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1537A -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1537A
CN112291537A CN202011573444.6A CN202011573444A CN112291537A CN 112291537 A CN112291537 A CN 112291537A CN 202011573444 A CN202011573444 A CN 202011573444A CN 112291537 A CN112291537 A CN 112291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way
terminal equipment
map
management serv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3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1537B (zh
Inventor
金勇�
赵黄健
张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th Road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th Road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th Road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th Road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34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1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1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1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信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包括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上传CAD测绘地图,并将CAD测绘地图转换为JSON格式的矢量图形数据;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信息和巷道距离数据,进行适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地图展示模块进行展示;所述进行适应处理包括:判断本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相对于上一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是否有变化,如无变化,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如有变化,则将本次接收的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并发送至地图展示模块。其实现在一张图上进行多系统联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信息领域,涉及地理信息测绘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结合,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企业基于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要求已经建设了基于一张图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建设地图服务器把CAD测绘设计图发布为第三方地图服务提供商支持的地图服务图层,或者直接基于常见的第三方地图服务如百度、高德等,展示矿井下人员、车辆、基站、视频监控等设备的位置、状态信息,基于地图进行一些基本的信息管理。
但申请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
目前基于一张图的信息化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地图发布系统的方法,依赖于第三方的地图服务器,无法直接利用原始CAD测绘设计图。而且CAD测绘设计图在发布成地图图层时,需要经过多次转换之后才能发布到地图服务器;由于矿企提供的CAD图纸图层较多,每个层都需要单独发布,随着矿企生产活动,矿井下地测信息会发生变化,进而需要修改CAD图纸,当CAD图纸修改后需要重新部署多个图层,图层维护工作繁琐,不易操作,因此大多数的一张图系统都只提供精简化的图层展示,删除了与测绘相关图层,无法充分展示原始CAD测绘设计图。
另外,现有一张图的信息化系统,只能展现人员、设备等位置、状态信息,无法与视频监控,调度工作台、车辆调度管理等其他子系统融合联动,功能相对简单,系统相对孤立,实际的功能价值无法充分发挥,更不能体现智能化系统融合通信平台的建设思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其实现在一张图上进行多系统联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包括地图管理服务器,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上传CAD测绘地图,并将CAD测绘地图转换为JSON格式的矢量图形数据;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信息和巷道距离数据,进行适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地图展示模块进行展示;其中,所述巷道距离数据为终端设备在对应巷道中的距离;所述终端设备绑定有移动物体的信息;所述移动物体包括人或车;
所述进行适应处理包括:判断本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相对于上一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是否有变化,如无变化,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如有变化,则将本次接收的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并发送至地图展示模块。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连接有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工作台、车辆调度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广播控制系统。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巷道距离是采用测距系统获得;所述测距系统包括:
融合通信基站,所述融合通信基站设于巷道内,接收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数据,根据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判断终端设备相对融合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
定位服务器,用于接收融合通信基站处理的终端设备相对融合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并结合融合通信基站在所在巷道的位置信息,获得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CAD测绘地图中绘制有巷道定位辅助线以及编制有巷道编号。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包括如下步骤:
