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5334B -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5334B
CN112315334B CN202011060062.3A CN202011060062A CN112315334B CN 112315334 B CN112315334 B CN 112315334B CN 202011060062 A CN202011060062 A CN 202011060062A CN 112315334 B CN112315334 B CN 112315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lectrode
inner container
cavity
steam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00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5334A (zh
Inventor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00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53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5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5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6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包括内胆和设置在该内胆上方的排气通道,还包括具有第一进汽口和第一出汽口的汽阀和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具有第二进汽口和第二出汽口的通汽腔,该通汽腔中上下相对设置有静电极和动电极,且该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形成电极间隙,上述第一进汽口与内胆的排汽口连通,第一出汽口与通汽腔的第二进汽口连通,而第二出汽口与排气通道上的第三进汽口连通,上述动电极能随内胆的温度大小变化而上下移动,并且,当内胆温度升高时,上述电极间隙变小,而当内胆温度降低时,上述电极间隙变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同一检测装置即能同时实现对内胆温度与湿度的直接检测,且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测湿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蒸箱、电烤箱、蒸烤箱等烹饪装置一般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109130.4(公开号为CN208524522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蒸烤一体机,包括内胆、控制板组件、温度传感器和与所述控制板组件连接并用于向所述内胆提供热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的内胆内安装有对内胆腔体空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内胆上用于检测所述内胆腔体空间内的温度信息。
然而,对于湿度的衡量目前没有能直接测量内胆内湿度的方法,一般通过氧气探头测量内胆中的氧气含量再转换获得。该种方式对特定环境条件下内胆的湿度大小无法衡量,例如门体开启后再关闭,从而对湿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进而影响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测温和测湿功能的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烤箱的测温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烤箱的测湿方法。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包括内胆和设置在该内胆上方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一进汽口和第一出汽口的汽阀和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具有第二进汽口和第二出汽口的通汽腔,该通汽腔中上下相对设置有静电极和动电极,且该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形成电极间隙,上述第一进汽口与内胆的排汽口连通,第一出汽口与通汽腔的第一进汽口连通,而第二出汽口与排气通道上的第三进汽口连通,上述动电极能随内胆的温度大小变化而上下移动,并且,当内胆温度升高时,上述电极间隙变小,而当内胆温度降低时,上述电极间隙变大。
进一步,所述通汽腔设置在内胆顶面上,其底壁朝下凹陷而形成与内胆的顶壁接触并能导热的安装腔,上述动电极横向嵌装在该安装腔中并能沿该安装腔上下移动,该动电极的底面与安装腔之间围成密闭的压力腔,且该压力腔中上下限位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且该第一复位弹簧使上述动电极具有朝上运动的趋势。通过安装腔与内胆的顶壁的接触能较好地将内胆的温度传递至安装腔中,从而使得压力腔中的气体升温而压力增大,进而较好地驱动动电极上移而改变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极间隙的大小,改变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的大小,而第一复位弹簧的设置能实现对动电极的稳定设置、平稳上下移动以及自动复位。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穿过内胆的顶壁而位于内胆中。从而使内胆的热量能更好地传递至安装腔上,使得动电极的上下移动能更好地反映内胆温度的变化,进而能使测温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所述通汽腔的外形呈方形,上述静电极安装在该通汽腔的顶面上,而上述第二进汽口和第二出汽口分别设置在该通汽腔相对于上述压力腔的两侧。这样进入通汽腔中的气体能更加均匀地遍布在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使得进入通汽腔中的气体的湿度变化能更好地通过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的变化来表现,进而提高测湿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汽阀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中的阀芯以及用于驱动该阀芯沿壳体内壁移动的推杆电机,该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上述第一进汽口和第一出汽口,上述阀芯的内腔形成汽腔,且上述推杆电机设置在阀芯的一端而阀芯另一端开口而形成连通上述汽腔的通汽口,该通汽口与壳体的上述第一出汽口相流体连通,上述阀芯上开设有与其汽腔相通的导汽口,并且,上述阀芯在上述推杆电机驱动下至少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上述阀芯的导汽口与上述壳体的第一进汽口相互重叠,该第一进汽口打开;第二种状态下,上述阀芯的导汽口与上述壳体的第一进汽口相互错开,第一进汽口关闭。