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2993A -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2993A
CN112352993A CN202011367455.9A CN202011367455A CN112352993A CN 112352993 A CN112352993 A CN 112352993A CN 202011367455 A CN202011367455 A CN 202011367455A CN 112352993 A CN112352993 A CN 112352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ner cavity
dehumidifying
fresh air
moi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7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世山
刘剑君
李成伟
韦林林
诸葛水明
吴飞飞
王恒
马骥
应小勇
胡用
刘帅帅
徐学冲
王庆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74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2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2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2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3/00Preparing tobacco in the factory
    • A24B3/10Roasting or cooling tobacc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02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heating the drying air indirectly, i.e. using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26B21/086Humidity by condensing the moisture in the drying medium, which may be recycled, e.g. using a heat pump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0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00/22Tobacco le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包括加热除湿房,加热除湿房内通过隔板分隔出至少一内腔和至少一外腔,外腔与环境空气相通,内腔与烤房相通形成烘干气流的循环通道;内腔侧壁或隔板上还设有新风口和排湿口;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关闭,烘干气流在内腔与烤房组成的闭路循环通道内循环运动;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打开,烤房内的暖湿回风进入内腔,进入内腔的部分暖湿回风经排湿口排出至内腔外,同时,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补入内腔。本发明解决了变黄期因为新鲜烟叶等细胞尚处在有氧呼吸、活体代谢阶段,烟叶等自体发热量较大,致使烤房内出现热量偏多、干球温度超出目标值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绿色发展成为社会主流观念以来,在农产品以及木材、纸张、海产品等等烘干领域,热泵代替燃煤热风炉、燃气热风炉、燃油热风炉渐渐成为主导技术。
烟叶热泵烘烤,是农产品热泵烘干领域的焦点。经过多家热泵企业的多年研发,烟叶烘烤热泵技术逐渐成熟,与2009国烟办综418号文件规定的密集型烤房以及保温板房配合的热泵烤烟房,正在烟区逐步推广开来。
在烟叶170小时烘烤过程中,烤房内干湿球温度缓慢变化并且干湿球温度控制精度要求不超过目标值±1℃,为了适应这种严格的烘烤工艺,热泵烤烟房都只能采取一只热泵机组对应一间烤房的“一对一”配合模式,这只热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节自身制热能力、除湿能力以满足烟叶严格的烘烤工艺要求。
在这种一只热泵机组对应一间烤房的“一对一”配合模式和新鲜烟叶批量式烘烤条件下,业界普遍对烤烟房排湿时的暖湿出风进行余热热泵回收,形成了由内除湿内加热热泵子系统和外吸热内加热热泵子系统两套热泵子系统组成的热泵机组结构。
但是,烟叶、中草药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烘干,通常伴随着复杂的烘烤工艺要求。请参考图1,例如烟叶烘烤时间长达一周170小时以上,烘烤工艺十分严格,烟叶170小时烘烤过程通常要分解成变黄、定色、干筋三大烘烤工艺期间、十大细化工艺阶段,烤房内干湿球温度缓慢变化,干球温度自30℃起步一路缓慢上涨直到68℃,湿球温度自30℃起步一路缓慢上涨直到40℃,并且干湿球温度控制精度要求不超过目标值±1℃,以实现烤黄烤香烤干的技术目标。
其中,在第一个烘烤工艺期间即烟叶变黄期间,由于烤房内外温差小漏热量小,而标准烤房内悬挂的3万多片新鲜烟叶细胞尚处在有氧呼吸、活体代谢阶段,烟叶自体发热量较大,致使烤房内经常出现热量偏多、干球温度超出目标值的情况,需要向烤房环境外排热量。
为了解决变黄期烤房内部多余热量的外排问题,采用烤房烘干气流闭路循环的烘干热泵机组,通常设置有一机三用功能的热泵系统,即一套热泵系统带有三只换热器,一只换热器设置在环境空气中,两只换热器设置在烤房闭路循环气流通道中,通过电磁阀的切换,来分别实现内除湿内加热、内除湿外排热、外吸热内加热三种功能。
这种具有“一机三用”功能的热泵系统,虽然在外吸热内加热、内除湿内加热的主体功能外,增加了内除湿外排热的功能,解决变黄期烤房内部多余热量的外排问题,但是热泵系统结构过于复杂,在压缩机、节流阀和三只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了一只四通阀、两只电磁阀、三只单向阀,造成热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包括加热除湿房,所述加热除湿房内通过隔板分隔出至少一内腔和至少一外腔,所述外腔与环境空气相通,所述内腔与烤房相通形成烘干气流的循环通道;
所述内腔侧壁或隔板上还设有新风口和排湿口;
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关闭,烘干气流在所述内腔与所述烤房组成的闭路循环通道内循环运动;
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打开,所述烤房内的暖湿回风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的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排湿口排出至所述内腔外,同时,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补入所述内腔。
较佳地,所述新风口上设有新风风门,所述排湿口上设有排湿风门,所述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通过同一驱动装置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
较佳地,在所述内腔,所述排湿口的上方设置一排湿导向板,所述排湿导向板转动设置在所述隔板或内腔侧壁上,所述排湿风门打开时,所述排湿导向板展开;所述排湿风门关闭时,所述排湿导向板收起。
较佳地,所述排湿导向板与所述排湿风门通过同一驱动装置驱动。
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内腔侧壁或隔板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固定连接;
所述排湿导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或,所述排湿导向板通过连接绳或与所述排湿风门连接,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内腔侧壁或隔板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竖向设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的中部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固定连接;
