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3783A -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 Google Patents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3783A
CN112363783A CN202011154180.0A CN202011154180A CN112363783A CN 112363783 A CN112363783 A CN 112363783A CN 202011154180 A CN202011154180 A CN 202011154180A CN 112363783 A CN112363783 A CN 112363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display
task stack
lay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4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3783B (zh
Inventor
王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4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378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9746 priority patent/WO20220884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3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该方法包括:根据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显示层对应一窗口任务栈,每个窗口任务栈对应一窗口;窗口任务栈设有显示标识;显示标识包括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将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置顶专用显示层;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二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二窗口;第一窗口任务栈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可避免在窗口切换时闪现桌面的问题。

Description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背景技术
在交互平板中,应用程序显示时通常以窗口模式、全屏模式、分屏模式和画中画模式中的一种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全屏模式和窗口模式相互切换时,交互平板的显示界面会先闪现到桌面,然后才进入到多窗口显示模式或者全屏模式,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其具有避免在窗口切换时闪现桌面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窗口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有显示容器,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
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
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
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窗口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容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
第二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显示器设有显示容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的第一显示标识,置顶显示第一窗口,进而在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后,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从而在切换两个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时,避免闪现桌面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使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还可实现将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也即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同时进行显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传统技术中示出的切换前显示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申请传统技术中示出的切换后显示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窗口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全屏模式的显示效果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多窗口模式的显示效果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分屏模式的显示效果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画中画模式的显示效果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切换前显示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9为本申请根据图8的显示容器的结构在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切换后显示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11为本申请根据图10的显示容器的结构在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切换前显示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13为本申请根据图12的显示容器的结构在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切换后显示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15为本申请根据图14的显示容器的结构在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窗口切换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窗口切换方法的应用环境包括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计算机、平板电脑、交互平板等,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交互平板,所述交互平板的操作系统包括当不限于Windows、macOS、Android等操作系统,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中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例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除了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而特定提供的功能之外,根据下面的描述的功能可以适用于其他操作系统。其中,所述交互平板可以是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交互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其集成了电子白板、音响、电视机等一种或多种功能。
所述交互平板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其可以通过纯软件的方式实现本申请窗口切换方法,也可以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本申请窗口切换方法,如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可集成中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处理器可运行有用于窗口切换方法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可以是以适应所述处理器的形式呈现,例如可以是APP应用程序,在一些例子中,还可以是以例如系统插件、网页插件等形式呈现。所述显示器为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控层和显示层,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层由外至内层叠设置;所述触控层用于通过红外感应、电容感应、电阻感应或者声波感应等技术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所述显示层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摸操作反馈对应的显示数据,例如在本申请中根据用户触摸切换操作切换窗口进行显示。