这样通过推杆电机来驱动阀芯,从而实现对汽阀的启闭,进而对通汽腔的进汽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壳体和阀芯的外形均呈圆筒状,且两者均横向设置而上述阀芯嵌状在上述壳体中并能沿该壳体的内表面来回移动,上述壳体的一端封口而形成端壁,该端壁的中心处开口而形成上述第一出汽口,上述推杆电机安装在壳体的另一端且该推杆电机的杆体位于该壳体中,上述第一进汽口开设在壳体的底壁上,上述阀芯的一端封口并与上述推杆电机的杆体固定,而另一端与上述壳体的端壁的内表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上述导汽口开设在阀芯的底壁上,上述第二复位弹簧使上述阀芯具有朝推杆电机方向移动而使上述导汽口与第一进汽口相互错位的趋势。通过如上设计能使汽阀的内部结构稳固,并且能使阀芯更好地相对于壳体移动而实现第一进汽口的启闭。
进一步,所述汽阀设置在内胆的上方并与上述检测装置并列设置,上述壳体的第一出汽口的口缘朝外延伸而形成与上述通汽腔的第二进汽口相连通的导汽管。从而能使汽阀的第一出汽口与检测装置的第二进汽口形成稳固的连接,从而使得内胆中的气体能顺利地通过汽阀进入检测装置的通汽腔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汽口的下方连接有竖向延伸的进汽接头,该进汽接头与内胆的排汽口连通。从而能使内胆中的气体更好地通过第一进汽口进入汽阀中,进而通过汽阀进入检测装置中。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烤箱的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初始状态下,所述内胆的温度为T1,上述压力腔内的气体默认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1=mRgT1①,其中,上述公式①中p为气体的压力,V1为压力腔的容积,且V1=S×(d-d1)②,S为电极面积,d为上述静电极到压力腔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1为初始状态下上述电极间隙的大小,则初始状态下,上述静电极与动电极的静电容量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31
其中ε1为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由上述公式①、公式②以及公式③可得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32
烤模式下,所述内胆的温度为T2,上述排气通道处于常开状态,而上述第一进汽口关闭,随着内胆温度的升高,压力腔中的内压升高,则第一复位弹簧推动动电极往上移动,根据上述公示④可得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33
其中,C2为烤模式下静电极与动电极的静电容量,d2为烤模式下上述电极间隙的大小。
为进一步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烤箱的测湿方法,其特征在于,
初始状态下,所述内胆的温度为T1,上述压力腔内的气体默认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1=mRgT1①,其中,上述公式①中p为气体的压力,V1为压力腔的容积,且V1=S×(d-d1)②,S为电极面积,d为上述静电极到压力腔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1为上述电极间隙的长度,则初始状态下,上述静电极与动电极的静电容量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34
其中ε1为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由上述公式①、公式②以及公式③可得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41
烤模式下,所述内胆的温度为T2,上述排气通道处于常开状态,而上述第一进汽口关闭,随着内胆温度的升高,压力腔中的内压升高,则第一复位弹簧推动动电极往上移动,根据上述公示④可得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42
其中,C2为烤模式下静电极与动电极的静电容量,d2为烤模式下上述电极间隙的大小,
加湿烤模式下,蒸汽充入上述内胆中,上述第一进汽口打开,内胆的外排气体通过第一进汽口进入汽阀并依次通过第一出汽口以及第二进汽口进入通汽腔中,因气体中湿度不同则介电常数也不同,由上述公式⑤可得该状态下的介电常数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43
而空气的介电常数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44
则△ε=ε21,则由△ε可知加湿烤模式下内胆中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检测装置的通汽腔中上下相对设置有静电极和动电极,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形成电极间隙,并且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存储电荷的能力(电容量)与电极间隙的大小以及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介质有关。本发明中动电极能随内胆的温度大小变化而上下移动,则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极间隙会随内胆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介质一定的条件下,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电容量会随内胆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当内胆温度升高时,上述电极间隙变小(电容量变小),而当内胆温度降低时,上述电极间隙变大(电容量变小),从而能通过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电容量的大小变化来判断内胆温度的大小变化。进一步,本发明的测温方法中根据内胆的初始温度、静电极与动电极的静电容量的大小以及电极间隙的大小来获得工作状态下内胆的实时温度。
