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0499A -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0499A
CN112350499A CN202011134081.6A CN202011134081A CN112350499A CN 112350499 A CN112350499 A CN 112350499A CN 202011134081 A CN202011134081 A CN 202011134081A CN 112350499 A CN112350499 A CN 112350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motor
bonding
carrier member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40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涛
陆志成
何爱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40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0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0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2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马达用于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马达包括固定部件和载体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支架粘接,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抗起屑部和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一抗起屑部靠近所述载体部件,所述第一粘接部靠近所述支架。该马达能避免或者减少固定部件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碎屑,还能保证固定部件与其他部件的稳固连接。

Description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作为摄像模组的重要组成结构,主要用于实现摄像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自动对焦功能。
目前的马达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一是马达的固定部件与载体部件容易在工作或者可靠性测试过程中产生碎屑,这些碎屑掉落至摄像模组的光路中,会形成黑斑、污点等,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二是马达的固定部件在与摄像模组的其他部件进行粘结时,容易出现粘结不牢靠的问题,进而导致摄像模组无法进行拍照。由此可见,实有必要对现有的固定部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其通过对固定部件的改进,既解决马达在工作或者可靠性测试过程中产生碎屑的问题,也能够保证固定部件与摄像模组的其他部件之间的粘结牢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马达,用于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马达包括固定部件和载体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支架粘接,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抗起屑部和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一抗起屑部靠近所述载体部件,所述第一粘接部靠近所述支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马达中的固定部件进行改进,将相关技术中整体结构性质单一的固定部件改进为同时具有第一抗起屑部和第一粘接部两种不同性质部件的底座,从而使得固定部件既能够满足抗冲击、防起屑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较容易粘接的要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材料制成的固定部件只能在某一方面特性较好、难以兼顾不同性能要求的难题,也就使得整个马达的性能得以优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采用第一粘接部与第一抗起屑部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有利于使固定部件与载体部件、支架等之间的组装更加方便以及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较多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时的公差问题,使装配更准确;再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固定部件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第一粘接部与第一抗起屑部能够更加紧密的形成结构稳定可靠的固定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之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固定部件。
第一粘接部与第二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仍然可以得到固定部件。采用上述结构时,便于对第一粘接部、第一抗起屑部分别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还包括驱动件,所述载体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上方,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载体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
在固定部件中,用于与载体部件相对移动、进行撞击的部位是第一抗起屑部,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防起屑作用,因此能够避免或减少固定部件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碎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远离所述载体部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载体部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支架固定粘接。
在固定部件中,用于与支架进行固定粘接的是第一粘接部,其具有良好的粘接作用,因此能够通过第一粘接部与支架之间的稳固粘接,来保证固定部件与支架之间的稳固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起屑部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时,可利用第一抗起屑部的结构强度大等特点,使载体部件相对于此类材料制成的第一抗起屑部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载体部件在可靠性试验中撞击第一抗起屑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碎屑,从而避免因产生碎屑对摄像模组成像效果带来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抗起屑部采用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可表现出较优的抗起屑特性,故载体部件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移动,或者载体部件撞击第一抗起屑部时,不会产生碎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起屑部朝向所述载体部件方向的表面上设有凸起的弹性部件,所述载体部件朝向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时,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