所述交互平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所述交互平板中显示时,可以以全屏模式或者多窗口模式进行显示,其中,全屏模式显示的窗口在显示器上显示为最大,而多窗口模式下可显示多个单独的窗口,这些窗口可以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且当用户去操作其中一个窗口时,该窗口切换到显示器的最顶层进行显示。
传统技术中对于全屏模式通常配置有全屏窗口堆栈,在全屏窗口堆栈下的窗口在显示器上显示为最大;对于多窗口模式通常配置有多窗口堆栈,在多窗口堆栈下的窗口在显示器上以单独的窗口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对于显示器桌面同时也配置有桌面堆栈,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桌面。所述显示器设有显示容器;所述显示容器设置有三层显示层,用于容置所述全屏窗口堆栈、所述多窗口堆栈和所述桌面堆栈。发明人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当前为全屏模式显示时,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的显示层为全屏窗口堆栈,所述显示容器的最底层的显示层为多窗口堆栈,所述显示容器的中间的显示层为桌面堆栈,具体的,如图1所示,其中最顶层的显示层容纳了全屏窗口任务栈Stack1,窗口任务栈Stack1容纳了应用程序1的窗口任务Task1;中间的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2,该窗口任务栈Stack2容纳了桌面应用2的窗口任务Task2;最底层的显示层容纳了多窗口任务栈Stack3,该窗口任务栈Stack3容纳了应用程序3的窗口任务Task3和应用程序4的窗口任务Task4,此时,当前显示器全屏显示应用程序1的窗口。当用户需要从全屏模式的窗口切换至多窗口模式的其中一个窗口如应用程序3的窗口,即在显示器上仅仅以应用程序3的窗口作为目标窗口进行显示时,由于多窗口任务栈Stack3容纳了多个应用程序如容纳了应用程序3的Task3和应用程序4的Task4,因此,通常需要将全屏窗口堆栈从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的显示层移到所述显示容器的最底层的显示层进行隐藏,将多窗口堆栈从所述显示容器的最底层的显示层移到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的显示层且将目标窗口移到所多窗口堆栈的最顶层进行显示,也即将全屏窗口任务栈Stack1切换至最底层的显示层,将多窗口任务栈Stack3切换至最顶层的显示层将应用程序3的Task3移到多窗口任务栈Stack3的最顶层,切换后的显示容器的显示层容纳的各个堆栈如图2所示,最顶层的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3,该窗口任务栈Stack3容纳了应用程序3的窗口任务Task3和应用程序4的窗口任务Task4,中间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1,窗口任务栈Stack2容纳了桌面应用2的窗口任务Task2,最底层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2,窗口任务栈Stack1容纳了应用程序1的窗口任务Task1。这种切换方式在将全屏模式切换至多窗口模式时,会出现先闪现到桌面,然后再切换到多窗口模式窗口的问题;同理,在将多窗口模式切换至全屏模式时,也会出现先闪现到桌面,再切换到全屏模式窗口的问题。
实施例1
下面将结合附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窗口切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窗口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计算机、平板电脑、交互平板等,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交互平板,所述交互平板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操作系统。具体的,所述交互平板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有显示容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窗口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110: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
所述显示容器用于容置窗口任务栈,所述显示器通过读取所述显示容器内的窗口任务栈显示窗口。所述显示容器按照显示层所在的位置分成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其中,本申请所述的置顶窗口和置顶显示为将窗口显示在显示器的最前面显示;具体的,位于所述显示容器最顶层位置的显示层即所述显示容器入口端位置的显示层为置顶专用显示层,位于所述显示容器其他位置的显示层为非专用显示层,所述显示器通过读取所述显示容器的各显示层对应的窗口任务栈来显示多个窗口,且所述显示器将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上的窗口任务栈对应的窗口置顶显示。在具体实现上,所述显示容器对应显示器的显示屏幕Display,其实质为堆栈,用于容纳应用程序的窗口任务栈Stack,每个显示容器Display可以容纳多个Stack;其中,窗口任务栈Stack为应用程序的窗口任务Task的容器。窗口任务栈Stack对应于WindowManagerService(简称WMS)中的TaskStack类,如果是在ActivityManagerService则对应ActivityStack类。而应用程序的窗口任务Task,指的是为了完成一个功能的一系列相关的有序Activity集合,可以理解为用户与App之间对于特定功能的一次会话,应用程序的窗口任务Task作为一个特定宽度和高度的应用程序的容器,显示该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可以创建一个或者多个窗口任务,用于显示不同的内容。进一步地,可通过窗口任务Task设置窗口的位置和大小。本申请的每个窗口任务栈Stack容纳一个窗口任务Task,进而对应显示一个窗口,从而使每个窗口任务栈Stack对应一个窗口,进而在进行窗口切换时,无需将窗口任务Task从窗口任务栈Stack移除,直接调整窗口任务栈Stack在所述显示容器Display的位置,例如将需要切换置顶显示的窗口的窗口任务栈排在所述显示容器Display的顶层。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层为逻辑上的概念,实际上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对显示层的层级是无感的,用户看到的是比较直观的窗口层级的显示。
所述显示标识为显示模式标识windowMode,在具体实现上,可以通过将windowMode设置为0或1的字符来区分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例如,windowMode=1表示全屏显示标识;windowMode=0表示多窗口显示标识。
所述多窗口模式为应用程序显示的模式,除此之外,传统技术中还包括全屏模式、分屏模式、画中画模式等。其中,如图4所示,全屏模式显示的窗口在显示器上显示为最大。如图5所示,多窗口模式下可显示多个单独的窗口,这些窗口可以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且当用户去操作其中一个窗口时,该窗口切换到显示器的最顶层进行显示。如图6所示,分屏模式可将屏幕以1:1/1:2/2:1的比例分成两部分,各部分分别显示一个应用程序,两个应用程序互不重叠。如图7所示,画中画(Picture-in-Picture,简称PIP)模式为在一个全屏的窗口上面显示另一个小窗口。所述全屏状态的窗口在显示器上显示为最大,显示效果上相当于传统技术中全屏模式下显示的应用程序的窗口;所述窗口状态的窗口在显示器上显示为单独的窗口,显示效果上相当于传统技术中窗口模式下显示的应用程序的窗口。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的窗口则不再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通过在窗口模式下设置显示标识以及设置窗口的大小来使应用程序显示为全屏状态和多窗口状态。
本申请通过修改桌面程序等启动应用的默认模式,默认进入多窗口模式,在多窗口模式下可以显示至少两个应用程序的窗口,且根据两个窗口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开启顺序,将两个窗口对应的窗口任务栈按序存储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具体的,后开启的应用程序的窗口对应的窗口任务栈位于先开启的应用程序的窗口对应的窗口任务栈的上层,即先开启的应用程序的窗口对应的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为非专用显示层,后开启的应用程序的窗口对应的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为置顶专用显示层。需要说明的是,该应用程序的窗口可以包括系统应用程序的窗口或者其他非系统应用程序的窗口,其中,桌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窗口也作为本实施的应用程序的窗口。
步骤S120: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可以为所述显示容器中位于非专用显示层的任一窗口任务栈对应的窗口,也可以通过触发开启应用程序而配置的新的窗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进一步可以包括:
