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5828A -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5828A
CN112355828A CN202011199111.1A CN202011199111A CN112355828A CN 112355828 A CN112355828 A CN 112355828A CN 202011199111 A CN202011199111 A CN 202011199111A CN 112355828 A CN112355828 A CN 112355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plate
sliding block
fixing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91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Zhizh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Zhizh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Zhizh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Zhizh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91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5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5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5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02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grinding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008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tools or having several working po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18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18Accessories
    • B24B21/20Accessories for controlling or adjusting the tracking or the tension of the grinding bel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包括:支撑装置、导向装置、输送装置、打磨装置;支撑装置为整台机器的外围框架,主要由支架、滑杆、滑套、底座构成,用于机器的整体结构支撑。本发明的输送装置除实现工件进给运动还实现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当对工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时,可在滑杆上安装多个打磨装置,以实现单次装夹多级打磨,中途不需更换砂带;本发明对打磨装置与输送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实现根据不同加工需求进行任意组合;本发明可以实现圆形与方形细长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本发明在调整加工口径时均为自定心调整,即调整前后的砂带中心线始终与工件加工时的旋转中心重合,无需专业仪表进行矫正。

Description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磨削设备种类繁多,对于细长金属加工,圆形工件可采用无心磨方式,但无心磨床砂轮长度需要大于工件长度才能完成加工,且此类机床无法加工方形金属管,因此此类磨床较常用于粗短的圆形工件加工。而通过两端定位装夹方式进行磨削时,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大,且要求粗糙度较小时需要在加工中途更换砂轮进行分阶段加工,这样工作效率较低;此外采用两端定位夹紧需要在工件中间放置支撑架以防工件塑性变形影响加工精度,这样被支撑架挡住的部分便无法加工,需要二次装夹,这样整体加工精度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导向装置、输送装置、打磨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架、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二支架、底座、第三滑杆、第四滑杆、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构成。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固定在第四支架、第五支架上;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第三支架上,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固定在第二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上;第一支架、第三支架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均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由垫片、第一电动机、轴承座、第一丝杠、第一螺母、第一导向套、第二导向套、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六支架、第七支架、第十三连接杆、第十四连接杆、第十五连接杆、第十六连接杆构成。四个第一滑套均布在圆周上,并固定在第六支架上,第六支架固定在第十五固定板上;四个第二滑套均布在圆周上,并固定在第七支架上,第七支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若干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均与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间隙配合;第一电动机通过垫片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同样的,轴承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轴承座对第一电动机输出轴起支撑作用;第一丝杠一端与第一螺母通过螺旋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母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一导向套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在第六支架上;第二导向套通过第十三连接杆、第十四连接杆、第十五连接杆、第十六连接杆固定在第十二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由第五电动机、第二散热鳍片、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十一固定板、第三连接轴、第六电动机、第四连接轴、第四螺母、第十二固定板、第四丝杠、第十三滑块、第九齿轮、第十三传动轴、第二支座、第十齿轮、第一导向轮、第三支座、第十四滑块、第四支座、第十四传动轴、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第五支座、第十五滑块、第二导向轮、第十六滑块、第十三拨杆、第十七腰形槽、第十三固定板、第十四固定板、第十四拨杆、第十八腰形槽、第十五传动轴、第十三齿轮、第二限位槽、第十五拨杆、第十九腰形槽、第十六拨杆、第二十腰形槽、第二支撑杆、第五支座、第十四齿轮、第十六传动轴、第十五固定板构成。第五电动机固定在二散热鳍片上,第十五固定板、若干第二散热鳍片与第十四固定板一次通过第九连接杆、第十连接杆、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五电动机输出轴固定第七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第十四固定板圆周上均布若干第五支座,若干第五支座上固定若干第二支撑杆,若干第二支撑杆与第二限位槽配合并与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端面共同限制第八齿轮仅能沿其轴向转动;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一端与第十三齿轮同轴连接,二者固定在第十五传动轴上;第十五传动轴通过轴承与第十四固定板连接,第十三齿轮与第八齿轮的内齿轮啮合;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一端与第十四齿轮同轴连接,二者固定在第十六传动轴上;第十六传动轴通过轴承与第十四固定板连接,第十四齿轮与第八齿轮的内齿轮啮合;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三者间隙配合构成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三者间隙配合构成另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十四传动轴一端与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二齿轮固定连接,同样的,第十三传动轴一端与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九齿轮固定连接;第十四固定板通过第九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与第十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十二固定板上设置有四个燕尾槽,其内部装配有第十三滑块、第十四滑块、第十五滑块、第十六滑块;第十三滑块、第十四滑块、第十五滑块、第十六滑块分别固定有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五支座、第四支座;第十三滑块与第十三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第十六滑块与第十四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导向轮所在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支座、第三支座连接,同样的,第二导向轮所在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四支座、第五支座连接;第九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第十一齿轮与第十二齿轮啮合;第十三滑块、第十四滑块、第十六滑块、第十五滑块一端分别固定有第十五拨杆、第十六拨杆、第十四拨杆、第十三拨杆;第十五拨杆、第十六拨杆、第十四拨杆、第十三拨杆分别与第十九腰形槽、第二十腰形槽、第十八腰形槽、第十七腰形槽间隙配合;第十一固定板固定在第十二固定板上,第四连接轴一端与第十三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母活动连接,第三连接轴一端与第十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