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1387A -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1387A
CN112291387A CN202011539686.3A CN202011539686A CN112291387A CN 112291387 A CN112291387 A CN 112291387A CN 202011539686 A CN202011539686 A CN 202011539686A CN 112291387 A CN112291387 A CN 112291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slave
master
address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96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1387B (zh
Inventor
李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moo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moo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moo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moo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96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1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1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1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公开了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Description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实现更高效、更准确、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景观照明系统成为LED驱动集成电路的重要衡量标准。传统的LED景观显示系统采用将各显示模块与控制器串联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随着显示需求逐渐增多,显示模块的个数随着显示规模成正比例增长。
然而,在这种串联的通信方式中,当与控制器串联的多个显示模块中的任一显示模块出现问题时,后面的显示模块则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整个LED景观显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误显示率高。另外,由于显示系统规模较大且功能复杂,排查出现故障的显示模块较为困难,而且工作量较大,进而导致成本较高。此外,现有显示系统中通常通过手动写址方式将每个主机的地址写入主机存储器中,由于实际应用中每个主机带载的从机数可能不同,手动写址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手动写址不方便、当前景观显示系统的误显示率高和难以排查故障显示模块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优选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的步骤包括:通过利用计数器对所述反馈信号的数量进行累加,确定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优选地,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的步骤包括: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依次发送N个数据包,其中第N个数据包包含供级联从机组中的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使用的数据;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中的每个从机依次接收数据包,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数据包,判断标志位是否为高,其中,当标志位为低时,将标志位置高,并回传反馈信号;其中,当标志位为高时,截取自身所需数据,并将剩余数据发送给下一级从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在接收到下一次反馈信号之前统计接收到上一次反馈信号之后的时间,并判定该时间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其中,若判定该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结束此次寻址。
优选地,所述寻址数据为预定组寻址数据,所述预定组为两组或更多组,所述方法还包括: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针对预定组寻址数据依次进行寻址,并确定对应于预定组寻址数据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其中当结束基于前一组寻址数据的前一次寻址后,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中的每个从机的标志位信号置低,并进行基于下一组寻址数据的下一次寻址;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进行对比;若所获取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述自通道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确定的自通道数被并联主机组用于自动编址,其中并联主机组中的前一级主机基于前一级主机的地址和前一级主机的自通道数计算下一级主机的地址,并将其发送给下一级主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确定的自通道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显示所述自通道数。
优选地,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到控制器;所述级联从机组中的各个从机以串联级联的方式连接到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并且通过数据输入端口和数据输出端口来传输寻址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还包括: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采用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获取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进行对比;若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所述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的数值不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判定编号为所获取的自通道数加一的从机为问题从机。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单元。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执行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并联主机组向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自动寻址,并将自动寻址得到的并联主机组的自通道数发送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可以自动得到准确的自通道数,从而便于自动写址,易于排查故障显示模块,降低误显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机向从机发送多个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本发明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获取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进行对比;若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所述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的数值不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判定编号为所获取的自通道数加一的从机为问题从机。本发明通过自动确定并联主机组的自通道数,便于自动写址,而且有助于快速排查故障显示模块,降低了误显示率和成本。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结构示意图。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可以是PC,也可以是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
在图1所示的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进一步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利用计数器对所述反馈信号的数量进行累加,确定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进一步地,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的步骤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依次发送N个数据包,其中第N个数据包包含供级联从机组中的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使用的数据;