CAD测绘设计图上传时,地图管理服务解析CAD测绘地图并提取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所述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包括巷道起点坐标(x1、y1)、巷道终点坐标(x2、y2)和巷道长度m;
设融合通信基站上报的本次终端设备的巷道距离为n,则该终端设备的本次在CAD测绘地图中的平面坐标(x,y)为:
x = x1 + (x2-x1) * (n / m)
y = y1 + (y2-y1) * (n / m)。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若巷道包含多条连续线段,在计算坐标时需要从第一条线段开始,查找上报的位置具体位于哪条线段,计算公式如下:
坐标为(x,y) 计算公式如下
x = xi + (x[i+1]-xi) * ((n-m1-m2-...-m[i-1]) / mi);
y = yi + (y[i+1]-yi) * ((n-m1-m2-...-m[i-1]) / mi);
其中,m1+m2+...+m[i-1]<n<m1+m2+...+mi;(xi,yi)为巷道的第i条线段的起始坐标,(x[i+1],y[i+1])为巷道的第i+1条线段的终点坐标;i为大于1的正整数;mi为巷道第i条线段的长度;m[i-1]为第i-1条线段的长度。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时提供一种多系统融合通信方法,是通过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实现,包括,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
与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获取巷道内布设的所有的终端设备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数量、位置以及型号;终端设备的位置包括巷道距离数据;
与定位系统关联,所述终端设备中内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系统用于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中定位装置反馈的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实时巷道位置数据;
与广播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广播装置,所述广播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若干个广播装置,并能接收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远程下发控制指令,实现控制单体或群体广播进行语音播报;
与红绿灯控制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红绿灯,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有红绿灯的状态;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获取红绿灯实时状态数据,并实时展示,并能发送信号至红绿灯控制系统实现红绿灯的自动化控制;
与视频监控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用于获取所有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视频监控系统所获取的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实现实时查看关键位置的视频,或调取录像记录;
与车辆调度系统关联,所述车辆调度系统绑定有人或车的终端设备,车辆调度系统用于调度终端设备实现对人和车进行匹配调度;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在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后发送信号至车辆调度系统进行人和车的匹配调度。
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基于CAD测绘地图的融合通信方法及系统,能够将矿企工作人员熟悉的CAD测绘设计图利用WEB技术进行清晰直观的可视化展示,并且简化了CAD测绘设计图导入系统的操作,使得后续CAD测绘设计图维护非常方便;
对于矿井下工作环境比较特殊,难以用平面坐标直观描述,只能采用矿企工作人员所熟悉的巷道距离,本申请通过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因而可以精确、直观的展示在CAD测绘地图上;
本申请通过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展示系统作为连接纽带,将矿企内各系统进行融合互通,采用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控制融合等多种融合方式实现矿企信息平台的一体化智能管控,提高矿企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结构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巷道距离转换平面坐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融合通信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文中基于CAD测绘设计图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如下步骤:
把CAD测绘设计图导入系统转换为简易的矢量数据包括点、线、面等矢量图形,保留CAD设计图纸所采用的测绘坐标,存储为JSON格式;
利用JavaScript等WEB技术把转换后的JSON矢量图形绘制成CAD测绘地图,并且能够支持地图的基本功能,包括地图巡航、缩放、拖拽、范围框选、地图资源检索、图层显示/隐藏等操作。
实施例1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包括地图管理服务器,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上传CAD测绘地图,并将CAD测绘地图转换为JSON格式的矢量图形数据。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信息和巷道距离数据,进行适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地图展示模块进行展示;其中,所述巷道距离数据为终端设备在对应巷道中的距离;所述终端设备绑定有车辆和人员(即人和车)等移动物体的信息,用于标识具体的人员和车辆等移动物体;
所述巷道距离是采用测距系统获得;所述测距系统包括:
融合通信基站,所述融合通信基站设于巷道内,接收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数据,根据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判断终端设备相对融合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
定位服务器,用于接收融合通信基站处理的终端设备相对融合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并结合融合通信基站在所在巷道的位置信息,获得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
所述进行适应处理包括:判断本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相对于上一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是否有变化,如无变化,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如有变化,则将本次接收的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并发送至地图展示模块。
所述CAD测绘地图中绘制有巷道定位辅助线以及编制有巷道编号。所述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包括如下步骤:
CAD测绘设计图上传时,地图管理服务解析CAD测绘地图并提取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所述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包括巷道起点坐标(x1、y1)、巷道终点坐标(x2、y2)和巷道长度m;
设融合通信基站上报的本次终端设备的巷道距离n,则该终端设备的本次在CAD测绘地图中的平面坐标(x,y)为:
x = x1 + (x2-x1) * (n / m)
y = y1 + (y2-y1) * (n / m)。
若巷道包含多条线段,在计算时需要从第一条线段开始,需查找上报的位置具体位于哪条线段,判断过程为,第1条线段长度m1是否大于n 米,如果大于则位于第1条线段,否则继续判断第2条线段;
第2条线段长度m2,加上第1条线段的长度m1,即判断m2+m1是否大于n米,如果大于则位于第2条,否则继续判断第3条线段;
第3条线段长度m3加前面第2条线段、第1条线段的 长度,判断3条线段总长度(m3+m2+m1)是否大于n,如果大于则位于第3条,否则按照以上规则继续判断,直至找到具体的线段。
则整体计算公式如下:
坐标为(x,y) 计算公式如下
x = xi + (x[i+1]-xi) * ((n-m1-m2-...-m[i-1]) / mi);
y = yi + (y[i+1]-yi) * ((n-m1-m2-...-m[i-1]) / mi);
其中,m1+m2+...+m[i-1]<n<m1+m2+...+mi;(xi,yi)为巷道的第i条线段的起始坐标,(x[i+1],y[i+1])为巷道的第i+1条线段的终点坐标;i为大于1的正整数;mi为巷道第i条线段的长度;m[i-1]为第i-1条线段的长度。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连接有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工作台、车辆调度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广播控制系统。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基于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的方法,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获取巷道内布设的所有的终端设备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数量、位置以及型号;终端设备的位置包括巷道距离数据;地图管理服务器获取终端设备信息与巷道距离数据(终端设备位置),并把巷道距离数据转换为平面坐标,以设备特征图标的形式,将所有设备信息集中展示在测绘地图上,实现基于可视化的方式查看设备信息与状态数据;当终端设备信息发生变化,如新增设备、移除设备、变更设备位置等信息时,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会推送变化数据至地图管理服务器,实现设备数据的一致性。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定位系统关联,所述终端设备中内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系统用于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中定位装置反馈的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实时巷道位置数据;地图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的实时巷道位置数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把巷道距离数据转换为平面坐标,通过CAD测绘地图,展示终端设备代表的移动物体比如人、车的实时位置,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分布情况,历史移动轨迹记录。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广播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广播装置,所述广播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若干个广播装置,并能接收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远程下发控制指令,实现控制单体或群体广播进行语音播报。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红绿灯控制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红绿灯,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有红绿灯的状态;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获取红绿灯实时状态数据,并实时展示,结合车辆的实时位置数据与车辆的行驶路线、行驶方向信息,并能发送信号至红绿灯控制系统实现红绿灯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视频监控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用于获取所有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视频监控系统所获取的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实现实时查看关键位置的视频,或调取录像记录。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车辆调度系统关联,所述车辆调度系统绑定有人或车的终端设备,车辆调度系统用于调度终端设备实现对人和车进行匹配调度;具体是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在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后发送信号至车辆调度系统进行人和车的匹配调度与车辆调度系统关联,通过人、车的实时位置数据以及巷道路线数据,匹配合理的上车位置与空闲车辆,为车辆调度提供决策数据。
实施例2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结构图。该系统包括:
S1 :终端设备,主要是配合检测移动物体的位置。
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用于安装车辆上以及佩戴在井下工作人员身上,并且把终端设备与车辆、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绑定,用来标识具体的人员、车辆。
S2 :融合通信基站,主要功能是提供矿井下无线通信与语音通信信道。
融合通信基站能接收到终端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并根据无线信号强度判断终端设备与融合通信基站的距离,融合通信基站会定时批量,将所有获取到的终端设备与基站相对距离信息进行打包并上传至定位服务器。
S3:定位服务器
定位服务器接收所有融合通信基站上传的基站相对距离数据,并结合融合通信基站所在的巷道位置信息,把终端设备所在的基站相对距离转换为对应的巷道距离。
例如:融合通信基站A(下文简称A)获取到终端设备B(下文简称B)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强度计算B距离A靠近巷道起点的一侧30米处,而A位于1001号巷道600米处,那么转换后B的位置为1001号巷道570米处;如果A获取到B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强度计算B距离A靠近巷道终点的一侧120米处,而A位于1001巷道600米处,那么转换后B的位置为1001巷道720米处。定位服务器会把所有转换后的终端设备位置数据上传至地图管理服务器。
S4:地图管理服务器,主要的功能是负责CAD文件(CAD测绘地图)上传与巷道距离转换为CAD平面坐标,具体的功能如下:
在CAD文件上传时,负责解析CAD文件并转换为JSON格式的矢量图形数据;
在接收到定位服务器上传的终端设备与巷道距离数据后,做如下处理:
检测本次上传的终端设备与巷道距离与上一次上报的巷道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化则不做处理;
如果巷道距离发生变化,需要把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如1001巷道570米,转换为坐标(3100,4510);
并且根据终端设备绑定的基础信息判断是人员还是车辆,如果是车辆,还需要计算本次上报与上次上报两个终端设备的位置的相对偏移角度,最后把处理后的平面坐标数据发送到地图展示模块。
S5 地图展示模块,主要的功能是负责CAD测绘图与设备位置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功能如下:
从地图服务器获取JSON格式的矢量图形数据,通过JavaScript等WEB技术绘制CAD测绘地图;
接收地图管理服务推送的人员、车辆、视频、广播、红绿灯等设备位置信息,并以设备特征图标的形式绘制在CAD测绘地图的图层上;
实际应用过程中,地图管理服务器还连接有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工作台、车辆调度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控制系统;
根据地图管理服务推送的人员、车辆的坐标数据,实时更新人员、车辆实时位置以及车辆的行驶方向;
根据地图管理服务推送的设备状态数据,更新设备的在线、离线、告警状态;
根据地图管理服务推送的红绿灯状态数据,更新红绿灯显示的红、黄、绿状态以及红闪、绿闪、黄闪的闪烁动效。
S6 其他的业务子系统,本实施例中进行融合通信所涉及到的业务子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工作台、车辆调度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控制系统。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巷道距离转换平面坐标的示意图,一种巷道距离转平面坐标的方法,实现坐标转换的步骤如下。
步骤1:修改现有的CAD测绘设计图,增加巷道定位辅助线,并进行编号,比如1001、1002等;
步骤2:CAD测绘设计图上传时,地图管理服务解析并提取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包括,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巷道长度,比如1001巷道的起点坐标(x1,y1)为(7000,5000)、终点坐标(x2,y2)为(6360,3620)、长度m为1500米
转换基站上报的巷道距离,比如1001巷道n米的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x = x1 + (x2-x1) * (n / m)
y = y1 + (y2-y1) * (n / m)
如果巷道包含多条线段,在计算时需要从第一条线段开始,查找上报的位置具体位于哪条线段。判断过程为:第1条线段长度m1是否大于n 米,如果大于则位于第1条线段,否则继续判断第2条线段;
第2条线段长度m2,加上第1条线段的长度m1,即判断m2+m1是否大于n米,如果大于则位于第2条,否则继续判断第3条线段;
第3条线段长度m3加前面第2条线段、第1条线段的长度,判断3条线段总长度(m3+m2+m1)是否大于n,如果大于则位于第3条,否则按照以上规则继续判断,直至找到具体的线段;设终端设备位于第i条线段,对应的起点坐标(xi,yi)、终点坐标(x[i+1],y[i+1]),线段长度mi,那么对于巷道 n 米位置的坐标为(x,y) 计算公式如下
x = xi + (x[i+1]-xi) * ((n-m1-m2-...-m[i-1]) / mi)
y = yi + (y[i+1]-yi) * ((n-m1-m2-...-m[i-1]) / mi)
本发明提供了还提供了一种多系统融合通信的方法:
通过基于CAD测绘设计图的地图系统作为连接纽带,把所有矿用子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融合联动,具体融合内容包括: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获取巷道内布设的所有的终端设备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数量、位置以及型号;终端设备的位置包括巷道距离数据;地图管理服务器获取终端设备信息与巷道距离数据(终端设备位置),并把巷道距离数据转换为平面坐标,以设备特征图标的形式,将所有设备信息集中展示在测绘地图上,实现基于可视化的方式查看设备信息与状态数据;当终端设备信息发生变化,如新增设备、移除设备、变更设备位置等信息时,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会推送变化数据至地图管理服务器,实现设备数据的一致性。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定位系统关联,所述终端设备中内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系统用于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中定位装置反馈的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实时巷道位置数据;地图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的实时巷道位置数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把巷道距离数据转换为平面坐标,通过CAD测绘地图,展示终端设备代表的移动物体比如人、车的实时位置,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分布情况,历史移动轨迹记录。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广播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广播装置,所述广播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若干个广播装置,并能接收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远程下发控制指令,实现控制单体或群体广播进行语音播报。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红绿灯控制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红绿灯,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有红绿灯的状态;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获取红绿灯实时状态数据,并实时展示,结合车辆的实时位置数据与车辆的行驶路线、行驶方向信息,并能发送信号至红绿灯控制系统实现红绿灯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视频监控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用于获取所有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视频监控系统所获取的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实现实时查看关键位置的视频,或调取录像记录。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与车辆调度系统关联,所述车辆调度系统绑定有人或车的终端设备,车辆调度系统用于调度终端设备实现对人和车进行匹配调度;具体是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在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后发送信号至车辆调度系统进行人和车的匹配调度与车辆调度系统关联,通过人、车的实时位置数据以及巷道路线数据,匹配合理的上车位置与空闲车辆,为车辆调度提供决策数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融合通信的过程图,具体的方法如下:
当矿井工作环境中有紧急事件发生时,会触发紧急事件上报,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实施T1过程,与指挥调度工作台建立语音通话连线,根据指挥调度工作台,发出的指令进行处理;
第二、实施T2过程,根据事件上报的位置,在CAD测绘地图上定位到具体的事件位置,供指挥调度人员实时查看;
第三、实施T3过程,根据事件上报位置,搜索附件200米范围内所有的人、车、视频、广播、红绿灯、危害气体检测设备等相关连的重要数据;
第四、实施T4过程,发送事件上报位置附件200米范围的人员数据情况与车辆数据情况至车辆调度中心,协助调度救援车辆安排;
第五、实施T5过程,与红绿灯控制系统通信,根据救援车辆的位置,控制红绿灯显示状态,为救援车辆一路绿灯放行,既要为救援行动争取时间,也要保障井下交通安全通行,避免造成额外事故;
第六、实施T6过程,与视频监控子系统通信,获取事件上报位置附件的视频数据,实时播放事故现场画面,并做视频存储;
第七、实施T7过程,与广播控制系统进行通信,播报指挥调度工作台下发的语音信息,指引事件上报位置设定范围内的人员沿逃生路线撤离至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图管理服务器,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上传CAD测绘地图,并将CAD测绘地图转换为JSON格式的矢量图形数据;
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信息和巷道距离数据,进行适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地图展示模块进行展示;其中,所述巷道距离数据为终端设备在对应巷道中的距离;所述终端设备绑定有移动物体的信息;所述移动物体包括人或车;
所述进行适应处理包括:判断本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相对于上一次接收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是否有变化,如无变化,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如有变化,则将本次接收的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并发送至地图展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还连接有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工作台、车辆调度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广播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距离是采用测距系统获得;所述测距系统包括:
融合通信基站,所述融合通信基站设于巷道内,接收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数据,根据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判断终端设备相对融合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
定位服务器,用于接收融合通信基站处理的终端设备相对融合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并结合融合通信基站在所在巷道的位置信息,获得终端设备对应的巷道距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D测绘地图中绘制有巷道定位辅助线以及编制有巷道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距离转换为平面坐标包括如下步骤:
CAD测绘设计图上传时,地图管理服务解析CAD测绘地图并提取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所述巷道定位辅助线的信息包括巷道起点坐标(x1、y1)、巷道终点坐标(x2、y2)和巷道长度m;
设融合通信基站上报的本次终端设备的巷道距离为n,则该终端设备的本次在CAD测绘地图中的平面坐标(x,y)为:
x = x1 + (x2-x1) * (n / m)
y = y1 + (y2-y1) * (n / 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巷道包含多条连续线段,在计算坐标时需要从第一条线段开始,查找上报的位置具体位于哪条线段,计算公式如下:
坐标为(x,y) 计算公式如下
x = xi + (x[i+1]-xi) * ((n-m1-m2-...-m[i-1]) / mi);
y = yi + (y[i+1]-yi) * ((n-m1-m2-...-m[i-1]) / mi);
其中,m1+m2+...+m[i-1]<n<m1+m2+...+mi;(xi,yi)为巷道的第i条线段的起始坐标,(x[i+1],y[i+1])为巷道的第i+1条线段的终点坐标;i为大于1的正整数;mi为巷道第i条线段的长度;m[i-1]为第i-1条线段的长度。
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
与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获取巷道内布设的所有的终端设备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数量、位置以及型号;终端设备的位置包括巷道距离数据;
与定位系统关联,所述终端设备中内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系统用于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中定位装置反馈的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地图管理服务器;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实时巷道位置数据;
与广播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广播装置,所述广播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若干个广播装置,并能接收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远程下发控制指令,实现控制单体或群体广播进行语音播报;
与红绿灯控制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个红绿灯,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有红绿灯的状态;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红绿灯控制系统获取红绿灯实时状态数据,并实时展示,并能发送信号至红绿灯控制系统实现红绿灯的自动化控制;
与视频监控系统关联,巷道内布设有若干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用于获取所有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视频监控系统所获取的视频监控装置所拍摄的内容,实现实时查看关键位置的视频,或调取录像记录;
与车辆调度系统关联,所述车辆调度系统绑定有人或车的终端设备,车辆调度系统用于调度终端设备实现对人和车进行匹配调度;所述地图管理服务器在接收所有终端设备信息后发送信号至车辆调度系统进行人和车的匹配调度。
CN202011573444.6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91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3444.6A CN112291537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3444.6A CN112291537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537A true CN112291537A (zh) 2021-01-29
