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1926B -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1926B
CN112351926B CN201980038492.4A CN201980038492A CN112351926B CN 112351926 B CN112351926 B CN 112351926B CN 201980038492 A CN201980038492 A CN 201980038492A CN 112351926 B CN112351926 B CN 112351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arrier
contact
coupling
contacts
coup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8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1926A (zh
Inventor
A·莱维
D·卡普
A·戈雅克
C·K·罗勒
A·帕夫连科
S·瓦赫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a Contac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ra Contac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a Contact GmbH filed Critical Era Contac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351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1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5/00Couplings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G5/06Couplings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r combined with, couplings or connectors for fluid conduits or electric cables
    • B61G5/10Couplings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r combined with, couplings or connectors for fluid conduits or electric cables for electric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29),包括:具有联接器壳体(32)的联接器(30);安装在联接器壳体(32)处的触点载体结构(34)和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它们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34)处并且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触点载体结构(34)可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装配而成。在每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处仅安装有所述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触点。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包括电气联接器,该电气联接器具有联接器壳体;安装在联接器壳体上的触点载体结构;以及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上并且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功能。
背景技术
电气或光学联接器用于轨道车辆中的信号传输和功率传输。这种联接器常常与自动或半自动的中央缓冲联接器一起供应。后者使得能够实现两个或更多个牵引车的联接成车列或脱开联接,而为此无需附加的操作人员。
图1示例性地示出电气联接器(电气车钩)10,该电气联接器是当前由申请人自己销售的联接系统的一部分。除了电气联接器10之外,该联接系统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在图1中未示出的手持式插头,它们通过保护软管与联接器10连接。
电气联接器10具有联接器壳体12,联接器壳体12主要由壳体本体14和活门16构成。活门16在联接时自动地相对于壳体14摆动,以使得活门释放安装在壳体本体14的端面侧处的触点载体结构20。在脱开时,活门16自动关闭并且覆盖触点载体结构20。弹簧结构18用于使得活门16在联接状态下被固定在其打开位置中,而在脱开状态下被固定在其闭合位置中。
根据图2,其再次单独示出了触点载体结构20,触点载体结构20由一件式的绝缘体21形成,在该绝缘体处安装有多个电气触点22a、22b、24a、24b、26a、26b和28a、28b。通过一件式触点载体结构21所配备的前述电气触点实现了不同的传输功能。因此,以22a、22b表示的触点用于数字数据传输,而电气触点24a、24b用于高频信号传输,触点26a、26b用于低频信号传输,并且电气触点28a、28b用于能量传输、即电流传输。因为电气触点用于不同的传输目的,所以它们在构造上彼此不同。这在图2中对于触点22a、22b和28a、28b可直接看出。然而,这同样也适用于触点24a、24b和26a、26b。例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触点24a、24b实施为镀金触点,而用于低频信号传输的触点26a、26b实施为镀银触点。
如由根据图2的视图还可看出的那样,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20处的触点关于中间对称轴线X形成几乎镜像对称的触点布置,该对称轴线X将触点载体结构20分成两半。在此,在图2中布置在触点载体结构20的左半部中的触点22a、24a、26a、28a实施成插头式触点,而布置在触点载体结构20的右半部中的触点22b、24b、26b、28b实施成插口式触点。在本文的技术背景下,触点承载结构20的左侧和右侧也被称为锥形侧或漏斗形侧。镜像对称的触点布置考虑到了电气联接器20应允许沿相反的方向联接的情况。
在图1和2中示出的类型的传统的电气联接器始终是用户特定的结构单元。这意味着,根据当前的客户要求,联接器必须针对项目重新设计和制造。因为每个联接是唯一的,所以产生了较长的交货时间。这特别是由于在机械和电气调整时的大量交互循环以及昂贵的放行过程。对于客户、例如车辆制造商来说,也需要昂贵的规划和昂贵的变化管理。此外,对文件提出了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其制造的方法,所述联接系统和方法使得能够显著地降低设计耗费和制造耗费。
