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2041A -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2041A
CN112302041A CN201911180556.2A CN201911180556A CN112302041A CN 112302041 A CN112302041 A CN 112302041A CN 201911180556 A CN201911180556 A CN 201911180556A CN 112302041 A CN112302041 A CN 112302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water level
water
tide
thr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05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Development Control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Development Control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Development Control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Development Control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05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2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2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2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8Reclamation of land from water or mars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8Sinking workpieces into water or soil inasmuch a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水文历史信息计算设计水位;抛投基岩;取土围堰;吹填量计算;吹填施工;吹填控制;地基处理;通过基岩快速在入海口处构建便于吹填的围堰,然后进行土质和泥浆的吹填,快速构建软土平台,与此同时进行疏浚和排水,可有效提高平台的坚固程度,该平台由于具有实质土壤,可种植各类植物,十分适合建立生态岛礁。

Description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岛礁的施工方法,其专利名称为:人工生态岛礁建设的施工方法,专利号为201611083431.4,其中记载:选取拟建设人工岛礁的礁盘,所述礁盘的面积不小于50㎡,基于所述礁盘的人工生态岛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置基桩;(1)预钻孔;(2)预埋主支撑体;(3)往步骤(2)的主支撑体内填充混凝土填...
可以理解的,由于该方法需要在海洋中进行打桩、钻孔等操作,工作量十分庞大且技术要求较高,并不适合大范围使用。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强势崛起,对于人工岛礁的需求量日增,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建立生态岛礁的建设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水文历史信息计算设计水位;
步骤二,抛投基岩;
步骤三,取土围堰;
步骤四,吹填量计算;
步骤五,吹填施工;
步骤六,吹填控制;
步骤七,地基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先根据水文历史信息包括最高高潮位、最低低潮位、平均高潮位、平均低潮位、平均潮差和平均潮面,然后根据水温历史信息计算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和极端低水位。设计高水位:在海岸港和潮汐作用明显的河港,设计高水位是采用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当有历时潮位资料统计累积频率统计资料时,也可采用多年历时累积频率1%的潮位为设计高水位。在汛期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河口港,应采用多年历时1%的潮位为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在海岸港和潮汐作用明显的河口港,设计低水位采用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简称低潮90%;当有历时资料统计累积频率时,也可采用历时累积频率98%的潮位。在汛期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河港,应采用多年历时98%的潮位为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应采用重现期50年的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应采用重现期50年的极值低水位。
其中,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S1a,采用自航驳配皮带机进行水上抛投中粗砂垫层;
S2a,采用打板船水上施工,塑料排水板与砂垫层抛填的流水步距控制在300m;
S3a,采用定位船舶配合人工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时事先绑扎沙袋,以便格栅沉入水底,将土工格栅固定后立刻进行中粗砂抛投镇压,防止浮起;
S4a,采用水上抛投的方式进行开山石抛填;
S5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挖掘机抛填的方式进行护脚以及垫层块石的抛填,可以理解的,在抛投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抛投量,有条件的还需要派遣潜水员进行水底查看,确定抛投是否合格;
S6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挖掘机乘着高潮期间抛投破面垫层块石,当低潮时待抛投物露出水面后由挖掘机整理块石,以便形成设计结构;
S7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挖掘机进行二片式垫层和碎石垫层的抛投;
S8a,位于基岩平台以下部位的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吊机的方式进行安装护面块体的安装,位于基岩平台以上的采用汽车吊进行安装;
