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3322A -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3322A
CN112293322A CN202011348527.5A CN202011348527A CN112293322A CN 112293322 A CN112293322 A CN 112293322A CN 202011348527 A CN202011348527 A CN 202011348527A CN 112293322 A CN112293322 A CN 112293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imp
pond
water
breeding method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5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hew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hew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hew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hew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85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3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3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3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寒潮来临前收集当年对虾作为亲虾,采用人工池配套加温、曝气和排灌设备,虾池消毒后,经至少10d暴晒,注入清爽的塘水或江河水,并密封进水口,调节水质至合格为止,虾体消毒后即可入池,池内混养1‑2尾肉食性鱼类,并设置附着物,以增加虾体栖息空间及模拟栖息环境,同时严格控制水温、水质,越冬后挑选生长较好较快,经过检疫不带特定病原或寄生虫的虾体过塘培育;过塘后培育3‑4个月养殖到35‑40g/尾时,即可选育出良种亲虾;采用将虾体进行越冬培育,同时在虾池内放养几条肉食性鱼类,利用鱼虾混养的共生共养特性,在严格控温的培育环境下,实现了对于具有较强越冬能力的虾种的选育。

Description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囊对虾,又称日本对虾,别名车虾、斑节虾、竹节虾,原产日本、中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主要在日本列岛、南非红海、阿拉伯湾、孟加拉湾等海区,以日本的沿海数量最多。我国江苏以南沿海也有少量分布。
日本囊对虾形态美观,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其对生存环境要求,特别是水温,较为苛刻,在北方养殖时难以越冬,因此育种工作困难重重。
经过长期研究,技术人员发现,日本囊对虾和某些鱼类进行混养时,能够通过某种较为复杂的共生共养特性和原理,能够大幅降低患病死亡的概率,同时产量和产率也有较大的提高。
因此,如何利用日本囊对虾的这种生长特性选育越冬能力强的良种亲虾成为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越冬能力的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虾的选择,于寒潮来临前收集当年对虾作为亲虾,要求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格健壮,体色鲜艳,活动力强的成熟个体,其中雌虾规格为45-55尾/kg,雄虾规格为25-35尾/kg;
S2入池前准备,采用人工池配套加温、曝气和排灌设备,人工池面积250-350平米,虾池彻底清污消毒;消毒后,经至少10d暴晒,注入清爽的塘水或江河水,并密封进水口,注水0.8-1m,调节水质至合格为止,虾体消毒后即可入池;
S3越冬培育,池内混养1-2尾肉食性鱼类,并设置附着物,以增加虾体栖息空间及模拟栖息环境,同时严格控制水温、水质,越冬期水温保持在20-22度,每日定时投喂,注意防病治病,做好管理日记;
S4过塘选育,越冬后挑选生长较好较快,经过检疫不带特定病原或寄生虫的虾体过塘培育;过塘后培育3-4个月养殖到35-40g/尾时,即可选育出良种亲虾以繁育虾苗。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亲虾的培育,采用健康虾体和肉食性鱼类混养的方式进行。
更进一步优选的,肉食性鱼类为乌塘鳗。
更进一步优选的,混养方式中,虾体的放苗密度为4万尾/亩,虾体放苗半个月后进行肉食鱼类放苗,肉食鱼类的放苗密度为1千尾/亩。
更进一步优选的,混养养殖期间水温为25-31度,盐度为17-22。
更进一步优选的,混养养殖期间,每日分别于18:00和23:00投喂虾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总质量的5-6%,每日于10:00投喂鱼饲料,日投喂量为鱼总质量的5-6%。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1中,亲虾的收集时间为10月底至11月中旬。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1中,雌虾和雄虾比例为3:1。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2中,虾体的放养密度为25-35尾/平米,或以重量计算,0.5-0.7kg/平米。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3中,在虾池中设置网片、棕榈叶或竹枝,上层水面种养水葫芦或芦苇。
本发明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将虾体进行越冬培育,同时在虾池内放养几条肉食性鱼类,利用鱼虾混养的共生共养特性,在严格控温的培育环境下,实现了对于具有较强越冬能力的虾种的选育。
