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9764A - 压力开关 - Google Patents

压力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9764A
CN112309764A CN202010733178.2A CN202010733178A CN112309764A CN 112309764 A CN112309764 A CN 112309764A CN 202010733178 A CN202010733178 A CN 202010733178A CN 112309764 A CN112309764 A CN 112309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perating
diaphragm
working
pressu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31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9764B (zh
Inventor
汤口史章
铃木龙介
浅田泰洋
黑泽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309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9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9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9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26Details
    • H01H35/30Means for transmitting pressure to pressure-responsive operating part, e.g. by capsule and capillary tub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3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contact relative to its co-operating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26Details
    • H01H35/2607Means for adjustment of "ON" or "OFF" operating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26Details
    • H01H35/2607Means for adjustment of "ON" or "OFF" operating pressure
    • H01H35/2614Means for adjustment of "ON" or "OFF" operating pressure by varying the bias on the pressure sensi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26Details
    • H01H35/2607Means for adjustment of "ON" or "OFF" operating pressure
    • H01H35/265Means for adjustment of "ON" or "OFF" operating pressure by adjustment of one of the co-operat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3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actuated by diaphrag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3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actuated by diaphragm
    • H01H35/343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actuated by diaphragm by snap acting diaphrag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01H35/3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actuated by diaphragm
    • H01H35/346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actuated by diaphragm in which the movable contact is formed or directly supported by the diaphrag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变得小型并减少开关的切换特性的变化的压力开关。通过使用板簧(7)作为施力构件,能够实现压力开关(1)整体的小型化,尤其是容易在工作部件(5)的移动方向上实现小型化。另外,板簧(7)使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5),而使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传递部件(6),从而即使由板簧(7)对工作部件(5)作用较大的作用力,也能抑制传递部件(6)的被抵接部(61c)与工作部件(5)的第二轴部(53)抵接的部分处的磨损。并且,也能同时抑制轴部件(63)与两个轴支承孔(61e、61f)的磨损。由此能减少微动开关(3)的切换特性的变化。

