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5107A - 蓄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5107A
CN112335107A CN201980043974.9A CN201980043974A CN112335107A CN 112335107 A CN112335107 A CN 112335107A CN 201980043974 A CN201980043974 A CN 201980043974A CN 112335107 A CN112335107 A CN 112335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housing
cell
protectiv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9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雷伊曼
T·塞德尔
M·塞格雷
B·格劳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335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5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中接收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本发明提出,所述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保护元件,所述保护元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Description

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在文献DE 10 2016 203 427 A1中说明了一种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蓄电池组,该蓄电池组具有蓄电池组壳体、至少一个电池保持装置和带有柔性电路板的蓄电池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池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该蓄电池组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电池壳体,在该电池壳体中通过一轴向开口接收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其中,所述电池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通过该径向开口能够接触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本发明提出,在至少一个径向开口的区域中布置有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密封径向开口。由此可以有利地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蓄电池组尤其是由蓄电池组和消耗装置组成的系统的一部分,其中,消耗装置在运行期间通过蓄电池组供给能量。蓄电池组尤其构造为可更换式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尤其构造成能够与充电装置连接,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蓄电池组的壳体尤其构造为外壳体。蓄电池组、尤其是蓄电池组的壳体能够通过机械接口与消耗装置和/或充电装置可松开地连接。蓄电池组的壳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壳体部分,其中,电池壳体是这些壳体部分之一。壳体部分相互力锁合、形状锁合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蓄电池组的机械接口尤其设置为用于由蓄电池组和消耗装置组成的系统,在该系统中,蓄电池组的重量份额至少是总重量的1/8、有利地至少是总重量的1/4、优选至少是总重量的1/3。在这种重量比的情况下,由于蓄电池组的大的重量和蓄电池组的惯性,在系统的掉落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机械连接的非常高的负载,该负载可能导致机械接口的不可逆的损坏。
消耗装置尤其可以构造为园艺器具(例如割草机或者树篱剪)、家用电器(例如电动窗清洁器或者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工具机(例如角磨机、起子机、钻机、钻锤等)或测量工具(例如激光测距仪)。此外,也可以考虑,消耗装置构造为另外的、尤其便携式器具,例如施工现场照明装置、抽吸器具或施工现场无线电装置。通过机械接口,蓄电池组可以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与消耗装置连接。有利地,机械接口包括至少一个操纵元件,通过该操纵元件,蓄电池组与消耗装置和/或与充电装置的连接是可松开的。操纵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按钮、杠杆或按键。此外,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电接口,通过该电接口,蓄电池组能够与消耗装置和/或充电装置电连接。通过电连接,蓄电池组例如可以被充电和/或放电。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以考虑,通过电接口能够传输信息。电接口优选构造为接触接口,其中,电连接通过至少两个能导电构件的物理接触来实现。电接口优选包括至少两个电触点。尤其,电触点之一构造为正触点,而另一个电触点构造为负触点。替代地或附加地,电接口可以具有用于感应充电的次级充电线圈元件。此外,在蓄电池组的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该蓄电池单体能够通过电接触装置与消耗装置电连接。蓄电池单体可以构造为原电池,该原电池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一个电池极位于一个端部上,而另一电池极位于相对置的端部上。尤其,蓄电池单体在一个端部上具有正电池极,而在相对置的端部上具有负电池极。优选地,蓄电池单体构造为NiCd或NiMh蓄电池,特别优选地构造为锂基蓄电池或锂离子蓄电池。蓄电池组的蓄电池电压通常是单个蓄电池单体的电压的多倍并且由蓄电池单体的(并联或串联)电路得出。在常见的具有3.6V电压的蓄电池单体的情况下,因此例如得到3.6V、7.2V、10.8V、14.4V、18V、36V、54V、108V等的蓄电池电压。优选地,蓄电池单体构造为基本上柱形的圆电池,其中,电池极布置在该柱形的端部上。附加地,电接口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附加触点,该附加触点构造为用于将附加信息传递给消耗装置和/或充电装置。优选地,蓄电池组具有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在该存储单元上存储有信息。附加地或替代地,也可以考虑,由电子装置求取信息。这些信息例如可以是蓄电池组的充电状态、蓄电池组内的温度、蓄电池组的编码或剩余电量。此外,可以考虑,电子装置构造为用于调节或控制蓄电池组的充电和/或放电过程。电子装置例如可以具有电路板、计算单元、控制单元、晶体管、电容器和/或存储单元。此外,电子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元件,例如用于求取蓄电池组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替代地或附加地,电子装置可以具有编码元件,例如编码电阻。
电池壳体优选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外壳体部分。电池壳体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电池壳体尤其具有多个接收区域,在这些接收区域中分别布置有唯一的蓄电池单体或多个蓄电池单体。优选地,蓄电池组的所有蓄电池单体单个地被接收在电池壳体的接收区域中。优选地,电池壳体一体地构造。电池壳体优选由塑料,例如由HD PE(高密度聚乙烯)构成。尤其,电池壳体对于每个接收区域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开口。“轴向开口”在上下文中尤其应理解为电池壳体的与布置在接收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的纵轴线相交的开口。轴向开口尤其基本上垂直于布置在接收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的纵轴线延伸。轴向开口尤其构造为接收开口,通过该接收开口能够将蓄电池单体导入或者说接收到电池壳体中。优选地,电池壳体对于每个能够接收在其中的蓄电池单体具有一轴向开口。该轴向开口尤其布置在电池壳体的同一侧上。同样可以考虑,电池壳体的轴向开口布置在不同的、优选相对置的侧上。径向开口尤其布置在与布置有轴向开口的一侧不同的侧上。优选地,径向开口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基本上平行于布置在接收区域中的蓄电池单体的纵轴线延伸。接收区域可以不具有轴向开口、具有一个轴向开口或多个轴向开口。径向开口尤其构造为单个电池单体监控开口。在此,单个电池单体监控开口尤其应理解为这样的开口,通过该开口,电触点可以与蓄电池复合体的单个蓄电池单体电接触,以便例如求取单个蓄电池单体的电压。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考虑,径向开口构造为温度监控开口,通过该温度监控开口能够借助温度传感器求取蓄电池单体的温度。接收区域尤其被电池壳体的壁限界。尤其,电池壳体对于每个接收区域具有一个壁,其中,这些壁相互一体地构造。壁被轴向开口和径向开口中断。优选地,壁的形状至少部分地与布置在接收区域中的蓄电池单体的形状相匹配。壁尤其具有内侧,蓄电池单体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贴靠在该内侧上。优选地,壁的内侧构造为柱形。在径向开口的区域中,布置在接收区域中的蓄电池单体优选具有能导电的、优选金属的外壳。密封元件尤其构造为用于保护径向开口以防导电的或磨蚀的颗粒或灰尘进入。密封元件优选由弹性或柔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尤其,蓄电池组对于每个径向开口具有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其中,这些密封元件优选相互一体地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尤其布置在接收区域外,优选完全布置在接收区域外。
