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4623B - 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实施操作其的方法及处理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实施操作其的方法及处理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4623B
CN112334623B CN201980039927.7A CN201980039927A CN112334623B CN 112334623 B CN112334623 B CN 112334623B CN 201980039927 A CN201980039927 A CN 201980039927A CN 112334623 B CN112334623 B CN 112334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eat
baffle
portions
orientation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9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4623A (zh
Inventor
凯文·麦克洛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erson Electric Co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Emerson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CN112334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4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6Object-catching insert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waste pipes or outlets
    • E03C1/266Arrangement of disintegrating apparatus in waste pipes or outlets; Disintegra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waste pipes or outlets
    • E03C1/2665Disintegra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waste pipes or out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100、400、1500、1600、1700、1800),以及相对于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实施此隔板的方法。隔板包括圆柱形缘(401、1501、1601、1701、1801)和多个褶(450、452、454、456、458、1550、1750、1850),所述多个褶被附接至圆柱形缘或与圆柱形缘一体形成。隔板的第一面(206、1516、1616、1792、1906)包括第一结构特征,并且第二面(306、1956)包括第二结构特征。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是相同类型的,而且不同,由此至少部分地由于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彼此不同,隔板能够分别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任一取向在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使得处理器系统被配置为操作以分别实现第一功能目标和第二功能目标中的任一个功能目标。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实施操作其的方法及处理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诸如食物垃圾处理器这样的垃圾处理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此垃圾处理器的隔板或防溅组件或特征以及实施和操作该隔板或防溅组件或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食物垃圾处理器中,通常跨喉部开口存在隔板或防溅板。例如,在一些食物垃圾处理器中,将喉部隔板插入水槽开口(滤网凸缘)中,并由用户从水槽侧可拆卸。又例如,在一些其它食物垃圾处理器中,隔板与安装垫片成一体,并且仅当整个处理器从水槽上卸下时才可拆卸。可拆卸隔板通常可以相对于处理器的滤网凸缘安装,并通过形成在隔板中的环形凹槽和滤网凸缘的互补的环形肋的相互作用而相对于那些滤网凸缘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当将隔板压配合到滤网凸缘中时,环形肋配合到环形凹槽中,使得隔板相对于滤网凸缘被保持。
取决于实施例,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隔板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目的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在至少一些传统实施例中,在处理器操作期间,隔板防止在研磨期间飞溅回来或颗粒喷射。又例如,在许多或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传统实施例中,隔板构成了与处理器的主要用户界面,因为食物垃圾必须穿过隔板,通常在操作者的协助下才能进入研磨室。进一步例如,在至少一些传统实施例中,隔板还防止了诸如银器或海绵这样的异物在操作期间和不使用期间进入处理器。
在至少一些传统实施例中,隔板由诸如丁腈橡胶这样的弹性体制成并且具有褶配置。褶使得隔板开口能够随着食物垃圾被推动穿过而扩大。然而,隔板也是食物垃圾进入研磨室的障碍。更特别地,在至少一些处理器中,隔板的褶足够坚硬以在处理器的操作期间在一个(或多个)隔板开口上保持一层水,同时允许足够的水流用于研磨。此设计导致在操作期间开口上的水覆盖,这减弱了来自研磨室的噪声,因为隔板(喉部)开口通常是用于将噪声从研磨室传递给用户的主要路径。在2007年9月4日发布的题为“Noise baffle for foodwaste disposer”的美国专利No.7,264,188中描述了一种隔板的一个示例,该隔板用于减少经由隔板开口路径的噪声传输,该美国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并入本文。
尽管某些传统隔板在减小研磨期间的噪音方面是有效的,但是至少一些这样的传统隔板可能具有不期望的副作用。例如,水槽中隔板的存在可能导致水回流到水槽中。在一些情况下,当水流经隔板进入处理器的研磨室时,研磨室内侧的空气将被移位并通过隔板从研磨室中排出。尽管隔板中可能存在旨在促进从处理器中排出移位的空气的排气特征或开口,但在一些情况下,流动水会在移位的空气排出之前阻塞排气开口,从而防止或限制了空气离开研磨室。因此,在隔板下方会产生气泡,并且在隔板下方形成的气泡会阻止水通过隔板排出,并导致水回流到滤网凸缘和水槽中。此操作似乎向用户指示了堵塞的水槽问题,并引起用户的关注。此外,即使用户可以通过向下按压隔板褶并移位滞留的空气(其可以通俗地称为“使隔板打嗝”)来容易地补救此操作,但是用户仍会发现采取此动作不方便或令人反感。
又例如,传统隔板的存在可能使食物垃圾不合期望地难以进入处理器的研磨室。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实现食物期望地进入研磨室,用户将用手或各种器具或装置将食物推入隔板。然而,用户再次发现采取此动作是不方便或令人讨厌的。另外,尽管其它传统隔板具有褶,该褶在使用隔板时会迅速下垂或下弯,以便形成更大的中心开口并减小隔板对进入处理器的食物垃圾的抵抗力,但是在处理器将食物吸入处理器的研磨室的方面中,利用此隔板的食物处理器可能会被一些用户视为以过于激进的方式操作。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垂隔板的存在还会增加异物进入处理器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一些传统隔板中,不期望隔板的褶下垂(或者不期望褶下垂超过特定程度),但是,由于持续使用与隔板关联的处理器,隔板的一个或多个褶随着时间推移趋于过度下垂或变得未对准(例如,相对于其它褶)。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形成隔板及其褶的弹性体、橡胶或其它材料的回弹性可能会降低,使得当没有水和其它材料流动穿过隔板时,或者当处理器不操作时,褶趋于不返回至(或趋于不完全返回至)其正常关闭位置。将要领会,当隔板的褶下垂或下弯时,隔板在使用期间防止水和食物垃圾溅出处理器研磨室的能力减弱。
考虑到上述情况,可以认识到,通常期望给定处理器的给定喉部隔板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目标,所有这些功目标均与该给定处理器结合实施。实际上,经常期望的是,至少当在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情况下(如果不是同时或基本上同时)操作时,由单个隔板与给定处理器结合实施时满足以下目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或全部:隔板应具有不下垂或至少不过度下垂的褶;隔板应操作为防止或至少显著阻止材料通过隔板离开研磨室;隔板还应使得适当的材料(例如,食物垃圾)能够轻松进入研磨室;隔板应进一步使不适当的材料更难以进入研磨室;隔板应减弱噪音(例如,在处理器运行时来自研磨室的噪音);并且隔板应允许足够的水流,或在一些情况下有利于高水流,以研磨并促进材料从处理器中流出。
尽管以上所述,当与给定处理器结合实施时,通过单个隔板来满足上述各种功能目标中的多个或所有功能目标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在这些功能目标中的若干功能目标趋于彼此严重冲突的情况下。例如,如已经讨论的,尽管一些传统隔板能够提供显著的噪声减弱,但是此传统隔板可能遭受由提供用于实现此噪声减弱的设计特征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副作用。因此,关于至少一些传统的声音减小隔板,用户会抱怨该隔板使食物太难进入研磨室(例如,食物不能像所期望的那样自由地穿过该隔板),然而对于在研磨操作期间与处理器关联的降低的噪音水平感到满意。
以另一种方式,关于至少一些传统隔板,当隔板正经历低水流速率时,隔板不能在隔板的褶顶部实现防水层,并且当隔板正经历高水流速率时不能避免水回流(例如,如可以从高水流水龙头提供)。实际上,许多传统隔板可以应付高水流速率而不使水回流,但不能积聚水来阻挡来自处理器的声音,而与隔音隔板一样操作良好的其它传统隔板趋于形成防水层并具有更好的声音性能,但是具有以高水流速率回流的趋向。
另外,不仅存在通常难以同时基本满足各种功能目标的问题,而且存在可以实施隔板的许多不同的可能的安装设置、布置和环境的这一事实加剧了通过使用特定隔板设计来做到这一点的困难。例如,在不同的处理器和关联的隔板的操作期间经历的不同的管道布置(例如,具有大范围的流率的不同的厨房水龙头)或水温能够影响水流过隔板的能力,使得当与一个管道布置结合实施时或当流动水处于第一温度时,给定的隔板将实现所需的水流,但是当与不同的管道布置结合实施时或当流动水处于第二温度时,给定的隔板将不会实现相同的所需水流。
因此,传统隔板通常特别适合与特定的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结合使用,在这些特定的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中,那些隔板可以使得能够实现一个或多个特定功能目标,而不是其它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相反,考虑到特定隔板设计在这些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中实施时可以实现的特定功能目标,特定的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可能特别适合于接收特定的传统隔板设计,但不适用于其它隔板设计。相应地,为了结合特定的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在不同的时间实现不同的功能目标,可能有必要用不同的隔板替换一个隔板。因为当结合特定的安装设置、布置或环境来实施时,传统隔板设计的特征通常适合于实现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功能目标(而不是其它功能目标),所以在可用于解决各种处理器实施上下文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方面,用户可能受到不期望地限制。
另外,尽管上面讨论了与经由隔板实现多个不同功能目标关联的困难,但应进一步领会,即使其它功能目标不是很重要,某些功能目标仍然难以通过传统隔板来实现。例如,因为那些隔板在长时间段内操作,在传统的带有橡胶褶的隔板中出现的褶的不期望的下垂通常仍然是一个问题,无论这些隔板是否实现了其它功能目标,诸如上述目标。也就是说,避免褶下垂仍然是关于传统隔板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的单个功能目标,与其它功能目标无关。
因此,期望能够开发一种或多种改进的隔板或利用隔板的处理器系统或者改进的隔板或处理器系统实施或操作方法,其克服与传统隔板或处理器系统关联的上述限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实现与隔板或利用隔板的处理器系统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目标。
发明内容
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该隔板包括:圆柱形缘,该圆柱形缘围绕中心轴周向延伸;以及多个褶,所述多个褶附接至圆柱形缘或与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每个褶具有相应的径向最内的边缘,并且褶的径向最内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共同限定隔板的中央孔口,中心轴穿过该中央孔口,并且此外,褶包括第一褶部分、第二褶部分和侧壁部分。此外,每个第一褶部分通过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与相应的一对第二褶部分连接,并且每个第二褶部分通过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与相应的一对第一褶部分连接。此外,每个第一褶部分单独地,或与相应的第一褶部分位于其之间的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结合地,具有第一结构特征。此外,每个第二褶部分单独地,或与相应的第二褶部分位于其之间的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结合地,具有第二结构特征。另外,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二者是相同类型的,而且彼此不同,由此,至少部分地由于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彼此不同,隔板能够分别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任一取向中在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使得处理器系统被配置为操作以分别实现第一功能目标和第二功能目标中的任一功能目标。
此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其它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该隔板包括:圆柱形缘,该圆柱形缘围绕中心轴周向延伸;以及多个褶,所述多个褶附接至圆柱形缘或与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每个褶具有相应的径向最内的边缘,并且褶的径向最内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共同限定隔板的中央孔口,中心轴穿过该中央孔口,并且褶包括第一褶部分和第二褶部分。另外,隔板的第一面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一褶部分的第一表面部分、第二褶部分的第二表面部分以及圆柱形缘的第一环形边缘形成,并且隔板的第二面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一褶部分的第三表面部分、第二褶部分的第四表面部分以及圆柱形缘的第二环形边缘形成。此外,第一面和第二面在隔板的相对于中心轴垂直或基本上垂直地延伸的中平面的相对的侧上相对于彼此基本上相反地定向。此外,第一面包括第一结构特征并且第二面包括第二结构特征,并且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是相同类型的,而且不同,由此,至少部分地由于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彼此不同,隔板能够分别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任一取向在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使得处理器系统被配置为操作以分别实现第一功能目标和第二功能目标中的任一功能目标。
另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其它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处理器系统。该处理器系统包括处理器和联接至处理器的安装组件,其中,安装组件包括水槽凸缘和支撑在水槽凸缘内的隔板。隔板包括圆柱形缘和多个褶,该圆柱形缘围绕中心轴延伸,所述多个褶具有从圆柱形缘处或者附近的位置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的第一褶部分和第二褶部分,并且该隔板还包括垂直于中心轴延伸的中平面。此外,隔板相对于水槽凸缘在第一取向定位,但是被配置为使得隔板能够在相对于第一取向反向的第二取向在水槽凸缘内重新定位。另外,褶包括第一结构特征,当隔板在第一取向定位时,该第一结构特征使得处理器系统能够根据第一操作模式操作,并且所述褶还包括第二结构特征,如果隔板在第二取向定位,则该第二结构特征将使得处理器系统能够被配置为根据第二操作模式操作,其中,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二者是相同类型的,而且彼此不同。此外,第一结构特征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褶的第一褶部分的第一角度范围,邻近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尖端的第一开口的第一宽度,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尖端相对于隔板的中平面的第一轴向范围,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外直径,中心轴与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尖端之间的第一径向距离,以及延伸穿过第一褶部分的流孔的第一存在或不存在。另外,第二结构特征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褶的第二褶部分的第二角度范围,邻近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尖端的第二开口的第二宽度,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尖端相对于隔板的中平面的第二轴向范围,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外直径,中心轴与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尖端之间的第二径向距离,以及延伸穿过第二褶部分的第二流孔的第二存在或不存在。