通过在第一抗起屑部朝载体部件方向的表面上设置弹性部件,可以对载体部件朝第一抗起屑部移动时、尤其是载体部件撞击第一抗起屑部时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这样有利于进一步避免因二者碰撞产生的碎屑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部采用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优的粘接特性,其在与摄像模组中的支架进行粘接固定时,能够与支架牢固、可靠地粘接在一起,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部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上的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载体部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支架固定粘接;其中,所述第二面朝所述支架的方向设有若干凸起部,使所述第二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面固定粘接的表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面匹配的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接部为连接在第一抗起屑部上的基板,该基板将与支架固定粘接的第二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支架与第二面固定粘接的表面也与第二面的形状相匹配,从而通过凹凸不平的结构改进,增加第二面与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二者具有更大的固定粘接面积,提高粘接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外边缘朝所述载体部件方向延伸形成有封闭的挡板,所述载体部件靠近所述挡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面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的开口外边缘处设有朝向载体部件的挡板,利用挡板将载体部件挡在开口之外。这样设置,即便固定部件因受到载体部件的碰撞而产生有少量碎屑,这些碎屑也不会掉落至开口中,故能有效避免碎屑进入摄像模组光路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设有倾斜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自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基板的外边缘的方向由高至低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倾斜的排屑槽,可以及时排掉固定部件上产生的少量碎屑,不至于发生碎屑堆积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还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运动,所述载体部件与所述待驱动物体粘接,所述载体部件包括第二粘接部和第二抗起屑部,所述第二粘接部靠近所述待驱动物体,所述第二抗起屑部靠近所述固定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马达中的载体部件也进行改进,将相关技术中整体结构性质单一的载体部件改进为同时具有第二抗起屑部和第二粘接部两种不同性质部件的载体,这样就能够使得载体部件既能够满足抗冲击、防起屑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较容易粘接的要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材料制成的载体部件只能在某一方面特性较好、难以兼顾不同性能要求的难题,最终使得整个马达的性能也得以提高优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载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之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载体部件。
载体部件采用第二粘接部与第二抗起屑部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有利于使载体部件与固定部件、待驱动物体等之间的组装更加方便、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较多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时的公差问题,使装配更准确;再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载体部件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第二粘接部与第二抗起屑部能够更加紧密的形成结构稳定可靠的载体部件。另外,第二粘接部与第二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仍然可以得到载体部件。采用上述结构时,便于对第二粘接部、第二抗起屑部分别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抗起屑部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
在载体部件中,用于与固定部件相对移动、进行撞击的部位是第二抗起屑部,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防起屑的作用,因此能够避免或者减少载体部件与固定部件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尤其是,由于固定部件与载体部件上分别具有第一抗起屑部和第二抗起屑部,故第二抗起屑部对第一抗起屑部进行冲击、碰撞时,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止起屑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抗起屑部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
在载体部件中,用于与待驱动物体进行固定粘接的是第二粘接部,其具有良好的粘接作用,因此能够通过第二粘接部与待驱动物体之间的可靠粘接,来保证载体部件与待驱动物体之间的稳固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接部采用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抗起屑部采用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两种材料能够满足分别满足第二粘接部对易粘接且粘接牢靠的特性要求、以及第二抗起屑部对于抵抗冲击且不易产生碎屑的特性要求。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运动,所述待驱动物体为镜头和/或感光芯。
由于采用了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马达,故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也能起到上述作用,使一个马达能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既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防起屑作用,又具有良好粘接特性。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马达。
由于采用了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马达,故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也能起到上述作用,使一个马达能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既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防起屑作用,又具有良好粘接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外壳);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马达中的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马达中的固定部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再一种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有外壳)。