Description

压力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开关,该压力开关具备将低压室与高压室分隔并根据高压室的压力变动而位移的膜片、波纹管等感压部件。
背景技术
现今,提出了一种在冷冻循环的压缩机中检测制冷剂等流体的压力的压力应动开关(压力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力应动开关具备具有波纹管(感压部件)的接头单元和具有螺旋弹簧状的工作压力调整弹簧(施力构件)及工作杆(切换构件)的工作部,当波纹管因压力变化而产生了变形时,工作杆克服工作压力调整弹簧的弹力而转动,从而切换开关的接通断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9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压力开关中,由于使用螺旋弹簧作为施力构件,所以有开关整体在螺旋弹簧的轴向上容易变得大型的不良情况。并且,若仅欲使施力构件变得小型,则有局部地对构成压力开关的各部件、各部件间的抵接部施加较大的力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有受到较大的力的部件磨损而开关的切换特性产生了变化的担忧。这样,难以使压力开关变得小型并减少开关的切换特性的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变得小型并减少开关的切换特性的变化的压力开关。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压力开关具备:感压部件,其将低压室与高压室分隔并根据该高压室的压力变动而位移;工作部件,其设于上述低压室并伴随上述感压部件的位移而移动;切换构件,其伴随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来切换开关;传递部件,其将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传递至上述切换构件;以及施力构件,其通过朝向上述高压室对上述感压部件进行施力来附加初始压缩力,上述压力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施力构件具有板簧,该板簧沿与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面并且在第一位置使作用力作用于上述工作部件,上述施力构件经由上述工作部件使上述板簧的作用力作用于上述感压部件,在与上述第一位置分离的第二位置,向上述传递部件传递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
根据以上的本发明,施力构件具有板簧,由此能够实现压力开关整体的小型化。另外,工作部件伴随感压部件的位移而移动,并且该移动由传递部件传递至切换构件,此时板簧使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从而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传递部件。由此,即使由板簧对工作部件作用较大的作用力,也能够抑制传递部件、与传递部件抵接的部件的磨损,从而能够减少开关的切换特性的变化。
此时,优选为,在上述施力构件中,上述板簧的一端侧被固定并且另一端侧被移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板簧的另一端侧设有调节对上述感压部件的作用力的调节构件。
根据该结构,通过由调节构件调节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从而能够调节感压部件的按压力,并能够调整检测的压力值的范围。因此,即使感压部件的规格相同,也能够构成可与低压至高压的较大的压力检测范围对应的压力开关。并且,即使在因感压部件的加工精度等而刚性有差别的情况下,通过由调节构件调节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也能够对照预定的压力值来调节感压部件的按压力,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并且,优选为,上述板簧具有使上述工作部件插通的插通孔,上述工作部件具有贯通上述插通孔的轴部和相比上述轴部在上述感压部件侧扩径的扩径部,上述第一位置是上述工作部件的上述扩径部抵接于上述板簧中的上述插通孔的周边部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由板簧容易地使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
另外,优选为,上述板簧的上述插通孔的周边部形成为球面凹状,上述工作部件的扩径部形成为球面凸状,上述周边部与上述扩径部构成为能够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板簧的插通孔的周边部与工作部件的扩径部稳定地抵接,从而能够使板簧的作用力容易地作用于工作部件。
并且,优选为,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设置在沿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方向的直线上。根据该结构,在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通过使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错开,能够减少作用于工作部件的剪切应力。
并且,优选为,上述传递部件设为能够以支点为中心转动,设定为从对上述切换构件的作用点至上述支点为止的第二作用距离比从对上述工作部件的作用点至上述支点为止的第一作用距离大。