(2)本发明在越冬选育前,培育所用的亲虾选自鱼虾混养的对虾,其本身经过鱼虾混养的共生共养特性,具有较好的生命活力和抗逆能力,从而提高了对于具有较强越冬能力的虾种的选育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亲虾的培育,采用健康虾体和乌塘鳗混养的方式进行;其中,虾体的放苗密度为4万尾/亩,虾体放苗半个月后进行肉食鱼类放苗,肉食鱼类的放苗密度为1千尾/亩;混养养殖期间水温为25-31度,盐度为17-22;每日分别于18:00和23:00投喂虾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总质量的5-6%,每日于10:00投喂鱼饲料,日投喂量为鱼总质量的5-6%。日投喂量还应该根据对虾和乌塘鳗的生长、摄食、天气和水质情况调整。
S1亲虾的选择,于寒潮来临前的10月底至11月中旬收集当年对虾作为亲虾,要求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格健壮,体色鲜艳,活动力强的成熟个体,其中雌虾规格为45-55尾/kg,雄虾规格为25-35尾/kg;其中,雌虾和雄虾比例优选为3:1。
需要注意成虾的个体尺寸,如果个体过大,则成活率较低;个体太小,则怀卵率低,后代优势少。
S2入池前准备,采用人工池配套加温、曝气和排灌设备,虾池中每6-8平米放置一个曝气管,人工池面积250-350平米,虾池彻底清污消毒,可以采用大于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或用大于100mg/L的福尔马林浸泡,也可以使用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等消毒剂浸泡虾池;消毒后,经至少10d暴晒,注入清爽的塘水或江河水,并密封进水口,注水0.8-1m,调节水质至合格为止,虾体可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药浴3-5分钟进行消毒后即可入池。
其中,虾体的放养密度为25-35尾/平米,或以重量计算,0.5-0.7kg/平米。虾体放养密度过高,容易造成缺氧导致水质恶化,引起病害;密度过低,则不能充分利用水体有效空间,同时会造成养分富集,引起病害。
S3越冬培育,池内混养1-2尾乌塘鳗,并在虾池中设置网片、棕榈叶或竹枝,上层水面种养水葫芦或芦苇,以增加虾体栖息空间及模拟栖息环境,并减少同类相残情况的发生,同时给对虾提供了避险环境,避免乌塘鳗吃光虾池内虾体;另外还起到了遮光和净化水体的作用。
同时严格控制水温、水质,越冬期水温保持在20-22度。当水温降至22度以下时,应迅速覆盖虾池池面;若温度升高,受到温度刺激的亲虾,容易引起脱壳,刚脱壳的亲虾无防卫能力,经不起同类和鱼类侵袭,则会引起大量死亡。
每日定时投喂,注意防病治病,做好管理日记,一般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2-3%,每日投喂2-3次。保证饲料投喂量充足,以免同类争食或虾体饥饿致死,也切勿过量,避免污染水体。
S4过塘选育,越冬后挑选生长较好较快,经过检疫不带特定病原或寄生虫的虾体过塘培育;过塘后培育3-4个月养殖到35-40g/尾时,即可选育出良种亲虾以繁育虾苗。
采用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对虾的越冬存活率可以达到85%以上,且对虾虾种保持较高的生命活力和繁育能力,抱卵率能够达到9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亲虾的选择,于寒潮来临前收集当年对虾作为亲虾,要求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格健壮,体色鲜艳,活动力强的成熟个体,其中雌虾规格为45-55尾/kg,雄虾规格为25-35尾/kg;
S2入池前准备,采用人工池配套加温、曝气和排灌设备,人工池面积250-350平米,虾池彻底清污消毒;消毒后,经至少10d暴晒,注入清爽的塘水或江河水,并密封进水口,注水0.8-1m,调节水质至合格为止,虾体消毒后即可入池;
S3越冬培育,池内混养1-2尾肉食性鱼类,并设置附着物,以增加虾体栖息空间及模拟栖息环境,同时严格控制水温、水质,越冬期水温保持在20-22度,每日定时投喂,注意防病治病,做好管理日记;
S4过塘选育,越冬后挑选生长较好较快,经过检疫不带特定病原或寄生虫的虾体过塘培育;过塘后培育3-4个月养殖到35-40g/尾时,即可选育出良种亲虾以繁育虾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亲虾的培育,采用健康虾体和肉食性鱼类混养的方式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食性鱼类为乌塘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养方式中,虾体的放苗密度为4万尾/亩,虾体放苗半个月后进行肉食鱼类放苗,肉食鱼类的放苗密度为1千尾/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养养殖期间水温为25-31度,盐度为17-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养养殖期间,每日分别于18:00和23:00投喂虾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总质量的5-6%,每日于10:00投喂鱼饲料,日投喂量为鱼总质量的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亲虾的收集时间为10月底至11月中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雌虾和雄虾比例为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虾体的放养密度为25-35尾/平米,或以重量计算,0.5-0.7kg/平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虾池中设置网片、棕榈叶或竹枝,上层水面种养水葫芦或芦苇。
