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4059A - 容器盖及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盖及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4059A
CN112294059A CN201910667482.9A CN201910667482A CN112294059A CN 112294059 A CN112294059 A CN 112294059A CN 201910667482 A CN201910667482 A CN 201910667482A CN 112294059 A CN112294059 A CN 112294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art
drinking
drinking nozzle
lower cov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7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峰
赵伟
赵广鲁
张士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74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4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4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4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05Drinking glasses or vessels
    • A47G19/2266Means for facilitating drinking, e.g. for infants or invalids
    • A47G19/2272Means for facilitating drinking, e.g. for infants or invalids from drinking glasses or cups comprising lids or cov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盖及容器,包括,下盖部,具有出水口;饮嘴,与下盖部安装,饮嘴能够相对下盖部运动,以打开或封闭出水口;上盖部安装于下盖部,且上盖部能够相对下盖部转动;防尘部,与上盖部和下盖部之中的一者活动连接,防尘部用于盖合饮嘴;其中,上盖部相对下盖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饮嘴运动至打开出水口,且饮嘴继续运动至抵顶防尘部张开而打开饮嘴;上盖部相对于下盖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饮嘴运动至缩回下盖部内并封堵出水口,防尘部复位至盖合饮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本发明提供的容器盖及容器,能够实现饮嘴的自动隐藏和伸出,保证了饮嘴使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容器盖及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杯,杯体和杯盖的配合形式有多种,有可拆卸的杯体和杯盖配合形式、杯体与杯盖一体式、或者铰链连接的弹盖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而现有的杯体与杯盖配合的形式、无论是一体式还是可拆卸的形式,在使用时,为了方便饮水,通常设计有单独适合饮水的饮嘴。该饮嘴在使用时能够从杯盖内弹出,不使用时弯折隐藏入杯盖内,而在此反复的使用过程中,饮嘴需要的弯折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状态,容易造成饮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盖及容器,能够实现饮嘴的自动隐藏和伸出,保证了饮嘴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盖,包括,
下盖部,所述下盖部具有出水口;
饮嘴,所述饮嘴与所述下盖部安装,所述饮嘴能够相对所述下盖部运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出水口;
上盖部,所述上盖部安装于所述下盖部,且所述上盖部能够相对所述下盖部转动;
防尘部,与所述上盖部和所述下盖部之中的一者活动连接,所述防尘部用于盖合所述饮嘴;
其中,所述上盖部相对所述下盖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饮嘴运动至打开所述出水口,且所述饮嘴继续运动至抵顶所述防尘部张开而打开所述饮嘴;
所述上盖部相对于所述下盖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饮嘴运动至缩回所述下盖部内并封堵所述出水口,所述防尘部复位至盖合所述饮嘴;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饮嘴与所述上盖部或所述下盖部配合形成丝杆结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饮嘴为管状结构,其外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上盖部或所述下盖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盖部包括旋转操作件和中间盖;