根据该结构,由能够以支点为中心转动的传递部件将工作部件的移动传递至切换构件,并且设定为第二作用距离比第一作用距离大,从而能够将工作部件的移动量放大地传递至切换构件。因此,通过经由传递部件来扩大移动量,能够扩大由切换构件检测的压力值的范围,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此外,第一作用距离及第二作用距离分别是指杠杆中的力点、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力矩臂(从支点起正交于力的向量的垂线的距离),并且构成为,根据杠杆的原理,将工作部件的移动(或者来自工作部件的力)作为经由传递部件而由切换构件放大后的移动量(力减小)来传递。
另外,优选为,上述第一作用距离与上述第二作用距离的比构成为能够变更。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要检测的压力值来变更移动量的放大率,从而能够扩大压力检测范围。
并且,优选为,上述感压部件由膜片构成,该膜片由金属制的薄板材料形成为整体呈圆板状,并且具有朝向上述低压室凸出的穹顶状的凸状部,上述工作部件设为与上述凸状部抵接并能够追随上述膜片的位移而移动,在与自然状态相比由上述施力构件向上述高压室的一侧对上述凸状部进行施力的初始压缩状态下,维持上述凸状部的向上述低压室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状。
根据该结构,感压部件由具有朝向低压室凸出的穹顶状的凸状部的膜片构成,在初始压缩状态下维持凸状部向低压室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状,从而膜片不会产生反转动作,膜片能够在总是向低压室的一侧凸出的形状的状态下位移。因此,不会因反转动作而产生较大的接通切断差异,从而能够提高切换时的压力值的检测精度,并且难以产生膜片中的局部变形、应力集中,进而产品能够对应于高压,延长寿命。
并且,优选为,具备位移限制构件,该位移限制构件限制上述膜片超过上述初始压缩状态而向上述高压室的一侧位移。
根据该结构,通过由位移限制构件限制膜片的位移,能够防止超过初始压缩状态而大幅度地向高压室的一侧位移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膜片的凸状部进行反转动作。另外,在初始压缩状态下,进一步对位移被限制后的膜片施加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并由位移限制构件支撑该追加作用力,从而能够与作用于位移限制构件的追加作用力相应地提高膜片的开始位移压力。因此,即使在使用相同规格的膜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于更高压的区域的压力检测,从而能够扩大压力开关的适应范围。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压力开关,施力构件利用板簧来对工作部件作用作用力,由此能够变得小型并减少开关的切换特性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上述压力开关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上述压力开关的工作部件及施力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述压力开关的上述工作部件、上述施力构件以及传递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上述工作部件与上述施力构件的抵接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上述传递部件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
1—压力开关,3—微动开关(切换构件),44—膜片(感压部件),44a—凸状部,46—高压室,47—低压室,5—工作部件,52—扩径部(位移限制构件),52a—球状部,53—第二轴部,6—传递部件,63—轴部件,7—板簧(施力构件),71—一端部,72—另一端部,73—插通孔,73a—周边部下表面,8—调节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1具备整体呈箱状的外壳2、设于外壳2的上部的作为切换构件的微动开关3、以及固定于外壳2的下部的膜片组件4。另外,压力开关1具备相对于膜片组件4被支撑为在上下方向上进退自如的工作部件5、将工作部件5的移动传递至微动开关3的传递部件6、对膜片组件4的膜片(感压部件)44进行施力来施加初始压缩力的作为施力构件的板簧7、以及调节板簧7的作用力的调节构件8。
外壳2具备金属制的基体21、将基体21保持在内部的箱体22、以及安装为封堵箱体22的上部开口的盖体23。亦如图3、图4所示,基体21一体地形成为具有有底圆筒状的筒状部21a、与筒状部21a的上端连续地向水平方向外方延伸的平板部21b、以及从平板部21b的两端缘起向上方竖立设置的一对立设板部21c。在筒状部21a的内部支撑有膜片组件4,并且接头部件P通过设于筒状部21a的底面中央的开口而与膜片组件4连接。
箱体22整体形成为方筒状,并且在设于其底面部22a的圆形的开口内插通筒状部21a并保持有基体21。在箱体22的侧面部22b形成有多个卡定部22c。盖体23形成为具有顶板部23a、沿侧面部22b插入在箱体22内的方环状的环状部23b、以及从环状部23b的四角向下方延伸并抵接于基体21的平板部21b的垂下片部23c。在环状部23b设有与箱体22的卡定部22c卡定的卡定爪23d。在箱体22的侧面部22b的内表面,设有与环状部23b紧密接触的环状的止水部23e。
微动开关3设于外壳2的盖体23内部,具备上下对置地设置在盖体23的内部的一对固定电极31、32、以及设为在上下的固定电极31、32间移动自如的可动电极33。另外,微动开关3具备与一对固定电极31、32连接并延伸至盖体23的外部的一对第一端子34、34′、与可动电极33接合并由板簧构成的导通部件35、与导通部件35连接并延伸至盖体23的外部的第二端子36、以及用于调节上侧的固定电极31的位置的调节螺纹件37。导通部件35具有从第二端子36延伸并在前端固定可动电极33的导通片35a、从第二端子36延伸并在中间部连接传递部件6的可动片35b、以及朝向固定电极31、32的任一个对可动电极33进行施力的按片35c。该微动开关3构成为检测可动电极33抵接于上侧的固定电极31而它们导通的低压状态、以及可动电极33抵接于下侧的固定电极32而它们导通的高压状态,并根据该导通状态的不同来切换开关。