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该任务。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有利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提出可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其包括具有联接器壳体的联接器、安装在联接器壳体上的触点载体结构、以及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处,并且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功能中的一个。根据本发明,触点载体结构可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装配而成。在每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处仅安装有所述多个触点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触点。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联接器实施为电气联接器。相应地,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上的触点构造为电气触点。然而,替代的实施形式也是可行能,尤其是在其中联接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光学触点的光学联接器的那些实施形式。在任何情况下,根据由特定应用场合产生的特定技术规定来设计触点。在铁道领域中,这些规定例如涉及插接周期的数量以及由于环境影响、冲击影响和振动影响而在这里遇到的恶劣的使用条件。
设置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有利于联接系统根据模块设计原理的模块化构造。通过这一模块设计原理尤其提供了标准化的连接(接口)可能性,通过这些连接(接口)可能性显著降低了构思成本和制造成本。也可以简单且快速地实现联接系统的事后的改变,因为仅须更换功能性模块,已经提前检查过该功能性模块的高效能性。当联接器应在考虑技术上的改进方案的情况下加装时,这是特别有利的。在此尽管是有利的构造,但是仍然保持了客户在其特定的应用场合中要实现的传输功能方面所需的灵活性。
本发明能够实现设计耗费和制造耗费的显著降低,并且同时确保仍然保持客户所需的功能性和灵活性。就此而言,本发明基于对优选在本技术领域上传输的信号的范围广泛且精确的分析。特别地,该分析形成了可由本发明实现的联接系统的模块化的基础。
只要在本申请中谈及,优选为电气触点或光学触点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功能,那么所述功能表示信号传输功能,即表征在联接系统之内的电气信号或光学信号的传输的功能。
优选地,可装配成触点载体结构的联接器的单独的各触点载体插入件由功能对构成,这些功能对分别包括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具有相同的功能。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触点载体结构内,为每个触点载体插入件分配有固定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根据安装在该触点载体插入件处的触点所具有的功能预先确定。
形成相应的功能对的触点载体插入件的安装位置优选地关于对称轴线镜像对称地布置,该对称轴线将触点载体结构分成两半。在这种情况下,其安装位置位于触点载体结构的一半中的那些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触头)实施为针式触点,而其安装位置位于触点载体结构的另一半中的那些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实施为插口式触点。在此,触点载体结构的前述两个半部尤其配属于联接器的漏斗侧或锥形侧。
优选地,联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手持式插头,所述手持式插头布置在联接器壳体之外;并且所述手持式插头具有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电气触点或是光学触点的多个触点插入件,所述电气或光学触点可与触点载体插入件之一的触点相连接。这种手持式插头例如通过保护软管与联接器壳体连接。在保护软管中优选引导电气的或光学导线,这些导线在联接器与手持式插头之间延伸。手持式插头用于将这些导线连接在车辆内。在该实施形式中,触点插入件及其手持式插头的触点和布置在联接壳体处的触点载体插入件以及其触点可以明显不同地实施。特别可能的是,通常必须非常少地手动插入和拔出的接触点载体插入件和手持式插头的触点与安装在联接器壳体处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和触点相比不太牢固并且一般以较小的技术耗费来实施。因此,后者位于联接系统的朝向外部空间的端面侧处,并且大致在将两个牵引车联接成(车列)车组和脱开时必须承受大量的插接周期(间入周期)而不被损坏。这些触点载体插入件和触点在联接过程和脱开过程期间短时间地向外部空间露出,否则会通过活门或通过联接的反联接器受到保护。对应地,对存在于联接系统的端面侧处的触点部件的技术要求明显高于对位于手持式插头中的对应的部件的技术要求。
该联接系统可由可彼此独立地安装的多个模块装配而成,其中,每个模块包括形成功能对之一的至少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和手持式插头的至少一个触点插入件以及在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之间的、第一、优选电气的或光学的连接件(连接部)和在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之一与手持式插头的触点插入件之间的第二、优选地电气的或光学的连接件(连接部)。
在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电气连接件(连接部)具有第一、优选地电气的或光学的导线,该导线将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的一个触点与另一触点载体插入件的一个触点联接。此外,第二连接件(连接部)具有第二、优选电气的或光学的导线,该导线将另一触点载体插入件的上述电气触点与手持式插头的触点插入件的一个触点联接。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直接紧固在另一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处。
触点载体插入件分别借助螺纹连接(螺钉连接件)可安装在联接器壳体处。
优选地,设有环绕的联接器密封件,它被保持在联接器壳体与由触点载体插入件组成的触点载体结构之间。
在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件,它能够借助螺纹连接(螺钉连接件)安装在联接器壳体处,其中,联接器密封件部分地被保持在保持器插入件与联接器器壳体之间。