此外提出,蓄电池组具有密封元件载体,该密封元件载体由至少两个部件组成,其中,至少一个部件由硬塑料构成,而至少一个部件由软塑料构成,并且密封元件构造为软塑料部件。由此可以有利地改善蓄电池组的装配。优选地,密封元件载体通过双组分注塑方法制造。尤其,密封元件载体与壳体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或材料锁合地连接。优选地,密封元件载体和壳体之间的连接通过硬塑料部件实现。密封元件载体优选构造为单个构件。尤其,密封元件载体具有至少两个硬塑料部件,所述硬塑料部件通过软塑料部件可相互运动地连接。尤其,硬塑料部件比软塑料部件具有更大的刚度和/或硬度。优选地,与硬塑料部件相比,软塑料部件可以以更小的力弯曲和/或变形。优选地,软塑料部件由弹性塑料或橡胶构成。
此外提出,蓄电池单体在布置有径向开口的一侧上被电池壳体和另一外壳体部分至少部分地以双层壁的方式包围。有利地,由此可进一步改善对径向开口的保护。尤其,外壳体部分与电池壳体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优选地,正交于布置在接收区域中的蓄电池单体的纵轴线延伸的直线从纵轴线出发首先与径向开口相交,然后与外壳体部分相交。
此外提出,密封元件载体布置在电池壳体和另一外壳体部分之间,尤其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与电池壳体和/或另一外壳体部分连接。由此有利地简化了装配。
此外提出,密封元件载体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器件。由此有利地进一步简化了装配。定位器件优选构造为引导元件,借助该引导元件,密封元件载体在与壳体连接期间被引导。蓄电池组的壳体、尤其是电池壳体和/或另一外壳体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定位器件,该定位器件构造为用于与密封元件载体的定位器件形状锁合地连接。这些定位器件之间的形状锁合尤其在至少两个对置的方向上起作用。这些定位器件优选与密封元件载体或者壳体一体地构造。
此外提出,电池壳体布置在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和电子装置之间,其中,电子装置通过至少一个径向开口与蓄电池单体连接。有利地,由此电子装置可以与至少一个蓄电池连接,例如用于单个电池单体监控,由此可以改进对蓄电池组的控制。尤其,电池壳体仅部分地并且不完全地布置在蓄电池单体和电子装置之间。优选地,电池壳体的接收区域的壁布置在蓄电池单体和电子装置之间。尤其,电子装置借助至少一个接触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径向开口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连接。接触元件尤其构造为电接触元件并且与蓄电池单体电连接。尤其,接触元件贴靠在蓄电池单体的外壳面上。
此外提出,电子装置具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其中,密封元件载体布置在这些电路板之间。尤其,第一电路板构造为柔性电路板。优选地,第二电路板构造为非柔性电路板。
优选地,至少一个接触元件与第一电路板连接或者说与该第一电路板一件式地构造。柔性电路板例如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层压的铜带构成,其中,通过铜带形成接触元件。
此外提出,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相互连接。尤其,第一电路板具有插头,而第二电路板具有插座,或反之亦可。替代地也可以考虑,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分别具有插座,所述插座能够通过单独的插头、例如构造为线缆的插头连接。优选地,柔性电路板基本上完全被密封元件载体覆盖,由此有利地提高机械稳定性。
此外提出,电子装置、尤其是第一和/或第二电路板具有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向外通过密封元件载体的硬塑料部件被覆盖。尤其,硬塑料部件构造为透明的。显示单元尤其构造为用于显示信息。显示单元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例如构造为LED的显示元件或发光元件。显示单元例如可以构造为充电状态显示器,通过该充电状态显示器能够显示蓄电池组的充电状态。“透明的”硬塑料部件尤其应理解为透光的硬塑料部件。优选地,硬塑料部件这样透明地构造,使得光的颜色在穿过硬塑料部件时基本上保持不变。
此外提出,电子装置、尤其是第一和/或第二电路板具有操纵元件,该操纵元件向外通过密封元件载体的软塑料部件被覆盖。有利地,由此可以在操纵元件的区域中有效地保护蓄电池组以防灰尘进入。操纵元件尤其构造为用于手动地控制电子装置,优选用于控制充电状态显示器。操纵元件优选布置在第一电路板上。操纵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按钮、开关或按键。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该蓄电池组具有壳体并且具有电接口,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所述电接口构造为用于将蓄电池组与消耗装置连接,其中,电接口通过电接触装置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连接。本发明提出,电接触装置具有管式电流导体。有利地,通过使用管式电流导体在蓄电池组中实现特别好的散热或者说热分布。管式电流导体尤其构造为金属管。管式电流导体可以具有基本上圆形或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优选地,管式电流导体由铜合金、铜或无氧铜构成。管式电流导体优选构造为单个构件,优选一体地制成。
此外提出,电接口具有至少两个功率触点,这些功率触点构造为用于与消耗装置的两个对应的功率触点连接,其中,功率触点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电接触装置与蓄电池单体连接。通过功率触点在消耗装置运行期间由蓄电池组提供能量或者说电流流向消耗装置用于供给能量。优选地,蓄电池组的功率触点和消耗装置的功率触点构造为,使得它们能够通过插接连接相互连接。
此外提出,管式电流导体具有第一端部,在该第一端部上,管式电流导体与保险元件连接。有利地,保险元件例如在短路时保护蓄电池组的电子装置。保险元件尤其构造为电保险元件。保险元件尤其构造为,使得在触发情况下,例如在短路的情况下,保险元件被毁坏并且因此需要更换。保险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熔断保险装置。优选地,保险元件具有柱形形状。优选地,保险元件包括陶瓷套筒,在该陶瓷套筒中布置有保险丝。
此外提出,管式电流导体在第一端部上的直径与保险元件相匹配、尤其扩宽为,使得保险元件能够被接收在扩宽的区域中。有利地,由此可以使管式电流导体简单且可靠地与保险元件连接。管式电流导体与保险元件的连接优选通过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的连接来实现,优选地通过将管式电流导体的第一端部压紧到保险元件上来实现。尤其,管式电流导体的第一端部的内径在装配之前或之后基本上相应于保险元件的外径。
此外提出,管式电流导体具有第二端部,在该第二端部上,管式电流导体与蓄电池单体尤其通过电池连接器连接、优选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钎焊实现材料锁合。尤其可以考虑借助硬焊剂的电阻焊接方法。在上下文中,电池连接器尤其应理解为金属构件,该金属构件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的蓄电池极之一、优选分别与至少第二个蓄电池单体的蓄电池极之一优选材料锁合地连接。
此外提出,管式电流导体在其第二端部上弯曲和/或展平。有利地,由此可以改善或简化管式电流导体的安装或者说与蓄电池单体的连接。尤其,管式电流导体在其第二端部上弯曲地构造,使得管式电流导体的第二端部与蓄电池单体或者说电池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减小。优选地,管式电流导体在其第二端部上朝蓄电池单体的方向和/或朝具有轴向开口的电池壳体的最近一侧的方向弯曲。“展平的”端部在上下文中尤其应理解为,管式电流导体的形状在其第二端部上这样地改变,使得管式电流导体在第二端部上的高度小于在管式电流导体的第一端部上的直径。尤其,管式电流导体在第二端部上这样地展平,使得两个相对置的管壁彼此贴靠。有利地,由此可以简化管式电流导体与蓄电池单体或者说与电池连接器的材料锁合的连接。尤其,管式电流导体在其第一端部上比在其第二端部上包围更大的空腔。
此外提出,管式电流导体具有至少8mm2、优选至少10mm2、优选至少15mm2的最小横截面积。有利地,由此可以保证,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用于给消耗装置供给能量。尤其,管式电流导体的横截面积在管式电流导体的长度上基本上是恒定的。
此外提出,在管式电流导体内布置有蓄热元件。有利地,由此可以更好地控制蓄电池组内的热量产生。蓄热元件尤其布置在管式电流导体的空腔中。优选地,蓄热元件至少部分地、优选地完全填充管式电流导体的空腔。蓄热元件可以由固体和/或液体构成。尤其,蓄热元件具有至少1.1J/(g*K)、有利地至少1.5J/(g*K)、优选地至少2.0J/(g*K)的高热容。同样可以考虑,蓄热元件由这样的材料构成,使得在运行中该材料的物态发生变化,以便吸收尽可能多的热量。蓄热元件例如可以由塑料、如HD PE构成。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接触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金属管、尤其是铜管;
