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5622A -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5622A
CN112335622A CN202011223908.0A CN202011223908A CN112335622A CN 112335622 A CN112335622 A CN 112335622A CN 202011223908 A CN202011223908 A CN 202011223908A CN 112335622 A CN112335622 A CN 112335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main body
body box
tr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39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5622B (zh
Inventor
荣光义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Erq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rq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rq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Erq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39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5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5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5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5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5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26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monitoring insect presence, e.g. termi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25Mechanical sprayers
    • A01M7/0032Pressure spr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9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蚁监测诱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本装置采用了纯机械化设计,无需设置传感器、电机及电路等电气元件,依然可以实现对白蚁的智能化监测及诱杀;利用落在一号板的白蚁量使一号板发生升降,并通过感应组件实现二号杆的上移,最终使顶盖从固定柱上脱落,实现封板对进蚁管的封堵,将白蚁封在装置内,有效避免白蚁逃逸,也方便后续对白蚁进行集中灭杀;利用活塞原理,配合两个控制液体流向的单向阀,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使顶杆上下移动,即可实现活塞筒的吸药、排药动作,可在封板完成封堵后向一号板喷灭蚁剂,实现对白蚁进行诱杀。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监测诱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termite,white ant),亦称虫尉。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
地球陆地2/3面积上有白蚁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各大洲中仅南极洲尚未发现白蚁活动的痕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净初级生产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的50-60%。
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白蚁的品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繁殖蚁又有原始型繁殖蚁和补充型繁殖蚁之分。原始型繁殖蚁是从母巢中分飞出来的长翅型繁殖蚁,后配对脱翅建立巢群,当巢内原始蚁王蚁后衰老或死亡后,补充型繁殖蚁就会补充或替代有蚁王蚁后进行繁殖以保持巢群稳定。
白蚁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种苗。黑翅土白蚁对江河堤坝的破坏更为严重,白蚁对房屋、仓储物资、埋地塑料电缆等的蛀蚀造成巨大损失。
全球每年因白蚁危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亿美元。我国是受白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知白蚁470多种,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最常见的主要种类有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土垅大白蚁、栖北散白蚁等。白蚁危害区域非常广泛,无论是房屋建筑、水利电力、文物古建、风景园林,还是农林果木,都已成为白蚁危害的目标。白蚁对房屋建筑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对文物古迹、水库堤坝以及电力电缆、图书、档案、纸张、布匹等造成毁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此外,白蚁对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茶、桑等农作物和杉树、桉树、白杨、山核桃、杨梅等林木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现有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为了实现智能化,大多需要传感器、电机及电路等电气原件,成本较高;同时在对白蚁进行灭杀时,白蚁容易出现逃逸的情况,降低了诱杀的效果。
