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055B -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055B
CN112311055B CN202011152087.6A CN202011152087A CN112311055B CN 112311055 B CN112311055 B CN 112311055B CN 202011152087 A CN202011152087 A CN 202011152087A CN 112311055 B CN112311055 B CN 112311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erminal
temperature range
module
pres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20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055A (zh
Inventor
谢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20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所述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当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对电池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从而,本申请能够在外界环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通过对电池加热或者保温的方式使得电池温度升高之后再进行充电,避免外界环境温度过低不能实现快充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的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低温环境(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下,电池不能快速充电,或者温度过低时还可能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因为温度过低一方面会使电池内部的反应速度下降,不能实现快充,另外一方面低温环境下会导致在电池的负极析锂,不但会损耗到电池的容量,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析出的锂枝晶穿透隔膜而发生短路。发生析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超倍率充电,即超过电池能够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后会在电池的负极形成锂枝晶,这样会导致枝晶刺破隔膜发生短路。
目前做法是限制电池的温度使用范围,即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不能充电,如0℃下不能开启充电功能。另外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同样也不能够超过电池的设计最大充电电流,避免电池容量的衰减,也避免正负极短路现象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有很多加热解决方案,即在低温下先对电池进行加热使电芯温度到正常使用范围内后再开启快充,另外也会有预先加热电池到一定温度的快充方法,比如先将电池加热到某一温度,然后再以高于电池所能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充电,这样因为高温加速了电池内部的离子迁移速度,从而降低了锂枝晶析出的概率,达到了快充的目的。
然而加热电池再快充会出现用户使用的时候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效果,即如果终端温度到了一定的范围后,用户直接接触会有灼热感。此外如果用户使用大型游戏或者其他大电流运行的时候,本来终端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所以如果继续加热电池同样会进一步增加终端内部的热量,进一步升高温度,不但影响终端内部器件寿命,同时还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引发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上,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当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当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对电池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而执行上述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超速快充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正常快充模块,用于当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对电池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运行后,执行所述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从而,本申请中,可以根据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对应调整电池端的温度范围,以使用不同逻辑的充电模式,既可以自动识别用户使用的实际场景,同时还能控制充电策略的切换,提升整体充电速度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充电循环次数与电池容量关系的曲线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应对作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一个”、“一”或“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只是用来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语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含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显示屏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终端10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电控制方法的执行顺序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顺序,还可以根据实际作出调整。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1:判断所述终端100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步骤12:当所述终端100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60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步骤13:当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100对电池60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其中,所述超速充电模式是指充电电压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例如,50W,的充电模式;所述正常快充模式是指充电电压超过第二预设阈值,例如,40W,的充电模式。很显然,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从而,本申请中,可以根据终端100当前的工作状态对应调整电池60端的温度范围,以使用不同逻辑的充电模式,既可以自动识别用户使用的实际场景,同时还能控制充电策略的切换,提升整体充电速度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是大于4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是小于3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处于静息状态是指所述终端 100的工作电流小于第一电流值且所述终端100的显示屏处于持续息屏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流值为0.5A。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从而,当所述终端100处于静息状态,可以采用超速快充模式,即以高于电池60所能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充电,这样因为高温加速了电池60内部的离子迁移速度,从而降低了锂枝晶析出的概率,达到了快充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是指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大于第二电流值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流值。本实施中,所述第二电流值是1.5A。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从而,当所述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下,可以采用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这样,所述终端100在使用状态时的灼热感将会大幅度降低,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包括加热模块30和测温模块 40。所述加热模块30设置在所述电池60内或者邻近所述电池60设置。所述测温模块40邻近所述电池60设置。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30可以是在电池60表面包覆加热膜或者在电池60的电芯内部内置镍片等。所述测温模块40为在所述电池 60外增加的辅助测温元器件,例如,所述测温模块40设置在所述电池60的保护板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电池60的电芯表面上的热敏电阻。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30和所述测温模块4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
从而,所述控制对电池60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0对所述电池60进行加热;
控制所述测温模块40对所述电池60进行测温以判断所述电池60的温度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当所述电池60的温度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 30继续加热。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还包括保温模块50,所述保温模块50邻近所述电池60设置;所述保温模块50为设置在所述电池60周围的具有通电加热保温功能的保温膜。
从而,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电池60的温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保温模块50 对所述电池60进行保温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温度区间内。
从而,通过所述保温模块50的通电加热保温功能,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温度区间内,方便正常快速充电模式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电池60充电完成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0和所述保温模块50关闭。
从而,当充电完成之后,关闭加热模块30和保温模块50,避免终端100的持续发热,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也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还包括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连接在所述终端100的发热元件与所述电池6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热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铜管、超薄VC等。因此,所述控制所述终端100保温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包括:
所述导热模块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引至所述电池60上以对所述电池60 进行加热。
所述发热元件是指所述终端100内部的发热较大的元件,例如,处理器、摄像头等。将所述终端100内部的发热元件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模块导热至所述电池60上,正好用于给所述电池60加热,这样,即达到对发热元件散热的目的,又达到对电池60加热的目的,一举二得。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终端100保温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还包括:
所述保温模块50对所述电池60进行保温,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从而,当所述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终端100保温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并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使得充电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
当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保温模块50关闭以便开始往所述终端100的外部进行散热,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从而,当所述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可以将温度始终控制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有利用正常快充模式的正常运行,充电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确定所述终端100的产热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动态开启加热模块30使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间;
控制所述电池60开启正常快充模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为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范围。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动态开启加热模块30使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包括:
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
当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且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到的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高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对所述电池60进行散热,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当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且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到的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0对所述电池60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从而,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正常充电模式的正常运行,充电效果好。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终端100 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20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10可以是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存储器20 用于存储各种文件、信息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 (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它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一些名词或者阈值范围的定义同上文,故,下文不再赘述。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判断所述终端100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当所述终端100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60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当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100对电池60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从而,本申请中,可以根据终端100当前的工作状态对应调整电池60端的温度范围,以使用不同逻辑的充电模式,既可以自动识别用户使用的实际场景,同时还能控制充电策略的切换,提升整体充电速度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处于静息状态是指所述终端 100的工作电流小于第一电流值且所述终端100的显示屏处于持续息屏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状态;所述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是指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大于第二电流值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流值。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包括加热模块30和测温模块 40。所述加热模块30设置在所述电池60内或者邻近所述电池60设置,并且分别与所述处理器10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0对所述电池60进行加热;
控制所述测温模块40对所述电池60进行测温以判断所述电池60的温度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当所述电池60的温度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继续加热。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还包括保温模块50,所述保温模块50邻近所述电池60设置;所述保温模块50与所述处理器10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当所述电池60的温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保温模块50 对所述电池60进行保温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温度区间内。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当所述电池60充电完成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0和所述保温模块50关闭。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0还包括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连接在所述终端100的发热元件与所述电池60之间。所述导热模块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引至所述电池60上以对所述电池60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在所述保温模块50对所述电池60进行保温,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
当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保温模块50关闭以便开始往所述终端100的外部进行散热,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当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确定所述终端100的产热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动态开启加热模块30使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间;
控制所述电池60开启正常快充模式。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步骤:
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
当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且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到的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高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对所述电池60进行散热,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当所述终端100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且所述测温模块40检测到的所述电池60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0对所述电池60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电池60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请参考图3,图3为充电循环次数与电池容量关系的曲线图。其中,曲线B 代表现有技术中常规充电控制逻辑下充电循环次数与电池容量关系的曲线图,曲线C代表本申请的充电控制逻辑下充电循环次数与电池容量关系的曲线图。很显然,现有技术中常规充电控制逻辑下,充电容量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下降的更快。而本申请的充电控制逻辑下,电池容量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次数而基本保持一稳定的状态。显然,本申请的充电控制逻辑延缓了电池的老化速度,可以提升电池使用寿命。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所述充电控制装置400包括状态判断模块410、超速快充模块420和正常快充模块430。其中,所述状态判断模块410用于判断终端100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所述超速快充模块420用于当所述终端100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60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所述正常快充模块430用于当终端100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100对电池60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图5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5,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510、存储器520、输入输出单元530、传感器550、音频电路5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 模块570、处理器580、以及电源5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 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输入输出单元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输出单元530可包括触控显示屏533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32。其他输入设备5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按键、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处理器580,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当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60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当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对电池60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处理器5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可为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芯片;优选的,处理器5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显示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80中。
