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4815B -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4815B
CN112324815B CN202011378825.9A CN202011378825A CN112324815B CN 112324815 B CN112324815 B CN 112324815B CN 202011378825 A CN202011378825 A CN 202011378825A CN 112324815 B CN112324815 B CN 112324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friction plate
hole
oil
wet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88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4815A (zh
Inventor
王松林
杨浩
余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88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4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4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4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3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4Fluid pressure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该湿式离合器,包括第一摩擦片及第二摩擦片,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摩擦片,滑动件靠近第二摩擦片的一侧和离合器毂的内壁之间形成卸油腔,滑动件远离第二摩擦片的一侧和离合器毂的内壁之间形成封闭腔,封闭腔连通于进油通道,滑动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离合器毂滑动并选择性抵接于第二摩擦片,使得第二摩擦片选择性抵接于第一摩擦片;卸油阀包括球体和限位件,在滑动件内开设有连通孔,卸油阀装配于连通孔内,球体被配置为选择性抵接于连通孔的锥形内壁,使封闭腔通过限位件与卸油腔选择性连通。该湿式离合器的滑动件能够及时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及变速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分别通过输入轴将动力引入变速器内,并通过设置在变速器内的离合器汇合后经输出轴输出。离合器一般为湿式离合器,湿式离合器采用油液冷却,冷却油不对摩擦片起保护作用,而使动力传递平滑柔和,故障率较低,使用寿命长。
当变速器换一挡时,向离合器内供油,在离合器的活塞腔产生的油压,油液推动活塞移动,使钢片压紧于摩擦片上,摩擦片与钢片转速相同,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用于传递输入扭矩,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的两个动力同时输入变速器。
当变速器处于二挡时,停止向离合器供油,以将离合器内部的油压卸掉,回复弹簧起到了推动活塞复位的作用,活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原始位置,使钢片和摩擦片相互分离,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第一马达的动力断开,退出工作,此时仅有第二马达将动力输入到变速器内。
然而,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活塞腔内仍然存在一定体积的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油液会产生离心压力并将该离心压力作用在活塞端面上,阻碍活塞的复位,影响离合器中摩擦片与钢片的分离,可靠性较差,从而影响变速器在第二档位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用于在离合器卸压时及时排出油液,减小离心力的阻碍作用,以保证活塞能够及时复位。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毂和均设置于所述离合器毂内的第一摩擦片及第二摩擦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摩擦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一侧和所述离合器毂的内壁之间形成卸油腔,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一侧和所述离合器毂的内壁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封闭腔连通于进油通道,所述滑动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毂滑动并选择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摩擦片,使得所述第二摩擦片选择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摩擦片;
卸油阀,所述卸油阀包括球体和限位件,在所述滑动件内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卸油阀装配于所述连通孔内,所述球体被配置为选择性抵接于所述连通孔的锥形内壁,使所述封闭腔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卸油腔选择性连通。
限位件用于球体的限位,防止球体从连通孔中脱出。当没有油压作用时,滑动件随中间轴一并高速转动,球体在离心作用力下,使球体和连通孔的锥形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存留在封闭腔内的油液经限位件、间隙流动至卸油腔内,随着封闭腔内的油液的减小,作用在滑动件的离心压力大大降低,使滑动件能够及时复位,完成湿式离合器的分离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及第三孔,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及所述第三孔相互连通且直径依次增大,形成阶梯孔结构,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的台阶为锥形结构,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孔内,在所述限位件内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封闭腔和所述第二孔。