动机活动链接,第四丝杠一端与第六电动机同轴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母螺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装置由第一固定板、第二电动机、第一齿轮、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二齿轮、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一滑块、第一带轮、第一砂带、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二砂带、第二带轮、第二滑块、第三带轮、第二固定板、第四带轮、第三固定板、第三滑块、第五带轮、第六带轮、第三砂带、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第七带轮、第四滑块、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一散热鳍片、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五滑块、第四砂带、第八带轮、第九带轮、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十带轮、第六滑块、第七滑块、第十一带轮、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第十二带轮、第八滑块、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一腰形槽、矩形槽、第一连接杆、第二腰形槽、第三腰形槽、第四腰形槽、第五腰形槽、第六腰形槽、第七腰形槽、第二连接杆、第八腰形槽、第九腰形槽、第十腰形槽、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二螺母、第一连接轴、第十一腰形槽、第十二腰形槽、第十三腰形槽、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十四腰形槽、第十五腰形槽、第七连接杆、第十六腰形槽、第八连接杆、第三螺母、第二连接轴、第二丝杠、第三电动机、第六固定板、第七固定板、第九连接杆、第十连接杆、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第八固定板、第三丝杠、第四电动机、第一拨杆、第九滑块、第二拨杆、第三拨杆、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十滑块、第四拨杆、第五拨杆、第六拨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一限位槽、第五传动轴、第九固定板、第六传动轴、第七传动轴、第一支座、第一支撑杆、第八传动轴、第九传动轴、第七拨杆、第八拨杆、第十一滑块、第十固定板、第九拨杆、第十传动轴、第十一传动轴、第十拨杆、第十二滑块、第十一拨杆、第十二传动轴、第十二拨杆构成。第一固定板、若干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九固定板通过第九连接杆、第十连接杆、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固定在若干第一散热鳍片上,其输出轴固定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外啮合,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与第一齿轮内啮合;若干第一支座在圆周上均布在第九固定板上,若干第一支撑杆分别固定在对应第一支座上,若干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限位槽配合用作第一齿轮定位;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二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四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五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六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七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八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与第五齿轮固定连接,二者与第五传动轴同轴相连,第五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上;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与第六齿轮固定连接,二者与第六传动轴同轴相连,第六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上;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与第四齿轮固定连接,二者与第八传动轴同轴相连,第八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上;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二者与第七传动轴同轴相连,第七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上;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分别通过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带轮、第七带轮、第九带轮、第十二带轮固定连接;第一带轮、第四带轮、第七带轮三者通过第一砂带相连,第八带轮、第九带轮、第十二带轮三者通过第四砂带相连;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滑块、第四滑块、第五滑块、第八滑块连接;第一滑块、第四滑块、第五滑块、第八滑块分别通过第七固定板上的燕尾槽与之配合,第七固定板分别通过第九连接杆、第十连接杆、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与第九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六固定板与第八固定板均固定在第七固定板上,第三电动机与第四电动机分别通过活动轴与第六固定板与第八固定板连接;第二螺母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四固定板活动连接、第三螺母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五固定板活动连接;第二丝杠一端与第三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母螺旋链接,第三丝杠一端与第四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螺母螺旋连接;第一滑块、第四滑块、第五滑块、第八滑块一端分别固定第五拨杆、第六拨杆、第一拨杆、第三拨杆;第五拨杆、第六拨杆、第一拨杆、第三拨杆分别与第四固定板上的第四腰形槽、第二腰形槽、第一腰形槽、第十一腰形槽间隙配合;第二拨杆与第八带轮活动连接,与第九滑块固定连接,第四拨杆与第四带轮活动连接,与第十滑块固定连接,第九滑块与第十滑块通过第七固定板上的T形槽与之间隙配合;为保证第二连接轴与第五固定板连接时不接触第四固定板,须在第四固定板上加工出矩形槽;第四拨杆与第十三腰形槽间隙配合,第二拨杆与第十六腰形槽间隙配合;为保证第四拨杆、第二拨杆不接触第四固定板,须在第四固定板上加工出第三腰形槽、第十二腰形槽;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分别与第一带轮、第七带轮、第九带轮、第十二带轮固定连接;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分别与第三带轮、第五带轮、第十带轮、第十一带轮固定连接;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十一带轮通过第二砂带连接,第五带轮、第六带轮、第十带轮通过第三砂带连接;第三带轮、第五带轮、第十带轮、第十一带轮分别与第九传动轴、第十二传动轴、第十一传动轴、第十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九传动轴、第十二传动轴、第十一传动轴、第十传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七滑块、第六滑块连接,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七滑块、第六滑块通过第十固定板上的燕尾槽与之间隙配合;第十固定板通过第九连接杆、第十连接杆、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与第七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七滑块、第六滑块一端固分别定有第七拨杆、第十二拨杆、第十拨杆、第九拨杆;第七拨杆、第十二拨杆、第十拨杆、第九拨杆分别与第五腰形槽、第十腰形槽、第八腰形槽、第七腰形槽间隙配合;第二带轮、第六带轮分别与第八拨杆、第十一拨杆活动连接,第八拨杆、第十一拨杆分别与第十一滑块、第十二滑块固定连接,第十一滑块、第十二滑块通过第十固定板上的T形槽与之连接;第八拨杆、第十一拨杆分别与第十五腰形槽、第十四腰形槽间隙配合,为避免第八拨杆、第十一拨杆与第三固定板接触,须在第三固定板加工第九腰形槽、第六腰形槽;第二固定板与第五固定板通过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七连接杆、第八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支撑装置结构。
图2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打磨装置右视图。
图3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打磨装置左视图。
图4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径向进给调节架。
图5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砂带松紧调节架。
图6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打磨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7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打磨装置传动结构图。
图8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打磨装置动力结构图。
图9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齿轮传动结构图。
图10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打磨装置轴测图。
图11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核心部件装配图。
图12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输送装置主视图。
图13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输送装置右视图。
图14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输送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15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输送装置传动结构图。