安装在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处的电气触点的不同功能优选地包括至少一种数字数据传输、一种高频信号传输、一种低频信号传输和一种能量传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的方法,其中,上述模块预安装为使得提供多个不同的模块,然后选择与预先给定的目标配置相对应的模块,并且最后装配所选择的模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制造设置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的方法,该联接系统具有联接器和至少一个手持式插头,联接器具有联接器壳体和安装在联接器壳体处的触点载体结构,手持式插头布置在联接器壳体外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用于形成触点载体结构的、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其中,在每个单独的触点承载插入件上从多个触点中仅安装具有相同功能的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提供单独的、用于形成手持式插头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触点的触点插入件;预先安装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中的每个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至少一个触点插入件以及在触点载体插入件与触点插入件之间的连接件(部);选择与联接系统的预先给定的目标配置对应的那些模块;并且装配所选择的模块。在此,上述触点又优选地实施为电气触点或光学触点。
该方法使得能够由有限数量的、呈上述模块形式的、储存稳定的标准部件构成联接系统。因此,可以在比迄今为止的时间短得多的时间内构造特定的联接器变型。在此,唯一的变量最终是线缆的长度,所述线缆在布置在联接器壳体处的触点载体结构与手持式插头之间延伸,并且优选建立用于触点载体结构与手持式插头之间的信号传输的电气连接或光学连接。在此,对于每个模块来说,切断电缆、剥去绝缘层、止挡、安装和进行最终检查所要承受的安装耗费降低。所有其它构件库存可供使用。因此,可以在没有大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提供更换联接器,并且可以在滚动方法中无时间压力地进行维护。
以这种方式可以制造联接系统,该联接系统是单个模块的总和,其中,联接系统内的各模块分别具有(精确地一个)位置固定的位置,该位置在每个构造中是类似的,确切地说不仅在联接器中而且在手持式插头中。
附图说明
下文根据附图来进一步阐释本发明: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联接器;
图2示出根据图1的联接器的触点载体结构;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联接系统的一实施例,
图4示出在图3中示出的电气联接器的触点载体结构;
图5示出根据图3的电气联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造根据图3的联接系统的可预先安装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7示出用于显示安装在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处的双导线连接部的示意性的、部分剖切视图;
图8示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联接系统的模块型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3至8描述电气联接系统(车钩系统)29,该电气联接系统是在附图1和2中示出的、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的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在此,下面的描述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根据本发明的联接系统29通过这些方面不同于目前为止的解决方案,并且对于理解本发明是必需的。
联接系统29包括电气联接器30,其具有联接器壳体32,在联接器壳体的端面处安装有触点载体结构34。联接系统29还包括两个手持式插头36、38,这两个手持式插头分别通过保护软管40或42联接到电气联接器30的联接器壳体32。
在图4中示出触点载体结构34的根据本发明的构造。因此,与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相反,触点载体结构34不是实施为一件式触点载体21的形式,而是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和50a、50b装配而成。触点载体结构34在其两端处由两个保持器插入件(支架插入件)52a和52b包围(围上)。
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形成功能上分开的结构组件,使得只有具有相同的传输功能的电气触点相应安装在触点载体插入件中。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因此分别具有两个触点54a或54b,这两个触点用于数字数据传输。而触点载体插入件46a、46b分别配备有多个触点56a或56b,所述多个触点用于高频信号传输。因此,触点56a、56b例如实施为镀金触点。对应三个触点载体插入件48a或48b形成功能相同的组件。因此,这些触点载体插入件48a、46b中的每个分别配备有多个电气触点58a或58b,所述多个电气触点用于低频信号传输。触点58a、58b例如实施为镀银触点。最后,触点载体插入件50a、50b分别配备有多个电气触点60a或60b,所述多个电气触点用于能量传输(电流传输)。
电气触点54a、56a、58a、60a、54b、56b、58b、60b关于中间对称轴线Y形成镜面对称的触点布置,中间对称轴线将触点载体结构34分为两半。布置在图4中的触点载体结构34的左半部分中的电气触点54a、56a、58a和60a实施为插头触点(公触头)。相反地,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34的右半部分中的触点54b、56b、58b和60b实施为插口式触点(母触头)。触点载体结构34的左侧和右侧形成锥形侧和漏斗侧。
图5示出了通过图4所示的触点载体结构34的右半部分的立体剖面图。如从图5中可见的,联接器30具有环绕的联接器密封件62,其包围触点载体结构34。联接器密封件62被直接保持在联接器壳体32与各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以及两个保持器插入件52a、52b之间。因此,不像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解决方案中的情况那样,需要额外的零件来定位联接器密封件62。
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分别由直接紧固在联接器壳体32处(参见图4和5)的多个、例如两个螺钉(螺栓)形成,这两个螺钉啮合到相关联的螺纹孔64中。因此,不需要用于安装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的其它中间零件,例如呈为此专门设置的保持器框架和/或压条的形式的中间零件。由此显著减少了制造耗费和装配耗费。
在图6中基于示例以示意图表示,如何通过根据本发明将触点载体结构34细分成单独的、分别仅配备有功能相同的电气触点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来提供可安装的模块,从所述可安装的模块中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装配根据图3的联接系统29。