球体的一侧受限于锥形结构的台阶,球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件,以将球体限制在第二孔内。在限位件内开设有过孔,过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封闭腔和第二孔。通过设置过孔,实现封闭腔、连通孔及密封腔之间的连通,用于封闭腔内的卸油。
作为优选,所述湿式离合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厚度。
利用复位件自身的弹性,使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分开并存在一定的距离,以为第一摩擦片提供一定的间隙空间,确保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表面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件为波纹弹簧,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外侧并抵接于所述离合器毂的内壁,所述复位件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侧壁。
复位件的内径和第一摩擦片的外径不接触,复位件和第一摩擦片之间保持间隙。复位件沿所述中间轴的径向方向的两侧抵接于所述离合器毂的内壁,以保证复位件的固定效果,避免出现复位件的脱落,且复位件不会相对于离合器毂转动。波纹弹簧能够在较小的安装空间内提供理想的弹力,与螺旋弹簧相比能够节省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卸油阀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卸油阀沿所述滑动件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卸油阀相互配合,能够及时卸油,卸油速度快,进一步保证滑动件的及时复位。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压传动系统,包括上述的湿式离合器,所述液压传动系统还包括:
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中间轴及输出轴,所述湿式离合器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内;
第一马达,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通过所述湿式离合器选择性传动连接于所述中间轴,所述中间轴通过中间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
第二马达,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二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
附加离合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附加离合器为常闭离合器,所述湿式离合器为常开离合器,当所述变速器在一档时,所述湿式离合器为结合状态,所述附加离合器为分离状态;当所述变速器在二档时,所述附加离合器为结合状态,所述湿式离合器为分离状态。
当变速器在二档时,湿式离合器为分离状态,使第一马达的动力中断,附加离合器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产生的阻力矩强制固定和第一马达相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使湿式离合器中润滑油液所产生的剪切摩擦力矩不能克服附加离合器的阻力矩,从而第一马达不会被强制拖动,以保证变速器在第二档位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附加离合器包括:
壳体,其连接于所述变速器;
连接轴,其穿设于所述壳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轴;
内摩擦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摩擦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与其固定连接;
外摩擦片,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外摩擦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相邻两个所述外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内摩擦片;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能够抵接于所述外摩擦片;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移动件,使所述外摩擦片和所述内摩擦片选择性相互抵接。
连接轴相当于延长第一输入轴的轴向长度,不仅不会影响第一输入轴的动力传输,且因两者的相互连接,可以对第一输入轴进行制约,避免第一输入轴出现反向拖动的情况。
在初始状态下,弹性件利用自身的弹性件,抵压移动件,使得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结合,以实现附加离合器为常闭式离合器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件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连通于所述密封腔。
当向进油口内供油时,油液经进油口进入密封腔内,使得密封腔内的油压增大,使得油液推动移动件向远离外摩擦片的方向移动,移动件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以将弹性件进行压缩;当进油口内的油液排出时,密封腔内油压减少,在被压缩的弹性件自身恢复作用力下,弹性件推动移动件向靠近外摩擦片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分别连通于所述湿式离合器和所述附加离合器,用于控制所述湿式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及所述附加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