所以,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采用纯机械设计,无需设置传感器、电机及电路,并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主体箱、插杆、隔板、进蚁管及塞子;
主体箱下方设置有插杆,插杆下段设置有尖头;主体箱内设置有隔板,主体箱右侧下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有塞子;主体箱左侧底部设置有进蚁管,进蚁管右端连通主体箱,左端设置有开闭组件;主体箱左端顶部设置有一号释放组件;
主体箱内底设置有诱饵组件,隔板上设置有感应组件;感应组件一端与诱饵组件配合,另一端通过一号释放组件与开闭组件配合;主体箱右部还设置有杀蚁组件,杀蚁组件位于诱饵组件上方。
进一步的,诱饵组件包括一号板、一类弹簧、二号板及升降杆;
一号板位于隔板和主体箱内底之间,并通过一类弹簧连接主体箱内底;一号板左端铰接有二号板右端,二号板左端伸入进蚁管并搭接进蚁管内底;一号板顶部还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向上穿过隔板。
进一步的,感应组件包括三号板、一号杆、支撑杆、杠杆、二号杆及导向套;
升降杆顶端连接有三号板,三号板左端向下连接有一号杆;隔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铰接杠杆中段;一号杆底端压住杠杆右段;主体箱顶板设置有竖直的导向套;二号杆贯穿导向套,底端压住杠杆左段。
进一步的,开闭组件包括封板、一号转动杆、二类弹簧、一号拉绳及一号导线轮;
一号转动杆右端铰接在进蚁管外顶上,左端连接有封板;一号转动杆和主体箱外壁之间还连接有二类弹簧;主体箱外壁还设置有一号导线轮,一号拉绳底端连接一号转动杆、顶端绕过一号导线轮。
进一步的,一号释放组件包括固定柱、顶盖及侧板;
一号拉绳右端连接有顶盖,顶盖右侧连接有侧板;主体箱外顶连接有固定柱;
顶盖包住固定柱时,二号杆与侧板对应设置并位于侧板下方。
进一步的,二号杆顶端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螺接有螺纹杆。
进一步的,杀蚁组件包括活塞筒、吸液管、排液管、软管、喷药嘴、活塞板、活塞杆、顶杆及二号转动杆;
活塞筒固定在隔板上方,活塞筒内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活塞板,活塞板顶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活塞筒并高于主体箱;活塞杆顶端设置有顶杆;二号转动杆顶端铰接顶杆;
活塞筒底端连接有吸液管,吸液管伸出主体箱并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入活塞筒的一号单向阀;活塞筒底端还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向下穿过隔板并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出活塞筒的二号单向阀;隔板下方设置有喷药嘴,喷药嘴通过软管与排液管底端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二号拉绳、二号导线轮、三号导线轮及连接块;
隔板下方设置水平的滑杆,滑杆两端和主体箱内壁连接;滑杆上设置有滑套,滑套和主体箱内壁之间连接有三类弹簧;喷药嘴设置在滑套底部;滑套顶部连接有连接块;隔板顶面设置有二号导线轮,底面设置有三号导线轮;二号拉绳一端连接有连接块,另一端依次绕过三号导线轮、穿过隔板、绕过二号导线轮、穿过主体箱顶部并连接顶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二号释放组件;二号释放组件包括四号弹簧、套环及三号拉绳;
活塞板和活塞筒内顶之间连接有四号弹簧;三号拉绳右端连接套环,左端连接侧板;
二号转动杆底端支住主体箱外顶时,套环套在二号转动杆上。
进一步的,进蚁管左端设置有进口板,进口板上分布有若干进蚁孔;进蚁孔左端大、右端小。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落在一号板的白蚁量使一号板发生升降,并通过感应组件实现二号杆的上移,最终使顶盖从固定柱上脱落,实现封板对进蚁管的封堵,将白蚁封在装置内,有效避免白蚁逃逸,也方便后续对白蚁进行集中灭杀。
2,利用活塞原理,配合两个控制液体流向的单向阀,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使顶杆上下移动,即可实现活塞筒的吸药、排药动作,可在封板完成封堵后向一号板喷灭蚁剂,实现对白蚁进行诱杀。
3,本装置采用了纯机械化设计,无需设置传感器、电机及电路等电气元件,依然可以实现对白蚁的智能化监测及诱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一号释放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二号杆的结构图;
图5为移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二号释放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进口板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主体箱,102-插杆,103-隔板,104-进蚁管,105-塞子,106-进口板,107-进蚁孔;
