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9522A -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9522A
CN112359522A CN202011148394.7A CN202011148394A CN112359522A CN 112359522 A CN112359522 A CN 112359522A CN 202011148394 A CN202011148394 A CN 202011148394A CN 112359522 A CN112359522 A CN 112359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frame
heat insulation
cover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83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9522B (zh
Inventor
于雨炳
刘光明
杨海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shan Printing&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shan Printing&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shan Printing&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shan Printing&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83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9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9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9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9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9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1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20Arrangements of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rocessing-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e.g. purification, filtration or distillation
    • D06B23/22Arrangements of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rocessing-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e.g. purification, filtration or distillation for he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2Se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坯布退浆;S2、坯布预缩;S3、坯布预定型;S4、染涤;S5、水洗;S6、定型;S5中的运输小车包括车体和布料框,布料框安装在车体上,布料框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布料框上安装有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与加热装置连接。本申请具有通过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的调节,使得布料框内的温度处于一定范围的恒温,使得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布料框内的布料的温度不易下降过多,有利于后续定型机中进行抗静电定型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涤纶面料处理工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布料在纺织成形后通常还需要进行一定工序的处理才能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成品布料。
涤纶布料通常的染色工艺顺序为先在染缸中对布料进行浸泡染色,然后在将染色完成的布料运输到平幅水洗机中进行冷、热水洗然后烘干后放置到运输小车中,待整张布料均水洗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运输小车将布料运输至定型机处,将布料的开端连接在定型机上后,启动定型机后,布料会先在定型机的料槽中浸染上具有定型以及除静电功能的化学试剂,经过轧辊将布料上多余的化学试剂挤出后,再经过定型机上的烘箱进行高温烘干定型,即可完成对涤纶布料的整体染整,且染整后的布料具有除静电的功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外界的温度过低时,经水洗后的布料在堆放到运输小车的过程中,温度较高的布料会与外界的低温空气发生快速的温度交互,使得布料上的温度会迅速降低,温度较低的布料在被运输到定型机上进行定型时,当布料进入到定型机的料槽中进行浸染时会与料槽内的试剂发生热交互,进而使得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会随着定型的进行而降低,温度较低的化学试剂的分子运动的活跃度会降低,进而减少了化学试剂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涤纶布料中的量,降低了涤纶布料出布后的抗静电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外界的温度较低时料槽中的定型用的化学试剂的有效成分不易渗透到涤纶布料中进而降低了涤纶布料的定型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坯布退浆;
S2、坯布预缩,将退浆后的坯布在清水中浸湿后再将布料进行烘干;
S3、坯布预定型,将坯布在定型机中进行预定型;
S4、染涤,将预定型后的坯布置入染色机的染缸中后,再将染料注入到染色机的染缸中对坯布进行染色;
