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65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10655A CN112310655A CN201910703927.4A CN201910703927A CN112310655A CN 112310655 A CN112310655 A CN 112310655A CN 201910703927 A CN201910703927 A CN 201910703927A CN 112310655 A CN112310655 A CN 1123106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radio frequency
- electronic device
- frequency band
- frequency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4—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a substantially flat reflector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ed beam, e.g. periscopic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边框、背板和天线模组,所述边框为屏蔽材质,所述边框具有反射面;所述背板包括非屏蔽部;所述天线模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天线模组包括辐射面,所述辐射面设置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射频信号;所述第一辐射体发射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边框,所述反射面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反射后的所述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辐射面反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改变天线模组的辐射方向,进而提升天线模组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毫米波具有高载频、大带宽的特性,是实现5G超高数据传输速率的主要手段。毫米波天线对于环境较敏感,尤其是针对金属材质,会对天线阵列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降低了天线阵列的辐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提升电子设备中的天线模组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为屏蔽材质,所述边框具有反射面;
背板,所述背板盖合于所述边框,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板包括非屏蔽部;
天线模组,所述天线模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天线模组包括辐射面,所述辐射面设置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辐射体发射的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对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辐射面反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边框位于天线模组的第一辐射体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通过在边框上设置反射面,当第一辐射体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边框传输时,边框上的反射面可以对第一辐射体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朝向透过所述背板的非屏蔽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此外,反射面还可以将从自由空间透过背板的非屏蔽部的射频信号朝向辐射面反射,以使得第一辐射体接收到射频信号,因此,可以提升天线模组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边框、背板和天线模组,所述边框为屏蔽材质,所述背板包括非屏蔽部,所述天线模组包括辐射面,所述辐射面设置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边框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且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边框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方向范围内,所述边框具有与所述辐射面呈预设夹角的反射面,以使得传输至所述反射面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经过反射后透过所述非屏蔽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辐射面反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射面反射天线模组发射的射频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包括边框100、背板200和天线模组300,所述边框100为屏蔽材质,所述边框100具有反射面110;所述背板200盖合于所述边框100,且所述背板200与所述边框100围设形成收容空间S,所述背板200包括非屏蔽部210;所述天线模组30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S内,所述天线模组300包括辐射面300a,所述辐射面300a设置第一辐射体310,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边框100,所述反射面110用于对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110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的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辐射面300a反射。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频段至少包括3GPP毫米波全频段。所述天线模组300可以包括一个天线辐射体,也可以是多个天线辐射体形成的天线阵列。所述天线模组300可以为2×2的天线阵列,可以为2×4的天线阵列,也可以为4×4的天线阵列。当天线模组300包括多个天线辐射体时,多个天线辐射体可以工作于同一频段。多个天线辐射体也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频段,有助于扩大天线模组300的频段范围。
所述边框100为屏蔽材质,即天线模组300发射的射频信号无法穿透边框100。边框100具有反射面110,反射面11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方向范围内,反射面110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以使得射频信号穿透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其中,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可被射频信号穿透。此外,当射频信号穿透非屏蔽部210传输至反射面110时,反射面110可将射频信号朝向辐射面300a反射,以使得第一辐射体310接收到所述射频信号。其中,所述反射面11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方向范围内是指反射面110的位置与第一辐射体310辐射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在空间上存在交叠。自由空间可以认为是射频信号毫无阻挡的辐射空间,如,背板200背离天线模组300一侧的空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100的整体结构构成所述反射面110,即整个边框100都用于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穿透所述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此时,边框100可以采用同一种材质制成,有助于降低边框100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边框100可以为金属边框100,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的射频信号。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100的局部结构构成所述反射面110,即边框100的部分结构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边框100除去反射面110的结构不能反射射频信号,此时,边框100的反射面110与边框100除去反射面110之外的部分采用不同的材质,从而使得边框100的加工工艺更加灵活。在本实施方式中,边框100的反射面110可以为金属材质,边框100除去反射面110以外的其他结构可以为非金属材质。
