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127B -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127B
CN112311127B CN201910683828.4A CN201910683828A CN112311127B CN 112311127 B CN112311127 B CN 112311127B CN 201910683828 A CN201910683828 A CN 201910683828A CN 112311127 B CN112311127 B CN 112311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tator core
electric machine
conducting strip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38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127A (zh
Inventor
李国雄
黄成栋
曾路强
吕玉婵
石泽
黄洋波
陈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38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该无刷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组,转子包括转子芯和转轴,转轴上套装有轴承,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托架,各轴承托架与定子铁芯绝缘设置,至少一个轴承托架与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用于配合平衡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电位的导电片,导电片与定子铁芯及邻近轴承托架之一电连接。该无刷电机中在定子铁芯和轴承托架之间设置导电片,将导电片与定子铁芯及邻近轴承托架之一电连接,使导电片与定子铁芯或邻近轴承托架形成电容连接,进而实现调节定子铁芯与轴承托架之间的容抗,以平衡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电位,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电位相近,以降低轴电压,避免轴承产生电蚀。

Description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及使用该无刷电机的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空调机组节能的趋势,用高效率的无刷直流电机代替感应电机来驱动风机。这些无刷直流电机一般是采用逆变器驱动,其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法(下文中称之为PWM)作为驱动方法。在使用PWM驱动方法时,由于绕组的中性点电位不为零,而会产生共模电压;在高频情况下,电机的各结构之间会产生耦合电容,则这种共模电压会通过定子、转子、转子芯、轴承托架等各部分之间耦合电容以及轴承电容形成回路,这就会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轴承电容支路)上产生电压。这种因共模电压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产生的电压称之为轴电压。轴电压含有PWM驱动时半导体高速开关动作的高频成分,如轴电压达到轴承内部润滑油膜的绝缘击穿电压,就会随之放电而产生电流,这样就会使轴承内表面和滚珠发生局部熔蚀现象,即轴承内部发生电腐蚀(也称电蚀)。当电腐蚀加重时,在轴承内部,如轴承内圈、外圈或滚珠上产生波形磨损现象,造成异常噪音和轴承寿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刷电机的轴电压过高而导致轴承产生电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刷电机,包括具有绝缘特性的机壳、固定于所述机壳中的定子和转动置于所述定子中的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制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绕组,所述转子包括置于所述定子中的转子芯和贯穿所述转子芯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上于所述转子芯两端对应位置分别套装有轴承,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两个所述轴承的轴承托架,各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定子铁芯绝缘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用于配合平衡所述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电位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定子铁芯及邻近的所述轴承托架之一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与邻近的所述轴承托架电连接,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电性触片,所述第一电性触片安装于所述机壳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触片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片相连的第一导通部、用于抵顶相应所述轴承托架的第一导电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上延伸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导通部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支撑所述导电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导电盘,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导电盘电性相连,所述第一导电盘与所述第一导通部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为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驱动电路,所述导电片与所述驱动电路呈绝缘断开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具有塑封端面,所述导电片设于邻近的所述塑封端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支撑所述导电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导电片与邻近的所述轴承托架电连接,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电性触片,所述第一电性触片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定子铁芯电连接,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二电性触片,所述第二电性触片安装于所述机壳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性触片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片相连的第二导通