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9181A -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9181A
CN112359181A CN202010293580.3A CN202010293580A CN112359181A CN 112359181 A CN112359181 A CN 112359181A CN 202010293580 A CN202010293580 A CN 202010293580A CN 112359181 A CN112359181 A CN 112359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ower platform
template
upper cover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35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hengzh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hengzh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hengzh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hengzh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35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9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91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68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not mentioned belo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11/00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significant phases
    • C21D2211/008Martensi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包括下平台,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淬火装置,通过设置对称式的下平台和上盖板,利用紫铜夹层冷却水快速冷却的能力,与足够重量和强度以及综合成本考量的45#钢相互配合,同时利用真空钎焊工艺将两种母材进行无缝结合,从而发挥各自材料的优点,使得高温出炉完全奥氏体化的模板的热量迅速通过上下平台的接触面被冷却水带走,从而使得冷却效果持续且均匀,此外针对Cr12、Cr12MoV这类材料可以实现完全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无需下油淬火产生油烟污染,而且由于在马氏体相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面的压力不变,使得模板在淬火过程不会产生变形,可以节省大量热处理矫正模板的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材料的预留量。

Description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淬火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淬火是将物品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1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进行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而模板是指作图或设计方案的固定格式,模板是将一个事物的结构规律予以固定化、标准化的成果,它体现的是结构形式的标准化,在模板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加大模板的钢性,这时就需要用到淬火装置;
但是现有的模板淬火装置大都采用热处理的油槽淬火方式,导致淬火后产生大量油烟,污染环境,同时由于在马氏体相变的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平面的压力不变,使得在淬火过程中模板产生变形,从而需要大量热处理来对模板进行矫正,同时增加了材料的预留量,进而极大的增加了模板淬火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模板淬火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包括下平台,所述下平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固定板远离下平台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对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固定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且位于下平台的上方均开凿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位于下平台的正上方滑动连接有上盖板,所述钢丝绳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均与上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平台与上盖板均由底层、内层和顶层构成,所述底层的顶部均与内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层的顶部均与顶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层的内部均等距开凿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板外侧的四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远离上盖板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端均开凿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侧均开凿有限位槽,所述钢丝绳的中部均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平台与上盖板均为对称式设计,且所述下平台与上盖板的尺寸均大于单个模板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伸缩杆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与顶层均为45#钢制作而成,所述内层均为紫铜板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与顶层的厚度均设置为50-80mm,所述内层的厚度均设置为50mm。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与顶层均通过真空钎焊工艺无缝结合于内层的外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玻璃杯相比较而言,本玻璃杯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通过设置对称式的下平台和上盖板,利用紫铜夹层冷却水快速冷却的能力,与足够重量和强度以及综合成本考量的45#钢相互配合,同时利用真空钎焊工艺将两种母材进行无缝结合,从而发挥各自材料的优点,使得高温出炉完全奥氏体化的模板的热量迅速通过上下平台的接触面被冷却水带走,从而使得冷却效果持续且均匀,此外针对Cr12、Cr12MoV这类材料可以实现完全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无需下油淬火产生油烟污染,而且由于在马氏体相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面的压力不变,使得模板在淬火过程不会产生变形,可以节省大量热处理矫正模板的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材料的预留量。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AgCuTi真空钎焊工艺曲线图;
图4为马氏体相变等温曲线图。
图中:1、下平台;2、固定板;3、安装板;4、电动伸缩杆;5、连接板;6、钢丝绳;7、滑槽;8、上盖板;9、滚轮;10、安装槽;11、滑轮;12、限位槽;13、通孔;14、底层;15、内层;16、顶层;17、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包括下平台1,下平台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其中一个固定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7,固定板2远离下平台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对应两个电动伸缩杆4的活塞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6,固定板2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且位于下平台1的上方均开凿有两个滑槽7,两个固定板2之间且位于下平台1的正上方滑动连接有上盖板8,钢丝绳6远离连接板5的一端均与上盖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便于更好的对上盖板8的位置进行限定。