S5、水洗,染色完成后的涤纶布料会被运输到平幅水洗机中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两道水洗工序后,经过烘干,然后被平幅水洗机输送到运输小车中。
S6、定型,将被水洗完成后的布料运输到定型机中后,布料在定型机的料槽中轧浸化学试剂,后输送到定型机的烘箱中进行烘干定型,然后将烘干定型后的成品布料进行包装储存;
S5中的所述运输小车包括车体和布料框,所述布料框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布料框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布料框上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会对布料框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布料框内的温度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温度传感器会对加热装置发送启动信号启动加热装置,启动后的加热装置会开始工作对布料框进行加热,提高布料框内部的温度直至达到设定上限值后,温度传感器再次对加热装置发出停止信号,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如此循环,使得水洗完成后的布料在堆放到布料框中后,布料处于一定范围内的恒温环境中,进而使得位于布料框中的布料的温度处于一定范围的恒温中,使得工作人员将布料运输到定型机中进行定型时,布料从料槽中穿过时,由于布料本身的温度与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接近,使得布料从化学试剂中穿过后,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变化较小,进而使得化学试剂中的有效成分可在较长时间内均处于活跃状态,进而提高了化学试剂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布料中的量,提高了布料最终定型完成后的抗静电能力。
可选的,所述布料框外设置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安装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保温套将所述布料框的侧壁和底壁包围覆盖,所述布料框的框口与所述保温套的侧壁连接,所述布料框上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可将所述布料框的框口覆盖,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一加热棒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安装在所述保温套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加热棒将所述布料框无接触包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套与布料框之间的空气可减缓布料框内部与外界之间的热交互,进而减缓了布料框内的温度的下降速率,进而减少了第一加热棒的启动频率,减少了第一加热棒所消耗的能量;且安装在保温套上且与布料框无接触的第一加热棒使得第一加热棒在进行加热时,布料框的侧壁不易局部过度加热,进而使得布料框内的布料不易因为过高的温度而发生褶皱变形。
可选的,所述布料框的侧壁上且沿其框口设置有挡边,所述保温套具有上开口,所述保温套的侧壁的顶壁上沿其上开口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挡边配合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盖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挡边上;
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竖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移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安装孔的下端的侧壁与所述保温套的内腔连通,所述保温套的内腔的侧壁上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转动安装有多块呈环状且具有开口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加热棒的下侧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开口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温套的侧壁伸进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伸入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连接杆的滑移方向平行,将所述连接杆滑移至其上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齐平时,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所述连接杆的推动下转动至其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抵紧所述保温套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边配合嵌设在安装槽中后,挡边在布料框的自重的作用下会抵紧安装槽的槽底,使得挡边不易从安装槽中脱出,且通过呈环形的挡边与呈环形的安装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布料框可较方便地定位安装到保温套上,且当布料框通过挡边安装到保温套上时,嵌设到安装槽中的挡边会推动连接杆向下滑动,向下滑动的连接杆会推动第一支撑板转动至其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抵住保温套的内壁,进而将第一加热棒较稳定地安装在保温套上。
可选的,S5中平幅水洗机通过出布机构将布料输出,所述出布机构包括出布架,所述出布架上水平转动安装有多根相互平行的导布辊,被烘干后的布料被所述导布辊引导进入所述出布架,所述出布架的出布一端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导布辊平行的出布辊,所述布料框位于所述出布辊的正下方,布料被所述出布辊引导落入所述布料框中;
