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497A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497A
CN112311497A CN201910689815.8A CN201910689815A CN112311497A CN 112311497 A CN112311497 A CN 112311497A CN 201910689815 A CN201910689815 A CN 201910689815A CN 112311497 A CN112311497 A CN 112311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ith
unit
recovery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9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德胜
牛乐宏
何路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9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4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591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8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通过由N个业务流确定的M个恢复流,对传输的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保护。能够在至少一个业务流未正确接收的情况下,对业务流进行恢复,避免业务数据丢失,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有至少一条业务流传输。由于路径故障、外界干扰等原因,可能导致传输错误。
为了保证业务流的传输,可以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增加保护路径。当业务流传输出现故障时,通过保护路径进行业务流的传输。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业务流。第二通信设备确定业务流传输出现故障并向第一通信设备通告。第一通信设备将至少一个业务流中出现故障的部分业务流通过保障路径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通信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通告需要一定时间,可能导致业务数据的丢失。
为了避免业务数据的丢失,可以将业务流进行复制,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多份相同的业务流。业务流的复制占用了较多的传输资源,网络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对通信设备之间传输的至少一条业务流进行保护,避免业务数据丢失,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通过由N个业务流确定的M个恢复流,对传输的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保护。能够在至少一个业务流未正确接收的情况下,对业务流进行恢复,避免业务数据丢失,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通过检测标识,可以确定存在误码的业务单元,从而确定待恢复的业务流。另外,对于不存在误码的业务流,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发送,无需等待其他业务流中的业务单元的接收和验证,提高传输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齐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恢复单元与业务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恢复的业务单元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通过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尾部的对齐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在恢复业务单元时,可以确定业务包或业务帧的结束的位置,准确恢复业务包或业务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通过将校验或纠错编码应用于网络保护,实现对业务流的恢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通过BIP的方式,BIP校验结果中的一个校验比特,能够实现对一个业务单元中的一个比特进行恢复,恢复流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网络利用率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通过FEC编解码方式,不依赖于每个业务单元的检测标识,能够对业务单元进行恢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通过RS编解码方式,不依赖于每个业务单元的检测标识,能够对业务单元进行恢复。编码形成的冗余比特能够对业务单元中最多为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一半的比特进行恢复,恢复流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网络利用率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通过由N个业务流确定的M个恢复流,对传输的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保护。能够在至少一个业务流未正确接收的情况下,对业务流进行恢复,避免业务数据丢失,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通过检测标识,可以确定存在误码的业务单元,从而确定待恢复的业务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对于不存在误码的业务流,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发送,无需等待其他业务流中的业务单元的接收和验证,提高传输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根据恢复流中的恢复单元,恢复至少一个业务流中与该恢复流对应的业务单元,从而实现恢复流对该至少一个业务流的保护。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齐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恢复单元与业务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恢复的业务单元的准确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通过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尾部的对齐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在恢复业务单元时,可以确定业务包或业务帧的结束的位置,准确恢复业务包或业务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通过将校验或纠错编码应用于网络保护,实现对业务流的恢复。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通过BIP的方式,BIP校验结果中的一个校验比特,能够实现对一个业务单元中的一个比特进行恢复,恢复流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网络利用率高。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通过FEC编解码方式,不依赖于每个业务单元的检测标识,能够对业务单元进行恢复。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通过RS编解码方式,不依赖于每个业务单元的检测标识,能够对业务单元进行恢复。编码形成的冗余比特能够对业务单元中最多为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一半的比特进行恢复,恢复流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网络利用率高。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生成模块,发送模块。生成模块用于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包括收发模块,确定模块。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确定模块于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包括恢复子模块,恢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第五方面,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第六方面,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文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上文中的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一种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IEEE802.3规范的64B/66B码块的类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码块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一种RS码字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G.808.1规范了一种保护技术,通过一路保护路径,保护N路工作业务。
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多条工作路径发送不同的业务信息。例如,路径1、路径2、路径3均为工作路径,分别用于传输设备1向设备4发送的业务数据、设备2向设备5发送的业务数据、设备3向设备6发送的业务数据。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均为网络设备。设备1-设备6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
数据传输的路径可能出现故障。为了保证业务的传输,可以增加路径4,将路径4作保护路径。当任何一路工作路径故障时,故障工作路径上传输的业务切换到保护路径上进行传送。
通过该方法,发送端设备将故障工作路径的业务通过保护通道发送。接收端设备切换到通过保护通道接收业务。在N条工作路径中可能存在一条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通过1路保护路径,保护N路工作业务的传输。