当所述排湿导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时,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横杆和所述排湿导向板铰接。
较佳地,所述内腔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烤房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和至少一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
所述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的第一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外腔;
所述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的第二冷凝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的内除湿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关闭,所述烤房内的暖湿回风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的一部分暖湿回风先经所述内除湿模块后,与另外一部分暖湿回风混合,然后再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烤房;
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打开,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进入所述内腔,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烤房内;同时,所述烤房内的暖湿回风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的一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排湿口排出至所述内腔外,另一部分暖湿回风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烤房内。
较佳地,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排湿口的上方,且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下方,所述排湿口位于所述内除湿模块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内除湿模块包括第二蒸发器。
较佳地,所述内除湿模块还包括错流换热器,所述错流换热器包括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风路进口与所述错流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相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风路出口通过所述错流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风路进口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具有内除湿外排热功能,通过在内腔侧壁或隔板上还设有新风口和排湿口,以解决变黄期因为新鲜烟叶等细胞尚处在有氧呼吸、活体代谢阶段,烟叶等自体发热量较大,致使烤房内出现热量偏多、干球温度超出目标值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采用热泵机组,由于内腔侧壁或隔板上设置了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解决了变黄期烤房内多余热量的外排问题,热泵子系统不再承担内除湿外排热功能,系统都回归简单;热泵机组内除湿内加热与外吸热内加热两个热泵子系统,都回到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组成的简单的单回路制冷系统,撤销了“一机三用”系统中的四通阀、电磁阀、单向阀及分支管路,使热泵子系统的氟路结构简单化,系统可靠性大幅提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为三期间烟叶烘烤工艺干湿球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与烤房的联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的内循环加热示意图(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同时关闭);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的内循环加热示意图(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同时打开);
图6和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开闭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开闭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的后视图;
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开闭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排湿导向板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排湿导向板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的纵剖视图;
图12和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排湿导向板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关闭的状态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实施外排湿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气流闭路循环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排湿导向板与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同步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排湿导向板与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同步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实施外排湿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气流闭路循环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新风风门和排风风门设置在内腔侧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2至图20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发明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请参考图2至图20,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此装置对烘烤热源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热泵,也可以是燃煤热风炉、燃气热风炉、燃油热风炉等。烘干装置一般均包括加热除湿房1,加热除湿房1具有内除湿内加热功能和外吸热内加热功能,本发明为了解决如烟叶、中草药等变黄期烤房内部多余热量的外排问题,因此,需要将进入内除湿内加热模块中的部分暖湿空气外排,因此,本发明通过隔板13将加热除湿房1的内部空间分隔出至少一内腔11和至少一外腔12,外腔12与环境空气相通,内腔11与烤房2相通形成烘干气流的循环通道;