图16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总装配图。
图17为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模块化装配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板、2-垫片、3-第一电动机、4-轴承座、5-第一丝杠、6-第一螺母、7-第二连接板、8-第一支架、9-第一滑杆、10-第二滑杆、11-第二支架、12-底座、13-第三滑杆、14-第四滑杆、15-第三支架、16-第四支架、17-第五支架、18-第一固定板、19-第二电动机、20-第一齿轮、21-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2-第二齿轮、23-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24-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5-第一滑块、26-第一带轮、27-第一砂带、28-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9-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30-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1-第二砂带、32-第二带轮、33-第二滑块、34-第三带轮、35-第二固定板、36-第四带轮、37-第三固定板、38-第三滑块、39-第五带轮、40-第六带轮、41-第三砂带、42-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3-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44-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5-第四固定板、46-第五固定板、47-第七带轮、48-第四滑块、49-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50-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51-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2-第一散热鳍片、53-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4-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55-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6-第五滑块、57-第四砂带、58-第八带轮、59-第九带轮、60-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1-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62-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3-第十带轮、64-第六滑块、65-第七滑块、66-第十一带轮、67-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8-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69-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70-第十二带轮、71-第八滑块、72-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3-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74-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5-第一腰形槽、76-矩形槽、77-第一连接杆、78-第二腰形槽、79-第三腰形槽、80-第四腰形槽、81-第五腰形槽、82-第六腰形槽、83-第七腰形槽、84-第二连接杆、85-第八腰形槽、86-第九腰形槽、87-第十腰形槽、88-第三连接杆、89-第四连接杆、90-第二螺母、91-第一连接轴、92-第十一腰形槽、93-第十二腰形槽、94-第十三腰形槽、95-第五连接杆、96-第六连接杆、97-第十四腰形槽、98-第十五腰形槽、99-第七连接杆、100-第十六腰形槽、101-第八连接杆、102-第三螺母、103-第二连接轴、104-第二丝杠、105-第三电动机、106-第六固定板、107-第七固定板、108-第九连接杆、109-第十连接杆、110-第十一连接杆、111-第十二连接杆、112-第八固定板、113-第三丝杠、114-第四电动机、115-第一拨杆、116-第九滑块、117-第二拨杆、118-第三拨杆、119-第一传动轴、120-第二传动轴、121-第三传动轴、122-第四传动轴、123-第十滑块、124-第四拨杆、125-第五拨杆、126-第六拨杆、127-第三齿轮、128-第四齿轮、129-第五齿轮、130-第六齿轮、131-第一限位槽、133-第五传动轴、134-第九固定板、135-第六传动轴、136-第七传动轴、137-第一支座、138-第一支撑杆、139-第八传动轴、140-第九传动轴、141-第七拨杆、142-第八拨杆、143-第十一滑块、144-第十固定板、145-第九拨杆、146-第十传动轴、147-第十一传动轴、148-第十拨杆、149-第十二滑块、150-第十一拨杆、151-第十二传动轴、152-第十二拨杆、153-工件、154-第一导向套、155-第一滑套、156-第二滑套、157-第二导向套、158-第五电动机、159-第二散热鳍片、160-第七齿轮、161-第八齿轮、162-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4-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165-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6-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167-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8-第十一固定板、169-第三连接轴、170-第六电动机、171-第四连接轴、172-第四螺母、173-第十二固定板、174-第四丝杠、175-第十三连接杆、176-第十三滑块、177-第九齿轮、178-第十三传动轴、179第二支座、180-第十齿轮、181-第一导向轮、182-第三支座、183-第十四滑块、184-第十四连接杆、185-第十五连接杆、186-第四支座、187-第十四传动轴、188-第十一齿轮、189-第十二齿轮、190-第五支座、191-第十六连接杆、192-第十五滑块、193-第二导向轮、194-第十六滑块、195-第十三拨杆、196-第十七腰形槽、197-第十三固定板、198-第十四固定板、199-第十四拨杆、200-第十八腰形槽、201-第十五传动轴、202-第十三齿轮、203-第二限位槽、204-第十五拨杆、205-第十九腰形槽、206-第十六拨杆、207-第二十腰形槽、208-第二支撑杆、209-第五支座、210-第十四齿轮、211-第十六传动轴、300-第六支架、301-第七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包括:支撑装置、导向装置、输送装置、打磨装置。
支撑装置由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第一支架8、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二支架11、底座12、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第三支架15、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构成。第一连接板1两端分别固定在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上;第二连接板7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8、第三支架15上,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固定在第二支架11、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上;第一支架8、第三支架15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支架11、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均固定在底座12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由垫片2、第一电动机3、轴承座4、第一丝杠5、第一螺母6、第一导向套154、第二导向套157、第一滑套155、第二滑套156、第六支架300、第七支架301、第十三连接杆175、第十四连接杆184、第十五连接杆185、第十六连接杆191构成。四个第一滑套155均布在圆周上,并固定在第六支架300上,第六支架300固定在第十五固定板302上;四个第二滑套156均布在圆周上,并固定在第七支架301上,第七支架30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8上;若干第一滑套155、第二滑套156均与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间隙配合;第一电动机3通过垫片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上;同样的,轴承座4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上;轴承座4对第一电动机3输出轴起支撑作用;第一丝杠5一端与第一螺母6通过螺旋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机3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母6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第二连接板7上;第一导向套154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在第六支架300上;第二导向套157通过第十三连接杆175、第十四连接杆184、第十五连接杆185、第十六连接杆191固定在第十二固定板173上。