所述出布架上安装有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的侧壁内设置有空气保温层,在所述导布辊之间及所述导布辊与所述出布辊之间的布料均位于所述保温通道内,所述保温通道上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地面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通道内的空气保温层用于减缓保温通道内的空间与外界之间的热交互速度,使得外界温度较低时,保温通道内的温度下降较慢,进而使得保温通道内的布料的降温速度也较慢,进而使得布料可保持在较高的温度进入布料框中,减少了第一加热棒的工作时间,进而减少了第一加热棒的能耗,且与支撑架连接的车体在布料框接收布料时不易滑动,提高了布料框接收布料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S6中的定型机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转动安装有多根呈水平且相互平行的导布辊,所述上料架上覆盖安装有保温板,所述上料架的进料侧的所述保温板上开设有上布口,所述上料架的出料侧的所述保温板上开设有出布口,所述车体与所述保温板连接且所述布料框内的布料可穿过所述上布口被所述导布辊引导进入所述上料架中,布料可从所述出布口处离开所述保温板所围合的空间,所述保温板上还设置有门体,沿布料运动方向的两侧的所述上料架上的所述保温板上、且沿所述上料架的高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多块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将上布架覆盖包围后,使得保温板内部的温度不易收到外界的影响,进而使得当外界的温度较低时,保温板内部的温度降低速度较慢,进而使得当保持在一定温度的布料进到上料架上被导布辊带动运输时,布料上散发的热量可较轻松地将被保温板包围的空间内的温度提升到合适的程度,进而使得布料在上料架上被运输时布料的温度的下降幅度较低,使得布料被输送到定型机的料槽中时其自身可保持在较合适的温度,使得料槽内的化学试剂对布料进行浸染时化学试剂的温度不易降低,进而使得布料在轧浸时化学试剂中有较多的有效成分进入布料中,使得布料在被烘干定型后其抗静电能力较佳。
可选的,所述盖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挡边上,所述盖板远离其与所述挡边连接处的一端上设置有弹性倒钩,所述保温板且位于所述进料口水平方向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一侧与所述保温板连接,所述卡条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倒钩配合卡接的卡槽;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壁均可与所述挡边相贴合抵接,推动所述车体,当所述保温套的一侧抵住所述保温板时,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壁均与所述挡边贴合抵接,转动所述盖板,将所述弹性倒钩卡接在所述卡槽中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卡条的一面与所述卡条贴合抵紧,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所述连接板贴合抵紧,所述盖板、卡条、两块连接板之间相互围合后将所述布料框的框口覆盖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上的弹性倒钩卡设在卡槽中后,车体通过盖板连接在保温板上,使得布料框中的布料在输送到上料架上时,车体不易移动,提高了布料输送时的稳定性,且通过盖板、两块连接板及卡条之间的配合,可使得布料框中的热空气会与保温板包围的空间内的空气进行交互,进而可提高保温板内的空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在上料架上进行输送的布料的降温速度,使得布料上的温度可保持在一个较合适的范围。
可选的,所述保温板上且沿所述出布口处设置有出布通道,所述出布通道远离所述保温板的一端内水平转动安装有两根密封辊,两根所述密封辊的转动平面均与布料的运输方向平行,布料从两根所述密封辊之间穿过且两根所述密封辊的侧壁均抵紧布料,所述密封辊远离布料的一侧与出布通道的内侧壁抵接且所述密封辊的两端面均与所述出布通道的内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密封辊抵紧布料后,外界的空气不易从出布口处于保温板包围的空间内部的空气进行交互,进一步降低了保温板围合空间内部的温度的降低速度。
可选的,所述料槽的侧壁内也设置有空气保温层,所述料槽中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料槽中安装有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棒浸在所述料槽内的化学试剂中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加热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会随着布料的浸染而下降,当化学试剂的温度下降到温度传感器设定的下限时,温度传感器会对第二加热棒发出启动信号,第二加热棒会启动对化学试剂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化学试剂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时,会对第二加热棒发出停止信号,第二加热棒停止工作,使得在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可在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加热棒的调节下保持在较合适的范围;位于料槽侧壁内的空气保温层可减少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热量的散失速度,进而减少了第二加热棒的启动次数,减少了第二加热棒的能耗。
可选的,所述料槽中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周向间隔安装有多块搅拌叶,所述料槽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加热棒对料槽中的化学试剂进行加热时,同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及其上的搅拌叶转动,转动的搅拌叶会对化学试剂进行搅拌,使得第二加热棒较均匀地对整个料槽中的化学试剂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更加准确,且使得料槽中的化学试剂不易被局部过度加热,进而使得料槽中的化学试剂不易因为第二加热棒的过度加热而蒸发损耗,减少了化学试剂的额外消耗。