所述内腔侧壁1103或隔板13上还设有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
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同时关闭,烘干气流在所述内腔11与所述烤房2组成的闭路循环通道内循环运动;
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同时打开,所述烤房2内的暖湿回风进入所述内腔11,进入所述内腔11的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排湿口113排出至所述内腔11外,同时,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112补入所述内腔11。
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的打开和关闭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优选后者,如可以通过同一驱动装置驱动,也可以通过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以下以通过同一个驱动装置同时控制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的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为例,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考图2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烘干装置以热泵机组为例,此热泵机组由至少一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15和至少一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14组成,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15用于内除湿内加热,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14用于外吸热内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腔11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烤房2相通的进风口1102和出风口1101,进风口1102位于内腔11的下方,出风口1101位于内腔11的上方。出风口1101处设有第一风机16。
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14包括第一压缩机141、第一冷凝器143、第一节流装置142、第一蒸发器144,第一压缩机141、第一冷凝器143、第一节流装置142、第一蒸发器144顺序连接构成一供制冷剂循环的第一循环系统。其中,第一冷凝器143对应所述出风口1101设置在所述内腔11,第一蒸发器144设置在所述外腔12。
请参考图20,外腔12壁上设有外腔出风口和外腔进风口121,第一蒸发器144设置在外腔出风口处,且在此外腔出风口处,第一蒸发器144的外侧还设有第二风机17,此第二风机17用于将外部环境空气通过外腔进风口121吸入外腔12,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144(外部环境空气将热量放给第一蒸发器144内的制冷剂)后再排至外部环境中。
本实施例对外腔进风口121的设置不做限制,优选在外腔壁上开设若干小孔。
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15包括第二压缩机151、第二冷凝器153、第二节流装置152和内除湿模块,内除湿模块可以是蒸发器,也可以是蒸发器与错流换热器的组合,为了进一步提高烘干装置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以蒸发器与错流换热器的组合为例,即内除湿模块包括第二蒸发器155和错流换热器154,第二压缩机151、第二冷凝器153、第二节流装置152和第二蒸发器155顺序连接构成一供制冷剂循环的第二循环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错流换热器154为板式换热器,其包括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错流换热器154的热流体通道的进口与内腔11的进风口1102连通,所述错流换热器154的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155的风路进口相通,所述第二蒸发器155的风路出口通过所述错流换热器154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凝器153的风路进口相通。在错流换热器154的冷流体通道的风路出口处,还设有第三风机18,用于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同时关闭,进入内腔11的一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内除湿模块后排出(此部分的暖湿回风在错流换热器154的热流体通道中预冷、进入第二蒸发器155进一步降温除湿、再进入错流换热器154的冷流体通道再热之后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冷凝器153对应所述出风口1101设置在所述内腔11,内除湿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内腔11,并位于所述进风口1102和出风口1101之间。所述新风口112位于所述排湿口113的上方,且所述新风口112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143和第二冷凝器153的下方,所述排湿口113位于所述内除湿模块的下方。第一冷凝器143和第二冷凝器153顺序布置在出风口1101的下方,此处对第一冷凝器143是位于第二冷凝器153的上方还是下方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对第一压缩机141、第一节流装置142、第二压缩机151和第二节流装置152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制,优选第一压缩机141、第一节流装置142、第二压缩机151和第二节流装置152设置在外腔12。
所述新风口112上设有新风风门19,所述排湿口113上设有排湿风门110,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通过同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使得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同时打开、同时关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具有内除湿内加热、外吸热内加热功能,能够持续滤除烤房2内空气中的水蒸汽以降低闭路循环烘干气流的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能够持续对烤房2输入热量以提升烤房2烘干气流的干球温度;并且因为做热回收的内除湿模块的制冷剂蒸发压力明显高于外吸热蒸发器(第一蒸发器144),全系统的制热能效比居于高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具有内除湿外排热以降低烤房2内干湿球温度功能。
以烘烤烟叶为例,本发明在烟叶变黄期,当烤房2内热量多余、干球温度高于目标值时,能够通过隔板13上的电动推杆112(驱动装置以电动推杆112为例)同步驱动中隔板13上的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在补入新风的同时排出暖湿空气,排出烤房2富余热量,使烤房2干湿球温度回归目标值。
本发明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同步关闭,烘干气流在内腔11与烤房2上下连通组成的闭路通道中循环运动,即来自烤房2内的暖湿回风经所述进风口1102进入所述内腔11,进入所述内腔11的一部分暖湿回风先进入进风预冷、出风再热的高效内除湿模块,在错流换热器154的热流体通道中先预冷,再进入第二蒸发器155进一步降温除湿,然后再进入错流换热器154的冷流体通道再热之后排出,完成滤除水分;离开内除湿模块之后的这部分气流再和进入所述内腔11的另外一部分暖湿回风汇合,共同流过第一冷凝器143和第二冷凝器153,再次加热之后送回烤房2;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的热量来源,可以是第二蒸发器155从烤房2内的暖湿回风中吸收的热量,可以第一蒸发器144自外部环境空气吸收的热量,也可以是上述两者之和,视烤房2热量需求而定;