边框100和背板200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结构,边框100为屏蔽材质,具体的,边框100可以为金属材质,边框100对射频信号具有屏蔽作用,边框100上的反射面110可以反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无法穿透边框100,背板200的局部或者整体为非屏蔽材质,即背板200的局部结构为非屏蔽部210,此时,背板200除去非屏蔽部210的其他结构可以为屏蔽材质,或者,整个背板200均为非屏蔽部210,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可以被射频信号穿透。背板200和边框100围设形成收容空间S,第一辐射体310位于收容空间S内。其中,非屏蔽部210的材质可以为塑胶、玻璃、陶瓷等。
边框100的反射面11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当第一辐射体310朝向所述边框100的方向发射射频信号时,边框100的反射面110可以将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的一侧反射,且使得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外,当射频信号从自由空间穿透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朝向反射面110传输时,反射面110可将从自由空间透过非屏蔽部210的射频信号朝向第一辐射体310的方向反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边框10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收发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通过在边框100上设置反射面110,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反射面110传输时,边框100上的反射面110可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朝向透过所述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外,反射面110还可以将从自由空间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的射频信号朝向辐射面300a反射,以使得第一辐射体310接收到射频信号,因此,可以提升天线模组300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所述反射面110为平面,所述反射面110相对于所述辐射面300a倾斜设置,且所述反射面110相对于所述背板200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
其中,辐射面300a是指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射频信号的表面。
具体的,所述背板200包括第一部分220和环绕所述第一部分220的第二部分230,且所述第二部分2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20朝向所述边框100的一侧偏离,所述第二部分230连接于所述边框100,且所述第一部分220、所述第二部分230和所述边框100围设形成收容空间S,所述非屏蔽部21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20上,所述反射面11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20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此时,第一部分220和第二部分230可以为相同材质,也可以为不同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非屏蔽部210可以为全部的第一部分220,即第一部分220整体构成所述非屏蔽部210,此时,第一部分220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有助于降低第一部分220的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所述非屏蔽部210也可以为第一部分220的局部结构,即第一部分220中的部分结构构成所述非屏蔽部2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面110与所述辐射面300a形成的二面角为锐角,所述反射面110与所述背板200所在的平面形成的二面角为锐角。
具体的,所述反射面110与所述辐射面300a形成的二面角的锐角为45度,所述反射面110与所述背板200所在的平面形成的二面角的锐角也为45度。
其中,二面角是指两个平面相交后围设形成的面与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的,所述反射面110与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面300a形成的二面角的锐角为45度,反射面110与背板200的第一部分220所在的平面形成的二面角的锐角也为45度。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边框100的反射面110传输时,经过边框100的反射面110反射后可朝向第一部分22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从而可以改变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方向。
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边框100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一侧具有凹陷部120,所述凹陷部120的底壁围设形成所述反射面11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面110用于反射射频信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面110为曲面,所述反射面110的曲率中心朝向所述背板200的一侧,即所述反射面110为内凹的弧形面,内凹的弧形面围设形成凹陷部120,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凹陷部120时,所述凹陷部120可将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的一侧反射,以使得所述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时,所述凹陷部120类似一个凹透镜,可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起到汇聚的作用,进而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
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边框100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一侧具有凸起部130,所述凸起部130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表面形成所述反射面110。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130具有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弯曲曲率中心朝向背离所述背板200的一侧,所述凸起部130至少部分构成所述反射面110,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凸起部130时,所述凸起部130可将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的一侧反射,以使得所述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时,所述凸起部130类似一个凸透镜,可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起到发散的作用,进而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
请继续参阅图7,所述边框100包括基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101上的隔离镀层102,所述隔离镀层102至少部分构成所述反射面110。
具体的,所述基体101构成承载部,所述隔离镀层102承载于所述基体101上,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其中,隔离镀层102可以为金属镀层,所述基体101可以与隔离镀层102为同一种材质,所述基体101也可以与隔离镀层102为不同的材质。
请继续参阅图8,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主板400,所述主板40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S内,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电连接于所述主板400,所述主板400的至少部分构成所述反射面110,所述主板400用于反射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主板400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辐射至所述主板400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辐射面300a反射。
其中,主板400为电子设备10的电路板,主板400与第一辐射体310电连接,第一辐射体310在主板400的控制下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主板40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背离背板200的一侧,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主板400或者反射面110的方向传输时,射频信号可在主板400的反射作用下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或者,射频信号可在反射面110的反射作用下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或者,射频信号可以在反射面110和主板400的一次或者多次相互反射作用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