此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该隔板包括围绕中心轴周向延伸的圆柱形缘,其中,隔板的垂直于或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的中平面穿过圆柱形缘。隔板附加地包括多个褶,所述多个褶附接至圆柱形缘或与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其中,褶具有径向向内的边缘,所述径向向内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共同限定隔板的中央孔口,中心轴穿过该中央孔口。此外,包括其褶的隔板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取向和相对于第一取向基本上反向的第二取向中的每个取向可实施并且能够在第一取向和相对于第一取向基本上反向的第二取向中的每个取向在处理器系统内操作。
此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处理器系统。该处理器系统包括处理器和联接至处理器的安装组件,其中,安装组件包括水槽凸缘和支撑在水槽凸缘内的隔板。隔板包括围绕隔板的中心轴周向延伸的圆柱形缘,其中,隔板的垂直于中心轴的中平面穿过圆柱形缘。此外,隔板包括多个褶,所述多个褶附接至圆柱形缘或与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其中,褶的径向最内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共同限定隔板的中央孔口,中心轴穿过该中央孔口。另外,褶包括第一褶部分、第二褶部分和侧壁部分,其中,第一褶部分基本上定位于中平面的第一侧,而第二褶部分基本上定位于中平面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此外,包括其褶的隔板在第一取向定位在水槽凸缘内,而且被配置为在相对于第一位置基本上反向的第二取向可重新安装在水槽凸缘内,以便实现功能目标。
另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操作处理器系统的方法,该处理器系统包括水槽凸缘和具有多个褶的隔板。该方法包括:当隔板在水槽凸缘内具有第一取向时,确定褶中的至少一个褶或褶的至少一个部分正在经历下垂或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经历下垂。该方法还包括将隔板从水槽凸缘移除,并将隔板插入到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中,以使得隔板具有相对于第一取向基本上反向的第二取向。插入隔板以使得隔板具有第二取向至少在第一时间段内基本上或完全缓解或避免了下垂。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公开了食物垃圾处理器喉部隔板和相关方法的实施例,并且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本文包含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喉部隔板设备和方法在其应用中不限于附图所示的构造、部件的布置或者其它方面或特征的细节,而是本文所包括的此设备和方法包括其它实施例或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践或执行。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相对于水槽(以剖面图示出)安装的示例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局部横截面局部正视图,其中该系统包括改进的可翻转隔板,并且被配置用于由于可翻转隔板具有第一取向而根据第一声音减小模式的操作;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示例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和水槽的一部分的另外的立体剖面横截面图,(除了其它方面之外)揭示了可翻转隔板的立体横截面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和水槽的另一立体剖面横截面图,其中由于可翻转隔板具有相对于图2中所示的取向反向的第二取向,因此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被配置用于根据第二高水流模式的操作;
图4是图1至图3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一立体图,其中可翻转隔板被取向为使得可翻转隔板的第一面以与图2中所示相同的方式竖直面向上;
图5是图1至图4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二立体图,其中可翻转隔板以相对于图4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的取向反向的方式取向,使得可翻转隔板的第二面以与图3中所示相同的方式竖直面向上;
图6是图1至图5的可翻转隔板的一部分的剖面平面视图,其中该平面视图特别示出了可翻转隔板的第一面在图2和图4中也可见的部分;
图7是图1至图6的可翻转隔板的一部分的剖面平面视图,其中该平面视图特别示出了可翻转隔板的第二面在图3和图5中也可见的部分;
图8是沿着图6的线8-8截取的图1至图7的可翻转隔板的横截面图;
图9是沿着图6的线9-9截取的图1至图8的可翻转隔板的横截面图;
图10是当相对于图1至图3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和水槽的部分以与图2中所示相同的方式(具有相同的取向)实施时图1至图9的可翻转隔板的剖面横截面图,其中可翻转隔板的该横截面图与图8中所示的相同;
图11是当相对于如图10中所示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和水槽的相同部分以相对于图10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的取向在取向上反向的方式实施时图1至图10的可翻转隔板的剖面横截面图;
图12是图1至图11的可翻转隔板的附加的平面视图,其中,可翻转隔板具有与图2、图4和图6中所示的取向相同的取向,并且该平面视图与该平面视图的内部圆形部分的细节视图结合特别示出了在图4和图6中也可见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一面;
图13是图1至图12的可翻转隔板的附加的平面视图,其中,可翻转隔板相对于图12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具有反向的取向,使得该平面视图与该平面视图的内部圆形部分的细节视图结合特别示出了在图5和图7中也可见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二面;
图14是沿图9的线14-14截取的图1至图13的可翻转隔板的横截面图,结合该横截面图的圆形部分的细节视图;
图15是代替图1至图14的可翻转隔板的改进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一示例替代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改进的可翻转隔板也可以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作为相对于水槽(诸如图1中所示的水槽)安装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一部分;
图16是代替图1至图15的可翻转隔板的改进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二示例替代实施例的立体横截面图,该改进的可翻转隔板也可以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作为相对于水槽(诸如图1中所示的水槽)安装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一部分;
图17是代替图1至图16的可翻转隔板的改进的可翻转隔板的第三示例替代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改进的可翻转隔板也可以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作为相对于水槽(诸如图1中所示的水槽)安装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一部分;
图18是代替图1至图17的可翻转隔板的改进的可翻转隔板的第四示例替代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改进的可翻转隔板也可以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作为相对于水槽(诸如图1中所示的水槽)安装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一部分;以及
图19是沿图18的线19-19截取的图18的可翻转隔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包含的示例实施例的相对于水槽20(其也以剖面图示出)安置或安装的示例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局部横截面局部正视图。图1特别提供了水槽20的横截面图,以便更好地示出相对于水槽如何安装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包括:处理器组件40,其包括食物垃圾处理器60;以及改进的安装组件(或水槽凸缘组件)80,其使得能够将处理器组件40附接至水槽20。改进的安装组件80特别包括改进的可翻转隔板100、水槽凸缘(或滤网凸缘)112以及上安装凸缘114。除了可翻转隔板100外,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所有部分都可以称为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
水槽凸缘112是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特别附接至水槽20的一部分,并且上安装凸缘114使得处理器组件40能够联接至水槽凸缘112。应当领会(尽管上面提供了一般描述),图1不仅提供了水槽20的剖面横截面图,而且还提供了沿与用于确定水槽20的横截面图的相同竖直平面截取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水槽凸缘112的横截面图。以这种方式图示水槽凸缘112使得定位于水槽凸缘内的可翻转隔板100能够露出。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可翻转隔板100是可翻转的,因为它被配置为能够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在水槽凸缘内被实施。
通常,可翻转隔板100具有圆形周界并且被定位成围绕中心轴118延伸。尽管在图1的实施例中,中心轴118可以被认为是可翻转隔板的中心轴,但是,还应当领会,中心轴118也是隔板定位于其中的水槽凸缘112的中心轴。此外,与其中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处理器组件竖直地定位在水槽下方的典型布置一致,在图1中示出了中心轴118,其从水槽20竖直或基本上竖直地向下延伸穿过改进的安装组件80(包括水槽凸缘112及其可翻转隔板100),进入处理器组件40的食物垃圾处理器60内的研磨室。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118也可以被认为是用于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和水槽20的竖直轴。在本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00由丁腈橡胶制成,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可以由代替丁腈橡胶或除丁腈橡胶之外的一种或多种其它材料制成。此材料可以包括其它弹性体,诸如热塑性弹性体(TPE)。
另外参考图2,提供了图1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另外的立体剖面横截面图。尽管图2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横截面是沿与用于确定图1的横截面图相同的竖直平面截取的,但是在图2中,还以横截面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00以及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其它部分(而不只是水槽20和水槽凸缘112)。因此,除了其它方面之外,图1的处理器组件40的可翻转隔板100(下面进一步描述)以及内部腔室或研磨室200的各种特征从图2中明显看出。特别地,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一面206。如图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应当领会,在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相对于水槽(诸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水槽)的典型安装中,处理器组件竖直定位在水槽下方。
另外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00被配置为使得它可以在两个位置或取向中的任一个位置或取向相对于水槽凸缘112实施(并且以其它方式相对于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实施)。如上面已经提到的,图2示出了其中可翻转隔板100在第一位置中取向的布置,在该第一位置中,第一面206竖直(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相比之下,图3示出了其中可翻转隔板100在第二位置中取向的布置,在该第二位置中,可翻转隔板的第二面306竖直(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应当领会,第一面206和第二面306是通常在可翻转隔板的相对的侧上的相对(直接相反)的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00是可翻转的隔板,因为该隔板可以相对于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的水槽凸缘112和其它关联部件在两个替代位置或取向中的每一个中实施,该两个替代位置或取向彼此相差了隔板围绕与隔板的中心轴118(如图1中所示)垂直的轴的180度旋转。
在图1、图2和图3的本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00特别地采取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的形式,其中隔板特别在隔板的第一面206和第二面306之间的差异方面是不对称的。由于该不对称性,尽管可翻转隔板100相对于相同的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实施,而不管可翻转隔板的取向如何,但是整体上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包括可翻转隔板)可取决于可翻转隔板的取向经历显著不同的行为和/或实现不同的功能目标。更特别地,出于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原因,在具有如图2中所示实施的可翻转隔板100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操作期间,一层水聚集在第一面206的顶上,使得处理器系统在声音减小模式下操作。相比之下,同样出于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原因,利用如图3中所示实施的可翻转隔板100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趋于避免在隔板的任何面的顶上聚集一层明显的水的操作,而是趋于实现高水流的操作。
考虑到这种情况,应当领会,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是可配置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该可配置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取决于可翻转隔板100的取向在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下操作。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被配置用于当可翻转隔板100被取向成使得第一面206竖直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时根据第一声音减小操作模式的操作,并且被配置用于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成使得第二面306竖直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时根据第二高水流操作模式的操作。
应当领会,尽管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与可翻转隔板100的组合,构成了相同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而不管处理器系统是被配置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模式下的操作还是被配置用于高水流操作模式下的操作,但是这不需要被理解为是这种情况。相反,可以将当被配置用于声音减小模式下的操作时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视为构成第一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并且将当被配置用于高水流模式下的操作时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视为构成与第一改进的垃圾处理器系统不同且独特的第二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然而,为了本文的参考简单起见,无论可翻转隔板在水槽凸缘112内的取向如何,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与可翻转隔板100的任何组合都被视为构成被配置用于以上讨论的两种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下的操作的相同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
现在参考图4、图5、图6和图7,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图2和图3的可翻转隔板100的特征。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一立体图和第二立体图,其中图4的第一立体图示出了处于其中第一面206主要可见的位置中的隔板,而图5的第二立体图示出了处于使得第二面306主要可见的位置中的可翻转隔板100。在图6和图7中分别设置的可翻转隔板100的立体图因此与图2和图3中分别示出的可翻转隔板的部分的立体图基本上一致。至于图6和图7,这些是可翻转隔板100的剖面平面视图,其中图6特别示出了第一面206,而图7特别示出了第二面306。当处于图4中所示的位置时,图6可被认为是可翻转隔板100的剖面俯视图,并且当处于图5中所示的位置时,图7可被认为是可翻转隔板100的剖面俯视图。