膜片组件4具备支撑于基体21的筒状部21a的上保持板41及下保持板42、保持在上保持板41与下保持板42之间的衬垫43、膜片44、以及底板部件45。上保持板41整体形成为圆盘状,并且形成为具有插通孔41a,该插通孔41a上下贯通上保持板41的中心部,使工作部件5插通并上下引导。下保持板42整体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形成为具有用于保持衬垫43、膜片44及底板部件45的台阶部42a、以及向上方延伸并用于铆接固定上保持板41的铆接片42b。膜片组件4在上保持板41与下保持板42的台阶部42a之间夹入衬垫43、膜片44以及底板部件45,通过朝向内侧铆接铆接片42b,来在上保持板41与下保持板42之间保持有膜片44及底板部件45的周缘部。
膜片44重叠多片金属制薄板材料而形成为整体呈圆板状,并且构成为具有在自然状态下朝向上方凸出的穹顶状的凸状部44a。底板部件45形成为中央部从整体呈圆板状的金属板材朝向下方鼓出的碟状,并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固定接头部件P的贯通孔45a。膜片44和底板部件45以能够确保气密性及耐压性的方式通过焊接等来相互接合。在该膜片组件4中,利用由膜片44和底板部件45围起的空间来形成高压室46,高压流体经由接头部件P向该高压室46流入。并且,利用由膜片44、衬垫43以及上保持板41围起的空间来形成低压室47,该低压室47通过插通孔41a而与箱体22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成为与大气压相等的内压。因此,构成为作为感压部件的膜片44根据流入至高压室46的高压流体的压力变动而上下位移。
工作部件5形成为具有上下延伸并插通在上保持板41的插通孔41a内的第一轴部51、沿上保持板41的上表面在水平方向上扩径的扩径部52、以及从扩径部52向上方延伸的第二轴部53。工作部件5被支撑为第一轴部51被插通孔41a引导而沿上下方向进退自如,并且第一轴部51的下端设为抵接于膜片44的凸状部44a的中心。因此构成为,工作部件5伴随膜片44的位移而上下移动,并且由接受到板簧7的作用力的工作部件5朝向高压室46对膜片44进行施力,从而对膜片44附加初始压缩力。
扩径部52设为其下表面能够抵接于上保持板41的上表面,设为用来限制工作部件5向比该抵接位置更靠下方移动。因此,限制膜片44超过初始压缩状态而向高压室46的一侧位移。即,由扩径部52构成位移限制构件。亦如图5所示,在扩径部52的上表面设有向上方呈球面凸状的球状部52a,该球状部52a会抵接于板簧7。即,球状部52a与板簧7抵接而作用力起作用的位置成为第一位置。并且,第二轴部53的上端倒角成球面状,其上端会抵接于下述的传递部件6的被抵接部61c。即,第二轴部53的上端与传递部件6的被抵接部61c抵接来传递移动的位置成为第二位置。
如上所述,作用力起作用的第一位置和传递移动的第二位置相互隔离,并且在第一轴部51及第二轴部53的轴向上排列。即,设置在沿工作部件5的移动方向的直线上。
传递部件6构成为具有由金属板材形成的第一传递部件61、第二传递部件62、以及转动自如地支撑第一传递部件61的轴部件63。第一传递部件61形成为具有隔着板簧7而与膜片组件4的上方对置的对置板部61a、以及从对置板部61a的两侧端缘起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撑板部61b。在对置板部61a设有供工作部件5的第二轴部53从下方抵接的被抵接部61c、以及与第二传递部件62连接的连接部61d。在一对支撑板部61b分别设有轴部件63能够插通的两个轴支承孔61e、61f。轴部件63的插通在轴支承孔61e或轴支承孔61f内的两端部的前端与基体21的立设板部21c连结,由该轴部件63将第一传递部件61支撑为相对于基体21转动自如。第二传递部件62从连接部61d向上方延伸,其上端部与微动开关3的导通部件35的可动片35b卡合。
如图3所示,板簧7形成为俯视时呈三角形,由其一边和包括两端角在内的部分构成的一端部71固定于基体21的立设板部21c,由包括另一角在内的部分构成的另一端部72与调节构件8连结。在板簧7的俯视时的大致中央部,设有使工作部件5的第二轴部53插通的插通孔73,工作部件5的球状部52a会抵接于该插通孔73的周边部下表面73a。此时,周边部下表面73a形成为球面凹状,周边部下表面73a与球状部52a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
调节构件8构成为具有贯通基体21的平坦部21b的调节螺纹件81、以及设为抵接于板簧7的上表面并与贯通板簧7的调节螺纹件81螺纹结合的滑块82。在组装箱体22和基体21前,能够从平板部21b的下侧对调节螺纹件81进行旋转操作,滑块82被支撑为在外壳2的内部无法旋转而能够上下滑动。构成为,通过使调整螺纹件81旋转,滑块82上下移动。因此,若拧紧调节螺纹件81而使滑块82向下方移动,则使板簧7的另一端部72下降,若使调节螺纹件81松动而使滑块82向上方移动,则使板簧7的另一端部72上升,由此调整板簧7的作用力。这样的板簧7的作用力经由工作部件5传递至膜片44,向下方按压膜片44的凸状部44a,从而附加初始压缩力。
参照图1、图2来说明以上的压力开关1的动作。此外,图1是示出高压室46的制冷剂压力比第一阈值低的低压状态下的压力开关1的图,图2是示出高压室46的制冷剂压力比第二阈值高的高压状态下的压力开关1的图。
在图1所示的低压状态下,板簧7的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5,由此该作用力经由工作部件5而作用于膜片44,凸状部44a被向下方按压而膜片44向下方位移。此时,由于第二传递部件62位于下方,所以由按片35c向上对微动开关3的导通片35a进行施力,从而固定于导通片35a的可动电极33抵接于上侧的固定电极31。由此,检测到低压状态。另一方面,膜片44从自然状态起向下方位移预定的初始位移量,附加与该位移量对应的初始压缩力。在这样的初始压缩状态下,膜片44的凸状部44a不会向高压室46的一侧反转,维持向低压室46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状。并且,在低压状态下,工作部件5的扩径部52的下表面抵接于上保持板41的上表面。