所述中间盖套接于所述饮嘴,所述中间盖的内壁和所述饮嘴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所述旋转操作件与所述中间盖固定连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饮嘴上还设有止挡环;
所述止挡环置于所述饮嘴外壁,所述止挡环位于所述上盖部和所述下盖部之间,且所述止挡环能够随所述饮嘴运动至与所述上盖部相互止挡,以防止所述饮嘴脱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尘部包括翻转件;
所述翻转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上盖部,所述翻转件置于所述饮嘴上方,所述饮嘴向上运动推动所述翻转件转动至所述饮嘴伸出外露于所述上盖部;
所以饮嘴向下运动缩回至所述上盖部下方时,所述翻转件转动回落复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盖部还设有滑动件,所述翻转件枢转连接所述滑动件;
所述饮嘴上还设有推动片;
所述推动片和所述滑动件设有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所述推动片的所述顶抵斜面随着所述饮嘴运动至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顶抵斜面相互抵顶,进而推动所述滑动件沿径向滑动。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上盖部和所述滑动件连接,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动件复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翻转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
所述饮嘴向上运动推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翻转,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的相对端相互抵接以盖合在所述饮嘴上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件及两个复位件;
所述饮嘴上套设有两个推动片;
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上盖部,且每一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斜面;
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上盖部和所述滑动件连接;
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所述推动片上设有与对应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斜面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
所述推动片随着所述饮嘴运动时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容器,包括,
容器体;
容器盖,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容器体,所述容器盖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盖,该容器盖包括,下盖部,下盖部具有出水口;饮嘴,饮嘴与下盖部安装,饮嘴能够相对下盖部运动,以打开或封闭出水口;上盖部,上盖部安装于下盖部,且上盖部能够相对下盖部转动;防尘部,与上盖部和下盖部之中的一者活动连接,防尘部用于盖合饮嘴;其中,上盖部相对下盖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饮嘴运动至打开出水口,且饮嘴继续运动至抵顶防尘部张开而打开饮嘴;上盖部相对于下盖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饮嘴运动至缩回下盖部内并封堵出水口,防尘部复位至盖合饮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具体的,容器盖主要通过上盖部、下盖部、防尘部和饮嘴组成,饮嘴置于下盖部的容腔内。使用时,手动驱动上盖部相对下盖部沿第一方向转动,饮嘴运动,饮嘴的上端部与防尘部配合,防尘部在饮嘴推力的作用下,防尘部打开,此时饮嘴至少部分从下盖部的容腔内伸出,饮嘴无法封堵出水口,使出水口与饮嘴连通,内部的液体经过出水口从饮嘴流出。不需要取用容器内的液体时,手动驱动上盖部相对下盖部沿第二方向转动,饮嘴向下运动,饮嘴逐渐下降,进入下盖部的容腔内,随着饮嘴的下降,饮嘴对防尘部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甚至消失,防尘部自动复位,以盖合饮嘴。同时,饮嘴的下端部封堵出水口,饮嘴与出水口断开,此种状态下,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饮嘴流出,且饮嘴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干净卫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上述容器盖,该容器与上述中的容器盖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容器闭合状态下剖面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容器打开状态且推动片推动滑动组件运动前剖面主视图;
图4中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容器打开且推动片推动滑动组件运动状态下剖面主视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容器打开且推动片推动滑动组件运动后,翻转板复位状态剖面主视图;