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同步打开,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112进入所述内腔11,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143和第二冷凝器153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1101排出至所述烤房2内;同时,所述烤房2内的暖湿回风经所述进风口1102进入所述内腔11,进入所述内腔11的一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排湿口113排出至所述内腔11外,另一部分暖湿回风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143和第二冷凝器153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1101排出至所述烤房2内。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同步打开,促进新风补入和暖湿气流排出,使新鲜烟叶细胞尚处在有氧呼吸、活体代谢阶段的烟叶自热产生的多余热量排往环境、烤房2干湿球温度回归目标值。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能够持续滤除烤房2内空气中的水蒸汽以降低烘干气流的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能够持续对烘干气流输入热量以提升烤房2的干球温度;并且因为做热回收的内除湿模块的制冷剂蒸发压力明显高于外吸热蒸发器,全系统的制热能效比居于高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具有内除湿外排热功能,以解决变黄期因为新鲜烟叶细胞尚处在有氧呼吸、活体代谢阶段,烟叶自体发热量较大,致使烤房2内出现热量偏多、干球温度超出目标值的问题。
本实施例设置有同步开闭的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如图5所示。以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112为例,电动推杆112安装在隔板13上,电动推杆112可以位于内腔11,也可以位于外腔12,由于内腔11需要对烘干空气进行加热,为了防止一部分热量作用于电动推杆112,因此,优选将电动推杆112设置在外腔12。所述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固定连接。
为了增加传动的稳定性,连接件滑动设置在隔板13上。本实施例对连接件的具体构造不做限制,可以是杆件,也可以是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竖向设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横杆113,所述连接横杆113的中部与所述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杆1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固定连接。
当烤房2内热量多余、干球温度高于目标值时,能够通过隔板13上的电动推杆112同步驱动隔板13上的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在补入新风的同时排出暖湿空气,排出烤房2富余热量,使烤房2干球温度回归目标值。
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关闭时,烘干气流在内腔11和烤房2之间闭路循环,实施内除湿内加热、外吸热内加热运行模式;
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打开时,新风口112处在最接近第一风机16所在的吸风口的位置,处在负压状态,环境新风自外腔12顶部的外腔进风口121进入外腔12,并经新风口112进入第一冷凝器143和第二冷凝器153加热之后,由第一风机16压入烤房2并使烤房2呈现微正压状态;同时,在第一风机16推动下,烤房2内的暖湿回风以较高速度和动压头进入内腔11,由于内腔11中进风预冷出风再热高效的内除湿模块的阻滞作用而造成回风气流动压头向静压头转换,致使排湿口113处气压升高,暖湿气流在压差推动下涌出排湿口113,完成烤房2内富余热量的排出,使烤房2干湿球温度回归目标值。
本实施例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的有益之处是:由于隔板13上设置了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解决了变黄期烤房2内多余热量的外排问题,热泵子系统不再承担内除湿外排热功能,系统都回归简单;热泵机组内除湿内加热与外吸热内加热两个热泵子系统,都回到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组成的简单的单回路制冷系统,撤销了“一机三用”系统中的四通阀、电磁阀、单向阀及分支管路,使热泵子系统的氟路结构简单化,系统可靠性大幅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基本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的新风口112、排湿口113、新风风门19、排湿风门110以及驱动装置均设置在隔板13上,而本实施例新风口112、排湿口113、新风风门19、排湿风门110以及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内腔侧壁1103上,请参考图20,本实施例除具有实施例1的全部优点外,还具有方便维修和补新风时不与外腔12争夺新风气流的优点。
实施例3
请参考图10至图1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了排湿导向板111,即在所述内腔11,所述排湿口113的上方以及内除湿模块的下方(即排湿口113与内除湿模块之间)设置一排湿导向板111,所述排湿导向板111转动设置在所述隔板13或内腔侧壁1103上。所述排湿风门110打开时,所述排湿导向板111展开;所述排湿风门110关闭时,所述排湿导向板111收起。
优选的,当新风口112、排湿口113、新风风门19、排湿风门110以及驱动装置均设置在隔板13上时,则排湿导向板111也设置在隔板13上;当新风口112、排湿口113、新风风门19、排湿风门110以及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内腔侧壁1103上时,则排湿导向板111也设置在内腔侧壁1103。以排湿导向板111转动设置在所述隔板13上为例,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同步关闭,排湿导向板111翻转到与隔板13平行位置(即贴合在隔板13上,此时排湿导向板111为收起状态),烘干气流在内腔11与烤房2上下连通组成的闭路通道中循环运动;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同步打开,排湿导向板111翻转到与隔板13垂直位置(此时排湿导向板111为打开状态),排湿导向板111与内腔11底壁组合成为一个临时通道,拦截向上气流并引导向外腔12排出,促进新风补入和暖湿气流排出,使新鲜烟叶细胞尚处在有氧呼吸、活体代谢阶段的烟叶自热产生的多余热量排往环境、烤房2干湿球温度回归目标值。
排湿导向板111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排湿导向板111和排湿风门110同步运动,即排湿导向板111、所述排湿风门110和新风风门19通过同一驱动装置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112为例,所述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竖向设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横杆113,所述连接横杆113的中部与所述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杆1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连接竖杆114,所述连接竖杆1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固定连接。