CN202011348527.5A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Pending CN112293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527.5A CN112293322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527.5A CN112293322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3322A true CN112293322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8527.5A Pending CN112293322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332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883A (zh) * 2015-04-07 2015-08-12 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 一种罗氏沼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5494189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尖吻鲈与日本囊对虾混养控制白斑综合症的方法
CN107279002A (zh) * 2017-07-03 2017-10-24 安徽嘉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氏沼虾良种苗繁育方法
CN107295990A (zh) * 2017-07-03 2017-10-27 安徽嘉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氏沼虾spf(无病毒)苗种繁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883A (zh) * 2015-04-07 2015-08-12 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 一种罗氏沼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5494189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尖吻鲈与日本囊对虾混养控制白斑综合症的方法
CN107279002A (zh) * 2017-07-03 2017-10-24 安徽嘉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氏沼虾良种苗繁育方法
CN107295990A (zh) * 2017-07-03 2017-10-27 安徽嘉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氏沼虾spf(无病毒)苗种繁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鹏飞: "《海水种养技术500问》", 30 September 2002, 金盾出版社 *
林瑶琼 等: "虾鱼混养模式下日本囊对虾选育新品系生长特性",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洪万树 等: "《中华乌塘鳢生物学与养殖技术》", 31 December 2016,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羊茜 等: "《罗氏沼虾这样养殖就赚钱》", 31 July 2016,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蔡强 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之二 南美白对虾亲虾良种选育技术", 《中国水产》 *
陈霞: "罗氏沼虾的亲虾选择及越冬培育", 《渔业致富指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552A (zh) 一年两茬曼氏无针乌贼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1755699A (zh) 细鳞鲑苗种培育方法
CN110537505A (zh) 一种拉萨裂腹鱼放流苗种培育方法
CN109699537B (zh) 一种花刺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3891640A (zh) 一种水产苗种孵化繁育的方法
CN101946728B (zh) 科学利用秋季炮头青虾苗进行高产大规格养殖方法
CN113711953B (zh) 一种膨腹海马繁殖和育苗方法
CN103651220A (zh) 抚仙四须鲃人工繁殖技术
CN110663606A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
CN105532539B (zh) 一种泥鳅苗人工繁殖培育方法
CN102499159A (zh) 一种洛氏鱥鱼苗的繁殖方法
CN108323462B (zh) 一种耐低盐魁蚶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1785437B (zh) 一种华贵栉孔扇贝苗种培育方法
CN109673541A (zh) 一种杂交黄颡鱼当年养成方法
CN101897307B (zh) 利用网箱的鲤鱼家系选育方法
CN112568159A (zh)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CN112655623A (zh) 一种红螯螯虾与克氏原螯虾的生态轮养方法
CN111280102A (zh) 一种淡水青虾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方法
CN103688882A (zh) 高密度螃蟹养殖方法
CN104145868B (zh) 一种提高池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方法
CN101990853B (zh) 库页岛厚蛤蜊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1773083A (zh) 杂交笋壳鱼的繁育及养殖方法
CN112369352B (zh) 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CN112293322A (zh) 一种虾苗的良种选育方法
CN114271225A (zh) 一种盐田虾养殖有效防治白斑综合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