图8为图7中D部分放大图;
图9为容器盖爆炸图;
图10为滑动组件爆炸图。
图标:
1-容器体;
2-容器盖;
21-下盖部;
211-底盖;
212-凹槽;
213-第二腔体;
214-第一腔体;
22-上盖部;
221-旋转操作件;
222-中间盖;
23-饮嘴;
231-通孔;
232-第一螺纹;
24-防尘部;
241-翻转件;
242-滑动件;
243-复位件;
244-推动片;
245-顶抵斜面;
246-弹性件;
25-密封部;
251-密封挡块;
252-止挡环;
26-限位件;
27-第一空腔;
28-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体1,具有内腔,容器盖2,与容器体1配合,用于打开或盖合容器体1,容器盖2具有出水口3,出水口3与内腔连通。该容器可以为水杯,也可以为盛放其他饮品的饮料杯,甚至蒸煮杯、咖啡杯,容器体1与容器盖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可拆卸连接,均能够适用于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容器包括容器体1和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容器盖2,容器盖2上的出水口3对应于容器体1的内腔,用于将内腔的液体从出水口3导出。其中,容器盖2包括,下盖部21,下盖部21具有出水口3;饮嘴23,饮嘴23与下盖部21安装,饮嘴23能够相对下盖部21运动,以打开或封闭出水口3;上盖部22,上盖部22安装于下盖部21,且上盖部22能够相对下盖部21转动;防尘部24,与上盖部22和下盖部21之中的一者活动连接,防尘部24用于盖合饮嘴23;其中,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饮嘴23运动至打开出水口3,且饮嘴23继续运动至抵顶防尘部24张开而打开饮嘴23;上盖部22相对于下盖部2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饮嘴23运动至缩回至下盖部21并封堵出水口3,防尘部24复位至盖合饮嘴23;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其中,上盖部22与下盖部21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为凸起和凹槽的卡接,凸起能够在凹槽内运动,也可以为导轨滑块相对滑动的配合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上盖部22能够相对下盖部21具有正反两个方向的转动即可(即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方向的转动)。另外,在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转动过程中,饮嘴23优选设置为沿容器盖2的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容器盖2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上盖部22转动形成的转动平面与容器盖2的高度方向垂直。
具体的,饮嘴23向下运动时,靠近出水口3端的饮嘴23即饮嘴23下端部向出水口3方向靠近,至封堵出水口3,处于未使用状态。饮嘴23向上运动时,远离出水口3端的饮嘴23即饮嘴23的上端部向远离出水口3方向靠近,在此运动过程中,饮嘴23与防尘部24抵接,至推动防尘部24打开,饮嘴23从防尘部24伸出,处于使用状态,使用者能够通过饮嘴23使用容器体1内的液体。
使用时,手动驱动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沿第一方向转动,饮嘴23向上运动而远离出水口3,从而打开出水口3,使出水口3与饮嘴23连通。且此时,饮嘴23的上端部与防尘部24配合,防尘部24在饮嘴23推力的作用下,防尘部24打开,此时饮嘴23至少部分从下盖部21的容腔内伸出,以方便喝水。不需要取用容器内的液体时,手动驱动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沿第二方向转动,饮嘴23向下运动,饮嘴23逐渐下降,进入下盖部21的容腔内,随着饮嘴23的下降,饮嘴23对防尘部24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甚至消失,防尘部24自动复位,以盖合饮嘴23。同时,饮嘴23的下端部封堵出水口3,饮嘴23与出水口3断开,此种状态下,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饮嘴23流出,且饮嘴23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干净卫生,采用饮嘴23升降的形式来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运动稳定性较好,不易导致饮嘴23的损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下盖部21具有容腔,上盖转22动连接于下盖部21,且覆盖容腔,并且与防尘部24配合。容器盖2通过上盖部22、下盖部21和防尘部24围成容纳腔,饮嘴23置于容纳腔内。这样,通过控制饮嘴23的运动,控制容纳腔的启闭。饮嘴23在打开出水口3时,饮嘴23随之控制防尘部24开启,容纳腔打开,饮嘴23在封堵出水口3时,饮嘴23取消对防尘部24的控制,使容纳腔闭合,形成饮嘴23置于容纳腔内的密闭空间。以此能够保证饮嘴23在未使用状态下的更好的防尘效果。