排湿导向板111、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可以同时设置在隔板13上,或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内腔11的侧壁1103上,本发明对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以同时设置在隔板13上为例。
连接件以及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滑动设置在隔板13的内部或隔板13的位于外腔12侧的一面,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当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位于隔板13的一侧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的上端还分别对应隔板13的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设置开口,即当开口分别与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完全错开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分别完全覆盖在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上,此时,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处于关闭状态;当开口分别与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重叠时,此时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可分别与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完全错开,此时,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处于打开状态(当开口分别与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部分错开、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分别与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部分错开时,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也处于打开状态)。
请参考图10至图1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排湿导向板111通过连接杆115与所述连接件铰接,具体的,连接杆115的一端与排湿导向板111上端面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横杆113铰接,连接杆115随着连接横杆113的上下滑动,将排湿导向板111拉向隔板13(最终使得排湿导向板111贴合在隔板13上)或将排湿导向板111向远离隔板13的方向推动(最终使得排湿导向板111与隔板13相垂直)。
请参考图16至图19,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所述排湿导向板111通过连接绳120与所述排湿风门110连接,通过弹性件与所述隔板13连接,本实施例对弹性件不做具体限制,如可以是弹簧116、压簧以及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以弹簧116为例。如:当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分别关闭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时,此时排湿导向板111贴合在隔板13上,即排湿导向板111收起,此时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处于伸出状态。当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向下做收缩运动时,带动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向下运动,新风风门19和排湿风门110分别将新风口112和排湿口113打开,此时,排湿风门110在向下旋转的过程中,拉动排湿导向板111向远离隔板13的方向转动,排湿导向板111在转动过程中拉伸弹簧116,直至排湿导向板111与隔板13垂直,此时,在排湿导向板111的下端,排湿导向板111与排湿风门110之间由连接绳120拉紧;在排湿导向板111的上端,排湿导向板111与隔板13之间通过弹簧116拉紧,目的是使排湿导向板111不会意外收起。接下来,当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向上做伸长运动时,弹簧116通过弹力将排湿导向板111向靠近隔板13的方向拉动,同时排湿风门110向上运动,将连接绳120放松,直至排湿导向板111贴合在隔板13上(即排湿导向板111处于收起状态,排湿导向板111与隔板13平行)。
进一步的,排湿导向板111为板状结构,其一端与隔板13轴转连接,另一端设置一中间短杆118,此中间短杆118与排湿导向板111垂直。此中间短杆118的一端与排湿导向板11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安装短杆119,安装短杆119沿远离所述排湿导向板111的方向设置,且安装短杆119与中间短杆118垂直。弹簧116的一端固定在隔板13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短杆119上。当排湿导向板111收起时,排湿导向板111位于隔板13和中间短杆118之间,中间短杆118与隔板13平行,弹簧116与中间短杆118平行。
位于所述中间短杆118的同一侧,所述排湿导向板111上固设一弧形套管117,连接绳120的一端固定在排湿风门110上,另一端穿过弧形套管117固定在排湿导向板111上。

Claims (10)

1.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除湿房,所述加热除湿房内通过隔板分隔出至少一内腔和至少一外腔,所述外腔与环境空气相通,所述内腔与烤房相通形成烘干气流的循环通道;
所述内腔侧壁或隔板上还设有新风口和排湿口;
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关闭,烘干气流在所述内腔与所述烤房组成的闭路循环通道内循环运动;
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打开,所述烤房内的暖湿回风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的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排湿口排出至所述内腔外,同时,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补入所述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上设有新风风门,所述排湿口上设有排湿风门,所述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通过同一驱动装置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所述排湿口的上方设置一排湿导向板,所述排湿导向板转动设置在所述隔板或内腔侧壁上,所述排湿风门打开时,所述排湿导向板展开;所述排湿风门关闭时,所述排湿导向板收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导向板与所述排湿风门通过同一驱动装置驱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内腔侧壁或隔板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固定连接;
所述排湿导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或,所述排湿导向板通过连接绳或与所述排湿风门连接,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内腔侧壁或隔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竖向设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的中部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门和排湿风门固定连接;