所述天线模组300承载于所述主板400,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平行于所述主板400所在的平面,以减小所述天线模组300占用所述主板400的面积。
其中,主瓣方向就是指第一辐射体310发射射频信号的波束方向。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平行于主板400所在平面时,可以认为第一辐射体310立放于主板400上,此时,可以减小第一辐射体310占用主板400的面积,可以使得主板400上排布更多的电子元件。且进一步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可经由主板400反射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传输,在减小天线模组300占用主板400面积的前提下,提升天线模组300的辐射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9,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电池450和电池仓460,所述电池450收容于所述电池仓460,所述电池450和所述电池仓460均位于所述收容空间S内,所述电池仓460和所述反射面110相互配合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仓460为屏蔽材质,所述电池仓460也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即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电池仓460的方向传输,经过电池仓460的反射后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电池仓460一方面用于收容电池450,另一方面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的射频信号,此时,通过复用电池仓460即可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反射作用,使得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且射频信号可在电池仓460和反射面110的一次或者多次反射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可以改变天线模组300的辐射方向,进而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进一步的,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传输至电池仓460或者反射面110的射频信号可经过电池仓460或者反射面110反射后朝向辐射面300a传输,以便于天线模组300接收射频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1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除了所述反射面110,电池仓460以及固定电池仓460的中框470均为屏蔽材质,所述电池仓460和所述中框470均为金属结构,所述电池仓460一方面用于收容电池450,另一方面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的射频信号,所述中框470一方面构成电子设备10的支撑框架,另一方面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的射频信号。通过复用电池仓460以及中框470可以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反射作用,使得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外,射频信号可在反射面110、电池仓460和中框470的一次或者多次反射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可以改变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方向,进而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进一步的,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传输至反射面110、电池仓460或者中框470的射频信号可经过反射面110、电池仓460或者中框470反射后朝向辐射面300a传输,以便于第一辐射体310接收射频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11,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屏幕500和主板400,所述屏幕500与所述背板200间隔设置,所述屏幕500盖合于所述边框100,所述主板40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310背离所述背板200的一侧,所述主板400用于将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背离所述屏幕500的一侧反射,以避免所述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屏幕500上。
具体的,屏幕500、边框100和背板200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S,所述第一辐射体31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S内,边框100的反射面11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反射面110或者主板400的方向传输时,反射面110或者主板400用于将第一辐射体310的射频信号朝向背离屏幕500的一侧反射,且使得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从而可以避免射频信号耦合到屏幕500上,进而避免射频信号对屏幕500的正常显示造成干扰。在此过程中,射频信号可在反射面110和主板400之间进行一次或者多次反射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
请继续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包括边框100、背板200和天线模组300,所述边框100为屏蔽材质,所述背板200包括非屏蔽部210,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辐射面310a,所述第一辐射面310a设置第一辐射体310,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边框10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一侧,且所述背板20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边框10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方向范围内,所述边框100具有与所述第一辐射面310a呈预设夹角的反射面110,以使得传输至所述反射面110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经过反射后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的一侧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110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辐射面310a反射。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频段至少包括3GPP毫米波全频段。所述天线模组300可以包括一个天线辐射体,也可以是多个天线辐射体形成的天线阵列。所述天线模组300可以为2×2的天线阵列,可以为2×4的天线阵列,也可以为4×4的天线阵列。当天线模组300包括多个天线辐射体时,多个天线辐射体可以工作于同一频段。多个天线辐射体也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频段,有助于扩大天线模组300的频段范围。
所述边框100为屏蔽材质,即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无法穿透边框100。边框100具有反射面110,当第一辐射体310朝向边框100发射射频信号的时,边框100上的反射面110可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穿透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其中,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可被射频信号穿透。此外,当射频信号穿透非屏蔽部210传输至反射面110时,反射面110可将射频信号朝向第一辐射体310反射,以使得第一辐射体310接收到所述射频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100的整体结构构成所述反射面110,即整个边框100都用于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穿透所述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时,边框100可以采用同一种材质制成,有助于降低边框100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边框100可以为金属边框100,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的射频信号。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100的局部结构构成所述反射面110,即边框100的部分结构用于反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边框100除去反射面110的结构不能反射射频信号,此时,边框100的反射面110与边框100除去反射面110之外的部分采用不同的材质,从而使得边框100的加工工艺更加灵活。在本实施方式中,边框100的反射面110可以为金属材质,边框100除去反射面110以外的其他结构可以为非金属材质。