可选的,所述料槽上设置有槽盖,所述槽盖将所述料槽的槽口覆盖,所述槽盖上开设有进口与出口,布料可从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料槽中,然后从所述出口处离开所述料槽,所述槽盖上设置有呈S形的第一接口,布料穿过所述第一接口进入所述料槽中,且布料与所述第一接口内壁的两个凸起处抵接,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进口覆盖,所述槽盖上还设置有横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槽盖连接且将所述出口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与呈S形的第一接口的内壁的两个凸起部位相抵接后,第一接口就会被布料遮挡住,使得料槽中的化学试剂不易从槽盖的进口处挥发出去,且转轴及搅拌叶在搅拌化学试剂时化学试剂也不易从进口处溅出,呈倒梯形的第二接口用于对布料上被轧辊挤压出的多余化学试剂进行集中回收,使得被挤出的多余的化学试剂不易流到地面上造成化学试剂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温度传感器会对布料框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布料框内的温度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温度传感器会对加热装置发送启动信号启动加热装置,启动后的加热装置会开始工作对布料框进行加热,提高布料框内部的温度直至达到设定上限值后,温度传感器再次对加热装置发出停止信号,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如此循环,使得水洗完成后的布料在堆放到布料框中后,布料处于一定范围内的恒温环境中,进而使得位于布料框中的布料的温度处于一定范围的恒温中,使得工作人员将布料运输到定型机中进行定型时,布料从料槽中穿过时,由于布料本身的温度与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接近,使得布料从化学试剂中穿过后,料槽中的化学试剂的温度变化较小,进而使得化学试剂中的有效成分可在较长时间内均处于活跃状态,进而提高了化学试剂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布料中的量,提高了布料最终定型完成后的抗静电能力;
2.保温板将上布架覆盖包围后,使得保温板内部的温度不易收到外界的影响,进而使得当外界的温度较低时,保温板内部的温度降低速度较慢,进而使得当保持在一定温度的布料进到上料架上被导布辊带动运输时,布料上散发的热量可较轻松地将被保温板包围的空间内的温度提升到合适的程度,进而使得布料在上料架上被运输时布料的温度的下降幅度较低,使得布料被输送到定型机的料槽中时其自身可保持在较合适的温度,使得料槽内的化学试剂对布料进行浸染时化学试剂的温度不易降低,进而使得布料在轧浸时化学试剂中有较多的有效成分进入布料中,使得布料在被烘干定型后其抗静电能力较佳;
3.盖板上的弹性倒钩卡设在卡槽中后,车体通过盖板连接在保温板上,使得布料框中的布料在输送到上料架上时,车体不易移动,提高了布料输送时的稳定性,且通过盖板、两块连接板及卡条之间的配合,可使得布料框中的热空气会与保温板包围的空间内的空气进行交互,进而可提高保温板内的空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在上料架上进行输送的布料的降温速度,使得布料上的温度可保持在一个较合适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出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保温通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运输小车及其上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运输小车及其上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上料机构与运输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将保温板剖切。
图8是本申请的料槽及其上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将料槽的侧壁剖切。
附图标记:1、运输小车;11、车体;12、布料框;121、挡边;13、第一加热棒;14、保温套;141、上开口;142、安装槽;143、安装孔;144、连接杆;145、第一支撑板;1451、开口;15、盖板;151、弹性倒钩;2、温度传感器;3、空气保温层;4、出布机构;41、出布架;42、导布辊;43、出布辊;44、保温通道;441、支撑架;4411、支撑杆;4412、档杆;5、上料机构;51、上料架;52、保温板;521、上布口;522、出布口;523、门体;524、踏板;53、连接板;54、卡条;541、卡槽;55、出布通道;551、密封辊;6、料槽;61、换向辊;62、第二加热棒;63、转轴;631、搅拌叶;64、电机;65、蜗轮;66、蜗杆;67、槽盖;671、进口;672、出口;673、第一接口;674、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参照图1,包括以下工序:
S1、坯布退浆;
S2、坯布预缩,将退浆后的坯布在清水中浸湿后再将布料进行烘干;
S3、坯布预定型,将坯布在定型机中进行预定型;
S4、染涤,将预定型后的坯布置入染色机的染缸中后,再将染料注入到染色机的染缸中对坯布进行染色;
S5、水洗,染色完成后的涤纶布料会被运输到平幅水洗机中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两道水洗工序后,经过烘干,然后被平幅水洗机输送到运输小车中。
S6、定型,将被水洗完成后的布料运输到定型机中后,布料在定型机的料槽中轧浸化学试剂,后输送到定型机的烘箱中进行烘干定型,然后将烘干定型后的成品布料进行包装储存。
参照图1,在S5中的平幅水洗机通过出布机构4将布料输出,出布机构4包括出布架41,在出布架41上水平转动安装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布辊42,一根导布辊42位于出布架41的进料一侧的下端,另一根导布辊42转动安装在出布架41的顶部。在出布架41的出布一侧上转动安装有一根出布辊43,出布辊43与导布辊42平行,且出布辊43与位于出布架41顶部的导布辊42等高,位于出布架41顶部的导布辊42的水平位置位于出布辊43及另一根导布辊42之间。