在工作路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保护路径不进行信息传输,资源消耗较小,网络利用率低。通过该方法,需要实时监测各路径告警状态,以及时发现故障。可以通过自动保护倒换(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APS)协议,协商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业务传输路径的切换。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工作路径故障需要一定时间。在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工作路径故障时,部分业务数据已经通过故障的路径发送,因此存在业务数据的丢失。
图2是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业务数据的丢失。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3CB发布的以太网相关标准,通过包复制方式,避免路径故障引发的丢帧问题。
通信设备101接收业务帧,将该业务帧进行复制,并在业务帧中添加标识R-TAG。业务帧即用于承载业务信息的帧结构。业务信息也可以称为业务数据。相同的R-TAG用于标识包括相同业务数据的业务帧。通信设备101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向通信设备104发送复制后的业务帧。例如,业务帧1经过通信设备101、通信设备102发送至通信设备104;业务帧2经过通信设备101、通信设备103发送至通信设备104。业务帧1和业务帧2具有相同的标签(R-TAG)。
通信设备104接收R-TAG相同的业务帧1和业务帧2,仅将其中的一个向下游发送。对于每一个业务帧,通过复制并在多路径传送,抵御路径故障的风险,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对业务数据进行复制,将复制后的业务数据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占用保护资源较大,网络利用率低。
业务帧传输路径上的中间节点也可能对数据帧进行复制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例如,通信设备102对业务帧1再进行复制以生成业务帧3,并通信设备103发送,业务帧3经通信设备103转发后,发送至通信设备104。业务帧3具有与业务帧1相同的标签R-TAG。
中间节点对业务帧的复制和传输,进一步降低了网络利用率。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在步骤S301,第一通信设备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
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在步骤S301之前,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生成该N个业务流。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生成的该N个业务流生成M个恢复流。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该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编码或校验,从而生成该M个恢复流中的第i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校验的方式可以是和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t interleaved parity,BIP)的奇校验或偶校验。
以BIP校验为例,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BIP校验方式能够通过一个校验比特对每个业务流中的一个比特进行校验,恢复流中传输的数据量较小,对系统的影响较小。
纠错编码的方式可以是前向纠错(forwarding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例如,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RS)编码,玻色-乔赫里-霍克文黑姆(Bose-Chaudhuri-Hocquenghem,BCH)编码等。以RS编码为例进行说明。在FEC编码的基础上,也可以引入重传机制。纠错编码的方式也可以是混合纠错模式。
以RS编码为例,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对于相同数量的冗余比特,通过RS编解码方式能够对较多的比特数进行纠错,从而使得恢复流中传输的数据量较小,对系统的影响较小。
第i恢复单元可以承载在所述M个恢复流中。也就是说,该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可以包括第i恢复单元的一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第i恢复单元。
在步骤S302,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
该M个恢复流可以通过M个恢复路径发送,该N个业务流可以通过N个业务路径发送。该M个恢复流与该M个恢复路径一一对应。该N个业务流与N个业务路径一一对应。
路径可以是物理链路,也可以是逻辑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物理端口传输的业务流可以认为是通过一条路径传输的一个业务流,即一个业务流对应一个物理端口。一条路径仅通过一个物理端口传输业务流,一个物理端口所在链路仅承载一个路径,传输业务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物理端口传输的业务流是通过多条路径传输的,一个物理端口所在链路承载多条路径,传输不同的业务流,不同的业务流携带不同的标签。携带同一标签的业务流可以是通过一条路径传输的一个业务流。
也就是说,该M个恢复流和该N个业务流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物理链路发送。物理链路也可以称为链路或通道。例如,该M个恢复流可以通过M个恢复链路发送,该N个业务流可以通过N个业务链路发送。或者,该M个恢复流、该N个业务流可以通过一条链路的不同频率或时间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S303,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接收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后,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即确定N个业务流与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业务流相同,也就是说,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N个业务流。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接收的N个业务流正确,确定接收的N个业务流为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N个业务流。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恢复后的N个业务流为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该N个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第j业务流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分别生成每个第i业务单元的第i检测标识。
在同一业务流中,第i检测标识可以在第i业务单元之前或之后发送。在第i检测标识与其对应的第i业务单元之间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其他字段或比特。
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第i检测标识以及对应的第i业务单元后,可以立即对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
如果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j业务流中的第i检测标识,确定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通过检测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确定业务单元正确后,立即发送该业务单元。
通过检测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可确定需要进行恢复的业务单元。
另外,在某一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正确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将该业务单元立即发送,不需要等待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有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之后统一发送。通过该方式,可以降低对于系统的影响,减小该业务单元在通信设备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第j业务流中的检测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对第j业务流中每一个业务单元的正确性进行检测。每一个业务单元都正确,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接收的N个业务流,为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N个业务流。
第二通信设备保存确定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正确,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保存所述第i业务单元。如果N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均正确,可以删除保存的所有第i业务单元。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恢复单元,对其他业务流中的业务单元的进行恢复。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保存的业务单元,以及接收的与其对应的恢复单元,对其他业务流中的业务单元的进行恢复。如果N个业务流中至少一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错误,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i恢复单元,恢复该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一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第二通信设备也可以根据第i恢复单元以及其他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恢复该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一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可以包括第i检测标识。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通过M个恢复流中第j恢复流发送的第i恢复单元的部分进行校验,以生成第i检测标识。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j恢复流中的第i检测标识,根据第i检测标识对第j恢复流中的第i恢复单元的部分进行校验,从而确定该部分的正确性。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部分恢复流可以包括第i检测标识。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第i恢复单元进行校验,以生成第i检测标识。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通过M个恢复流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i检测标识。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i检测标识可以确定第i恢复单元的正确性。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确定第i恢复单元正确的情况下,根据第i恢复单元,对该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恢复。
