A CN201810122915.8A CN201810122915A CN108182912A CN 108182912 A CN108182912 A CN 108182912A CN 201810122915 A CN201810122915 A CN 201810122915A CN 108182912 A CN108182912 A CN 108182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bject brightness
brightness data
backlight illumina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29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2912B (zh
Inventor
姚志忠
李新
尤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29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2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2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2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2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2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原始亮度数据为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根据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通过控制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显示设备在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并基于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实现在显示设备总功耗不增大的前提下,调整显示设备的背光亮度,从而提升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峰值亮度。

Description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面板是一种被动“发光体”,其原理是通过LCD面板后面背光源发出的光,通过LCD面板后显示出色彩鲜艳的图像。
由于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具有体积较小、发光效率高和组合方式灵活等特点,所以LED背光源在液晶平板电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量产的LCD模组为两种,一种为侧入式LCD模组,将LED背光源放置在电视中框的上下边或两边;另一种为直下式LCD模组,将LED背光源均匀放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这两种LCD模组都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对显示图像进行调整(例如调节亮度和对比度)时,常规的做法是控制背光灯长亮,通过调节液晶面板的液晶扭转电磁场来调节图像所呈现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但无法很好地还原图像的色彩,存在黑场漏光及对比度差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电能,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在不增加电能消耗的前提下,提升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峰值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所述原始亮度数据为所述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所述装置配置于显示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亮度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所述原始亮度数据为所述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
背光亮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显示设备在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并基于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实现在显示设备总功耗不增大的前提下,调整显示设备的背光亮度,从而提升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峰值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S12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别连接主板及电源板的插座的电路设计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CU的电路设计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流变换器的电路设计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适用于调整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如HDR模式)下的背光亮度的场景,该方法可以由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配置于显示设备中的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原始亮度数据为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是指配置有显示面板的设备,例如平板液晶电视。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可划分成若干区域,例如均匀划分为1000个区域。亮场区域是指图像在显示时亮度值大于设定亮度值的区域,相应的,暗场区域是值图像在显示时亮度值不大于设定亮度值的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接收到待显示图像的数据,该数据包括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原始亮度数据,主板将原始亮度数据与设定亮度值进行比对,确定显示设备在显示该图像时对应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并确定高亮度模式下各亮场区域分别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以及高亮度模式下各暗场区域分别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亮场区域在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不小于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暗场区域在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不大于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
S120、根据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S120可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221、主板基于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向MCU发送携带有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一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为:
Data head、Command、Data1、Data2……DataN、Data end和Checksum;其中,Datahead为数据头,Command为数据命令位,Data1、Data2……DataN为所述目标亮度数据,Dataend为数据尾,Checksum为数据校验位。
S222、MCU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基于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对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目标亮度数据。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进一步可以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根据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S223、MCU基于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向恒流芯片发送携带有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二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为:
Dev_Amt,Dev_Addr,Reg_Addr_H,Reg_Addr_L,Reg_Data和Checksum;其中,Dev_Amt为所述恒流芯片的数量,Reg_Addr用于表示SPI模式,Reg_Addr_H和Reg_Addr_L为亮度寄存器的地址位,Reg_Data为所述亮度寄存器暂存的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优选的,所述设定加密算法为:
Checksum为Dev_Addr,Reg_Addr_H,Reg_Addr_L,和Reg_Data分别做取反运算后的高八位和低八位的和值。
S224、恒流芯片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基于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目标亮度数据。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进一步可以包括: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以及与所述设定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亮度数据更新到亮度寄存器。
S225、MCU根据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
优选的,所述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包括:
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的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的通道的背光电流。
优选的,所述S225还可以包括:
所述MCU从亮度寄存器读取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的背光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主板确定目标亮度数据后,按照表1所示的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向MCU发送携带有N个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一数据包。在表1所示的第一设定数据格式中,数据头Data head为固定值0X0A;数据尾Data end为固定值OXFF;Command为数据命令位,主要用于改变高亮模式下显示面板上的部分通道的峰值电流。
MCU接收到该第一数据包后,需依据上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对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解码。在本实施例中,MCU的电路设计如图3b所示,从如图3a所示的插座处取电,MCU上的电路与插座上的电路通过图3a和图3b中的CS-B、SCK-B、VSYNC和DATA等引脚相连;在图3a所示插座的电路设计中,供电端口处设置有4个TVS管,用于防止操作或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损坏MCU。
在本实施例中,图3b所示的MCU,对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解码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A、MCU上电后初始化自身的I/O口,主要包括I/O口的功能配置。具体为:引脚IW-CS、IW-MISO、IW-MOSI和IW-SCK配置为主机SPI输出(或者从机输入),引脚SCK-B、CS-B、DATA配置为从机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输入(或者主机输出),引脚VSYNC配置为场同步信号(频率为f,有一定占空比D的方波信号),引脚FAULT为LED灯开路或短路的报错信号。
步骤B、MCU接收到主板发出的SPI数据或I2C数据(即第一数据包)。
步骤C、MCU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表1所示的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数据格式正确,相应的,将标志位Flag_Data_Read置为1。其中,正确的数据格式为:
Data head(数据头)为0X0A:Slv_Rcv_Buf[0]==0x0A;
Data end(数据尾)为0XFF:Slv_Rcv_Buf[N+2]==0xFF;
Checksum:首先把Datahead的值付给Checksum作为初始值,然后MCU在每一帧中将收到的数据按位取异或得到每一帧中Checksum的值:CheckSum^=Slv_Rcv_Buf[i]。
步骤D、MCU基于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解码出第一数据包中的目标亮度数据。
步骤E、MCU将解码出的目标亮度数据运算后再次加密,并发送给后级的恒流芯片。
表1主板与MCU之间通信的第一设定数据格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实现准确高效地将主板发出的数据传输给背光恒流芯片,本实施例对MCU向恒流芯片传输的数据做进一步加密处理,即上述步骤E对目标亮度数据运算后再次加密,进一步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E1、基于下述表2所示的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定义六个变量的函数:
void SPI_Master_BroadCast_Write(U8Dev_Amt,U8Dev_Addr,U8
Reg_Addr_H,U8Reg_Addr_L,U8Reg_Data,U8Checksum)
其中,Dev_Amt表示恒流芯片的总数,本实施例中每个恒流芯片可以做16通道,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的通道数级联使用,例如设计需要32通道Localdimming,则需要两颗恒流芯片,此时Dev_Amt=2,以此类推;
Dev_Addr用来定义SPI模式,通过高两位来定义;
Reg_Addr_H、Reg_Addr_L分别为亮度寄存器的地址位;
Reg_Data为亮度寄存器中的亮度数据。
步骤E2、定义设定加密算法。
设定加密算法具体为Checksum的算法:Checksum为上述函数定义的DevAddr、RegAddr_H、RegAddr_L、Reg_Data分别做取反运算后的高八位和低八位的和值,例如:(Carry,Sum)=~DevAddr+~RegAddr_H+~RegAddr_L+~Data=~(0x01)+~(0x00)+~(0x02)+~(0xf0)=0xbe+0xff+0xfd+0x0f=(0x02,0xc9),Checksum byte=Carry+Sum=0x02+0xc9=0xcb;
每一帧数据中都会计算出一个不同的Checksum,如果MCU通过计算发送的Checksum和恒流IC自己计算得到的Checksum值相同则认为该帧数据正确,同时恒流芯片将更新亮度寄存器中的亮度数据。通过这种加密的方法可以确保亮度数据的正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杜绝由于亮度数据刷错或者由于错刷寄存器导致的背光烧灯等现象。
表2MCU与恒流芯片之间通信的第二设定数据格式
步骤E3、MCU基于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向恒流芯片发送携带有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二数据包。
本实施例使用到的恒流芯片,具体如图4所示恒流变换器中的U1。
恒流芯片接收到第二数据包后,对第二数据包的除了流程如下:
恒流芯片接收到该第二数据包后,基于上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目标亮度数据。
每一帧数据中都会计算出一个不同的Checksum,如果MCU通过计算发送的Checksum和恒流芯片自己计算得到的Checksum值相同则认为该帧数据正确,同时恒流芯片更新亮度寄存器中的亮度数据。通过这种加密的方法可以确保亮度数据的正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杜绝由于亮度数据刷错或者由于错刷寄存器导致的背光烧灯等现象。
最终MCU根据亮度寄存器中的亮度数据,进行背光调整的处理流程如下:
MCU从亮度寄存器读取目标亮度数据;
根据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
MCU具体处理过程为:MCU基于亮度寄存器中实时刷新的目标亮度数据,通过增大亮场区域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实现提升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通过降低占空比的方式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实现降低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
通过提升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降低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可明显提升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峰值亮度;并且,由于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因此,在亮场区域的背光电流增大和暗场区域的背光电流减小后,高亮模式下的总功耗,并不会超过非高亮模式下的总功耗。