参照图1和图2,在两根导布辊42之间的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保温通道44,在等高的导布辊42和出布辊43之间的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保温通道44。保温通道44的横截面呈矩形,且保温通道44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空气保温层3,空气保温层3的横截面同样呈矩形且整体形状与保温通道44为数学概念上的相似。
参照图1,在保温通道44上设置有支撑架441,支撑架441包括在两根导布辊42之间的保温通道44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焊接的一根支撑杆4411,呈水平的保温通道4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也分别焊接有一根支撑杆4411,水平的保温通道44的两侧的两根支撑杆4411分别焊接在呈倾斜的保温通道44的两侧的支撑杆4411上。在呈倾斜的保温通道44的两侧上的支撑杆4411远离保温通道44的一端均固定嵌设在地面上,且在两根支撑杆4411嵌设在地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档杆4412,档杆的下端嵌设在地面上。
参照图1和图3,从烘干箱内输出的布料被位于出布架41进料一侧的一根导布辊42引导进入到出布架41上,然后布料再绕过位于出布架41顶部的第二根导布辊42、经过变向后,绕过出布辊43被出布辊43引导送到位于出布辊43正下方的运输小车1内。
参照图3和图4,运输小车1包括车体11和呈立方体状的布料框12,布料被放置在布料框12中。在车体11上转动安装的两对共四个滚轮的任一一对的两个滚轮,当车体11位于出布辊43的正下方时,两根支撑杆4411与地面连接的一端位于车体11的一对滚轮之间,且车体11的一对滚轮的相对一面均贴合在抵紧支撑杆4411与地面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
在车体11上固定安装有呈立方体状的保温套14,保温套14的顶壁呈开口1451状,在保温套14的侧壁内设置有空气保温层3,空气保温层3的形状与保温套14的形状呈数学意义上的相似。
在保温套14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保温套14内的呈矩形的四根加热棒,四根加热棒呈竖向间隔排列且四根加热棒之间相互连接。在保温套14的侧壁的顶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42,安装槽142的竖向投影呈矩形,且安装槽142的四边分别与保温套14的四个侧壁的竖向投影平行。在安装槽142的四边的槽底上分别竖直开设有一个安装孔143,安装孔143的水平位置位于保温套14的内腔与保温套14的空气保温层3之间。
在安装孔143内竖向滑移安装有一根连接杆144,连接杆144的上端伸出安装孔143。在保温套14的内壁的四个侧壁上均转动安装有一块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穿过保温套14的侧壁位于安装孔143内,连接杆144的下端抵接在支撑板位于安装孔143的一端上。
支撑板位于安装孔143外的一端呈环状且具有开口1451,四根相互连接的第一加热棒13的底部的一根第一加热棒13的四边分别穿过四个支撑板板的开口1451处放置在支撑板上。
布料框12位于保温套14的内部,在布料框12侧壁且沿其框口水平一体设置有挡边121,挡边121的上表面与布料框12的框口齐平,挡边121远离布料框12的一侧配合嵌设在安装槽142中,且挡边121推动连接杆144向下滑移至其上端与安装槽142的槽底齐平,且此时连接杆144的下端推动支撑板转动至其开口1451的一端抵紧保温套14的内壁,将四根第一加热棒13中底部的一根的四边扣在保温箱的内侧壁上。
四根第一加热棒13均与布料框12的侧壁无接触,且在布料框12中安装有与第一加热棒13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
在挡边121上转动安装有盖板15,盖板15将布料框12的框口覆盖,且在盖板15远离其与挡边121的转动连接处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弹性倒钩151。布料水洗完成后,工作人员推动车体11将布料框12中的布料运送到S6的定型机处,通过定型机的上料机构5进行上料。
参照图5和图6,上料机构5包括上料架51,在上料架51外覆盖安装有呈立方体状的五块保温板52,且五块保温板52均与上料架51固定连接。位于上料架51的出料一侧的保温板52上开设有上布口521,上布口521两侧的保温板52上均竖直固定安装有一块连接板53,在上布口521的上侧且位于两块连接板53之间的保温板52上水平固定安装有一根卡条54。
在卡条54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弹性倒钩151相配合的卡槽541,卡槽541的长度方向沿卡条54的长度方向设置。当车体11上的保温套14的一侧壁贴合抵紧在保温板52上时,转动盖板15可将盖板15上的弹性倒钩151配合卡接在卡槽541中。此时两块连接板53的底壁均贴合抵紧在保温套14的侧壁的顶壁上,且盖板15朝向卡条54的侧壁配合抵紧在卡条54上。
通过盖板15、两块连接板53和保温板52将布料框12的框口覆盖密封,使得布料框12中的空气可以与被保温板52包围的空间内的空气进行热交互,且布料框12中的布料通过上布口521进入到上料架51上。
参照图7,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的保温板52上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多块踏板524,每块踏板524均呈水平。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的保温板52的其中一块上转动安装有门体523。位于上料架51的出料一侧的保温板52的底部开设有呈水平的出布口522,在上料架51的出料一侧的保温板52上还固定安装有出布通道55,出布通道55呈立方体状,且出布通道55远离保温板52的一端内水平转动安装有两根密封辊551,两根密封辊551相互平行,且其中一根密封辊551位于另一根密封辊551的正上方。布料从两根密封辊551之间穿过且且两根密封辊551均抵紧布料。
两根密封辊551的侧壁均与出布通道55的内侧壁抵接且密封辊551的两端面均与出布通道55的内侧壁抵接,两根密封辊551和布料之间配合将出布通道55的出口672封闭。
参照图8,完成上料扩幅后的布料从出布通道55中输出后,经过水平转动安装在料槽6上的一根换向辊61换向后,输入到料槽6中。
料槽6的侧壁内设置有空气保温层3,空气保温层3的形状和料槽6的侧壁的形状在数学概念上相似。在料槽6中也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料槽6中还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棒62,第二加热棒62浸在料槽6内的化学试剂中且温度传感器2与第二加热棒62连接。