可以通过代码和校验、BIP或CRC等方式,对业务单元、恢复单元进行校验,以获取检测标识。
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将接收的业务流或恢复的业务流确定为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业务流,进行后续的处理。第二通信设备在确定该N个业务流之后,可以将该N个业务流发送至其他通信设备,或者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对该N个业务流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其他通信设备。
第i检测标识可以包括多个部分,分别用于检测第i业务单元的不同部分。第二通信设备在确定第i业务单元某个部分正确的情况下,可以发送该部分,也可以在确认其他部分之后,发送第i业务单元。
第二通信设备在确定第i业务单元某个部分错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i恢复单元,对第i业务单元进行恢复。或者,第二通信设备也可以仅对第i业务单元确认错误的部分进行恢复。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N个业务流、M个恢复流中的任一个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对齐标识(alignmentmarker,AM)。该多个对齐标识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该标识可以是标识号等。例如,在以太网物理层,进行路径对齐,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中插入该路径对应的AM。通过在路径开始进行工作时插入AM,或者周期性插入AM,或者插入对应于每个业务单元或恢复单元的AM,可以确定第i恢复单元对应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
对于该N个业务流、该M个恢复流,其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第i恢复单元可以对应相同或不同的对齐标识。
例如,对齐标识可以是标识号。在一些情况下,对于该N个业务流、该M个恢复流,其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第i恢复单元可以对应相同的对齐标识。
一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比特(bit),至少一个码块,或者至少一个业务帧、业务包或业务块。对于一个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帧、业务包或业务块的情况,由于每个业务单元的长度可能不相等,也就是说,每个业务单元包括的比特数量不相等。为了确定恢复单元,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在较短的业务单元之后填充固定的序列,例如补充“0”或“1”,或者根据生成恢复单元的具体方式,在至少一个业务单元之后补充固定的序列,从而进行校验或编码,确定恢复单元。也就是说,第i恢复单元还可以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其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是根据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的每个第i业务单元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以及该N个业务流中其他业务流中的填充比特组确定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至少一个比特,第k业务比特组包括至少一个比特。第k业务比特组包括至少一个填充比特和/或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比特。
在对某一个业务流中的业务进行恢复时,由于每个业务单元的长度可能不相等。第一通信设备在较短的业务单元结束后,可以按照该业务单元的比特值为“0”、“1”或其他预设序列的方式进行校验以生成恢复单元。业务单元的长度不相等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在恢复业务单元时,需要确定业务单元结束的位置。为了确定业务帧结束的位置,可以在在业务单元的结束处,即业务单元的尾部添加特定的标识。例如,可以添加特定的字符串,或者,将对齐标识添加在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业务单元结束。通过对齐标识指示业务单元结束,可以减少添加的字符数量,减小对数据传输影响,减小系统负担。
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业务帧、业务包或业务块。业务帧、业务包或业务块的长度不相同。以业务帧为例说明。每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业务帧。
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一个对齐标识,用于指示业务单元结束。
或者,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对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恢复:第二通信设备未接收到第j业务流中的第i检测标识,第二通信设备未接收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AM,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j业务流中的第i检测标识进行的检测出现错误等。
可选地,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即第i恢复单元的长度。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即第i业务单元的长度。
第i恢复单元可以仅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或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可以是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的正整数倍。例如,采用BIP方式确定的第i恢复单元,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可以与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相等;采用RS编码方式确定的第i恢复单元,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可以是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相等2倍。
第i恢复单元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形成帧、码块、包、块等格式的字段。例如,第i恢复单元可以包括以太网64B/66B码块的同步头,帧格式中的封装头部等。
通过步骤S301-S303,可以对至少一条业务流进行保护,将检错、纠错的方法扩展应用在网络保护中,能够在全部或部分业务流未正确接收的情况下,对业务流进行恢复,避免业务数据丢失,可以减小业务数据保护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网络利用率。通过上述方式,无需对路径故障进行检测。
上述方法可以应用在公用网络和专用网络中,例如可以应用在以太网、光传输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存储等网络中。以太帧、码块、IP包、OTN帧、SDH帧、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radio interface,CPRI)帧、FC(fibre channel)帧等以比特流方式传输的业务,均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恢复,不会造成数据丢失,用户无感知,提高用户体验。在上述网络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运营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device,PE)或运营商(provider,P)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应用于支持以太网接口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入口PE设备,也可以称为入口节点(ingress unit),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出口PE设备,也可以称为出口节点(egressunit)。
应当理解,上述方式可以应用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经过或不经过中间节点对业务流、恢复流进行传输的情况。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点到点链路,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端到端网络。
转发也可以称为交叉或交换。在以太网中,中间节点可以用于码块级别的流的交叉。中间节点也可以实现对帧的转发,例如,在以太网中,中间节点可以用于实现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实施二层(layer 2,L2)层以太网交换功能。中间节点可以用于比特级别的流的交叉,中间节点可以是实现SDH或OTN交叉的设备。
业务流、恢复流经过中间节点转发的情况下,中间节点可以仅仅进行业务流和恢复流的转发。或者,中间节点也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恢复。中间节点对业务流的恢复,可以提高业务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以太网接口对数据传输的流程可以参考图4。以太网接口可以用于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调子层(reconciliation sublayer,RS)、物理(physical,PHY)层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以太网接口进行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芯片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