如图4、图5、图6和图7中的每个图所示,可翻转隔板100是盘形的,并且特别地包括围绕隔板100的中心轴118延伸的圆柱形缘401。圆柱形缘401具有如图4和图6中所示的第一径向范围或厚度402、如图5和图7中所示的第二径向范围或厚度492、以及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平行于中心轴118测量的轴向厚度或范围404。圆柱形缘401进一步包括外圆柱形表面406,该外圆柱形表面406被配置为当可翻转隔板100被实施在其中时,与水槽凸缘112的互补内表面对接,而不管可翻转隔板相对于水槽凸缘的取向如何。如图所示,外圆柱形表面406特别地在圆柱形缘401的第一环形边缘408(参见图4和图6)(这可以被认为构成第一面206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第一径向范围402)与可翻转隔板的相对侧上的第二环形边缘410(参见图5和图7)(这可以被认为是第二面306的一部分并具有第二径向范围492)之间延伸。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外圆柱形表面406特别地包括环形凹痕或凹槽(或凹部)412,该环形凹痕或凹槽(或凹部)412围绕整个圆柱形缘401周向延伸,并且定位在第一环形边缘408和第二环形边缘410之间的中间位置或基本上中间位置。环形凹槽412被配置为在其中接收互补的环形突出部或肋(未示出),当可翻转隔板100完全定位在水槽凸缘112中时,该互补的环形突出部或肋沿水槽凸缘112的内圆柱形表面形成。由于环形凹槽412和水槽凸缘112的互补的环形肋之间的此相互作用,一旦水槽凸缘的肋已经被环形凹槽412接收,可翻转隔板100就能够在相对于水槽凸缘112的所需位置处定位,由水槽凸缘112支撑,并且保持在水槽凸缘112内(并相对于水槽凸缘112固定或基本上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特别地,环形凹槽412和互补的环形肋的相互作用使得可翻转隔板能够被安装隔板的人相对容易地在水槽凸缘112内并轴向地沿着水槽凸缘112沿图1中所示的中心轴118定位在所需的轴向位置处(例如,在所需的竖直高度处)(假设如上所述,中心轴118被认为是可翻转隔板和水槽凸缘的中心轴)。
然而,尽管进行了该描述,但是应当领会,在本文包含的其它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可具有除了环形凹槽412之外或代替环形凹槽412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和/或水槽凸缘可具有除了互补的环形肋以外或代替互补的环形肋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该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使得可翻转隔板能够相对于水槽凸缘固定在适当位置,由水槽凸缘支撑并保持在水槽凸缘内。另外,尽管以上将可翻转隔板100描述为具有圆柱形缘401和外圆柱形表面406(以及对应的环形边缘408和410),但是在本文包含的其它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可以采取不是圆柱形而是另一种形状的另一种形式。例如,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在形状上可以是椭圆形的或在形状上可以是基本上正方形的(例如,大致正方形但具有圆角)。就可翻转隔板采取此其它形状的程度而言,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也将被相应地修改,例如,以具有带有与隔板的形状互补的内表面的水槽凸缘。
仍参考图4、图5、图6和图7,除了圆柱形缘401和关联特征之外,可翻转隔板100另外包括多个褶450,该多个褶450是从圆柱形缘401朝向(但不是一直到)中心轴118径向地向内延伸的结构。更特别地,如图所示,褶450从圆柱形缘401径向地向内延伸直至褶450的最内边缘或尖端448,并且尖端448限定了围绕中心轴118定位的中央孔口446。尽管褶450由于其朝向中心轴118径向地向内延伸而大致形成第一面206和第二面306中的每个面的部分(取决于褶的交替侧中的哪一个被观看),但是就其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的表面的形状而言,褶不是平面结构。而是,褶450是具有在轴向范围404之内甚至超出轴向范围404的沿轴118的位置变化的起伏(或波状)表面的结构。特别地,随着从褶到褶围绕中心轴118周向地行进,褶450的该起伏特征是明显的,并且如果从中心轴118径向向外观看褶,则褶450的该起伏特征是可见的。
在本实施例中,褶450共同地形成腹板状(web-like)结构444,随着围绕中央孔口446和中心轴118周向地行进,该腹板状结构444以波状方式连续地延伸。然而,褶450中的相应褶可以被限定为分别包含分别在圆柱形缘401和一个或多个尖端448之间延伸的腹板状结构444的相应部分。例如,根据一种限定,各个褶450是在围绕中心轴118的相应第一角度位置与围绕中心轴的相应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分别成角度地延伸的腹板状结构444的相应部分,在该第一角度位置处,腹板状结构444的单个起伏(或全正弦波)开始,并且在该第二角度位置处,单个起伏结束(或在该第二角度位置处,腹板状结构的下一个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起伏开始)。
考虑到相应褶450的相应范围的此限定,图4、图5、图6和图7的可翻转隔板100可以说具有第一褶452、第二褶454、第三褶456和第四褶458,其中相应褶中的每一个包含腹板状结构444的相应的四分之一扇区(或四分之一扇区的一部分,假定褶仅延伸直至尖端448,而不是一直向内延伸到中心轴118)。此外,考虑到褶450的起伏性质,特别可以看出,就其相应的角度范围而言,褶452、454、456和458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限定为包括:相应的第一褶部分460,其比第二环形边缘410更邻近或接近于第一环形边缘408;以及相应的第二褶部分462,其比第一环形边缘408更邻近或接近于第二环形边缘410。
如果以该方式限定(就角度范围而言),则褶450中的每个褶450的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与相应褶的第二褶部分462中的相应一个第二褶部分462相邻定位,反之亦然。此外,如果以该方式限定,则褶450中的每个褶450的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定位于该相应褶的第二褶部分462的该相应一个第二褶部分462与褶450中的相邻一个褶的第二褶部分的另一个第二褶部分之间。同样,褶450中的每个褶450的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462定位于该相应褶的第一褶部分460中的相应一个第一褶部分460与褶450中的相邻一个褶450的第一褶部分的另一个第一褶部分之间。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可翻转隔板100包括四个第一褶部分460和四个第二褶部分462,其中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定位于第二褶部分462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二褶部分462之间,反之亦然。
同样,尽管并非在所有实施例中都一定是这种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褶部分包括中间脊442,该中间脊442沿着相应褶部分的长度远离中心轴118径向向外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相应的中间脊442仅仅是在相应的褶部的任一侧上的每个相应的褶部分的相应的半部之间的接合部,相应的半部中的每个半部朝向该接合部略微倾斜,并且相应的半部在该接合部处彼此一体地连接。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中间脊442是相应褶的半部之间的断裂线(或裂缝),使得半部可沿着相应的中间脊经历彼此分开的运动。
此外,就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与第一面206和第二面306之间的关系而言,可以看出,第一面206特别地包括分别形成在相应的第一褶部分460上的四个第一表面部分464,并且还包括分别形成在相应的第二褶部分462上的四个第二表面部分466。相应地,第二面306包括分别形成在相应的第一褶部分460上的四个第三表面部分468,并且还包括分别形成在相应的第二褶部分462上的四个第四表面部分470。第一表面部分464、第二表面部分466、第三表面部分468和第四表面部分470中的每个表面部分是平坦的或基本上(或大致)平坦的,并且垂直于或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118。因此,尽管可翻转隔板100包括四个褶450,但是这些褶被结构化成使得第一面206和第二面306中的每个面包括八个表面部分,该八个表面部分分别从圆柱形缘401朝向中央孔口446径向地向内延伸,并且基本上或大体上垂直于中心轴118。
考虑到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的不同轴向位置,这些并不是褶450的仅有的褶部分。相反,除了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之外,褶450还包括八个侧壁褶部分(或仅侧壁部分)480。如图所示,侧壁部分480将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与定位在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任一侧的第二褶部分462中的两个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连接(随着围绕中心轴118周向地行进),反之亦然。侧壁部分480也从圆柱形缘401朝向中心轴118径向地向内延伸到尖端448和中央孔口446。由于侧壁部分480将第一褶部分460与第二褶部分462连接在一起,第一面206可以被理解为在相应的成对的第一褶部分460之间包括由第二褶部分462和分别界定那些褶部分中的每个褶部分的侧壁部分480形成的四个第一谷472。同样,第二面306可以被理解为在相应的成对的第二褶部分462之间包括由第一褶部分460和分别界定那些褶部分中的每个褶部分的侧壁部分480形成的四个第二谷474。
考虑到存在侧壁部分480,上述的第一表面部分464、第二表面部分466、第三表面部分468和第四表面部分470也不是褶450的仅仅表面部分。实际上,应当进一步领会,尽管在图4、图5、图6和图7中没有用相应的附图标记来标记,但是侧壁部分480中的每个侧壁部分480包括两个相对的表面部分,该两个相对的表面部分是平行于中心轴118的基本上或大体上(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不是精确地)轴向延伸的表面。关于侧壁部分480中的每个侧壁部分480,该侧壁部分的相对的表面部分中的一个将第一表面部分464中的一个第一表面部分464与第二表面部分466中的一个第二表面部分466连接,并且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第一面206的一部分。此外,关于侧壁部分480中的每个侧壁部分480,相对的表面部分中的另一个将第三表面部分468中的一个第三表面部分468与第四表面部分470中的一个第四表面部分470连接,并且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第二面306的一部分。
仍然参考图4、图5、图6和图7,以及另外参考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中的可翻转隔板100包括多个特征,该多个特征使得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在由可翻转隔板补充时,能够实现声音减小的操作或者实现高水流操作,作为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可翻转隔板100的这些特征中的第一特征(其有助于实现此双重操作模式)与在侧壁部分480中的相邻的侧壁部分480之间分别由第二褶部分462和第一褶部分460形成的第一谷472和第二谷474的相对角宽度有关。应当领会,在可翻转隔板100的操作期间,穿过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水和其它材料沿着竖直面向上的面206和306中的一个面首先遇到可翻转隔板。由于重力,遇到可翻转隔板100的此水(和其它材料)进一步趋于沿着面206和306中的一个面流动,面206和306中的该一个面通过面的相对于其它部分更凹陷(竖直较低)的那些部分竖直面向上,朝向中央孔口446径向向内并最终向下穿过中央孔口446。
因此,当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时(如在图2中所示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配置中的情况那样),水趋于主要在由在侧壁部分480中的相邻的侧壁部分480之间的第二褶部分462的第二表面部分466形成的第一谷472内而不是在第一表面部分464的顶上流动。此外,当可翻转隔板100被定位成使得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时(如在图3中所示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配置中的情况那样),水趋于主要在由在侧壁部分480中的相邻的侧壁部分480之间的第一褶部分460的第三表面部分468形成的第二谷474内而不是在第四表面部分470的顶上流动。另外,关于这些操作方式,可以从图7与图6的比较中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褶部分460以及因此的第二谷474具有54度的角度范围,并且第二褶部分462以及因此的第一谷472具有36度的角度范围。在本文包含的其它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褶部分460/第二谷474可具有在50°至60°的范围内的角度范围,并且第一褶部分462/第一谷472可具有相应地在30°至40°的范围内的角度范围。
考虑到第一谷472和第二谷474之间的角度范围内的前述差,可以领会,相对于在可翻转隔板的顶上并进入将通过第二谷474(考虑到当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时第二谷474的相对宽度)出现的中央孔口中的水流的速率,在可翻转隔板100的顶上并进入中央孔口446的水流的速率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当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时第一谷472的相对窄度限制或阻碍。相应地,与当水通过第二谷474流动时的情况相比,通过第一谷472流动的水将有更多的使水回流的趋势,并且在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一面206的顶上提供声音减小的水层。因此,由于这些原因,第一谷472和第二谷474的相对宽度有助于可翻转隔板100在被实施成使得第一面206如图2中所示竖直面向上时促进声音减小操作以及在被实施成使得第二面306如图3中所示竖直面向上时促进高水流操作的能力。
转向图8和图9,示出了分别沿图6的线8-8和沿图7的线9-9截取的可翻转隔板100的横截面图。图8和图9中提供的横截面图特别地旨在示出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二特征,该第二特征还使得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当可翻转隔板在图2的第一取向被实施时能够在声音减小模式下操作,而且当可翻转隔板在图3的第二取向被实施时能够在高水流模式下操作。如已经讨论的,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2中所示的第一取向以使得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时,水趋于流过第一谷472。如由图8特别示出的,将领会的是,随着水(未示出)通过第一谷朝向中央孔口446行进,水最终将穿过相邻的褶之间的相对较窄宽度的开口,也就是说,在褶450的尖端448处在第二表面部分466的任一侧上的相邻的侧壁部分480之间形成的窄宽度开口800。
相比之下,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3中所示的第二取向以使得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时,水趋于流过第二谷474。如由图9特别示出的,将领会的是,随着水通过第二谷朝向中央孔口446行进,水最终将通过相邻的褶之间的相对较宽的开口,也就是说,在褶450的尖端448处在第三表面部分468的任一侧上的相邻的侧壁部分480之间形成的开口900(其中的一个在图9中示出)。如从图8和图9的比较可领会的,开口900的宽度基本上大于窄宽度开口800的宽度。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窄宽度开口800中的每个窄宽度开口800的宽度可以在0.030英寸至0.250英寸的范围内,并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是0.125英寸。相比之下,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开口900中的每个开口900的宽度可以在0.080英寸至0.350英寸的范围内,并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是0.210英寸。
由于窄宽度开口800和开口900之间的宽度差,与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时(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相比,当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时(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可翻转隔板100趋于将水流限制到中央孔口446中,并且趋于更大程度地实现对应的声音减小。也就是说,窄宽度开口800的相对窄度减慢了水流,从而有助于形成水坝以减小声音。相反,假定开口900具有比窄宽度开口800的宽度大的宽度,则可翻转隔板100趋于当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时比当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时允许更高的水流进入中央孔口446。也就是说,与通过第一谷472和窄宽度开口800所发生的情况相比,第二谷474和与之关联的开口900的相对宽度允许改进的水流以及食物通过。
仍参考图8,该横截面图进一步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00的两个附加特征,该两个附加特征促进实现声音减小操作和高水流操作二者。特别地,图8不仅示出了第一环形边缘408具有第一径向范围402并且第二环形边缘410具有第二径向范围492,而且相应地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00具有两个内直径的圆柱形缘401并且相应地具有两个外直径的褶450。沿着包括具有第一径向范围402的第一环形边缘408的第一面206,圆柱形缘401和第一环形边缘408具有第一内直径802。第一内直径802还构成褶450的第一外直径,并且因此构成第一褶部分460的第一表面部分464和第二褶部分462的第二表面部分466的外直径。相比之下,沿着包括具有第二径向范围492的第二环形边缘410的第二面306,圆柱形缘401和第二环形边缘410具有第二内直径804。第二内直径804也构成褶450的第二外直径,并且因此构成第一褶部分460的第三表面部分468和第二褶部分462的第四表面部分470的外直径。
如图8进一步所示,第一径向范围402大于第二径向范围492,并且相应地第二内直径804在尺寸上大于第一内直径802。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直径802和第二内直径804之间的尺寸差在0.050英寸和0.150英寸之间,并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这些直径之间的尺寸差是0.100英寸。考虑到这些差,褶450沿着第二面306比沿着第一面206具有更大的径向范围,并且更特别地,与第一表面部分464和第二表面部分466相比,第三表面部分468和第四表面部分470远离中心轴118径向向外延伸更大的距离。考虑到这种情况,应当领会,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与图2对应的第一取向时,第一面206的形状(其中第一内直径802小于第二内直径804)趋于使位于第一面的顶上的水移位。水的此移位趋于增加在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一面206上方形成的任何水坝的高度,并且相应地趋于增强声音减小。相比之下,因为第二内直径804大于第一内直径802,所以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与图3对应的第二取向时,在第二面306的顶上不会发生太多的水移位,这与较高的水流操作是一致的。