料槽6中水平设置有转轴63,转轴6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料槽6的侧壁上,在转轴63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五组搅拌叶631,每组搅拌叶631包括四块搅拌叶631,每组的四块搅拌叶631均周向间隔固定安装在转轴63的侧壁上。
在料槽6上覆盖安装有槽盖67,槽盖67将料槽6的槽口覆盖,槽盖67上靠近保温板52的一端上开设有进口671,槽盖67上远离保温板52的一端上开设有出口672。
槽盖67上竖直设置有横截面呈S形的第一接口673,第一接口673的下端与槽盖67固定连接且将进口671覆盖。布料穿过第一接口673,且与第一接口673内壁的两个凸起抵接,然后再穿过进口671进入料槽6中。
槽盖67上还设置有横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二接口674,第二接口674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槽盖67固定连接且将出口672覆盖。布料穿过依次穿过出口672与第二接口674后从料槽6中输出,布料被轧辊挤压出的多余化学试剂被第二接口674收集回收。
在料槽6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4,电机64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一根蜗杆66,蜗杆66穿过槽盖67进入料槽6内,在转轴63的一端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与蜗杆66相啮合的蜗轮65,电机64通过蜗轮65与蜗杆66带动转轴63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涤纶染色工艺的实施原理为:
布料烘干后被出布架41上进料一侧的导布辊42引导进入到出布架41上后,在出布架41上运输时布料位于保温通道44内部进行保温,然后从出布架41的出布辊43上被输送到正下方的布料框12中,在布料框12中的温度传感器2检测下,位于保温套14上的第一加热棒13在布料框12内温度较低时会进行加热,对布料框12进行升温直至达到上限后停止。
水洗完成后的布料全部放置到布料框12中后,推动车体11将布料框12及其中内的布料运输到定型机的上料架51处,将保温套14的一侧壁抵紧保温板52,然后转动盖板15将弹性倒钩151卡接在卡槽541中,完成车体11的定位,布料框12中的布料在上料架51上开幅后,依次通过出布口522及出布通道55,从两根密封辊551之间穿过后,再经过料槽6上的换向辊61的换向后,依次穿过第一接口673和进口671进入到料槽6中,然后依次穿过出口672和第二接口674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料槽6侧壁上的空气保温层3对料槽6进行保温,料槽6内的第二加热棒62在料槽6内的温度传感器2的控制下,当料槽6内的化学试剂的温度较低时,对化学试剂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温度传感器2的设定上限后停止加热。位于料槽6内的搅拌叶631对被加热的化学试剂进行搅拌,使得加热更加均匀。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坯布退浆;
S2、坯布预缩,将退浆后的坯布在清水中浸湿后再将布料进行烘干;
S3、坯布预定型,将坯布在定型机中进行预定型;
S4、染涤,将预定型后的坯布置入染色机的染缸中后,再将染料注入到染色机的染缸中对坯布进行染色;
S5、水洗,染色完成后的涤纶布料会被运输到平幅水洗机中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两道水洗工序后,经过烘干,然后被平幅水洗机输送到运输小车(1)中;
S6、定型,将被水洗完成后的布料运输到定型机中后,布料在定型机的料槽(6)中轧浸化学试剂,后输送到定型机的烘箱中进行烘干定型,然后将烘干定型后的成品布料进行包装储存;
其特征在于:S5中的所述运输小车(1)包括车体(11)和布料框(12),所述布料框(12)安装在所述车体(11)上,所述布料框(1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布料框(12)上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2)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框(12)外设置有保温套(14),所述保温套(14)安装在所述车体(11)上且所述保温套(14)将所述布料框(12)的侧壁和底壁包围覆盖,所述布料框(12)的框口与所述保温套(14)的侧壁连接,所述布料框(12)上转动安装有盖板(15)(15),所述盖板(15)(15)可将所述布料框(12)的框口覆盖,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棒(13),所述第一加热棒(13)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13)安装在所述保温套(14)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加热棒(13)将所述布料框(12)无接触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框(12)的侧壁上且沿其框口设置有挡边(121),所述保温套(14)具有上开口(141),所述保温套(14)的侧壁的顶壁上沿其上开口(141)开设有安装槽(142),所述挡边(121)配合嵌设在所述安装槽(142)中,所述盖板(15)(15)转动安装在所述挡边(121)上;
所述安装槽(142)的底壁上竖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43),所述安装孔(143)内滑移安装有连接杆(144),所述安装孔(143)的下端的侧壁与所述保温套(14)的内腔连通,所述保温套(14)的内腔的侧壁上与所述安装孔(143)一一对应转动安装有多块呈环状且具有开口(1451)的第一支撑板(145),所述第一加热棒(13)的下侧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145)的开口(1451)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45)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145)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温套(14)的侧壁伸进所述安装孔(143)内,所述连接杆(144)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