-切割金属管;
-将金属管压接到保险元件上;
-将金属管展平;
-将金属管的展平区域与导体元件或电池连接器焊接。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该蓄电池组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中接收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本发明提出,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保护元件,该保护元件与壳体连接。有利地,由此可以在掉落的情况下有效地保护蓄电池组、尤其是布置在蓄电池组中的蓄电池单体。保护元件尤其设计为用于局部地增强蓄电池组的壳体、优选蓄电池组的电池壳体。
此外提出,保护元件与壳体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替代地也可以考虑,保护元件与壳体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粘接。尤其,保护元件具有比壳体或者说比与保护元件连接的壳体部分更大的硬度和/或强度。有利地,由此可以实现有效地增强壳体。保护元件可以由塑料和/或金属构成。尤其,保护元件通过壳体与蓄电池组的引导电流的构件、例如电接触元件电绝缘。优选地,保护元件由板材构成。板材可以平坦地或弯曲地构造。尤其与周围壳体相比,保护元件具有更大的刚度,尤其具有至少十倍大的刚度。“硬度”在此尤其应理解为材料或构件相对于其它体机械地挤入的机械阻力。“刚度”尤其应理解为材料相对于变形和分离的抵抗能力。
此外提出,蓄电池单体具有尤其是金属的电池外壳,并且保护元件具有比蓄电池单体的电池外壳更大的壁厚。有利地,由此可以有效地保护蓄电池以防在掉落的情况下变形。
此外提出,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布置在电池壳体中,其中,保护元件布置在电池壳体内和/或电池壳体外。尤其,电池壳体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其中,该接收区域被一个壁限界,蓄电池单体贴靠在该壁的内侧上,而保护元件贴靠在该壁的外侧上。替代地也可以考虑,保护元件贴靠在壁的内侧上。优选地,壁和/或保护元件的弯曲部基本上圆形地构造。
此外提出,壁、尤其是壁和保护元件至少部分地与蓄电池单体的外轮廓相匹配。有利地,由此可以实现蓄电池组的紧凑结构。壁和/或保护元件尤其具有与蓄电池单体的外轮廓或者说蓄电池单体的电池外壳相匹配的弯曲部。尤其,壁、优选是壁和保护元件在横截面上至少部分拱曲地、优选圆形地构造。
此外提出,保护元件以在60°至180°之间的角度范围绕着蓄电池单体地布置。尤其,单个保护元件以在60°至180°之间的角度范围绕着单个蓄电池单体布置。在此,角度范围在蓄电池单体的周向上延伸。替代地也可以考虑,角度范围在80°至120°之间或在130°至160°之间。
此外提出,保护元件由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钛或铝构成。有利地,由此可以实现足够的强度和/或硬度,以便有效地保护蓄电池组。
此外提出,保护元件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布置在壳体内。保护元件尤其布置在电池壳体的接收凹部中,尤其在电池壳体的接收凹部中力锁合地固定在电池壳体中。用于保护元件的接收凹部优选布置在用于蓄电池单体的接收区域外。
此外提出,电池壳体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置的接收凹部。优选地,两个相对置的接收凹部布置成,使得布置在接收凹部中的保护元件保护同一蓄电池单体。有利地,由此可以进一步改进对蓄电池单体的保护。
此外提出,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优选至少两个蓄电池单体通过至少一个保护元件沿着蓄电池单体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优选至少90%被保护。尤其,保护元件布置在蓄电池组的棱边的区域中,该棱边优选平行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的纵向延伸尺度延伸。
此外提出,保护元件与蓄电池组的机械接口间隔开地布置、尤其布置在蓄电池组的与机械接口对置的一侧上。有利地,由此在一区域中保护蓄电池组,在该区域中,在掉落的情况下,最大的力作用到蓄电池组上。尤其,在蓄电池组的机械接口与保护元件之间的距离为蓄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直径或者说宽度、有利地为蓄电池单体的至少两倍直径或者说两倍宽度、优选地为蓄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长度。
此外提出,保护元件与能量吸收元件耦合,其中,能量吸收元件构造为,使得能量吸收元件在力作用下至少部分地挤入到壳体中,优选挤入到电池壳体中。尤其,保护元件和能量吸收元件一体地构造。有利地,通过能量吸收元件可以进一步改善对蓄电池单体的保护。能量吸收元件尤其构造为用于吸收作用在其上的能量,其方式是:该能量吸收元件引起壳体、尤其是电池壳体的变形。优选地,能量吸收元件构造为齿部。该齿部尤其布置在保护元件的边缘处。齿部具有至少一个齿元件,其中,齿元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锋利的棱边。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蓄电池组和手持式工具机组成的系统,其中,蓄电池组的壳体在连接状态下部分地形成系统的外表面。本发明提出,保护元件布置在蓄电池组的形成系统外表面的区域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之间。有利地,由此在系统掉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保护布置在蓄电池组中的蓄电池单体。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该蓄电池组具有壳体并且具有用于将蓄电池组与消耗装置可松开地连接的机械接口。本发明提出,机械接口具有至少一个额定断裂部位,该额定断裂部位设计成,使得在机械接口过载的情况下在额定断裂部位的区域中发生断裂。有利地,由此可以控制由于过载引起的蓄电池组的损坏。机械接口的过载例如可以在力的强烈地脉冲状作用时、例如在蓄电池组或由蓄电池组和消耗装置组成的系统掉落时产生。同样可以考虑,在机械接口之前发生的例如通过磨损被削弱之后出现过载。
此外提出,机械接口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在运行时蓄电池组的重量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作用到所述保持元件上,其中,额定断裂部位布置在保持元件的区域中。尤其,保持元件构造为引导元件,优选构造为导轨。由此可以有利地实现特别有效的额定断裂部位。
此外提出,蓄电池组的壳体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额定断裂部位构造为,使得在损坏情况下内表面基本上保持不变。有利地,由此可以保证,被接收在蓄电池组中的电子装置和被接收的蓄电池单体被保护。
此外提出,额定断裂部位设计成,使得在损坏情况下或者说在触发额定断裂部位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尤其至少一个导轨这样地断裂,使得蓄电池组不能与消耗装置连接。有利地,由此可以防止使用损坏的蓄电池组。尤其,在触发额定断裂部位之后不再提供机械接口的符合规定的功能。
此外提出,额定断裂部位具有一长度,该长度相应于保持元件的长度的至少25%、尤其是保持元件的长度的至少50%、优选保持元件的长度的至少75%。有利地,由此可以通过额定断裂部位撕开机械接口并且通过过载自动地继续撕裂。替代地也可以考虑,额定断裂部位的长度基本上相应于保持元件的长度。
此外提出,额定断裂部位直线地、尤其平行于蓄电池组的连接方向延伸。连接方向尤其应理解为这样的方向,在该方向上蓄电池组被插入到消耗装置中或被推到消耗装置上。
此外提出,壳体具有额定断裂部位元件,该额定断裂部位元件构造为空腔和/或由与壳体不同的材料、尤其由塑料或者金属构成。有利地,通过额定断裂部位元件有针对性地导入壳体的、尤其机械接口的削弱部。优选地,额定断裂部位元件的材料构造为,使得该材料相对于壳体材料、尤其是壳体机械接口的材料具有小的附着力。尤其,额定断裂部位元件构造为角、尤其构造为金属角。替代地也可以考虑,额定断裂部位元件构造为板状或梁状。
此外,本发明提出,额定断裂部位元件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布置在保持元件内、尤其在导轨内。优选地,额定断裂部位元件在至少两个侧上、优选在至少两个对置的侧上、特别优选在至少三个侧上被保持元件包围。替代地也可以考虑,额定断裂部位元件完全地或除一侧之外完全地被保持元件包围。尤其,额定断裂部位元件构造为集成到壳体中。尤其,壳体与额定断裂部位元件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优选地,具有额定断裂部位元件的壳体通过多组分注塑方法制造。
此外提出,额定断裂部位以距导轨的上侧或下侧最短的距离布置在额定断裂部位元件与蓄电池组的外表面之间的区域中。
此外提出,蓄电池组具有防磨损元件。尤其,额定断裂部位元件和防磨损元件一体地构造。因此,有利地可以通过额定断裂部位元件满足两个不同的功能。替代地也可以考虑,防磨损元件构造为与额定断裂部位元件分开的构件。尤其,防磨损元件和保持元件或者说导轨借助双组分注塑方法制造或者说相互连接。防磨损元件尤其形成蓄电池组的导轨的滑动面,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或者说手持式工具机的对应导轨在与手持式工具机的连接过程中沿着所述滑动面滑动。防磨损元件优选具有比保持元件或者说蓄电池组的壳体更大的硬度和/或刚度。优选地,防磨损元件由金属、优选由钢构成。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由下面的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多个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符合目的地单独考虑所述特征并且将其总结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特征的基本上相应的附图标记设有同一数字和标明实施方式的字母。