图4是一种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主要描述物理层的相关处理过程。
对于第一通信设备,一个以太网包进入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调子层(reconciliation sublayer,RS)后,对包进行校验并按照某种介质独立接口(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要求实施编码,通过xMII发送至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CS)。PCS子层接收各种MII(some kind of MII,xMII)接口发送的xMII信息,进行比特码块编码和速率匹配。xMII一般应用于以太网设备的MAC层和物理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xMII接口存在于集成电路内。PCS子层按照64比特(bit,B)/66B规则编码,形成一条串行流。之后,PCS子层将64B/66B码块按照256B/257B编码规则进一步编码为257B的码块流。257B码块经过扰码处理后,插入对齐标识(alignment marker,AM)组。AM组的也是若干个257B。插入AM组之后,257B码块流按照10比特的符号分发到2路FEC编码,加入校验比特,FEC编码后再按照每个符号10比特分发至8条PCSL。应当理解,2路FEC采用的FEC编解码方式相同,通过2路FEC可以提高编解码速率和抗突发误码能力。然后通过分布和交织,按照符号(一个符号为10比特)分发至8条物理编码子层通道(physical codingsublayer lane,PCSL)。插入的AM会分布在每一条PCSL上。PCSL上的符号可以通过物理媒介接入子层(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MA)和物理媒介相关子层(physical mediumdependent,PMD)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第二通信设备通过PMD和PMA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符号,利用每个PCSL上的AM进行通道锁定,并对各个PCS通道重排序得到符号流,然后对符号流进行RS解码之后,形成串行码块流并移除串行码块流中的AM组,然后对移除AM组之后的串行码块流进行解扰和反向转码之后得到64B/66B的串行码块流,对64B/66B的串行码块流进行解码和速率匹配发送到RS子层和MAC层,通过MAC层将数据传送到数据链路层。
比特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257B的码块流、66B的码块流、以及分发至逻辑通道的符号流,均可以理解为比特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理解,图4只是简述了以太网接口的处理流程,具体在应用中可以增加其他的处理过程,或者减少上述部分处理过程。上述方法适用于200G和400G以太网接口。对于40G和100G的以太网接口,可以不包括FEC编码、FEC解码和257B转码的过程。
FEC编解码,即采用编解码技术纠正传输过程中的比特错误。FEC编码例如可以是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RS)编码等。进行RS编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比特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率,RS解码时可以根据插入的校验比特纠正发生错误的比特。对于RS编码,可以认为在不改变原码块流的情况下,每间隔一定比特插入一些校验比特。RS解码时,根据RS编码插入的校验比特计算并恢复传送过程中出错的比特。校验完成之后,这些校验比特被移除。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以网元A和网元Z之间部署100Gbps以太网链路,网元A和网元Z可以通过至少一条路径传输业务流。例如,以1#-3#条路径用于传输网元A向网元Z发送的业务流,网元A和网元Z之间采用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t interleaved parity,BIP)的奇校验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A网元接收S1至S3三条用户流并编码形成64B/66B码块流。从S1接口收到的数据形成的64B/66B码块流通过1#路径发送至Z网元。从S2接口收到的数据形成的64B/66B码块流通过2#路径发送至Z网元。从S3接口收到的数据形成的64B/66B码块流通过3#路径发送至Z网元。A网元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Z网元可以是第二通信设备。
对于1#-3#路径中每个路径传送的64B/66B码块流,一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用于业务传输的连续的64个64B/66B码块,或者64的整数倍的连续的64B/66B码块。用于业务传输的64B/66B码块也可以称为64B/66B业务码块。以一个业务单元包括64个64B/66B业务码块为例进行说明。
A网元可以对发往1#路径的业务单元进行CRC校验,生成该业务单元的CRC信息,并通过1#路径发送该CRC信息。该CRC信息可以在该业务单元之后发送。A网元可以对发往2#路径的业务单元进行CRC校验,生成该业务单元的CRC信息,并通过2#路径发送该CRC信息。该CRC信息可以在该业务单元之后发送。A网元可以对发往3#路径的业务单元进行CRC校验,生成该业务单元的CRC信息,并通过3#路径发送该CRC信息。该CRC信息可以在该业务单元之后发送。也就是说,A网元通过业务单元所在的路径发送对应于该业务单元的CRC信息。参见图7,可以通过控制码块承载CRC信息。承载CRC信息的控制码块可以称为检测码块或检测标识。检测标识也可以是CRC信息。对于1-3#路径,检测码块可以位于其对应的业务单元之后,也就是说,A网元可以在发送业务单元之后发送该业务单元对应的检测码块。对于4#路径,检测码块可以其对应的在恢复单元之后发送。
A网元对1#-3#路径传输的比特流中对应的业务单元中相同位置的一个比特进行BIP校验,以生成通过4#路径传输的BIP单元中的一个比特。BIP单元也可以称为恢复单元。
参见图8,对BIP单元进行说明。
对通过1#-3#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中每个64B/66B业务码块中的每个比特进行BIP校验,从而形成64×66B的校验信息。业务单元中64×66B中的每个比特即一个业务比特,64×66B的校验信息中的每个比特即一个恢复比特。
参见图6中64B/66B码块的格式,对于该64×66B的校验信息,每64比特作为一个码块中的数据,再增加一个2比特同步头01(即码块类型为数据码块),形成66个64B/66B码块。也就是说,一个恢复单元包括该66个64B/66B码块。该恢复单元也可以称为BIP单元。
对BIP单元进行CRC校验,以生成该BIP单元的CRC信息。通过4#路径发送该CRC信息。参见图7,该CRC信息可以承载在控制码块中。该控制码块的类型可以是0x4B、0x2D、0x55、0x00等。该CRC信息可以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字节,也可以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控制字节。
应当理解,1#至4#三条路径可以是以太网物理层的路径。参见IEEE 802.3,可以通过在64B/66B码块流中添加对齐标记(alignment marker,AM)的方式,对1#-4#路径进行对齐。也就是说,A网元可以周期性在1#-4#路径传输的码块流中周期性插入对应于该路径的AM。每条路径中的AM可以相同或不同。对齐标记也可以称为对齐标识。
可选地,由于4#路径传输的比特流中的数据量较多,可以适当提高4#路径的传输速率,以使得4#路径的传输的信号能够与1#-3#路径同步。或者,也可以通过两条或多条路径传输该恢复单元。
例如,在1#-4#路径传输的码块不包括检测码块的情况下,1#-3#路径的传输速率相同,可以将4#路径的传输速率提升为1#-3#路径的传输速率的66/64。考虑承载CRC信息的控制码块,可以将4#路径的传输速率提升为1#-3#路径的传输速率的67/65。
或者,也可以通过两条或多条路径传输该恢复单元。可以在该两条或多条路径中插入填充特定信息的控制码块,以使得Z网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接收恢复单元以及该恢复单元对应的业务单元。也可以降低该两条或多条路径的传输速率,以使得Z网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接收恢复单元以及该恢复单元对应的业务单元。应当理解,相同的时间,也包括近似相同的时间。
Z网元可以根据接收的数据,恢复1#-3#路径中一条路径上传输的数据。
Z网元可以每次从1#-3#路径传输的比特流中分别取一个业务单元和一个检测码块。业务单元与检测码块对应。该检测码块是对该业务单元进行校验得到的。一个业务单元为64个64B/66B码块。
Z网元在4#路径传输的码块流中取一个恢复单元和与其对应的检测码块。恢复单元对应于该1-3#路径中取的业务单元。该恢复单元为66个64B/66B码块。
Z网元可以根据4#路径接收的数据恢复1#-3#路径中的任一路的数据。以3#路径为例进行说明。
从某个时刻,Z网元从3#路径未接收到的检测码块,未接收到检测码块可以是未接收到同步头为10的码块,或同步头为10的码块的类型不是0x4B类型的码块,或码块中的O0字段不是0x06。可以根据4#路径接收的数据以及1#和2#路径传输的数据,对3#路径传输上的数据进行恢复。
3#预期接收的64个码块的每个bit等于1#,2#和4#路径对应比特的BIP计算结果。比如1#的bit0=0,2#的bit0=1,4#携带的对应1#-3#路径的bit0的校验结果bit3=1(BIP的码块bit0和bit1是同步头,不属于BIP校验比特),则预期接收的3#路径的bit0=~(1#的bit0⊕2#的bit0⊕4#的bit3)=1。如此,可以将3#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即64*66个比特全部恢复。Z网元将恢复后的结果作为A网元发送的业务单元。
另外,检测码块可以用于检测业务码块的正确性。Z网元可以根据检测码块对1#-3#路径中的取的业务单元进行正确性的检测。
对于1#路径,Z网元接收业务单元以及与业务单元对应的检测码块。对业务单元进行CRC计算,将计算结果CRC-24与检测码块中的CRC-24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业务单元正确,没有发生误码。如果业务单元的CRC计算结果与检测码块中的CRC-24一致,即传送过程中没有误码,则保存一份拷贝后立即发送。
对于2#路径,Z网元的CRC-24计算结果与检测码块中的CRC-24一致,即传送过程中没有误码,则保存一份拷贝后立即发送。
对于3#路径,Z网元的CRC-24计算结果与检测码块中的CRC-24一致,即传送过程中没有误码,则保存一份拷贝后立即发送。
如果1#-3#路径均没有误码,Z网元可以将拷贝的业务单元和恢复单元删除。
4#路径收到包括66个64B/66B码块的恢复单元和一个检测码块,每个数据码块携带BIP监视比特,检测码块携带CRC-24码块。由于1#~3#没有错误,则通过4#路径收到的BIP结果无需检错和纠错,可以丢弃。
如果1#-3#路径中的任一路径中对业务单元的CRC-24计算结果与检测码块中的CRC-24不一致,即业务单元不正确,存在误码,可以根据其他路径的业务单元以及4#路径与这些业务单元对应的恢复单元对存在误码的业务单元进行纠错。
