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0677A -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0677A
CN112290677A CN202011131464.8A CN202011131464A CN112290677A CN 112290677 A CN112290677 A CN 112290677A CN 202011131464 A CN202011131464 A CN 202011131464A CN 112290677 A CN112290677 A CN 112290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direct current
control
pol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14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0677B (zh
Inventor
朱煜昆
叶萌
郭琦
赵宏伟
朱益华
李晶
常东旭
陈志聪
张力飞
尚慧玉
张璟沛
陈明辉
武明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14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0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0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通过稳控装置与直流站控之间的通信以及稳控装置与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实现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也实现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稳控装置可以单独给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直流站控发送通信信号,而不影响另外一回直流输电通道,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且稳控装置还能够给协调控制系统发送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通信信号,实现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解决了现有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方法不能满足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回I和回II之间的单独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的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是指一根杆塔架设两回直流输电通道,两回直流的双极输电线路共四根线均使用一根杆塔架设,相当于两个直流输电工程并联在一起,且两回四极输电线路共用整流站和逆变站。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每个整流站或逆变站的控制系统为有两个两回协调控制装置、两个回I直流站控装置、两个回II直流站控装置、两个回I极1极控装置、两个回I极2极控装置、两个回II极1极控装置、两个回II极2极控装置。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除了包含常规直流的极控、直流站控、交流站控等设备外,还包括协调控制系统(Station Terminal Control System,简称STC),用于实现两回控制或全站相关的控制功能,如两回功率协调、功率调制、无功控制等。其中,两回直流输电通道分别记为第一直流输电通道(简称回I)和第二直流输电通道(简称回II)。
常规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稳控装置正确动作的前提,是可靠获取直流运行状态、正确判断直流极/换流器故障、并准确计算直流故障后功率损失量,为此稳控装置必须和直流的控制系统进行可靠通信,获取直流运行方式、故障信息和直流功率损失量,而稳控装置的直流功率紧急提升或回降等调制命令,也必须通过控制系统执行。
目前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SSC之间的接口装置为控制系统的极控PCP与SSC之间采用交叉冗余通讯方式接口,PCP采用“一运行一备用”的方式,SSC双套独立运行,无主备区分;PCP与SSC之间采用硬接点接口或光纤接口,硬接点接口一般采用直流电压电平信号通信,光纤接口采用IEC 60044-8通信协议实现。如图3所示,PCP与SSC之间是双向通信的,从PCP传送至SSC的信号包括:换流器运行状态:极(/阀组)闭锁信号、极(/阀组)解锁信号;换流器保护性闭锁/紧急停运信号;直流控制模式:发送极控的控制模式至稳控装置,每极的极控包含有双极功率控制、单极功率控制和单极电流控制这三种控制模式,稳控装置根据控制模式判断极控的每极是否可以进行功率转代;直流极控值班状态:发送极控主机“运行”状态至稳控装置;换流器最大可输送功率:综合考虑直流过负荷条件下的换流器可输送功率水平,稳控装置根据此值判断直流可提升功率和直流故障后的功率转代能力;换流器输送功率指令值为换流器当前输送功率指令值。从SSC传送至PCP的信号包括:限制直流功率容量为稳控装置发出的限制直流系统功率到目标容量的命令;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指令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提升/回降直流系统功率指令;提升/回降直流功率容量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提升/回降直流系统功率容量值;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标识位为稳控装置发出紧急提升/回降直流系统功率指令后,通过脉冲上升沿或其它方式标识单次直流功率提升/回降发生时刻的信号;外部调制直流功率容量为稳控装置发出的调制直流功率容量目标值,直流控保识别后跟随调整直流功率;闭锁直流信号为稳控装置发出的闭锁直流的命令信号,直流控保收到该信号时立即闭锁直流双极。
相对于常规直流输电工程,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包含的控制装置更多,控制功能远比常规直流工程复杂,主要包括单回直流单独闭锁/解锁、单回直流独立控制(单独设置一回直流的功率目标值或者电流目标值,不受另一回直流影响)、两回直流同时闭锁/解锁、两回直流协调控制(设置两回直流功率目标值之和或者电流目标值之和)等。上述的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方法不能满足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回I和回II之间的单独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方法不能满足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回I和回II之间的单独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至少两个回I极1极控、两个回I极2极控、两个回I稳控装置、两个回II极1极控、两个回II极2极控、两个回II稳控装置、两个回I直流站控、两个回II直流站控和两个协调控制系统,每个所述回I极1极控和每个所述回I极2极控均与所述回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I极1极控和两个所述回II极2极控连接,每个所述协调控制系统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与每个所述协调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只能给每个所述协调控制系统传送通信信号。
优选地,所述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传送的通信信号。
优选地,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只能单向给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
优选地,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只能单向给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上述所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每回的极1极控和极2极控均给对应的稳控装置传送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控制系统的运行信号,所述稳控装置给对应的所述极1极控和所述极2极控传送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信号;
S2.每回的所述稳控装置单向给对应的直流站控和协调控制系统传送紧急处理命令。
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回I稳控装置和回II稳控装置传送的紧急处理命令。
优选地,所述运行信号包括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器运行状态、直流控制模式、直流极控值班状态、换流器最大可输送功率和换流器输送功率指令值;
所述安全运行信号包括: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限制直流功率容量、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指令、提升/回降直流功率容量、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标识位、外部调制直流功率容量和闭锁直流信号;