边框100和背板200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结构,边框100为屏蔽材质,具体的,边框100可以为金属材质,边框100对射频信号具有屏蔽作用,边框100上的反射面110可以反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无法穿透边框100,背板200的局部或者整体为非屏蔽材质,即背板200的局部结构为非屏蔽部210,此时,背板200除去非屏蔽部210的其他结构可以为屏蔽材质,或者,整个背板200均为非屏蔽部210,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可以被射频信号穿透。背板200和边框100围设形成收容空间S,第一辐射体310位于收容空间S内。其中,非屏蔽部210的材质可以为塑胶、玻璃、陶瓷等。
边框10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当第一辐射体310朝向所述边框100的方向发射射频信号时,边框100的反射面110可以将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的一侧反射,且使得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外,当射频信号穿透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朝向反射面110传输时,反射面110可将非屏蔽部210的射频信号朝向第一辐射面310a的方向反射。
其中,所述反射面110的表面为平面或者曲面,经过所述反射面110反射后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与所述背板200所在的平面正交。
其中,主瓣方向就是指第一辐射体310发射射频信号的波束方向。波束(wavebeam)是指由第一辐射体310发射出来的射频信号在地球表面上形成的形状。主要有全球波束、点形波束、赋形波束。
具体的,至少部分边框10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辐射体310朝向边框100辐射射频信号时,反射面110可将第一辐射体310辐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反射,以使得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传输。此时,大部分射频信号经由反射面110反射至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有助于提升第一辐射体310的辐射质量。进一步的,经过所述反射面110反射后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与所述背板200所在的平面正交,从而可以提升天线模组300辐射射频信号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至少部分边框10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收发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范围内,通过在边框100上设置反射面110,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边框100传输时,边框100上的反射面110可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射频信号朝向透过所述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此外,反射面110还可以将从自由空间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的射频信号朝向第一辐射面310a反射,以使得第一辐射体310接收到射频信号,因此,可以提升天线模组300收发射频信号的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3,所述边框100和所述背板200围设形成收容空间S,所述第一辐射体31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S内,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主板400,所述主板40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S内,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电连接于所述主板400,所述主板400用于反射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主板400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辐射至所述主板400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辐射面310a反射。
其中,主板400为电子设备10的电路板,主板400与第一辐射体310电连接,第一辐射体310在主板400的控制下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主板400和第一辐射体310均位于边框100和背板200形成的收容空间S内,且主板400位于第一辐射体310背离背板200的一侧,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朝向主板400或者反射面110的方向传输时,射频信号可在主板400的反射作用下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或者,射频信号可在反射面110的反射作用下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或者,射频信号可以在反射面110和主板400的一次或者多次相互反射作用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
所述主板400与所述背板20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发射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与所述主板400所在的平面平行,以减小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占用所述主板400的面积。
其中,主瓣方向就是指第一辐射体310发射射频信号的波束方向。当第一辐射体310发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平行于主板400所在平面时,可以认为天线模组300立放于主板400上,此时,可以减小天线模组300占用主板400的面积,可以使得主板400上排布更多的电子元件。且进一步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可经由主板400反射后朝向背板200的非屏蔽部210传输,在减小天线模组300占用主板400面积的前提下,提升天线模组300的辐射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4,所述第一辐射面310a与所述反射面110之间的距离d满足λ/8≤d≤λ/2,其中,λ为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波长。
其中,第一辐射面310a是指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表面。当反射面110用于反射射频信号的反射面110与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射频信号的第一辐射面310a之间的距离位于λ/8到λ/2的范围内时,可以满足同相反射特性,此时,反射面110可以更好的反射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而可以提升反射面110的反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5,所述第一辐射体310还包括第二辐射面320a,所述第二辐射面320a设置第二辐射体320,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320中的至少一个收发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边框100。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310用于收发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二辐射体320用于收发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保持一致,此时,经过所述反射面110反射后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有助于增强射频信号的强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频段不同于所述第二频段,此时,经过所述反射面110反射后的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和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有助于实现双频段射频信号的收发。所述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可以为毫米波信号,所述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可以为sub 6GHz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