输送装置由第五电动机158、第二散热鳍片159、第七齿轮160、第八齿轮161、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164、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5、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166、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7、第十一固定板168、第三连接轴169、第六电动机170、第四连接轴171、第四螺母172、第十二固定板173、第四丝杠174、第十三滑块176、第九齿轮177、第十三传动轴178、第二支座179、第十齿轮180、第一导向轮181、第三支座182、第十四滑块183、第四支座186、第十四传动轴187、第十一齿轮188、第十二齿轮189、第五支座190、第十五滑块192、第二导向轮193、第十六滑块194、第十三拨杆195、第十七腰形槽196、第十三固定板197、第十四固定板198、第十四拨杆199、第十八腰形槽200、第十五传动轴201、第十三齿轮202、第二限位槽203、第十五拨杆204、第十九腰形槽205、第十六拨杆206、第二十腰形槽207、第二支撑杆208、第五支座209、第十四齿轮210、第十六传动轴211、第十五固定板302构成。第五电动机158固定在二散热鳍片159上,第十五固定板302、若干第二散热鳍片159与第十四固定板198一次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固定连接;第五电动机158输出轴固定第七齿轮160,第七齿轮160与第八齿轮161啮合;第十四固定板198圆周上均布若干第五支座209,若干第五支座209上固定若干第二支撑杆208,若干第二支撑杆208与第二限位槽203配合并与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端面共同限制第八齿轮161仅能沿其轴向转动;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一端与第十三齿轮202同轴连接,二者固定在第十五传动轴201上;第十五传动轴201通过轴承与第十四固定板198连接,第十三齿轮202与第八齿轮161的内齿轮啮合;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一端与第十四齿轮210同轴连接,二者固定在第十六传动轴211上;第十六传动轴211通过轴承与第十四固定板198连接,第十四齿轮210与第八齿轮161的内齿轮啮合;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164、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5三者间隙配合构成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166、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7三者间隙配合构成另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十四传动轴187一端与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二齿轮189固定连接,同样的,第十三传动轴178一端与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九齿轮177固定连接;第十四固定板198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二连接杆111与第十二固定板173固定连接;第十二固定板173上设置有四个燕尾槽,其内部装配有第十三滑块176、第十四滑块183、第十五滑块192、第十六滑块194;第十三滑块176、第十四滑块183、第十五滑块192、第十六滑块194分别固定有第二支座179、第三支座182、第五支座190、第四支座186;第十三滑块176与第十三传动轴178通过轴承连接,第十六滑块194与第十四传动轴187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导向轮181所在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支座179、第三支座182连接,同样的,第二导向轮193所在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四支座186、第五支座190连接;第九齿轮177与第十齿轮180啮合,第十一齿轮188与第十二齿轮189啮合;第十三滑块176、第十四滑块183、第十六滑块194、第十五滑块192一端分别固定有第十五拨杆204、第十六拨杆206、第十四拨杆199、第十三拨杆195;第十五拨杆204、第十六拨杆206、第十四拨杆199、第十三拨杆195分别与第十九腰形槽205、第二十腰形槽207、第十八腰形槽200、第十七腰形槽196间隙配合;第十一固定板168固定在第十二固定板173上,第四连接轴171一端与第十三固定板19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母172活动连接,第三连接轴169一端与第十一固定板16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动机170活动链接,第四丝杠174一端与第六电动机170同轴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母172螺旋连接。
打磨装置由第一固定板18、第二电动机19、第一齿轮20、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1、第二齿轮22、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23、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4、第一滑块25、第一带轮26、第一砂带27、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8、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29、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0、第二砂带31、第二带轮32、第二滑块33、第三带轮34、第二固定板35、第四带轮36、第三固定板37、第三滑块38、第五带轮39、第六带轮40、第三砂带41、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2、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43、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4、第四固定板45、第五固定板46、第七带轮47、第四滑块48、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49、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50、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1、第一散热鳍片52、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3、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54、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5、第五滑块56、第四砂带57、第八带轮58、第九带轮59、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0、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61、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2、第十带轮63、第六滑块64、第七滑块65、第十一带轮66、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7、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68、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69、第十二带轮70、第八滑块71、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2、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73、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4、第一腰形槽75、矩形槽76、第一连接杆77、第二腰形槽78、第三腰形槽79、第四腰形槽80、第五腰形槽81、第六腰形槽82、第七腰形槽83、第二连接杆84、第八腰形槽85、第九腰形槽86、第十腰形槽87、第三连接杆88、第四连接杆89、第二螺母90、第一连接轴91、第十一腰形槽92、第十二腰形槽93、第十三腰形槽94、第五连接杆95、第六连接杆96、第十四腰形槽97、第十五腰形槽98、第七连接杆99、第十六腰形槽100、第八连接杆101、第三螺母102、第二连接轴103、第二丝杠104、第三电动机105、第六固定板106、第七固定板107、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第八固定板112、第三丝杠113、第四电动机114、第一拨杆115、第九滑块116、第二拨杆117、第三拨杆118、第一传动轴119、第二传动轴120、第三传动轴121、第四传动轴122、第十滑块123、第四拨杆124、第五拨杆125、第六拨杆126、第三齿轮127、第四齿轮128、第五齿轮129、第六齿轮130、第一限位槽131、第五传动轴133、第九固定板134、第六传动轴135、第七传动轴136、第一支座137、第一支撑杆138、第八传动轴139、第九传动轴140、第七拨杆141、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滑块143、第十固定板144、第九拨杆145、第十传动轴146、第十一传动轴147、第十拨杆148、第十二滑块149、第十一拨杆150、第十二传动轴151、第十二拨杆152构成。第一固定板18、若干第一散热鳍片52与第九固定板134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19固定在若干第一散热鳍片52上,其输出轴固定第二齿轮22;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0外啮合,第三齿轮127、第四齿轮128、第五齿轮129、第六齿轮130与第一齿轮20内啮合;若干第一支座137在圆周上均布在第九固定板134上,若干第一支撑杆138分别固定在对应第一支座137上,若干第一支撑杆138与第一限位槽131配合用作第一齿轮20定位;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1、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23、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4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49、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50、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1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二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3、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54、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5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2、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73、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4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四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8、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29、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0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五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