在所示的示例中,这样的模块由66标示,模块包括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其在图6中由68或70标示,以及模块包括触点插入件72,其包括在两个手持式插头36、38中的一个,并且能配备有多个电气触点。触点载体插入件68例如在此位于触点载体结构34的漏斗侧上,而触点载体插入件70位于触点载体结构34的锥形侧上。可预安装的模块66还包括两条电导线74和76,其中电导线74在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68与70之间延伸,而另一电导线76在手持式插头的触点载体插入件68和触点插入件72之间延伸。导线74将要安装在触点载体插入件70处的电气触点78与要安装在触点载体插入件68处的电气触点80联接。而电导线76将上述的电气触点80与要安装在触点插入件72处的电气触点82联接,触点载体插入件68将配备有所述电气触点80。这意味着两条电导线74、76以双重连接的方式汇聚在触点载体插入件68的电气触点80中,这将在后文中参考图7更详细地阐述。
模块66设计为实现在联接系统29中提供的传输功能之一,例如数字数据传输、高频信号传输、低频信号传输或能量传输。在此,模块66形成多个标准化组件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标准化组件分别在形成触点载体结构34的、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b至50a/b和手持式插头36、38的触点插入件(例如,图6中的触点插入件72)之间建立明确的分配。通过提供在图6中仅示例性示出的种类的不同的标准模块,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缺点,这些缺点尤其与客户特定结构单元的构造、制造、维护和翻新有关。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还使得可以在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之间提供所谓的交叉连接(横向连接),所述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被包含在联接器30的触点载体结构34中。在根据图6的示例中,这种交叉连接由电导线74提供,电导线74将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彼此联接。为此,将要安装在触点载体插入件68处的电气触点80设计为用于导线74、76的双重连接,如图7中更详细地示出的。
为了实现两条导线74、76的双重连接,首先将两条导线剥到长度L,即从它们的绝缘护套中释放出来。然后将它们的导线的金属线84或86与触点80电气联接,例如,压接、焊接或螺纹连接(拧紧)。最后,将触点80插入到形成在触点载体插入件68中的孔88中(也参见图6)并在那里固定。
导线74、76直接在电气触点80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双重连接可以借助低技术耗费实现。特别地,可以省去附加部件,像例如的常规的解决方案中使用的收缩管。在现有技术中,这些附加部件对于使导线的剥皮位置绝缘是必需的,从而满足必需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规定,所述规定例如规定用于铁道部门。在常规的解决方案中,压接点由于触点载体插入件的安装空间而位于触点载体插入件外部。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这些附加的部件,因为例如在这里,电线84和86的压接点直接位于绝缘的触点载体插入件68内部,从而可靠地遵守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规定。
在图8中,再次示出了电气联接系统29的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在此,为了简单起见,将电气联接器30的触点载体插入件标记为A至F,并且将两个手持式插头的触点插入件标记为a至f。缩写EKU-KS在此代表联接器30的锥形侧,缩写EKU-TS代表联接器30的漏斗侧,缩写HS-KS代表相应的手持式插头的锥形侧,缩写HS-TS代表相应的手持式插头的漏斗侧。
在根据图8的示例中,这样形成标准模块:联接器30的功能相同的两个触点载体模块B和手持式插头38的触点插入件c综合为预安装的功能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标准模块由组件形成,组件分别在联接器30或手持式插头36或38中具有固定限定的位置。因此,参考根据图6的示例,将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彼此连接的电导线74的长度是可以标准化确定的。仅电导线76的长度保持为可变量,该可变量仍必须根据具体项目来确定。由此可以对于相应的模块固定地定义和创建技术文档,而不必为每个项目专门创建。这显著减少了报价阶段和项目计划阶段的耗费。这在制造商和客户处的备件储存都产生主要优势。因此,本发明首次使得可以根据所谓的按订单配置原理(configured-to-order-Prinzip,简称CTO)来制造联接系统。从现有技术中,仅已知这样的解决方案,其根据按订单修改原理(modified-to-order-Prinzip,简称MTO)或甚至根据按订单设计/开发原理(designed/developed-to-order-Prinzip,简称DTO)工作。
如从以上阐述中明了的,所描述的技术优点尤其是由于以下情况产生的:根据本发明的联接系统10是各单个标准模块的总和,其中,每个模块在系统内具有其固定地预先给定的位置。这既适用于在联接器30中也适用于在相应的手持式插头36或38中设置的相应的标准模块的联接器部件。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无损地拆卸这种标准模块,而不会危及其它模块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概念,其提出了各单个标准模块的预先制造,使得可以将联接器30的联接器壳体32一件式实施。由此,需要更少的单个构件和连接元件,这导致要密封的接口位置的数量减少。这简化了密封设计以及对单个构件的处理。相比之下,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联接器壳体由多部分构成,其具有在壳体的后侧处的可移除的盖部。
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所述的实施例示例针对电气联接系统,该电气联接系统提供电气信号在联接器30与手持式插头36、38之间的传输。然而,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在传输光学信号的光学联接系统。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29),所述联接系统包括联接器(30),所述联接器具有:
联接器壳体(32),
安装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处的触点载体结构(34),以及
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所述多个触点安装在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处,并且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