更为具体的,如图9所示,饮嘴23与上盖部22或下盖部21配合形成丝杆结构。其中,饮嘴23为管状结构,该丝杆结构可以为,在饮嘴23外壁设有第一螺纹232,上盖部22或下盖部21设有与第一螺纹232相配合的第二螺纹。螺纹配合形成的丝杆结构,其运动稳定性更好,有利于对饮嘴23升降控制的牢靠性。并且通过饮嘴23与上盖部22和下盖部21中的一者转动连接的形式,使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转动时,饮嘴23能够与其中的一者配合,使饮嘴23在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转动过程中上升或下降。实现饮嘴23的自动隐藏或伸出,保证了饮嘴23在使用时能够直接从防尘部24伸出,在不使用时,饮嘴23能够直接返回容纳腔内,防尘部24自动关闭,以封闭出水口,同时防止饮嘴23污染。并且饮嘴2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会受外力发生变形,提高了饮嘴23的使用寿命。
而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简单且稳定的结构配合形式,实现饮嘴23的升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将饮嘴23与上盖部22连接。具体的,上盖部22包括旋转操作件221和中间盖222;中间盖222套接于饮嘴23,中间盖222的内壁和饮嘴23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旋转操作件221与中间盖222固定连接,且旋转操作件221与下盖部21转动连接。
本申请中还包括止挡环252,止挡环252置于饮嘴23外壁,且止挡环252位于上盖部22和下盖部21之间,且止挡环252能够随饮嘴23运动至与上盖部22相互止挡,以防止饮嘴23脱落。更为具体的,止挡环252位于中间盖222的下方,且止挡环252能够随饮嘴23运动至与中间盖222的下端面相互止挡。止挡环252位于饮嘴23的下端;止挡环252置于出水口3上方,止挡环252用于启闭出水口3。具体的,止挡环252位于饮嘴23的下端指的是靠近容纳腔底部的一端,并且,止挡环252被限制于中间盖222和下盖部23的底面之间的部分,在饮嘴23的升降过程中,该止挡环252的运动空间被限制于此部分。其中,止挡环252的设置,一方面,止挡环252在随饮嘴23运动的过程中,用于封堵或打开出水口3,以实现出水口3的启闭;另一方面,止挡环252由于被限制在只能在中间盖222和下盖部23之间运动,所以在饮嘴23运动的过程中,对饮嘴23起到了移动距离的限制,避免饮嘴23脱离容器盖。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止挡环252及相应配合结构的设计,只是本申请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在饮嘴23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结构,在固定块外壁包覆密封圈,只要能够保证该结构能够在起到随着饮嘴23的升降启闭出水口3的同时,能够避免饮嘴23脱离原来的升降轨迹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另外,止挡环252具有滑块,下盖部21的侧壁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形式,在保证移动过程中配合部分的密封效果的同时,减小了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具有一定的限位功能,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节约用力。滑块与滑轨的配合形式,只是本申请中的一种优选方案,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上述效果的结构,如凸起、凹槽的配合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如图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旋转操作件221与中间盖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形式,防尘部24置于旋转操作件221上,中间盖222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空腔27和第二空腔28,第二空腔28位于第一空腔27下方,中间盖222与下盖部21转动连接,饮嘴23与中间盖222转动连接。通过中间盖222将容纳腔分隔,利用中间盖222对饮嘴23配合连接,在容纳腔内实现对饮嘴23的作用,节省空间。
在饮嘴23运动的过程中,止挡环252置于第二空腔28,止挡环252在第二空腔28内的运动用于封堵出水口3。更为具体的,第二空腔内还设有密封挡块251,密封挡块251与饮嘴23配合,用于封堵饮嘴23。密封挡块251和止挡环252用于分别封堵饮嘴23和出水口3,避免了出水口3和饮嘴23的直接对应设计,以降低加工的难度。并且,分别封堵的形式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密封的稳定性,避免其中一个的损坏,而造成容器密封的直接失效,提高了使用的安全系数。
更为具体的,下盖部21包括底盖211;密封挡块251固定于底盖211,且密封挡块251置于饮嘴23的下方,饮嘴23运动至与密封挡块251抵接,以封堵饮嘴23。出水口3置于底盖211且不与密封挡块251干涉,止挡环252固定于饮嘴23外壁;止挡环252将第二空腔28分隔成第一腔体214和第二腔体213,止挡环252随饮嘴23的运动能够改变第一腔体214和第二腔体213的容积,饮嘴23和出水口3均与第二腔体213连通;饮嘴23的下端部与密封挡块251抵接时(即第一腔体214容积最大、第二腔体213的容积最小时),密封挡块251封堵饮嘴23的通孔231,且止挡环252与底盖211抵接,以封堵出水口3;饮嘴23远离密封挡块251、止挡环252远离底盖211时(即第二腔体213容积最大、第一腔体214容积最小时),出水口3与通孔231导通,液体能够从出水口3进入第二腔体213,且第二腔体213内的液体能够从通孔231流出。底盖211具有凹槽212,出水口3为多个,且绕凹槽212环形排布于底盖211上,密封挡块251置于凹槽212内,且其横截面呈伞状结构。