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抵接相连的第二导电部和连接所述第二导通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支撑所述导电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具有塑封端面,所述导电片设于邻近的所述塑封端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通过具有绝缘特性的粘接层贴合于邻近所述轴承托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与所述机壳塑封成一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轴承托架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所述导电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包括若干电性片,相邻两个所述电性片通过可被撕断的连接部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无刷电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该无刷电机中在定子铁芯和轴承托架之间设置导电片,将导电片与定子铁芯及邻近之轴承托架之一电连接,即将导电片与邻近的轴承托架电连接,或者,导电片与定子铁芯电连接;当导电片与定子铁芯电连接时,使导电片与邻近之轴承托架间形成耦合电容;当导电片与邻近之轴承托架电连接时,导电片与定子铁芯间形成耦合电容,进而实现调节定子铁芯与轴承托架之间的容抗,以平衡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电位,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电位相近,以降低轴电压,避免轴承产生电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无刷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无刷电机的定子与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无刷电机中印刷电路板安装在机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无刷电机中定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电性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片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无刷电机中导电片安装在支撑板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无刷电机中导电片安装在支撑板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无刷电机中定子、机壳与导电片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无刷电机中定子、机壳与导电片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无刷电机中定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第二电性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无刷电机中印刷电路板安装在机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片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无刷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00-无刷电机;11-机壳;111-导电件;12-定子;121-定子铁芯;122-绕组;123-绝缘骨架;124-封料板;125-塑封端面;126-插针结构;13-转子;131-转轴;132-转子芯;14-轴承;15-轴承托架;151-第一托架;152-第二托架;16-支撑板;161-印刷电路板;162-驱动电路;163-第一导电盘;164-第二导电盘;21-导电片;211-电性片;212-连接部;213-引出线;214-第一绝缘层;215-第二绝缘层;24-第一电性触片;241-第一插接部;242-第一导通部;243-第一导电部;244-第一卡凸;25-第二电性触片;251-第二插接部;252-第二导通部;253-第二导电部;254-第二卡凸;26-粘接层;27-金属顶针;28-导电弹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发明提供的无刷电机100进行说明。所述无刷电机100,包括机壳11、定子12、转子13、两个轴承14和两个轴承托架15。定子12和转子13均安装在机壳11中,定子12用于驱动转子13转动。两个轴承14安装在转子13上,以起到支撑转子13的作用,两个轴承托架15分别支撑两个轴承14,以支撑两个轴承14,进而支撑住转子13;同时,两个轴承托架15分别安装在机壳11的两端,以将转子13支撑在机壳11中,以便转子13可以灵活转动。而使用轴承托架15来支撑住轴承14,可以更为稳固支撑轴承14,防止蠕动变形,保证轴承14良好转动。
机壳11具有绝缘特性,起主要的支撑与保护作用。机壳11可以使用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型,以方便加工制作,并且可以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同时,机壳11还可以进行散热。当然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机壳11上可以设置一些散热翅片。
定子12包括定子铁芯121和绕组122,绕组122绕制在定子铁芯121上,当绕组122上流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并经定子铁芯121进行增强与引导。定子铁芯121由若干矽钢片层叠而成,以减小涡流。定子铁芯121一般包括若干齿状结构,绕组122绕制在各齿上。这些齿状结构围成环形,从而可以将转子13置于定子12中,以驱动转子13转动。
请参阅图5,为了将绕组122与定子铁芯121牢固连接,并方便将绕组122安装在定子铁芯121的齿上,可以设置绝缘骨架123,以支撑绕组122,而绝缘骨架123固定在定子铁芯121上。当然,为了便于驱动电路与绕组122的连接,可以将绕组122的引线端固定在绝缘骨架123上,以方便与驱动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绝缘骨架123上设置封料板124,封料板124优选使用绝缘材料制作,以将绕组122的引线端子固定在封料板124上,进而方便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或者方便引出导线以与外部的驱动电路电连接。也就是说,可以在机壳11中设置驱动电路162,也可以设置外部驱动电路,通过导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
优选地,可以将驱动电路162设置在机壳11内部,以减小体积,提高集成度,方便使用。当然,可以在机壳11中设置印刷电路板161,而将驱动电路162制作在印刷电路板161中。而绕组122的引线端子可以制作成插针结构126,以方便与印刷电路板161电性相连。
转子13包括转轴131和转子芯132,转轴131穿过转子芯132的中心,以通过转轴131来支撑住转子芯132,而转子芯132置于定子12中,从而当绕组122通电,在定子铁芯121上产生交变磁场,以驱动转子芯132转动,并带动转轴131转动。进一步地,转子芯132可以采用转子铁芯与磁铁的组合结构,也可以矽钢片经冲床冲出鼠笼形状叠装后铸入铝加工而成。