2、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43、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4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六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0、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61、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2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七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7、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68、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69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八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1与第五齿轮129固定连接,二者与第五传动轴133同轴相连,第五传动轴133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1与第六齿轮130固定连接,二者与第六传动轴135同轴相连,第六传动轴13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3与第四齿轮128固定连接,二者与第八传动轴139同轴相连,第八传动轴139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4与第三齿轮127固定连接,二者与第七传动轴136同轴相连,第七传动轴136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4、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49、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5、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2分别通过第四传动轴122、第三传动轴121、第一传动轴119、第二传动轴120与第一带轮26、第七带轮47、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固定连接;第一带轮26、第四带轮36、第七带轮47三者通过第一砂带27相连,第八带轮58、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三者通过第四砂带57相连;第四传动轴122、第三传动轴121、第一传动轴119、第二传动轴120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滑块25、第四滑块48、第五滑块56、第八滑块71连接;第一滑块25、第四滑块48、第五滑块56、第八滑块71分别通过第七固定板107上的燕尾槽与之配合,第七固定板107分别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与第九固定板134固定连接;第六固定板106与第八固定板112均固定在第七固定板107上,第三电动机105与第四电动机114分别通过活动轴与第六固定板106与第八固定板112连接;第二螺母90通过第一连接轴91与第四固定板45活动连接、第三螺母102通过第二连接轴103与第五固定板46活动连接;第二丝杠104一端与第三电动机105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母90螺旋链接,第三丝杠113一端与第四电动机114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螺母102螺旋连接;第一滑块25、第四滑块48、第五滑块56、第八滑块71一端分别固定第五拨杆125、第六拨杆126、第一拨杆115、第三拨杆118;第五拨杆125、第六拨杆126、第一拨杆115、第三拨杆118分别与第四固定板45上的第四腰形槽80、第二腰形槽78、第一腰形槽75、第十一腰形槽92间隙配合;第二拨杆117与第八带轮58活动连接,与第九滑块116固定连接,第四拨杆124与第四带轮36活动连接,与第十滑块123固定连接,第九滑块116与第十滑块123通过第七固定板107上的T形槽与之间隙配合;为保证第二连接轴103与第五固定板46连接时不接触第四固定板45,须在第四固定板45上加工出矩形槽76;第四拨杆124与第十三腰形槽94间隙配合,第二拨杆117与第十六腰形槽100间隙配合;为保证第四拨杆124、第二拨杆117不接触第四固定板45,须在第四固定板45上加工出第三腰形槽79、第十二腰形槽93;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8、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4、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0、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69分别与第一带轮26、第七带轮47、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固定连接;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0、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2、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2、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7分别与第三带轮34、第五带轮39、第十带轮63、第十一带轮66固定连接;第二带轮32、第三带轮34、第十一带轮66通过第二砂带31连接,第五带轮39、第六带轮40、第十带轮63通过第三砂带41连接;第三带轮34、第五带轮39、第十带轮63、第十一带轮66分别与第九传动轴140、第十二传动轴151、第十一传动轴147、第十传动轴146固定连接;第九传动轴140、第十二传动轴151、第十一传动轴147、第十传动轴146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二滑块33、第三滑块38、第七滑块65、第六滑块64连接,第二滑块33、第三滑块38、第七滑块65、第六滑块64通过第十固定板144上的燕尾槽与之间隙配合;第十固定板144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与第七固定板107固定连接;第二滑块33、第三滑块38、第七滑块65、第六滑块64一端固分别定有第七拨杆141、第十二拨杆152、第十拨杆148、第九拨杆145;第七拨杆141、第十二拨杆152、第十拨杆148、第九拨杆145分别与第五腰形槽81、第十腰形槽87、第八腰形槽85、第七腰形槽83间隙配合;第二带轮32、第六带轮40分别与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活动连接,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分别与第十一滑块143、第十二滑块149固定连接,第十一滑块143、第十二滑块149通过第十固定板144上的T形槽与之连接;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分别与第十五腰形槽98、第十四腰形槽97间隙配合,为避免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与第三固定板37接触,须在第三固定板37加工第九腰形槽86、第六腰形槽82;第二固定板35与第五固定板46通过第五连接杆95、第六连接杆96、第七连接杆99、第八连接杆101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37与第四固定板45通过第一连接杆77、第二连接杆84第三连接杆88、第四连接杆89固定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参照图1、图11、图16、图17,由于本打磨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其打磨装置与输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组合,其组合后如图17所示;经过上述组合,并在安装第六支架300、第七支架301后的整体可通过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安装在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以及第一支架8与第三支架15之间;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通过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固定在底座12上;第一支架8与第三支架15通过第二连接板7固定成一个整体,上述整体可沿着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的轴线方向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运动,而其动力来自于第一电动机3所带动的第一丝杠5与第一螺母6间的螺旋运动;根据工件153的长度控制第一电动机3正反转,进而通过丝杠螺母副调整第一支架8、第三支架15运动,第一支架8、第三支架15带动打磨装置、输送装置、第六支架300、第七支架301所构成的整体运动。
参照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工件153在第一导向套154作用下进入输送装置,第五电动机158通过第七齿轮160、第八齿轮161的外啮合将动力传递到第八齿轮161上,第八齿轮161通过与第十三齿轮202、第十四齿轮210内啮合将动力传递到第十三传动轴178、第十四传动轴187上,上述两轴通过两个十字滑块联轴器将动力传到第九齿轮177、第十二齿轮189上;通过第九齿轮177、第十齿轮180与第十一齿轮188、第十二齿轮189两组齿轮的啮合动力会传递到第一导向轮181、第二导向轮193上;上述过程完成了工件自动连续进给的功能;为适应不同粗细的钢管加工,第六电动机170带动第四丝杠174旋转,第四丝杠174与第四螺母172配合进而将动力传递到第四螺母172上,由于第四螺母172与第十三固定板197活动连接,所以第十三固定板197会在动力驱动下沿其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若按照图15所示结构,当第十三固定板197逆时针旋转时,在腰型槽与拨杆的相互作用下第一导向轮181与第二导向轮193间的轴线距离减小,这样以适应较细的工件加工;当第十三固定板197顺时针旋转时则适应较粗的工件加工。
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打磨装置工作原理与输送装置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参照输送装置工作原理,在打磨装置中第二电动机19通过齿轮的外啮合与内啮合,以及四个十字滑块联轴器将动力传递到第一带轮26、第七带轮47、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上,上述四个带轮分成两组分别带动一个砂带转动;第四带轮36与第八带轮58作为调整轮用来调整砂带的松紧,其调整方法如下:第四电动机114通过丝杠螺母副将其输出的绕其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第五固定板46绕其轴线的回转运动,所述回转运动通过第十三腰型槽94、第十六腰型槽100与第二拨杆117、第四拨杆124的配合将回转运动转化成第八带轮58与第四带轮36间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进而调整两砂带的松紧。同样的,两砂带根据工件的大小而调整间距时其工作原理相同。上述无论砂带间距调整还是砂带松紧调整都是自定心调整,即,在动态调整时两侧砂带中心始终与工件的旋转中心重合,无需额外仪器矫正,亦不会因自定心调整而增加加工误差。