2-诱饵组件,201-一号板,202-一类弹簧,203-二号板,204-升降杆;
3-感应组件,301-三号板,302-一号杆,303-支撑杆,304-杠杆,305-二号杆,306-导向套,307-螺纹筒,308-螺纹杆;
4-开闭组件,401-封板,402-一号转动杆,403-二类弹簧,404-一号拉绳,405-一号导线轮;
5-一号释放组件,501-固定柱,502-顶盖,503-侧板;
6-杀蚁组件,601-活塞筒,602-吸液管,603-排液管,604-软管,605-喷药嘴,606-活塞板,607-活塞杆,608-顶杆,609-滑套,610-滑杆,611-三类弹簧,612-二号转动杆;
7-移动组件,701-二号拉绳,702-二号导线轮,703-三号导线轮,704-连接块;
8-二号释放组件,801-四号弹簧,802-套环,803-三号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附图,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主体箱101、插杆102、隔板103、进蚁管104及塞子105;
主体箱101下方连接有插杆102,插杆102下段加工有尖头;主体箱101内固接有隔板103,主体箱101右侧下部加工有开口,开口装有塞子105;主体箱101左侧底部连接有进蚁管104,进蚁管104右端连通主体箱101,左端设置有开闭组件4;主体箱10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号释放组件5;
主体箱101内底设置有诱饵组件2,隔板103上设置有感应组件3;感应组件3一端与诱饵组件2配合,另一端通过一号释放组件5与开闭组件4配合;主体箱101右部还设置有杀蚁组件6,杀蚁组件6位于诱饵组件2上方。
实施例2
参考附图,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主体箱101、插杆102、隔板103、进蚁管104及塞子105;
主体箱101下方连接有插杆102,插杆102下段加工有尖头;主体箱101内固接有隔板103,主体箱101右侧下部加工有开口,开口装有塞子105;主体箱101左侧底部连接有进蚁管104,进蚁管104右端连通主体箱101,左端设置有开闭组件4;主体箱10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号释放组件5;
主体箱101内底设置有诱饵组件2,隔板103上设置有感应组件3;感应组件3一端与诱饵组件2配合,另一端通过一号释放组件5与开闭组件4配合;主体箱101右部还设置有杀蚁组件6,杀蚁组件6位于诱饵组件2上方。
其中,诱饵组件2包括一号板201、一类弹簧202、二号板203及升降杆204;
一号板201位于隔板103和主体箱101内底之间,并通过一类弹簧202连接主体箱101内底;一号板201左端铰接有二号板203右端,二号板203左端伸入进蚁管104并搭接进蚁管104内底;一号板201顶部还连接有升降杆204,升降杆204向上穿过隔板103。
其中,感应组件3包括三号板301、一号杆302、支撑杆303、杠杆304、二号杆305及导向套306;
升降杆204顶端连接有三号板301,三号板301左端向下连接有一号杆302;隔板103上固接有支撑杆303,支撑杆303顶端铰接杠杆304中段;一号杆302底端压住杠杆304右段;主体箱101顶板固接有竖直的导向套306;二号杆305贯穿导向套306,底端压住杠杆304左段。
其中,开闭组件4包括封板401、一号转动杆402、二类弹簧403、一号拉绳404及一号导线轮405;
一号转动杆402右端铰接在进蚁管104外顶上,左端连接有封板401;一号转动杆402和主体箱101外壁之间还连接有二类弹簧403;主体箱101外壁还固接有一号导线轮405,一号拉绳404底端连接一号转动杆402、顶端绕过一号导线轮405;
其中,一号释放组件5包括固定柱501、顶盖502及侧板503;
一号拉绳404右端连接有顶盖502,顶盖502右侧连接有侧板503;主体箱101外顶连接有固定柱501;
顶盖502包住固定柱501时,二号杆305与侧板503对应设置并位于侧板503下方。
其中,杀蚁组件6包括活塞筒601、吸液管602、排液管603、软管604、喷药嘴605、活塞板606、活塞杆607、顶杆608及二号转动杆612;
活塞筒601固定在隔板103上方,活塞筒601内装有上下活动的活塞板606,活塞板606顶部连接有活塞杆607,活塞杆607伸出活塞筒601并高于主体箱101;活塞杆607顶端连接有顶杆608;二号转动杆612顶端铰接顶杆608;
活塞筒601底端连接有吸液管602,吸液管602伸出主体箱101并装有控制液体流入活塞筒601的一号单向阀;活塞筒601底端还连接有排液管603,排液管603向下穿过隔板103并装有控制液体流出活塞筒601的二号单向阀;隔板103下方安装有喷药嘴605,喷药嘴605通过软管604与排液管603底端连通。
下面以本实施例介绍本装置进行监测诱杀白蚁放入方法;
首先通过插杆102将主体箱101插在监测区域,然后取下塞子105并向一号板201上放置诱饵,之后重新塞上塞子105;
将吸液管602外端伸入配制好的灭蚁剂中,并上拉顶杆608;顶杆608通过活塞杆607带动活塞板606上移,配合两个单向活塞阀,使吸液管602向活塞筒601内充注灭蚁剂,然后使二号转动杆612底端抵住主体箱101外顶并将顶杆608支住;
再通过一号拉绳404带动一号转动杆402顺时针转动,并带动封板401抬起,使进蚁管104左端打开;然后将顶盖502盖住固定柱501顶部并实现固定;此时二类弹簧403形变增大,二号杆305位于侧板503下方;
监测区域附近的白蚁寻觅到诱饵后,即通过进蚁管104进入到主体箱101;白蚁从二号板203爬上一号板201,并进食诱饵;这样二号板201的重量不断增大而逐渐下移,并通过升降杆204带动三号板301同步移动;
一号杆302也跟着三号板301下移,并压住杠杆304右段使杠杆304左段翘起;杠杆304左段顶着二号杆305上移,并将侧板503和顶盖502同步顶起;当白蚁量达到一定量时,顶盖502与固定柱501脱离,使一号拉绳404失去右端固定,这样二类弹簧403形变恢复并推动一号转动杆402带着封板401重新将进蚁管104左端封住,将白蚁封住装置内;
使用者定期对监测区域进行查看,若发现封板401已重新盖住,即说明白蚁量已超过一定量,此时将二号转动杆612摆开,并下压顶杆608,与上面原理相反,此时活塞板606下移,活塞筒601通过排液管603、软管604从喷药嘴605向一号板201喷灭蚁剂,从而实现对白蚁进行诱杀;