所述紧急处理命令包括:提升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回降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限制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闭锁单回直流命令和信号输出保持时间命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接口,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上述所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上述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通过稳控装置与直流站控之间的通信以及稳控装置与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也实现了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稳控装置可以单独给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直流站控发送通信信号,而不影响另外一回直流输电通道,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且稳控装置还能够给协调控制系统发送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通信信号,实现了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解决了现有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方法不能满足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回I和回II之间的单独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现有的常规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装置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对专利技术名称术语的解释:
常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常由两个换流站、分整流站和逆变站组成,也称送端和受端;两个换流站通过正极(极1)输电线路和负极(极2)输电线路进行电能传输,整流站将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后,通过极1、极2输电线路送至逆变站,逆变站再将直流电变换成三相交流电的输电。
常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保护系统分为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极控(Polar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简称PCP)、直流站控(DC StationControl System,简称DCC)、交流站控等设备;控制系统的功能是通过调节送端阀组触发角、受端阀组熄弧角、送受端换流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交流滤波器的投切来闭环控制直流电流及直流电压,以实现稳定输送直流功率的目的。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简称稳控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电力系统在遇到大扰动时的稳定性,安全稳定控制装置(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简称SSC)通常装设在电厂、变电站或换流站内,在电力系统发生直流故障闭锁、交流输电通道故障中断等严重故障时,采取实现切机、切负荷、直流功率紧急提升或回降等措施,解决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SSC是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的重要设施。
协调控制系统(Station Terminal Control System,简称STC),用于实现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的两回控制或全站相关的控制功能,如两回功率协调、功率调制、无功控制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给回I、回II单独配置一套稳控装置SSC,还新增了SSC与DCC的通信以及SSC与STC的通信,既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也实现了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SSC可以单独给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DCC发送单回直流功率提升/回降、功率限制、闭锁命令,而不影响另外一回直流输电通道的运行,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除此外,SSC可以给STC发送两回直流输电通道同时功率提升/回降、功率限制、闭锁两回直流命令,这样实现了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SSC与DCC之间、SSC与STC之间也采用了交叉冗余的通讯方式接口,DCC和STC均采用“一运行一备用”的方式,SSC双套独立运行,用于解决了现有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方法不能满足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回I和回II之间的单独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的框架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至少两个回I极1极控、两个回I极2极控、两个回I稳控装置、两个回II极1极控、两个回II极2极控、两个回II稳控装置、两个回I直流站控、两个回II直流站控和两个协调控制系统,每个回I极1极控和每个回I极2极控均与回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每个回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回II直流站控通信连接,每个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回II直流站控分别与每个回I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每个回I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回II极1极控和两个回II极2极控连接,每个协调控制系统分别与每个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回I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
具体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包括回I极1极控PCP11A、回I极1极控PCP11B、回I极2极控PCP12A、回I极2极控PCP12B、回I稳控装置SSC1A、回I稳控装置SSC1B、协调控制系统STCA、协调控制系统STCB、回I直流站控DCC1A、回I直流站控DCC1B、回II直流站控DCC2A、回II直流站控DCC2B、回II稳控装置SCC2A、回II稳控装置SCC2B、回II极1极控PCP21A、回II极1极控PCP21B、回II极2极控PCP22A和回II极2极控PCP22B,回I极1极控PCP11A分别与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双向通信连接,回I极1极控PCP11B分别与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双向通信连接,回I极2极控PCP12A分别与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双向通信连接,回I极2极控PCP12B分别与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双向通信连接。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均与协调控制系统STCA单向通信连接,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均与协调控制系统STCB单向通信连接。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均与回I直流站控DCC1A单向通信连接,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均与回I直流站控DCC1B单向通信连接;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均与回II直流站控DCC2A单向通信连接,回I稳控装置SSC1A和回I稳控装置SSC1B均与回II直流站控DCC2B单向通信连接。回II稳控装置SCC2A和回II稳控装置SCC2B均与协调控制系统STCA单向通信连接,回II稳控装置SCC2A和回II稳控装置SCC2B均与协调控制系统STCB单向通信连接;回II稳控装置SCC2A和回II稳控装置SCC2B均与回I直流站控DCC1A单向通信连接,回II稳控装置SCC2A和回II稳控装置SCC2B均与回I直流站控DCC1B单向通信连接;回II稳控装置SCC2A和回II稳控装置SCC2B均与回II直流站控DCC2A单向通信连接,回II稳控装置SCC2A和回II稳控装置SCC2B均与回II直流站控DCC2B单向通信连接。回II极1极控PCP21A分别与回II稳控装置SSC2A和回II稳控装置SSC2B双向通信连接,回II极1极控PCP21B分别与回II稳控装置SSC2A和回II稳控装置SSC2B双向通信连接;回II极2极控PCP22A分别与回II稳控装置SSC2A和回II稳控装置SSC2B双向通信连接,回II极2极控PCP22B分别与回II稳控装置SSC2A和回II稳控装置SSC2B双向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与常规的直流输电工程相比,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PCP装置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因此SSC装置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回I的SSCA、回I的SSCB分别与回I极1的PCPA、回I极1的PCPB、回I极2的PCPA、回I极2的PCPB之间的通信,回II的SSCA、回II的SSCB分别与回II极1的PCPA、回II极1的PCPB、回II极2的PCPA、回II极2的PCPB之间的通信。