湿式离合器和附加离合器的控制可以使用同一套液压系统,无需为附加离合器再单独设置一套液压回路,节省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于所述变速器的外部或内部。如果第二离合器设置于变速器的内部,第二离合器没有外露,美观性较强;如果第二离合器设置于变速器的外部,不需要改变变速器的结构,节省后续改造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湿式离合器,限位件用于球体的限位,防止球体从连通孔中脱出。当有油压作用时,油液经进油通道进入封闭腔内,之后油液通过限位件进入连通孔内,油液推动球体移动,使球体抵接于连通孔的锥形内壁,用于连通孔的封堵,此时,封闭腔内的油液无法进入卸油腔内,随着封闭腔内的油液逐渐增多,在油压的作用下,推动滑动件向靠近第二摩擦片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相互抵接,完成湿式离合器的结合过程。
当没有油压作用时,滑动件随中间轴一并高速转动,球体在离心作用力下,使球体和连通孔的锥形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存留在封闭腔内的油液经限位件、间隙流动至卸油腔内,随着封闭腔内的油液的减小,作用在滑动件的离心压力大大降低,使滑动件能够及时复位,完成湿式离合器的分离过程。
本发明提供的液压传动系统,当变速器在一档时,湿式离合器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为分离状态,其中一路动力,在第一马达的驱动作用下,经第一输入轴传动至湿式离合器,湿式离合器结合,从而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另一路动力,在第二马达的驱动作用下,经第二输入轴、第二齿轮组件传递至输出轴,两路动力汇流后从输出轴输出。在此过程中,湿式离合器起到了传递第一马达动力的动力,此时附加离合器没有阻力矩,没有影响第一马达和第一输入轴的动力传递,保证变速器在第一档位的正常工作。
当变速器在二档时,湿式离合器为分离状态,使第一马达的动力中断,附加离合器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产生的阻力矩强制固定和第一马达相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使湿式离合器中润滑油液所产生的剪切摩擦力矩不能克服附加离合器的阻力矩,从而第一马达不会被强制拖动,以保证变速器在第二档位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中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中滑动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中卸油阀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中卸油阀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中显示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及复位件相互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湿式离合器中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液压传动系统中附加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式离合器4,湿式离合器4包括离合器毂41、第一摩擦片42、第二摩擦片43及滑动件44,离合器毂41为中空结构,在离合器毂41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摩擦片42、第二摩擦片43及滑动件44,离合器毂41起到了容纳作用。中间轴33穿设于离合器毂41,中间轴33能否随离合器毂41转动取决于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第一摩擦片42套设于中间轴33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二摩擦片43连接于离合器毂41的内壁,第二摩擦片43套设于中间轴33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摩擦片42。第一摩擦片42、第二摩擦片43的数量均可以有多个,第一摩擦片42、第二摩擦片43彼此交错设置,形成摩擦组,以提高传动效果。滑动件44具体为活塞,滑动件44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离合器毂41滑动并选择性抵接于第二摩擦片43,使得第二摩擦片43选择性抵接于第一摩擦片42。
当滑动件44向靠近第二摩擦片43的方向滑动时,滑动件44抵接于第二摩擦片43后并推动第二摩擦片43继续运动,使得第二摩擦片43和第一摩擦片42相互接触,此时离合器毂41的转动经第二摩擦片43、第一摩擦片42传递至中间轴33,完成湿式离合器4的结合过程;当滑动件44向远离第二摩擦片43的方向滑动时,滑动件44脱离第二摩擦片43,第二摩擦片43没有滑动件44的束缚,第二摩擦片43和第一摩擦片42相互远离,完成湿式离合器4的分离过程。
为了实现对滑动件44的滑动方向的控制,如图1-2所示,在中间轴33内开设有进油通道331,滑动件44远离第二摩擦片43的一侧和离合器毂41的内壁之间形成封闭腔,进油通道331连通于封闭腔。当向进油通道331内供油时,油液经进油通道331进入封闭腔内,使得封闭腔内的油压增大,使得油液推动滑动件44向靠近第二摩擦片43的方向移动;当将进油通道331内的油液排出,封闭腔内油压减少,使滑动件44向远离第二摩擦片43的方向移动。
但是在湿式离合器4的分离过程中,封闭腔内仍然存在一定体积的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油液会产生离心压力并将该离心压力作用在滑动件44端面上,阻碍滑动件44的复位,影响第二摩擦片43和第一摩擦片42的分离,可靠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3-4所示,该湿式离合器4还包括卸油阀46,在滑动件44内开设有连通孔441,卸油阀46包括球体461和限位件462,卸油阀46装配于连通孔441内,限位件462用于球体461的限位,防止球体461从连通孔441中脱出。在滑动件44靠近第二摩擦片43的一侧和离合器毂41的内壁之间形成卸油腔,球体461被配置为选择性抵接于连通孔441的锥形内壁,使封闭腔通过限位件462与卸油腔选择性连通。