附图标记说明:1、马达;10、固定部件;11、第一抗起屑部;111、弹性部件;12、第一粘接部;12a、第一面;12b、第二面;121、凸起部;122、开口;20、载体部件;21、第二抗起屑部;22、第二粘接部;30、外壳;2、支架;3、待驱动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马达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利用马达可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例如,马达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中,用于驱动摄像模组中的镜头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摄像模组的对焦、防抖等功能。
上述马达包括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作为马达的重要组成结构,在马达中一方面起到支撑、承托载体部件、配合载体部件实现调焦功能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马达是摄像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即马达中的固定部件是指马达基座这类结构,因此固定部件还起到与摄像模组中的其他重要零部件进行装配、固定粘接的作用。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固定部件是整体结构性质较为单一的基座,其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可靠性测试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马达中的载体部件的多次撞击,这种撞击会导致固定部件产生较多碎屑,这些碎屑掉落至摄像模组的光路中则会严重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若要解决该问题,则需要调整整个固定部件的结构特性,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旦调整固定部件的结构特性,使其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较少,则会引发新的问题——固定部件的粘接性能变得较差,具体是,固定部件不仅需要与载体部件之间发生相互碰撞,而且还需要与摄像模组中的其他重要零部件进行固定粘接,当固定部件不容易产生碎屑时,其粘接特性也变得很差,导致无法保证固定部件与摄像模组中的其他重要零部件之间的粘接牢固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本申请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固定部件无法同时保证不产生碎屑以及良好的粘接性能,因此发明人通过大量创造性劳动,提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马达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马达的外壳结构),图2是图1中上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图1中设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马达中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1,用于安装在支架2上,马达1包括固定部件10和载体部件20,固定部件10与支架2粘接,固定部件10包括第一抗起屑部11和第一粘接部12,第一抗起屑部11靠近载体部件20,第一粘接部12靠近支架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固定部件10改进为包括第一抗起屑部11和第一粘接部12两种不同性质的部件,并且使第一粘接部12位于靠近支架2的位置,以利用第一粘接部12的粘接特性与支架2进行粘接,并使第一抗起屑部11位于靠近载体部件20的位置,以使第一抗起屑部11与载体部件20要进行碰撞时能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防止或减少碰撞过程导致固定部件10产生碎屑。
其中,上述固定部件10与支架2粘接应当做广义地理解,即可以是仅固定部件10中的一部分结构与支架2粘接,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固定部件10的第一粘接部12在靠近支架2的位置上设置的同时,与支架2粘接。
总的来说,本申请实施例的首要发明点是在于本申请对马达中的固定部件提出了全新的技术方案,不再采用整体结构性质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重性能需求的固定部件,而是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部件结合到一个固定部件中,使固定部件既能够在与其他零部件结构相互碰撞的过程中避免或者减少碎屑的产生,又能够具有良好的粘接特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粘接部12与第一抗起屑部11一体成型构成固定部件10。采用这种一体成型的结构,一方面有利于使固定部件10与载体部件20、支架2等之间的组装更加方便、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较多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时的公差问题,使装配更准确;再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固定部件10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第一粘接部12与第一抗起屑部11能够更加紧密地形成结构稳定可靠的固定部件10。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粘接部12与第一抗起屑部11为分体结构,第一粘接部12与第一抗起屑部11之间固定连接构成固定部件10。第一粘接部与第二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仍然可以得到载体部件。采用上述结构时,便于对第一粘接部、第一抗起屑部分别生产加工。其中,第一粘接部12与第一抗起屑部11例如可以通过粘接、螺接、铆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将二者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结合图1至图5所示,马达1还包括驱动件(图未示出),该驱动件用于驱动载体部件20相对于固定部件10进行移动。具体地,载体部件20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的内部,驱动件用于驱动载体部件20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以使载体部件20撞击第一抗起屑部11。由于在固定部件10中,用来与载体部件20进行相互碰撞、冲击的部位是第一抗起屑部11,因此可以利用第一抗起屑部11具有良好抗冲击、抗起屑性能的特点,减少或者避免载体部件20与固定部件10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碎屑。
其中,驱动件既可以是电磁线圈式驱动件,也可以是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Alloys,SMA)驱动件,总之能够通过电流变化或磁场变化来驱动载体部件20相对于固定部件10中的第一抗起屑部11进行移动即可。另外,驱动件可以设置在固定部件10与载体部件20之间,以对载体部件20进行驱动。
可以理解的是,载体部件20除了可以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的内部,还可以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上方,只要载体部件20能够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以使载体部件20能够碰撞到第一抗起屑部11即可。
