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8154A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8154A
CN112328154A CN202011256333.2A CN202011256333A CN112328154A CN 112328154 A CN112328154 A CN 112328154A CN 202011256333 A CN202011256333 A CN 202011256333A CN 112328154 A CN112328154 A CN 112328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ance value
mode
mouse
handle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63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8154B (zh
Inventor
赵俊
汪铭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63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8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8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8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8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8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用于设置外接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在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当用户佩戴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时,用户可以通过对AR眼镜的外接设备的辅助操作,实现AR眼镜的功能。
在用户使用外接设备操作AR眼镜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想要体验AR眼镜的某种功能,那么与AR眼镜连接的外接设备需要切换到与该功能对应的某种模式。然而,如果该外接设备不处于该种模式,那么用户可以先触发该外接设备显示设置界面,然后用户可以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一系列参数,例如模式参数、握持姿势和功能参数等,进而该外接设备可以根据该一系列参数从当前模式切换到该种模式,从而在该外接设备处于该种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该外接设备,以体验AR眼镜的该种功能。如此,用于设置外接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用于设置外接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该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该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该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模块获取的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该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通过该方案,在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情况下,由于可以获取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两个区域接触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因此只要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就可以自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与该第一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模式,或处于与该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二模式,而无需用户通过一系列设置参数的操作以触发第一设备切换到某个模式,即简化了设置第一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目标对象移动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目标对象转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一些术语/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移动:指将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其中,移动可以包括平面位置的移动,也包括空间位置的移动。在本申请例中,移动用于指目标对象在的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该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通过该方案,在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情况下,由于可以获取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两个区域接触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因此只要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就可以自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与该第一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模式,或处于与该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二模式,而无需用户通过一系列设置参数的操作以触发第一设备切换到某个模式,即简化了设置第一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模式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S101和S102,或下述S101和S103。其中,S102和S103择一执行。
S101、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
其中,上述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采用蓝牙技术建立无线连接;另一种方式,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具体可参照相关技术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上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第一设备中的不同区域。对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尺寸,由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接触面积决定。另外,用户的使用习惯,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尺寸也可能产生影响。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体可以为用户的手部区域,当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时,第一区域可以为触控体的一部分与第一设备接触的区域,第二区域可以为触控体的另一部分与第一设备接触的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同一触控体的不同部分(或部位)与第一设备接触,得到的不同接触区域。
示例性的,以触控体为用户的手掌为例。当用户的右手握持第一设备时,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右手的手掌上部,与第一设备的上表面区域接触;右手的大拇指和右手的手掌下部与第一设备的下表面区域接触。即第一区域为上表面区域中的区域,第二区域为下表面区域中的区域,此时,与第一区域接触的触控体为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前手掌部分,与第二区域接触的触控体为右手的大拇指和右手的手掌下部。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右手的不同部位与第一设备接触,得到的两个接触区域。
可选的,触控体可以为用户的手指(手掌),触控手套或其他可以用于触控的物体。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指令,从而第二设备根据该指令解析的信息执行操作,即第一设备为控制第二设备的一个辅助外接设备,第二设备为受控制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鼠标手柄,第二设备为AR眼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任何支持上述工作原理的两个设备,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各个区域中安装触控电容传感器,该电容传感器是非接触型传感器。由于电容传感器可以根据在传感器电极和触控体(例如,人手)之间产生的电容变化来检测物体,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上的电容传感器检测触控体对第一设备的触摸接触行为。
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电容(C)受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接触面积(S)和极板间距离(D)的影响,即电容计算公式为C=(ε×S)/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备中安装触控电容传感器,因此当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某区域接触时,该触控体和该区域相当于两个极板,此时,该触控体和该区域之间形成了一个电容,从而第一设备可以计算出该电容的电容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对介电常数和极板间距离基本保持不变,电容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接触面积的大小。具体地,接触面积越大,电容值越大;相反,接触面积越小,电容值越小。
进一步地,上述S101具体可以包括: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先获取第一区域的面积和第二区域的面积;然后再根据第一区域的面积、第二区域的面积和电容计算公式,得到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
S102、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
S103、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