当有油压作用时,如图4所示,油液经进油通道331进入封闭腔内,之后油液通过限位件462进入连通孔441内,油液推动球体461移动,使球体461抵接于连通孔441的锥形内壁,用于连通孔441的封堵,此时,封闭腔内的油液无法进入卸油腔内,随着封闭腔内的油液逐渐增多,在油压的作用下,推动滑动件44向靠近第二摩擦片43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相互抵接,完成湿式离合器4的结合过程。
当没有油压作用时,如图5所示,滑动件44随中间轴33一并高速转动,球体461在离心作用力下,使球体461和连通孔441的锥形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存留在封闭腔内的油液经限位件462、间隙流动至卸油腔内,随着封闭腔内的油液的减小,作用在滑动件44的离心压力大大降低,使滑动件44能够及时复位,完成湿式离合器4的分离过程。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连通孔441包括第一孔4411、第二孔4412及第三孔4413,第一孔4411、第二孔4412及第三孔4413相互连通且直径依次增大,形成阶梯孔结构,第一孔4411和第二孔4412之间的台阶为锥形结构,球体461设置于第二孔4412内,限位件462设置于第三孔4413内。在限位件462内开设有过孔,过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封闭腔和第二孔4412。通过设置过孔,实现封闭腔、连通孔441及密封腔之间的连通,用于封闭腔内的卸油。
具体地,第一孔4411的直径大约为2.5mm,第二孔4412的直径大约为5.5mm,第三孔4413的直径大约为8mm。球体461具体为钢球,球体461的直径大约为4mm,将球体461从第三孔4413滑动至第二孔4412内,球体461的一侧受限于锥形结构的台阶,球体461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件462,限位件462通过过盈配合安装至第三孔4413中。限位件462的过孔直径大约为3mm,过孔直径小于球体461直径,以将球体461限制在第二孔4412内。
其中,卸油阀4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卸油阀46沿滑动件44的周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优选卸油阀4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卸油阀46相互配合,能够及时卸油,卸油速度快,进一步保证滑动件44的及时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滑动件44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滑动件44和离合器毂41的内壁之间,从而形成上述封闭腔。
可以理解的是,在中间轴33内开设有润滑通道332,润滑油经润滑通道332流动至封闭腔内,以为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之间提供润滑油,以保证润滑效果,从而保证结合和分离的可靠性。
尽管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自身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自身的弹性难以确保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之间的彻底分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6所示,湿式离合器4还包括复位件45,复位件45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之间,使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摩擦片42的厚度。利用复位件45自身的弹性,使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分开并存在一定的距离,以为第一摩擦片42提供一定的间隙空间,确保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的表面分离。
具体地,复位件45为环形结构,复位件45套设于第一摩擦片42的外侧,复位件45的内径和第一摩擦片42的外径不接触,复位件45和第一摩擦片42之间保持大约1mm的间隙。复位件45沿中间轴33的径向方向的两侧抵接于离合器毂41的内壁,以保证复位件45的固定效果,避免出现复位件45的脱落,且复位件45不会相对于离合器毂41转动。复位件45沿中间轴33轴向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的侧壁,用于隔离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
如图7所示,复位件45为波纹弹簧,其具体为具有若干个波峰451和波谷452的弹性元件,波峰451和波谷452交错设置,能够在较小的安装空间内提供理想的弹力,与螺旋弹簧相比,波纹弹簧能够节省空间。
当向进油通道331内供油时,封闭腔内的油压远大于波纹弹簧的弹力,波纹弹簧被压缩,第一摩擦片42与第二摩擦片43之间的间隙随之消除,第一摩擦片42与第二摩擦片43接触产生摩擦力矩,实现动力传递。当湿式离合器4的油压卸掉时,波纹弹簧的弹力可以强制将相邻两个第二摩擦片43分离,第一摩擦片42与第二摩擦片43之间的油膜被破坏,摩擦力矩也随之减小或消失。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传动系统,如图8所示,该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马达1、第二马达2、湿式离合器4及变速器3,第一马达1和第二马达2起到了动力输入的作用。变速器3包括变速箱及均设置于变速箱内部的第一输入轴31、第二输入轴32、中间轴33、输出轴34、第一齿轮组件6、中间齿轮组件7及第二齿轮组件8,第一输入轴31、第二输入轴32、中间轴33及输出轴34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马达1和第二马达2分别通过第一输入轴31和第二输入轴32将动力引入变速箱内,并通过设置在变速箱内的湿式离合器4汇合后,经输出轴34输出。