附图示出了:
图1由手持式工具机和根据本发明的蓄电池组组成的系统的侧视图;
图2蓄电池组的立体视图;
图3蓄电池组的分解视图;
图4具有被接收的蓄电池单体的电池壳体的立体视图;
图5具有连接的第二电路板的根据图4的电池壳体的立体视图;
图6密封元件载体的立体视图;
图7具有根据图6的密封元件载体的根据图5的电池壳体的立体视图;
图8蓄电池组的横截面;
图9具有部分地拆卸的壳体的蓄电池组的立体视图;
图10蓄电池组的纵截面;
图11蓄电池组的电接触装置的第一横截面;
图12蓄电池组的电接触装置的第二横截面;
图13具有插入的保护元件的电池壳体的仰视图;
图14保护元件的立体视图;
图15蓄电池组的导轨的横截面;
图16蓄电池组的接口壳体的立体视图;
图17具有部分拆卸的壳体的蓄电池组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8根据图17的蓄电池组的电接触装置的横截面;
图19保险元件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20具有根据图19的保护元件的蓄电池组的前视图;
图21机械接口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图22机械接口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图23机械接口的第三替代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图24机械接口的第四替代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由构造为手持式工具机12的消耗装置14和构造为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16的蓄电池组18组成的系统10的侧视图。手持式工具机因此构造为蓄电池手持式工具机并且在运行中通过蓄电池组18供给能量。手持式工具机12和蓄电池组18分别具有机械接口20、22,通过所述机械接口,系统10的两个部件相互可松开地连接。蓄电池组18因此构造为可更换式蓄电池组并且可以通过相同或类似的蓄电池组更换。手持式工具机12例如构造为钻锤24。手持式工具机12具有壳体26,在该壳体的后侧端部上布置有把手28,该把手具有用于接通和关断手持式工具机12的运行开关30。在手持式工具机12的壳体26的前端部上布置有工具接收部31,该工具接收部设置为用于接收插入式工具32。在把手28和工具接收部31之间布置有具有电动机34和传动装置36的驱动单元38。传动装置36包括冲击工具单元40并且布置在电动机34上方。冲击工具单元40包括气动式冲击工具。冲击工具例如可以构造为偏心冲击工具或横摆冲击工具。在电动机34下方布置有电子装置42,通过该电子装置能够调节或控制手持式工具机12。蓄电池组18布置在把手28下方并且与电子装置42相邻地布置。把手28通过振动阻尼单元29与壳体26的包括驱动单元38的区域连接,使得来自冲击工具单元40的振动被阻尼地传递到把手28上并且也被阻尼地传递到手持式工具机12和蓄电池组18的机械接口20、22上。把手28因此构造为振动脱耦的把手。蓄电池组18和消耗装置14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电接口44、46,通过所述电接口,蓄电池组18能够与消耗装置14、尤其是消耗装置14的电子装置42电连接。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蓄电池组18为消耗装置14提供能量供给。蓄电池组18具有的相应于系统10的总重量的约1/4的重量。由于蓄电池组18的重量和布置,在系统10运行时在机械接口20、22的区域中产生增加的负载。
在图2中以立体视图示出具有机械接口22的蓄电池组18。蓄电池组18通过机械接口22机械地与消耗装置14可松开地连接。蓄电池组18具有壳体48,该壳体示例性地构造为多件式的。壳体48由含有塑料的壳体材料构成。优选地,壳体48由聚碳酸酯或高密度聚乙烯(HD PE)构成。壳体48尤其构造为外壳体。壳体48具有电池壳体50、接口壳体部分52和两个侧壳体部分54。壳体部分50、52、54通过例如构造为螺钉的紧固元件56相互连接。壳体部分50、52、54全部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外壳体部分。
在蓄电池组18的前侧上布置有充电状态显示器58,通过该充电状态显示器能够显示蓄电池组18的充电状态。蓄电池组18的壳体48、尤其是接口壳体部分52包括机械接口22和电接口46。
蓄电池组18例如构造为推入式蓄电池组。为了与手持式工具机12连接,蓄电池组18沿着连接方向23被推到手持式工具机12上。
机械接口22具有一对保持元件60,在与手持式工具机12连接的状态下,蓄电池组18保持在这对保持元件上。保持元件60示例性地构造为导轨62。保持元件60基本上平行于蓄电池组18的连接方向23延伸。保持元件60或者说导轨62分别具有滑动面64,蓄电池组18的壳体48在与手持式工具机12的壳体26连接时沿着该滑动面滑动。在与手持式工具机12连接的状态下,手持式工具机12的机械接口20的未示出的导轨贴靠在导轨62的滑动面64上。在与手持式工具机12连接的状态下、尤其在手持式工具机12不平行于蓄电池组18的重力作用方向被引导地工作中,因此基本上蓄电池组18的全部重力通过滑动面64作用到机械接口22的保持元件60或者说导轨62上。此外,蓄电池组18的机械接口22具有一对导向槽66。在与手持式工具机12连接的状态下,在导向槽66中布置有手持式工具机12的导轨。导向槽66与保持元件60或者说导轨62邻接地布置。导向槽66由上壁面68、侧壁70和下壁面72形成。尤其,导向槽66的上壁面68相应于保持元件60的滑动面64。导向槽66的壁面68、70、72在平行于蓄电池组18的连接方向23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它方向上彼此垂直或平行地延伸。此外,蓄电池组18的机械接口22具有锁定元件74。锁定元件74可运动地、尤其可旋转运动地支承在蓄电池组18的壳体48中。锁定元件74构造为用于在连接状态下将蓄电池组18与手持式工具机12锁定。锁定元件74例如构造为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卡锁到手持式工具机12的壳体26中的未示出的凹槽中。为了松开该力锁合和形状锁合的连接,蓄电池组18具有操作元件76,该操作元件与锁定元件74机械地耦合并且锁定元件74可以在连接状态下通过该操作元件从该凹槽中运动出来。操作元件76例如构造为按键元件并且能够平行于连接方向23被操作。
此外,电接口46具有五个电接触元件80(参见图3)。电接触元件80布置在保持元件60之间。电接触元件80至少部分地构造为用于与手持式工具机12的电接口44的未示出的电接触元件连接。电接触元件80中的两个构造为功率触点82,在运行中电流流过所述功率触点,用于给手持式工具机12供给能量。电接触元件80中的三个构造为附加触点。
此外,系统10具有机械编码11,通过该机械编码可以保证,仅由制造商设定的蓄电池组18与消耗装置14的组合才能够相互机械地连接。机械编码11包括蓄电池组侧的编码元件78和至少一个消耗装置侧的编码元件(未示出)。蓄电池组18的编码元件78布置在壳体48的外表面上。编码元件78尤其布置在机械接口22的区域中并且布置在保持元件60之间。编码元件78作为成型部与接口壳体部分52一体地构造。编码元件78构造为长形接片,该接片横向于两个保持元件60延伸。
在图3中以分解视图示出蓄电池组18。在蓄电池组18的壳体48中布置有电子装置81和例如十个蓄电池单体83。蓄电池组18构造为18V的蓄电池组。电子装置81包括两个电路板85、86,这两个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88相互连接。第一电路板85构造为柔性电路板。蓄电池单体83被接收在电池壳体50中。蓄电池组18例如构造为双层蓄电池组18。在此,双层蓄电池组18尤其应理解为,蓄电池单体83布置在两个层中,其中,在一个层内蓄电池单体83彼此并排地布置在一个平面上,而在一个层内蓄电池单体83的数量不低于层的数量。一个层例如包括五个蓄电池单体83。同样可以考虑,蓄电池组18构造为三层或四层的蓄电池组,由此,蓄电池组18的重量以及与此相应地作用到蓄电池组18的机械接口22上的负载增大。
电池壳体50具有接收区域88,在该接收区域中分别布置有唯一的蓄电池单体83。接收区域88分别由壁89限界,该壁与蓄电池单体83的形状相匹配。壁89至少部分地具有空心柱体的形状。电池壳体50具有轴向开口90和径向开口92。在图4中以放大的立体视图示出具有布置在接收区域88中的蓄电池单体83的电池壳体50。
轴向开口90基本上垂直于布置在相应接收区域88中的蓄电池单体83的纵轴线93延伸。轴向开口90构造为用于在边缘侧接触和/或在接收区域88中接收蓄电池单体83。轴向开口90基本上圆形地构造。优选地,电池壳体50对于每个接收区域88包括两个轴向开口90,这些轴向开口布置在电池壳体50的相对置的侧上。有利地,通过这些轴向开口9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将蓄电池单体83接收或者说插入在接收区域88中。尤其,相对置的轴向开口90不同地构造,使得蓄电池单体83仅能够通过两个相对置的轴向开口90之一被插入到接收区域88中。电池壳体50的宽度基本上相应于蓄电池单体83的长度。蓄电池单体83构造为圆形电池并且在其端部上分别具有一个电池极94。在布置在接收区域88中的状态下,各一个电池极94布置在轴向开口90的区域中并且由此能够电接触。蓄电池单体83通过电池连接器96相互电连接。电池连接器96布置在蓄电池单体83与侧壳体部分54之间。尤其,轴向开口90通过电池连接器96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被覆盖或封闭。电池连接器96由小金属板构成,这些小金属板与蓄电池单体83、尤其与蓄电池单体83的电池极94材料锁合地连接。该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电阻焊接方法或激光焊接方法实现。蓄电池组18具有多个电池连接器96,这些电池连接器例如与两个或四个蓄电池单体83材料锁合地连接。被接收在电池壳体50中的蓄电池单体83与电子装置81、尤其与第二电路板86连接。尤其,被接收在电池壳体50中的蓄电池单体83通过电池连接器96和两个电接触装置98与固定在第二电路板86上的两个功率触点82连接。