另外参考图8,在可翻转隔板100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通常远离可翻转隔板100的中平面850(或中轴)轴向向外定位,其中,中平面如图所示垂直于中心轴118。此外,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褶部分趋于随着相应的褶部分延伸更接近于中心轴118,总体上更远离中平面850延伸,并且因此,它是褶450的距中平面最远的褶部分的尖端448。相关地,侧壁部分480中每个侧壁部分480随着其径向地向内延伸而在其轴向范围中增加。在以该方式成形的褶450的情况下,可翻转隔板100被配置为使得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的第一取向时,随着水径向地向内流过第一谷472到达中央孔口446,水趋于竖直向下流动。同样,在以该方式成形的褶450的情况下,可翻转隔板100也被配置为使得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的第二取向时,随着水径向地向内流过第二谷474到达中央孔口446,水趋于竖直向下流动。
此外,如从图8中明显看出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远离中平面850轴向地向外延伸不同程度。如图所示,第一褶部分460的尖端448(其再次是第一褶部分460的距中平面850最远的部分)被定位成从中平面850轴向向外达第一轴向范围852。相比之下,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448(其再次是第二褶部分462的距中平面850最远的部分)被定位成从中平面850轴向向外达第二轴向范围854。如图所示,第二轴向范围854大于第一轴向范围852。此外,假定第一轴向范围852小于第二轴向范围854,第一谷472以及特别是其中的第二表面部分466表现出随着朝向中心轴118径向地向内行进如相对于中平面850测量的角度870,该角度870比随着朝向中心轴径向地向内行进如相对于中平面测量的第二谷474以及特别是其中的第三表面部分468的角度880更陡峭。
取决于可翻转隔板100的取向,第一轴向范围852和第二轴向范围854之间的这些差以及角度880和角度870之间的对应差再次趋于促进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在声音减小模式和高水流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下的操作。特别是当将这些轴向范围/角度的影响与窄宽度开口800和开口900的相对尺寸结合时的情况。实际上,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以使得水趋于经由第一谷472以及特别是第二表面部分466流向中央孔口446(这与图8提供的视图一致)时,第一谷472和第二表面部分466的形状趋于以与声音减小操作模式一致的方式减缓水的迁移。即使较陡的褶谷在将水引导向中央孔口446方面将更有效,在第一谷472的端部处的窄宽度开口800将限制水流,并且趋于在隔板上产生更多的水覆盖,这将导致增加的声音减小。随着水流发生,水将由于窄宽度开口800的限制作用而在第一谷472中回流,并且将在隔板上产生水层。
相比之下,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时,第二谷474较浅。即使这似乎在将水引导到中央孔口446方面不太有效,但是由于第二谷474的端部处的开口900较宽,所以总体布置比图2的布置较少限制水流。也就是说,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以使得水趋于经由第二谷474以及特别是第三表面部分468流向中央孔口446(这将与图8的倒置视图一致,诸如图9所提供的那样)时,第二谷474和第三表面部分468的形状与开口900的尺寸相结合趋于以与高水流操作模式一致的方式来改善流动。
另外参考图10和图11,当可翻转隔板100相对于水槽20位于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0的水槽凸缘112内时,提供了可翻转隔板100的附加横截面图。图10提供了示出可翻转隔板100处于与图2中所示相同的第一取向的第一横截面图,并且图10提供了示出可翻转隔板100处于与图3中所示相同的第二取向的第二横截面图。应当领会,沿与用于确定图2的水槽凸缘112和可翻转隔板100的横截面的线相同的线截取图10的横截面。通过比较,图11提供了与图10的视图相同的替代横截面图,不同之处在于,可翻转隔板100被示出为处于其反向的第二取向,在该第二取向,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因此,应当注意,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的在图10中可见的截面与图11中所示的截面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那些褶部分的视图相对于隔板100的中平面850翻转。应从图11与图9的比较进一步领会,图11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100的横截面图与图9中所示的横截面图相同,并且因此对应于图7的线9-9,沿着图7的线9-9截取图9的横截面图。因此,图10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100的横截面图相对于图9中所示的横截面图是反向的。
还应当从图8、图9、图10和图11中领会,可翻转隔板100的环形凹槽412被定位成完全或基本上沿着轴向范围404在第一环形边缘408和第二环形边缘410之间的中间位置,使得环形凹槽与可翻转隔板100的中平面850完全或基本上对准。考虑到环形凹槽412相对于中平面850的该定位,如特别由图10和图11所示的,可翻转隔板100总体上趋于如相对于中心轴118观看的那样在水槽凸缘112内定位于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竖直水平,而无论可翻转隔板处于与图2对应的第一取向还是处于与图3对应的第二取向。这并不是说,取决于隔板的取向,可翻转隔板100的最高部分和最低部分在水槽凸缘112内处于相同的竖直水平。因为第一轴向范围852和第二轴向范围854不同,所以取决于隔板的取向,隔板的最上部分和最下部分将取决于隔板是处于第一面206竖直面向上的第一取向还是处于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的第二取向而处于不同的位置。
考虑到图10和图11以及图4至图9,可翻转隔板100的使得可翻转隔板能够提供当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时的声音减小操作以及当处于图3的第二(反向)取向时的高水流操作二者的附加特征是水流孔(或排水孔)490在褶450内的定位。特别地,褶450具有四个水流孔490。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每个水流孔具有在0.200英寸至0.300英寸的范围内的直径,例如,每个水流孔可具有0.250英寸的直径。如从图4、图5、图6和图7中明显看出的,水流孔490特别地设置在第一褶部分460上而不是第二褶部分462上。更特别地,就水流孔的径向间距而言,水流孔490形成在圆柱形缘401和第一褶部分460的尖端448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另外,设置在第一褶部分460上的水流孔490被定位于形成第一褶部分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的侧部的相应的侧壁部分480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假定第一褶部分460包括中心径向延伸的中间脊442,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水流孔490可以沿着那些中间脊居中,向内或向外的范围为0.200英寸。
水流孔490的定位再次趋于当隔板被定位成使得第一面206面向上时促进可翻转隔板100的声音减小操作,并且趋于当隔板处于替代位置以使得第二面306竖直面向上时促进高水流操作。当可翻转隔板100相对于水槽凸缘112被布置成使得第一面206如图2、图8和图10中所示竖直面向上时,水流孔490定位于作为在该取向可翻转隔板的最高竖直范围的第一轴向范围852附近的第一褶部分460上。更特别地,如图10中所示,在该第一取向,水流孔490(或那些孔的中心)定位于中平面850上方的距离1002处。当在该取向,使得水流孔490在中平面上方时,相对少的水聚集在与水流孔490穿过的第一褶部分460关联的第一表面部分464的顶上。因此,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与声音减小模式对应的第一取向时,相对少的水穿过水流孔490。换句话说,当在该取向时,水流孔490定位于褶450的顶部处或基本上定位于褶450的顶部处,使得可以发生声音减小操作而不会因水流孔的存在而被显著破坏。
相关地,在该取向,最初,随着水流入处理器,第一褶部分460顶部上的水流孔490将用作滞留空气(在研磨室中)的通风口。由于界面处的阻抗变化,食物垃圾与研磨室和研磨机构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声波不会如它们仅通过空气(或仅通过水)那样通过空气-水界面有效传播。隔板开口上方的水层将产生空气-水界面,该产生空气-水界面有助于减少在研磨操作期间从研磨室传递给用户的声音。
相比之下,当可翻转隔板100在第二取向定位成使得第二面306如图3、图9和图11中所示竖直面向上时,水流孔490(或那些孔的中心)再次定位于相对于中平面850的距离1002处,除了在该情况下,水流孔被定位于中平面下方而不是中平面上方的距离1002处。此外,水流孔490延伸穿过第二谷474内的第三表面部分468,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该第二取向时,水趋于流过该第二谷474。因此,当以该方式定位时,水不仅趋于朝向中央孔口446流过第二谷474,并且然后向下流过该中央孔口,而且还趋于直接向下穿过水流孔490,并且因此实现更大的水流。也就是说,第二谷474的底部中的水流孔490提供了用于水进入处理器的路径,该路径补充了由开口900和中央孔口446提供的路径,并且从而允许更高的水流进入处理器研磨室中而没有在隔板上方使水回流。因此,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与高水流模式对应的其第二取向时,水流孔490的定位再次促进了高水流操作。换句话说,当处于该取向时,水流孔490定位于褶450的底部处或基本上定位于褶450的底部处,因此有助于高水流操作。
应当领会,水流孔490的确切尺寸和布置可以取决于实施例而变化。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距离1002可以在0.250英寸至0.550英寸的范围内,并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距离1002是0.400英寸。在替代实施例中,距离1002可以是这些量中的任何一个的一半。另外,在至少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在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上可以存在不止一个水流孔。此外,应当领会,无论可翻转隔板100的取向和距离1002的尺寸(或相对于中平面850的高度差)如何,水流孔490还允许空气逸出食物垃圾处理器60的研磨室。以该方式允许空气逸出能够特别有利于高水流操作,只要滞留的空气能够导致水回流即可。
接下来转向图12和图13,可翻转隔板100实现当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第一面206面向上)时的声音减小行为与当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第二面306面向上)时的较高水流行为中的每一种行为的操作也在本实施例中由可翻转隔板的附加特征促进。图12特别示出了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其第一取向时可翻转隔板100的平面视图1200,在该第一取向第一面206面向上(例如,与图6的平面视图一致),并且另外示出了由该平面视图中所示的圆圈1204划定的可翻转隔板的中心部分的细节视图1202。细节视图1202的尺寸相对于平面视图1200以三比一的比率扩大。具体地,细节视图1202示出了褶450的尖端448,并且进一步示出了那些尖端如何限定可翻转隔板的中央孔口446。在细节视图1202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内部边缘1206,该内部边缘1206划界并限定了中央孔口446。应当从较早的描述中领会,内部边缘1206部分地由侧壁部分480形成,该侧壁部分480在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中的相邻的褶部分之间延伸。特别是沿着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448的侧面,随着沿着中心轴118竖直向下行进,侧壁部分480趋于限定那些褶部分的宽度。
相比之下,图13示出了当可翻转隔板100当处于其第二取向时可翻转隔板100的平面视图1300,在该第二取向第二面306面向上(例如,与图7的平面视图一致),并且另外示出了由该平面视图中所示的圆圈1304划界的可翻转隔板的中心部分的细节视图1302。再次,细节视图1302的尺寸相对于平面视图1300以三比一的比率扩大。应当从以上关于图12的描述以及以其它方式领会,侧壁部分480仍存在于图13的结构中,并且随着沿着中心轴118从第二面306朝向第一面206行进,侧壁部分480趋于从第二褶部分462周向地向外变宽。还将从图12和图13中领会,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448比第一褶部分460的尖端朝向中心轴118径向地向内延伸得更远。实际上,如在图12中所示,第二褶部分462的直径上相对的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448彼此分隔开第一直径1208,而第一褶部分460的直径上相对的尖端448彼此分隔开第二直径1308。相应地,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462的相应的尖端448中的每个尖端448位于从中心轴118向外的第一半径处,其中第一半径是第一直径1208的一半,并且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的相应的尖端448中的每个尖端448位于从中心轴118向外的第二半径处,其中第二半径是第二直径1308的一半。
考虑到从图12和图13中可以明显看出的可翻转隔板100的这些特征,取决于可翻转隔板是处于其第一取向还是第二取向,中央孔口446被水不同地经历。即使当从图12的平面视图观看时,中央孔口446具有与从图13的平面视图观看相同的轮廓或周界,由于褶450(以及特别是其尖端448)的形状,水进入中央孔口所经历的中央孔口446的有效尺寸也取决于可翻转隔板的取向而不同。更特别地,当水在可翻转隔板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时沿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一面206流动时,水流过第一谷472到达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448,并因此在中央孔口具有第一直径1208的有效直径的位置处进入中央孔口446。相比之下,当水在可翻转隔板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时沿着可翻转隔板100的第二面306流动时,水流过第二谷474到达第一褶部分460的在中央孔口具有第二直径1308的有效直径的位置处的尖端448。
由于第一直径1208小于第二直径1308(并且相应地,由于与第一直径的一半相等的上述第一半径小于与第二直径的一半相等的上述第二半径),因此取决于可翻转隔板100是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还是图3的第二取向,流入中央孔口446的水经历不同的有效中央孔口。特别地,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时流过第一谷472的水经历在尺寸上比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时流过第二谷474的水所经历的有效中央孔口小的有效中央孔口。因此,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2的与声音减小模式对应的第一取向时,流入和流过中央孔口446的水被有效地限制到一定程度,这另外有助于声音减小。然而,当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3的与高水流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时,围绕中央孔口446的褶450的尖端448是锥状的,以使得水更容易流入并流过中央孔口446,这促进了更高的水流。
考虑到褶450(特别是其尖端448)的形状如何影响中央孔口446如何取决于可翻转隔板100的取向而经历,涉及取决于可翻转隔板的取向而有效变化的中央孔口的上述特征也可以被称为凿琢(drafted)的中央孔。也就是说,中央孔口446被凿琢成使得它在可翻转隔板100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以便改进流动时有效地在其底部具有较大的开口(或孔),而在可翻转隔板处于图2的第一取向以便减少水流并有助于声音减小时在其底部具有较小的更具限制性的开口(或孔)。此外,应当领会,由于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448比第一褶部分460的尖端径向地向内延伸得更远,所以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图3中所示的第二取向时,第二褶部分462(及其尖端)趋于在具有第二直径1308的较大的开口(或孔)上方物理地延伸。因此,由于中央孔口446被凿琢,可翻转隔板100的本实施例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被理解为具有在中央孔口446上物理延伸或者由于该中央孔口的凿琢而在与中央孔口关联的较大尺寸的开口上方至少物理地延伸的褶(或褶的尖端)。
中央孔口446的实际凿琢以及形成中央孔口446的褶450可取决于实施例而变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孔口的拔模角(draft angle)可以被理解为是如相对于与中心轴118平行的垂直轴测量的、将第一褶部分460中的一个第一褶部分460的尖端448中的一个尖端448与第二褶部分462中的相邻一个第二褶部分462的尖端中的一个尖端连接的(内部边缘1206的)边缘部分的角度。此外,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拔模角可以在10度和25度之间,并且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拔模角具有18度的拔模值。
可翻转隔板100的前述特征,特别是以上相对于图4至图13描述的特征,全部趋于在声音减小模式和高水流模式中的每种模式下促进可翻转隔板100的二元操作。然而,可翻转隔板100也可以包括也实现其它目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特别是关于图14,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00的横截面图1400,该横截面是沿图9的线14-14截取的。另外,图14还包括与横截面图1400中的如由圆圈1404划界的部分对应的可翻转隔板100的细节视图1402,其中细节视图相对于横截面图以二比一的比率放大。如图所示,细节视图1402特别包含圆柱形缘401的一部分和第二褶部分462中的单个第二褶部分462的大部分。
图14特别地示出了,一般而言,形成可翻转隔板100以及特别是其褶450的丁腈橡胶或其它材料在沿着可翻转隔板或褶的所有位置上都没有必要具有一致的厚度。实际上,尽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褶450的所有或各种不同部分可以利用在整个褶中具有一致的厚度或具有相同厚度的丁腈橡胶(或其它材料),但是在包括本示例实施例的其它实施例中,特别是至少侧壁部分480具有变化的厚度的情况。更特别地,如图14中所示,如细节视图1402中所示的与第二褶部分462关联的侧壁部分480的左侧壁部分1408具有如箭头1410所示的0.030英寸的厚度,但是与该第二褶部分关联的侧壁部分的右侧壁部分1412具有如箭头1414所表示的0.040英寸的相对较大的厚度。