除此外,PCP与SSC之间的通信的信号与常规直流工程相同,而且也是双向通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通过稳控装置与直流站控之间的通信以及稳控装置与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也实现了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稳控装置可以单独给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直流站控发送通信信号,而不影响另外一回直流输电通道,实现了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单独控制;且稳控装置还能够给协调控制系统发送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通信信号,实现了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协调控制,解决了现有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之间的接口方法不能满足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回I和回II之间的单独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以双回直流功率分配为了进行说明双回直流的协调控制,当两回直流输电通道中的四个极均处于双回功率控制且额定电压运行时,两回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分配全站总功率,每回的直流输电通道内部的双极间平均分配功率,安稳调制的功率在两回间平均分配。当两回直流输电通道中的四个极均全压运行且每回至少有一个极处于双回功率控制时,每回直流输电通道的内部处于双回功率控制的极负责本回总功率的维持。如果一回直流输电通道中的一极或者两极出现功率或者电流限制,使得该回的总功率受到限制,无法实现两回直流的功率平衡分配,多余的功率由无功率限制或者电流限制的一回直流承担。双回功率控制还负责双回直流运行方式的协调,若两回直流输电通道中均只有一极运行,且都运行在大地回线,则两回直流输电通道中的两个运行极应当极性相反(如回I直流极1运行、回II直流极2运行),以使得接地极电流最小。双回直流输电通道的控制系统会对接地极电流进行监视,若实际运行的两个极的极性相同(如两回直流输电通道均为极1运行,或两回直流输电通道均为极2运行)且接地极电流过大,则双回直流输电通道功率控制会报警并发出功率回降命令,直到接地极电流到允许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回II稳控装置与每个协调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回II稳控装置只能给每个协调控制系统传送通信信号。
主要说明的是,每个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回II稳控装置只能给每个协调控制系统传送通信信号包含有:提升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提升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回降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回降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限制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限制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和闭锁单回直流命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每个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回II稳控装置传送的通信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回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回II直流站控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回I稳控装置只能单向给每个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回II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每个回I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回II直流站控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回II稳控装置只能单向给每个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回II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稳控装置单向给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包含有:提升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提升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回降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回降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限制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限制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和闭锁单回直流命令。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上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每回的极1极控和极2极控均给对应的稳控装置传送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控制系统的运行信号,稳控装置给对应的极1极控和极2极控传送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信号;
S2.每回的稳控装置单向给对应的直流站控和协调控制系统传送紧急处理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运行信号包括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器运行状态、直流控制模式、直流极控值班状态、换流器最大可输送功率和换流器输送功率指令值;安全运行信号包括: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限制直流功率容量、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指令、提升/回降直流功率容量、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标识位、外部调制直流功率容量和闭锁直流信号;紧急处理命令包括:提升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回降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限制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闭锁单回直流命令和信号输出保持时间命令。其中,提升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提升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回降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紧急回降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限制单回直流功率为稳控装置发出的限制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闭锁单回直流命令。稳控装置SSC传送至直流站控DCC的命令接点信号输出均应至少保持500m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回I稳控装置和回II稳控装置传送的紧急处理命令。
该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采用稳控装置与直流站控之间、稳控装置与协调控制系统之间属于单向通信的,通信信号只能由稳控装置发送至协调控制系统或直流站控,实现单独控制,还通过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稳控装置发送两回直流输电通道的通信信号实现两回直流输电通道协调控制。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接口,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上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包括上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回I极1极控、两个回I极2极控、两个回I稳控装置、两个回II极1极控、两个回II极2极控、两个回II稳控装置、两个回I直流站控、两个回II直流站控和两个协调控制系统,每个所述回I极1极控和每个所述回I极2极控均与所述回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I极1极控和两个所述回II极2极控连接,每个所述协调控制系统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与每个所述协调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只能给每个所述协调控制系统传送通信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和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传送的通信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所述回I稳控装置只能单向给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的通信连接是单向的,即是每个所述回II稳控装置只能单向给每个所述回I直流站控和每个所述回II直流站控传送通信信号。
6.一种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每回的极1极控和极2极控均给对应的稳控装置传送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控制系统的运行信号,所述稳控装置给对应的所述极1极控和所述极2极控传送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信号;
S2.每回的所述稳控装置单向给对应的直流站控和协调控制系统传送紧急处理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协调控制系统能同时接收回I稳控装置和回II稳控装置传送的紧急处理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信号包括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器运行状态、直流控制模式、直流极控值班状态、换流器最大可输送功率和换流器输送功率指令值;