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第一设备出厂设置的,或为用户自定义设置的。当然,对于不同的设备,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也可能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第一设备可以支持多种模式,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为该多种模式中的两种不同模式。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显示一个虚拟空间,该虚拟空间为一个三维空间,该虚拟空间包括横轴X方向、纵轴Y方向和竖轴Z方向。进一步地,目标对象可以为该虚拟空间中的光标或其他可能的对象,例如光标选中的对象。
具体地,一种情况,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第二设备显示的虚拟空间中的二维空间(或平面空间)移动位置;另一种情况,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第二设备显示的虚拟空间中的三维空间(或立体空间)移动位置。
可选的,在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的情况下,第一区域为该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第二区域为该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具体地,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1)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值,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
相应地,上述S102可以通过下述S102A实现:
S102A、在第一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在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即手柄鼠标执行鼠标功能。
(2)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容值,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
相应地,上述S102可以通过下述S102B实现:
S102B、在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容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在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即手柄鼠标执行手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握持姿势的不同,因此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上表面接触所产生的一个电容值,和触控体与手柄鼠标的下表面接触所产生的另一个电容值的大小关系发生变化,从而第一设备所处的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也可以触发第一设备不同的功能。即处于不同模式的第一设备,对应的握持姿势也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的情况下,当手柄鼠标作为手柄或鼠标时,用户握持手柄鼠标的姿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具体地,当手柄鼠标作为鼠标使用时,根据用户的握持姿势,由于触控体与手柄鼠标的接触区域主要位于手柄鼠标的上表面,因此第一区域的尺寸大于第二区域的尺寸,从而第一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值;当手柄鼠标作为手柄使用时,根据用户的握持姿势,由于触控体与手柄鼠标的接触区域主要位于手柄鼠标的下表面,或触控体与手柄鼠标的接触区域平均分布在手柄鼠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因此第一区域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区域的尺寸,从而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容值。如此,在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当前的握持姿势,确定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的大小关系,从而将第一设备切换到用户实际使用的模式,且启动第一设备与该模式对应的功能。
示例性的,以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第二设备为AR眼镜为例。在手柄鼠标和AR眼镜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用户的右手握持手柄鼠标。其中,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右手的手掌上部,与手柄鼠标的上表面区域接触,即第一区域为手柄鼠标的上表面区域中与用户的右手接触的区域;右手的大拇指和右手的手掌下部与手柄鼠标的下表面区域接触,即第二区域为手柄鼠标的下表面区域中与用户的右手接触的区域。手柄鼠标可以获取接触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接触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第二电容值。由于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因此第一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值,从而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进而手柄鼠标可以控制处于鼠标模式(即第一模式)。其中,在手柄鼠标处于鼠标模式下,手柄鼠标可以用于控制AR眼镜中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即手柄鼠标执行鼠标功能。
示例性的,以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第二设备为AR眼镜为例。在手柄鼠标和AR眼镜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用户的左手握持手柄鼠标。其中,左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手掌下部与手柄鼠标的上表面区域接触,即第一区域为手柄鼠标的上表面区域中与用户的左手接触的区域;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左手的手掌上部,与手柄鼠标的下表面区域接触,即第二区域为手柄鼠标的下表面区域中与用户的左手接触的区域。手柄鼠标可以获取接触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接触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第二电容值。由于第一区域小于第二区域,因此第一电容值小于第二电容值,从而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进而手柄鼠标可以控制处于手柄模式(即第二模式)。其中,在手柄鼠标处于手柄模式下,手柄鼠标可以用于控制AR眼镜中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即手柄鼠标执行手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在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情况下,由于可以获取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两个区域接触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因此只要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就可以自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与该第一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模式,或处于与该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二模式,而无需用户通过一系列设置参数的操作以触发第一设备切换到某个模式,即简化了设置第一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
可选的,对于处于不同模式(鼠标模式或手柄模式)的第一设备,用户对第一设备的操作不同,相应地,控制第二设备实现的功能也不同。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即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此时第一设备可以作为鼠标使用。示例性的,在上述S102A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S103和S104。
S103、第一设备接收在平面中将第一设备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的第一输入。
可选的,上述第一输入为用户在平面中将第一设备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的触控输入、语音输入或手势输入等。即第一输入为将第一设备从平面中的一个位置移动至另一个位置的输入。相应地,第一方向为在该平面中用户移动第一设备的移动方向,即第一方向为第一设备的实际移动方向;第一距离为在该平面中该一个位置到该另一个位置的实际距离。
S104、第一设备响应于该第一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
其中,上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按照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
可选的,上述第一指令可以为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一距离的参数信息,或为指令信息,该指令信息携带有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一距离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备的实际移动方向,与在第二设备的二维空间中目标对象的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可以出厂设置,或由用户预先设置,因此在第二设备的二维空间中,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可以为第一方向或其他方向。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第一方向为X轴正方向,在第二设备的二维空间中与该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再例如,第一方向为向右,在第二设备的二维空间中与该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为向右。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距离为S1,在二维空间中,与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为第二距离S2。S2和S1的关系为如下公式:S2=K×S1。其中,K为比例系数。当第一设备实际移动距离S1时,可以通过公式S2=K×S1得到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移动S2的距离。
可选的,在上述S1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指令,并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按照与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如此,可以实现通过用户对第一设备的操作,以控制第二设备的目的。