根据3GPP TS 38.101协议的规定,5G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通常叫它毫米波(mm Wave)。3GPP 15版本规范了目前5G毫米波频段如下: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第一频段可以覆盖24.25GHz~52.6GHz频段,此时,第二频段可以覆盖450MHz~6GHz频段。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可以为毫米波天线,也可以为非毫米波天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工作于所述第一频段,所述第一辐射体310为定向天线;所述第二辐射体320工作于所述第二频段时,所述第二辐射体320为全向天线。
具体的,由于第一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第二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因此,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波长较短,适用于密度较大的场景,当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所述第一辐射体310为定向天线。此时,可以发挥出第一辐射体310的优势。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波长较长,可以较好的跨越障碍物,适合远距离传输,当所述第二辐射体32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第二辐射体320为全向天线,可以覆盖较大的辐射范围。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相差较大,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和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之间不容易出现耦合的问题,因此,第一辐射体310收发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与第二辐射体320收发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可以同时进行,不会产生相互耦合和相互干扰的问题,且此时的第一辐射体310和第二辐射体320可以同时工作于不同频段,扩大了第一辐射体310的应用范围。此外,还可以解决第一辐射体310收发毫米波信号与第二辐射体320收发sub 6GHz射频信号的共存问题。
所述天线模组300呈长方体,所述天线模组300面向所述边框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辐射体310,所述天线模组300背离所述边框100的一侧设置第二辐射体3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31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320辐射相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反射面110用于提高所述射频信号的强度。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310收发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二辐射体320收发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且所述第一频段不同于所述第二频段,所述所述反射面110用于实现双频段射频信号的收发。
具体的,所述边框100的反射面110可以对第一辐射体310发射的射频信号产生反射,以使得经过所述反射面110反射后的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210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110可以对第二辐射体320发射的射频信号产生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面110反射后的射频信号透过背板200的非屏蔽210辐射至自由空间。当第一辐射体310和第二辐射体320辐射相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时,所述反射面110用于提高天线模组300收发所述射频信号的强度。当所述第一辐射体310收发的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不同于第二辐射体320收发的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时,所述反射面110可实现双频段射频信号的收发,即天线模组300可同时工作于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为屏蔽材质,所述边框具有反射面;
背板,所述背板盖合于所述边框,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板包括非屏蔽部;
天线模组,所述天线模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天线模组包括辐射面,所述辐射面设置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辐射体发射的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对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经过反射后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透过所述非屏蔽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辐射面反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平面,所述反射面相对于所述辐射面倾斜设置,且所述反射面相对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与所述辐射面形成的二面角为锐角,所述反射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形成的二面角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底壁围设形成所述反射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表面形成所述反射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上的隔离镀层,所述隔离镀层至少部分构成所述反射面。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天线模组电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主板的至少部分构成所述反射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承载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平行于所述主板所在的平面,以减小所述天线模组占用所述主板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屏幕和主板,所述屏幕与所述背板间隔设置,所述屏幕盖合于所述边框,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天线模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主板用于将所述第一辐射体发射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背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反射,以避免所述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屏幕上。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边框、背板和天线模组,所述边框为屏蔽材质,所述背板包括非屏蔽部,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辐射面,所述第一辐射面设置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边框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且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边框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方向范围内,所述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一辐射面呈预设夹角的反射面,以使得传输至所述反射面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经过反射后透过所述非屏蔽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反射面还用于将从自由空间透过所述非屏蔽部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辐射面反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的表面为平面或者曲面,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正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和所述背板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天线模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天线模组电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主板至少部分构成所述反射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与所述背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辐射体发射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主瓣方向与所述主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以减小所述天线模组占用所述主板的面积。