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RF电路510可用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5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5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触控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触控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560、扬声器561,传声器5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5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561,由扬声器561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另一方面,传声器5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5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经处理器580 处理后,经RF电路5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播放至存储器 5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5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4示出了WiFi模块5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前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各步骤方法流程可以基于该手机的结构实现。
前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单元功能可以基于该手机的结构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当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是指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小于第一电流值且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处于持续息屏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状态;及
当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对电池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其中,所述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是指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大于第二电流值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加热模块和测温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内或者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测温模块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控制对电池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控制所述测温模块对所述电池进行测温以判断所述电池的温度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保温模块,所述保温模块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温使得所述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温度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电池充电完成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保温模块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连接在所述终端的发热元件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控制所述终端保温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包括:
所述导热模块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引至所述电池上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保温模块,所述保温模块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控制所述终端保温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还包括:
所述保温模块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温,使得所述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测温模块检测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
当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保温模块关闭以便开始往所述终端的外部进行散热,使得所述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内或者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确定所述终端的产热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动态开启加热模块使所述电池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间;
控制所述电池开启正常快充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邻近所述电池设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测温模块检测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
当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且所述测温模块检测到的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高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使得所述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当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位于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一电流值之间且所述测温模块检测到的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10.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而执行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1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静息状态还是大负荷运行状态;
超速快充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控制对电池进行加热至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开启超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终端处于静息状态是指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小于第一电流值且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处于持续息屏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状态;
正常快充模块,用于当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终端对电池保温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启正常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其中,所述终端处于大负荷运行状态是指所述终端的工作电流大于第二电流值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电流值。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运行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152087.6A 2020-10-23 2020-10-23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11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2087.6A CN112311055B (zh) 2020-10-23 2020-10-23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2087.6A CN112311055B (zh) 2020-10-23 2020-10-23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055A CN112311055A (zh) 2021-02-02
CN112311055B true CN112311055B (zh) 2022-07-15

Family

ID=7433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2087.6A Active CN112311055B (zh) 2020-10-23 2020-10-23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1766A (zh) * 2021-09-23 2022-0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可读介质、程序产品和电子设备
CN113884892A (zh) * 2021-11-03 2022-01-04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移动终端电池供电方法及装置
CN116667470A (zh) * 2022-11-10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4885B2 (en) * 2016-11-21 2020-08-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pre-heating prior to fast char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055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1055B (zh) 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38052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72872B (zh) 省电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32757B (zh) 删除推送消息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121524B (zh) 电子设备图像显示预览帧率的调节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7277230B (zh) 消息的语音播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22914B (zh) 应用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09245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922504B (zh) 数据分流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200132161A (ko) 전자 장치의 발열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6063072B (zh) 终端
WO201821474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613854A (zh) 电池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640379B (zh) 链路聚合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28782B (zh) 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2206326A1 (zh)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3665430B (zh) 自适应低温环境的快充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8492B (zh) 充电电路、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6095566B (zh) 一种响应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365851B (zh) 供电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123819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6359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35321B (zh) 通路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08140B (zh) 无线网络分流处理方法以及相关产品
CN108601063B (zh) 个人热点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