径向开口92设置为用于在侧面接触蓄电池单体83。有利地,可以通过蓄电池单体83的侧面接触实现单个电池监控、尤其是单个电池电压监控。在上下文中,侧面接触尤其应理解为远离蓄电池单体83的电池极94的接触。电池壳体50具有外壁面100和内壁面102。外壁面100在蓄电池组18的装配状态下部分地形成蓄电池组18的外表面,并且内壁面102在蓄电池组18的装配状态下完全被蓄电池组18的外表面包围。径向开口92布置在内壁面102中或者说内壁面上。径向开口92例如矩形地构造并且在周向上围绕蓄电池单体83延伸。电池壳体50的十个接收区域88中的四个具有径向开口92。尤其,具有径向开口92的接收区域88分别具有两个径向开口92。
附加地,在图5中示出已装配的第一电路板85。第一电路板85例如由层压的铜带构成,其中,通过铜带形成电接触元件104和电导线。第一电路板85贴靠在电池壳体50上、尤其贴靠在电池壳体50的内壁面102上。尤其,第一电路板85贴靠在电池壳体50的布置有径向开口92的一侧上。第一电路板85柔性地构造,使得它在其长度上遵循电池壳体50的外轮廓。第一电路板85的电接触元件104构造为可弯曲的接触舌106。可弯曲的接触舌106构造为用于通过径向开口92伸入到接收区域88之一中,以便与布置在接收区域88中的蓄电池单体83电接触。在连接状态下,电接触元件104贴靠在蓄电池单体83上、尤其在侧面贴靠在蓄电池单体83上,由此能够求取单个蓄电池单体83的电压。优选地,电接触元件104例如通过夹紧固定在蓄电池单体83与接收区域88的壁89之间。
通过径向开口92尤其能够电接触面向电子装置81的上层的蓄电池单体83。例如,上层的五个蓄电池单体83中的四个布置在具有径向开口92的接收区域88中。替代地也可以考虑,上层的每个蓄电池单体83和/或下层的每个蓄电池单体83为了单个电池监控而能够电接触。具有径向开口92的接收区域88分别具有两个径向开口92,通过这些径向开口分别将两个电接触元件104与蓄电池单体83连接。因此,蓄电池单体83在侧面分别通过四个电接触元件104与第一电路板85连接,由此可以借助冗余保证,在一个电接触元件104失效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对蓄电池单体83进行电压监控。
此外,在第一电路板85上布置有显示单元108,该显示单元例如构造为充电状态显示器。显示单元108包括五个构造为发光元件的显示元件110,这些显示元件布置在第一电路板85的背离电池壳体50的一侧上。在显示元件110旁布置有操纵元件112,通过该操纵元件能够控制第一电路板85。例如可以通过操纵元件112激活和/或停用显示单元108。
径向开口92仅部分地被第一电路板85或者说第一电路板85的电接触元件104覆盖,使得该径向开口部分地形成通向蓄电池单体83的自由通道。为了保护蓄电池单体83的通过径向开口92空出的侧面,蓄电池组18具有密封元件114。密封元件114构造为密封元件载体118的软塑料部件116,该密封元件载体还具有硬塑料部件120。密封元件载体118的硬塑料部件120在图6中以虚线示出。在图6中以立体视图示出密封元件载体118。密封元件载体118通过双组分注塑方法制造。密封元件载体118对于每个径向开口92具有一个密封元件114,该密封元件在连接状态下密封径向开口92。尤其,密封元件114的面积大于径向开口92的面积。尤其,密封元件载体118具有第一硬塑料部件122和第二硬塑料部件124,所述第一硬塑料部件和第二硬塑料部件经由软塑料部件116相对彼此可运动地连接。有利地,软塑料部件116在第一和第二硬塑料部件122、124之间的区域中形成铰链126。第一和第二硬塑料部件124由相同材料构成。尤其,硬塑料部件120由透明塑料构成。软塑料部件由橡胶构成。
在图7中以立体视图示出在装配在柔性的第一电路板85上的状态下的密封元件载体118。柔性电路板85被密封元件载体118覆盖、尤其基本上完全被覆盖。为了便于密封元件载体118的装配,密封元件载体118在硬塑料部件120中具有定位器件128,该定位器件例如构造为圆形槽口。电池壳体50具有对应的定位器件130,该定位器件例如构造为柱形销。为了确保没有灰尘可以通过构造为槽口的定位器件128到达蓄电池单体83,在槽口中布置有由软塑料部件116构成的另外的密封元件132。在连接状态下,密封元件载体118的定位器件128和电池壳体50的定位器件130这样地接合,使得密封元件114布置在径向开口92上方并且密封该径向开口。
第一硬塑料部件122和第二硬塑料部件124在安装状态下布置在电池壳体50的不同侧上、尤其布置在电池壳体50的内壁面102的不同侧上。第一硬塑料部件122布置在电池壳体50的面向电子装置81的一侧上。密封元件114和定位器件128布置或者说注塑在第一硬塑料部件122中。第二硬塑料部件124覆盖显示单元108的显示元件110,由此保护该显示元件。因为硬塑料部件120透明地构造,所以由显示元件110发出的光可以进一步向外射出。此外,在第二硬塑料部件124中布置有弹性的、由软塑料部件116构成的附加密封元件136,该附加密封元件布置在显示单元108的操纵元件112上方并且密封该操纵元件。两个硬塑料部件122、124之间的由软塑料部件116构成的铰链126布置在电池壳体50的两个不同侧面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并且能够实现简单且防尘的装配。
在图8中示出装配的蓄电池组18的横截面A。该横截面尤其穿过两个径向开口92和布置在这两个径向开口之间的定位器件128、130延伸。在横截面中示出,密封元件载体118布置在电子装置81的第一电路板85与第二电路板86之间。尤其,第一和第二电路板85、86贴靠在密封元件载体118上。
第一电路板85的电接触元件104通过径向开口92伸入到蓄电池单体83的接收区域88中并且与该蓄电池单体电接触。径向开口92完全被密封元件载体118的密封元件114封闭,使得没有异物颗粒如灰尘可以侵入到接收区域88中。有利地,蓄电池单体83在具有径向开口92的一侧上不但被电池壳体50而且被接口壳体部分52包围。
在图9中以立体视图示出在没有接口壳体部分52和侧壁54的情况下的已装配的蓄电池组18。蓄电池单体83通过径向开口92单独地接触并且与第一电路板85连接,而蓄电池单体83通过轴向开口90相互连接并且通过电接触装置98与第二电路板86上的功率触点82连接。第一电路板85的接触区域134通过密封元件载体118中的槽口137穿过密封元件载体118并且通过插接连接138与第二电路板86连接。第二电路板86包括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和用于控制或调节蓄电池组18的控制单元。
蓄电池组18包括两个电接触装置98。电接触装置98之一通过由铜制成的扁平连接器140将蓄电池单体83与功率触点82之一连接。另一电接触装置98通过管式电流导体142和保险元件144将电池83与另一功率触点82连接。保险元件144构造为熔断保险装置。保险元件144具有柱形的结构形式。保险元件144具有陶瓷套筒145,金属丝147被接收在该陶瓷套筒中(参见图10)。金属丝147示例性地构造为银丝。金属丝147与陶瓷套筒145的纵轴线同轴地延伸并且在陶瓷套筒145的两个端部上从该陶瓷套筒伸出。此外,保险元件144包括两个金属端盖149,保险元件144能够通过这两个端盖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端盖149这样地成型,使得它们在第一区域151中分别包围陶瓷套筒145,而在第二区域153中分别包围没有被陶瓷套筒145包围的金属丝147。尤其,这些端盖在第一区域151中贴靠在陶瓷套筒145上,而在第二区域中贴靠在金属丝147上。
尤其,蓄电池单体83在一区域中与金属的电池连接器96材料锁合地连接,在该区域中,上层和下层的边缘侧的两个蓄电池单体83通过电池连接器96连接。蓄电池单体83与电池连接器96的材料锁合地连接在电池壳体50的轴向开口90的一侧上进行。电池连接器96在其上侧朝电接触装置98的方向弯曲地构造并且在该区域中具有连接面146,所述连接面基本上垂直于轴向开口90延伸。电池连接器96通过连接面146与金属导体148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金属导体148构造为板状并且平行于蓄电池单体83的纵轴线延伸。
管式电流导体142借助焊接连接与金属导体148连接。管式电流导体142和金属导体148由铜构成。管式电流导体142和金属导体148之间的连接在管式电流导体142的第一端部150上进行。在管式电流导体142的第一端部150的区域中,管式电流导体142向下或者说朝金属导体148的方向弯曲。此外,管式电流导体142在第一端部150上展平地构造,以便能够借助焊接方法实现与金属导体148的材料锁合连接。
在管式电流导体142的第二端部152上,管式电流导体142与保险元件144、尤其与保险元件144的端盖149之一或者说端盖149的第二区域153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在管式电流导体142的第二端部152上,管式电流导体142具有横截面变化部154。横截面变化部154这样地设计,使得保险元件144或者说保险元件144的端盖145之一可以被接收在管式电流导体142内并且因此能够与该管式电流导体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尤其,管式电流导体142通过在横截面变化部154的区域中的压配连接与保险元件144连接。例如,管式电流导体142在横截面变化部154的区域中收缩地构造,使得管式电流导体154的第二端部152的区域中的内径变小。
保险元件144的另一端盖149通过例如构造为扁平连接器156的电导体155与功率触点82连接。在此,扁平连接器156以一端部贴靠在保险元件144的端盖149上并且以另一端部贴靠在功率触点82上。扁平连接器156与保险元件144的连接通过扁平连接器上的空心柱形成型部实现,该空心柱形成型部与端盖149、尤其是端盖149的第一区域151力锁合地连接。
在图10中示出电接触装置98的纵截面。管式电流导体142借助成型方法由空心管成型。导线横截面在管式电流导体142的长度上基本上是恒定的。通过对管式电流导体142的形状的匹配,管式电流导体142的内径在第一端部150和第二端部152之间变化。在上下文中,“内径”尤其应理解为在管式电流导体142内的空腔的直径。尤其,管式电流导体142在第二端部152的区域中具有比在第一端部150的区域中更大的内径,其中,管式电流导体142在两个端部150、152之间具有最大的内径。在第二端部152的区域中布置有具有圆环形横截面的横截面变化部154,该横截面基本上相应于保险元件144的邻接端盖149的外轮廓。在图11中示出两个端部150、152之间的空心柱形区域的横截面,内径在该空心柱形区域中最大。为了实现大的导线横截面,管式电流导体142在该区域中具有基本上相应于内径的壁厚。在第一端部150的区域中,管式电流导体142展平地构造,使得内径最小或者为零,因为管式电流导体142的两个相对置的侧彼此贴靠。