接下来,若高压室46的制冷剂压力上升而压力作用于膜片44,则伴随膜片44的位移,工作部件5违背板簧7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移动,第一传递部件61以轴部件63为中心转动,从而第二传递部件62经由该第一传递部件61向上方移动。即使第二传递部件62向上方移动,在微动开关3的按片35c的变形量达到一定量之前,固定于被按片35c向上施力的导通片35a的可动电极33也抵接于上侧的固定电极31,由此继续检测到低压状态。
另外,若高压室46的制冷剂压力上升而超过第二阈值,则如图2所示,伴随膜片44的位移增大,第二传递部件62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变形量超过一定量的按片35c反转而向下的作用力作用于导通片35a,固定于导通片35a的可动电极33抵接于下侧的固定电极32。由于可动电极33与下侧的固定电极32导通,所以由微动开关3检测到制冷剂压力超过第二阈值而切换成高压状态的情况。此处,即使高压室46的制冷剂压力降低至比第二阈值低而第二传递部件62开始向下方移动,按片35c也不会立即逆反转,而是稍微延迟地逆反转。即,以使压力上升时的工作位置(按片35c的反转位置)的位移及压力比压力下降时的工作位置(按片35c的逆反转位置)的位移及压力稍大的方式设定了按片35c的形状及作用力。
对以上的压力开关1的动作中的板簧7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所示的低压状态下,沿与工作部件5的第一轴部51及第二轴部53的轴向大致正交的平面延伸。即,板簧7沿与工作部件5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正交面(交叉面)。当工作部件5从低压状态起移动时,板簧7的两侧的端部71、72被保持而无法移动,从而以将作为受压位置的第一位置为中心向上方凸出的方式挠曲变形。此外,在低压状态下,板簧7也可以从平板状态稍微向上方凸出变形。
基于图6的(A)、(B)来说明以上的压力开关1的动作中的基于传递部件6的传递机构。图6的(A)示出在支撑板部61b中的两个轴支承孔61e、61f中右侧的轴支承孔61e内插通有轴部件63的状况。对置板部61a设为能够以轴部件63的中心为支点转动,作为与第二轴部53的抵接位置的第二位置成为对工作部件5的作用点,将从支点至对工作部件5的作用点为止的距离设为第一作用距离L1。
对置板部61a中与第二传递部件62连接的连接部分成为对作为切换构件的微动开关3的作用点,将从支点至对微动开关3的作用点为止的距离设为第二作用距离L2。此外,作用距离L1、L2是指从支点至各作用点的中心为止的距离,并且是指杠杆中的力点、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力矩臂(从支点起正交于力的向量的垂线的距离)。
第二作用距离L2设定为比第一作用距离L1大(L1<L2)。因此,与工作部件5因膜片44的位移而上下移动的移动量相比,第二传递部件62的移动量较大,膜片44的位移由第一传递部件61放大而传递至微动开关3。
图6的(B)示出在支撑板部61b中的两个轴支承孔61e、61f中左侧的轴支承孔61f内插通有轴部件63的状况。使用左侧的轴支承孔61f的情况下的第一作用距离L3比使用右侧的轴支承孔61e的情况下的第一作用距离L1大相当于轴支承孔61e、61f间的中心间距离的量。并且,使用左侧的轴支承孔61f的情况下的第二作用距离L4比使用右侧的轴支承孔61e的情况下的第二作用距离L2大相当于轴支承孔61e、61f间的中心间距离的量。
即使在使用左侧的轴支承孔61f的情况下,第二作用距离L4也设定为比第一作用距离L3大(L3<L4)。使用左侧的轴支承孔61f的情况下的移动量的放大率(L4/L3)比使用右侧的轴支承孔61e的情况下的移动量的放大率(L2/L1)小。这样,使用左侧的轴支承孔61f的情况和使用右侧的轴支承孔61e的情况下的第一作用距离与第二作用距离的比不同,能够根据使用哪一个来变更该比。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板簧7作为施力构件,能够实现压力开关1整体的小型化,尤其容易在工作部件5的移动方向上实现小型化。并且,板簧7使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5,而使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传递部件6,从而即使由板簧7对工作部件5作用较大的作用力,也能够抑制传递部件6的被抵接部61c与工作部件5的第二轴部53抵接的部分处的磨损。并且,也能够同时抑制轴部件63与两个轴支承孔61e、61f的磨损。由此,能够减少微动开关3的切换特性的变化。
并且,板簧7的一端部71固定,并且在另一端部72设有调节构件8,从而通过调节板簧7的作用力,能够调节膜片44的按压力,进而能够调整检测的压力值的范围。因此,即使膜片44的规格相同,也能够构成可与低压至高压的较大的压力检测范围对应的压力开关1。并且,即使在因膜片44的加工精度等而刚性有差别的情况下,通过由调节构件8调节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能够对照预定的压力值来调节膜片44的按压力,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并且,板簧7具有插通孔73,并且工作部件5具有第二轴部53及扩径部52,通过使扩径部52抵接于插通孔73的周边部下表面73a,能够利用板簧7来使作用力容易地作用于工作部件5。
另外,板簧7的插通孔73的周边部下表面73a形成为球面凹状,并且在扩径部52的上表面形成有球面凸状的球状部52a,周边部下表面73a与球状部52a能够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从而能够使周边部下表面73a与球状部52a稳定地抵接,进而能够使板簧7的作用力容易地作用于工作部件5。