在对业务单元进行纠错之前,可以通过从4#路径接收的与恢复单元对应的检测码块,对恢复单元的正确性进行检测。如果对恢复单元的CRC-24计算结果与检测码块中的CRC-24一致,即传送过程中没有误码,对存在误码的路径进行纠错。否则,不进行纠错。Z网元将纠错后的结果作为A网元发送的业务单元。
Z网元在确定1#-3#路径的每条路径传输的第i业务单元后,可以删除保存的第i恢复单元。
以在A网元和Z网元之间通过1#-3#路径传递的三路码块流为例,A网元通过插入包括CRC信息的控制码块,将码块流划分为多个业务单元,将业务流发送至Z网元。在A网元与Z网元之间,增加一条路径传输BIP信息。Z网元根据BIP信息,基于BIP检错方法可以恢复任意一路的业务单元。业务单元的恢复也包括对业务单元的纠错。
检测码块还可以用于1#-4#路径的对齐。也就是说,检测码块可以作为对齐标识。例如,可以通过检测码块承载对应于每条路径的对齐信息,Z网元根据检测码块实现路径的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方案通过检测插入的控制码块,可以检测线路的故障,无需专门设置APS协议,就可以实现对业务流的恢复。并且,可以对传输的信号进行误码检测和纠错。实施方式简洁,易部署。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占用一路资源进行恢复单元的传输,可以对多条路径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网络利用率高,并且不会出现丢包。
图6是IEEE802.3规范的64B/66B码块的类型的示意图。
64B/66B编码将64bit数据或控制信息编码成66bit块传输,66bit块的前两位表示同步头,后64bit可以称为数据净荷。同步头有“01”和“10”两种。数据码块中,同步头为“01”,同步头后的64bit都是数据。控制码块中,同步头为“10”,同步头后的64bit包括数据和/或控制信息。控制码块中,数据负荷中的前8bit,即与同步头相邻的8bit是类型域,可以表示控制码块的类型。数据负载中的后56bit,即类型域之后的56bit是控制信息和/或数据。64B/66B码块中,D表示数据字节,每个数据字节为8bit;C表示控制字节,每个控制字节为7bit;S表示数据包的开始,T表示数据包的结束;O表示ordered set控制码块(例如,类型为0x4B,O的取值不同,使用场景不同)。S只会出现在8字节中的第0和第4字节,T能够出现在任意的字节。包含S的码块可以称为S码块,包含T的码块可以称为T码块。空闲(idle)码块中的C0~C7为0,低功耗(LPI)码块中的C0~C7为6。数据包例如可以是根据以太帧得到的。
用于承载CRC信息的控制码块,类型可以是0x4B、0x2D、0x55、0x00等。以0x4B码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码块的示意图。该码块用于承载CRC信息。
以类型为0x4B的控制码块进行说明。可以通过控制码块的O0承载的信息指示该码块为承载CRC信息的码块,即检测码块。即O0可以用于标识该码块为检测码块。例如,O0为0x6指示该码块为检测模块。该0x4B控制码块的控制字节可以为0x0,也可以用于承载其他信息。
可选地,检测码块可以用于检测路径故障。当Z网元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第j业务流中的检测码块,可以认为用于传输第j业务流的第j路径故障。Z网元可以通告A网元,也可以输出路径故障指示信息,指示第j路径故障。
检测码块还可以用于承载CRC信息的码块。例如,通过D1~D3承载CRC信息。D1~D3共24比特,该CRC信息可以包括24个比特,该字段承载的CRC信息也可以称为CRC-24。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对于业务帧,也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A网元可以在业务帧的任意位置添加对齐标识,例如在业务帧的尾部添加对齐标识,也就是说,对齐标识可以位于业务帧之后或者业务帧净荷的最后。
A网元对业务帧进行CRC校验并将校验得到的CRC校验信息添加在业务帧的任意位置,例如,添加在业务帧的尾部,对齐标识之前或之后。
或者,A网元可以对业务帧和对齐标识进行CRC校验,并将校验得到的CRC校验信息添加在业务帧的任意位置。
添加对齐标识、CRC校验信息的位置可以由A网元和Z网元约定,或者由预先配置。
Z网元接收业务帧、对齐标识和CRC校验信息,对业务帧进行CRC校验,或者对业务帧和对齐标识进行CRC校验,并将校验结果与业务帧之后的CRC接收的CRC校验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校验结果与CRC校验信息相同,Z网元可以确定该业务帧正确;反之,该业务帧存在误码。之后,Z网元可以将CRC校验信息去除。
Z网元可以根据对齐标识确定该业务帧对应的恢复帧,还可以根据对齐标识确定该业务帧对应的其他业务帧。Z网元可以去除对齐标识,并对去除CRC检验结果和对齐标识的业务帧进行后续处理。
根据IEEE802.3规范,MAC层可以对发送的以太网帧进行CRC校验并将校验结果CRC-32信息附加在以太帧尾部,发送至物理层链路,接收端MAC层对接收到的帧进行CRC校验计算并与对端发送的CRC-32信息比对,以判断以太帧是否正确。如果CRC校验失败,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业务数据恢复方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标识可以是太网帧中的CRC-32信息。对于一个业务单元包括多个以太帧的情况,检测标识包括该多个以太帧的CRC-32信息,检测标识也可以是对业务单元进行CRC校验得到的校验信息。
在业务流需要经过中间节点转发的情况,检测标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添加在以太帧中。例如,在A网元与Z网元之间存在中间节点,1#-4#路径传输的数据经其他网元进行转发的情况,A网元可以根据IEEE802.3规范在以太帧中添加CRC-32信息,A网元也可以在业务流和恢复流中额外添加检测标识,用于Z网元对业务单元和恢复单元的正确性检测。对业务路和恢复流进行转发的中间节点可以仅仅进行业务流和恢复流的转发。或者,中间节点也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恢复。中间节点对业务流的恢复,可以提高业务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对于恢复帧,A网元和Z网元可以采用与业务帧类似的处理。
网元A与网元Z之间部署100Gbps以太网链路,S1~S3共三路二层虚拟专用网络(layer2virtual private network,L2VPN)业务传输至网元A,并由网元A通过1#-3#路径向网元Z发送,网元A与网元Z之间采用BIP的偶校验,以形成4#路径上传输的恢复信息。
A网元根据1#-3#路径中的每一路径传输的业务帧,形成4#路径的恢复单元。
A网元从S1、S2和S3接收数据并形成通过1#-3#路径中的任一路径传输的业务帧。业务帧通过A网元的MAC层、物理层发送至Z网元。经Z网元的物理层、MAC层的传输,Z网元接收业务帧。
A网元每次取对应于1#-3#路径中的每一个路径的待发送业务帧,即3个业务帧。A网元对每个路径中获取的业务帧中每次取一个比特进行BIP校验,根据BIP的结果,即BIP监视比特组,形成恢复帧。A网元可以对业务帧中的每个比特进行BIP校验,即业务帧的头部和净荷均进行BIP校验。A网元也可以对业务帧中的部分字段进行BIP校验。
参考图10,恢复帧的净荷包括BIP校验结果。校验结果可以包括对业务帧头部全部或部分字段进行校验的结果,或不包括对业务帧头部进行校验的结果。例如,业务帧包括位于业务帧尾部的对齐标识。对发往1#-3#路径的每个业务帧第一个比特bit0进行BIP校验,得到BIP0,作为恢复帧的净荷的第一个比特。对发往1#-3#路径的每个业务帧第一个比特bit1进行BIP校验,得到BIP1,作为恢复帧的净荷的第二个比特。以此类推。在净荷之前,添加恢复帧的头部,帧的头部也可以称为帧的封装头部。恢复帧的头部可以包括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可以由网元A指定,或者由网元A和Z约定,或者由网管进行配置。
对于1#-3#路径传输的业务帧长度不相等的情况,A网元在进行BIP校验时,可以在较短的业务帧之后添加预设比特序列,进行校验。例如,在较短的业务帧之后补“0”,进行BIP校验,从而生成恢复帧。例如,发往1#-3#路径用于生成一个恢复帧的业务帧中,最长的业务帧包括bit0-bit n,最短的业务帧包括bit0-bit m,进行BIP检验得到了恢复帧净荷中的BIP0-BIPn,m≤n。应当理解,业务单元中bit0-bit n分别为第0业务比特至第n业务比特,BIP0-BIPm分别为为恢复单元的第0恢复比特至第n恢复比特。其中,第0恢复比特至第m恢复比特是对发往1#-3#路径的业务单元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m。
一个恢复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恢复帧中的全部或部分字段。
一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帧的全部或部分字段。每个业务帧可以包括一个CRC-32信息。检测标识可以包括该多个CRC-32信息。A网元在进行BIP校验以生成恢复单元时,可以不对该多个CRC-32信息进行校验。
A网元可以在业务帧内插入一个对齐标识。A网元可以在恢复帧内插入对齐标识。对齐标识可以位于帧的头部或净荷。例如,在帧的净荷尾部,增加字节,用于写入对齐标识。
用于形成同一个恢复帧的1#-3#路径传输的业务帧中的对齐标识,与恢复帧中的对齐标识一一对应。应当理解,业务帧中的标识用于指示对该帧进行恢复的恢复帧和其他业务帧。
例如,对于一个业务单元包括一个业务帧的情况,恢复帧1是根据通过1#路径传输的业务帧1、通过2#路径传输的业务帧2、通过3#路径传输的业务帧3形成的。通过恢复帧1的对齐标识、业务帧1的对齐标识、业务帧2的对齐标识、业务帧3的对齐标识一一对应。恢复帧1的对齐标识、业务帧1的对齐标识、业务帧2的对齐标识、业务帧3的对齐标识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业务帧、恢复帧中的对齐标识可以是编号,从1开始,最大65535,超过65535则再从1开始进行编号。以恢复帧1、业务帧1-业务帧3的对齐标识相同的情况进行说明。
恢复帧1、业务帧1、业务帧2、业务帧3可以形成一个4×n比特的校验矩阵。恢复帧1、业务帧1、业务帧2、业务帧3分别对应于校验矩阵中的4列,n为业务帧1-3中最长的一个帧的长度。帧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帧的比特数量。
或者,A网元可以在一个业务单元中插入一个对齐标识。例如,一个业务单元包括多个业务帧,A网元可以在最后一个业务帧的末尾添加对齐标识。
业务单元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对齐标识。
A网元还可以在恢复流中添加对应于每个恢复帧的校验信息。该校验信息即为检测标识。A网元可以对恢复帧进行CRC校验,将校验产生的校验信息添加在恢复帧中。一个恢复单元包括一个恢复帧的全部或部分数据。恢复单元可以包括或不包括恢复帧的头部、对齐标识、校验标识。
Z网元每次从1#~3#路径各取一个业务单元,从4#路径取一个恢复单元。一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帧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对于1#-3#路径中的任一路径,Z网元如果在指定时间窗内收到预期的业务单元,则对该业务单元进行CRC校验,校验结果正确,则将该业务单元保存后立即发送。
Z网元也可以在接收每个业务帧之后,对该业务帧进行校验,如果校验结果正确,则将该业务帧保存后立即发送。如果某个业务帧进行CRC校验的校验结果错误,可以仅对该业务帧进行恢复,减小Z网元的计算量,提高传输效率。
Z网元在4#路径收到恢复单元。此时如果标识相同的业务单元均校验正确或已经发送完成,则丢弃该恢复单元。