此外,在内胆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即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形成电极间隙保持不变,此时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大小与介质相关,这样当通入通汽腔的气体的湿度变化时,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大小即发生变化,从而通过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大小能反推获得通汽腔中气体湿度的变化,进而获得内胆中气体湿度变化情况。进一步,本发明中的测湿方法中在内胆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来获得该状态下内胆中气体的介电常数,接着将该介电常数与空气的介电常数进行比较即测得内胆中气体的湿度。
可见,本发明采用同一检测装置即能同时实现对内胆温度与湿度的直接检测,且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阀的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阀打开状态下烤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阀关闭状态下烤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包括内胆1和设置在该内胆1上方的排气通道30,且该排气通道30具有排气风机31。具体地,上述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板2,该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上罩设有导风罩3,该导风罩3与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围成上述排气通道30,而上述排气风机31安装在该排气通道30的进风口上,且该排气风机31包括蜗壳罩311和安装在该蜗壳罩311中的离心叶轮312。此外,上述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水箱7,该水箱7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未示出)与内胆1的进水口11连通,且该出水管上分别设有水泵71和水阀72。
进一步,上述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上并列设置有汽阀4和检测装置5,其中,上述汽阀4具有第一进汽口44和第一出汽口45,该检测装置5包括具有第二进汽口501和第二出汽口502的通汽腔50,该通汽腔50中上下正对设置有静电极53和动电极54,且该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形成电极间隙55,上述第一进汽口44与内胆1的排汽口连通,第一出汽口45与通汽腔50的第二进汽口501连通,而第二出汽口502与排气通道30上的第三进汽口301通过进汽管8连通连通,上述动电极54能随内胆1的温度大小变化而上下移动,并且,当内胆1温度升高时,上述电极间隙55变小,而当内胆1温度降低时,上述电极间隙55变大。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进汽口301设在排气风机31的蜗壳罩311上,从而能加快排气通道30的排气速度。
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存储电荷的能力(电容量)与电极间隙55的大小以及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介质有关。本发明中动电极54能随内胆1的温度大小变化而上下移动,则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极间隙55会随内胆1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介质一定的条件下,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电容量会随内胆1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当内胆1温度升高时,上述电极间隙55变小(电容量变小),而当内胆1温度降低时,上述电极间隙55变大(电容量变小),从而能通过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电容量的大小变化来获得内胆1温度的大小变化,即测得内胆1的温度。此外,在内胆1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即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形成电极间隙55大小保持不变,此时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容量大小与介质相关,这样当通入通汽腔50的气体的湿度变化时,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容量大小即发生变化,从而通过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容量大小能获得通汽腔50中气体湿度的变化,进而获得内胆1中气体湿度变化情况,即测得内胆1的湿度。
进一步,上述通汽腔50设置在内胆1顶面上,其底壁朝下凹陷而形成与内胆1的顶壁接触并能导热的安装腔51,上述动电极54横向嵌装在该安装腔51中并能沿该安装腔51上下移动,该动电极54的底面与安装腔51之间围成密闭的压力腔511,且该压力腔511中上下限位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52,且该第一复位弹簧52使上述动电极54具有朝上运动的趋势。通过安装腔51与内胆1的顶壁的接触能较好地将内胆1的温度传递至安装腔51中,从而使得压力腔511中的气体升温而压力增大,进而较好地驱动动电极54上移而改变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极间隙55的大小,改变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容量的大小,而第一复位弹簧52的设置能实现对动电极54的稳定设置、平稳上下移动以及自动复位。优选地,安装腔51穿过内胆1的顶壁而位于内胆1中,从而使内胆1的热量能更好地传递至安装腔51上,使得动电极54的上下移动能更好地反映内胆1温度的变化,进而能使测温结果更加准确。具体地,所述通汽腔50的外形呈方形,上述静电极53固定在该通汽腔50的顶面上,而上述第二进汽口501和第二出汽口502分别设置在该通汽腔50相对于上述压力腔511的两侧。这样进入通汽腔50中的气体能更加均匀地遍布在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使得进入通汽腔50中的气体的湿度变化能更好地通过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容量的变化来表现,进而提高测湿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汽阀4包括壳体41、设置在该壳体41中的阀芯42以及用于驱动该阀芯42沿壳体41内壁移动的推杆电机43,该壳体41上分别开设有上述第一进汽口44和第一出汽口45,上述阀芯42的内腔形成汽腔420,且上述推杆电机43设置在阀芯42的一端而阀芯42另一端开口而形成连通上述汽腔420的通汽口421,该通汽口421与壳体41的上述第一出汽口45相流体连通,上述阀芯42上开设有与其汽腔420相通的导汽口422,并且,上述阀芯42在上述推杆电机43驱动下至少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上述阀芯42的导汽口422与上述壳体41的第一进汽口44相互重叠,该第一进汽口44打开;第二种状态下,上述阀芯42的导汽口422与上述壳体41的第一进汽口44相互错开,第一进汽口44关闭。这样通过推杆电机43来驱动阀芯42,从而实现对汽阀4的启闭,进而对通汽腔50的进汽进行控制。