14.如权利要求10-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距离d满足λ/8≤d≤λ/2,其中,λ为所述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的波长。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还包括第二辐射面,所述第二辐射面设置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中的至少一个收发射频信号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边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收发第一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收发第二频段的射频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段至少包括3GPP毫米波全频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3927.4A CN112310655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3927.4A CN112310655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0655A true CN112310655A (zh) | 2021-02-02 |
CN112310655B CN112310655B (zh) | 2022-12-20 |
Family
ID=7448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3927.4A Active CN112310655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1065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98577A (zh) * | 2021-03-31 | 2021-07-0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系统及智能终端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87724A (zh) * | 2017-03-16 | 2017-06-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系统及具有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
CN108232404A (zh) * | 2017-12-29 | 2018-06-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8987945A (zh) * | 2018-07-24 | 2018-1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CN109346829A (zh) * | 2018-09-28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KR20190060283A (ko) * | 2017-11-24 | 2019-06-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0034374A (zh) * | 2019-04-08 | 2019-07-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034380A (zh) * | 2019-04-30 | 2019-07-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10703927.4A patent/CN1123106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87724A (zh) * | 2017-03-16 | 2017-06-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系统及具有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
KR20190060283A (ko) * | 2017-11-24 | 2019-06-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08232404A (zh) * | 2017-12-29 | 2018-06-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8987945A (zh) * | 2018-07-24 | 2018-1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CN109346829A (zh) * | 2018-09-28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CN110034374A (zh) * | 2019-04-08 | 2019-07-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034380A (zh) * | 2019-04-30 | 2019-07-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H. LI 等: ""Effects of PCB shielding on trace coupling using FDTD"",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 |
于玉梅等: "基于本征模理论的全金属移动终端多波段天线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98577A (zh) * | 2021-03-31 | 2021-07-0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系统及智能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0655B (zh) | 2022-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255240A1 (en) |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234344B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EP3975335B1 (en) | Antenna unit and terminal device | |
EP3975332A1 (en) | Antenna unit and terminal device | |
KR102565865B1 (ko) | 하우징 어셈블리, 안테나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 |
EP3828998B1 (en) | Terminal device | |
CN112290193B (zh) | 毫米波模组、电子设备及毫米波模组的调节方法 | |
CN113498565A (zh) | 电子设备中的高频天线集成 | |
CN111864362A (zh) |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 |
US11201394B2 (en) |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276792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313152B (zh) | 壳体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8259648B (zh) | 一种移动设备 | |
US11239546B2 (en) | Multiple feed slot antenna | |
US20200295465A1 (en) | Front-Shielded, Coplanar Waveguide, Direct-Fed, Cavity-Backed Slot Antenna | |
CN210668661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2153833B (zh) | 壳体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987415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224222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2310655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6251089U (zh) | 一种毫米波射频模组加载超材料结构的组合天线及终端 | |
CN112787080A (zh) |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4696069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2310653B (zh) | 电子设备 | |
US11962092B2 (en) |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