子步骤S121:检测用户的切换显示操作。
子步骤S122:将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二窗口。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将窗口切换显示的接口给用户,用户通过触发该接口以发出切换显示操作,从而将第二窗口切换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具体可以是一个硬件的按钮,或者软件的图标,例如,可以点击交互平板下方的工具栏上的应用程序,进而触发该切换显示的接口,或者,对于已经打开的第二窗口,也可以通过点击第二窗口上的任一位置进而触发该切换显示的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二窗口之前,还包括:
子步骤S1221:判断所述第二窗口是否创建。
具体的,检索切换显示的操作对应的所述第二窗口的窗口任务栈是否存储在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若有存储,在判断所述第二窗口已经创建,若没有存储,则判断所述第二窗口未创建。
子步骤S1222:在所述第二窗口未创建时,根据所述切换显示操作指向的应用程序的配置属性,创建所述第二窗口,配置所述第二窗口的第二窗口任务栈以及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
具体的,在所述第二窗口未创建时,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应用程序配置所述第二窗口task,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配置属性为所述第二窗口task配置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Stack,并设置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windowMode为窗口模式或者全屏模式。
步骤S130: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
具体的,通过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叠放在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之上,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成为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
步骤S140: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在具体实现上,当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为全屏显示标识,当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为多窗口显示标识时,步骤S110中所述显示容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显示层,如图8所示,置顶专用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1,窗口任务栈Stack1对应了应用程序1的窗口任务Task1,非专用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2和窗口任务栈Stack3;该窗口任务栈Stack2对应了桌面应用2的窗口任务Task2,该窗口任务栈Stack3对应了应用程序3的窗口任务栈Stack3,在显示器上窗口的显示效果如图所示9所示,窗口任务栈Stack1对应的应用程序1以全屏模式置顶显示。如图10所示,步骤S130中进行窗口切换时,将应用程序3的窗口任务栈Stack3叠加在第一窗口任务栈Stack1之上,进而改变所述显示容器的结构。步骤S140切换后的显示效果如图11所示,窗口任务栈Stack3对应的应用程序3以窗口模式置顶显示,且应用程序3的窗口位于置顶叠加在所述应用程序2的窗口上。
在具体实现上,当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为多窗口显示标识,当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为全屏显示标识时,步骤S110中所述显示容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显示层,如图12所示,置顶专用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1,窗口任务栈Stack1对应了应用程序1的窗口任务Task1,非专用显示层容纳了窗口任务栈Stack2和窗口任务栈Stack3;该窗口任务栈Stack2对应了桌面应用2的窗口任务Task2,该窗口任务栈Stack3对应了应用程序3的窗口任务栈Stack3,在显示器上窗口的显示效果如图所示13所示,该窗口任务栈Stack1对应的应用程序1以窗口模式置顶显示。如图14所示,步骤S130中切换时,将应用程序3的窗口任务栈Stack3叠加在第一窗口任务栈Stack1之上,进而改变所述显示容器的结构;在显示效果上如图15所示,窗口任务栈Stack3对应的应用程序3以全屏模式置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的第一显示标识,置顶显示第一窗口,进而在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后,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从而在切换两个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时,避免闪现桌面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使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还可实现将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也即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同时进行显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层还包括用于置底窗口的置底专用显示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窗口切换方法,还包括:
步骤S150:确定需要置底显示的第三窗口;
步骤S160: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三窗口对应的第三窗口任务栈置于所述显示容器底层,使所述第三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底专用显示层,以将所述第三窗口置底显示。
所述确定需要置底显示的第三窗口,包括:
子步骤S151:检测用户的置底操作;
子步骤S152:将所述置顶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三窗口。
本申请中,所述置底操作为触发最小化操作。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将窗口置底显示的接口给用户,用户通过触发该接口以发出置底操作,从而将第二窗口置底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具体可以是一个硬件的按钮,或者软件的图标,例如,可以点击窗口上的最小化按钮触发给置底显示接口。
在一个例子中,不同层级的显示层可以分层显示,例如在显示器的屏幕顶层显示置顶专用显示层、在在显示器的屏幕底层显示置底专用显示层以及在介于置顶专用显示层以及置底专用显示层之间的中间层显示非专用显示层。
实施例2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阅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窗口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窗口切换装置200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容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210,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220,用于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
第一切换模块230,用于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
第二显示模块240,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的第一显示标识,置顶显示第一窗口,进而在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后,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从而在切换两个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时,避免闪现桌面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使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还可实现将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也即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同时进行显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20进一步可以包括:
第一检测操作,用于检测用户的切换显示操作。
第一窗口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二窗口。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将窗口切换显示的接口给用户,用户通过触发该接口以发出切换显示操作,从而将第二窗口切换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具体可以是一个硬件的按钮,或者软件的图标,例如,可以点击交互平板下方的工具栏上的应用程序,进而触发该切换显示的接口,或者,对于已经打开的第二窗口,也可以通过点击第二窗口上的任一位置进而触发该切换显示的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窗口切换装置200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窗口是否创建。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窗口未创建时,根据所述切换显示操作指向的应用程序的配置属性,创建所述第二窗口,配置所述第二窗口的第二窗口任务栈以及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窗口切换装置2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置底显示的第三窗口;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三窗口对应的第三窗口任务栈置于所述显示容器底层,使所述第三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底专用显示层,以将所述第三窗口置底显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70进一步可以包括:
第二检测操作,用于检测用户的置底操作。
第二窗口确定模块,将所述置顶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三窗口。
本申请中,所述置底操作为触发最小化操作。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将窗口置底显示的接口给用户,用户通过触发该接口以发出置底操作,从而将第二窗口置底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具体可以是一个硬件的按钮,或者软件的图标,例如,可以点击窗口上的最小化按钮触发给置底显示接口。
实施例3
下述为本申请设备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可以具体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交互式智能平板等硬件作为支撑。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交互评平板。所述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至少一个显示器303,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用户接口305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6。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305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可选的,所述用户接口305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所述网络接口3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所述通信总线306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3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3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3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3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302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3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3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302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1的存储装置。如图17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2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
所述交互平板具有显示容器,所述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窗口切换方法,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的第一显示标识,置顶显示第一窗口,进而在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后,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从而在切换两个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时,避免闪现桌面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使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通过全屏显示标识和多窗口显示标识区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还可实现将具有不同显示标识的窗口也即将全屏模式和多窗口模式同时进行显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窗口切换方法,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检测用户的切换显示操作;将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二窗口。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将窗口切换显示的接口给用户,用户通过触发该接口以发出切换显示操作,从而将第二窗口切换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具体可以是一个硬件的按钮,或者软件的图标,例如,可以点击交互平板下方的工具栏上的应用程序,进而触发该切换显示的接口,或者,对于已经打开的第二窗口,也可以通过点击第二窗口上的任一位置进而触发该切换显示的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窗口切换方法,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所述第二窗口是否创建;在所述第二窗口未创建时,根据所述切换显示操作指向的应用程序的配置属性,创建所述第二窗口,配置所述第二窗口的第二窗口任务栈以及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窗口切换方法,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确定需要置底显示的第三窗口;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三窗口对应的第三窗口任务栈置于所述显示容器底层,使所述第三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底专用显示层,以将所述第三窗口置底显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窗口切换方法,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检测用户的置底操作;将所述置顶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三窗口。本申请中,所述置底操作为触发最小化操作。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将窗口置底显示的接口给用户,用户通过触发该接口以发出置底操作,从而将第二窗口置底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具体可以是一个硬件的按钮,或者软件的图标,例如,可以点击窗口上的最小化按钮触发给置底显示接口。
实施例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实施例1所示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组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选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选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选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窗口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有显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置顶显示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对应的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