其中,形成的第二腔体213仅存在出水口3和饮嘴23的通孔231两处连通,当两者均封堵时,第二腔体213为密闭的空腔。限位件26置于中间盖222;止挡环252与限位件26相抵时,限制饮嘴23向上运动。限位件26凸出于中间盖222且置于第一腔体214,第二腔体213容积最大时,止挡环252与限位件26抵接。在使用过程中,打开出水口3时,饮嘴23上升,止挡环252随着饮嘴23上升,使出水口3打开,且饮嘴23的下端远离密封挡块251,饮嘴23的通孔231与第二腔体213连通,第二腔体213的两端通过饮嘴23和出水口3连通,第一腔体214的容积变小,至止挡环252与限位件26抵接时,饮嘴23无法继续运动,饮嘴23长度达到了能够饮用的需求,实现内腔的液体从饮嘴23流出,方便用户的使用。在闭合时,饮嘴23下降,防尘部24随之自动复位,止挡环252向出水口3靠近,饮嘴23向密封挡块251靠近,至相互抵接,以实现密封配合。
为了保证对饮嘴23更好的密封效果,靠近饮嘴23一侧的密封挡块251的面具有弧形面,沿容器盖2的高度方向,弧形面的投影覆盖通孔231的横截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图4、图6、图8和图9所示,防尘部24包括翻转件241;翻转件241转动连接于上盖部22,翻转件241置于饮嘴23上方,饮嘴23向上运动推动翻转件241转动至饮嘴23伸出外露于上盖部22,并形成开口;饮嘴23向下运动缩回至下盖部22下方时,翻转件241转动回落复位,并封堵开口。通过翻转件241转动连接于旋转操作件221(上盖部22的一部分)的形式,在饮嘴23上升时,推动翻转件241自动翻转,以实现饮嘴23从旋转操作件221的伸出,饮嘴23下降时,自动复位,将饮嘴23包覆于密闭的容纳腔内,从而实现对饮嘴23的防尘效果,干净卫生。
具体的,为了保证开口打开和闭合的效果,通过带动翻转件241的转动以实现开口的启闭的同时,通过设计相应的驱动部,在饮嘴23推动翻转件241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驱动部的动作以更好的打开或封堵开口。其中,驱动部的具体结构为,驱动部包括推动片244和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上盖部22的滑动件242,翻转件241枢转连接滑动件242;饮嘴23上还设有推动片244;推动片244和滑动件242设有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245,推动片244的顶抵斜面245随着饮嘴23运动至与滑动件242的顶抵斜面245相互抵顶,进而推动滑动件242沿径向滑动。还包括复位件243,复位件243与上盖部22和滑动件242连接,在复位件243的作用下,带动滑动件242复位。
为了提高翻转件241翻转时的转动效果,减少饮嘴23打开的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翻转件2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饮嘴23向上运动推动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翻转,以形成开口,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的相对端相互抵接以盖合在饮嘴23上方,以闭合开口。
更为具体的,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在饮嘴23推动其翻转的同时,两者也可以通过驱动部相互远离。通过两个翻转板的设计,在饮嘴23上升时,能够推动两者共同翻转的同时,两个翻转板能够在旋转操作件221上相互远离。而其相互远离或靠近的动作是通过驱动部实现。
其中,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组件及两个复位件243,滑动组件包括滑动件242,滑动件也相应设置两个;饮嘴23上套设有两个推动片244;滑动件242滑动连接于上盖部22,且每一滑动件242上设有斜面;复位件243与上盖部22和滑动件242连接;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分别转动连接滑动件242,推动片244上设有与对应滑动件242的斜面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245;推动片244随着饮嘴23运动时用于推动滑动件242运动,以使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具体的,推动片244置于第一空腔27,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旋转操作件221。在旋转操作件221上滑动连接滑动组件,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组件上相对的面分别转动连接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两个滑动组件沿同一直线运动,在饮嘴23推动两个翻转板翻转时,两个滑动组件滑动方向相反。其中,在饮嘴23上设置的推动片244,能够随着饮嘴23的运动而运动,推动片244上升过程中能够与滑动组件配合,以推动两个滑动组件相互远离。
更为具体的,滑动件242分别枢转连接于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滑动件242和旋转操作件221之间通过复位件243连接,推动片244和滑动件242设有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245,推动片244的顶抵斜面245随着饮嘴23运动至与滑动件242的顶抵斜面245相互抵顶,进而推动滑动件242沿径向滑动。饮嘴23推动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翻转过程中,推动片244与滑动件242的顶抵斜面245相互抵接,且在推动片244持续运动的作用下,推动两个滑动件243相互远离。其中,滑动件243与旋转操作件221的滑动连接,可以为导轨和滑块的配合形式,也可以为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滑动件243置于容纳腔内的一侧设有突出的固定部,固定部置于靠近滑动件243和翻转板转动连接的位置,滑动件242的顶抵斜面245置于固定部,在固定部和旋转操作件221侧壁之间设置该复位件243,复位件243为具有变形能力的弹性连接件,可以为弹簧或橡胶弹簧,通过其自身的压缩变形能够使滑动件243部分滑出旋转操作件221。