尽管在细节视图1402中仅示出了第二褶部分462中的单个第二褶部分462,但是还应当领会,在横截面图1400中示出的第二褶部分462中的其它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一个也与具有较小的0.030英寸厚度的第一侧壁部分和具有相对较大的0.040英寸厚度的第二侧壁部分关联。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462,它可以是与该第二褶部分关联的侧壁部分中的作为具有较小宽度的侧壁部分的左侧壁部分以及与该第二褶部分关联的侧壁部分中的具有较大宽度的右侧壁部分(其中,如图14中观看的,左侧壁部分和右侧壁部分可以分别被认为相对于所讨论的第二褶部分围绕中心轴118逆时针和顺时针定位)。然而,应当领会,该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与任何给定的褶部分关联的两个侧壁部分的相对厚度可以相对于关于细节视图1402所描述的厚度相反,而且任何侧壁部分的特定厚度都可以不同于上述的0.030英寸和0.040英寸的示例厚度。
通过设置诸如其中与每个给定的褶部分关联的两个侧壁部分480如图14中所示相对于彼此具有不同的厚度的第二褶部分462这样的褶部分,可以实现附加的功能目标。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可翻转隔板100包括凿琢的中央孔,其中,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图3的第二取向时,褶450的至少一些尖端448在中央孔口446上方(或至少在具有第二直径1308的中央孔口的较大开口上方)延伸。考虑到褶450的该布置,并且不存在一些其它抵消设计特征,可翻转隔板的褶将可能变成双稳态结构,所述双稳态结构将具有正常稳定位置和二次稳定位置(诸如作为“过虚线中心(over-dash center)”位置)这二者。
然而,可翻转隔板100的本实施例确实具有此抵消设计特征,即,与可翻转隔板100中的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462关联的侧壁部分480的不同壁厚用于防止褶450中的每个褶450变成此双稳态结构。也就是说,不是可翻转隔板100的相应褶450具有正常(例如,闭合)位置(其中相应的褶朝向中心轴118相对地径向地向内延伸)以及第二稳定位置(其中相应的褶基本上固定或楔入扩张位置),褶450中的每个褶450的不同侧壁部分厚度导致相应的褶各自仅具有单个稳定位置,即,图2、图3、图4、图5、图8、图9、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每个褶的正常(例如,闭合)位置。相应地,在可翻转隔板100的本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褶450将被卡在扩张位置(诸如相应的褶下弯或下垂远低于可翻转隔板的中平面850的位置)的可能性显著减小。相反,当没有在另一方向上被强行移动时,褶450具有返回到图2、图3、图4、图5、图8、图9、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它们的正常位置的强趋势。
尽管图1至图14中所示的所有上述特征包括在可翻转隔板100的本实施例中,但是应当领会,本公开还旨在包含缺少这些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特征和/或包括除了可翻转隔板100所包括的这些特征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特征之外或代替可翻转隔板100所包括的这些特征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的可翻转隔板的许多其它实施例。除了其它方面之外,尽管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应当领会,以上关于可翻转隔板100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来修改,以实现本公开所包含的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其它可翻转隔板。例如,在本文中也包含的可翻转隔板的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将包括多于四个的水流孔490,但是另外包括上述其它特征中的全部特征。
进一步例如,参考图15,提供了可翻转隔板1500的第一替代实施例的立体图,该可翻转隔板1500像可翻转隔板100一样是旨在当取向在水槽凸缘(诸如水槽凸缘112)内的一个位置内时实现声音减小操作并且在水槽凸缘内的第二取向实现高水流操作位置的非对称隔板。更特别地,基于图15与图4的比较,可以领会的是,可翻转隔板1500与可翻转隔板100的相似之处在于,除了其它方面之外,可翻转隔板1500包括具有径向范围1502和轴向范围1504的圆柱形缘1501,并且在第一环形边缘1508和第二环形边缘1510之间还包括外圆柱形表面1506,该外圆柱形表面1506连同该外圆柱形表面内的环形凹槽1512一起在第一环形边缘1508和第二环形边缘1510之间延伸。因此,在图15的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500的圆柱形缘1501与图4的圆柱形缘401相同或基本上相同。
可翻转隔板1500还具有在多个方面类似于可翻转隔板100的褶450的多个褶1550。特别地,可以看出,褶1550包括第一褶部分1560和第二褶部分1562。此外,可翻转隔板1500包括侧壁部分1580,所述侧壁部分1580定位在第一褶部分1560和第二褶部分1562中的相邻的褶部分之间。此外,应当领会,可翻转隔板1500的第一面1516至少部分地由第一褶部分1560的第一表面部分1564和第二褶部分1562的第二表面部分1566形成,并且第一表面部分1564和第二表面部分1566分别对应于图4的第一表面部分464和第二表面部分466。尽管未示出,但是应当领会,可翻转隔板1500还包括与第一面1516相反的第二面,该第二面至少部分地由沿着第一褶部分1560和第二褶部分1562的与关于图5描述的第三表面部分468和第四表面部分470对应的表面部分构成。
还类似于可翻转隔板100,第一褶部分1560的第一表面部分1564与接近于第二环形边缘1510相比更接近于第一环形边缘1508,并且第二褶部分1562(包括其第二表面部分1566)与接近于第一环形边缘1508相比更接近于第二环形边缘1510。另外,可翻转隔板1500包括与图4的水流孔490对应的水流孔1590。类似于水流孔490,水流孔1590分别定位在相应的第一褶部分1560内,总体上沿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相应径向范围的中间在这些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内部内,以及总体上沿着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相应中间脊1542在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两侧延伸的相应的侧壁部分1580之间。
尽管上面讨论了图15的可翻转隔板1500与图4的可翻转隔板100之间的相似性(除了其它方面之外),还应该从图15与图4的比较明显看出,这两个可翻转隔板1500和100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尽管可翻转隔板400具有四个褶450,并且相应地具有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中的各个褶部分中的四个褶部分(以及侧壁部分480中的八个侧壁部分480),但是可翻转隔板1500具有三个褶1550,并且相应地具有第一褶部分1560和第二褶部分1562中的各个褶部分中的三个褶部分(以及侧壁部分1580中的六个侧壁部分1580)。另外,尽管如图6和图7中所示,第二褶部分4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462的角度范围仅是第一褶部分4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460的角度范围的大约三分之二(例如,36度而不是54度),图15示出了第二褶部分1562彼此共有一个角度范围,该角度范围在尺寸上更接近于第一褶部分15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560的角度范围,尽管仍小于第一褶部分15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560的角度范围。
尽管有此差异,但是应当理解,图15的可翻转隔板1500的特定实施例旨在以与可翻转隔板100的方式类似的方式提供或实现声音减小操作和高水流操作二者,这取决于可翻转隔板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诸如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时的取向。特别地,可翻转隔板1500尽管具有三个褶1550而不是四个褶450,但是仍具有与关于可翻转隔板100描述的特征中的各个特征对应的旨在使得该可翻转隔板能够在声音减小模式和高水流模式中的每种模式下操作的特征。实际上,可翻转隔板1500不仅包括在角度范围上大于第二褶部分1562的第一褶部分1560,而且因此包括与第一褶部分1560对应的比与第二褶部分对应的谷大的谷,而且可翻转隔板1500在第二褶部分的尖端处具有比在第一褶部分的尖端处的开口1584(对应于开口900)窄的窄宽度开口1582(对应于窄宽度开口800)。
另外,第二褶部分1562的尖端比第一褶部分1560的尖端相对于可翻转隔板1500的中平面延伸得更远,并且形成第二褶部分1562的外直径的圆柱形缘1501的内直径大于形成第一褶部分1560的外直径的圆柱形缘的内直径。另外,在第一褶部分1560上形成有水流孔1590,但是在第二褶部分1562上不形成水流孔1590,并且可翻转隔板1500包括中央孔口1586,该中央孔口1586被再次凿琢(例如,考虑到褶1550的尖端的形状)。
因此,意图是,如果可翻转隔板1500以第一面1516竖直面向上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则这些结构的组合将是被配置用于声音减小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相反,还意图是,如果可翻转隔板1500以第一面1516竖直面向下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则这些结构的组合将是被配置用于高水流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
转向图16,根据本文包含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可翻转隔板1600的第二替代实施例的立体横截面图。图16示出了可翻转隔板1600的沿与用于生成图2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100的视图的线基本上相同的线截取的横截面,并且如从图16与图4的比较明显看出的,可翻转隔板1600具有与可翻转隔板100中存在的相同的褶(即,褶450)。然而,可翻转隔板1600的圆柱形缘1601在数个方面与圆柱形缘401不同。特别地,圆柱形缘1601具有外圆柱形表面1606,该外圆柱形表面1606不具有与可翻转隔板100的环形凹槽412对应的任何环形凹槽。此外,圆柱形缘1601具有大于圆柱形缘401的轴向范围404的轴向范围1604,并且因此具有与环形边缘408和410相比彼此相应更远离的第一环形边缘1608和第二环形边缘1610。尽管圆柱形缘1601和圆柱形缘401的轴向最外侧部分之间存在差异,也应当认识到,圆柱形缘1601的环形内部部分1611(其与褶450对接)具有与圆柱形缘401的对应部分基本上相同的外形尺寸。
考虑到图16的可翻转隔板1600与图4的可翻转隔板100之间的相似性,应当领会,取决于其实现,可翻转隔板1600再次旨在实现声音减小性能和高水流操作中的每一个。因此,意图是,如果可翻转隔板1600以可翻转隔板的第一面1616竖直面向上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诸如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则那些结构的组合将是被配置用于声音减小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相反,还意图是,如果可翻转隔板1600以第一面1616竖直面向下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则那些结构的组合将是被配置用于高水流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然而,与图4的可翻转隔板100相比,可翻转隔板1600将不通过水槽凸缘的环形缘与可翻转隔板的互补的环形凹槽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被定位并保持在水槽凸缘内,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相对于水槽凸缘被定位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在一些此实施例中,水槽凸缘能够具有环形的径向地向内延伸的肋,取决于可翻转隔板的取向,隔板1600的第一环形边缘1608和第二环形边缘1610中的任一个环形边缘能够被搁在该环形的径向地向内延伸的肋上。
接下来转向图17,另外提供了示出可翻转隔板1700的第三替代实施例的立体图。在该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700再次包括圆柱形缘1701,该圆柱形缘1701具有与圆柱形缘401和1501的特征相同或基本上相似的特征,包括与环形凹槽412和1512对应的环形凹槽1712。另外,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1700包括多个褶1750,该多个褶1750包括第一褶部分1760、第二褶部分1762以及在第一褶部分1760和第二褶部分1762之间延伸的侧壁部分1780。进一步如图所示,第一褶部分17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760包括穿过其延伸的相应的水流孔1790,水流孔1790用于与上述的水流孔490基本上相同的目的。
尽管进行了上述讨论,但是可翻转隔板1700的褶1750在某些方面与可翻转隔板100的褶450不同。尽管褶1750包括与褶450的第一褶部分460和第二褶部分462类似的第一褶部分1760和第二褶部分1762,但是就相应的第一褶部分1760相对于相应的第二褶部分1762的相应角度范围的相应角度范围而言,相应的第一褶部分1760基本上更大,而且第二褶部分1762不再(与第二褶部分462相反)采取楔形或扇形的部分的形式。相应地,虽然褶1750包括侧壁部分1780,但是该侧壁部分没有分别相对于可翻转隔板1700的中心轴1718以径向方式向外延伸。而是,关于第二褶部分1762中的各个第二褶部分1762的侧面上的成对的侧壁部分1780中的每一对侧壁部分,这两个侧壁部分中的每个侧壁部分以这两个侧壁部分中的每个侧壁部分与相应的线平行(但相对于相应的线偏移)的方式大体上远离中心轴1718向外延伸,该相应的线从中心轴1718径向向外延伸穿过相应的第二褶部分的中部。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除了具有比第一褶部分1760小的角度范围外,随着沿着第二褶部分1762远离中心轴1718行进至圆柱形缘1701,第二褶部分1762还各自具有恒定或基本上恒定的宽度。
考虑到图17的可翻转隔板1700与图4的可翻转隔板100之间的相似性,应当领会,取决于其实现,可翻转隔板1700再次旨在实现声音减小性能和高水流操作中的每一个。因此,意图是,如果可翻转隔板1700以可翻转隔板的第一面1792竖直面向上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诸如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则那些结构的组合将是被配置用于声音减小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相反,还意图是,如果可翻转隔板1700以第一面1792竖直面向下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116内被实施,则那些结构的组合将是被配置用于高水流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
应当认识到,以上关于图1至图17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涉及相应的隔板,该相应的隔板在相应的隔板能够在两个相反定向的取向中的任一取向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以及特别是其水槽凸缘)内被实施的意义上是可翻转的。此外,可翻转隔板的这些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实施例都是不对称的,因为相应的隔板的影响或基本上影响沿着并通过相应的隔板的水流的特征或特性取决于隔板的取向是不同的,使得取决于相应的隔板的取向,不同的功能目标得以实现(或者得以实现达到基本上不同的程度)。尽管情况如此,但是本公开也旨在包含可翻转隔板的其它实施例,其中隔板特征围绕隔板的中平面对称或有效地对称。由于此对称性,隔板的影响或基本上影响沿着并通过隔板的水流的相应的特征或特性是相同的或基本上相同的,而与隔板的取向无关,并且至少在隔板的正常操作期间,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功能目标得以实现(或者得以实现达到基本上相同的程度),而与隔板的取向无关。
转向图18和图19,提供了分别沿示例对称的可翻转隔板1800的图18的线19-19截取的立体图和横截面图。应当从图18领会,可翻转隔板1800具有在许多方面与本文所述的其它隔板(包括可翻转隔板100)的特征类似的特征。如图所示,可翻转隔板1800包括具有如相对于中心轴1818测量的径向范围1802和轴向范围1804的圆柱形缘1801。圆柱形缘1801另外包括在第一环形边缘1808和第二环形边缘1810之间延伸的外圆柱形表面1806。正如可翻转隔板100一样,可翻转隔板1800还包括沿着位于或基本上位于第一环形边缘1808和第二环形边缘1810之间的外圆柱形表面1806定位的环形凹槽1812。此外,环形凹槽1812旨在与水槽凸缘的内表面上的环形肋对接,以便使得可翻转隔板1800能够被支撑在水槽凸缘内。另外,正如可翻转隔板100(以及隔板1500、1600和1700)一样,可翻转隔板1800可以由诸如丁腈橡胶这样的橡胶材料制成。
另外,可翻转隔板1800还包括多个褶1850,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该多个褶1850包括四个第一褶部分1860和四个第二褶部分1862。如图所示,与第二褶部分1862相比,第一褶部分1860相对于中心轴1818被定位成总体上更接近于第一环形边缘1808,反之亦然。此外,褶1850包括多个侧壁部分1880,该多个侧壁部分1880从圆柱形缘1801朝向中心轴1818径向地向内延伸,直至中央孔口1846,该中央孔口1846围绕中心轴1818并且由褶1850的尖端1848形成。应当从图18领会,第一褶部分1860包括第一表面部分1864,而第二褶部分包括第二表面部分1866。可翻转隔板1800的第一面1906基本上由第一环形边缘1808、第一表面部分1864和第二表面部分1866以及连接这些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侧壁部分1880的表面部分的组合形成。此外,如图19中特别所示,第一褶部分1860具有相应的第三表面部分1868,而第二褶部分1862具有相应的第四表面部分1870,相应的第三表面部分1868和相应的第四表面部分1870与第二环形边缘1810以及连接这些第三表面部分和第四表面部分的侧壁部分1880的表面一起形成了相对于第一面1906相反定向的第二面1956。
在图18和图19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1800中特别重要的是可翻转隔板表现出一定物理对称特征。在这方面,首先应当领会,第一褶部分1860具有与第二褶部分1862相同的角度范围,并且进一步地,第一褶部分1860的尖端1848位于相对于中心轴1818与第二褶部分1862的尖端相同的径向位置处。更一般地,应当进一步领会,可翻转隔板1800围绕延伸穿过隔板并通过中心轴1818的任何直径对称,该中心轴1818被定位成延伸穿过任何第一褶部分1860或任何第二褶部分1862的相应中心(例如,在与相应的褶部分相邻的两个侧壁部分之间的相应的褶部分的相应中心),包括例如由线19-19表示的直径。