Claims (4)

1.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导向装置、输送装置、打磨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由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第一支架(8)、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二支架(11)、底座(12)、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第三支架(15)、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构成;
第一连接板(1)两端分别固定在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上;第二连接板(7)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8)、第三支架(15)上,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固定在第二支架(11)、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上;第一支架(8)、第三支架(15)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支架(11)、第四支架(16)、第五支架(17)均固定在底座(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由垫片(2)、第一电动机3、轴承座(4)、第一丝杠(5)、第一螺母(6)、第一导向套(154)、第二导向套(157)、第一滑套(155)、第二滑套(156)、第六支架(300)、第七支架(301)、第十三连接杆(175)、第十四连接杆(184)、第十五连接杆(185)、第十六连接杆(191)构成;
四个第一滑套(155)均布在圆周上,并固定在第六支架(300)上,第六支架(300)固定在第十五固定板(302)上;四个第二滑套(156)均布在圆周上,并固定在第七支架(301)上,第七支架(30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8)上;若干第一滑套(155)、第二滑套(156)均与第一滑杆(9)、第二滑杆(10)、第三滑杆(13)、第四滑杆(14)间隙配合;第一电动机(3)通过垫片(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上;同样的,轴承座(4)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上;轴承座(4)对第一电动机(3)输出轴起支撑作用;第一丝杠(5)一端与第一螺母(6)通过螺旋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机(3)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母(6)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第二连接板(7)上;第一导向套(154)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在第六支架(300)上;第二导向套(157)通过第十三连接杆(175)、第十四连接杆(184)、第十五连接杆(185)、第十六连接杆(191)固定在第十二固定板(17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由第五电动机(158)、第二散热鳍片(159)、第七齿轮(160)、第八齿轮(161)、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164)、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5)、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166)、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7)、第十一固定板(168)、第三连接轴(169)、第六电动机(170)、第四连接轴(171)、第四螺母(172)、第十二固定板(173)、第四丝杠(174)、第十三滑块(176)、第九齿轮(177)、第十三传动轴(178)、第二支座(179)、第十齿轮(180)、第一导向轮(181)、第三支座(182)、第十四滑块(183)、第四支座(186)、第十四传动轴(187)、第十一齿轮(188)、第十二齿轮(189)、第五支座(190)、第十五滑块(192)、第二导向轮(193)、第十六滑块(194)、第十三拨杆(195)、第十七腰形槽(196)、第十三固定板(197)、第十四固定板(198)、第十四拨杆(199)、第十八腰形槽(200)、第十五传动轴(201)、第十三齿轮(202)、第二限位槽(203)、第十五拨杆(204)、第十九腰形槽(205)、第十六拨杆(206)、第二十腰形槽(207)、第二支撑杆(208)、第五支座(209)、第十四齿轮(210)、第十六传动轴(211)、第十五固定板(302)构成;
第五电动机(158)固定在二散热鳍片(159)上,第十五固定板(302)、若干第二散热鳍片(159)与第十四固定板(198)一次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固定连接;第五电动机(158)输出轴固定第七齿轮(160),第七齿轮(160)与第八齿轮(161)啮合;第十四固定板(198)圆周上均布若干第五支座(209),若干第五支座(209)上固定若干第二支撑杆(208),若干第二支撑杆(208)与第二限位槽(203)配合并与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端面共同限制第八齿轮(161)仅能沿其轴向转动;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一端与第十三齿轮(202)同轴连接,二者固定在第十五传动轴(201)上;第十五传动轴(201)通过轴承与第十四固定板(198)连接,第十三齿轮(202)与第八齿轮(161)的内齿轮啮合;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一端与第十四齿轮(210)同轴连接,二者固定在第十六传动轴(211)上;第十六传动轴(211)通过轴承与第十四固定板(198)连接,第十四齿轮(210)与第八齿轮(161)的内齿轮啮合;第九十字联轴器底板(163)、第九十字联轴器中板(164)、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5)三者间隙配合构成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十十字联轴器底板(162)、第十十字联轴器中板(166)、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7)三者间隙配合构成另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十四传动轴(187)一端与第九十字联轴器上板(16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二齿轮(189)固定连接,同样的,第十三传动轴(178)一端与第十十字联轴器上板(16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九齿轮(177)固定连接;第十四固定板(198)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二连接杆(111)与第十二固定板(173)固定连接;第十二固定板(173)上设置有四个燕尾槽,其内部装配有第十三滑块(176)、第十四滑块(183)、第十五滑块(192)、第十六滑块(194);第十三滑块(176)、第十四滑块(183)、第十五滑块(192)、第十六滑块(194)分别固定有第二支座(179)、第三支座(182)、第五支座(190)、第四支座(186);第十三滑块(176)与第十三传动轴(178)通过轴承连接,第十六滑块(194)与第十四传动轴(187)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导向轮(181)所在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支座(179)、第三支座(182)连接,同样的,第二导向轮(193)所在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四支座(186)、第五支座(190)连接;第九齿轮(177)与第十齿轮(180)啮合,第十一齿轮(188)与第十二齿轮(189)啮合;第十三滑块(176)、第十四滑块(183)、第十六滑块(194)、第十五滑块(192)一端分别固定有第十五拨杆(204)、第十六拨杆(206)、第十四拨杆(199)、第十三拨杆(195);第十五拨杆(204)、第十六拨杆(206)、第十四拨杆(199)、第十三拨杆(195)分别与第十九腰形槽(205)、第二十腰形槽207、第十八腰形槽(200)、第十七腰形槽(196)间隙配合;第十一固定板(168)固定在第十二固定板(173)上,第四连接轴(171)一端与第十三固定板(19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母(172)活动连接,第三连接轴(169)一端与第十一固定板(16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动机(170)活动链接,第四丝杠(174)一端与第六电动机(170)同轴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母(172)螺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由第一固定板(18)、第二电动机(19)、第一齿轮(20)、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1)、第二齿轮(22)、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23)、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4)、第一滑块(25)、第一带轮(26)、第一砂带(27)、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8)、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29)、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0)、第二砂带(31)、第二带轮(32)、第二滑块(33)、第三带轮(34)、第二固定板(35)、第四带轮(36)、第三固定板(37)、第三滑块(38)、第五带轮(39)、第六带轮(40)、第三砂带(41)、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2)、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43)、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4)、第四固定板(45)、第五固定板(46)、第七带轮(47)、第四滑块(48)、