两个轴承14均套装在转轴131上,并且两个轴承14分别位于转子芯132的两端。由于转子13的重量大多集中在转子芯132的位置,则转子13的重心也在转子芯132对应的位置处,这样将两个轴承14分别设于转子芯132的两端,可以更好的支撑住转轴131,进而支撑转子芯132,并使转子芯132及转轴131可以更为平稳转动。而设置两个轴承14来支撑转轴131,可以使转轴131更为灵活转动。
两个轴承14分别置于两个轴承托架15中,以通过两个轴承托架15来支撑住相应的轴承14,进而支撑住转子13。而两个轴承托架15分别安装在机壳11的两端,以将转子13支撑在机壳11中,并使得转子13可以在机壳11中灵活转动,并且定子铁芯121与各轴承托架15绝缘设置。使用轴承托架15,不仅可以更稳定地支撑住轴承14,保证轴承14的外圈与内圈间平稳转动,而且可以减小振动,避免轴承14发生蠕变,并且使轴承14外圈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12与机壳11是塑封成一体结构,以便定子12牢固稳定地固定在机壳11中,并且可以将机壳11制作相对较小,减小制作的无刷电机100的体积,减轻重量。如可以在注塑制作机壳11时,将定子12置于模具中,从而在注塑成型机壳11时,使机壳11与定子12形成一体结构。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制作机壳11,再将定子12固定在机壳1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定子铁芯121的端面形成塑封端面125,以对定子铁芯121进行保护,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定子铁芯121,同时也可以防止定子铁芯121与外部导电件相连。具体地,可以将塑封端面125设置在绝缘骨架123上,以便在将绝缘骨架123安装在定子铁芯121上后,直接在定子铁芯121的端面形成塑封端面125。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将定子12与机壳11塑封成一体时,可以同时在定子12端面形成塑封端面125,以方便加工制作,便于塑封端面125的成型。当然,如果定子12上设有封料板124时,可以将封料板124、定子12与机壳11塑封成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轴承托架15分别为第一托架151和第二托架152,第一托架151和第二托架152分别位于机壳11的两端,其中第一托架151作为机壳11的端盖使用,而第二托架152与机壳11是塑封成一体结构,即在注塑制作机壳11时,可以将第二托架152置于模具中,在注塑成型机壳11时,可以将第二托架152与机壳11注塑成一体,以保证第二托架152牢固固定在机壳11中,方便加工制作,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20,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1的两端可以均设置呈开口结构,而两个轴承托架15可以作为两个端盖结构。这样,可以在机壳11的一端中安装风扇等结构,以更好的进行散热。当然,这种结构,对于一些转轴131两端均进行需要输出的电机,更具有实用意义。另外,将机壳11两端均设为开口结构,而两个轴承托架15作为端盖,可以通过轴承托架15增加无刷电机100整机的强度,另外,还可以通过轴承托架15进行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而作为机壳的端盖,可以将整个端盖使用金属制作,也可以仅支撑轴承的部分使用金属,以防轴承14蠕变,保证轴承14稳定转动。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从而将两个轴承托架15的电位保持一致,进而将两个轴承14外圈电位保持一致。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托架151与第二托架152电连接,以使第一托架151与第二托架152电位保持一致。具体地可以在机壳11中设置导电件111,以将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当然,也可以从机壳11外部贴合导电件111,以将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进一步地,当导电件111设在机壳11外部时,可以在机壳11上设置容置槽,以容置导电件111。具体地,该导电件111可以为金属条、金属销、金属线材等。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各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间呈绝缘设置,在第一托架151与定子铁芯121之间设置有导电片21,导电片21与第一托架151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将第一托架151及第二托架152上的电量引至导电片21,而导电片21更靠近定子铁芯121,使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以调节定子铁芯121与轴承托架15之间的容抗,使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内圈间的等效电容与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外圈间的等效电容相近或相等,即平衡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内圈间的等效电容与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外圈间的等效电容,进而平衡轴承14外圈与轴承14内圈的电位,以使得轴承14外圈与轴承14内圈之电位相近,以降低轴电压,避免轴承14产生电蚀。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托架152与定子铁芯121之间设置导电片21。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机壳11、第二托架152与定子铁芯121是塑封成一体结构,则在第二托架152与定子铁芯121之间设置导电片21时,需要在制作机壳11时,将导电片21预置在模具中,以将导电片21与机壳11塑封成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间呈绝缘设置,在第一托架151与定子铁芯121之间设置有导电片21,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从而将定子铁芯121上的电量引至导电片21,而导电片21更靠近第一托架151,使导电片21与第一托架151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以调节定子铁芯121与轴承托架15之间的容抗,使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内圈间的等效电容与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外圈间的等效电容相近或相等,即平衡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内圈间的等效电容与定子铁芯121至轴承14外圈间的等效电容,进而平衡轴承14外圈与轴承14内圈的电位,以使得轴承14外圈与轴承14内圈之电位相近,以降低轴电压,避免轴承14产生电蚀。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托架152与定子铁芯121之间设置导电片21。
请参阅图21,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机壳11的两端可以均设置呈开口结构,则可以在两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的两端之间分别设置导电片21,这样可以不将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两个导电片21分别与相邻的轴承托架15电连接,从而使定子铁芯121两端的导电片21分别调节该定子铁芯121与两个轴承托架15之间的容抗,以分别调节两个轴承14内外圈之间的电位差。