另外,第一粘接部12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远离载体部件20的一侧(即图4中第一粘接部12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的下端),且第一粘接部12与载体部件20之间具有间隔,第一粘接部12与支架2固定粘接。由于在固定部件10中,用来与支架2进行粘接的是第一粘接部12,因此可以利用第一粘接部12具有良好粘接性能的特点,使第一粘接部与支架之间具有稳固的粘接关系,进而保证固定部件10与支架2之间具有牢靠稳固的粘接关系。这样,在马达进行工作或测试的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出现固定部件与支架轻易脱离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马达1中的固定部件10进行改进,将相关技术中整体结构性质单一的固定部件10改进为包括第一抗起屑部11和第一粘接部12这两种不同性质结构的基座,并且使载体部件20能够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以使载体部件20只对第一抗起屑部11进行碰撞;此外,由于马达1需要安装在支架上,以通过支架支撑马达,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使第一粘接部12与支架固定粘接。通过这样的结构改进,能够利用第一抗起屑部11的抗起屑特点,避免载体部件20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载体部件20在撞击第一抗起屑部11的过程中产生碎屑,进而避免碎屑掉落至摄像模组光路中时,对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还能够利用第一粘接部12的粘接特点,实现固定部件10与支架之间的稳固连接,也即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部件10,既能够避免载体部件20的撞击所产生的碎屑,又能够保证与摄像模组的支架2具有稳固的连接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抗起屑部11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特种工程塑胶原料。低起屑是指第一抗起屑部11使用了具有较大强度特性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使其在与载体部件相互碰撞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碎屑,即便产生也仅是少量碎屑。不起屑则是指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强度能够使固定部件10与载体部件20相互碰撞过程中不会产生碎屑。
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时,可利用第一抗起屑部11的结构强度大等特点,使载体部件20相对于此类材料制成的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载体部件20在可靠性试验中撞击第一抗起屑部11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碎屑,从而避免或减轻因产生碎屑对摄像模组成像效果带来的问题。
为了使达到更好的抗起屑效果,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抗起屑部采用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通过商业购买获得。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可表现出较优的抗起屑特性,故载体部件20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或者载体部件20撞击第一抗起屑部11时,不会产生碎屑。
为了提高抗起屑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第一抗起屑部11,例如第一抗起屑部11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金属材料可以选自铝、铜、不锈钢等,上述金属材料的硬度能够保证载体部件20与第一抗起屑部11在相互撞击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碎屑材料,则第一粘接部12与支架2之间必然会出现粘接不牢靠的问题,因此第一粘接部12不能采用金属材料,而需要使用其他材料,但其他材料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也需要克服一定技术难度,对于这一点将在后文详述。
除了材料方面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对第一抗起屑部11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达到抗起屑功能。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图6和图7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马达中固定部件的其他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具体是,第一抗起屑部11朝向载体部件20方向的表面上设有凸起的弹性部件111,载体部件20朝向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时,与弹性部件111接触。其中,弹性部件111例如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抗起屑部11表面的金属弹片。当载体部件20位于固定部件10上方时,如图6所示,弹性部件111形成于第一抗起屑部11的上表面,当载体部件20位于固定部件10的内部时,如图7所示,弹性部件111形成于第一抗起屑部11的内表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抗起屑部11朝载体部件20方向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部件111,其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和缓冲能力,因此在载体部件20朝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时,尤其是载体部件20撞击第一抗起屑部11时,载体部件20实际上是撞击到弹性部件111,此时弹性部件111的弹性作用力会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避免因载体部件撞击固定部件造成的碎屑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既可以仅在材料方面进行改进来得到第一抗起屑部11,也可以同时对材料和结构方面进行改进。例如:第一抗起屑部11是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结构,且同时在第一抗起屑部11朝载体部件20方向的表面上设置有上述弹性部件111,通过多方面的改进使第一抗起屑部11的抗起屑作用最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接部12是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结构。其中,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通过商业购买获得。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优的粘接特性,其在与摄像模组中的支架2进行粘接固定时,材料表面的结合力较强,能够与支架2牢固、可靠地粘接在一起,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抗起屑部11和第一粘接部12均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且第一抗起屑部11是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结构,第一粘接部12是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结构。在制作固定部件10时,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具体是首先一次注塑成型得到第一抗起屑部11,然后在对第一抗起屑部11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在第一抗起屑部11的基础上在指定位置处加工成型得到第一粘接部12。通过两次注塑成型,得到具有两种不同性质但是成型为一体结构的固定部件10,从而既保留两种不同的结构特性,又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一次性模塑成型技术得到具有第一抗起屑部11和第一粘接部12的固定部件。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抗起屑部11采用金属材料,第一粘接部12采用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结构。由于金属材料本身的粘接性能较差,在非焊接或间接连接(例如通过螺接、铆接、销接等)的情况下,较难与其他材料成型为一体,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金属材料与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行复合的加工方法,包括:一次注塑成型得到第一粘接部12,然后在第一粘接部12上通过镀膜工艺得到沉积在第一粘接部12上的金属膜层,该金属膜层可以直接作为第一抗起屑部11,或者该金属膜层太薄的情况下,可以在金属膜层上进一步焊接可以作为第一抗起屑部11的金属结构。