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能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装配而成,
在每个单独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处仅安装有所述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触点;
其中,能由其装配出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的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由功能对构成,所述功能对包括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所述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具有相同的功能;
所述联接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手持式插头(36、38),所述手持式插头布置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外部,并且所述手持式插头具有多个触点插入件(72),所述多个触点插入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触点,所述触点能与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中的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的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相连接,所述联接系统能由能彼此独立地安装的多个模块(66)装配而成,其中,每个模块包括形成一个所述功能对的至少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和手持式插头(36、38)的至少一个触点插入件(72)以及在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74)和在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中的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与所述手持式插头(36、38)的所述触点插入件(72)之间的第二连接件(7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30)是电气联接器或光学联接器,并且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是电气触点或光学触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内部,向每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分配有固定的安装位置,所述固定的安 装位置根据安装在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的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所具有的功能来预先确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形成相应的所述功能对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的安装位置关于对称轴线(Y)镜像对称地布置,所述对称轴线将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分成两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安装位置位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的一半中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6a、48a、50a)的所述触点(54a、56a、58a、60a)实施为针式触点,并且安装位置位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的另一半中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b、46b、48b、50b)的所述触点(54b、56b、58b、60b)实施为插口式触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4)具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将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70)的一个所述触点(78)与另一触点载体插入件(68)的一个所述触点(80)联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76)具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将所述另一触点载体插入件(68)的前述触点(80)与所述手持式插头(36、38)的所述触点插入件(72)的一个所述触点(82)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直接紧固在所述另一触点载体插入件(68)的所述触点(80)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分别能借助螺纹连接件(64)安装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环绕的联接器密封件(62),所述联接器密封件被保持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和由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装配而成的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件(52a、52b),所述保持器插入件能借助螺纹连接件(64)安装在所述联接器壳体处,其中,所述联接器密封件(62)部分地被保持在所述保持器插入件(52a、52b)与所述联接器壳体(32)之间。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处的电气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的不同功能包括至少一种数字数据传输、一种高频信号传输、一种低频信号传输和一种能量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插入件的触点为电气或光学的触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电气或光学的第一连接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电气或光学的第二连接件。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为电气或光学的第一导线。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为电气或光学的第二导线。