从某个时刻,Z网元未从1~3#路径中的某一路径接收到预期的业务帧,如在2#路径在指定时间窗内没有接收到预期的业务帧,则对2#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进行恢复,2#路径预期接收的业务单元的每个bit等于1#,3#和4#路径对应比特的BIP计算结果。或者,Z网元对在2#路径接收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的校验结果错误,而1#,3#和4#路径上的具有相对应的对齐标识的业务单元的CRC校验结果正确,则对2#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进行恢复,2#路径预期接收的业务单元的每个bit根据1#,3#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和4#路径传输的BIP校验信息确定。
例如,恢复帧的封装头占用12个字节,即bit0~bit95,1#路径接收的业务帧中bit0=0,3#路径接收的业务帧中bit0=1,4#路径接收的恢复帧中对1#-3#路径中bit0的校验结果bit96=1,则预期接收的3#路径接收的业务帧中bit0=1#的bit0⊕3#的bit0⊕4#的bit96=0。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2#路径的业务帧进行恢复并发送。
对齐标识可以参与或不参与校验。A网元可以与Z网元约定业务帧中的进行BIP校验的字段。
对齐标识参与校验的情况,对齐标识可以位于每个业务帧的尾部。由于每个帧的长度不同,通过帧尾部的对齐标识,可以判断该帧是否恢复完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帧尾部的标识,确定帧的长度。
或者,对齐标识可以位于业务单元的尾部。由于业务单元的长度不同,通过业务单元尾部的对齐标识,可以判断该业务单元是否恢复完成。一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帧。可以通过帧格式,对不同的业务帧进行区分。或者,A网元在不同的业务帧之间插入特定的序列,以区分同一个业务单元中的不同业务帧。
对齐标识也可以位于业务单元的其他位置。业务单元的尾部可以包括固定序列的字段。通过业务单元尾部的固定序列的字段,可以判断该业务单元是否恢复完成。
以A网元和Z网元之间传递的三路以太网L2VPN业务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了说明。通过上述方法,根据各路径传递的业务帧和恢复帧构造BIP校验矩阵,基于BIP检错方法恢复任意一路丢失或出错的业务帧。本发明无需专门检测线路的故障,无需专门设置APS协议,只需要对业务帧进行判断,比如通过MAC的CRC-32校验结果判断帧的正确性,或指定窗口是否收到预期的帧,就可以实施恢复正确的业务数据。实施方式简洁,易部署。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A网元和Z网元之间设置有3条100Gbps以太网链路,分别为1#-3#路径。A网元和Z网元之间还设置有1条200Gbps以太网链路作为4#路径。A网元从S1-S3三个接口接收以太网L2VPN业务。1#-3#路径的速率可以为100Gbps。对1#-3#路径的业务帧采用RS(544,514)的前向纠错(FEC)方式进行编码,形成恢复帧,恢复帧通过A网元与Z网元之间的4#路径,从A网元传输至Z网元。
通过RS编码,能够对最多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一半的比特进行纠错。参见图12,对RS(544,514)进行简单说明。每个符号长度为10比特,也就是说,一个符号长为10比特。每个RS码字包括514个符号长的数据和30个符号长的校验信息,该校验信息也可以称为冗余比特。A网元对每514个符号长度的数据进行RS(544,514)编码计算,生成30个符号长的冗余比特,以形成RS码字;接收端接收RS码字,对其中的514个符号的数据和30个符号长的冗余比特,进行RS(544,514)解码计算。通过RS(544,514)方式形成的RS码字,最多可以对514个符号的数据中的15个符号的错误进行纠正。
A网元接收路径S1,S2,S3发送的业务。根据该接收的业务,生成业务帧。一个业务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帧。以一个业务单元包括一个业务帧为例进行说明。
A网元通过1#-3#路径每个路径分别向Z网元传输3个业务帧。在这3个业务帧中,在每个业务帧分别取15个符号长(15*10=150)的比特,该15个符号长的比特即为一个业务比特组。在计算时填充469个符号的信息,进行RS(544,514)编码,形成30个符号长的校验信息。30个符号长的校验信息即为一个恢复比特组。填充的信息可以是预设值,也可以由A网元与Z网元约定,例如填充4690个“0”进行RS(544,514)编码。上述3个业务帧每个业务帧的15个符号,校验信息的30个符号(300比特),以及填充的469个符号,构成一个RS码字。进行RS(544,514)编码时,1#-3#路径中的每个业务单元中的15个符号分别作为一个业务比特组,生成30个符号长的恢复比特组。根据对业务单元不同的业务比特组进行RS(544,514)编码,生成的恢复比特组,确定恢复单元。一个恢复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恢复帧。恢复帧的封装头包括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可以由A网元和Z网元指定。
通过1#-4#路径传输的每个业务单元或恢复单元均包括对齐标识。或者说,A网元在向Z网元通过1#~3#路径发送业务流时在每个业务单元中插入对齐标识,通过通过4#路径发送恢复流时在每个恢复单元中插入对齐标识。4#路径传输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1#-3#路径中的每个路径传输的第i业务单元生成的。可以在4#路径传输的第i恢复单元中插入第i对齐标识,可以在1#-3#路径中的每个路径传输的第i业务帧中插入与第i恢复单元中的第i对齐标识对应的对齐标识,每个第i业务单元中的对齐标识以及第i恢复单元中的对齐标识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每个第i业务单元中的对齐标识以及第i恢复单元中的对齐标识可以是相同的编号。比如从1开始计数,最大65535,计数至65535则再从1开始。
对齐标识可以位于帧的头部或帧净荷。例如可以位于帧净荷的最后。
A网元可以对每个帧进行校验并将校验结果CRC-32附加在业务帧尾部。
该业务帧、恢复帧均可以称为数据帧。参见图9,A网元可以在数据帧的尾部添加对齐标识。A网元可以对包括或不包括该对齐标识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将得到的CRC校验信息添加在该数据帧的尾部,对齐标识之后。
Z网元接收1#-4#路径传输的流。
对于在1#-3#路径,Z网元如果在指定时间窗内收到预期业务单元,并且校验结果正确,则保存一份拷贝后立即发送。在指定时间窗内收到预期业务单元,可以是指定时间窗内接收到包括预设的对齐标识的业务单元,或者接收到与其他路径的业务单元或恢复单元的对齐标识相互对应的业务单元。
Z网元在4#路径收到恢复单元,恢复单元包括第i对齐标识。此时,如果第i单元标识对应的1#-3#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均已经过CRC校验且正确,则丢弃该恢复单元。如果第i单元标识对应的1#-3#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至少有一个业务单元尚未进行CRC校验,或校验有误,则保存该恢复单元。
对于1#-3#路径,Z网元如果在指定时间窗内,在某一路径没有收到预期单元,则可以根据从其他路径上接收的业务帧和恢复帧,恢复该路径的业务帧。或者,如果一条或多条路径上的传输的业务帧CRC校验结果错误,则可以根据各路径上的业务帧和恢复帧进行纠错。
例如,指定时间窗内,Z网元在1#、3#、4#路径上接收到包含相应标识的业务单元或恢复单元,例如,这些业务单元、恢复单元包含相同编号。Z网元在2#路径上没有接收到包括相应标识的业务单元。可以根据1#,3#和4#路径接收的业务单元、恢复单元,恢复2#路径上对应的业务单元。2#路径上预期接收的业务单元,每15个符号(150比特)可以与1#,3#对应的15个符号(150比特)、4#路径的恢复帧中对应的30个符号(300比特),以及填充比特构成一个RS码字,进行RS(544,514)解码计算,从而进行恢复。比如1#路径接收的业务帧的bit0~149,3#路径接收的业务帧的bit0~149,4#路径接收的恢复帧的bit96~395(假设恢复单元的帧封装头占用12个字节,即bit0~bit95),则预期接收的2#路径的业务单元bit0~149可以通过RS(544,514)解码完整恢复。通过此方式,可以将2#路径的整个业务单元恢复并发送。
再例如,指定时间窗内,在1#-4#路径上接收到包含相应标识的帧,对每个帧进行CRC校验,其中全部或部分帧的结果错误。根据1#-3#路径上的每个帧中相互对应的15个符号,和4#路径的恢复帧中对应的30个符号,进行RS(544,514)解码,对错误的比特进行纠正。
对于各路径业务帧的长度不相等的情况,或者业务帧不是15个符号的整数倍的情况,在RS编解码时,可以在业务帧的尾部填充固定序列,例如填充“0”、“1”或它们的特定组合,以满足RS编解码要求。每个RS码字需要5140比特的业务信息,业务路径的数量较少,每次进行编码的比特数量不足5140比特时,也可以通过填充固定序列,例如填充“0”、“1”或特定组合,以构造RS码字。应当理解,这些填充的固定序列,可以通过路径传输,也可以不进行传输,仅作为一种约定的格式,在RS编码和解码时使用。
业务单元的对齐标识可以参与或不参与校验。业务单元可以包括对齐标识,该对齐标识可以用于指示对该业务单元进行恢复的恢复业务单元。该对齐标识还可以用于指示对该业务单元进行恢复的其他业务单元。
对齐标识可以位于业务单元的尾部。由于每个帧的长度不同,通过业务单元尾部的标识,可以判断该业务单元是否恢复完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业务单元尾部的标识,确定业务单元的长度。
对齐标识也可以位于业务帧的其他位置。业务单元的尾部可以包括固定序列的字段。通过业务单元尾部的固定序列的字段,可以判断该业务单元是否恢复完成。
4#保护路径可以用于承载恢复单元,恢复单元可以包括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4#路径可以是1#-3#业务路径传输速率的两倍。或者,FEC校验信息可以通过4#和5#两路保护路径发送。4#和5#路径可以与1#-3#业务路径传输速率相等,或略高于1#-3#业务路径的传输速率。应当理解,相等可以是近似相等。
A网元进行RS编码时,调整一个RS码字中各个路径传输的符号的数量,Z网元可以实现对多条业务流的恢复。例如,A网元采用RS(544,514)编码方式,1#-3#路径分别取50个符号长以进行RS编码,则可以实现对1#-3#路径传输的数据的保护。
以在A和Z两端传递的三路以太网L2VPN业务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了说明。通过上述方式,路径故障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数据的丢失。以各路径传递的业务单元构造FEC码字,发送端的A网元进行FEC编码,接收端的Z网元进行FEC解码,从而恢复至少一路丢失的业务单元,或对各路径传输的业务单元进行纠错。本发明无需专门检测线路的故障,无需专门设置APS协议,只需要接收端的Z网元判断业务单元是否接收,或根据CRC校验结果判断帧的正确性,就可以对以太帧的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恢复或纠错。实施方式简洁,易部署。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以1#-3#路径传输为15Gbps的比特流为例进行说明。
FEC编码的形成的一个FEC码字最多可以对N个比特进行纠错,则在每条路径取不超过N个比特,进行FEC编码,以形成FEC码字。发送端A网元每次从1#-3#路径待传输的比特流中分别取N个比特,3路3组N比特的信号组成一个FEC码字,实施FEC编码,FEC编码后生成的冗余比特校验信息由4#路径传输。
以RS编码为例,2N个冗余比特最多可以对N个比特进行纠错。如果在每条路径取N个比特进行RS编码以形成一个RS码字,则4#路径的传输速率可以是1#-3#路径中每条路径的两倍。