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机壳11的两端可以均设置呈开口结构,则可以在两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的两端之间分别设置导电片21,这样可以不将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两个导电片21分别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从而使定子铁芯121两端的导电片21分别调节该定子铁芯121与两个轴承托架15之间的等效电容,以分别调节两个轴承14内外圈之间的电位差。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而此时在两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的两端之间分别设置导电片21,可以有更大的调节空间与调节余量。
请参阅图20,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机壳11的两端可以均设置呈开口结构,也可以将两个轴承托架15电连接,从而使两个轴承托架15间的电位相等,进而可以在其中一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之间设置导电片21,通过该导电片21来调节两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之间的等效电容,这样可以方便制作,降低成本,便于使用。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两个轴承托架15的结构不同时,则两个轴承14内外圈间电位差也不相同,则也可以将两个轴承托架15不电连接,从而仅调节其中一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之间的容抗;或者分别调节两个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之间的容抗。
以下各实施例中,除特别说明两个轴承托架15,或实施例中机壳11两端呈开口状,则所指的轴承托架15是指第一托架151。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无刷电机100还包括支撑板16,支撑板16固定于机壳11上,而导电片21安装在支撑板16上,以通过支撑板16来支撑住导电片21,进而方便将导电片21安装在机壳11中。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16可以为印刷电路板161,而导电片21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61上,以通过印刷电路板161来支撑导电片21,以便于导电片21的安装固定,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将该无刷电机100制作更小,提高集成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片21也可以是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61中的铜层。
请参阅图4和图7,在上述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61上可以设置驱动电路162,以方便驱动绕组122。而导电片21与驱动电路162呈绝缘断开设置,从而避免导电片21影响驱动电路162。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印刷电路板161制作相对较大,将驱动电路16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61的一个区域,而将导电片2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61的另一个区域上,以减小导电片21对驱动电路162的影响。
请参阅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16也可以不是印刷电路板161,即可以单独设置支撑板16来支撑住导电片21,这样可以减小导电片21对印刷电路板161上驱动电路162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印刷电路板161一般制作较小,则可以将支撑板16与印刷电路板161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减小占用机壳11中的空间。当然,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支撑板16与印刷电路板161并排且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21,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定子铁芯121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片21时,可以在定子铁芯121的两端分别设置印刷电路板161和支撑板16,而将定子铁芯121一端的导电片21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61上,而定子铁芯121另一端的导电片21安装在支撑板16上。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定子铁芯121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板16,而将两个导电片21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16上。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21背离支撑板16的一面上设有第一绝缘层214,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绝缘层214来保护导电片21,减少该无刷电机100中其它部件对导电片21的影响。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21靠近支撑板16的一面上设有第二绝缘层215,即第二绝缘层215设置在导电片21与支撑板16之间,这样,在将导电片21安装在支撑板16上时,第二绝缘层215可以保护导电片21。特别是当支撑板16为印刷电路板161时,可以更好地使导电片21与印刷电路板161上的驱动电路162断开。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在导电片21的两面分别设置第二绝缘层215和第一绝缘层214,以更好的保护导电片21,并且在安装导电片21时,可以更好的避免影响无刷电机100中其它部件,或避免无刷电机100中其它部件对导电片21的影响。
请参阅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21通过粘接层26安装在相邻的轴承托架15上,粘接层26具有绝缘性,以使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非电连接,并且将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从可以将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间的距离设置更小,以更好的调节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间的容抗,进而调节定子铁芯121与轴承托架15间的容抗,以减小占用机壳11中空间。