其中,下平台1与上盖板8均由底层14、内层15和顶层16构成,底层14的顶部均与内层15的底部固定连接,内层15的顶部均与顶层16的底部固定连接,内层15的内部均等距开凿有若干个通孔13,通过通孔13便于更好的通冷却水,从而对淬火后奥氏体化的模板进行降温。
其中,上盖板8外侧的四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9,滚轮9远离上盖板8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7的内部且与滑槽7滑动连接,使得上盖板8可以更好的在两个固定板2之间进行滑动。
其中,固定板2顶部的两端均开凿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轮11,滑轮11的外侧均开凿有限位槽12,钢丝绳6的中部均与对应的限位槽12滑动连接,通过滑轮11便于更好的对钢丝绳6进行保护,防止其损坏,通过限位槽12便于更好的对钢丝绳6进行限位,防止其从滑轮11的外侧脱落。
其中,下平台1与上盖板8均为对称式设计,且下平台1与上盖板8的尺寸均大于单个模板的尺寸,便于更好的包覆需要进行淬火的模板。
其中,电动伸缩杆4均与控制面板17电性连接,便于更好的控制上盖板8与下平台1之间的开闭。
其中,底层14与顶层16均为45#钢制作而成,便于更好的提供淬火需要的重量和必要的强度,同时兼顾了成本和效益;内层15均为紫铜板制作而成,便于更好的进行导热,从而通过冷却水快速的带走淬火时产生的高温。
其中,底层14与顶层16的厚度均设置为50-80mm,内层15的厚度均设置为50mm,便于更好的保证淬火时需要的规格。
其中,底层14与顶层16均通过真空钎焊工艺无缝结合于内层15的外侧,便于更好的同时发挥45#钢与紫铜板的优点。
具体的:本发明在制造的过程中,首先将两层50-80mm厚的45#钢与一层50mm厚的紫铜板通过真空钎焊工艺进行无缝结合,具体的做法:先在紫铜板的内部等距开凿若干个通孔13,然后将45#钢与紫铜板分别放置在磨床上进行磨平,保证两侧光滑,接着在45#钢与紫铜板之间均匀铺上一层AgCuTi的片状焊料,同时在45#钢与紫铜板之间可以加工一个定位销,防止位移,然后将45#钢与紫铜板放进真空钎焊炉做真空钎焊,工艺参数如图3所示,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淬火模板的最大尺寸来定制45#钢与紫铜板的尺寸,保证制作完成之后的下平台1与上盖板8的尺寸不小于模板的尺寸即可,然后进行淬火过程,将充分奥氏体化的模板平放置在下平台1的顶部,通过控制面板17控制电动伸缩杆4工作,使其活塞杆伸长,通过钢丝绳6带动上盖板8平压在模板上,此时通过通孔13接通冷却水,高温出炉完全奥氏体化的模板热量迅速通过下平台1与上盖板8的接触面被冷却水带走,冷却效果持续且均匀,而且针对Cr12、Cr12MoV这类材料可以实现完全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无需下油淬火产生油烟污染,同时由于在马氏体相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面的压力不变,使得模板在淬火过程不会产生变形,可以节省大量热处理矫正模板的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材料的预留量,具体等温曲线如图4所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平台(1),所述下平台(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7),所述固定板(2)远离下平台(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对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活塞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6),所述固定板(2)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且位于下平台(1)的上方均开凿有两个滑槽(7),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且位于下平台(1)的正上方滑动连接有上盖板(8),所述钢丝绳(6)远离连接板(5)的一端均与上盖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1)与上盖板(8)均由底层(14)、内层(15)和顶层(16)构成,所述底层(14)的顶部均与内层(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层(15)的顶部均与顶层(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层(15)的内部均等距开凿有若干个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8)外侧的四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滚轮(9)远离上盖板(8)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7)的内部且与滑槽(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顶部的两端均开凿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轮(11),所述滑轮(11)的外侧均开凿有限位槽(12),所述钢丝绳(6)的中部均与对应的限位槽(1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1)与上盖板(8)均为对称式设计,且所述下平台(1)与上盖板(8)的尺寸均大于单个模板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4)均与控制面板(17)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4)与顶层(16)均为45#钢制作而成,所述内层(15)均为紫铜板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4)与顶层(16)的厚度均设置为50-80mm,所述内层(15)的厚度均设置为5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4)与顶层(16)均通过真空钎焊工艺无缝结合于内层(15)的外侧。
CN202010293580.3A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Withdrawn CN112359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3580.3A CN112359181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3580.3A CN112359181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9181A true CN112359181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3580.3A Withdrawn CN112359181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91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1638A (zh) * 2022-05-06 2022-08-19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低碳低合金高强薄钢板的精确热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1638A (zh) * 2022-05-06 2022-08-19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低碳低合金高强薄钢板的精确热处理方法
CN114921638B (zh) * 2022-05-06 2023-11-03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低碳低合金高强薄钢板的精确热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3064U (zh) 环形隧道式热弯机
CN100436607C (zh) 铁路轴承内外套圈淬火设备
CN103074471B (zh) 一种辊棒式球化退火生产线及等温球化退火方法
CN206207993U (zh) 多功能箱式电阻炉
CN102505340A (zh) 一种制备预氧丝厚毡的方法及设备
CN112359181A (zh) 一种模板淬火装置
CN206109460U (zh) 一种全自动大型转底式炉渗碳淬火生产线装置
CN202337808U (zh) 一种自动化热处理设备
CN103898280A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辊棒式快冷炉
CN206173208U (zh) 一种新型3d玻璃热弯机
CN100366764C (zh) 辊底式连续淬火装置
CN1043153C (zh) 大型圆锯片基体校平回火装置
CN208303540U (zh) 板材校平装置
CN203112867U (zh) 一种预处理生产线
CN202865294U (zh) 钢板热处理设备
CN106424279B (zh) 热冲压装置
CN203112868U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辊棒式快冷炉
CN213232403U (zh) 一种钢板热处理设备
CN103484629A (zh) 数控节能双工位感应淬火机床
CN21076540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淬火设备
CN107234316A (zh) 一种耐磨板表面堆焊火焰预热装置
CN106802081A (zh) 一种冶炼装置
CN203112875U (zh) 一种辊棒式球化退火生产线
CN205258579U (zh) 一种沉没辊的预热保温装置
CN108374071A (zh) 具有多层立体辅热装置的辊轴式高效节能回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