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9148B -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9148B
CN106849148B CN201710139931.3A CN201710139931A CN106849148B CN 106849148 B CN106849148 B CN 106849148B CN 201710139931 A CN201710139931 A CN 201710139931A CN 106849148 B CN106849148 B CN 106849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tation
direct
voltage
contro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99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9148A (zh
Inventor
洪潮
张野
孙刚
时伯年
刘斌
梅红明
徐刚
刘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99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9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9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9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9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LCC整流站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最小触发角控制与低压限流控制;MMC逆变站选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并配置后备最大调制比控制及定电流控制。正常运行时,整流站运行在定电流控制模式、逆变站运行在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当整流站交流侧发生故障时,整流站运行方式切换至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以补偿整流站直流电压的降落,逆变站运行方式切换至最大调制比控制方式以降低逆变站的直流电压参考值。而且,整流站和逆变站控制模式的使能信号均采自取各站的电气量无需依靠换流站间的通信。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LCC造价低MMC控制灵活等优点,可较大限度提高直流系统的输送功率,降低功率输送中断发生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CC和MM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的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过负荷能量强等优点,但也存在换相失败、谐波含量大、需无功补偿等问题;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够独立调节有功无功功率,具有优越的可控性和灵活性,是解决受端电网薄弱、无源电网受电的有效途径,然而柔性直流技术成本高、损耗大、控制复杂。基于LCC-MM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延用电网换相换流站(LCC),逆变站新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MMC)。该方案有望充分发挥两种输电技术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扩大直流电网的应用范围,为大区电网提供更多的新型互联模式,为大城市直流供电、负荷中心的多落点受电提供新思路,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与送出消纳提供新方法。
但当该拓扑结构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整流站交流故障时,交流电压跌落会导致整流站直流电压的下降,而逆变站MMC换流站直流电压却不受影响。由于两站间电压差减小,会造成功率输送减小甚至中断。因此,有必要研究该拓扑结构下的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CC-MMC拓扑结构下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使混合直流系统较大限度的传输有功功率,从而减小传输功率骤降对逆变站交流系统的冲击。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所述交流故障穿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控制模式;逆变站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MM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2)检测整流站交流母线的各相电压值,若有任一相电压值低于预设的电压整定值,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故障,则整流站控制模式切换至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若该控制模式能维持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即直流电压保持在直流电压阈值以上,则待故障消除后,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步骤3);
3)若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下不能维持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即直流电压降低并低于直流电压阈值时,则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控制模式(VDCOL),自动降低低压限流控制模式下的直流电流设定值,待直流电压恢复,即大于或等于直流电压阈值后,返回步骤1);
4)检测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的100Hz分量,当100Hz分量幅值超过设定的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则直流电流100Hz保护启动,逆变站控制模式切换至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否则返回步骤1)。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步骤1)中,LCC整流站预存的控制模式包括定直流电流控制、最小触发角控制及低压限流控制模式;MMC逆变站预存的控制模式包括定直流电压控制、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
所述步骤2)中,整流站三相交流电压中任意一相电压低于预设的电压整定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立即切换整流站控制模式为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的电压整定值为整流站交流侧额定相电压的0.6~0.9倍。
在步骤2)的所述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中,最小限制角取5°。
在步骤2)中,所述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是指整流站直流电压能够保持在直流电压阈值及以上,其中所述直流电压阈值范围为0.45~0.35倍的整流站直流电压额定值;否则认为直流电压不稳定,需要进入步骤3)。
在步骤3)中,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工作模式,将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限制在0.3~0.4倍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
所述步骤4)中,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中任意一极100Hz分量大于直流电流中100Hz保护动作阈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应立即切换逆变站控制模式为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