S9a,浇筑挡浪墙。
其中,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距离岛礁1.5公里处按照9m的取土厚度进行取土,以备吹填。
其中,步骤五中,包括以下步骤:
S1b,安装大型绞吸船,绞吸船前端通过耳轴与船体相连可俯仰的桥梁,桥梁前端安装绞刀,绞刀内部的水下泵机通过桥梁中管路与机舱内的舱内泵机连接,当泵机内叶片高速旋转时,管路内产生真空压力将被绞刀卷起的泥浆吸入,再通过与船体连接的排泥管路送至围堰区域;
S2b,绞吸船采用扇形挖泥工艺,工作时,船体后端的钢柱深插入海底,桥梁以此为轴心左右往复摆动,配合绞刀自身旋转,绞吸船的钢柱台车实现船体施工时的前移,通过船体前部两侧专用锚杆以及锚机的收放实现船体左右摆动;
S3b,通过陆地疏浚管口使得泥浆流平(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流平,目测没有大坑即可)。
其中,所述步骤六,包括以下步骤:
S1c,在围堰外周设置泄水口;
S2c,在泄水口处安装水门,水门结构形式采用钢箱式,排水管采用直径为800mm的钢管,每座水门设置有多跟排水管,水门的底标高于低潮位以上,排水管长度根据围堰宽度决定;
S3c,吹填开始时在水门的钢箱前放置闸板,并随着吹填水位的升高而加高,保持高于水面20cm的水平,直至吹填结束;
S4c,吹填开始后在吹填区建立防污屏,使得泄水变得较为澄清;
S5c,从远端逐渐箱泄水口包围的方式进行吹填推进,便于泥浆的沉淀和余水的排出。
具体的,所述步骤七中,包括以下步骤:
S1d,选择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
S2d,垂直设置排水管道;
S3d,使用塑料膜使得排水管道密封;
S4d,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当抽真空时,先后在地表砂垫层以及竖直方向的排水管道内逐步形成负压,使得土体内部与排水管道、垫层之间形成压差,压差作用下,土体空隙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从而实现真空预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基岩快速在入海口处构建便于吹填的围堰,然后进行土质和泥浆的吹填,快速构建软土平台,与此同时进行疏浚和排水,可有效提高平台的坚固程度,该平台由于具有实质土壤,可种植各类植物,十分适合建立生态岛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绞吸船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水文历史信息计算设计水位;先根据水文历史信息包括最高高潮位、最低低潮位、平均高潮位、平均低潮位、平均潮差和平均潮面,然后根据水温历史信息计算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和极端低水位。设计高水位:在海岸港和潮汐作用明显的河港,设计高水位是采用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当有历时潮位资料统计累积频率统计资料时,也可采用多年历时累积频率1%的潮位为设计高水位。在汛期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河口港,应采用多年历时1%的潮位为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在海岸港和潮汐作用明显的河口港,设计低水位采用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简称低潮90%;当有历时资料统计累积频率时,也可采用历时累积频率98%的潮位。在汛期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河港,应采用多年历时98%的潮位为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应采用重现期50年的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应采用重现期50年的极值低水位。
步骤二,抛投基岩;包括以下步骤:
S1a,采用自航驳配皮带机进行水上抛投中粗砂垫层;
S2a,采用打板船水上施工,塑料排水板与砂垫层抛填的流水步距控制在300m;
S3a,采用定位船舶配合人工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时事先绑扎沙袋,以便格栅沉入水底,将土工格栅固定后立刻进行中粗砂抛投镇压,防止浮起;
S4a,采用水上抛投的方式进行开山石抛填;
S5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挖掘机抛填的方式进行护脚以及垫层块石的抛填,可以理解的,在抛投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抛投量,有条件的还需要派遣潜水员进行水底查看,确定抛投是否合格;
S6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挖掘机乘着高潮期间抛投破面垫层块石,当低潮时待抛投物露出水面后由挖掘机整理块石,以便形成设计结构;
S7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挖掘机进行二片式垫层和碎石垫层的抛投;
S8a,位于基岩平台以下部位的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吊机的方式进行安装护面块体的安装,位于基岩平台以上的采用汽车吊进行安装;
S9a,浇筑挡浪墙。
步骤三,取土围堰;选取距离岛礁1.5公里处按照9m的取土厚度进行取土,以备吹填。
步骤四,吹填量计算;
步骤五,吹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S1b,安装大型绞吸船,绞吸船前端通过耳轴与船体相连可俯仰的桥梁,桥梁前端安装绞刀,绞刀内部的水下泵机通过桥梁中管路与机舱内的舱内泵机连接,当泵机内叶片高速旋转时,管路内产生真空压力将被绞刀卷起的泥浆吸入,再通过与船体连接的排泥管路送至围堰区域;
S2b,绞吸船采用扇形挖泥工艺,工作时,船体后端的钢柱深插入海底,桥梁以此为轴心左右往复摆动,配合绞刀自身旋转,绞吸船的钢柱台车实现船体施工时的前移,通过船体前部两侧专用锚杆以及锚机的收放实现船体左右摆动;
S3b,通过陆地疏浚管口使得泥浆流平(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流平,目测没有大坑即可)。
步骤六,吹填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1c,在围堰外周设置泄水口;
S2c,在泄水口处安装水门,水门结构形式采用钢箱式,排水管采用直径为800mm的钢管,每座水门设置有多跟排水管,水门的底标高于低潮位以上,排水管长度根据围堰宽度决定;
S3c,吹填开始时在水门的钢箱前放置闸板,并随着吹填水位的升高而加高,保持高于水面20cm的水平,直至吹填结束;
S4c,吹填开始后在吹填区建立防污屏,使得泄水变得较为澄清;