接收端Z网元每次从1~3#路径分别取N个比特,从4#路径取2N个比特。根据这些比特形成一个FEC码字,将FEC解码后的结果发送至其他通信设备。
在每个路径传输的比特流中可以不进行标识的插入。对1#-4#路径在初始运行时实施对齐(后续可以再以一定周期进行路径的对齐),比如插入一定对齐比特,例如对齐标识(alignment marker,AM)。通过通道对齐,可以确定对应于同一个FEC码字的业务比特和恢复比特。路径对齐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考IEEE802.3中100G/200G/400G以太网链路基于AM的PCSL/FECL锁定,去抖和重排序的情况。
发送端A网元在1#-4#路径开始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1#-4#路径发送AM信息。接收端Z网元检测AM信息,根据AM信息,进行各路径的锁定,去除抖动,各路径中传输的信息重排序等。Z网元将AM信息从比特流中去除并丢弃。1#-3#路径,每两个AM之间的字段可以作为一个业务单元。4#路径每两个AM之间的字段可以作为一个恢复单元。
FEC采用RS(544,514)算法,则符号的大小是10比特,最大纠错能力是150个比特。
对于1#-3#路径,发送端A网元每次分别取150个待发送的比特。根据该3路中每一路的150比特的信息,进行RS编码,RS编码后生成的2×150比特校验信息由4#路径传输。4#路径的传输速率可以是1#-3#路径的两倍。
T1时刻,接收端Z网元从AM信息之后的第1个比特开始,从1#-3#路径中的每个路径取150比特的信息,从4#路径取300个比特的信息,从而确定第一个RS码字。对第一个RS码字进行RS(544,514)解码,从而对第一个RS码字中对应于1#-3#路径中每个路径的150比特和4#路径中的300比特进行纠错。在RS解码后,将经过纠错的业务数据发送至其它网络设备。
TK时刻,接收端Z网元从AM信息之后的第150×(K-1)+1个比特开始从1~3#路径中的每个路径取150比特的信息,接收端Z网元从AM信息之后的第300×(K-1)+1个比特开始从4#路径中取300比特的信息,从而确定第K个RS码字。对第K个RS码字进行RS解码,从而对第K个RS码字中对应于1#-3#路径中每个路径的150比特和于4#路径中的300比特进行纠错。在RS解码后,将经过纠错的业务数据发送至其它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FEC编码后生成的2N比特校验信息由4#-5#路径传输。1#-5#路径中每条路径的传输速率相等。相等可以是近似相等。接收端Z网元根据4#-5#路径传输的校验信息,对1#-3#路径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保护。
每个RS码字需要5140比特的业务信息,业务路径的数量较少,每次进行编码的比特数量不足5140比特时,也可以通过填充固定序列,例如填充“0”、“1”或特定组合,以构造RS(544,514)码字。应当理解,这些填充的固定序列,可以通过路径传输,也可以不进行传输,仅作为一种约定的格式,在RS编码和解码时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在1#-3#路径传输速率不相等的情况。例如,2#路径的传输速率与其他业务速率不同,比如2#路径的传输速率为10Gbps,1#和3#路径的传输速率为15Gbps,网元A可以每次取2#路径的待传输的10个符号(10*10=100比特)的信息。那么,每个RS码字的中的业务信息为150+100+150=400比特,填充信息为5140-400=4740比特。填充信息例如可以补“0”,从而进行RS编码,形成RS(544,514)码字。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无需专门检测线路的故障,无需检测无需专门设置APS协议。通过FEC方式生成的恢复流,在对业务流进行回复时,无需判断每个包的CRC校验结果是否正确。业务单元的恢复,不依赖于对该业务单元或其他业务单元正确性的判断。可以对至少一条业务路径进行保护。在开始阶段对各个路径进行对齐,实施方式更简洁,易部署。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1400包括生成模块1410,发送模块1420。
生成模块1410用于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1420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1500包括收发模块1510,确定模块1520。
收发模块151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
确定模块1520用于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可选地,确定模块1520用于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
收发模块1510还用于,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可选地,确定模块1520包括恢复子模块,恢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1600包括处理器1610和通信接口1620。
处理器1610用于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
通信接口1620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10和通信接口1720。
通信接口172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
处理器1710用于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可选地,处理器1710用于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
通信接口1720还用于,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可选地,处理器1710用于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可选地,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可选地,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位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第i业务单元结束。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可选地,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前文中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前文中的方法的方法被执行。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前述的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前文中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前文中的方法被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2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M、N为正整数;
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恢复流和所述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i、j为正整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正确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27.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23-3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3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M个恢复流和N个业务流,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所述M个恢复流包括至少一个恢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根据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得到的,M、N、i、j为正整数;
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N个业务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j业务流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标识中的第i检测标识用于检测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码块的正确性。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i检测标识,确定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第i个业务单元正确;
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所述第i个业务单元。
36.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i恢复单元恢复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个业务单元。
37.根据权利要求33-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恢复流中的每个恢复流包括与所述恢复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包括与所述业务流对应的对齐标识,所述对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i恢复单元与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的对应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对齐标识,其中每个对齐标识位于一个业务包或一个业务帧的尾部,用于指示所述业务包或所述业务帧的结束。
39.根据权利要求33-3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进行校验或纠错编码得到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的方式为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所述至少一个恢复比特中的第k恢复比特是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的第k业务比特进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BIP的结果,k为正整数。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前向纠错FEC编码。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RS编码,所述至少一个恢复单元中的第i恢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恢复比特组,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中的第i业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所述至少一个比特组中的第k恢复比特组包括对所述N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第i业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比特组中的第k业务比特组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得到的冗余比特,每个所述第k业务比特组的比特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冗余比特的比特数量的一半,k为正整数。