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49)、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50)、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1)、第一散热鳍片(52)、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3)、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54)、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5)、第五滑块(56)、第四砂带(57)、第八带轮(58)、第九带轮(59)、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0)、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61)、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2)、第十带轮(63)、第六滑块(64)、第七滑块(65)、第十一带轮(66)、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7)、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68)、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69)、第十二带轮(70)、第八滑块(71)、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2)、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73)、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4)、第一腰形槽(75)、矩形槽(76)、第一连接杆(77)、第二腰形槽(78)、第三腰形槽(79)、第四腰形槽(80)、第五腰形槽(81)、第六腰形槽(82)、第七腰形槽(83)、第二连接杆(84)、第八腰形槽(85)、第九腰形槽(86)、第十腰形槽(87)、第三连接杆(88)、第四连接杆(89)、第二螺母(90)、第一连接轴(91)、第十一腰形槽(92)、第十二腰形槽(93)、第十三腰形槽(94)、第五连接杆(95)、第六连接杆(96)、第十四腰形槽(97)、第十五腰形槽(98)、第七连接杆(99)、第十六腰形槽(100)、第八连接杆(101)、第三螺母(102)、第二连接轴(103)、第二丝杠(104)、第三电动机(105)、第六固定板(106)、第七固定板(107)、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第八固定板(112)、第三丝杠(113)、第四电动机(114)、第一拨杆(115)、第九滑块(116)、第二拨杆(117)、第三拨杆(118)、第一传动轴(119)、第二传动轴(120)、第三传动轴(121)、第四传动轴(122)、第十滑块(123)、第四拨杆(124)、第五拨杆(125)、第六拨杆(126)、第三齿轮(127)、第四齿轮(128)、第五齿轮(129)、第六齿轮(130)、第一限位槽(131)、第五传动轴(133)、第九固定板(134)、第六传动轴(135)、第七传动轴(136)、第一支座(137)、第一支撑杆(138)、第八传动轴(139)、第九传动轴(140)、第七拨杆(141)、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滑块(143)、第十固定板(144)、第九拨杆(145)、第十传动轴(146)、第十一传动轴(147)、第十拨杆(148)、第十二滑块(149)、第十一拨杆(150)、第十二传动轴(151)、第十二拨杆(152)构成;
第一固定板(18)、若干第一散热鳍片(52)与第九固定板(134)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19)固定在若干第一散热鳍片(52)上,其输出轴固定第二齿轮(22);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0)外啮合,第三齿轮(127)、第四齿轮(128)、第五齿轮(129)、第六齿轮(130)与第一齿轮(20)内啮合;若干第一支座(137)在圆周上均布在第九固定板(134)上,若干第一支撑杆(138)分别固定在对应第一支座(137)上,若干第一支撑杆(138)与第一限位槽(131)配合用作第一齿轮(20)定位;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1)、第一十字联轴器中板(23)、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4)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49)、第四十字联轴器中板(50)、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1)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二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3)、第五十字联轴器中板(54)、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5)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2)、第八十字联轴器中板(73)、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4)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四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8)、第二十字联轴器中板(29)、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0)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五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2)、第三十字联轴器中板(43)、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4)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六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0)、第六十字联轴器中板(61)、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2)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七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7)、第七十字联轴器中板(68)、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69)三者通过间隙配合共同构成第八个十字滑块联轴器;第一十字联轴器底板(21)与第五齿轮(129)固定连接,二者与第五传动轴(133)同轴相连,第五传动轴(133)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四十字联轴器底板(51)与第六齿轮(130)固定连接,二者与第六传动轴(135)同轴相连,第六传动轴(13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五十字联轴器底板(53)与第四齿轮(128)固定连接,二者与第八传动轴(139)同轴相连,第八传动轴(139)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八十字联轴器底板(74)与第三齿轮(127)固定连接,二者与第七传动轴(136)同轴相连,第七传动轴(136)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九固定板(134)上;第一十字联轴器上板(24)、第四十字联轴器上板(49)、第五十字联轴器上板(55)、第八十字联轴器上板(72)分别通过第四传动轴(122)、第三传动轴(121)、第一传动轴(119)、第二传动轴(120)与第一带轮(26)、第七带轮(47)、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固定连接;第一带轮(26)、第四带轮(36)、第七带轮(47)三者通过第一砂带(27)相连,第八带轮(58)、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三者通过第四砂带(57)相连;第四传动轴(122)、第三传动轴(121)、第一传动轴(119)、第二传动轴(120)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滑块(25)、第四滑块(48)、第五滑块(56)、第八滑块(71)连接;第一滑块(25)、第四滑块(48)、第五滑块(56)、第八滑块(71)分别通过第七固定板(107)上的燕尾槽与之配合,第七固定板(107)分别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与第九固定板(134)固定连接;第六固定板(106)与第八固定板(112)均固定在第七固定板(107)上,第三电动机(105)与第四电动机(114)分别通过活动轴与第六固定板(106)与第八固定板(112)连接;第二螺母(90)通过第一连接轴(91)与第四固定板(45)活动连接、第三螺母(102)通过第二连接轴(103)与第五固定板(46)活动连接;第二丝杠(104)一端与第三电动机(105)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母(90)螺旋链接,第三丝杠(113)一端与第四电动机(114)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螺母(102)螺旋连接;第一滑块(25)、第四滑块(48)、第五滑块(56)、第八滑块(71)一端分别固定第五拨杆(125)、第六拨杆(126)、第一拨杆(115)、第三拨杆(118);第五拨杆(125)、第六拨杆(126)、第一拨杆(115)、第三拨杆(118)分别与第四固定板(45)上的第四腰形槽(80)、第二腰形槽(78)、第一腰形槽(75)、第十一腰形槽(92)间隙配合;第二拨杆(117)与第八带轮(58)活动连接,与第九滑块(116)固定连接,第四拨杆(124)与第四带轮(36)活动连接,与第十滑块(123)固定连接,第九滑块(116)与第十滑块(123)通过第七固定板(107)上的T形槽与之间隙配合;为保证第二连接轴(103)与第五固定板(46)连接时不接触第四固定板(45),须在第四固定板(45)上加工出矩形槽(76);第四拨杆(124)与第十三腰形槽(94)间隙配合,第二拨杆(117)与第十六腰形槽(100)间隙配合;为保证第四拨杆(124)、第二拨杆(117)不接触第四固定板(45),须在第四固定板(45)上加工出第三腰形槽(79)、第十二腰形槽(93);第二十字联轴器底板(28)、第三十字联轴器底板(44)、第六十字联轴器底板(60)、第七十字联轴器底板(69)分别与第一带轮(26)、第七带轮(47)、第九带轮(59)、第十二带轮(70)固定连接;第二十字联轴器上板(30)、第三十字联轴器上板(42)、第六十字联轴器上板(62)、第七十字联轴器上板(67)分别与第三带轮(34)、第五带轮(39)、第十带轮(63)、第十一带轮(66)固定连接;第二带轮(32)、第三带轮(34)、第十一带轮(66)通过第二砂带(31)连接,第五带轮(39)、第六带轮(40)、第十带轮(63)通过第三砂带(41)连接;第三带轮(34)、第五带轮(39)、第十带轮(63)、第十一带轮(66)分别与第九传动轴(140)、第十二传动轴(151)、第十一传动轴(147)、第十传动轴(146)固定连接;第九传动轴(140)、第十二传动轴(151)、第