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中的每个从机依次接收数据包,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数据包,判断标志位是否为高,
其中,当标志位为低时,将标志位置高,并回传反馈信号;
其中,当标志位为高时,截取自身所需数据,并将剩余数据发送给下一级从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在接收到下一次反馈信号之前统计接收到上一次反馈信号之后的时间,并判定该时间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其中,若判定该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结束此次寻址。
进一步地,所述寻址数据为预定组寻址数据,所述预定组为两组或更多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针对预定组寻址数据依次进行寻址,并确定对应于预定组寻址数据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其中当结束基于前一组寻址数据的前一次寻址后,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中的每个从机的标志位信号置低,并进行基于下一组寻址数据的下一次寻址;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进行对比;
若所获取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述自通道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其中并联主机组中的前一级主机基于前一级主机的地址和前一级主机的自通道数计算下一级主机的地址,并将其发送给下一级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确定的自通道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显示所述自通道数。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到控制器;所述级联从机组中的各个从机以串联级联的方式连接到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并且通过数据输入端口和数据输出端口来传输寻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也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还包括的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器1005中可以存储有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的程序,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的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采用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获取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进行对比;
若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所述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的数值不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判定编号为所获取的自通道数加一的从机为问题从机。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示意结构图。如图2所示,显示系统包括控制器、主芯片(也称为“主机”)、显示模块(也称为“从机”)。其中,每个显示模块有R、G、B三个二极管根据发光指令进行发光显示。显示系统中主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数量由控制器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并且多个主机以并联的方式通过显示数据线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并形成并联主机组。显示系统中从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数量由主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多个从机通过串联级联的方式与主机进行通信连接并形成级联从机组。本实施例中每一主机均存在对应的级联从机组,即多个并联主机组中有多个级联从机组。控制器用于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显示系统的操作。
可以理解地,传统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景观显示系统采用将各显示模块与控制器串联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随着显示需求逐渐增多,显示模块的个数随着显示规模成正比例增长,并且串联的通信方式在与控制器串联的多个显示模块中任一显示模块出现问题时,其余的显示模块均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整个LED景观显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误显示率高。另外,由于显示系统规模较大且功能复杂,手动写址极为不便,并且排查出现故障的显示模块较为困难,而且工作量较大,进而导致成本较高。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显示系统采用主机与控制器串联、主机之间并联、从机串联级联到各个主机的结构。如此,当一个从机出现问题时,只会影响该从机后面的从机,避免了影响整个显示系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助于自动写址和排查故障显示模块。
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0中,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可以通过利用计数器对所述反馈信号的数量进行累加,确定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具有进行显示模块的数量查询需求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向包含一个或多个主机的并联主机组发送用于命令各个主机进行寻址的自动寻址指令,并接收并联主机组在自动寻址指令的基础上返回的自通道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可以内设或外接有显示屏幕,可以将自通道数作为显示模块的数量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通过显示屏幕显示的内容查询得到显示模块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时,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分别向与各个主机对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以进行自动寻址,直到完成所有主机对分别对应的级联从机组的寻址,得到由级联从机组中的各个从机发送的反馈信号。
根据该实施例,每一主机均级联有一个或多个从机。如图4所示,在步骤S410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N个数据包,其中第N个数据包包含供级联从机组中的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使用的数据,其中N个数据包为不同数据量的寻址数据包。
作为示例,主机先向多个从机发送包括一倍数据量的第一寻址数据包,第一从机接收第一寻址数据包;主机再向多个从机发送包括两倍数据量的第二寻址数据包,第一从机接收第二寻址数据包后截取用于第一从机的数据,并将剩余的数据发送给第二从机;依此类推,每一级从机接收到数据包后截取用于自身的数据,并将其余的寻址数据发送至下一级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向各从机发送寻址数据时,当前从机接收的寻址数据需要经过上一从机的数据输出端口传输,在当前从机通过输入端口接收寻址数据后,从接收到的寻址数据中截取自身对应的数据后,通过数据输出端口将截取部分数据后的寻址数据通过下一从机的输入端口传输至下一从机,本实施例中级联从机组中各从机以级联的连接方式,并以DAI(数据输入)为输入端口,以DAO(数据输出)为输出端口进行寻址数据的传输。
接下来,在步骤S420中,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中的每个从机依次接收数据包,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数据包,判断标志位是否为高,其中,当标志位为低时,将标志位置高,并回传反馈信号;其中,当标志位为高时,截取自身所需数据,并将剩余数据发送给下一级从机。
作为示例,如图5所示,当前主机先向与其级联的第一从机发送数据量为8比特的第一寻址数据包。当第一从机通过DAI端口接收到数据量为8比特的寻址数据后,向当前主机发送反馈信号,并在发送反馈信号后将标志位拉高。当前主机在接收到第一从机发送的反馈信号后,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然后向第二从机发送数据量为2x8比特的第二寻址数据包,该2x8比特的寻址数据经过第一从机传输至第二从机。具体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2x8比特的寻址数据后,截取与自身对应的一组8比特数据,并将剩余的一组8比特寻址数据通过DAO端口传输至第二从机,并且由于第一从机之前已经将标志位信号拉高,因此不再向主机反馈反馈信号。依此类推,本实施例中不作详细赘述,直到完成所有从机的寻址,并联主机组得到由级联从机组发送的所有反馈信号为止。由于系统中各从机以级联的方式通过DAI和 DAO端口进行寻址数据传输,级联的通信连接方式相较于各从机并联方式降低了复杂度,不需要每个从机单独向控制器发送请求,降低了错误传输率,进而降低了误显示率。