如图10所示,还包括弹性件246,在弹性件246的作用下,弹性件246用于将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复位。即在第一腔体214和第二腔体213中的任一者容积处于最大时,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相对滑动件242无翻转,均与旋转操作件221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弹性件246的设计能够使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在两者之间相距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时,翻转板相对滑动组件无翻转。该弹性件246可以为弹性胶圈,套接在翻转板和滑动组件转动连接处,以实现翻转板翻转一定角度后使其复位。
具体的,容器盖2处于闭合状态下,饮嘴23置于密闭的容纳腔内,饮嘴23与出水口3之间断开,防尘部24遮挡饮嘴23。在需要饮用容器体1内的液体时,旋转上盖部22,在上盖部22相对下盖部21转动的过程,饮嘴23与中间盖222的螺纹配合使饮嘴23上升,饮嘴23的下端远离密封挡块251,止挡环252随着饮嘴23远离底部的出水口3,第二腔体213逐渐增大,且使出水口3和饮嘴23均与第二腔体213连通,从而使容器体1内的液体经出水口进入第二腔体213,在由第二腔体213经由饮嘴23流出。在饮嘴23上升的过程中,饮嘴23带动其上的推动片244同时上升,饮嘴23的上端推动翻转件241转动的同时,推动片244与配合面245抵接,而由于配合面245为倾斜面,随着推动片244的继续上升,推动片244在配合面245上运动,并推动滑动件242相互远离。在中间盖222的作用下,饮嘴23上升到固定位置时,饮嘴23伸出预设的长度,推动片244上升到固定位置,推开两个滑动件242至固定距离,在复位件246的作用下,翻转件241复位,与旋转操作件221处于同一平面,即可进行饮水。翻转件241在饮嘴23上升到一定距离后能够复位的设计,使用者能够更方便的从饮嘴23饮水,不会受到翻转板的干涉,同时,打开后翻转板的复位能够使饮嘴23上升的距离更小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从饮嘴23处饮水,使内部的预留空间减少,减小容器盖2的体积,便于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盖部(21),所述下盖部(21)具有出水口(3);
饮嘴(23),所述饮嘴(23)与所述下盖部(21)安装,所述饮嘴(23)能够相对所述下盖部(21)运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出水口(3);
上盖部(22),所述上盖部(22)安装于所述下盖部(21),且所述上盖部(22)能够相对所述下盖部(21)转动;
防尘部(24),与所述上盖部(22)和所述下盖部(21)之中的一者活动连接,所述防尘部(24)用于盖合所述饮嘴(23);
其中,所述上盖部(22)相对所述下盖部(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饮嘴(23)运动至打开所述出水口(3),且所述饮嘴(23)继续运动至抵顶所述防尘部(24)张开而打开所述饮嘴(23);
所述上盖部(22)相对于所述下盖部(2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饮嘴(23)运动至缩回所述下盖部(21)内并封堵所述出水口(3),所述防尘部(24)复位至盖合所述饮嘴(23);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嘴(23)与所述上盖部(22)或所述下盖部(21)配合形成丝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嘴(23)为管状结构,其外壁设有第一螺纹(232),所述上盖部(22)或所述下盖部(21)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232)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22)包括旋转操作件(221)和中间盖(222);
所述中间盖(222)套接于所述饮嘴(23),所述中间盖(222)的内壁和所述饮嘴(23)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所述旋转操作件(221)与所述中间盖(2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嘴(23)上还设有止挡环(252);
所述止挡环(252)置于所述饮嘴(23)外壁,所述止挡环(252)位于所述上盖部(22)和所述下盖部(21)之间,且所述止挡环(252)能够随所述饮嘴(23)运动至与所述上盖部(22)相互止挡,以防止所述饮嘴(23)脱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部(24)包括翻转件(241);
所述翻转件(241)转动连接于所述上盖部(22),所述翻转件(241)置于所述饮嘴(23)上方,所述饮嘴(23)向上运动推动所述翻转件(241)转动至所述饮嘴(23)伸出外露于所述上盖部(22);