S5c,从远端逐渐箱泄水口包围的方式进行吹填推进,便于泥浆的沉淀和余水的排出。
步骤七,地基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d,选择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
S2d,垂直设置排水管道;
S3d,使用塑料膜使得排水管道密封;
S4d,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当抽真空时,先后在地表砂垫层以及竖直方向的排水管道内逐步形成负压,使得土体内部与排水管道、垫层之间形成压差,压差作用下,土体空隙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从而实现真空预压。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水文历史信息计算设计水位;
步骤二,抛投基岩;
步骤三,取土围堰;
步骤四,吹填量计算;
步骤五,吹填施工;
步骤六,吹填控制;
步骤七,地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先根据水文历史信息包括最高高潮位、最低低潮位、平均高潮位、平均低潮位、平均潮差和平均潮面,然后根据水温历史信息计算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和极端低水位;设计高水位:在海岸港和潮汐作用明显的河港,设计高水位是采用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当有历时潮位资料统计累积频率统计资料时,也可采用多年历时累积频率1%的潮位为设计高水位;在汛期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河口港,应采用多年历时1%的潮位为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在海岸港和潮汐作用明显的河口港,设计低水位采用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简称低潮90%;当有历时资料统计累积频率时,也可采用历时累积频率98%的潮位;在汛期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河港,应采用多年历时98%的潮位为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应采用重现期50年的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应采用重现期50年的极值低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S1a,采用自航驳配皮带机进行水上抛投中粗砂垫层;
S2a,采用打板船水上施工,塑料排水板与砂垫层抛填的流水步距控制在300m;
S3a,采用定位船舶配合人工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时事先绑扎沙袋,以便格栅沉入水底,将土工格栅固定后立刻进行中粗砂抛投镇压,防止浮起;
S4a,采用水上抛投的方式进行开山石抛填;
S5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挖掘机抛填的方式进行护脚以及垫层块石的抛填,可以理解的,在抛投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抛投量,有条件的还需要派遣潜水员进行水底查看,确定抛投是否合格;
S6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挖掘机乘着高潮期间抛投破面垫层块石,当低潮时待抛投物露出水面后由挖掘机整理块石,以便形成设计结构;
S7a,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挖掘机进行二片式垫层和碎石垫层的抛投;
S8a,位于基岩平台以下部位的采用平板方驳船配合吊机的方式进行安装护面块体的安装,位于基岩平台以上的采用汽车吊进行安装;
S9a,浇筑挡浪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距离岛礁1.5公里处按照9m的取土厚度进行取土,以备吹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包括以下步骤:
S1b,安装大型绞吸船,绞吸船前端通过耳轴与船体相连可俯仰的桥梁,桥梁前端安装绞刀,绞刀内部的水下泵机通过桥梁中管路与机舱内的舱内泵机连接,当泵机内叶片高速旋转时,管路内产生真空压力将被绞刀卷起的泥浆吸入,再通过与船体连接的排泥管路送至围堰区域;
S2b,绞吸船采用扇形挖泥工艺,工作时,船体后端的钢柱深插入海底,桥梁以此为轴心左右往复摆动,配合绞刀自身旋转,绞吸船的钢柱台车实现船体施工时的前移,通过船体前部两侧专用锚杆以及锚机的收放实现船体左右摆动;
S3b,通过陆地疏浚管口使得泥浆流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包括以下步骤:
S1c,在围堰外周设置泄水口;
S2c,在泄水口处安装水门,水门结构形式采用钢箱式,排水管采用直径为800mm的钢管,每座水门设置有多跟排水管,水门的底标高于低潮位以上,排水管长度根据围堰宽度决定;
S3c,吹填开始时在水门的钢箱前放置闸板,并随着吹填水位的升高而加高,保持高于水面20cm的水平,直至吹填结束;
S4c,吹填开始后在吹填区建立防污屏,使得泄水变得较为澄清;
S5c,从远端逐渐箱泄水口包围的方式进行吹填推进,便于泥浆的沉淀和余水的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包括以下步骤:
S1d,选择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
S2d,垂直设置排水管道;
S3d,使用塑料膜使得排水管道密封;
S4d,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
CN201911180556.2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Pending CN112302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556.2A CN112302041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556.2A CN112302041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2041A true CN112302041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0556.2A Pending CN112302041A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204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523A (zh) * 2007-08-14 2008-05-07 上海远舟港湾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自航式绞耙挖泥船及其使用方法