45)伸入所述安装孔(143)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45)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连接杆(144)的滑移方向平行,将所述连接杆(144)滑移至其上端与所述安装槽(142)的槽底齐平时,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板(145)在所述连接杆(144)的推动下转动至其远离所述连接杆(144)的一端抵紧所述保温套(14)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S5中平幅水洗机通过出布机构(4)将布料输出,所述出布机构(4)包括出布架(41),所述出布架(41)上水平转动安装有多根相互平行的导布辊(42),被烘干后的布料被所述导布辊(42)引导进入所述出布架(41),所述出布架(41)的出布一端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导布辊(42)平行的出布辊(43),所述布料框(12)位于所述出布辊(43)的正下方,布料被所述出布辊(43)引导落入所述布料框(12)中;
所述出布架(41)上安装有保温通道(44),所述保温通道(44)的侧壁内设置有空气保温层(3),在所述导布辊(42)之间及所述导布辊(42)与所述出布辊(43)之间的布料均位于所述保温通道(44)内,所述保温通道(44)上安装有支撑架(441),所述支撑架(441)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架(441)与地面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车体(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的定型机包括上料机构(5),所述上料机构(5)包括上料架(51),所述上料架(51)上转动安装有多根呈水平且相互平行的导布辊(42),所述上料架(51)上覆盖安装有保温板(52),所述上料架(51)的进料侧的所述保温板(52)上开设有上布口(521),所述上料架(51)的出料侧的所述保温板(52)上开设有出布口(522),所述车体(11)与所述保温板(52)连接且所述布料框(12)内的布料可穿过所述上布口(521)被所述导布辊(42)引导进入所述上料架(51)中,布料可从所述出布口(522)处离开所述保温板(52)所围合的空间,所述保温板(52)上还设置有门体(523),沿布料运动方向的两侧的所述上料架(51)上的所述保温板(52)上、且沿所述上料架(51)的高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多块踏板(5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转动安装在所述挡边(121)上,所述盖板(15)远离其与所述挡边(121)连接处的一端上设置有弹性倒钩(151),所述保温板(52)且位于所述进料口水平方向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连接板(53),两块所述连接板(53)之间设置有卡条(54),所述卡条(54)的一侧与所述保温板(52)连接,所述卡条(54)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倒钩(151)配合卡接的卡槽(541);两块所述连接板(53)的下侧壁均可与所述挡边(121)相贴合抵接,推动所述车体(11),当所述保温套(14)的一侧抵住所述保温板(52)时,两块所述连接板(53)的下侧壁均与所述挡边(121)贴合抵接,转动所述盖板(15),将所述弹性倒钩(151)卡接在所述卡槽(541)中后,所述盖板(15)朝向所述卡条(54)的一面与所述卡条(54)贴合抵紧,所述盖板(15)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所述连接板(53)贴合抵紧,所述盖板(15)、卡条(54)、两块连接板(53)之间相互围合后将所述布料框(12)的框口覆盖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52)上且沿所述出布口(522)处设置有出布通道(55),所述出布通道(55)远离所述保温板(52)的一端内水平转动安装有两根密封辊(551),两根所述密封辊(551)的转动平面均与布料的运输方向平行,布料从两根所述密封辊(551)之间穿过且两根所述密封辊(551)的侧壁均抵紧布料,所述密封辊(551)远离布料的一侧与出布通道(55)的内侧壁抵接且所述密封辊(551)的两端面均与所述出布通道(55)的内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6)的侧壁内也设置有空气保温层(3),所述料槽(6)中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料槽(6)中安装有第二加热棒(62),所述第二加热棒(62)浸在所述料槽(6)内的化学试剂中且所述温度传感器(2)与所述第二加热棒(6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6)中安装有转轴(63),所述转轴(63)的侧壁上周向间隔安装有多块搅拌叶(631),所述料槽(6)上安装有电机(64),所述电机(64)与所述转轴(63)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涤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6)上设置有槽盖(67),所述槽盖(67)将所述料槽(6)的槽口覆盖,所述槽盖(67)上开设有进口(671)与出口(672),布料可从所述进口(671)进入所述料槽(6)中,然后从所述出口(672)处离开所述料槽(6),所述槽盖(67)上设置有呈S形的第一接口(673),布料穿过所述第一接口(673)进入所述料槽(6)中,且布料与所述第一接口(673)内壁的两个凸起处抵接,所述第一接口(673)将所述进口(671)覆盖,所述槽盖(67)上还设置有横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二接口(674),所述第二接口(674)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槽盖(67)连接且将所述出口(672)覆盖。
CN202011148394.7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Active CN112359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8394.7A CN112359522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8394.7A CN112359522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9522A true CN112359522A (zh) 2021-02-12