当所述排湿导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时,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横杆和所述排湿导向板铰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烤房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和至少一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
所述外吸热内加热热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的第一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外腔;
所述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的第二冷凝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内除湿内加热热泵机组的内除湿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在烘干气流闭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关闭,所述烤房内的暖湿回风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的一部分暖湿回风先经所述内除湿模块后,与另外一部分暖湿回风混合,然后再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烤房;
在烘干气流部分开路循环时,所述新风口和排湿口同时打开,环境新风经所述新风口进入所述内腔,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烤房内;同时,所述烤房内的暖湿回风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内腔,进入所述内腔的一部分暖湿回风经所述排湿口排出至所述内腔外,另一部分暖湿回风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加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烤房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排湿口的上方,且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下方,所述排湿口位于所述内除湿模块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除湿模块包括第二蒸发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除湿模块还包括错流换热器,所述错流换热器包括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风路进口与所述错流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相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风路出口通过所述错流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风路进口相通。
CN202011367455.9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Pending CN112352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7455.9A CN112352993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7455.9A CN112352993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2993A true CN112352993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3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7455.9A Pending CN112352993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29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322A (zh) * 2021-08-25 2021-12-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机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CN113876009A (zh) * 2021-08-25 2022-01-0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322A (zh) * 2021-08-25 2021-12-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机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CN113876009A (zh) * 2021-08-25 2022-01-0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WO2023024616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WO2023024636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机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0397A (zh) 一种基于多级热泵串联的多层带式干燥系统
CN107255411B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装置
CN213961765U (zh)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CN104359290A (zh) 以蒸发器进风口作为烘房新风口的空气源热泵烘房
CN107724027B (zh) 干衣机
CN112352993A (zh) 一种气路开闭结合烘干装置
CN108955219B (zh) 热泵烘干系统
CN207831891U (zh) 一种高效物理除湿热泵干燥机组
CN209512478U (zh) 热泵烘干设备
CN109405526B (zh) 一种自调式除湿烘干热泵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520282A (zh) 热泵烘干设备
CN104482748B (zh) 一种具有复合工作模式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209165936U (zh) 一种节能型热泵烘干机
CN208154958U (zh) 一种热泵干燥设备
CN204346064U (zh) 一种具有复合工作模式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206821956U (zh) 一种闭式排湿和开式热风联合使用的热泵烟叶烘干房
CN103115407A (zh) 烘干空调除湿一体机
CN211782649U (zh) 一种新型多用途干燥房
CN209165944U (zh) 冷热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烘干箱
CN217184777U (zh) 一种复合密闭烟草烘烤系统
CN213273672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除湿烘干系统
CN206504596U (zh) 一种整体式除湿烘干机
CN210242334U (zh) 一种带有热回收功能的半开式热泵除湿干燥装置
CN208998506U (zh) 一种具恒温除湿及卸荷热回收功能的纯冷媒热泵烘干机
CN208520100U (zh) 一种热回收高温热泵烤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