除了材料方面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对第一粘接部12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达到良好的粘接效果。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一粘接部12为连接在第一抗起屑部11上的基板,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2a和第二面12b,第一面12a朝向载体部件20(即图9中第一面12a朝上),第二面12b朝向支架2(即图9中第二面12b朝下),且第二面12b与支架2固定粘接;其中,第二面12b朝支架2的方向设有若干凸起部121,使第二面12b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支架2与第二面12b固定粘接的表面形成为与第二面12b匹配的表面。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粘接部12的粘接能力,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作为第一粘接部12的基板的第二面12b上设置有若干凸起部121,这样就使得第二面12b的表面不再仅是平面,而是凹凸不平的表面,同时将支架2与第二面12b待粘接的表面设置为与第二面12b相匹配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再通过胶粘剂等胶粘材料对第二面12b与支架2进行粘接。由于改进后的结构大大增加了第二面12b与支架2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即增加了二者之间的固定粘接面积,故更有利于提高粘接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面12b为常规的平面、而非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时,可以使用胶带对第二面12b与支架2的待粘接平面进行粘接,这种结构的胶粘方式较易操作。而采用上述凹凸不平的第二面12b结构,则优选使用胶水对第二面12b与支架2的待粘结表面进行粘接,这种结构的胶粘方式可能会存在胶水溢出的问题,但是粘接后的可靠性更高。而为了解决溢胶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在第二面12b上还设置有溢胶槽(图未示出),具体是在靠近基板的外边缘处设置自第二面12b的表面朝远离支架2的方向内凹形成溢胶槽,这样,当使用胶水粘接第二面12b与支架2时,多余的胶水可以容置在溢胶槽中,从而解决胶水溢出的问题。
为了使固定部件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同时兼具减少起屑作用和良好粘接作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板的中部具有开口122,且开口122的外边缘朝载体部件20方向延伸形成有封闭的挡板(图未示出),载体部件20位于挡板背离开口122的一面。其中,在基板的中部设置开口122,其作用是保证摄像模组的光路通畅。虽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抗起屑部11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碎屑的产生,但即便有很少量碎屑产生,也可能会从开口122中掉落至摄像模组的光路中,进而仍对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申请在基板的开口122外边缘处设有朝向载体部件20的挡板,即围绕着基板的开口122朝载体部件20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圈挡板,利用挡板将载体部件20挡在开口122之外。这样设置,即便固定部件10因受到载体部件20的碰撞而产生有少量碎屑,这些碎屑也会被挡在挡板与基板之间、而不会掉落至开口122中,故能有效避免碎屑进入摄像模组光路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基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基板既能够遮挡碎屑、避免其进入摄像模组的光路,又能够具有良好的粘接特性,保证与支架2的稳定连接,不会在工作或者测试过程中出现二者相互脱离的问题。
考虑到载体部件20与固定部件10之间的相对移动、撞击仍可能产生很少量的碎屑,而这些碎屑若长期堆积在挡板与基板之间不能及时排出,则会越堆越多,难免会对马达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基板的第一面12a上设有倾斜的排屑槽(图未示出),排屑槽自挡板朝向基板的外边缘的方向由高至低倾斜设置。通过设置从内向外、由高到低进行倾斜的排屑槽,可以及时排掉固定部件10上产生的少量碎屑,不至于发生碎屑堆积的情况。
请参阅回图1和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马达1中,马达1还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3的运动,载体部件20与待驱动物体3粘接,载体部件20包括第二抗起屑部21和第二粘接部22,第二粘接部22靠近待驱动物体3,第二抗起屑部21靠近固定部件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载体部件20改进为包括第二抗起屑部21和第二粘接部22两种不同性质的部件,并且使第二粘接部22位于靠近待驱动物体3的位置,以利用第二粘接部22的粘接特性与待驱动物体进行粘接,并使第二抗起屑部21位于靠近固定部件10的位置,以使第二抗起屑部21与固定部件10要进行碰撞时能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防止或减少碰撞过程导致载体部件20产生碎屑。
其中,马达1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3是指马达的作用是带动待驱动物体3进行运动。例如,当马达1设置在摄像模组中时,待驱动物体3为镜头和/或感光芯片,使马达能够带动镜头和/或感光芯片,以实现对焦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待驱动物体3具体指镜头。
其中,上述载体部件20与待驱动物体3粘接应当做广义地理解,即可以是仅载体部件20中的一部分与待驱动物体3粘接,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是载体部件20的第二粘接部22在靠近待驱动物体3的位置上设置的同时,与待驱动物体3粘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粘接部22与第二抗起屑部21一体成型构成载体部件20。采用这种一体成型的结构,一方面有利于使载体部件20与固定部件10、待驱动物体3等之间的组装更加方便、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较多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时的公差问题,使装配更准确;再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载体部件20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第二粘接部22与第二抗起屑部21能够更加紧密地形成结构稳定可靠的载体部件20。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粘接部22与第二抗起屑部21为分体结构,第二粘接部22与第二抗起屑部21之间固定连接构成载体部件20。第一粘接部与第二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仍然可以得到载体部件。采用上述结构时,便于对第一粘接部、第一抗起屑部分别生产加工。其中,第二粘接部22与第二抗起屑部21例如可以通过粘接、螺接、铆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将二者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为了起到更好的防止产生碎屑的作用,第二抗起屑部21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结构的内部,第二抗起屑部21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具体是,马达中的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抗起屑部21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以使第二抗起屑部21撞击第一抗起屑部11。这样,在载体部件20中,用来与固定部件10进行相互碰撞、冲击的部位是第二抗起屑部21,尤其是第二抗起屑部21是对第一抗起屑部11进行碰撞,这样就能够利用上述两个抗起屑部的抗冲击、防止起屑的作用,达到载体部件20相对于固定部件10进行移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避免或者减少产生碎屑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抗起屑部21除了可以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的内部,还可以位于第一抗起屑部11上方,只要第二抗起屑部21能够带动载体部件20相对于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以使第二抗起屑部21能够碰撞到第一抗起屑部11即可。