并且,在沿工作部件5的移动方向的直线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是板簧7使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5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向传递部件6传递工作部件5的移动的位置,从而在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通过使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错开,能够减少作用于工作部件5的剪切应力。
并且,传递部件6设为能够以轴部件63为中心转动,从对微动开关3的作用点至轴部件63为止的第二作用距离L2(L4)设定为比从对工作部件5的作用点至轴部件63为止的第一作用距离L1(L3)大,从而能够将工作部件5的移动量放大地传递至微动开关3。因此,通过经由传递部件6来扩大移动量,能够扩大由微动开关3检测的压力值的范围,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另外,第一作用距离L1、L3与第二作用距离L2、L4的比构成为能够变更,从而能够根据要检测的压力值来变更移动量的放大率,从而能够扩大压力检测范围。
并且,膜片44具有朝向低压室47凸出的穹顶状的凸状部44a,在初始压缩状态下,凸状部44a维持向低压室47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状,从而膜片44不会产生反转动作,膜片44能够在总是向低压室47的一侧凸出的形状的状态下位移。因此,不会因反转动作而产生较大的接通切断差异,从而能够提高开关切换时的压力值的检测精度,并且难以产生膜片44中的局部变形、应力集中,进而产品能够对应于高压,延长寿命。
并且,作为限制膜片44超过初始压缩状态而向高压室46的一侧位移的位移限制构件,设有扩径部52,从而能够防止膜片44超过初始压缩状态而大幅度地向高压室46的一侧位移,进而能够防止膜片的凸状部44a进行反转动作。另外,在初始压缩状态下,进一步对位移被限制后的膜片44施加板簧7的作用力,并由扩径部52支撑该追加作用力,从而能够与作用于扩径部52的追加作用力相应地提高膜片44的开始位移压力。因此,即使在使用相同规格的膜片44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于更高压的区域的压力检测,从而能够扩大压力开关1的适应范围。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它结构等,以下所示的变形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板簧7的一端部71固定,并且在另一端部72设有调节构件8,但也可以通过在两端部设置调节构件而能够调节作用力。并且,在未要求较大的压力检测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固定板簧的两端部,并构成为无法调节作用力。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板簧7中的球面凹状的周边部下表面73a与工作部件5中的球面凸状的球状部52a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但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使板簧中的插通孔的周边部形成为凸状并使扩径部的上表面形成为凹状,从而使凸状部与凹状部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也可以在板簧与工作部件之间,夹设由耐磨损性优异的材质形成的承接部件,并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并且,也可以在与插通孔不同的位置,形成与板簧及扩径部相互嵌合的凹凸,由此使板簧与工作部件的抵接变得稳定。并且,在板簧的变形量较小且板簧与工作部件的抵接位置难以偏离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插通孔的周边部与扩径部的上表面以点状的方式接触,或者平面彼此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板簧7具有插通孔73并且工作部件5具有第二轴部53及扩径部52,且扩径部52抵接于插通孔73的周边部下表面73a,但板簧与工作部件的抵接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板簧形成切口,该切口的周边部与工作部件抵接,并且也可以为板簧的端缘部抵接于工作部件。另外,也可以通过将板簧的一部分相对于工作部件固定来作用作用力。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沿工作部件5的移动方向的直线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是板簧7使作用力作用于工作部件5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向传递部件6传递工作部件5的移动的位置,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关系根据压力开关的各部分的尺寸、形状、配置等来适当地设定即可,也可以并非设置在沿工作部件的移动方向的直线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作用距离L1、L3与第二作用距离L2、L4的比构成为能够两个阶段地进行变更,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三个阶段以上地进行变更,并且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将轴支承孔设为长孔而能够无阶段地进行变更。