CN112291537B CN112291537B (zh) 2021-04-20

Family

ID=7442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3444.6A Active CN112291537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15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4079A1 (en) * 2010-04-01 2013-08-01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Europe Gmbh Method for locating persons and/or mobile machines in mine caverns using rfid technology, and longwall face extraction installation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7991976A (zh) * 2018-01-10 2018-05-04 北京迪为双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维护融合联动平台及基于该平台的智能联动系统
CN109801486A (zh) * 2019-01-31 2019-05-24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车辆交通系统、车辆信息监控装置和车载信息定位装置
CN111737391A (zh) * 2020-06-22 2020-10-02 山东盛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开采矿山作业人员精准定位方法
CN112100123A (zh) * 2020-08-31 2020-12-18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一种Web前端分层展示大数据量CAD文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4079A1 (en) * 2010-04-01 2013-08-01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Europe Gmbh Method for locating persons and/or mobile machines in mine caverns using rfid technology, and longwall face extraction installation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7991976A (zh) * 2018-01-10 2018-05-04 北京迪为双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维护融合联动平台及基于该平台的智能联动系统
CN109801486A (zh) * 2019-01-31 2019-05-24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车辆交通系统、车辆信息监控装置和车载信息定位装置
CN111737391A (zh) * 2020-06-22 2020-10-02 山东盛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开采矿山作业人员精准定位方法
CN112100123A (zh) * 2020-08-31 2020-12-18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一种Web前端分层展示大数据量CAD文件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一岩: "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数据压缩",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537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4494B (zh) 道路交通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04884899B (zh) 确定穿过交通运输网络的一或多个交叉口的轨迹的方法
CN108039053A (zh) 一种智能网联交通系统
CN103903453B (zh) 一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装置和方法
JP2018508418A (ja) リモートセンシング及び車両制御のための実時間マシンビジョン並びに点群分析
CN104192174A (zh) 列车预警系统和列车预警方法
CN103093385A (zh) 基于三维gis系统的景区综合管理系统
CN106652499A (zh) 具有预约功能的特殊车辆优先通行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2490769A (zh) 一种基于gis的轨道交通行车状态图实现方法
CN109239697A (zh) 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员工实时定位系统及方法
JP2020510941A (ja) コネクテッド自動運転車のハイウエイシステムとそれを用いた方法
CN113027530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数据交互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3807595A (zh) 一种基于gis和北斗定位应急指挥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8731682A (zh) 一种应用于地下矿井救援的路径规划系统和方法
CN112291537B (zh) 一种基于cad测绘地图的多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7523919A (zh) 超长距离tbm隧洞多车辆调度管理装置安装方法及计算方法
CN116110175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火灾疏散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Vorobyev et al. Providing Additional Situational Awareness with the Use of V2X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Highly Automated Vehicles
RU104137U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ем поездов по каналам диспетчерской поездн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15454048A (zh) 一种煤矿井下运输安全预控方法及系统
KR101874520B1 (ko) 버스의 이동경로 추적 및 예상경로 예측 기능의 버스 안내단말과 안내시스템
CN113409537A (zh) 一种轨道运输安全保障系统
Jen et 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enhanced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aiwan high speed rail
CN112135093A (zh) 一种爆炸性气体环境下的定位辅助系统
CN117789471A (zh) 一种轨道交通枢纽智慧运营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