如上所述,除了围绕通过可翻转隔板1800的直径对称之外,可翻转隔板1800还围绕可翻转隔板的中平面1900有效地对称。更特别地,将从图18和图19中领会,假定随着围绕可翻转隔板(围绕中心轴1818)周向地行进,第一褶部分1860与第二褶部分1862交替,可翻转隔板1800关于中平面1900不是完全对称的。例如,如图19中所示,考虑到第一褶部分1860中的第一个第一褶部分1960的定位,在中平面1900的相对侧上的位置1970处没有对应的褶部分,而是在该位置处仅存在空间。然而,如果将与隔板的一半关联的可翻转隔板1800的结构在中平面1900上方或下方旋转45(四十五)度的角度,该角度大约是第一褶部分18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860和第二褶部分18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1862的角度范围(如在褶部分中的每个相应褶部分的相对的侧上的相应侧壁部分1880之间测量的)时,则隔板的两半彼此对称。
特别地,第一褶部分18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860的结构是第二褶部分1862的结构的镜像(假设如果如上所述将可翻转隔板1800的一半旋转,则为镜像)。第一褶部分18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860不仅具有与第二褶部分18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1862的角度范围相同的角度范围,而且第一褶部分1860中的每个第一褶部分1860在其尖端1848处远离中平面1900的最大轴向范围1902等同于第二褶部分1862中的每个第二褶部分1862再次在其尖端处在相反的方向上远离中平面的最大轴向范围(其在图19中也被示出为最大轴向范围1902)。除了这些特征之外,还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812恰好定位于环形边缘1808和1810之间,并且因此关于中平面1900也是对称的。
考虑到这种情况,就可翻转隔板对在可翻转隔板上流动并通过可翻转隔板的水的作用或影响而言,可翻转隔板1800关于中平面1900有效地对称。由于环形凹槽1812的对称定位,可翻转隔板1800将在水槽凸缘(诸如水槽凸缘112)内(例如,沿着中心轴1818)定位在相同的竖直水平处,而不管第一面1906还是第二面1956竖直面向上。此外,取决于可翻转隔板的取向,流过水槽凸缘并到达可翻转隔板1800上的水将遇到第一面1906或第二面1956的结构特征,除了那些特征围绕中心轴1818的轻微旋转变化之外,该结构特征是相同的或基本上相同的。由于通常可翻转隔板1800的结构特征围绕中心轴1818的确切旋转取向将不会对可翻转隔板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可翻转隔板可以说是有效地对称。
由于可翻转隔板1800的此有效对称性,该可翻转隔板无法如上述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例如,可翻转隔板100、1500、1600和1700)的情况一样,实现取决于其取向的不同的/替代的功能目标。然而,可翻转隔板1800的有效对称性确实使得能够实现另外的功能目标。特别地,因为可翻转隔板1800能够被翻转或反向并且仍然实现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性能,所以如果任何一个或多个褶1850会偶然经历下垂,则可以将可翻转隔板从水槽凸缘中移除,在该水槽凸缘中将可翻转隔板定位、反向并定位回到水槽凸缘中,以便纠正(或基本上纠正)下垂。由于重力的作用,即使当可翻转隔板处于一个取向时一个或多个褶1850经历下垂,可翻转隔板的反向也将趋于补偿可翻转隔板的材料的任何弱点,并且由此通常将导致(至少一段时间)不再发生下垂的恢复了的可翻转隔板。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此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如果任何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开始下垂(或甚至在此下垂发生之前),则隔板能够以反向的方式重新取向,使得褶不趋于在相同的方向上下垂,并且重力趋于抵消可能已经发展的褶结构中的任何变形。因此,由可翻转隔板1800示出的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可以具有特定的值,只要在隔板的使用寿命期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可翻转隔板能够被用户反向,以便延长可翻转隔板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本发明旨在包含可翻转隔板的许多不同实施例,除了上述那些实施例之外,还包括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的许多不同实施例以及对称的可翻转隔板的许多不同实施例。例如,关于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应当领会,在本文还包含的一些替代实施例中,以关于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1500与图15中所示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可以具有三个褶而不是四个褶。此外,对称的可翻转隔板的其它替代实施例可具有形状不同于图18中所示的圆柱形缘的圆柱形缘,包括例如缺少环形凹槽(诸如图16中所示的环形凹槽)的圆柱形缘。此外,尽管以上讨论了具有四个或三个褶的可翻转隔板,但是本公开还旨在包含其中少于三个(例如,两个)或多于四个(例如,六个或八个)褶的可翻转隔板的替代实施例。
另外,尽管在以上示出和讨论的隔板的实施例中,随着从中央孔口朝向隔板的圆柱形缘径向向外行进,侧壁部分(例如,隔板100的侧壁部分480)中的每个侧壁部分具有笔直或基本上笔直的轮廓,但是并非在所有实施例中都是如此。例如,在本文包含的隔板的一些替代实施例中,随着从隔板的中央孔口朝向隔板的圆柱形缘径向向外行进,隔板可以具有弯曲的一个或多个侧壁部分。又例如,一个此替代实施例将是隔板100的修改版本,隔板100的该修改版本具有与侧壁部分480不同的修改的侧壁部分,只要侧壁部分中的每个侧壁部分将以凸的或凹的方式成形即可。在此实施例中,相对于它们在图7中的外观,由修改的侧壁部分界定的第二褶部分(例如,与第二褶部分462对应的褶部分)将在中央孔口和圆柱形缘之间的中间位置稍微向外凸出。相反,在此实施例中,相对于它们在图6中的外观,由修改的侧壁部分界定的第一褶部分(例如,与第一褶部分460对应的褶部分)将在中央孔口和圆柱形缘之间的中间位置稍微变窄。取决于实施例,对侧壁部分的成形的此修改能够增强隔板在声音减小模式和/或高水流模式下的操作。
此外,在本文包含的其它替代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可以具有与以上讨论的水流孔布置不同的水流孔布置。例如,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在给定的褶上可以布置有不止一个水流孔。又例如,尽管图18和图19的对称的可翻转隔板1800不包括任何水流孔,但是本文包含的对称的可翻转隔板的其它实施例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水流孔(除了隔板的中央孔口之外)。另外例如,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水流孔可以具有限定水流孔的环形唇(1ip),该环形唇具有影响水流过孔的独特形状。在一个此替代实施例中,又例如,隔板100的修改版本将具有水流孔490的修改版本,其中,对于每个孔,限定相应的水流孔的环形唇不仅包括在褶部分的表面上方略微延伸的环形肋,水流孔沿着褶部分的一侧形成在环形肋中;而且还包括在褶部分的表面下方略微延伸的环形凹部(或倒圆角),水流孔沿着褶部分的另一侧形成在环形凹部(或倒圆角)中。
更特别地,在此实施例中,限定水流孔的环形唇将包括在第一褶部分460的第一表面部分464上方略微延伸的环形肋,使得当以如图10中所示的方式定位隔板时,由于环形肋,位于第一表面部分的顶上的水将进一步被限制进入和穿过水流孔。这将趋于进一步有助于隔板在声音减小模式下的操作。同样在此实施例中,限定水流孔的环形唇将包括在第一褶部分460的第三表面部分468的下方略微延伸的环形凹部,使得当以图11中所示的方式定位隔板时,由于环形凹部向下倾斜(或斜降)到水流孔中,因此位于第三表面部分的顶上的第二谷474内的水将更容易进入并穿过水流孔。这将趋于进一步有助于隔板在高水流模式下的操作。尽管存在替代实施例的该特定示例,但是在本文包含的其它替代实施例中,限定水流孔的环形唇也可以采取其它形式,包括隔板的一个水流孔的环形唇在其特征上与隔板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水流孔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环形唇的特征不同的形式。
又例如,尽管可以设想上述的可翻转隔板通常将由诸如丁腈橡胶这样的柔性橡胶材料制成,但是本公开还旨在包含由包括其它柔性材料(诸如TPE)的其它材料制成的可翻转隔板。另外,尽管可以设想上述的可翻转隔板中的每个可翻转隔板由单个材料一体形成为单个或整体结构,但是本公开还旨在包含由多个组成部分和/或多种材料制成的可翻转隔板的替代实施例。例如,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褶可以由与圆柱形缘不同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此外,尽管在以上讨论中,可翻转隔板旨在用于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以便形成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但是本公开另外旨在包含在其它类型的垃圾处理器系统或其它类型的处理器系统(而不仅仅是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实施(或能够实施)的可翻转隔板。相应地,除了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之外(或代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本公开旨在包含各种垃圾处理器系统或其它处理器系统。此外,术语“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在本文中为方便起见而使用,以指代可以实施本文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可翻转隔板的结构,以便实现包括所述可翻转隔板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组合。然而,应当领会,本公开还旨在包含这样的实施例,其中,本文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可翻转隔板在已经包括一个或多个其它隔板的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也就是说,术语“无隔板垃圾处理器系统”通常应当被理解为包含任何处理器系统,无论该处理器系统内是否已经实施了作为或能够被认为是隔板的一个或多个结构,与此相关,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可翻转隔板能够另外被实施以实现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翻转隔板的整体组合处理器系统。
此外,本公开旨在包含用于在处理器系统(诸如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实施或操作隔板的许多方法(或过程)以及用于实施或操作处理器系统(诸如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方法(或过程)。例如,考虑到以上描述,应当领会,除了其它方面之外,本公开还包括一种相对于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实施隔板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涉及做出关于处理器系统应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操作模式操作以实现第一功能目标(例如,声音减小操作)还是根据第二操作模式操作以实现第二功能目标(例如,高水流操作)的确定(例如,使用户做出确定)。在做出确定之后,该方法另外包括将隔板插入到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中,并接收从水槽凸缘的内表面径向地向内延伸到设置在圆柱形缘的外表面内的互补接收构造(例如,在圆柱形缘的外圆柱形表面内的环形凹槽)中以使得隔板相对于水槽凸缘被支撑的突出部,其中,互补接收构造被配置为使得隔板能够相对于水槽凸缘被支撑,而与隔板具有第一取向还是第二取向无关。在此方法中,根据确定,将隔板特别地插入到水槽凸缘中并相对于水槽凸缘被支撑,使得隔板具有第一取向或者使得隔板具有第二取向。
又例如,除了其它方面之外,本公开还包含一种在如上所述地实施隔板之后(例如,在被插入到水槽凸缘中并相对于水槽凸缘被支撑之后)操作隔板的方法。此操作方法可包括在隔板的竖直面向上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的面的顶上接收水或其它材料,将水或其它材料传送(communicating)到与面形成的谷内,以及通过隔板的中央孔口或者一个或多个流孔将水或其它材料传递到隔板下方的位置。另外,在某点上可以确定,期望将隔板重新取向以便实现不同的功能目标。例如,如果隔板被最初插入成具有第一取向以使得处理器系统将操作以实现第一功能目标,则可能期望将隔板重新取向成具有第二取向以使得处理器系统将操作以实现第二功能目标(或反之亦然)。因此,在本文包含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移除隔板,并且相对于水槽凸缘重新插入隔板并支撑隔板,使得如果隔板最初被插入成具有第一取向,则隔板具有第二取向,反之亦然。然后该方法可以继续在隔板的另外的面(其相对于更早叙述的竖直面向上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的面相反定向)的顶上接收另外的水或其它材料,将另外的水或其它材料传送到形成在该另外的面中的另外的谷内,并通过隔板的中央孔口或者一个或多个流孔将另外的水或其它材料传递到隔板下方的位置。
此外,本文包含的另一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操作处理器系统的方法,其中,该处理器系统包括水槽凸缘和具有多个褶的隔板。该方法包括:当隔板在水槽凸缘内具有第一取向时,确定褶中的至少一个褶或褶的至少一个部分正在经历下垂或在不久的将来可能经历下垂。该方法还包括将隔板从水槽凸缘移除,并将隔板插入到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中,以使得隔板具有相对于第一取向基本上反向的第二取向,其中,插入隔板以使得隔板具有第二取向在至少第一时间段内基本上或完全缓解或避免了下垂。
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此操作处理器系统的方法附加地包括:在确定之前,将隔板设置到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中以使得隔板具有第一取向,在隔板的在处理器系统内竖直面向上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的第一面的顶上接收第一水或其它材料,以及首次通过隔板的中央孔口将第一水或其它材料传递至处理器系统内的在隔板下方的研磨室。此外,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此操作处理器系统的方法还包括:在插入之后,在隔板的在处理器系统内竖直面向上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的第二面的顶上接收第二水或其它材料,其中,该第二面基本上与第一面相反定向;以及通过隔板的中央孔口将第二水或其它材料传递至隔板下方的研磨室。由于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有效对称性,第二水或其它材料的第二传递以与第一水或其它材料的第一传递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发生。此外在至少一些情况下,将隔板插入到水槽凸缘中以及将隔板设置在水槽凸缘中的每一者包括接收从水槽凸缘的内表面径向地向内延伸到设置在圆柱形缘的外表面内的互补接收构造中的突出部,使得隔板相对于水槽凸缘被支撑。该互补接收构造是围绕圆柱形缘的外表面延伸的环形凹槽,并且与隔板的垂直于隔板的中心轴的中平面基本上对准,并且环形凹槽被配置为使得隔板能够相对于水槽凸缘被支撑,而与隔板具有第一取向还是第二取向无关。
另外,尽管本文中所示的可翻转隔板(或涉及可翻转隔板的处理器系统或相关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被描述为具有提供一个或多个特定功能优点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但是应理解本公开旨在包含可翻转隔板的许多其它实施例,其中,此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被省略,被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替换或者由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补充,并且其中,上述功能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本没有被实现,或者无法达到相同的程度,或者由其它功能优点替代或补充。又例如,尽管以上未针对图18的对称的可翻转隔板1800进行讨论,但是在本文包含的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可以包括与每个相应的褶部分关联(在其相对的侧上)的侧壁部分,该侧壁部分具有以相对于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100关于图14上述的方式相对不同的厚度,以便实现避免或减小如上所述的隔板的褶将是双稳态的可能性的对称的可翻转隔板。
考虑到以上讨论,应当领会,取决于实施例,本文包含的可翻转隔板能够实现许多功能目标或优点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例如,在本文包含的一些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具有不对称(例如,相对于隔板的中平面)的结构特征,使得可翻转隔板能够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以便实现具有两种配置中的任一种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在一些此实施例中,此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的特征被设计成使得取决于可翻转隔板在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的取向,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能够被配置为在声音减小模式或高水流模式下操作。考虑到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此可配置性,向用户提供了调整可翻转隔板的安装以适合其特定安装或环境的能力。
例如,一些用户可能趋于在一个取向实施可翻转隔板,以便实现声音减小的操作,因为例如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可以旨在与其中水回流不是问题的节水水龙头一起使用,可以被用于研磨易于产生更多噪音的更硬的食物垃圾。相反,又例如,一些用户可能趋于在另一取向实施可翻转隔板,以便实现高水流操作,因为例如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可以旨在与高水流水龙头一起使用,可能担心的是,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可能被提供有很可能会通过隔板而卡住的某些类型的食物,或者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可能与阻止研磨室中的空气通过管道逸出的管道布置结合操作。