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
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
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包括:
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叠放在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之上,以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成为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包括:
检测用户的切换显示操作;
将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二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切换显示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二窗口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窗口是否创建;
在所述第二窗口未创建时,根据所述切换显示操作指向的应用程序的配置属性,创建所述第二窗口,配置所述第二窗口的第二窗口任务栈以及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的第二显示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层还包括用于置底窗口的置底专用显示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需要置底显示的第三窗口;
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三窗口对应的第三窗口任务栈置于所述显示容器的底层,使所述第三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底专用显示层,以将所述第三窗口置底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置底显示的第三窗口,包括:
检测用户的置底操作;
将所述置底操作对应的窗口确定为第三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底操作为触发最小化操作。
8.一种窗口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容器的显示层显示至少两个窗口,且根据置顶专用显示层的第一窗口任务栈置顶显示第一窗口;其中,所述显示容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非专用显示层和用于置顶窗口的置顶专用显示层;每个所述显示层对应一个窗口任务栈,每个所述窗口任务栈对应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任务栈设置有显示标识;所述显示标识包括用于控制窗口以全屏模式显示的全屏显示标识、以及用于控制窗口以多窗口模式显示的多窗口显示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切换显示的第二窗口;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容器内,将所述第二窗口对应的第二窗口任务栈切换至所述显示容器的最顶层,使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显示容器的位置作为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
第二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置顶专用显示层的所述第二窗口任务栈,在所述第一窗口之上置顶显示所述第二窗口;其中,所述第一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和第二窗口任务栈的显示标识不同。
9.一种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显示器设有显示容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口切换方法。
CN202011154180.0A 2020-10-26 2020-10-26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Active CN112363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4180.0A CN112363783B (zh) 2020-10-26 2020-10-26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PCT/CN2020/139746 WO2022088462A1 (zh) 2020-10-26 2020-12-26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4180.0A CN112363783B (zh) 2020-10-26 2020-10-26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783A true CN112363783A (zh) 2021-02-12
CN112363783B CN112363783B (zh) 2022-04-08

Family

ID=7451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4180.0A Active CN112363783B (zh) 2020-10-26 2020-10-26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3783B (zh)
WO (1) WO202208846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7283A (zh) * 2021-06-24 2021-09-17 优地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20152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4715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Imerj, Llc Repositioning applications in a stack
EP2690543A2 (en) * 2012-07-27 2014-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execut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4134120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Electrochromic devices and related products and methods
CN104461573A (zh) * 2014-12-23 2015-03-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图层次的控制处理方法
US20150378536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Yifei Wang Multi-view model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based on double stacks
WO2016146056A1 (zh) * 2015-03-19 2016-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193587A (zh) * 2017-04-21 2017-09-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插件的多任务栈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131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显示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8920240A (zh) * 2018-06-29 2018-11-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286978A (zh) * 2019-06-13 2019-09-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窗口层级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47459A (zh) * 2019-06-11 2019-10-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最小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交互智能平板