为了在蓄电池组18掉落的情况下保护蓄电池单体83,蓄电池组18具有保护元件158。保护元件158在图9中以立体视图示出,而在图10中在蓄电池组18的纵截面中示出。在图13中示出没有侧壁54的蓄电池组18的仰视图。蓄电池组18具有四个保护元件158,其中,各两个保护元件158与一蓄电池单体83相邻地布置并且因此保护该蓄电池单体。保护元件158由金属板材、例如由钢板构成。在图14中以立体视图示出保护元件158。优选地,保护元件158与蓄电池单体83相邻地布置在蓄电池组18的壳体48的棱边160的区域中,因为在蓄电池组18掉落到棱边160之一上的情况下,碰撞的整个力作用到一小的面上并且因此壳体48或者蓄电池组18的损坏或变形的危险特别大。在此,棱边160尤其涉及布置在从蓄电池组18的底侧或者说支承面162到正面164或者背面166的过渡区域中的棱边160。支承面162尤其布置在与蓄电池组18的具有蓄电池组的机械接口22的一侧相对置的侧上。正面164具有显示单元108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支承面162延伸。背面166与正面164相对置地布置。尤其,蓄电池组18的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优选蓄电池组18的最下层蓄电池单体83的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被保护元件158部分地包围。在上下文中,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尤其应理解为一层蓄电池单体83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蓄电池单体。
被接收在接收区域88中的蓄电池单体83在周向上被电池壳体50的壁89包围。因此,由塑料、例如HD PE构成的电池壳体50已经部分地保护蓄电池单体83以防在掉落情况下受到力作用。该保护通过附加地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部分地在周向上被保护元件158包围的方式得到增强。尤其,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在周向上在约170°的角度范围α内被保护元件158包围。电池壳体50对于每个保护元件158具有一接收凹部170,该接收凹部构造为用于与保护元件158力锁合和形状锁合地连接。在电池壳体50的接收凹部170中,保护元件158在两个相对置的侧面上被电池壳体50包围并且被力锁合地保持。在将保护元件158与电池壳体50连接时,保护元件158被推入到接收凹部170中,直至保护元件158贴靠在止挡上。优选地,由此金属的保护元件158相对于蓄电池单体83或者说蓄电池组18的电子装置81电绝缘。不但电池壳体50的限界接收区域88的壁89而且贴靠在该壁上的保护元件158在其形状方面以匹配蓄电池单体83的柱形轮廓的方式、尤其弯曲地构造。
电池壳体50分别具有两对接收凹部170,这两对接收凹部这样相邻地布置,使得保护元件158通过相反运动从侧面被接收在所述接收凹部中(参见图13)。保护元件158的长度相应于蓄电池单体83的长度的约45%或者说相应于电池壳体50的宽度的约45%。各两个保护元件158前后相继地布置在接收凹部170中,使得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在其长度上约90%被保护元件158包围。替代地,也可以考虑,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分别通过一个单个的连续的保护元件来保护。
在图15中示出构造为导轨62的保持元件60的横截面。邻接保持元件60地或者说在保持元件60下方布置有导向槽66。导轨62或者说保持元件60由塑料构成。导轨62或者说保持元件60尤其与接口壳体部分52一体地构造。为了保证在机械接口22或保持元件60过载的情况下实现限定的断裂并且因此不会发生意外的断裂,机械接口22具有额定断裂部位182。额定断裂部位182布置在保持元件60的区域中。尤其,额定断裂部位182布置在机械接口22的滑动面64和保持元件60的与滑动面64对置的上侧184之间。额定断裂部位182尤其构造为塑料的有针对性的材料削弱部。在额定断裂部位182的区域中,保持元件60的材料厚度186突然地和/或显著地变化。材料厚度186例如构造为保持元件60的厚度或者说构造为滑动面64与保持元件60的上侧184的最大距离。在此,“突然地”变化尤其应理解为材料厚度186的不连续的变化。“显著地”变化尤其应理解为,材料厚度186减小到原始材料厚度的至少50%、尤其减小到原始材料厚度的至少30%、优选减小到原始材料厚度的至少15%。例如,额定断裂部位182的材料厚度186在所示的横截面中关于两个相邻的区域减小到原始材料厚度186的约15%。
额定断裂部位182借助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实现,该额定断裂部位元件例如由钢制的金属板材构成。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与保持元件60连接。尤其,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至少部分地被保持元件包围。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构造为角形元件192、尤其是金属角的边190。角形元件192具有两个边190、194,这两个边例如彼此呈直角地延伸。两个边190、194例如在横截面中具有不同的长度。然而,替代地,也可以考虑边190、194之间的其它角度。角形元件192一体地构造。角形元件192的构造为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的边190基本上垂直于保持元件60的滑动面64延伸。尤其,材料厚度186与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的高度的差基本上相应于额定断裂部位182的高度。
在与手持式工具机12连接的状态下,蓄电池组18的重力主要通过手持式工具机12的布置在导向槽66中的导轨作用到机械接口22的滑动面64上。为了实现尽可能有效的额定断裂部位182,额定断裂部位182邻接于或直接相邻于平面196地布置,该平面与导向槽66的侧壁70基本上重合地延伸。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布置成使得其基本上平行于平面196延伸。尤其,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布置成使得其邻接于平面196,其方式是: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的外表面198在平面196上延伸。
此外,蓄电池组18、尤其是机械接口22具有防磨损元件200。防磨损元件200例如构造为角形元件192的第二边194并且因此与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一体地构造。防磨损元件200平行于滑动面64延伸。尤其,防磨损元件200至少部分地形成保持元件60的滑动面64。防磨损元件200部分地被保持元件60或者说导轨62包围。有利地,在手持式工具机12的运行中在蓄电池组18的导轨62与手持式工具机12的导轨之间出现的磨损可以通过防磨损元件200明显地降低。防磨损元件200例如由金属构成。
在图16中示出接口壳体部分52的立体视图。注塑包封在保持元件60中或者说在导轨62中的角形元件192以虚线示出,该角形元件包括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和防磨损元件200。为了能够借助额定断裂部位182实现尽可能限定的断裂,角形元件192或者说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的长度相应于保持元件60或者说保持元件60的滑动面64的长度202的约80%。
在图17中示出蓄电池组18a的立体视图,该蓄电池组具有带有管式电流导体142a的电接触装置98a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在此,除管式电流导体142a外,蓄电池组18a基本上与前述蓄电池组18相同地构造。管式电流导体142a具有第一端部150a和第二端部152a,其中,管式电流导体142a在其第二端部152上通过横截面变化部154a与构造为熔断保险装置的保险元件144a连接。管式电流导体142a在其第二端部152a上直接与电池连接器96a材料锁合地连接。这通过使管式电流导体142a在其第二展平的端部152a上并且在两个方向上弯曲的方式实现。一方面,管式电流导体142a在其第二端部152a上向下或者说朝电池壳体50a的具有径向开口92a一侧的方向弯曲,并且另一方面向外或者说朝电池壳体50a的具有轴向开口90a一侧的方向弯曲。
在图18中示出管式电流导体142a的横截面。在管式电流导体142a内布置有蓄热元件157a。蓄热元件157a例如由塑料、尤其HD PE(高密度聚乙烯)构成。有利地,在蓄热元件157a中可以吸收并且暂时地存储通过管式电流导体142a内的电流产生的热量。所吸收的能量被蓄热元件157a延迟地再次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由此可以明显地降低温度波动的幅度。优选地,蓄热元件157a基本上完全填充展平端部152a和横截面变化部154a之间的管式电流导体142a。
在图19中示出保护元件158b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在图20中以前视图示出具有保护元件158b的蓄电池组18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在图20中透明地示出电池壳体50b并且未示出侧壁。蓄电池组18b对于下层蓄电池单体83b的每个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b具有唯一的保护元件158b。保护元件158b具有基本上相应于蓄电池单体83b的长度。电池壳体50b具有接收凹部170b,保护元件158b被接收在该接收凹部中。接收凹部170b不具有止挡,使得保护元件158b为了与电池壳体50b连接可以部分地被推动穿过接收凹部170b。保护元件158b类似于前述实施例地在约170°的角度范围内在周向上包围边缘侧蓄电池单体168b。