示例性的,以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为例。手柄鼠标处于鼠标模式,即手柄鼠标作为鼠标使用。如图2中的(a)所示,用户将手柄鼠标01沿方向n(即第一方向)移动距离m(即第一距离)。在手柄鼠标接收到该移动输入之后,响应于该移动输入,手柄鼠标向第二设备02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携带有手柄鼠标的移动方向n和移动距离m的信息。之后,在第二设备02接收到该第一指令之后,如图2中的(b)所示,第二设备02可以控制显示的对象a在虚拟的二维空间中沿X轴正向从位置A1移动距离p至位置A2。其中,X轴正向与第一方向对应,距离p与第一距离对应。可以理解的是,位置A1和位置A2为虚拟空间中的两个平面位置,即此方案可以改变目标对象在虚拟空间中的平面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在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对第一设备的移动输入,触发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按照与第一设备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第一设备的移动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的指令。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处于鼠标模式的第一设备的操作,以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
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即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此时第一设备作为手柄使用。示例性的,在上述S102B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S105和S106。
S105、第一设备接收在空间中以第一设备为中心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的第二输入。
可选的,上述第二输入为用户在空间中以第一设备为中心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的旋转输入。即第二输入为将第一设备从空间中的一个位置转动至另一个位置的输入。
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以第一设备的重心为中心,将第一设备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另一种实施方式:以第一设备的侧边、底边或顶部为中心,将第一设备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方式:第二方向可以为顺指针方向或逆指针方向;另一种方式:第二方向为第一设备的转动朝向,例如第二方向为自北向东。另外,目标角度可以为第一设备的相对转动角度,也可以用第一设备转动的欧拉角衡量。具体根据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对此不作限定。
S106、第一设备响应于该第二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
其中,上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按照第二方向和目标角度移动。
可选的,上述第二指令可以为包括第二方向和目标角度的参数信息,或为指令信息,该指令信息携带有包括第二方向和目标角度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在上述S106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指令,并控制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按照第二方向和目标角度转动。如此,可以实现通过用户对第一设备的操作,以控制第二设备的目的。
示例性的,以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为例。手柄鼠标处于手柄模式,即手柄鼠标作为手柄使用。如图3中的(a)所示,用户将手柄鼠标03沿顺时针方向f(即第二方向)转动角度Φ(即目标角度)。在手柄鼠标接收到该转动输入之后,响应于该转动输入,手柄鼠标向第二设备04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携带有手柄鼠标的转动方向f和转动角度Φ的信息。之后,在第二设备04接收到该第二指令之后,如图3中的(b)所示,第二设备04可以控制显示的对象e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沿顺时针方向h从位置B1转动角度Φ至位置B2。可以理解的是,位置B1和位置B2为虚拟三维空间中的两个位置,即此方案可以改变目标对象在虚拟空间中的空间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在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对第一设备的转动输入,触发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按照第一设备的转动方向和第一设备的转动角度移动的指令。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处于手柄模式的第一设备的操作,以控制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转动。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两种方案:
(1)在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的情况下,即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之后,第一设备还可以继续周期性地检测用户握持第一设备的姿势,并获取第三容值和第四容值,进而执行下述S107或S108。
S107、若第三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电容值,则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从鼠标模式切换为手柄模式。即第一设备作为手柄使用。
其中,第三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第四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可选的,第三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值可以相同或不同,第四电容值与第二电容值可以相同或不同。另外,第三电容值和第四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为第一设备获取的不同时刻的电容值。
对于第三电容值和第四电容值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S108、若第三电容值大于第四电容值,则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继续处于鼠标模式。即第一设备仍作为鼠标使用。
(2)在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的情况下,即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之后,第一设备还可以继续周期性地检测用户握持第一设备的姿势,并获取第五容值和第六容值,进而执行下述S109或S110。
S109、若第五电容值大于第六电容值,则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从手柄模式切换为鼠标模式。即第一设备作为鼠标使用。
其中,第五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第六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可选的,第五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值可以相同或不同,第六电容值与第二电容值可以相同或不同。另外,第五电容值和第六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为第一设备获取的不同时刻的电容值,且第五电容值和第六电容值的获取时刻,与第三电容值和第四电容值的获取时刻可以相同或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第五电容值和第六电容值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S110、若第五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六电容值,则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继续处于手柄模式。即第一设备仍作为手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一方面,在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实时获取两个电容值,若第三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电容值,则控制第一设备从鼠标模式切换为手柄模式,即第一设备切换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柄模式;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实时获取两个电容值,若第五电容值大于第六电容值,则控制第一设备从手柄模式切换为鼠标模式,即第一设备切换为用户当前使用的鼠标模式。如此,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两个电容值的关系,实时切换第一设备所处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该第一设备中的用于执行设备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备执行设备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200,该设备控制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或为第一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该功能模块为第一设备中的控制模块。该设备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01和控制模块202。获取模块201,可以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该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控制模块202,可以用于在获取模块201获取的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或者,在获取模块201获取的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可选的,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第一区域为该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第二区域为该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值,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在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容值,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在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可选的,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设备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03和发送模块204。接收模块203,可以用于在控制模块202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之后,接收在平面中将第一设备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的第一输入。发送模块204,可以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203接收的第一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按照与该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该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