请参阅图17,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电片21引出连接盘,粘接层26设在连接盘与轴承托架15之间,而在机壳11中设置金属顶针27,金属顶针27与定子铁芯121相连,进而在安装轴承托架15时,使金属顶针27与连接盘抵接,从而将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连接方便。当然,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通过导线电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导电片21安装在支撑板16上时,支撑板16上可以设置第一导电盘163,第一导电盘163与导电片21电性相连。机壳11上可以安装第一电性触片24,第一电性触片24与邻近的轴承托架15电性相连,第一电性触片24用于连接第一导电盘163,从而方便将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该支撑板16可以是印刷电路板161,也可是单独设置的板体。进一步地,导电片21可以通过引出线与第一导电盘163电性相连,以方便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5至图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触片24包括第一导通部242、第一导电部243和第一插接部241,第一导通部242与第一导电部243安装在第一插接部241上,通过第一插接部241来支撑住第一导通部242与第一导电部243,而第一插接部241固定在机壳11上,以将第一导通部242与第一导电部243支撑在机壳11上。第一导通部242用于与第一导电盘163相连,第一导电部243用于与轴承托架15抵接相连。请参阅图3和图4,从而在安装支撑板16时,第一导通部242与第一导电盘163相连,进而与导电片21相连。当安装轴承托架15时,第一导电部243抵顶轴承托架15,进而将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通部242由第一插接部241之一侧边的一端凸出延伸出,第一导电部243包括由第一插接部241之一侧边的另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段2431、由第一段2431的自由端朝向该第一插接部241之一面的方向延伸出的第二段2432和由第二段2432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第一插接部241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段2433,即第一导电部242包括第一段2431、第二段2432和第三段2433,第一段2431由第一插接部241之一侧边延伸出,第二段2432由第一段2431的自由端朝向该第一插接部241之一面的方向延伸出,第三段2433由第二段2432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第一插接部241的方向延伸出,第一导通部242和第一段2431分别位于第一插接部241之一侧边的两端。第三段2433平行于第一导通部242,第一导通部242与第一导电部243位于第一插接部241的同一侧,以方便加工制作,便于安装,同时也便于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触片24采用金属片冲压而成。当然也可以使用金属片折弯形成。还有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触片24可以使用多个金属片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触片24可以安装在封料板124上,以更好的支撑住第一电性触片24。更进一步地,可以将第一插接部241固定在绝缘骨架123上,而将第一导通部242及第一导电部243固定在封料板124上,以更好的固定住第一电性触片24。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241上凸设有第一卡凸244,以便第一插接部241更牢固地固定在绝缘骨架123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封料板124,通过封料板124来支撑住第一电性触片24,在将定子12与机壳11注塑成一体结构时,可以将封料板124也与机壳11注塑成一体,便于支撑与固定第一电性触片24,方便加工制作。
请参阅图10和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电片21安装在定子铁芯121的邻近塑封端面125上,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以减小占用机壳11中空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绝缘骨架123上安装第一电性触片24,第一电性触片24的一端引至塑封端面125上,第一电性触片24的另一端伸出塑封端面125,用于抵接轴承托架15。当在导电片21安装在塑封端面125上时,导电片21上延伸出有引出线213,以与第一电性触片24的一端电连接,则在安装轴承托架15后,第一电性触片24的另一端会抵接轴承托架15,进而将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
请参阅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电片21安装在定子铁芯121的邻近塑封端面125上,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以减小占用机壳11中空间。
请参阅图12至图14,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绝缘骨架123上安装第二电性触片25,第二电性触片25一端延伸至塑封端面125上,而第二电性触片25的另一端与定子铁芯121相连。当在导电片21安装在塑封端面125上时,可以将导电片21与第二电性触片25的一端相连,进而将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电性触片25包括第二导通部252、第二导电部253和第二插接部251,第二导通部252与第二导电部253安装在第二插接部251上,通过第二插接部251来支撑住第二导通部252与第二导电部253,而第二插接部251固定在机壳11上,以将第二导通部252与第二导电部253支撑在机壳11上。第二导通部252用于与导电片21相连,第二导电部253与定子铁芯121抵接相连。当导电片21安装在塑封端面125上时,可以方便导电片21与第二导通部252相连。进一步地,导电片21可以通过引出线与第二导通部252相连,以方便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导通部252由第二插接部251之一侧边的一端凸出延伸出,第二导电部253包括由第二插接部251之一侧边的另一端朝向该第二插接部251之一面的方向延伸出的第一节2531和由第一节2531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第二导通部252的方向延伸出的第二节2532,即第二导电部253包括第一节2531和第二节2532,第一节2531由第二插接部251之一侧边朝向该第二插接部251之一面的方向延伸出,第二节2532由第一节2531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第二导通部252的方向延伸出,第二导通部252和第一节2531分别位于第二插接部251之一侧边的两端。第二导通部252与第二导电部253由第二插接部251的同一侧延伸出,以方便加工制作,便于安装,同时也便于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电性触片25采用金属片冲压而成。当然也可以使用金属片折弯形成。还有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性触片25可以使用多个金属片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电性触片25可以安装在封料板124上,以更好的支撑住第二电性触片25。更进一步地,可以将第二插接部251固定在绝缘骨架123上,而将第二导通部252固定在封料板124上,以更好的固定住第二电性触片25。进一步地,第二插接部251上凸设有第二卡凸254,以便第二插接部251更牢固地固定在绝缘骨架123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封料板124,通过封料板124来支撑住第二电性触片25,在将定子12与机壳11注塑成一体结构时,可以将封料板124也与机壳11注塑成一体,便于支撑与固定第二电性触片25,方便加工制作。