44.根据权利要求33-4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恢复单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j业务流中的所述第i业务单元的比特数量。
45.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被执行。
4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被执行。
CN201910689815.8A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Pending CN112311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9815.8A CN112311497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PCT/CN2020/102591 WO2021017890A1 (zh) 2019-07-29 2020-07-17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9815.8A CN112311497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497A true CN112311497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22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9815.8A Pending CN112311497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497A (zh)
WO (1) WO20210178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514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6933A1 (en) * 2000-02-16 2002-02-07 Smith Douglas Edwa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data
CN1380780A (zh) * 2001-03-13 2002-11-20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保护数据包以防差错的方法
CN101330369A (zh) * 2007-06-21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通道保护方法及系统
US20090201805A1 (en) * 2008-02-10 2009-08-13 Cisco Technology In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ased data recovery with path diversity
CN101674152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前向纠错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53279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9982083A (zh) * 2017-12-28 2019-07-05 欧鹏斯泰克公司 用以重新排列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图像编码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1956B2 (ja) * 2003-05-29 2005-10-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中継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と、パケット受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と、パケット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と、パケット受信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8553721B2 (en) * 2008-08-22 2013-10-08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Channel bonding and packet fragment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62896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763405B (zh) * 2018-05-22 2021-10-1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6933A1 (en) * 2000-02-16 2002-02-07 Smith Douglas Edwa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data
CN1380780A (zh) * 2001-03-13 2002-11-20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保护数据包以防差错的方法
CN101330369A (zh) * 2007-06-21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通道保护方法及系统
US20090201805A1 (en) * 2008-02-10 2009-08-13 Cisco Technology In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ased data recovery with path diversity
CN101674152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前向纠错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53279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9982083A (zh) * 2017-12-28 2019-07-05 欧鹏斯泰克公司 用以重新排列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图像编码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ROSENBERG; DYNAMICSOFT; H. SCHULZRINNE; COLUMBIA UNIVERSITY;: "An RTP Payload Format for Generi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ETF RFC2733, pages 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514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7890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5440B1 (ko) Fec 코드 이더넷 프레임을 구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467165B2 (en) Physical layer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thereof
JP5522547B2 (ja) データエラー報告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10992315B2 (en) Bit block stream bit error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010619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data using a redundant path
US9564991B2 (en) Ethernet point to point link incorporat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US1193647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an ethernet device
US20150046775A1 (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Schemes to Achieve Standard Compliant Mean Time to False Packet Acceptance
CN113875207A (zh) 用于在itu-t城域传送网的64b/66b字符流中提供路径信号开销的方法
WO2020244412A1 (zh) 一种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EP2692080B1 (en) Error handling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41609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de block loss
CN112350798A (zh) 分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101789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KR20220160102A (ko) 코드워드 동기화 방법, 수신기,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시스템
WO2022228370A1 (zh) 码字同步方法、接收器、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EP4184824A1 (en) Code block processing method, node, and medium
WO2015169049A1 (zh) 一种微波传输的容错性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20709A (zh) 网络数据编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787151B2 (en) N+N protection switc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