十一传动轴(147)、第十传动轴(146)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二滑块(33)、第三滑块(38)、第七滑块(65)、第六滑块(64)连接,第二滑块(33)、第三滑块(38)、第七滑块(65)、第六滑块(64)通过第十固定板(144)上的燕尾槽与之间隙配合;第十固定板(144)通过第九连接杆(108)、第十连接杆(109)、第十一连接杆(110)、第十二连接杆(111)与第七固定板(107)固定连接;第二滑块(33)、第三滑块(38)、第七滑块(65)、第六滑块(64)一端固分别定有第七拨杆(141)、第十二拨杆(152)、第十拨杆(148)、第九拨杆(145);第七拨杆(141)、第十二拨杆(152)、第十拨杆(148)、第九拨杆(145)分别与第五腰形槽(81)、第十腰形槽(87)、第八腰形槽(85)、第七腰形槽83间隙配合;第二带轮(32)、第六带轮(40)分别与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活动连接,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分别与第十一滑块(143、第十二滑块(149)固定连接,第十一滑块(143)、第十二滑块(149)通过第十固定板(144)上的T形槽与之连接;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分别与第十五腰形槽(98)、第十四腰形槽(97)间隙配合,为避免第八拨杆(142)、第十一拨杆(150)与第三固定板(37)接触,须在第三固定板(37)加工第九腰形槽(86)、第六腰形槽(82);第二固定板(35)与第五固定板(46)通过第五连接杆(95)、第六连接杆(96)、第七连接杆(99)、第八连接杆(101)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37)与第四固定板(45)通过第一连接杆(77)、第二连接杆(84)第三连接杆(88)、第四连接杆(89)固定连接。
CN202011199111.1A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Pending CN112355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9111.1A CN112355828A (zh)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9111.1A CN112355828A (zh)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5828A true CN112355828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9111.1A Pending CN112355828A (zh)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5828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6314A1 (en) * 2007-10-16 2010-09-23 Nagel Maschinen-Und Werkzeugfabrik Gmbh Pressing device for cutting means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nishing circumferential surfaces on cylindrical parts of a workpiece
CN202878068U (zh) * 2012-09-29 2013-04-17 株洲市石峰区德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细长轴表面砂带抛光装置
CN104827371A (zh) * 2015-05-22 2015-08-12 康天龙 一种弯管过砂机
CN205074460U (zh) * 2015-11-07 2016-03-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正畸弓丝弯制的送丝装置
CN105945689A (zh) * 2016-07-07 2016-09-21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周公转打磨设备
CN107116243A (zh) * 2017-06-05 2017-09-01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夹具
CN108890480A (zh) * 2018-07-10 2018-11-27 合肥连森裕腾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管件焊接加工用焊缝打磨修复装置
CN208811834U (zh) * 2018-08-24 2019-05-03 杭州东霖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抛光机
CN109986447A (zh) * 2019-05-14 2019-07-09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外壁打磨机
CN110883025A (zh) * 2019-11-23 2020-03-17 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外壁防腐层去除装置
CN110961919A (zh) * 2019-12-24 2020-04-07 江苏中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械用钢管定位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1469000A (zh) * 2020-05-29 2020-07-31 中北大学 管道打磨机器人机械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18674A (zh) * 2020-06-09 2020-09-04 青岛联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自动加工机床的打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6314A1 (en) * 2007-10-16 2010-09-23 Nagel Maschinen-Und Werkzeugfabrik Gmbh Pressing device for cutting means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nishing circumferential surfaces on cylindrical parts of a workpiece
CN202878068U (zh) * 2012-09-29 2013-04-17 株洲市石峰区德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细长轴表面砂带抛光装置
CN104827371A (zh) * 2015-05-22 2015-08-12 康天龙 一种弯管过砂机
CN205074460U (zh) * 2015-11-07 2016-03-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正畸弓丝弯制的送丝装置
CN105945689A (zh) * 2016-07-07 2016-09-21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周公转打磨设备
CN107116243A (zh) * 2017-06-05 2017-09-01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夹具
CN108890480A (zh) * 2018-07-10 2018-11-27 合肥连森裕腾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管件焊接加工用焊缝打磨修复装置
CN208811834U (zh) * 2018-08-24 2019-05-03 杭州东霖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抛光机
CN109986447A (zh) * 2019-05-14 2019-07-09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外壁打磨机
CN110883025A (zh) * 2019-11-23 2020-03-17 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外壁防腐层去除装置
CN110961919A (zh) * 2019-12-24 2020-04-07 江苏中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械用钢管定位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1469000A (zh) * 2020-05-29 2020-07-31 中北大学 管道打磨机器人机械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18674A (zh) * 2020-06-09 2020-09-04 青岛联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自动加工机床的打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4610A (en) Speed change gear assembly
KR20000023066A (ko) 볼나사너트, 그 볼나사너트를 사용한 직선안내장치 및스티어링용 볼나사 및 볼나사너트의 제조방법
KR102120338B1 (ko) 장구형 워엄의 제조장치
US11976712B2 (en) Transmission
CN112536667A (zh) 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的机床设备
CN201405219Y (zh) 双边双驱齿轮齿条消隙传动装置
CN112355828A (zh) 一种细长金属管打磨设备
CN102989938B (zh) 花键冷敲机
US3722312A (en) Method and nut for preloading ball screw assembli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the preload nut member
CN112122869B (zh) 一种自动化钢管焊接机器人
CN209902673U (zh) 一种双弧面凸轮驱动的数控双回转工作台
CN113231838B (zh) 一种数控回转工作台
CN113175497B (zh) 用于回转台的传动装置
CN114309183B (zh) 一种矩形管空间弯曲可变径成形装置
CN105964694B (zh) 高精度外圆辊压机
CN115007956A (zh) 一种精密螺纹铜管加工夹具
CN212144821U (zh) 一种数控滚齿机回转工作台
CN114952590A (zh) 一种大型齿轮单向磨粒流分度抛光装置及方法
CN205887657U (zh) 高精度外圆辊压机
CN113182758A (zh) 一种片式散热器单元片与集油管组装焊接的支撑定位装置
CN113175509A (zh) 一种齿轮对研装置的同步回转摩擦传动机构
CN111761460A (zh) 六轴五联动磨床
CN216912755U (zh) 一种不锈钢圆管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5880496U (zh) 一种片式散热器单元片与集油管组装焊接的支撑定位装置
CN212704812U (zh) 一种齿轮滚花键工序快速装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