并且,在未要求较大的压力检测范围的情况下,作用距离彼此的比也可以无法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二作用距离L2(L4)比第一作用距离L1(L3)大,并且放大工作部件5的移动量,但在未要求较大的压力检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不放大移动量,即、使作用距离彼此的比大致相等,或者也可以使第二作用距离比第一作用距离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膜片44,采用了重叠多片金属制薄板材料而构成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膜片也可以由一片金属制薄板材料构成。根据由一片金属制薄板材料构成的膜片,构造能够变得简单,并且能够缩小由滞后引起的接通切断差异。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膜片44的周缘部保持在上保持板41与下保持板42之间,但并不限定于此,膜片的周缘部与底板部件45等的外壳也可以通过焊接而接合成一体。
并且,将低压室与高压室分隔并根据压力变动而位移的感压部件不限定于膜片,可以是波纹管等,也可以将它们适当地组合。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

Claims (9)

1.一种压力开关,具备:
感压部件,其将低压室与高压室分隔并根据该高压室的压力变动而位移;工作部件,其设于上述低压室并伴随上述感压部件的位移而移动;切换构件,其伴随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来切换开关;传递部件,其将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传递至上述切换构件;以及施力构件,其通过朝向上述高压室对上述感压部件进行施力来附加初始压缩力,
上述压力开关的特征在于,
上述施力构件具有板簧,该板簧沿与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面配置并且在第一位置使作用力作用于上述工作部件,上述施力构件经由上述工作部件使上述板簧的作用力作用于上述感压部件,
在与上述第一位置分离的第二位置,向上述传递部件传递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施力构件中,上述板簧的一端侧被固定并且另一端侧被移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板簧的另一端侧设有调节对上述感压部件的作用力的调节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具有使上述工作部件插通的插通孔,
上述工作部件具有贯通上述插通孔的轴部和相比上述轴部在上述感压部件侧扩径的扩径部,
上述第一位置是上述工作部件的上述扩径部抵接于上述板簧中的上述插通孔的周边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的上述插通孔的周边部形成为球面凹状,上述工作部件的扩径部形成为球面凸状,上述周边部与上述扩径部构成为能够以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设置在沿上述工作部件的移动方向的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递部件设为能够以支点为中心转动,设定为从对上述切换构件的作用点至上述支点为止的第二作用距离比从对上述工作部件的作用点至上述支点为止的第一作用距离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作用距离与上述第二作用距离的比构成为能够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感压部件由膜片构成,该膜片由金属制的薄板材料形成为整体呈圆板状,并且具有朝向上述低压室凸出的穹顶状的凸状部,
上述工作部件设为与上述凸状部抵接并能够追随上述膜片的位移而移动,
在与自然状态相比由上述施力构件向上述高压室的一侧对上述凸状部进行施力的初始压缩状态下,维持上述凸状部的向上述低压室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具备位移限制构件,该位移限制构件限制上述膜片超过上述初始压缩状态而向上述高压室的一侧位移。
CN202010733178.2A 2019-07-31 2020-07-27 压力开关 Active CN1123097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1049 2019-07-31
JP2019141049A JP7105742B2 (ja) 2019-07-31 2019-07-31 圧力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9764A true CN112309764A (zh) 2021-02-02
CN112309764B CN112309764B (zh) 2023-10-03

Family

ID=7174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3178.2A Active CN112309764B (zh) 2019-07-31 2020-07-27 压力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72081B1 (zh)
JP (1) JP7105742B2 (zh)
CN (1) CN1123097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3140A (en) * 1986-11-18 1987-10-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 circuit controlling device
FR2717616A1 (fr) * 1994-03-16 1995-09-22 Elbi Spa Pressostat perfectionné.