具体地,第一马达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输入轴31,第一输入轴31传动连接于第一齿轮组件6,第一齿轮组件6通过湿式离合器4选择性传动连接于中间轴33,中间轴33通过中间齿轮组件7传动连接于输出轴34,第二马达2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输入轴32,第二输入轴32通过第二齿轮组件8传动连接于输出轴34。
当变速器3处于一档时,湿式离合器4处于结合状态,第一马达1和第二马达2同时工作,第一马达1驱动第一输入轴31转动,第一齿轮组件6通过湿式离合器4传动连接于中间轴33,使得第一输入轴31的动力经第一齿轮组件6、湿式离合器4、中间轴33及中间齿轮组件7传递至输出轴34,与此同时,第二马达2驱动第二输入轴32转动,第二输入轴32的动力经第二齿轮组件8传动至输出轴34,此时输出轴34接受两个动力,完成一档过程。
当变速器3处于二挡时,湿式离合器4处于分离状态,使第一马达1和输出轴34之间动力传输路径断开,此时只有第二马达2的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32和第二齿轮组件8传递至输出轴34,完成二挡过程。
为了保证湿式离合器4在结合和分离过程中的顺畅性,在湿式离合器4中第一摩擦片42、第二摩擦片43之间填充润滑油,当变速器3处于二挡时,此时虽然湿式离合器4处于分离状态,但是在润滑油形成油膜的剪切作用力下,使第一摩擦片42、第二摩擦片43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矩,而第一马达1的转动惯量较小,其产生的负载力矩不足以克服湿式离合器4的剪切摩擦力矩,使第一马达1被迫反转,影响变速器3在二挡时转速的输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8所示,该液压传动系统还包括附加离合器5,附加离合器5设置于第一输入轴31上,附加离合器5为常闭离合器,湿式离合器4为常开离合器。当变速器3在一档时,湿式离合器4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5为分离状态;当变速器3在二档时,附加离合器5为结合状态,湿式离合器4为分离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传动系统,当变速器3在一档时,湿式离合器4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5为分离状态,其中一路动力,在第一马达1的驱动作用下,经第一输入轴31传动至湿式离合器4,湿式离合器4结合,从而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34;另一路动力,在第二马达2的驱动作用下,经第二输入轴32、第二齿轮组件8传递至输出轴34,两路动力汇流后从输出轴34输出。在此过程中,湿式离合器4起到了传递第一马达1动力的作用,此时附加离合器5为分离状态,附加离合器5没有阻力矩,没有影响第一马达1和第一输入轴31的动力传递,保证变速器3在第一档位的正常工作。
当变速器3在二档时,湿式离合器4为分离状态,使第一马达1的动力中断,附加离合器5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5产生的阻力矩能够强制固定和第一马达1相连接的第一输入轴31,使湿式离合器4中润滑油液所产生的剪切摩擦力矩不能克服附加离合器5的阻力矩,从而第一马达1不会被强制拖动,以保证变速器3在第二档位的正常工作。
为了进一步保证变速器3在二挡正常工作,如图8所示,在变速器3的内部或外部设置附加离合器5。如果附加离合器5设置于变速箱的内部,附加离合器5没有外露,美观性较强;如果附加离合器5设置于变速箱的外部,不需要改变变速器3的结构,节省后续改造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如图9所示,附加离合器5包括壳体51、连接轴52、内摩擦片53、外摩擦片54、移动件55及弹性件56,壳体51为中空结构,壳体51通过螺栓连接于变速器3的箱体,固定效果好。壳体51内的空腔设置有连接轴52、内摩擦片53、外摩擦片54、移动件55及弹性件56,壳体51起到了容纳作用。连接轴52穿设于壳体51并连接于第一输入轴31,连接轴52相当于延长第一输入轴31的轴向长度,不仅不会影响第一输入轴31的动力传输,且因两者的相互连接,可以对第一输入轴31进行制约,避免第一输入轴31出现反向拖动的情况。
内摩擦片53套设于连接轴52上并与其固定连接,使得内摩擦片53可以随连接轴52同步转动。外摩擦片54连接于壳体51的内壁,外摩擦片54通过卡接结构和壳体51进行固定,具体地,在外摩擦片54上设置有卡块,在壳体5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卡块卡接于卡槽,使外摩擦片54不能旋转。外摩擦片54套设于连接轴52上并与其滑动配合,使外摩擦片54可以沿连接轴52的轴向方向滑动。相邻两个外摩擦片54之间设置有一个内摩擦片53,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的数量均可以有多个,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彼此交错设置,形成摩擦组,以提高传动效果。
弹性件56的一端抵接于壳体51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移动件55,移动件55能够抵接于外摩擦片54,使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选择性相互抵接。弹性件56具体为蝶形弹簧,移动件55具体为滑块,通过在移动件55和壳体51的侧壁之间设置弹性件56,在初始状态下,弹性件56利用自身的弹性抵压移动件55,使得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结合,以实现附加离合器5为常闭式离合器的功能。
为了实现附加离合器5分离状态和结合状态的切换,在壳体51上设置有进油口511,移动件55远离弹性件56的一侧和壳体51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腔,进油口511连通于密封腔。当向进油口511内供油时,油液经进油口511进入密封腔内,使得密封腔内的油压增大,使得油液推动移动件55向远离外摩擦片54的方向移动,移动件55克服弹性件56的弹性力,以将弹性件56进行压缩;当进油口511内的油液排出时,密封腔内油压减少,在被压缩的弹性件56自身恢复作用力下,弹性件56推动移动件55向靠近外摩擦片54的方向移动。