本装置的清洁也较为简单,打开塞子105和封板104,即形成一个贯通的通道,方便进行冲洗。
在另一个实施例里,进蚁管104左端装有进口板106,进口板106上分布有若干进蚁孔107;进蚁孔107左端大、右端小;
具体的,进蚁孔107可避免其他昆虫进入装置内,并且进蚁孔107左端大、右端小,使白蚁进入容易出去难,避免在封板401关闭时发生逃逸。
实施例3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二号杆305的长度可以调整;
二号杆305顶端连接有螺纹筒306,螺纹筒306螺接有螺纹杆307;
这样仅需使螺纹筒306和螺纹杆307产生相对转动,即可使螺纹杆307和螺纹筒307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改变二号杆305的整体长度,改变螺纹杆307顶端初始状态和侧板305的距离,调整使顶盖502脱落的所需位移量,进而改变对应的白蚁量,即本装置的灵敏度:具体的,螺纹杆307顶端初始状态和侧板305的相距越近,所需位移量越小,对应的白蚁量越少,灵敏度越高。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还包括移动组件7;移动组件7包括二号拉绳701、二号导线轮702、三号导线轮703及连接块704;
隔板103下方设置水平的滑杆610,滑杆610两端和主体箱101内壁连接;滑杆610上套有滑套609,滑套609和主体箱101内壁之间连接有三类弹簧611;喷药嘴605装在滑套609底部;滑套609顶部连接有连接块704;隔板103顶面装有二号导线轮702,底面装有三号导线轮703;二号拉绳701一端连接有连接块704,另一端依次绕过三号导线轮703、穿过隔板103、绕过二号导线轮702、穿过主体箱101顶部并连接顶杆608。
具体的,在进行喷药灭蚁时,顶杆608下移,拉绳701还对连接块704产生转动,配合三类弹簧611,使滑套609沿着滑杆610移动,并带动喷药嘴605同步移动,扩大喷药范围,保证灭蚁效果。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还包括二号释放组件8;二号释放组件8包括四号弹簧801、套环802及三号拉绳803;
活塞板606和活塞筒601内顶之间连接有四号弹簧801;三号拉绳803右端连接套环802,左端连接侧板503;
具体的,二号转动杆612底端支住主体箱101外顶时,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套环802套在二号转动杆612上,四号弹簧801也产生形变;
而当白蚁触发了感应组件3并使顶盖502脱落,顶盖502会受到一号拉绳404的拉动而左移;顶盖502又通过侧板503使三号拉绳803收紧并带着套环802左移,使套环802将二号转动杆612拨倒后又脱离二号转动杆612;而二号转动杆612被拨倒后,在四号弹簧801形变恢复作用下,活塞板606下移,参考上述实施例,喷药嘴605喷出灭蚁剂,实现喷药灭蚁的自动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粮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箱(101)、插杆(102)、隔板(103)、进蚁管(104)及塞子(105);
所述主体箱(101)下方设置有插杆(102),插杆(102)下段设置有尖头;所述主体箱(101)内设置有隔板(103),主体箱(101)右侧下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有塞子(105);所述主体箱(101)左侧底部设置有进蚁管(104),进蚁管(104)右端连通主体箱(101),左端设置有开闭组件(4);所述主体箱(10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号释放组件(5);
所述主体箱(101)内底设置有诱饵组件(2),隔板(103)上设置有感应组件(3);所述感应组件(3)一端与诱饵组件(2)配合,另一端通过一号释放组件(5)与开闭组件(4)配合;所述主体箱(101)右部还设置有杀蚁组件(6),杀蚁组件(6)位于诱饵组件(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组件(2)包括一号板(201)、一类弹簧(202)、二号板(203)及升降杆(204);
所述一号板(201)位于隔板(103)和主体箱(101)内底之间,并通过一类弹簧(202)连接主体箱(101)内底;所述一号板(201)左端铰接有二号板(203)右端,二号板(203)左端伸入进蚁管(104)并搭接进蚁管(104)内底;所述一号板(201)顶部还连接有升降杆(204),升降杆(204)向上穿过隔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3)包括三号板(301)、一号杆(302)、支撑杆(303)、杠杆(304)、二号杆(305)及导向套(306);
所述升降杆(204)顶端连接有三号板(301),三号板(301)左端向下连接有一号杆(302);所述隔板(103)上设置有支撑杆(303),支撑杆(303)顶端铰接杠杆(304)中段;所述一号杆(302)底端压住杠杆(304)右段;所述主体箱(101)顶板设置有竖直的导向套(306);所述二号杆(305)贯穿导向套(306),底端压住杠杆(304)左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组件(4)包括封板(401)、一号转动杆(402)、二类弹簧(403)、一号拉绳(404)及一号导线轮(405);
所述一号转动杆(402)右端铰接在进蚁管(104)外顶上,左端连接有封板(401);所述一号转动杆(402)和主体箱(101)外壁之间还连接有二类弹簧(403);所述主体箱(101)外壁还设置有一号导线轮(405),一号拉绳(404)底端连接一号转动杆(402)、顶端绕过一号导线轮(4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释放组件(5)包括固定柱(501)、顶盖(502)及侧板(503);