CN110362366A (zh) * 2018-04-02 2019-10-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716780A (zh) * 2019-09-23 2020-01-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0928468A (zh) * 2019-10-09 2020-03-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平板的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24391A (zh) * 2019-12-18 2020-05-08 中科全维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端软件挂件视窗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367456A (zh) * 2020-02-28 2020-07-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多窗口模式下的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0038A (zh) * 2014-12-16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多窗口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614722B (zh) * 2018-05-10 2020-09-08 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4715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Imerj, Llc Repositioning applications in a stack
EP2690543A2 (en) * 2012-07-27 2014-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execut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4134120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Electrochromic devices and related products and methods
US20150378536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Yifei Wang Multi-view model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based on double stacks
CN104461573A (zh) * 2014-12-23 2015-03-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图层次的控制处理方法
WO2016146056A1 (zh) * 2015-03-19 2016-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033372A (zh) * 2015-03-19 2016-10-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29131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显示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7193587A (zh) * 2017-04-21 2017-09-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插件的多任务栈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62366A (zh) * 2018-04-02 2019-10-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920240A (zh) * 2018-06-29 2018-11-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47459A (zh) * 2019-06-11 2019-10-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最小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交互智能平板
CN110286978A (zh) * 2019-06-13 2019-09-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窗口层级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16780A (zh) * 2019-09-23 2020-01-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0928468A (zh) * 2019-10-09 2020-03-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平板的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24391A (zh) * 2019-12-18 2020-05-08 中科全维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端软件挂件视窗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367456A (zh) * 2020-02-28 2020-07-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多窗口模式下的显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7283A (zh) * 2021-06-24 2021-09-17 优地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20152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783B (zh) 2022-04-08
WO2022088462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3139B2 (en) Operating method for multiple windows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8089786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13701B2 (en) Customizable bladed applications
US202103420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rrors in a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user-controlled devices using a network-controlled overlay
US878896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n idle screen in a portable terminal
KR102006598B1 (ko) 채널 바의 관리
CN106303740B (zh) 智能电视的桌面导航系统及该系统的实现方法
WO2019201139A1 (zh) 分屏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60210011A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pplication thereof
US20090204915A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Desktop Panels in an Active Desktop
US20150339018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hereof
US20170109026A1 (en) Dial control for touch screen navigation
CN112363783B (zh) 窗口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以及交互平板
TWI534694B (zh) 用於管理沉浸式環境的電腦實施方法及運算裝置
US20130067394A1 (en) Pointer invocable navigational user interface
CN107608550B (zh)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EP3671412A1 (en) Touch operation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EP3671420A1 (en) Touch operation respons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30293590A1 (en)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11158811A (zh) 一种广告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607A (zh) 应用界面加载与交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77844A1 (en) Interactive and adaptable focus magnification system
US9588661B1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idget to select multiple items from a fixed domain
CN106502487A (zh) 一种应用程序调用装置及其方法
WO2022218152A1 (zh) 窗口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