在初始状态下,在弹性件56的预紧力作用下,附加离合器5的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相互抵接和压紧,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矩,该摩擦力矩通过连接轴52可以强制固定和第一马达1相连接的第一输入轴31,为第一马达1增加一个阻力矩。当外接压力油时,从进油口511流入的油液进入密封腔内,油液推动移动件55移动并克服弹性件56的预紧力,使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相互分离,附加离合器5处于分离状态,此时第一马达1和第一输入轴31可以自由转动,不影响变速器3在一档的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湿式离合器4和附加离合器5的作用方式完全相反,湿式离合器4为常开式离合器,在初始状态,没有外接油压时,湿式离合器4的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相互分离,湿式离合器4为分离状态,有外接油压时,湿式离合器4的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相互抵接,湿式离合器4为结合状态。附加离合器5为常闭式离合器,在初始状态,没有外接油压时,湿式离合器4的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相互抵接,湿式离合器4为结合状态,有外接油压时,湿式离合器4的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相互分离,湿式离合器4为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该液压传动系统还包括液压系统9,如图8所示,液压系统9分别连通于湿式离合器4和附加离合器5,用于控制湿式离合器4的结合和分离及附加离合器5的结合和分离。湿式离合器4和附加离合器5的控制可以使用同一套液压系统9,无需为附加离合器5再单独设置一套液压回路,节省生产成本。
具体地,液压系统9包括发动机91、变量泵92、定量泵93及压力控制阀94,发动机91同时驱动变量泵92和定量泵93转动,在发动机91的驱动作用下,变量泵92分别为第一马达1和第二马达2供油,定量泵93分别为湿式离合器4和附加离合器5供油。优选地,在定量泵93的出油口可以设置有压力控制阀94,压力控制阀94的出油口分成两个出油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通于湿式离合器4,用于控制湿式离合器4,另外一条支路连通于附加离合器5,用于控制附加离合器5。可选地,压力控制阀94的出油口和湿式离合器4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取压口95,油压检测器插入取压口95内,用于检测流入湿式离合器4内的油压大小。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齿轮组件6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及第四从动齿轮,第一输入轴31穿设于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于第一从动齿轮,传动轴35同轴穿设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啮合于第四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连接于湿式离合器4,第四从动齿轮可以绕中间轴33转动。随着第一输入轴31的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并依次带动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及第四从动齿轮转动。
中间齿轮组件7包括中间主动齿轮和中间从动齿轮,中间主动齿轮套设于中间轴33上并啮合于中间从动齿轮,输出轴34穿设于中间从动齿轮,以将中间轴33的动力通过中间主动齿轮和中间从动齿轮传动至输出轴34上。
第二齿轮组件8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带动齿轮,第二输入轴32穿设于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啮合于第二带动齿轮,输出轴34穿设于第二带动齿轮,以将第二输入轴32的动力经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带动齿轮传动至输出轴34上。可以理解的是,中间从动齿轮和第二带动齿轮可以是分体式结构,输出轴34同轴分别穿设于中间从动齿轮和第二带动齿轮。中间从动齿轮和第二带动齿轮还可以是整体式结构,即中间从动齿轮和第二带动齿轮组成一个共有齿轮,该共有齿轮分别啮合于中间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结构简化,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91的驱动下定量泵93泵油,利用压力控制阀94分别为湿式离合器4和附加离合器5供油。在压力控制阀94的出口,有两个出油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通湿式离合器4,控制滑动件44的运动;另一个支路连通附加离合器5,控制移动件55的运动;
当变速器3在一挡时,压力控制阀94打开,湿式离合器4的封闭腔和附加离合器5的密封腔同时进油,封闭腔内的油压远大于波纹弹簧的弹力,波纹弹簧被压缩,第一摩擦片42与第二摩擦片43接触产生摩擦力矩,实现动力传递;从进油口511流入的油液进入密封腔内,油液推动移动件55移动并克服弹性件56的预紧力,使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相互分离,附加离合器5处于分离状态,此时第一马达1和第一输入轴31可以自由转动,第一马达1和第二马达2共同将动力输出至输出轴34;
当变速器3在二挡时,压力控制阀94关闭,湿式离合器4的封闭腔和附加离合器5的密封腔同时排油,湿式离合器4的波纹弹簧的弹力可以强制将第一摩擦片42和第二摩擦片43分离,使第一马达1的动力中断,附加离合器5为结合状态,在弹性件56的预紧力作用下,附加离合器5的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相互抵接和压紧,外摩擦片54和内摩擦片53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矩,该摩擦力矩通过连接轴52可以强制固定和第一马达1相连接的第一输入轴31,为第一马达1增加一个阻力矩,从而第一马达1不会被强制拖动,第二马达2单独将动力输出至输出轴34,以保证变速器3在第二档位的正常工作。