所述一号拉绳(404)右端连接有顶盖(502),顶盖(502)右侧连接有侧板(503);所述主体箱(101)外顶连接有固定柱(501);
所述顶盖(502)包住固定柱(501)时,二号杆(305)与侧板(503)对应设置并位于侧板(503)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杆(305)顶端连接有螺纹筒(306),螺纹筒(306)螺接有螺纹杆(307)。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蚁组件(6)包括活塞筒(601)、吸液管(602)、排液管(603)、软管(604)、喷药嘴(605)、活塞板(606)、活塞杆(607)、顶杆(608)及二号转动杆(612);
所述活塞筒(601)固定在隔板(103)上方,活塞筒(601)内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活塞板(606),活塞板(606)顶部连接有活塞杆(607),活塞杆(607)伸出活塞筒(601)并高于主体箱(101);所述活塞杆(607)顶端设置有顶杆(608);所述二号转动杆(612)顶端铰接顶杆(608);
所述活塞筒(601)底端连接有吸液管(602),吸液管(602)伸出主体箱(101)并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入活塞筒(601)的一号单向阀;所述活塞筒(601)底端还连接有排液管(603),排液管(603)向下穿过隔板(103)并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出活塞筒(601)的二号单向阀;所述隔板(103)下方设置有喷药嘴(605),喷药嘴(605)通过软管(604)与排液管(603)底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组件(7);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二号拉绳(701)、二号导线轮(702)、三号导线轮(703)及连接块(704);
所述隔板(103)下方设置水平的滑杆(610),滑杆(610)两端和主体箱(101)内壁连接;所述滑杆(610)上设置有滑套(609),滑套(609)和主体箱(101)内壁之间连接有三类弹簧(611);所述喷药嘴(605)设置在滑套(609)底部;所述滑套(609)顶部连接有连接块(704);所述隔板(103)顶面设置有二号导线轮(702),底面设置有三号导线轮(703);所述二号拉绳(701)一端连接有连接块(704),另一端依次绕过三号导线轮(703)、穿过隔板(103)、绕过二号导线轮(702)、穿过主体箱(101)顶部并连接顶杆(60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号释放组件(8);所述二号释放组件(8)包括四号弹簧(801)、套环(802)及三号拉绳(803);
所述活塞板(606)和活塞筒(601)内顶之间连接有四号弹簧(801);所述三号拉绳(803)右端连接套环(802),左端连接侧板(503);
所述二号转动杆(612)底端支住主体箱(101)外顶时,套环(802)套在二号转动杆(6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蚁管(104)左端设置有进口板(106),进口板(106)上分布有若干进蚁孔(107);所述进蚁孔(107)左端大、右端小。
CN202011223908.0A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Active CN112335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3908.0A CN112335622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3908.0A CN112335622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5622A true CN112335622A (zh) 2021-02-09
CN112335622B CN112335622B (zh) 2022-07-26

Family

ID=7442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3908.0A Active CN112335622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56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4110A (zh) * 2021-11-23 2022-04-12 江西省投资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蚁诱杀控制装置
CN115039747A (zh) * 2022-05-26 2022-09-13 长春理工大学 蚁穴清除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75429U (zh) * 2017-06-15 2018-03-09 深圳市中惠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灭蟑螂装置
CN207561214U (zh) * 2017-08-11 2018-07-03 湖北智敏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果树害虫诱捕器
CN207744611U (zh) * 2018-01-12 2018-08-21 广州本治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除四害的防治喷粉诱杀器
CN109819951A (zh) * 2019-02-24 2019-05-31 沈晖 一种具有诱导转移自灭功能的电力箱
CN109984106A (zh) * 2019-02-25 2019-07-09 青岛卓航睿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TWI666986B (zh) * 2018-09-28 2019-08-01 朝陽科技大學 具提醒功能的誘蟲裝置