如上所述,取决于实施例,此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征,该一个或多个特征使得隔板能够取决于其取向提供或促进声音减小操作和高水流操作中的每一种操作,和/或取决于其取向趋于导致通过隔板的水流速率发生变化。允许这样的双重操作模式的此特征可包括例如设置水流(或排水)孔(诸如以上讨论的孔490和1590),该水流(或排水)孔特别位于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高水流操作时水趋于流过的褶部分内,但是不位于或主要不位于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时水趋于流过的褶部分内。采用该类型的水流孔,当可翻转隔板被定位用于高水流操作时,水流孔既允许水穿过可翻转隔板又允许水进入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的研磨室中,也允许研磨室中的空气逸出。允许空气逸出可以是期望的,因为如果空气不能像水进入研磨室一样快速地离开研磨室,则水流会受到阻碍。相比之下,当可翻转隔板针对声音减小取向定位时,排水孔位于褶的顶部。这迫使水在覆盖孔并通过孔迁移之前更多地积聚在褶的顶部(再次,在高水流取向,水流孔位于褶的底部,并且因此水在水覆盖并穿过孔之前将减少积聚)。
允许这样的双重操作模式的此特征还可以涉及褶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方面或者褶的几何形状。例如,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褶被配置为使得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时对水流开放的褶谷(例如,以上讨论的第一谷472)比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高水流操作时对水流开放的褶谷(例如,第二谷474)窄。另外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与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高水流操作时对水流开放的褶谷相比,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时对水流开放的褶谷具有邻近可翻转隔板的中央孔口的更窄的开口。
相关地,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褶被配置为使得与当隔板被取向用于高水流操作时形成对水流开放的谷的褶部分相对于中平面向外延伸相比,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时形成对水流开放的谷的褶部分远离隔板的中平面向外延伸更远。相应地,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时形成对水流开放的谷的褶部分比当可翻转隔板被取向用于高水流操作时形成对水流开放的谷的褶具有朝向中央孔口向下倾斜的更陡角度,从而增大水流。这些褶配置特别适合,因为从谷引导至中央孔口的开口针对声音减小操作比针对高水流操作窄,并且因此,用于声音减小操作的谷的更深的范围和更陡的下降提供了与快速且显著的水回流关联的声音减小的更大机会。也就是说,由于该褶配置,就褶从中平面向外的相对范围和褶的相对陡度而言,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声音减小取向时,水趋于更快地流向但不流入中央孔口,而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声音减小取向时,水趋于更容易流动(即使用较小的力)。此外,由于该褶配置,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声音减小取向时,水流孔相对于可翻转隔板的中平面处于比较高的位置,这也趋于减慢经过隔板的水迁移,并且当可翻转隔板处于高水流取向时,水流孔相对于中平面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以促进水从中流过。
另外,允许这样的双重操作模式的此特征还可以涉及在隔板的不同侧上存在可翻转隔板的缘的不同内直径,以及在可翻转隔板的中心处的凿琢的中央孔口。关于不同的内直径,可翻转隔板特别地被设计成具有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声音减小取向时围绕竖直面向上的褶的缘的内直径,该内直径比当可翻转隔板处于高水流取向时围绕竖直面向上的褶的缘的另一内直径小。采用此布置,可翻转隔板的声音减小侧具有较小的内直径,该较小的内直径趋于进一步使水移位,增加水坝的高度,并有助于防止声音逸出研磨室。至于特别可以通过将褶的尖端围绕中央孔口倾斜而形成的凿琢的中央孔口,这需要对中央孔口进行凿琢,使得它有效地构成当可翻转隔板处于高水流取向时用于水通过的较大开口,但是当可翻转隔板处于声音减小取向时用于水通过的较小开口。换句话说,中央孔口被凿琢以在可翻转隔板的高水流侧的底部处产生较大的开口以便改善流动,并在可翻转隔板的声音减小侧的底部处产生较小的更具限制性的孔。尽管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孔口的凿琢特别需要在相邻的褶部分之间延伸的侧壁的部分(例如,内部边缘1206的部分)朝向或远离中心轴倾斜以便改变相邻的褶部分的褶尖端朝向中心轴延伸的范围,但是取决于实施例,中央孔口的凿琢也可能需要侧壁部分在围绕中心轴延伸的方向上(例如,以成角度或圆周的方式)倾斜以便影响水将通过其流入中央孔口中的开口的尺寸(例如,上述的开口900或窄宽度开口800的宽度)。
尽管根据本文包含的可翻转隔板的一些实施例,可翻转隔板可以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以实现被配置用于声音减小操作或高水流操作的改进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但是本公开还旨在包含实现除了声音减小操作或高水流操作之外或者代替声音减小操作或高水流操作的一个或多个附加功能目标的可翻转隔板。例如,在至少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可翻转隔板可以被实施有褶,其中褶部分具有在每个褶(或每个褶部分)的不同侧上具有不同厚度的竖直壁(或侧壁部分)。借助于此竖直壁,可翻转隔板的褶可以避免经历双重稳定性,并且特别地减少了任何褶在使用期间被卡在“偏心(over-center)”位置或被卡住的机会。
此外,尽管本文包含的可翻转隔板的一些实施例需要能够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以便实现取决于可翻转隔板的取向的不同功能目标的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但是本公开还旨在包含对称的或有效地对称(例如,再次关于隔板的中平面)的可翻转隔板。此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可以使得能够实现一个或多个附加功能目标或优点。例如,在传统的橡胶隔板中,如果隔板的橡胶褶开始下垂(或显著下垂),则该隔板在使用期间防止水和食物垃圾溅出处理器研磨室的能力减弱。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包含的对称可翻转隔板可以通过补救、延迟或避免隔板的一个或多个褶的下垂(或过度下垂)来实现延长或延展隔板的有效使用寿命的功能目标。
更特别地,因为对称的可翻转隔板可以在无隔板食物垃圾处理器系统内在两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被实施,并且无论取向如何都有效地提供相同的功能,因此可翻转隔板的使用能够延长隔板的有效使用寿命,至于如果隔板在一个取向时正变成下垂的隔板(带有一个或多个下垂褶),则用户可以将隔板从这一个取向翻转到相反的取向,并且仍能实现隔板的基本上相同的所需性能。应当领会,在没有适合于实现如上所述的声音减小和高水流操作的不对称可翻转隔板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该益处。尽管如此,不对称的可翻转隔板也可以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该功能目标或者补救、延迟或避免下垂褶的优点。此外,应当领会,本公开旨在包含具有不对称可翻转隔板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对称可翻转隔板的实施例,其使得对称可翻转隔板能够被配置为无论可翻转隔板的取向如何都实现声音减小操作,或者无论可翻转隔板的取向如何都实现高水流操作。例如,在其所有褶部分上均具有水流孔的可翻转隔板可以是实现增强的或高水流操作的隔板。
特别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本文中包含的实施例和图示,而是包括那些实施例的修改形式,所述修改形式包括这些实施例的部分以及不同实施例的要素的组合,这些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
圆柱形缘,该圆柱形缘围绕中心轴周向延伸;
多个褶,所述多个褶附接至所述圆柱形缘或与所述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褶具有相应的径向最内的边缘,并且所述褶的所述径向最内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共同限定所述隔板的中央孔口,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中央孔口;
其中,所述褶包括第一褶部分、第二褶部分和侧壁部分;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通过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与相应的一对第二褶部分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通过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与相应的一对第一褶部分连接;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单独地,或与相应的第一褶部分位于其之间的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结合地,具有第一结构特征;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单独地,或与相应的第二褶部分位于其之间的相应的一对侧壁部分结合地,具有第二结构特征;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二结构特征二者是相同类型的,而且彼此不同,
其中,所述隔板包括形成在所述圆柱形缘的外圆柱形表面中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隔板的中平面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凹槽,并且其中,所述环形凹槽被配置为当所述隔板在第一取向被实施时以及当所述隔板在第二取向被实施时,都接收水槽凸缘的互补或基本上互补的构造,所述隔板被配置为定位在所述水槽凸缘中,
由此,至少部分地由于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二结构特征彼此不同,所述隔板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取向和所述第二取向中的任一取向,在所述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使得所述处理器系统被配置为操作以分别实现第一功能目标和第二功能目标中的任一功能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围绕所述中心轴的第一角度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围绕所述中心轴的第二角度范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角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
其中,所述褶的所述径向最内的边缘限定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
其中,相应的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由相应的第一褶部分和相应的成对的侧壁部分形成,所述相应的第一褶部分通过所述相应的成对的侧壁部分与相应的成对的第二褶部分连接;
其中,相应的所述第二开口至少部分地由相应的第二褶部分和相应的成对的侧壁部分形成,所述相应的第二褶部分通过所述相应的成对的侧壁部分与相应的成对的第一褶部分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宽度,并且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每个第二开口的第二宽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是存在贯穿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相应流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不存在来自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的任何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远离所述隔板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垂直地或基本上垂直地延伸的所述中平面的第一最大轴向范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远离所述中平面的第二最大轴向范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最大轴向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最大轴向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板,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随着相应的第一褶部分基本上沿着相对于所述中平面的第一角度从所述圆柱形缘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直至所述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相应的第一尖端,远离所述中平面轴向地向外延伸,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随着相应的第二褶部分基本上沿着相对于所述中平面的第二角度从所述圆柱形缘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直至所述相应的第二褶部分的相应的第二尖端,远离所述中平面轴向地向外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板,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包括相应的流孔,并且其中,所述流孔在所述第一褶部分上被定位于在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远离所述中平面轴向偏移的位置处,使得当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取向被实施时,所述位置全部竖直地在所述中平面上方,而当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二取向被实施时,所述位置全部竖直地在所述中平面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褶部分从所述圆柱形缘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直至相应的第一褶部分的相应的第一尖端,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褶部分从所述圆柱形缘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直至相应的第二褶部分的相应的第二尖端,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一尖端距所述中心轴的第一径向距离,并且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二尖端距所述中心轴的第二径向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径向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板,其中,所述中央孔口是凿琢的中央孔口,所述凿琢的中央孔口具有比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二径向距离确定的第二有效尺寸大的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确定的第一有效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板,其中,将相应的第一褶部分与相应的成对的第二褶部分连接的相应的成对的侧壁部分中的每对侧壁部分中的相应的第一侧壁部分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将相应的第一褶部分与相应的成对的第二褶部分连接的相应的成对的侧壁部分中的每对侧壁部分中的相应的第二侧壁部分具有第二厚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并且因此至少部分地实现了避免褶双重稳定性的另一功能目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是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由所述圆柱形缘的第一内直径限定的第一外直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由所述圆柱形缘的第二内直径限定的第二外直径,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外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外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中,所述隔板由丁腈橡胶制成,其中,所述褶与所述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褶包括四个褶或三个褶。
13.一种相对于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做出关于所述处理器系统应当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操作模式操作以实现第一功能目标还是根据第二操作模式操作以实现第二功能目标的确定;
将所述隔板插入到所述处理器系统的水槽凸缘中;以及
接收从所述水槽凸缘的内表面径向地向内延伸到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缘的外表面内的互补接收构造中以使得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水槽凸缘被支撑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互补接收构造被配置为使得所述隔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水槽凸缘被支撑,而与所述隔板具有第一取向还是第二取向无关,并且
其中,根据所述确定,所述隔板被插入到所述水槽凸缘中并相对于所述水槽凸缘被支撑,使得所述隔板具有所述第一取向或者使得所述隔板具有所述第二取向。
14.一种在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实施隔板之后操作所述隔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隔板的竖直面向上或基本上竖直面向上的面的顶上接收水或其它材料;
将所述水或其它材料传送到与所述面形成的谷内;以及
通过所述隔板的中央孔口或者一个或多个流孔将所述水或其它材料传递到所述隔板下方的位置。