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湿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毂(41)和均设置于所述离合器毂(41)内的第一摩擦片(42)及第二摩擦片(4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43)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摩擦片(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件(44),所述滑动件(44)靠近所述第二摩擦片(43)的一侧和所述离合器毂(41)的内壁之间形成卸油腔,所述滑动件(44)远离所述第二摩擦片(43)的一侧和所述离合器毂(41)的内壁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封闭腔连通于进油通道(331),所述滑动件(44)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毂(41)滑动并选择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摩擦片(43),使得所述第二摩擦片(43)选择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摩擦片(42);
卸油阀(46),所述卸油阀(46)包括球体(461)和限位件(462),在所述滑动件(44)内开设有连通孔(441),卸油阀(46)装配于连通孔(441)内,所述限位件(462)用于所述球体(461)的限位,所述球体(461)被配置为选择性抵接于所述连通孔(441)的锥形内壁,使所述封闭腔通过所述限位件(462)与所述卸油腔选择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441)包括第一孔(4411)、第二孔(4412)及第三孔(4413),所述第一孔(4411)、所述第二孔(4412)及所述第三孔(4413)相互连通且直径依次增大,形成阶梯孔结构,所述第一孔(4411)和所述第二孔(4412)之间的台阶为锥形结构,所述球体(461)设置于所述第二孔(4412)内,所述限位件(462)设置于所述第三孔(4413)内,在所述限位件(462)内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封闭腔和所述第二孔(4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离合器(4)还包括复位件(45),所述复位件(45)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43)之间,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4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摩擦片(4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5)为波纹弹簧,所述复位件(45)套设于所述第一摩擦片(42)的外侧并抵接于所述离合器毂(41)的内壁,所述复位件(45)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摩擦片(43)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阀(4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卸油阀(46)沿所述滑动件(44)的周向均匀设置。
6.一种液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所述液压传动系统还包括:
变速器(3),所述变速器(3)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入轴(31)、第二输入轴(32)、中间轴(33)及输出轴(34),所述湿式离合器(4)设置于所述变速器(3)内;
第一马达(1),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1),所述第一输入轴(31)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组件(6),所述第一齿轮组件(6)通过所述湿式离合器(4)选择性传动连接于所述中间轴(33),所述中间轴(33)通过中间齿轮组件(7)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34);
第二马达(2),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32),所述第二输入轴(32)通过第二齿轮组件(8)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34);
附加离合器(5),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1)上,所述附加离合器(5)为常闭离合器,所述湿式离合器(4)为常开离合器,当所述变速器(3)在一档时,所述湿式离合器(4)为结合状态,所述附加离合器(5)为分离状态;当所述变速器(3)在二档时,所述附加离合器(5)为结合状态,所述湿式离合器(4)为分离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离合器(5)包括:
壳体(51),其连接于所述变速器(3);
连接轴(52),其穿设于所述壳体(51)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1);
内摩擦片(53),其设置于所述壳体(51)内,所述内摩擦片(53)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2)上并与其固定连接;
外摩擦片(54),其连接于所述壳体(51)的内壁,所述外摩擦片(54)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2)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相邻两个所述外摩擦片(54)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内摩擦片(53);
移动件(55),所述移动件(55)能够抵接于所述外摩擦片(54);
弹性件(56),所述弹性件(56)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51)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移动件(55),使所述外摩擦片(54)和所述内摩擦片(53)选择性相互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55)远离所述弹性件(56)的一侧和所述壳体(51)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在所述壳体(51)上设置有进油口(511),所述进油口(511)连通于所述密封腔。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系统(9),所述液压系统(9)分别连通于所述湿式离合器(4)和所述附加离合器(5),用于控制所述湿式离合器(4)的结合和分离及所述附加离合器(5)的结合和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离合器(5)设置于所述变速器(3)的外部或内部。