具体地,上述壳体41和阀芯42的外形均呈圆筒状,且两者均横向设置而上述阀芯42嵌状在上述壳体41中并能沿该壳体41的内表面来回移动,上述壳体41的一端封口而形成端壁,该端壁的中心处开口而形成上述第一出汽口45,上述推杆电机43安装在壳体41的另一端且该推杆电机43的杆体位于该壳体41中,上述第一进汽口44开设在壳体41的底壁上,上述阀芯42的一端封口并与上述推杆电机43的杆体固定,而另一端与上述壳体41的端壁的内表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复位弹簧47,上述导汽口422开设在阀芯42的底壁上,上述第二复位弹簧47使上述阀芯42具有朝推杆电机43方向移动而使上述导汽口422与第一进汽口44相互错位的趋势。通过如上设计能使汽阀4的内部结构稳固,并且能使阀芯42更好地相对于壳体41移动而实现第一进汽口44的启闭。进一步,上述壳体41的第一出汽口45的口缘朝外延伸而形成与上述通汽腔50的第二进汽口501相连通的导汽管6,从而能使汽阀4的第一出汽口45与检测装置5的第二进汽口501形成稳固的连接,从而使得内胆1中的气体能顺利地通过汽阀4进入检测装置5的通汽腔50中。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进汽口44的下方连接有竖向延伸的进汽接头46,该进汽接头46与内胆1的排汽口连通,从而能使内胆1中的气体更好地通过第一进汽口44进入汽阀4中,进而通过汽阀4进入检测装置5中。
本发明中内胆1的测温方法如下:
初始状态下,所述内胆1的温度为T1,上述压力腔511内的气体默认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1=mRgT1①,其中,上述公式①中p为气体的压力,V1为压力腔511的容积,且V1=S×(d-d1)②,S为电极面积,d为上述静电极53到压力腔511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1为初始状态下上述电极间隙55的大小,则初始状态下,上述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71
其中ε1为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由上述公式①、公式②以及公式③可得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72
烤模式下,所述内胆1的温度为T2,上述排气通道30处于常开状态,而上述第一进汽口44关闭,随着内胆1温度的升高,压力腔511中的内压升高,则第一复位弹簧52推动动电极54往上移动,根据上述公示④可得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73
其中,C2为烤模式下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d2为烤模式下上述电极间隙55的大小。
进一步,加湿烤模式下,上述水泵71和水阀72开启,水箱7中的水进入上述内胆1中,通过内胆1底部的加热盘(未示出)加热而产生蒸汽,上述第一进汽口44打开,内胆1的外排气体通过第一进汽口44进入汽阀4并依次通过第一出汽口45以及第二进汽口501进入通汽腔50中,因气体中湿度不同则介电常数也不同,由上述公式⑤可得该状态下的介电常数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81
而空气的介电常数
Figure BDA0002712078180000082
则△ε=ε21,则由△ε可知加湿烤模式下内胆1中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湿度。
可见,本发明的内胆1测温方法中在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气体介质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内胆1的初始温度、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的大小以及电极间隙55的大小来获得工作状态下内胆1的实时温度,而本发明的测湿方法中在内胆1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的电容量变化来获得该状态下内胆1中气体的介电常数,接着将该介电常数与空气的介电常数进行比较即测得内胆1中气体的湿度。可见,本发明采用同一检测装置5即能同时实现对内胆1温度与湿度的直接检测,且检测装置5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准确。

Claims (9)

1.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包括内胆(1)和设置在该内胆(1)上方的排气通道(30),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进汽口(44)和第一出汽口(45)的汽阀(4)和检测装置(5),该检测装置(5)包括具有第二进汽口(501)和第二出汽口(502)的通汽腔(50),该通汽腔(50)中上下相对设置有静电极(53)和动电极(54),且该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之间形成电极间隙(55),上述第一进汽口(44)与内胆(1)的排汽口连通,第一出汽口(45)与通汽腔(50)的第二进汽口(501)连通,而第二出汽口(502)与排气通道(30)上的第三进汽口(301)连通,上述动电极(54)能随内胆(1)的温度大小变化而上下移动,并且,当内胆(1)温度升高时,上述电极间隙(55)变小,而当内胆(1)温度降低时,上述电极间隙(55)变大,