所述安全运行信号包括: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限制直流功率容量、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指令、提升/回降直流功率容量、提升/回降直流功率标识位、外部调制直流功率容量和闭锁直流信号;
所述紧急处理命令包括:提升单回直流功率命令、回降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限制单回直流功率命令、闭锁单回直流命令和信号输出保持时间命令。
9.一种通信接口,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
10.一种通信设备,应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
CN202011131464.8A 2020-10-21 2020-10-21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2290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1464.8A CN112290677B (zh) 2020-10-21 2020-10-21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1464.8A CN112290677B (zh) 2020-10-21 2020-10-21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677A true CN112290677A (zh) 2021-01-29
CN112290677B CN112290677B (zh) 2023-05-12

Family

ID=7442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1464.8A Active CN112290677B (zh) 2020-10-21 2020-10-21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067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5232A (zh) * 2021-06-15 2021-08-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一种控制保护系统
CN117200305A (zh) * 2023-09-04 2023-12-08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的多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158A (zh) * 2005-12-15 2006-07-2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输电系统极闭锁综合判别方法
CN201590682U (zh) * 2009-12-04 2010-09-2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稳控系统和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之间的通讯装置
CN108375915A (zh) * 2018-04-25 2018-08-0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稳控仿真测试的远程测试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8879755A (zh) * 2018-08-07 2018-11-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控装置识别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损失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11349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两回直流输电系统无功控制协调方法
CN110247379A (zh) * 2019-06-17 2019-09-17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防止换流站极控制主机双套死机致稳控拒动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158A (zh) * 2005-12-15 2006-07-2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输电系统极闭锁综合判别方法
CN201590682U (zh) * 2009-12-04 2010-09-2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稳控系统和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之间的通讯装置
CN108375915A (zh) * 2018-04-25 2018-08-0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稳控仿真测试的远程测试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8879755A (zh) * 2018-08-07 2018-11-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控装置识别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损失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11349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两回直流输电系统无功控制协调方法
CN110247379A (zh) * 2019-06-17 2019-09-17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防止换流站极控制主机双套死机致稳控拒动的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娟娟等: "共站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回控制功能及其仿真", 《电力系统自动化》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5232A (zh) * 2021-06-15 2021-08-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一种控制保护系统
CN117200305A (zh) * 2023-09-04 2023-12-08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的多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677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8237B (zh)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站间通讯故障下控制方法及装置
Fletcher et al. Optimizing the roles of unit and non-unit protection methods within DC microgrids
CN106849148B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CN108565974B (zh) 一种基于保护装置自供电的远程失灵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2290677A (zh)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JP2003528561A (ja) 改良された電力サブステーション
CN107181276B (zh)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34330B (zh) 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交流故障下的主动能量控制方法
CN103414182A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从并列转为孤岛运行的平滑切换方法
CN113452011B (zh) 一种双联接变压器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449965B (zh) 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290577A (zh) 通信接口及直流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通讯装置和方法
CN106505642B (zh) 一种交直流解耦控制方法及其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
CN101286723B (zh) 一种超/特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控制方法
CN108631293B (zh) 一种直流配网用dc/dc变换器运行模式及控制方法
CN112803407B (zh)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CN115102217B (zh) 一种lcc-mmc混合级联直流电网受端mmc稳定运行域的确定方法
CN116388255A (zh) 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锁故障的自适应电流控制方法
CN108963988B (zh) 一种环网控制器及配电网
CN110224425A (zh)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285294B (zh) 一种直接式混合配电变压器系统及其潮流柔性调控方法
CN109802425A (zh) 一种柔直电网无源送出系统故障穿越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69736B (zh) 用于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紧急功率控制方法
CN113098009B (zh) 配电网30°角差系统不停电合环倒电方法
CN112202153A (zh)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闭锁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