返回图3,在步骤S320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主机组接收级联从机组在通过寻址数据进行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为了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自通道数,并联主机组通过内部设置的计数器对反馈信号的数量进行累加,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主机在得到自身的自通道数后,将当前主机的自通道数与前一主机的自通道数进行累加,直到并联主机组中最后一个主机将其自通道数与前一主机的自通道数进行累加得到整个并联主机组包含的所有从机数量的自通道数,以便于将自通道数发送至控制器进行输出显示。作为示例,若并联主机组包括并联的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第一主机的传输地址为0,第一主机的初始自通道数为10,第二主机的初始自通道数为12,则并联主机组中第二主机累加10+12=22,因此由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组成的并联主机组整体的自通道数为2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还可以将所确定的自通道数发送至控制器,以供控制器将自通道数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主机组可以对所确定的自通道数进行校验,并且在自通道数经过校验后将自通道数通过显示数据线发送至控制器中,以供控制器接收自通道数,并通过显示屏幕将自通道数进行显示,便于用户通过显示屏幕显示的内容查询得到显示模块的数量。
本实施例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的自通道数,由于每一从机在同一寻址过程中只能返回一次反馈信号,因此通过反馈信号的数量确定并联主机组的自通道数,可以自动得到准确的自通道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之间通过adro(输出地址)与adri(输入地址)端口进行指令/数据传输。控制器通过显示数据线发送自动寻址指令至并联主机组后,并联主机组中的后一主机接收的自动寻址指令需要通过前一主机传输,并且在传输自动寻址指令时,将adri和adro端口拉低,在完成传输后,将adri和adro端口拉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在接收到下一次反馈信号之前统计接收到上一次反馈信号之后的时间,并判定该时间是否超过预定阈值,若判定该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结束此次寻址。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确定的自通道数发送至控制器之前,为了确保并联主机组所确定自通道数的数据准确性,并联主机组需要向级联从机组发送预设组寻址数据进行多次寻址,预定组可以为两组或更多组。
如图6所示,在步骤S610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针对预定组寻址数据依次进行寻址,并确定对应于预定组寻址数据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其中当结束基于前一组寻址数据的前一次寻址后,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中的每个从机的标志位信号置低,并进行基于下一组寻址数据的下一次寻址。接下来,在步骤S620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多个自通道数进行对比。然后,在步骤S630中,若所获取的多个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自通道数发送至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组的组数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优选为5次。作为示例,假定共有5组寻址数据,并联主机组将针对5组寻址数据获取的5个自通道数的数值进行对比,确定5个自通道数的数值是否均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5个自通道数两两进行差值运算,并确定运算得到的多个差值是否为零。若运算得到的多个差值均为零,说明5个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并联主机组判定自通道数通过数据准确性的校验,则将自通道数通过显示数据线发送至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获取的多个自通道数的数值中存在任意一个或多个数值不相同,则判定所确定的自通道数未通过数据准确性的校验,返回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的步骤,直至所获取的多个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并将所述自通道数发送至控制器。
如上所述,通过将针对预定组寻址数据所确定的多个自通道数的数值进行对比,在确定多个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时,判定自通道数通过数据准确性校验,再将自通道数发送至控制器,有利于提高所确定的自通道数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确定的自通道数被并联主机组用于自动编址,其中并联主机组中的前一级主机基于前一级主机的地址和前一级主机的自通道数计算下一级主机的地址,并将其发送给下一级主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一级主机的地址为前一级主机的地址加上前一级主机的自通道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步骤S710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采用如本公开中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获取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接下来,在步骤S720中,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进行对比。其中,预定数量是已知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预先设置,也可以是利用如本公开所述的自动寻址方法预先确定的。
然后,在步骤S730中,若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所述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的数值不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判定编号为所获取的自通道数加一的从机为问题从机。也就是说,当利用本公开所述的自动寻址方法所确定的自通道数与系统已知的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不同时,说明系统中存在不能正常工作的从机,由于正常工作的从机都会发送反馈信号,而出现问题的从机及其之后的从机不会发送反馈信号,因此所获取的自通道数对应于最后一个正常工作的从机,该从机下一个从机即为问题从机,因此所确定的自通道数加一对应于问题从机。如此,能够自动方便地排查故障显示模块,进而降低误显示率。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及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还包括的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的方法的单元。
另外,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执行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和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还包括的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优选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和主从机自动寻址中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存储介质和主从机自动寻址装置的实施例中,包含了上述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以及主从机自动寻址中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的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和解释内容与上述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的方法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能够通过并联主机组向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自动寻址,并将自动寻址得到的并联主机组的自通道数发送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可以自动得到准确的自通道数,从而便于自动写址,易于排查故障显示模块,降低误显示率和成本。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终端,如物联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源、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家居;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的联网AR/VR装置、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诸多联网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可以被实现为设备、装置、系统、集成电路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的任何组合。本公开包括软件、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或算法的使用。可以将软件、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或算法存储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使诸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计算机执行上述步骤和附图中描述的步骤。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可执行指令存储软件或算法,并且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关联执行该软件或算法的一组指令,以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和主从机自动寻址还包括的在主从机显示系统中确定问题从机的设备的功能。