所述通汽腔(50)设置在内胆(1)顶面上,其底壁朝下凹陷而形成与内胆(1)的顶壁接触并能导热的安装腔(51),上述动电极(54)横向嵌装在该安装腔(51)中并能沿该安装腔(51)上下移动,该动电极(54)的底面与安装腔(51)之间围成密闭的压力腔(511),且该压力腔(511)中上下限位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52),且该第一复位弹簧(52)使上述动电极(54)具有朝上运动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51)穿过内胆(1)的顶壁而位于内胆(1)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汽腔(50)的外形呈方形,上述静电极(53)固定在该通汽腔(50)的顶面上,而上述第二进汽口(501)和第二出汽口(502)分别设置在该通汽腔(50)相对于上述压力腔(511)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阀(4)包括壳体(41)、设置在该壳体(41)中的阀芯(42)以及用于驱动该阀芯(42)沿壳体(41)内表面移动的推杆电机(43),该壳体(41)上分别开设有上述第一进汽口(44)和第一出汽口(45),上述阀芯(42)的内腔形成汽腔(420),且上述推杆电机(43)设置在阀芯(42)的一端而阀芯(42)另一端开口而形成连通上述汽腔(420)的通汽口(421),该通汽口(421)与壳体(41)的上述第一出汽口(45)相流体连通,上述阀芯(42)上开设有与其汽腔(420)相通的导汽口(422),并且,上述阀芯(42)在上述推杆电机(43)驱动下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下,上述阀芯(42)的导汽口(422)与上述壳体(41)的第一进汽口(44)相互重叠,该第一进汽口(44)打开;第二种状态下,上述阀芯(42)的导汽口(422)与上述壳体(41)的第一进汽口(44)相互错开,第一进汽口(44)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和阀芯(42)的外形均呈圆筒状,且两者均横向设置而上述阀芯(42)嵌状在上述壳体(41)中并能沿该壳体(41)的内表面来回移动,上述壳体(41)的一端封口而形成端壁,该端壁的中心处开口而形成上述第一出汽口(45),上述推杆电机(43)安装在壳体(41)的另一端且该推杆电机(43)的杆体位于该壳体(41)中,上述第一进汽口(44)开设在壳体(41)的底壁上,
上述阀芯(42)的一端封口并与上述推杆电机(43)的杆体固定,而另一端与上述壳体(41)的端壁的内表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复位弹簧(47),上述导汽口(422)开设在阀芯(42)的底壁上,上述第二复位弹簧(47)使上述阀芯(42)具有朝推杆电机(43)方向移动而使上述导汽口(422)与第一进汽口(44)相互错位的趋势。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阀(4)设置在内胆(1)的上方并与上述检测装置(5)并列设置,上述壳体(41)的第一出汽口(45)的口缘朝外延伸而形成与上述通汽腔(50)的第二进汽口(501)相连通的导汽管(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汽口(44)的下方连接有竖向延伸的进汽接头(46),该进汽接头(46)与内胆(1)的排汽口连通。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烤箱的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初始状态下,所述内胆(1)的温度为T1,上述压力腔(511)内的气体默认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1=mRgT1 ①,其中,上述公式①中p为气体的压力,V1为压力腔(511)的容积,且V1=S×(d-d1) ②,S为电极面积,d为上述静电极(53)到压力腔(511)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1为初始状态下上述电极间隙(55)的大小,则初始状态下,上述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21
其中ε1为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由上述公式①、公式②以及公式③可得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22
烤模式下,所述内胆(1)的温度为T2,上述排气通道(30)处于常开状态,而上述第一进汽口(44)关闭,随着内胆(1)温度的升高,压力腔(511)中的内压升高,则第一复位弹簧(52)推动动电极(54)往上移动,根据上述公示④可得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23
其中,C2为烤模式下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d2为烤模式下上述电极间隙(55)的大小。
9.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烤箱的测湿方法,其特征在于,
初始状态下,所述内胆(1)的温度为T1,上述压力腔(511)内的气体默认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1=mRgT1 ①,其中,上述公式①中p为气体的压力,V1为压力腔(511)的容积,且V1=S×(d-d1) ②,S为电极面积,d为上述静电极(53)到压力腔(511)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1为上述电极间隙(55)的长度,则初始状态下,上述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31
其中ε1为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由上述公式①、公式②以及公式③可得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32
烤模式下,所述内胆(1)的温度为T2,上述排气通道(30)处于常开状态,而上述第一进汽口(44)关闭,随着内胆(1)温度的升高,压力腔(511)中的内压升高,则第一复位弹簧(52)推动动电极(54)往上移动,根据上述公示④可得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33
其中,C2为烤模式下静电极(53)与动电极(54)的静电容量,d2为烤模式下上述电极间隙(55)的大小,
加湿烤模式下,蒸汽充入上述内胆(1)中,上述第一进汽口(44)打开,内胆(1)的外排气体通过第一进汽口(44)进入汽阀(4)并依次通过第一出汽口(45)以及第二进汽口(501)进入通汽腔(50)中,因气体中湿度不同则介电常数也不同,由上述公式⑤可得该状态下的介电常数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34
而空气的介电常数
Figure FDA0003316391370000035
则Δε=ε21,则由Δε可知加湿烤模式下内胆(1)中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湿度。
CN202011060062.3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Active CN112315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0062.3A CN112315334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0062.3A CN112315334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5334A CN112315334A (zh) 2021-02-05