可选的,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设备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03和发送模块204。接收模块203,可以用于在控制模块202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之后,接收在空间中以第一设备为中心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的第二输入。发送模块204,可以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203接收的该第二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按照该第二方向和该目标角度移动。
可选的,控制模块202,还可以用于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之后,若第三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电容值,则控制第一设备从鼠标模式切换为手柄模式,该第三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四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或者,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之后,若第五电容值大于第六电容值,则控制第一设备从手柄模式切换为鼠标模式,该第五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六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在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情况下,由于该设备控制装置可以获取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两个区域接触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因此只要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就可以自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与该第一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模式,或处于与该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二模式,而无需用户通过一系列设置参数的操作以触发第一设备切换到某个模式,即简化了设置第一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4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01、网络模块402、音频输出单元403、输入单元404、传感器405、显示单元406、用户输入单元407、接口单元408、存储器409、以及处理器4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410,可以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该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并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或者,在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可选的,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用户输入单元407,可以用于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之后,接收在平面中将第一设备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的第一输入。射频单元401,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单元407接收的第一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按照与该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该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
可选的,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用户输入单元407,可以用于在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之后,接收在空间中以第一设备为中心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的第二输入。射频单元401,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单元407接收的该第二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按照该第二方向和该目标角度移动。
可选的,处理器410,还可以用于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之后,若第三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电容值,则控制第一设备从鼠标模式切换为手柄模式,该第三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四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或者,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之后,若第五电容值大于第六电容值,则控制第一设备从手柄模式切换为鼠标模式,该第五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该第六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即第一设备为电子设备,在触控体接触第一设备的情况下,由于该第一设备可以获取触控体与第一设备的两个区域接触所产生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因此只要该第一电容值和该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该第一设备就可以自动控制第一设备处于与该第一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模式,或处于与该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二模式,而无需用户通过一系列设置参数的操作以触发第一设备切换到某个模式,即简化了设置第一设备的模式的操作过程。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4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4041和麦克风4042,图形处理器4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406可包括显示面板4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61。用户输入单元407包括触控面板4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072。触控面板4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4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4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4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在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
在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所述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
所述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平面中将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的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二维空间中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
所述控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空间中以所述第一设备为中心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的第二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三维空间中按照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目标角度移动。
5.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之后,若第三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电容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鼠标模式切换为手柄模式,所述第三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所述第四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或者,