CN202011378825.9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Active CN112324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8825.9A CN112324815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8825.9A CN112324815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815A CN112324815A (zh) 2021-02-05
CN112324815B true CN112324815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30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8825.9A Active CN112324815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4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787A (zh) * 2021-07-28 2021-09-17 嘉善宏威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飞轮取力器
CN113530994B (zh) * 2021-08-23 2023-04-28 厦门南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座式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1488A1 (en) * 2006-11-27 2008-05-29 Tomoyuki Miyazaki Starting clutch
CN204437104U (zh) * 2014-12-04 2015-07-01 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的润滑装置
CN104482069B (zh) * 2014-12-04 2018-01-30 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的润滑装置
CN104791395B (zh) * 2015-02-26 2018-09-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及车辆
CN106870592B (zh) * 2017-03-16 2023-04-07 湖南容大智能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及汽车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815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4815B (zh) 一种湿式离合器及液压传动系统
US8678780B2 (en)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pump bypass valve
US20110146820A1 (en)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an accumulator bypass valve assembly
US6112874A (en)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with torque-limiting and temperature-sensitive unloading features
KR20080073233A (ko) 자동 변속기 시스템의 2단계 체크 밸브
EP2740977A1 (en) Switching valve
US8475319B2 (en) Final drive comprising a lubrication system
US9909630B1 (en) Clutch system
US4431094A (en) Hydrodynamic torque converter with bridging means
US10161426B2 (en) Trans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clutch system
CN112324869B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GB2279112A (en) Regulable gear pump
JPS6225543Y2 (zh)
CN114370464B (zh)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CN105650234A (zh) 液压无级变速装置及其叶片泵、叶片马达
CN111425579A (zh) 齿泵式无级变速器
CN210397504U (zh) 一种摩擦片式超越离合器及包含其的装载机
CN214305094U (zh) 一种平行轴式变速器
US20180252272A1 (en) Power takeoff unit with actuation and lubrication fluid channels
CN214092792U (zh) 一种柔性接排的双油腔离合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CN108443351B (zh) 动态自动离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4671062A (en) Torque converter having valve means for detecting speed ratio of torque converter
CN213808065U (zh) 一种具备反转保护功能的液压泵、变速器及汽车
CN110360244B (zh) 一种摩擦片式超越离合器及包含其的装载机
JP3692675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