CN112315334B true CN112315334B (zh) 2022-02-18

Family

ID=7431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0062.3A Active CN112315334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53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787B (zh) * 2021-12-23 2023-08-11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和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2291A (zh) * 2007-09-14 2008-01-3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
CN104848960A (zh) * 2014-12-02 2015-08-19 重庆斯凯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温度传感器
CN108968662A (zh) * 2018-09-01 2018-12-11 郑光敏 一种电压力锅用的湿度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763357A (zh) * 2019-11-08 2020-02-0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电容式温度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CN110873738A (zh) * 2018-09-04 2020-03-10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传感器
CN110927223A (zh) * 2019-12-12 2020-03-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含水量校正装置及其进行校正的方法
CN111358282A (zh) * 2020-02-19 2020-07-03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设备在预热模式下的温湿度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2291A (zh) * 2007-09-14 2008-01-3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
CN104848960A (zh) * 2014-12-02 2015-08-19 重庆斯凯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温度传感器
CN108968662A (zh) * 2018-09-01 2018-12-11 郑光敏 一种电压力锅用的湿度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873738A (zh) * 2018-09-04 2020-03-10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传感器
CN110763357A (zh) * 2019-11-08 2020-02-0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电容式温度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CN110927223A (zh) * 2019-12-12 2020-03-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含水量校正装置及其进行校正的方法
CN111358282A (zh) * 2020-02-19 2020-07-03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设备在预热模式下的温湿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5334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4383A (en)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liquid fuel in a tank
CN112315334B (zh)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烤箱及其测温和测湿方法
KR100881775B1 (ko) 가전 제품의 회전 부재 불균형 감지 장치
CN204789110U (zh) 一种用于岩石干湿循环的实验装置
CN209745769U (zh) 兼具微透气性测定功能的材料透气性能测定仪
CN112690662A (zh)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KR101549992B1 (ko) 전기밥솥
CN208621264U (zh) 阀杆阀门逸散性测试用固定装置
RU263300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в нагнетательном вентиляторе
CN105445323A (zh) 一种连续冷凝水湿热试验仪
CN215640986U (zh) 一种凝露试验装置
CN216776691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112438608B (zh) 一种蒸箱水位测量装置
CN210665387U (zh) 一种具有独立气室的微水密度自校准设备
CN108490117A (zh) 烤箱湿度测量、控制方法及烤箱
CN211011822U (zh) 加湿器的注水系统
CN209083535U (zh) 流体泵控制器
CN104676038B (zh) 燃气炉具
CN111981538A (zh) 一种集成灶用高效排烟风机系统
JP2001091332A (ja) 容器内の液体の充填レベル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06001550U (zh) 蒸汽微波炉
CN217425111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旋转粘度计
CN215533599U (zh) 蒸汽加热装置
CN21989542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658570U (zh) 水加热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