此外,保护元件158b具有能量吸收元件172b。能量吸收元件172b布置在保护元件158b的两个相对置的纵向棱边174b上。纵向棱边174b平行于蓄电池单体83b的纵轴线延伸。能量吸收元件172b例如构造为具有齿元件176b的齿部,其中,齿元件176b分别具有尖端178b。齿元件176b的尖端178b在装配状态下贴靠在电池壳体50b上、尤其贴靠在接收凹部170b内的壁180b上。尤其,保护元件158b沿着纵向棱边174b仅通过齿元件176b或者说尖端178b贴靠在电池壳体50b的平面壁上。当然,也可以考虑,保护元件158b沿着纵向棱边174b以形状匹配的、尤其与保护元件158b的齿部相匹配的齿部贴靠在接收凹部170b内的壁上。替代地或补充地,也可以考虑,能量吸收元件172b构造为在纵向棱边174b的区域中与接收凹部170b内的止挡间隔开,其中,该距离优选小于齿元件176b的高度。
在蓄电池组18b掉落到棱边160b上的情况下,力作用到保护元件158b上,这导致保护元件158b变形和/或其位置改变,并且能量吸收元件172b、尤其是齿部的尖端178b挤入到电池壳体50b中并且因此变形。通过电池壳体50b的变形吸收能量,所述能量有利地不作用到蓄电池单体83b上并且有利地保护这些蓄电池单体。
在图21中在构造为导轨62c的保持元件60c的横截面中示出具有额定断裂部位182c的蓄电池组18c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c构造为金属板材,该金属板材平行于蓄电池组18c的连接方向或者说蓄电池组18c的滑动面64的纵向延伸尺度延伸。在横截面中,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c具有比保持元件60c的材料厚度186c更大的长度或者说高度。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c被接口壳体52c包围。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c布置成使得其形成导向槽66c的侧壁70c并且直线地朝保持元件60c的上侧184c的方向延伸。因此,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c垂直于滑动面64c延伸。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c与上侧184c之间的区域形成额定断裂部位182c。
在图22中在构造为导轨62d的保持元件60d的横截面中示出具有额定断裂部位182d的蓄电池组18d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由一种塑料构成,该塑料相对于构成接口壳体部分52d或保持元件60c的塑料具有小附着力。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梁状地构造,在横截面上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平行于蓄电池组18d的连接方向或者说平行于蓄电池组18d的滑动面64d的纵向延伸尺度延伸。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完全布置在保持元件60d内。尤其,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完全布置在滑动面64d与保持元件60d的上侧184d之间。因此,保持元件60d具有两个额定断裂部位182d,其中,一个额定断裂部位182d布置在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与保持元件60d的上侧184d之间,而另一个额定断裂部位182d布置在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与滑动面64d之间。在横截面中,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倾斜于滑动面64d延伸。因此,额定断裂部位182d彼此错开地布置。替代地也可以考虑,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d基本上垂直于滑动面64d延伸,由此形成两个彼此相叠的额定断裂部位182d。
在图23中在构造为导轨62e的保持元件60e的横截面中示出具有额定断裂部位182e的蓄电池组18e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e梁状地构造并且在横截面上平行于滑动面64e布置。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e完全被接口壳体部分52e、尤其是保持元件60e包围。与保持元件60e的上侧184e相比,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e具有相对于滑动面64e更短的距离。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e例如构造为空腔,由此局部地削弱保持元件60e。因此,额定断裂部位182e布置在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e与滑动面64e之间。
在图24中在构造为导轨62f的保持元件60f的横截面中示出具有额定断裂部位182f的蓄电池组18f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额定断裂部件188f构造为角形元件192f的一个边190f。角形元件192f构造为金属角。角形元件192f还具有第二边194f,该第二边构造为防磨损元件200f。角的两个边190f、194f例如在横截面中构造有相同的长度。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f垂直于保持元件60f的滑动面64f延伸,而防磨损元件200f平行于滑动面64延伸。该角完全布置在保持元件60f内,尤其完全布置在滑动面64f与保持元件60f的上侧184f之间。额定断裂部位182f布置在额定断裂部位元件188f与保持元件60f的上侧184f之间。因为防磨损元件200f首先被保持元件60f、尤其是保持元件60f的塑料完全包围,所以在出现一定磨损并且滑动面64f与防磨损元件200f之间的塑料至少部分地磨除之后,防磨损元件200f才满足其功能。

Claims (15)

1.一种蓄电池组、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具有壳体(48),在所述壳体中接收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83),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组(18)具有至少一个保护元件(158),所述保护元件与所述壳体(4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单体(83)具有尤其是金属的电池外壳,并且所述保护元件(158)具有比所述蓄电池单体(83)的电池外壳更大的壁厚。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158)与所述壳体(48)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与周围的壳体(48)相比,所述保护元件(158)具有更大的刚度、尤其具有至少十倍大的刚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83)布置在电池壳体(50)中,其中,所述保护元件(158)布置在所述电池壳体(50)内和/或布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50)具有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83)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88),其中,所述接收区域(88)被壁(89)限界,所述蓄电池单体(83)贴靠在所述壁的内侧上,并且所述保护元件(158)贴靠在所述壁的外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89)、尤其是所述壁(89)和所述保护元件(158)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蓄电池单体(83)的外轮廓相匹配。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158)由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钛或铝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158)布置在所述电池壳体(50)的接收凹部(170)中,尤其在所述电池壳体(50)的接收凹部(170)中力锁合地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体(50)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83)、优选至少两个蓄电池单体(83)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保护元件(158)沿着所述蓄电池单体(83)的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优选至少90%被保护。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158)布置在所述蓄电池组(83)的棱边(160)的区域中,所述棱边优选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83)的纵向延伸尺度(93)延伸。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18)具有机械接口(22),用于将所述蓄电池组(18)与手持式工具机(12)能松开地连接,其中,所述保护元件(158)与所述机械接口(22)间隔开地布置,尤其布置在所述蓄电池组(18)的与所述机械接口(22)相对置的一侧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158b)与能量吸收元件(172b)耦合,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72b)构造为,使得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72b)在力作用下至少部分地挤入到所述壳体(48b)中、优选挤入到电池壳体(59b)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72b)构造为齿部。