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导电片21安装在支撑板16上时,支撑板16上可以设置第二导电盘164,第二导电盘164与导电片21电性相连。机壳11上可以安装第二电性触片25,第二电性触片25与定子铁芯121电性相连,第二电性触片25用于连接第二导电盘164,从而方便将导电片21与定子铁芯121电连接。该支撑板16可以是印刷电路板161,也可是单独设置的板体。进一步地,导电片21可以通过引出线213与第二导电盘164电性相连,以方便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9,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撑板16上设置导电弹针28,将导电片21与导电弹针28电连接,而通过导电弹针28抵顶轴承托架15,以将导电片21与轴承托架15电连接。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21包括若干电性片211,相邻两个电性片211通过可被撕断的连接部212相连;使用可被撕断的连接部212来连接相邻两个电性片211,以构成导电片21,从而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导电片21的面积,进而方便调节轴承托架15与定子铁芯121间的容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21可以为导电薄片,导电薄片的一面为具有导电性的粘合面,导电薄片的另一面为具有绝缘性的绝缘面,从而方便使用,如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导电片21粘贴在支撑板16上,或粘贴在塑封端面125上。同时也便于裁剪导电片21,以方便调节导电片21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刷电机100,可以有效平衡轴承14内圈与外圈之电位,减小轴承14内圈与外圈之间电压,避免轴承14内圈与外圈间发生电蚀,保证无刷电机100良好平稳地工作,减小噪音与振动,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刷电机100可以应用在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电冰箱等电器设备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该电器设备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无刷电机100。该电器设备使用该无刷电机100,可以保证该无刷电机100良好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无刷电机,包括具有绝缘特性的机壳、固定于所述机壳中的定子和转动置于所述定子中的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制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绕组,所述转子包括置于所述定子中的转子芯和贯穿所述转子芯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上于所述转子芯两端对应位置分别套装有轴承,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两个所述轴承的轴承托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定子铁芯绝缘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用于调节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轴承托架之间的容抗,以配合平衡所述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电位;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定子铁芯及邻近的所述轴承托架之一电连接;所述导电片包括多个电性片,相邻两个所述电性片通过连接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邻近的所述轴承托架电连接,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电性触片,所述第一电性触片安装于所述机壳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触片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片相连的第一导通部、用于抵顶相应所述轴承托架的第一导电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上延伸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导通部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支撑所述导电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导电盘,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导电盘电性相连,所述第一导电盘与所述第一导通部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驱动电路,所述导电片与所述驱动电路呈绝缘断开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具有塑封端面,所述导电片设于邻近的所述塑封端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支撑所述导电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导电片与邻近的所述轴承托架电连接,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电性触片,所述第一电性触片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定子铁芯电连接,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二电性触片,所述第二电性触片安装于所述机壳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性触片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片相连的第二导通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抵接相连的第二导电部和连接所述第二导通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支撑所述导电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具有塑封端面,所述导电片设于邻近的所述塑封端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通过具有绝缘特性的粘接层贴合于邻近所述轴承托架上。