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之后,若第五电容值大于第六电容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手柄模式切换为鼠标模式,所述第五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所述第六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6.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一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柄鼠标,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所述目标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移动;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在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显示的所述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为鼠标模式;所述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第一模式之后,接收在平面中将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的第一输入;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输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二维空间中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距离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式为手柄模式;所述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第二模式之后,接收在空间中以所述第一设备为中心沿第二方向转动目标角度的第二输入;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二输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三维空间中按照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目标角度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鼠标模式之后,若第三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电容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鼠标模式切换为手柄模式,所述第三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所述第四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或者,
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手柄模式之后,若第五电容值大于第六电容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手柄模式切换为鼠标模式,所述第五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上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所述第六电容值为触控体接触所述手柄鼠标的下表面中的区域所产生的电容值。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56333.2A 2020-11-11 2020-11-11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328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6333.2A CN112328154B (zh) 2020-11-11 2020-11-11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6333.2A CN112328154B (zh) 2020-11-11 2020-11-11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8154A true CN112328154A (zh) 2021-02-05
CN112328154B CN11232815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431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6333.2A Active CN112328154B (zh) 2020-11-11 2020-11-11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815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8730A1 (en) * 2002-07-02 2004-03-25 Namco Ltd. Game perform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game apparatus, data signal and program
CN1926500A (zh) * 2004-03-05 2007-03-07 诺基亚公司 控制器和控制器配置
CN105975061A (zh) * 2016-04-26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手柄
CN107132917A (zh) * 2017-04-25 2017-09-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虚拟现实场景中的手型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992189A (zh) * 2017-09-22 2018-05-04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六自由度交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45890A (zh) * 2018-02-28 2018-07-0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控制虚拟场景中物体运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46075A (zh) * 2018-03-20 2018-08-24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位置提示方法及被控设备
CN209590822U (zh) * 2018-07-11 2019-11-05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装置
CN111552383A (zh) * 2020-04-24 2020-08-18 南京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增强现实交互设备的手指识别方法、系统及交互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8730A1 (en) * 2002-07-02 2004-03-25 Namco Ltd. Game perform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game apparatus, data signal and program
CN1926500A (zh) * 2004-03-05 2007-03-07 诺基亚公司 控制器和控制器配置
CN105975061A (zh) * 2016-04-26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手柄
CN107132917A (zh) * 2017-04-25 2017-09-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虚拟现实场景中的手型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992189A (zh) * 2017-09-22 2018-05-04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六自由度交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45890A (zh) * 2018-02-28 2018-07-0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控制虚拟场景中物体运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46075A (zh) * 2018-03-20 2018-08-24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位置提示方法及被控设备
CN209590822U (zh) * 2018-07-11 2019-11-05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装置
CN111552383A (zh) * 2020-04-24 2020-08-18 南京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增强现实交互设备的手指识别方法、系统及交互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8154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5064B2 (en) Controlling multiple devices with a wearable input device
US10684673B2 (e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motion
US9626104B2 (en) Thumb access area for one-handed touchscreen use
US102683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grip state i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385759B1 (ko) 컨텍스트 정보에 기초한 터치 표면에 대한 비활성 영역
EP2708983A2 (en) Method for auto-switching user interface of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and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CN104932809B (zh) 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JP2015005173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情報端末および入力方法
CN106445340B (zh) 一种双屏终端显示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37374A (zh) 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09601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82079A (zh) 电子设备及位置指定方法
CN102622158A (zh) 旋转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70024124A1 (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put device
CN105204764B (zh) 具有悬浮屏的手持终端、显示设备及遥控方法
WO2023016372A1 (zh)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60097410A (ko) 동작 인식을 통한 비접촉식 입력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598422B (zh) 混合操控方法及操控系统和电子设备
KR20140106996A (ko) 햅틱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897477A (zh) 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377725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235338B1 (en) Pan and zoom gesture detection in a multiple touch display
CN112328154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50093270A (ko) 모션 인터페이스 디바이스
CN114840083A (zh) Vr手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