15.一种由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18)和手持式工具机(12)组成的系统,其中,所述蓄电池组(18)的壳体(48)在连接状态下部分地形成所述系统的外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元件(158)布置在所述蓄电池组(18)的形成所述系统的外表面的区域与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83)之间。
CN201980043974.9A 2018-06-29 2019-06-05 蓄电池组 Pending CN1123351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0663.0A DE102018210663A1 (de) 2018-06-29 2018-06-29 Akkupack
DE102018210663.0 2018-06-29
PCT/EP2019/064568 WO2020001943A1 (de) 2018-06-29 2019-06-05 Akkupa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5107A true CN112335107A (zh) 2021-02-05

Family

ID=66867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974.9A Pending CN112335107A (zh) 2018-06-29 2019-06-05 蓄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88370A1 (zh)
EP (1) EP3815161A1 (zh)
JP (2) JP2021528818A (zh)
CN (1) CN112335107A (zh)
DE (1) DE102018210663A1 (zh)
WO (1) WO20200019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220202A1 (de) 2019-12-19 2021-06-24 Robert Bosch Gmbh Akkuvorrichtung für einen Akkupack einer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13681518A (zh) * 2020-05-18 2021-11-23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EP4351834A1 (en) 2021-06-09 2024-04-17 Black & Decker Inc. Battery pack isolation system
DE102022207602A1 (de) 2022-07-26 2024-02-01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2551A (en) * 1990-06-28 1992-10-06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JP2011198472A (ja) * 2010-03-17 2011-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
CN104521027A (zh) * 2012-08-30 2015-04-15 索尼公司 电池组和电动车
CN205406571U (zh) * 2015-02-11 2016-07-2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电池的外壳
CN206040735U (zh) * 2015-03-06 2017-03-2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蓄电池组和手持式工具机
WO2017108317A1 (de) * 2015-12-22 2017-06-29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06941138A (zh) * 2015-09-29 2017-07-1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2982B2 (ja) * 2006-06-29 2012-12-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手持式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JP5673387B2 (ja) * 2011-06-23 2015-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US9912020B2 (en) * 2013-03-12 2018-03-0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with heat sink
DE102016203427A1 (de) * 2016-03-02 2017-09-07 Robert Bosch Gmbh Akkupack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2551A (en) * 1990-06-28 1992-10-06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JP2011198472A (ja) * 2010-03-17 2011-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
CN104521027A (zh) * 2012-08-30 2015-04-15 索尼公司 电池组和电动车
CN205406571U (zh) * 2015-02-11 2016-07-2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电池的外壳
CN206040735U (zh) * 2015-03-06 2017-03-2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蓄电池组和手持式工具机
CN106941138A (zh) * 2015-09-29 2017-07-1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17108317A1 (de) * 2015-12-22 2017-06-29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28818A (ja) 2021-10-21
US20210288370A1 (en) 2021-09-16
WO2020001943A1 (de) 2020-01-02
JP2023099057A (ja) 2023-07-11
DE102018210663A1 (de) 2020-01-02
EP3815161A1 (de)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5107A (zh) 蓄电池组
JP6726293B2 (ja) 手持ち式工作機械のための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手持ち式工作機械
US1185810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US20230275277A1 (en) Battery pack, electric apparatus using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apparatus main body
CN1833825B (zh) 洗涤器
CN107431158A (zh)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蓄电池组
CN216413144U (zh) 温度传感器装置和蓄电池包
CN111148604A (zh) 蓄电池组
CN105690332B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108701777B (zh)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蓄电池组和手持式工具机
CN107484331B (zh) 电路板和用于蓄电池组的具有电路板的充电装置
EP1781074B1 (en) Diode assembly for a cordless power tool
CN110831724A (zh) 手持式工具机
US20190044112A1 (en) Battery pack
US11769913B2 (en) Storage battery device for a battery pack of a handheld power tool
CN111148605B (zh) 蓄电池组
DE102018206892A1 (de) Akkupack
CN112106222A (zh) 蓄电池包
DE102018206886A1 (de) Akkupack
CN112753124A (zh) 具有用于减少电磁干扰辐射的抗干扰单元的蓄电池组
DE102018206885A1 (de) Akkupack
CN115548566A (zh) 蓄电池组
CN114946076A (zh) 蓄电池单体和具有蓄电池单体的蓄电池组
DE102018206887A1 (de) Akkupack
CN117766928A (zh) 蓄电池包、具有第一蓄电池包和第二蓄电池包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