所以饮嘴(23)向下运动缩回至所述上盖部(22)下方时,所述翻转件(241)转动回落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22)还设有滑动件(242),所述翻转件(241)枢转连接所述滑动件(242);
所述饮嘴(23)上还设有推动片(244);
所述推动片(244)和所述滑动件(242)设有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245),所述推动片(244)的所述顶抵斜面(245)随着所述饮嘴(23)运动至与所述滑动件(242)的所述顶抵斜面(245)相互抵顶,进而推动所述滑动件(242)沿径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243),所述复位件(243)与所述上盖部(22)和所述滑动件(242)连接,在所述复位件(243)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动件(242)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2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
所述饮嘴(23)向上运动推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翻转,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的相对端相互抵接以盖合在所述饮嘴(23)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件(242)及两个复位件(243);
所述饮嘴(23)上套设有两个推动片(244);
所述滑动件(242)滑动连接于所述上盖部(22),且每一所述滑动件(242)上设有斜面;
所述复位件(243)与所述上盖部(22)和所述滑动件(242)连接;
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242),所述推动片(244)上设有与对应所述滑动件(242)的所述斜面相互配合的顶抵斜面(245);
所述推动片(244)随着所述饮嘴(23)运动时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242)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11.一种容器,包括,
容器体(1);
容器盖(2),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容器体(1);
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2)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2)。
CN201910667482.9A 2019-07-23 2019-07-23 容器盖及容器 Pending CN112294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482.9A CN112294059A (zh) 2019-07-23 2019-07-23 容器盖及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482.9A CN112294059A (zh) 2019-07-23 2019-07-23 容器盖及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4059A true CN112294059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2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7482.9A Pending CN112294059A (zh) 2019-07-23 2019-07-23 容器盖及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40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6534U (zh) 容器盖及容器
CN112294059A (zh) 容器盖及容器
CN106073489B (zh) 水壶
CN205658732U (zh) 一种单手操作杯的杯盖及杯子
CN210748779U (zh) 泡茶容器
CN210095363U (zh) 可半自动开启的水具盖及水具
CN216060189U (zh) 一种液体容器
CN209840186U (zh) 燃气灶
CN219720505U (zh) 一种气液分离出水壶塞
CN213909598U (zh) 一种容器盖和容器
CN107713619B (zh) 便捷开合式杯盖及保温杯
CN212972720U (zh) 一种容器
CN102349793B (zh) 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
CN219289172U (zh) 一种具有上盖开合结构的杯盖及杯子
CN206252318U (zh)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CN216797337U (zh) 一种饮水机
CN219556604U (zh) 随行杯
CN219525049U (zh) 一种多向开盖茶水桶结构
CN220683336U (zh) 一种新型糖果包装盒
CN219845987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16675464U (zh) 一种便携式气泡水机
CN204971000U (zh) 一种便携式调味器
CN217592494U (zh) 一种水杯盖及水杯
CN210748787U (zh) 泡茶容器
CN214387071U (zh) 一种容器盖和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