另外,第二粘接部22位于第二抗起屑部21远离固定部件10的一侧(即图2中第二粘接部22位于第二抗起屑部21的上方),第二粘接部22与待驱动物体3固定粘接。由于在载体部件20中,用于与待驱动物体3进行固定粘接的是第二粘接部22,因此可利用第二粘接部22具有良好粘接性能的特点,使第二粘接部22与待驱动物体3之间具有可靠稳固的粘接关系。这样,在马达进行工作或者测试的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出现载体部件与待驱动物体之间发生脱胶的情况。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将相关技术中整体结构性质单一的载体部件20也改进为包括第二抗起屑部21和第二粘接部22两种不同性质结构的载体结构,使得载体部件20也能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的结构性质,既能够更好地避免或者减少载体部件20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又能够保证载体部件20与待驱动物体3的稳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较优的抗冲击、防止起屑的效果,优选地,第二抗起屑部21与第一抗起屑部11采用相同的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保证最佳的防止产生碎屑的效果。
第二抗起屑部21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特种工程塑胶原料。低起屑是指第二抗起屑部21使用了具有较大强度特性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使其在与固定部件10相互碰撞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碎屑,即便产生也仅是少量碎屑。不起屑则是指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强度能够使载体部件20与固定部件10相互碰撞过程中不会产生碎屑。
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时,可利用第二抗起屑部21的结构强度大等特点,使此类材料制成的第二抗起屑部21相对于固定部件10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二抗起屑部21在可靠性试验中撞击固定部件10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碎屑,从而避免或减轻因产生碎屑对摄像模组成像效果带来的问题。
为了使达到更好的抗起屑效果,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抗起屑部采用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通过商业购买获得。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可表现出较优的抗起屑特性,故第二抗起屑部21相对于固定部件10移动,或者第二抗起屑部21撞击固定部件10时,不会产生碎屑。
第二粘接部22采用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通过商业购买获得。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优的粘接特性,其在与摄像模组中的支架2进行粘接固定时,材料表面的结合力较强,能够与支架2牢固、可靠地粘接在一起,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的马达1还包括外壳30,外壳30安装在固定部件10上,且与固定部件10围合形成安装腔,载体部件20容置于该安装腔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用于实现拍照、录制视频、视频通话、扫描影像等多种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
基于图1至图10所示的马达1,该马达1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3运动,待驱动物体3为镜头。
由于该马达1对固定部件10做了改进,因此能够在同一个固定部件上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的特性,使固定部件既能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起屑能力,又能具有良好的粘接能力,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材料制成的固定部件只能在某一方面特性较好、难以兼顾不同性能要求的难题,最终使得整个马达和摄像模组的性能也得以提高优化。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待驱动物体为感光芯片,马达用于驱动感光芯片运动,还可以是马达同时驱动镜头和感光芯片,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多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有基于图1至图10所述的马达1。
由于对电子设备中马达的固定部件进行改进,将相关技术中整体结构性质单一的固定部件改进为同时具有第一抗起屑部和第一粘接部两种不同性质部件的载体,这样就能够使得固定部件既能够满足抗冲击、防起屑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较容易粘接的要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材料制成的固定部件只能在某一方面特性较好、难以兼顾不同性能要求的难题,最终使得整个马达和电子设备的性能也得以提高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对马达1中的固定部件10进行改进,将相关技术中整体结构性质单一的固定部件10改进为包括第一抗起屑部11和第一粘接部12这两种不同性质结构的载体,从而既能够起到抗冲击、防起屑的作用,又能够起到良好的粘接特性的作用。尤其是,以马达1设置在摄像模组中、摄像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为例,载体部件20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10的第一抗起屑部11移动、以使载体部件20对第一抗起屑部11进行碰撞,利用第一抗起屑部11的良好抗冲击能力,有效避免撞击过程中固定部件10产生碎屑的问题;此外,由于马达1安装在具有支架2的摄像模组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使第一粘接部12与摄像模组的支架2进行固定粘接。通过这样的结构改进,能够利用第一抗起屑部11的抗起屑特点,避免载体部件20与固定部件10相互撞击的过程中产生碎屑,进而避免碎屑掉落至摄像模组光路中,最终避免对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还能够利用第一粘接部12的可靠粘接特点,实现固定部件10与支架2之间的稳固连接,也即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部件10,既能够避免因撞击所产生的碎屑,又能够保证与摄像模组的支架2具有稳固的连接关系。这是本申请的首要发明点。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的马达还对载体部件20也进行改进,将载体部件20的结构改进为包括第二抗起屑部21和第二粘接部22,这样,利用第二抗起屑部21与第一抗起屑部11进行相对移动或撞击,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部件10与载体部件20的抗起屑能力,使二者之间不会产生或者仅产生非常少量的碎屑。并且与此同时还能够保证固定部件与支架的稳固连接,以及保证载体部件与待驱动物体的稳固连接。这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重要发明点。