15.一种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
圆柱形缘,该圆柱形缘围绕中心轴周向延伸;
多个褶,所述多个褶附接至所述圆柱形缘或与所述圆柱形缘一体形成,并且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褶具有相应的径向最内的边缘,并且所述褶的所述径向最内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共同限定所述隔板的中央孔口,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中央孔口,并且其中,所述褶包括第一褶部分和第二褶部分;
其中,所述隔板的第一面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一表面部分、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二表面部分以及所述圆柱形缘的第一环形边缘形成,并且所述隔板的第二面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三表面部分、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四表面部分以及所述圆柱形缘的第二环形边缘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所述隔板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垂直地或基本上垂直地延伸的中平面的相对的侧上相对于彼此基本上相反地定向;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第一结构特征并且所述第二面包括第二结构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二结构特征是相同类型的,而且不同,
其中,所述隔板包括形成在所述圆柱形缘的外圆柱形表面中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隔板的中平面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凹槽,并且其中,所述环形凹槽被配置为当所述隔板在第一取向被实施时以及当所述隔板在第二取向被实施时,都接收水槽凸缘的互补或基本上互补的构造,所述隔板被配置为定位在所述水槽凸缘中,
由此,至少部分地由于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二结构特征彼此不同,所述隔板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取向和所述第二取向中的任一取向在所述处理器系统内被实施,使得所述处理器系统被配置为操作以分别实现第一功能目标和第二功能目标中的任一功能目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二表面部分形成的多个第一谷,其中,所述第二面包括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三表面部分形成的多个第二谷,并且其中,至少部分地由于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和第二结构特征彼此不同,所述第二谷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谷相比通过该第二谷更容易输送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每个所述第一谷的第一角度范围、相应的所述第一谷的多个第一开口中的每个第一开口到所述中央孔口中的第一宽度、每个所述第一谷相对于所述隔板的所述中平面的第一深度、以及每个相应的所述第一谷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第一径向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特征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每个所述第二谷的第二角度范围、相应的所述第二谷的多个第二开口中的每个第二开口到所述中央孔口中的第二宽度、每个所述第二谷相对于所述隔板的所述中平面的第二深度、以及每个相应的所述第二谷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第二径向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隔板,其中,在所述第二谷内沿其相应的长度设置有流孔,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外直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谷具有相应的一对侧壁表面,所述相应的一对侧壁表面与从所述中心轴到所述圆柱形缘径向向外地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一谷的相应轴基本上平行;或者
其中,所述圆柱形缘在第一环形边缘和第二环形边缘之间轴向地延伸,所述第一环形边缘和所述第二环形边缘从所述褶附接至所述圆柱形缘的一个或多个位置轴向向外定位。
20.一种处理器系统,所述处理器系统包括:
处理器;以及
安装组件,该安装组件联接至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水槽凸缘和支撑在所述水槽凸缘内的隔板;
其中,所述隔板包括圆柱形缘和多个褶,所述圆柱形缘围绕中心轴延伸,所述多个褶具有从所述圆柱形缘处或者附近的位置朝向所述中心轴径向地向内延伸的第一褶部分和第二褶部分,并且所述隔板还包括垂直于所述中心轴延伸的中平面;
其中,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水槽凸缘在第一取向定位,但是被配置成使得所述隔板能够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取向反向的第二取向在所述水槽凸缘内重新定位;
其中,所述褶包括第一结构特征,当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取向定位时,所述第一结构特征使得所述处理器系统能够根据第一操作模式操作,并且所述褶还包括第二结构特征,如果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二取向定位,则所述第二结构特征将使得所述处理器系统能够被配置为根据第二操作模式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二结构特征二者是相同类型的,而且彼此不同;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特征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所述褶的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一角度范围,邻近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尖端的第一开口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一褶部分的所述第一尖端相对于所述隔板的所述中平面的第一轴向范围,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一外直径,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一褶部分的所述第一尖端之间的第一径向距离,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褶部分的第一流孔的第一存在或不存在;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特征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所述褶的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二角度范围,邻近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尖端的第二开口的第二宽度,所述第二褶部分的所述第二尖端相对于所述隔板的所述中平面的第二轴向范围,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二外直径,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褶部分的所述第二尖端之间的第二径向距离,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褶部分的第二流孔的第二存在或不存在,
其中,所述隔板包括形成在所述圆柱形缘的外圆柱形表面中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隔板的中平面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凹槽,并且其中,所述环形凹槽被配置为当所述隔板在第一取向被实施时以及当所述隔板在第二取向被实施时,都接收水槽凸缘的互补或基本上互补的构造,所述隔板被配置为定位在所述水槽凸缘中。
CN201980039927.7A 2018-06-15 2019-06-13 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实施操作其的方法及处理器系统 Active CN112334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85422P 2018-06-15 2018-06-15
US201862685537P 2018-06-15 2018-06-15
US62/685,422 2018-06-15
US62/685,537 2018-06-15
PCT/US2019/036950 WO2019241506A1 (en) 2018-06-15 2019-06-13 Reversible baffle for disposer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same in a sink flange of a disposer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623A CN112334623A (zh) 2021-02-05
CN112334623B true CN112334623B (zh) 2022-08-30

Family

ID=6710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9927.7A Active CN112334623B (zh) 2018-06-15 2019-06-13 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实施操作其的方法及处理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4208A1 (zh)
EP (1) EP3791026B1 (zh)
CN (1) CN112334623B (zh)
WO (2) WO20192415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24413B1 (en) * 2018-01-26 2024-04-03 Emerson Electric Co. Food waste disposer throat baffle apparatus
IT202000007219A1 (it) 2020-04-06 2021-10-06 Sartor Giuliano & C S A S Dispositivo d'ispezione delle funzioni di apparecchi sanitari del tipo lavello
US11512459B2 (en) * 2020-06-09 2022-11-29 Fortune Brands Water Innovations LLC Disposal splash guard
CN112387375B (zh) * 2020-10-29 2021-11-23 江西奥菱普智能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器污水排放装置
US20230257979A1 (en) * 2022-02-14 2023-08-17 InSinkErator LLC Baffle with anti-reverse stoppers
USD985998S1 (en) 2022-02-14 2023-05-16 InSinkErator LLC Baffle with anti-reverse stopper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20289A (en) * 1966-07-22 1968-07-17 In Sink Erator Mfg Company Flexible inlet cover
US6719228B2 (en) * 2001-02-06 2004-04-13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Baffle for a food waste disposer to reduce nois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6735791B1 (en) * 2002-06-06 2004-05-18 Var Lordahl Disposal adapter
US7021574B2 (en) * 2003-04-01 2006-04-04 Emerson Electric Co. Overmolded vibration isolation gasket for mounting food waste disposer to sink
US7264188B2 (en) * 2005-06-14 2007-09-04 Emerson Electric Co. Noise baffle for food waste disposer
CN105220742A (zh) * 2015-10-13 2016-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噪音隔板及具有该噪音隔板的废弃食物处理器
CN106284555A (zh) * 2016-08-29 2017-01-04 东莞市杰美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垃圾处理器
CN106687648A (zh) * 2014-09-17 2017-05-17 艾默生电气公司 用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磁性挡环及磁性阻挡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0351A (en) * 1958-06-30 1961-04-18 Nat Rubber Machinery Co Waste disposer and splash guard therefor
JP2005500148A (ja) * 2002-02-06 2005-01-06 エマーソン エレクトリック カンパニー 騒音を減らすための食品廃棄物ディスポーザ用バッフル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す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20289A (en) * 1966-07-22 1968-07-17 In Sink Erator Mfg Company Flexible inlet cover
US6719228B2 (en) * 2001-02-06 2004-04-13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Baffle for a food waste disposer to reduce nois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6735791B1 (en) * 2002-06-06 2004-05-18 Var Lordahl Disposal adapter
US7021574B2 (en) * 2003-04-01 2006-04-04 Emerson Electric Co. Overmolded vibration isolation gasket for mounting food waste disposer to sink
US7264188B2 (en) * 2005-06-14 2007-09-04 Emerson Electric Co. Noise baffle for food waste disposer
CN106687648A (zh) * 2014-09-17 2017-05-17 艾默生电气公司 用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磁性挡环及磁性阻挡件
CN105220742A (zh) * 2015-10-13 2016-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噪音隔板及具有该噪音隔板的废弃食物处理器
CN106284555A (zh) * 2016-08-29 2017-01-04 东莞市杰美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垃圾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64208A1 (en) 2021-06-03
EP3791026A1 (en) 2021-03-17
WO2019241506A1 (en) 2019-12-19
WO2019241505A1 (en) 2019-12-19
EP3791026B1 (en) 2023-05-24
CN112334623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4623B (zh) 用于处理器系统的隔板、实施操作其的方法及处理器系统
KR102414451B1 (ko) 필터 요소, 공기 청정기 조립체, 및 사용 및 조립 방법
JP4861184B2 (ja) 耐漏洩カップ組立体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流れ制御要素
JP4971145B2 (ja) 液体のろ過のための装置
US10517453B2 (en) Dust collector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JP2003325399A (ja) 真空掃除機用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US4313564A (en) Self-cleaning aerator with noise reduction
PL195297B1 (pl) Oddzielacz do odkurzacza
KR100619789B1 (ko) 송풍용 원심팬
JP6602008B2 (ja) 排水ポンプ
US6793615B2 (en) Internal seal for a disposable centrifuge
JP3086793B2 (ja) バタフライ弁
JP3401495B2 (ja) 内部通風されているブレーキディスク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と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ユニット
JP7367982B2 (ja) 排水ポンプ
JP4348120B2 (ja) ポンプ設備
JP6427428B2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1194010A (ja) 湯水循環用接続具
RU2806554C1 (ru) Чашеобразное сопло выпуска душевых струй и душевая лейка
JP7403792B2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6329098A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
WO2023154503A1 (en) Baffle with anti-reverse stoppers
JP2021181810A (ja) 弁部材
JPH0242150B2 (zh)
JP2022065999A (ja) 間接排水用継手
CN110870997A (zh)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组件和旋转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