软件和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程序、软件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组件或代码)包括用于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术语“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向可编程数据处理器提供机器指令或数据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装置或设备,例如磁盘、光盘、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设备(PLD),包括将机器指令作为计算机可读信号来接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注意,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次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该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次序或者以顺序次序执行这样的操作,或者要求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实现所希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接收所述级联从机组寻址后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利用计数器对所述反馈信号的数量进行累加,确定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寻址指令,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发送寻址数据进行寻址的步骤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向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依次发送N个数据包,其中第N个数据包包含供级联从机组中的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使用的数据;
第一从机至第N从机中的每个从机依次接收数据包,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数据包,判断标志位是否为高,
其中,当标志位为低时,将标志位置高,并回传反馈信号;
其中,当标志位为高时,截取自身所需数据,并将剩余数据发送给下一级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在接收到下一次反馈信号之前统计接收到上一次反馈信号之后的时间,并判定该时间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其中,若判定该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结束此次寻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址数据为预定组寻址数据,所述预定组为两组或更多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针对预定组寻址数据依次进行寻址,并确定对应于预定组寻址数据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其中当结束基于前一组寻址数据的前一次寻址后,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与其级联的级联从机组中的每个从机的标志位信号置低,并进行基于下一组寻址数据的下一次寻址;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进行对比;
若所获取的多个所述自通道数的数值均相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述自通道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中,
所确定的自通道数被并联主机组用于自动编址,其中并联主机组中的前一级主机基于前一级主机的地址和前一级主机的自通道数计算下一级主机的地址,并将其发送给下一级主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确定的自通道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显示所述自通道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中,
所述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到控制器;
所述级联从机组中的各个从机以串联级联的方式连接到并联主机组中的各个主机,并且通过数据输入端口和数据输出端口来传输寻址数据。
9.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还包括: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获取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自身的自通道数;
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将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进行对比;
若所获取的自通道数与所述预定数量的自通道数的数值不同,则并联主机组中的每个主机判定编号为所获取的自通道数加一的从机为问题从机。
10.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的单元。
11.一种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所述主从机自动寻址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
CN202011539686.3A 2020-12-23 2020-12-23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91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686.3A CN112291387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686.3A CN112291387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387A true CN112291387A (zh) 2021-01-29
CN112291387B CN112291387B (zh) 2021-05-04

Family

ID=74426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9686.3A Active CN112291387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138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686A (zh) * 2021-02-07 2021-06-22 上海埃斯凯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自动寻址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727497A (zh) * 2021-08-31 2021-11-30 萤火虫(深圳)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识别方法、系统、灯光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3102A (zh) * 2021-11-04 2022-03-18 东莞阿尔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显示数据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4598690A (zh) * 2022-02-24 2022-06-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级联设备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793983A (zh) * 2022-12-23 2023-03-14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编址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436A (zh) * 2005-08-04 2006-11-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级联组网中分配地址的方法