17.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29)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安装所述模块(66),从而提供多个不同的模块,
选择与预先给定的目标配置对应的模块(66),以及
装配所选择的所述模块(66)。
18.一种用于制造为轨道车辆所设的联接系统(29)的方法,所述联接系统具有联接器(30)和至少一个手持式插头(36、38),所述联接器具有联接器壳体(32)和安装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处的触点载体结构(34),所述手持式插头布置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外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形成所述触点载体结构的、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由功能对构成,其中,所述功能对包括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所述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具有相同的功能,
提供单独的、用于形成所述手持式插头(36、38)的、具有相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62)的触点插入件(72),所述触点能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44a、44b、46a、46b、48a、48b、50a、50b)中的一个触点载体结构的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相连接,
预先安装多个模块(66),所述多个模块中的每个模块(66)包括形成一个所述功能对的至少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至少一个所述触点插入件(72)以及在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74)和在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中的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与所述触点插入件(72)之间的第二连接件(76),
选择与所述联接系统(29)的预先给定的目标配置对应的模块(66),以及
装配所选择的模块(66)。
CN201980038492.4A 2018-06-08 2019-06-07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Active CN1123519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3776.1A DE102018113776A1 (de) 2018-06-08 2018-06-08 Kupplungssystem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DE102018113776.1 2018-06-08
PCT/EP2019/065024 WO2019234242A1 (de) 2018-06-08 2019-06-07 Kupplungssystem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1926A CN112351926A (zh) 2021-02-09
CN112351926B true CN112351926B (zh) 2023-07-04

Family

ID=6713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8492.4A Active CN112351926B (zh) 2018-06-08 2019-06-07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53145A1 (zh)
EP (1) EP3802263B1 (zh)
CN (1) CN112351926B (zh)
DE (2) DE102018113776A1 (zh)
ES (1) ES2960068T3 (zh)
PL (1) PL3802263T3 (zh)
WO (1) WO20192342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00682A1 (de) * 2020-01-14 2021-07-15 Era - Contact Gmbh Verbindungsteil für ein Steckverbindungssystem
DE102020122398A1 (de) * 2020-08-27 2022-03-03 Voith Patent Gmbh Elektrokontaktkupplung für spurgeführte fahrzeuge
BR112023019714A2 (pt) * 2021-04-01 2023-10-31 Voith Patent Gmbh Acoplamento de contato elétrico e acoplamento de amortecimento central para veículo ferroviári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0105A (en) * 1920-02-11 1926-01-19 Herbert E Van Dorn Electric coupling for railway vehicles
US3678442A (en) * 1968-02-06 1972-07-18 Dresser Ind Automatic electric coupler
WO2005034300A1 (en) * 2003-10-07 2005-04-14 Dellner Couplers Ab An electrical termial block and a connector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3823A (en) * 1964-10-20 1966-08-02 Walton Products Inc Automatic coupler
US3506139A (en) * 1968-02-06 1970-04-14 Dresser Ind Automatic electric coupler
US3606030A (en) * 1970-03-13 1971-09-20 Westinghoue Air Brake Co Automatic electric line coupler with removable contact unit
US4957208A (en) * 1989-05-24 1990-09-18 American Standard Inc. Multiple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portion for an automatic railway coupler
EP1302381B1 (de) * 2001-10-16 2005-08-17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DE20205787U1 (de) * 2002-04-13 2002-07-25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Modularer Steckverbinder