综上,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显示设备在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并基于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实现在显示设备总功耗不增大的前提下,调整显示设备的背光亮度,从而提升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峰值亮度。
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在装置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请参考上述方法的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500,配置于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目标亮度数据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原始亮度数据为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
背光亮度调整模块520,用于根据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
综上,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显示设备在非高亮模式下的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并基于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实现在显示设备总功耗不增大的前提下,调整显示设备的背光亮度,从而提升显示设备在高亮模式下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峰值亮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背光亮度调整模块520,具体用于:
主板基于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向MCU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MCU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所述MCU基于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向恒流芯片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二数据包;
所述恒流芯片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所述MCU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为:
Data head、Command、Data1、Data2……DataN、Data end和Checksum;其中,Datahead为数据头,Command为数据命令位,Data1、Data2……DataN为所述目标亮度数据,Dataend为数据尾,Checksum为数据校验位;
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为:
Dev_Amt,Dev_Addr,Reg_Addr_H,Reg_Addr_L,Reg_Data和Checksum;其中,Dev_Amt为所述恒流芯片的数量,Reg_Addr用于表示SPI模式,Reg_Addr_H和Reg_Addr_L为亮度寄存器的地址位,Reg_Data为所述亮度寄存器暂存的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所述设定加密算法为:
Checksum为Dev_Addr,Reg_Addr_H,Reg_Addr_L,和Reg_Data分别做取反运算后的高八位和低八位的和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根据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以及与所述设定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亮度数据更新到亮度寄存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包括:
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的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的通道的背光电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MCU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包括:
所述MCU从亮度寄存器读取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C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12的框图。图6显示的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D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所述原始亮度数据为所述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包括:
主板基于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向MCU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MCU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所述MCU基于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向恒流芯片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第二数据包;
所述恒流芯片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和设定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所述MCU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为:
Data head、Command、Data1、Data2……DataN、Data end和Checksum;其中,Data head为数据头,Command为数据命令位,Data1、Data2……DataN为所述目标亮度数据,Data end为数据尾,Checksum为数据校验位;
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为:
Dev_Amt,Dev_Addr,Reg_Addr_H,Reg_Addr_L,Reg_Data和Checksum;其中,Dev_Amt为所述恒流芯片的数量,Reg_Addr用于表示SPI模式,Reg_Addr_H和Reg_Addr_L为亮度寄存器的地址位,Reg_Data为所述亮度寄存器暂存的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所述设定加密算法为:
Checksum为Dev_Addr,Reg_Addr_H,Reg_Addr_L,和Reg_Data分别做取反运算后的高八位和低八位的和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根据所述第一设定数据格式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校验及解码,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与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定数据格式,以及与所述设定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亮度数据更新到亮度寄存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包括:
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的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的通道的背光电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减小暗场区域的背光亮度,包括:
所述MCU从亮度寄存器读取所述目标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增大亮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减小暗场区域所对应通道的背光电流。
8.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于显示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亮度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场区域信息和暗场区域信息,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对应的目标亮度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亮度数据的和值,不大于原始亮度数据的和值;所述原始亮度数据为所述待显示图像在非高亮模式下的亮度数据;