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产品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马达,用于安装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固定部件和载体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支架粘接,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抗起屑部和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一抗起屑部靠近所述载体部件,所述第一粘接部靠近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固定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之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固定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包括驱动件,所述载体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上方,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载体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远离所述载体部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载体部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支架固定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采用低起屑或者不起屑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是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朝向所述所述载体部件方向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弹性部件,所述载体部件朝向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时,所述载体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采用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抗起屑部上的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载体部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支架固定粘接;其中,所述第二面朝所述支架的方向设有若干凸起部,使所述第二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面固定粘接的表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面匹配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外边缘朝所述载体部件方向延伸形成有封闭的挡板,所述载体部件靠近所述挡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面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设有倾斜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自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基板的外边缘的方向由高至低倾斜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运动,所述载体部件与所述待驱动物体粘接,所述载体部件包括第二粘接部和第二抗起屑部,所述第二粘接部靠近所述待驱动物体,所述第二抗起屑部靠近所述固定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载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之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载体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抗起屑部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抗起屑部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抗起屑部远离所述固定部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待驱动物体固定粘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部采用型号为LCP-529B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抗起屑部采用型号为LCP-96AC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18.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待驱动物体运动,所述待驱动物体为镜头和/或感光芯片。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马达。
CN202011134081.6A 2020-10-21 2020-10-21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350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4081.6A CN112350499A (zh) 2020-10-21 2020-10-21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4081.6A CN112350499A (zh) 2020-10-21 2020-10-21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499A true CN112350499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4081.6A Pending CN112350499A (zh) 2020-10-21 2020-10-21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04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015A (zh) * 2021-02-10 2021-06-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015A (zh) * 2021-02-10 2021-06-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9240A1 (zh) 一种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TWI701500B (zh) 鏡頭模組
CN110471153B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11493728B2 (en) Lens driving system and circuit module thereof
CN213367559U (zh) 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350499A (zh)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11484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016914U (zh) 一种音圈马达
US10634929B2 (en)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CN212231553U (zh) 一种摄像模组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918099B (zh) 一种摄像头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7918180B (zh) 光学驱动机构
CN211606604U (zh) 抗冲击摄像头
US20210109314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8284509B2 (en) Voice coil motor
CN203912063U (zh) 相机模组及其支架
CN113489890B (zh)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754642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300755B2 (en) Driving mechanism
CN112887570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37685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13382145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082785A1 (en)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CN214381092U (zh) 底座、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305117U (zh) 一种透镜驱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