CN112359522B CN112359522B (zh) 2022-11-18

Family

ID=7451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8394.7A Active CN112359522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95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104A (zh) * 2021-08-25 2022-01-04 诸暨市华都联和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染色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1593A (en) * 1972-08-09 1976-07-07 Stibbe Monk Ltd Fabric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5442217A (zh) * 2015-12-22 2016-03-30 烟台海联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封闭式双层穿布保温水洗机组
CN206157377U (zh) * 2016-10-28 2017-05-10 湖州新嘉力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退煮漂联合机
CN206245063U (zh) * 2016-11-02 2017-06-13 烟台海联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汽蒸箱封闭式保温出布连接装置
CN207998747U (zh) * 2017-12-28 2018-10-23 无锡市艾克斯染整设备有限公司 纯棉无纺布连续轧染的生产装置
CN110205762A (zh) * 2019-02-14 2019-09-06 浙江创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布料的染色工艺
CN209870421U (zh) * 2019-03-23 2019-12-31 盐城市大丰强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布料运送推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1593A (en) * 1972-08-09 1976-07-07 Stibbe Monk Ltd Fabric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5442217A (zh) * 2015-12-22 2016-03-30 烟台海联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封闭式双层穿布保温水洗机组
CN206157377U (zh) * 2016-10-28 2017-05-10 湖州新嘉力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退煮漂联合机
CN206245063U (zh) * 2016-11-02 2017-06-13 烟台海联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汽蒸箱封闭式保温出布连接装置
CN207998747U (zh) * 2017-12-28 2018-10-23 无锡市艾克斯染整设备有限公司 纯棉无纺布连续轧染的生产装置
CN110205762A (zh) * 2019-02-14 2019-09-06 浙江创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布料的染色工艺
CN209870421U (zh) * 2019-03-23 2019-12-31 盐城市大丰强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布料运送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104A (zh) * 2021-08-25 2022-01-04 诸暨市华都联和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染色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9522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9522B (zh) 一种涤纶染色工艺
CN209840641U (zh) 一种分段式循环风道高温隧道炉
CN214529678U (zh) 一种纺织布料染色装置
US3768173A (en) Apparatus for drying workpieces in bulk
CN212457790U (zh) 一种包装印刷烘干设备
CN213538433U (zh) 一种定型机的保温机构
CN209995318U (zh) 一种果蔬烘干机
CN210287800U (zh) 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
CN210128590U (zh) 一种电镀件烘干系统
CN110631345A (zh) 烘干装置及烘干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124670A (zh) 一种散体中药材红外辐射协同热风干燥设备及方法
CN114132083A (zh) 一种全自动喷码机的喷码烘道
CN210177153U (zh) 一种纺织厂织布印染装置
CN211784928U (zh) 一种煤产品含水量检测装置
CN209013689U (zh) 太阳能水箱内胆烘干装置
CN206626914U (zh) 一种中药滴丸机烘干装置
CN110359198A (zh) 一种喷雾箱和使用该喷雾箱的印染前处理设备
CN214300742U (zh) 一种自动化织布染料上色装置
CN216338468U (zh) 一种纺织印染用的纺织毛线烘干机
CN215373363U (zh) 一种种子包衣机用烘干机
CN220034913U (zh) 一种导辊式液下处理箱
CN110512376B (zh) 一种转移给湿方法以及转移给湿装置
CN220004766U (zh) 一种包胶墨辊转动式烘干装置
CN210506842U (zh) 定型机余热烘筒装置
CN216514573U (zh) 一种碱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