背光亮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数据,调整所述显示设备的每个区域的背光亮度。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
CN201810122915.8A 2018-02-07 2018-02-07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182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2915.8A CN108182912B (zh) 2018-02-07 2018-02-07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2915.8A CN108182912B (zh) 2018-02-07 2018-02-07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2912A true CN108182912A (zh) 2018-06-19
CN108182912B CN108182912B (zh) 2020-07-10

Family

ID=6255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2915.8A Active CN108182912B (zh) 2018-02-07 2018-02-07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291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069A (zh) * 2019-06-27 2019-09-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屏幕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电视
CN112164007A (zh) * 2020-09-29 2021-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48759A (zh) * 2020-11-25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65550A (zh) * 2020-11-25 2021-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1082542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区域背光控制方法、显示器及存储介质
US11107423B2 (en) 2019-06-27 2021-08-31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521A (zh) * 2009-08-18 2010-03-17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数字图像信号处理的方法
CN105047145A (zh) * 2015-09-14 2015-11-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05390096A (zh) * 2015-11-24 2016-03-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调光的过驱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69579A (zh) * 2016-03-30 2016-08-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06297674A (zh) * 2015-05-18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7316615A (zh) * 2017-08-18 2017-11-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区背光亮度均匀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521A (zh) * 2009-08-18 2010-03-17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数字图像信号处理的方法
CN106297674A (zh) * 2015-05-18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5047145A (zh) * 2015-09-14 2015-11-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05390096A (zh) * 2015-11-24 2016-03-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调光的过驱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69579A (zh) * 2016-03-30 2016-08-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07316615A (zh) * 2017-08-18 2017-11-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区背光亮度均匀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069A (zh) * 2019-06-27 2019-09-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屏幕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电视
US11107423B2 (en) 2019-06-27 2021-08-31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082542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区域背光控制方法、显示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64007A (zh) * 2020-09-29 2021-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48759A (zh) * 2020-11-25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65550A (zh) * 2020-11-25 2021-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校准方法和装置、终端、校准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2912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2912A (zh)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048510B2 (ja) デジタルデータインタフェースデバイスメッセージフォーマット
CN105491421B (zh) 一种基于Type-C接口的无电源线电视
CN108109591A (zh) 显示屏的控制装置及笔记本面板
CN104820537A (zh) 一种调整终端显示效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48571B (zh) 侧入光式液晶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液晶电视
CN105516851B (zh) 一种耳机控制装置
CN211015442U (zh) 书写笔迹显示系统和书写感应装置
CN207718718U (zh) 一种箱体透明屏拼接展柜橱窗
CN10887471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3590305U (zh) 会场控制主机
CN108446684A (zh) 一种人脸分析系统的校准机构及其校准方法
CN202649660U (zh) 一种光传感器投影仪
CN103412420B (zh) 一种显示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3490040A (zh) 一种基于hdmi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027938B (zh) 一种dvi信号转edp信号的系统及信号转换方法
CN206728161U (zh) 一种平面显示器控制系统
CN210925306U (zh) 无线usb接口双面显示器
CN107707848A (zh) 一种简易屏幕osd控制系统
CN204721517U (zh) 轨道交通pis系统显示器
CN102662300A (zh) 一种光传感器投影仪
CN112349248B (zh)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多媒体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2302462U (zh) 多媒体控制设备
CN213547885U (zh) 一种波浪型参数化模块结构传感灯
CN209447503U (zh) 一种显示模块及led显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