CN101265701A (zh) * 2007-03-16 2008-09-17 张伯谦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CN203834440U (zh) * 2014-04-01 2014-09-17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吹填区可调式泄水口
CN106193169A (zh) * 2016-08-22 2016-12-07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近极限挖深施工方法
CN106193161A (zh) * 2016-08-22 2016-12-07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船码头前沿超近距疏浚施工方法
CN107299628A (zh) * 2017-05-24 2017-10-27 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流失控制施工工艺
CN109083099A (zh) * 2018-08-28 2018-12-25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围填海陆域形成的施工方法
CN109113020A (zh) * 2018-08-28 2019-01-01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海港防波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701A (zh) * 2007-03-16 2008-09-17 张伯谦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CN101173523A (zh) * 2007-08-14 2008-05-07 上海远舟港湾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自航式绞耙挖泥船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34440U (zh) * 2014-04-01 2014-09-17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吹填区可调式泄水口
CN106193169A (zh) * 2016-08-22 2016-12-07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近极限挖深施工方法
CN106193161A (zh) * 2016-08-22 2016-12-07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船码头前沿超近距疏浚施工方法
CN107299628A (zh) * 2017-05-24 2017-10-27 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流失控制施工工艺
CN109083099A (zh) * 2018-08-28 2018-12-25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围填海陆域形成的施工方法
CN109113020A (zh) * 2018-08-28 2019-01-01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海港防波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德芹 等: "《土木工程概论》", 30 September 2014, 冶金出版社 *
黄彬: "泉州湾秀涂人工岛总体设计", 《水运工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830C (zh) 湖泊陡坎沿岸水域基底修复方法
CN109056694B (zh) 一种剪切增压联合真空预压处理吹填土的方法
JP5723872B2 (ja) 防潮堤内の干拓地造成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施設構造
CN113957913A (zh) 一种膜袋充砂结合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CN103374900B (zh) 建设于淤泥质地基上的重力式码头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05791B (zh) 软土地基中土方开挖方法
CN109137943B (zh) 一种围填海的土方填筑施工工艺
CN104314092A (zh) 一种置换法沉井施工方法
CN211113444U (zh)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结构
CN112962525B (zh) 一种疏浚土充灌筑堤结构及其充灌袋筑堤方法
CN104060573B (zh) 珊瑚岛上快速筑堤方法
CN202626934U (zh) 建设于淤泥质地基上的重力式码头
CN112663558A (zh) 一种内河港池中风化岩开挖施工工艺
CN108951540B (zh) 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
CN104612128B (zh) 适用于水下淤泥环境的真空预压加固施工方法
CN111851546A (zh) 一种深基坑施工疏干井封闭降水的施工方法
CN112302041A (zh) 一种入海口基岩型生态岛礁建设方法
CN110185051A (zh) 深窄基坑开挖施工排水方法
CN109610465B (zh) 超大面积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KR101367848B1 (ko) 간척지의 제염촉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염공법
Ford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the Plover Cove Water Scheme.
CN208815550U (zh) 一种富水粉土地层降水与回灌施工系统
KR100429370B1 (ko) 토목섬유를 이용한 호안 제체 축조를 위한 수중과 지상단위 재하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축조방법
DE202010007757U1 (de) Unterwasserfundamentbagger
CN111827198A (zh) 一种潮汐湖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控水换填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