CN2447929Y (zh) * 2000-09-27 2001-09-12 钦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开关
CN1372288A (zh) * 2001-01-31 2002-10-02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三动作式压力开关
JP2005209438A (ja) * 2004-01-21 2005-08-04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圧力スイッチ及び圧力スイッチにおける作動点調整方法
TWM406247U (en) * 2011-01-06 2011-06-21 Asutek Co Ltd Pressure switch adjustment device
CN206022222U (zh) * 2016-07-27 2017-03-15 梁嘉平 一种压力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0601Y2 (zh) * 1975-09-09 1979-07-25
DE8103768U1 (de) * 1981-02-12 1981-09-24 Eaton S.A.M., Monaco "Druckbetätigte elektrische Schaltvorrichtung"
JPS612221A (ja) * 1984-06-14 1986-01-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圧力スイツチ
CA1279684C (en) * 1984-10-02 1991-01-29 Takahiro Sakakino Pressure sensitive switch
MX2014002239A (es) 2011-09-08 2014-08-27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Interruptor activado por presion y unidad de junta.
JP6913252B2 (ja) * 2018-07-09 2021-08-04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圧力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3140A (en) * 1986-11-18 1987-10-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 circuit controlling device
FR2717616A1 (fr) * 1994-03-16 1995-09-22 Elbi Spa Pressostat perfectionné.
CN2447929Y (zh) * 2000-09-27 2001-09-12 钦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开关
CN1372288A (zh) * 2001-01-31 2002-10-02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三动作式压力开关
JP2005209438A (ja) * 2004-01-21 2005-08-04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圧力スイッチ及び圧力スイッチにおける作動点調整方法
TWM406247U (en) * 2011-01-06 2011-06-21 Asutek Co Ltd Pressure switch adjustment device
CN206022222U (zh) * 2016-07-27 2017-03-15 梁嘉平 一种压力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6814A (ja) 2021-02-22
EP3772081A1 (en) 2021-02-03
JP7105742B2 (ja) 2022-07-25
CN112309764B (zh) 2023-10-03
EP3772081B1 (en) 2022-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73869B2 (ja) スナップアクション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圧力スイッチ
US4667069A (en) Multiple disc pressure responsive control device
US3378656A (en) Adjustment means for electrical switch
US4593166A (en) Dual action pressure switch
CN112309764A (zh) 压力开关
US4820890A (en) Three-function pressure switch
JPH07101583B2 (ja) 二動作形圧力スイッチ
JP6913252B2 (ja) 圧力スイッチ
US6525286B2 (en) Triple action pressure switch
JP2005163924A (ja) 小型電磁弁とその弁部構造
EP1030335B1 (en) Pressure switch
US4351105A (en) Method of making a control device
JP3226806U (ja) 圧力スイッチ
CN107978484B (zh) 压力控制器
JPH0439635Y2 (zh)
JP2005209438A (ja) 圧力スイッチ及び圧力スイッチにおける作動点調整方法
US20120199465A1 (en) Fluid Pressure Responsive Electric Switch
JPH0945192A (ja) 微圧スイッチ
JP7134148B2 (ja) 金属端子及び圧力スイッチ
JP2002260504A (ja) 三動作形圧力スイッチ
JP2002131158A (ja) 温度センサ付圧力スイッチ
JPH0535550Y2 (zh)
JP2526358Y2 (ja) 圧力スイッチ
JPH11353988A (ja) 圧力スイッチのシール部構造
JP2003272496A (ja) 手動リセット型圧力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