CN101516152A (zh) * 2009-01-07 2009-08-26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同步刷新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20845A (zh) * 2008-06-30 2010-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媒体数据处理装置、图形卡、计算机、显示设备及系统
CN201957057U (zh) * 2010-10-21 2011-08-31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远程i/o单元
CN103268751A (zh) * 2013-05-09 2013-08-28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装置的地址编码写入方法及系统
CN105116807A (zh) * 2015-09-06 2015-12-02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控制器自动配置模块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204856143U (zh) * 2015-09-06 2015-12-09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控制器自动配置模块信息的系统
CN207664182U (zh) * 2017-10-23 2018-07-27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层式多级电池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436A (zh) * 2005-08-04 2006-11-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级联组网中分配地址的方法
CN101620845A (zh) * 2008-06-30 2010-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媒体数据处理装置、图形卡、计算机、显示设备及系统
CN101516152A (zh) * 2009-01-07 2009-08-26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同步刷新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57057U (zh) * 2010-10-21 2011-08-31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远程i/o单元
CN103268751A (zh) * 2013-05-09 2013-08-28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装置的地址编码写入方法及系统
CN105116807A (zh) * 2015-09-06 2015-12-02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控制器自动配置模块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204856143U (zh) * 2015-09-06 2015-12-09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控制器自动配置模块信息的系统
CN207664182U (zh) * 2017-10-23 2018-07-27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层式多级电池管理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686A (zh) * 2021-02-07 2021-06-22 上海埃斯凯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自动寻址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727497A (zh) * 2021-08-31 2021-11-30 萤火虫(深圳)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识别方法、系统、灯光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7497B (zh) * 2021-08-31 2024-01-23 萤火虫(深圳)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识别方法、系统、灯光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3102A (zh) * 2021-11-04 2022-03-18 东莞阿尔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显示数据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4598690A (zh) * 2022-02-24 2022-06-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级联设备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793983A (zh) * 2022-12-23 2023-03-14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编址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3983B (zh) * 2022-12-23 2024-01-30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编址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387B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1387B (zh) 主从机自动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99082B (zh) 自适应寻址及编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294300B2 (en) Token based communication in daisy chain configured battery management devices
US93300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onitoring system bus
US8700814B2 (en) Intelligent bus address self-configuration in a multi-module system
US79711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US200601231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addresses to devices coupled to an integrated circuit bus
US1061401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olid-state drive data interaction
EP2388960A1 (en) Intelligent bus address self-configuration in a multi-module system
CN106888100B (zh)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及其供电方法
US20150046627A1 (en) Communication on an i2c bus
CN105279130A (zh) 一种对同地址的多个i2c器件进行操作的方法
CN105677605A (zh) 一种高效的可配置片上互联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装置
CN103106113A (zh) 一种中断事件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
CN113225406A (zh) 一种主机和多从机的通信方法
CN103186440A (zh) 检测子卡在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95548B (zh) 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9547274A (zh) 一种维护板切换方法、装置及第一网络设备
CN113938351A (zh) 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4733B (zh) 平台识别方法、装置、计量自动化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1649790B1 (ko) 배전 선로 자동화 단말장치
US10795848B2 (en) Dual way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aster device thereof
CN112114957A (zh) 多控存储系统io路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7515746B (zh) 开机初始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865866B (zh)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Zhaohua

Inventor after: Chen Keyong

Inventor after: Liu Yuyang

Inventor before: Li Zhao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