CN110345439A (zh) * 2019-08-01 2019-10-18 绍兴上虞信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环保灭蚊路灯
CN110959595A (zh) * 2019-12-06 2020-04-07 安徽龙码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洒药车
CN111011335A (zh) * 2019-12-13 2020-04-17 安徽云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合搅拌功能的农业喷药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75429U (zh) * 2017-06-15 2018-03-09 深圳市中惠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灭蟑螂装置
CN207561214U (zh) * 2017-08-11 2018-07-03 湖北智敏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果树害虫诱捕器
CN207744611U (zh) * 2018-01-12 2018-08-21 广州本治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除四害的防治喷粉诱杀器
TWI666986B (zh) * 2018-09-28 2019-08-01 朝陽科技大學 具提醒功能的誘蟲裝置
CN109819951A (zh) * 2019-02-24 2019-05-31 沈晖 一种具有诱导转移自灭功能的电力箱
CN109984106A (zh) * 2019-02-25 2019-07-09 青岛卓航睿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CN110345439A (zh) * 2019-08-01 2019-10-18 绍兴上虞信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环保灭蚊路灯
CN110959595A (zh) * 2019-12-06 2020-04-07 安徽龙码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洒药车
CN111011335A (zh) * 2019-12-13 2020-04-17 安徽云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合搅拌功能的农业喷药一体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4110A (zh) * 2021-11-23 2022-04-12 江西省投资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蚁诱杀控制装置
CN115039747A (zh) * 2022-05-26 2022-09-13 长春理工大学 蚁穴清除设备
CN115039747B (zh) * 2022-05-26 2023-08-08 长春理工大学 蚁穴清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5622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5622B (zh)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CN215819693U (zh) 一种柑橘种植自动杀虫清理装置
CN208691876U (zh) 一种马铃薯育种用栽培装置
CN112021278B (zh) 一种用于种业种植的除虫装置
CN103999837A (zh) 一种多层式农业诱捕杀虫装置
CN212488093U (zh) 一种咖啡种植的捕虫装置
CN210432557U (zh) 一种园林滴灌装置
CN108669019B (zh) 白蚁仿生诱杀控制装置
CN214385679U (zh) 一种绿色防控害虫的装置
CN212259939U (zh) 一种中药种植用立体防害系统
CN214801823U (zh) 一种诱杀玉米根部虫害的装置
CN212014176U (zh)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CN210519901U (zh) 一种多功能园林绿化植物防虫害装置
CN207100243U (zh) 一种烟田杀虫装置
CN220174252U (zh) 一种紫花苜蓿种植用害虫诱捕装置
CN217471052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的病虫害防护治理装置
CN215684372U (zh) 一种农林防蚊驱虫装置
CN217791174U (zh) 一种多功能园林绿化植物防虫害装置
CN218977605U (zh) 富氢水滴灌装置
CN220140599U (zh) 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
CN213307011U (zh) 一种香橼种植用防虫害设备
CN215075003U (zh) 一种林业用捕捉装置
CN211241432U (zh) 一种林业用防虫害装置
CN221011608U (zh) 一种核桃种植用除虫装置
CN214962133U (zh) 生态害虫诱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intelligent termite monitoring and trapp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6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Zongyang County Branch

Pledgor: Anhui Erqis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