17.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与所述机壳塑封成一体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托架电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轴承托架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所述导电片。
20.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无刷电机。
CN201910683828.4A 2019-07-26 2019-07-26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112311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3828.4A CN112311127B (zh) 2019-07-26 2019-07-26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3828.4A CN112311127B (zh) 2019-07-26 2019-07-26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127A CN112311127A (zh) 2021-02-02
CN112311127B true CN112311127B (zh) 2021-10-01

Family

ID=7432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3828.4A Active CN112311127B (zh) 2019-07-26 2019-07-26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12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30040U (zh) * 2010-10-25 2011-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塑封电机
CN102414961A (zh) * 2009-04-22 2012-04-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电气设备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N103078438A (zh) * 2012-10-30 2013-05-01 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机静电腐蚀的结构
CN103339837A (zh) * 2011-02-01 2013-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模制电动机
CN203984114U (zh) * 2013-07-23 2014-1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
CN204615586U (zh) * 2015-05-27 2015-09-02 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机轴承电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4961A (zh) * 2009-04-22 2012-04-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电气设备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N201830040U (zh) * 2010-10-25 2011-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塑封电机
CN103339837A (zh) * 2011-02-01 2013-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模制电动机
CN103078438A (zh) * 2012-10-30 2013-05-01 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机静电腐蚀的结构
CN203984114U (zh) * 2013-07-23 2014-1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
CN204615586U (zh) * 2015-05-27 2015-09-02 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机轴承电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127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5139B2 (en) Motor
EP2568580A2 (en) Electric compressor
CN102790470B (zh)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JP2014039467A (ja) 非パッケージ化フィルタを有する回転装置端部キャップ
JP2020535780A (ja) 制御器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モータ組立体
JP7288983B2 (ja) モータ及び該モータを有する電気機器
CN112311128B (zh)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EP3604942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12737155B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2311127B (zh)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CN210297471U (zh) 一种降低pwm逆变器驱动型塑封电机轴电压的结构
CN107947417A (zh) 一种电机定子散热结构
CN110601454A (zh) 一种降低pwm逆变器驱动型塑封电机轴电压的结构
CN112366897A (zh)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CN112366879B (zh)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US20220077742A1 (en) Brushless moto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JP565679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632507A (zh) 一种槽楔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7406345U (zh) 一种直流电机
CN112311129A (zh)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JP5227869B2 (ja) 電動機
KR100901305B1 (ko) 직류 모터용 회전자 조립체
CN216599193U (zh) 一种轮边桥高效高功率密度水冷永磁电机
CN214069717U (zh) 马达及电子设备
CN214314877U (zh) 永磁低压大功率电机及其定子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