EP1826093B1 (de) * 2006-02-28 2008-08-27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Anordnung zum Durchschalten von Daten- und/oder Signalleitungen zwischen zwei Wagenkästen
BRPI0807640B1 (pt) * 2007-02-15 2019-09-03 Dellner Couplers Ab conector e bloco de conexão em um dispositivo acoplador de trem, disposto para conexão de veículos que usam trilhos
DE102014110660A1 (de) * 2014-07-29 2016-02-04 Voith Patent Gmbh Elektrokontaktkupplung mit Schnittstelle
DE102014110668A1 (de) * 2014-07-29 2016-02-04 Voith Patent Gmbh Elektrokontaktkupplung mit Querverbinder
DE202015106434U1 (de) * 2015-11-26 2017-03-0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zum Aufnehmen von modularen Kontakteinsätzen
DE102015107230A1 (de) * 2015-05-08 2016-11-10 Voith Patent Gmbh Schnittstellenanordnung für eine Daten-, Signal- und/oder Sprachübertragung
SE540944C2 (en) * 2017-07-19 2019-01-02 Dellner Couplers Ab Train coupler connector module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first rail vehicle to a second rail vehicle
WO2020068776A1 (en) * 2018-09-24 2020-04-02 Diagnosys Inc. Testing of trainline communications
DE102019218618A1 (de) * 2019-11-29 2021-06-02 Siemens Mobility GmbH Steckverbindungseinheit, insbesondere für bahntechnische Anlag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nutzung
DE102020122398A1 (de) * 2020-08-27 2022-03-03 Voith Patent Gmbh Elektrokontaktkupplung für spurgeführte fahrzeuge
EP4315526A1 (en) * 2021-03-30 2024-02-07 Stä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0105A (en) * 1920-02-11 1926-01-19 Herbert E Van Dorn Electric coupling for railway vehicles
US3678442A (en) * 1968-02-06 1972-07-18 Dresser Ind Automatic electric coupler
WO2005034300A1 (en) * 2003-10-07 2005-04-14 Dellner Couplers Ab An electrical termial block and a connector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60068T3 (es) 2024-02-29
DE102018113776A1 (de) 2019-12-12
EP3802263B1 (de) 2023-08-02
US20210253145A1 (en) 2021-08-19
DE202019005502U1 (de) 2020-10-16
WO2019234242A1 (de) 2019-12-12
PL3802263T3 (pl) 2024-01-22
CN112351926A (zh) 2021-02-09
EP3802263A1 (de) 202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1926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CN101317306B (zh) 包括介质转换器的连接器
CN102195192B (zh) 混合连接器
EP2125478B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block in a train coupler arranged for connection of rail vehicles
CN100514103C (zh) 双工插头适配器模块
CN102722003A (zh) 光电连接器
KR102227622B1 (ko) 동축 플러그 커넥터용 외부 전도체 장치
RU2698313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штекер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CN102870024B (zh) 具有光发送器的连接器和线缆
US6840779B2 (en) High power data line connection
CN110997446B (zh) 用于将第一轨道车辆电气联接至第二条轨道车辆的列车联接器连接器模块
CN107428347B (zh) 用于传送数据和/或信号的设备
US7070448B2 (en) Coaxial/triaxial adapter assembly including an adapter and interchangeable connector ends and method
CN117317694A (zh) 水密光电连接器
US20140065879A1 (en) F-Connector with Chamfered Lock Ring
US11710933B2 (en) Terminal module, and connector
AU7493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342308A (zh) 电缆连接器装置、电缆连接器以及挤压装置
JPH0771095B2 (ja) データ伝送ネットワークの接続装置
JP7003743B2 (ja) Catv用屋外装置、catv用屋外装置セット、及び、catv用屋外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GB2320623A (en) Coaxial connecting means
CN116646788A (zh) 单通道连接器和包括单通道连接器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