其中,所述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为0.03~0.05倍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
在所述步骤4)中,在逆变站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后,当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的100Hz分量恢复,即小于设定的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时,直流电流100Hz保护退出,逆变站恢复为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在步骤4)中,所述直流电流100Hz保护原理如下式所示:
Figure GDA0002288639290000021
其中,Idc_P_100Hz和Idc_N_100HZ分别为提取的直流正极电流和直流负极电流中的100Hz分量幅值;Idc_P_N和Idc_N_N为正负极直流额定电流,正负极直流额定电流值相同即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Idc_P、Idc_N为正负极直流线路上的实际直流电流值;k1和k2为保护系数,均取0.03;保护动作延时取10ms;当100Hz保护信号消失后,逆变站切换至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所述步骤2)、3)、4)中,整流站与逆变站控制模式切换的判据均取自本站的电气量,无需依赖站间通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控制策略能够提高所述混合直流系统在整流站发生交流故障时的功率输送能力,降低功率输送中断发生的概率,而且该策略无需依靠换流站间通信即可实现控制模式的自动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LCC-MMC的混合直流系统构架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流程流程图;
图3是整流站LCC换流站外特性曲线图;
图4是逆变站MMC换流站外特性曲线图;
图5是加入最大调制比的MMC控制策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图1所示拓扑结构为实施例,所述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控制模式;逆变站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MM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在图1中,LCC整流站采用12脉动换流站,用于将交流侧电能整流为具有期望直流电压的直流电能并将其传送到直流传输线,包括换流变压器T1、T12、交流滤波器UF、平波电抗器L1、L12及整流交流侧电网AC1等部分;逆变站采用MMC换流站,用于将所述的直流线路的电能逆变为交流电能并注入各自对应的交流电网,包括控制直流电压的MMC以及换流变压器T2,桥臂电抗器L2,逆变交流侧电网AC2等部分。交流侧额定电压为525kV,额定直流电流为±160kV,额定输送容量1000MW,直流传输线路采用架空线形式。
以附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为例,并参照附图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如下所述:
步骤1: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控制模式;逆变站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MM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步骤2:通过检测整流站交流母线AC1的相电压值UAC1判断是否发生交流故障。当整流站三相交流电压中任意一相电压低于预设的电压整定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立即切换整流站控制模式为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其中,所述预设的电压整定值为整流站交流侧额定相电压的0.6~0.9倍。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是指整流站直流电压能够保持在直流电压阈值及以上,其中所述直流电压阈值范围为0.45~0.35倍的整流站直流电压额定值。
在附图1的实施例中,若有任一相电压值低于额定相电压的0.7倍额定值,则整流站控制方式切换至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最小限制角取5°;若该控制模式能维持整流站直流电压保持在0.45倍直流电压以上,则待故障消除后,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步骤3;
步骤3:若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下不能维持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即直流电压降低并低于直流电压阈值时,则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控制模式(VDCOL),自动降低低压限流控制模式下的直流电流设定值,待直流电压恢复即大于或等于直流电压阈值后,返回步骤1。其中,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工作模式后,将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限制在0.3~0.4倍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整流站直流电压继续降低且低于低压限流特性的直流电压阈值0.45倍额定直流电压时,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工作模式(VDCOL)。此时直流电流被限制在0.3~0.4倍直流额定电流值;待直流电压恢复后,则返回步骤1。图3所示为整流站的直流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其中AB段表示最小触发角控制特性,BC段表示定直流控制特性,CD段表示低压限流控制特性。
步骤4:逆变站检测到正极或负极的直流电流100Hz分量超过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时,控制模式切换至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控制策略如图5所示。保护动作信号消失后返回步骤1。
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中任意一极100Hz分量大于直流电流中100Hz保护动作阈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应立即切换逆变站控制模式为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
实施例1,所述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为0.03~0.05倍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进入逆变站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后,当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的100Hz分量恢复,即小于设定的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时,直流电流100Hz保护退出,逆变站恢复为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实施例2,实时就地监视逆变站站直流电流变化与正负极直流电流中100Hz分量的大小,判断是否启动直流电流100Hz保护,并进入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直流电流100Hz保护原理如下式所示:
Figure GDA0002288639290000051
其中,Idc_P_100Hz为提取的直流电流100Hz分量;Idc_P_N和Idc_N_N为正负极直流额定电流,正负极直流额定电流值相同即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Idc_P、Idc_N为正负极直流线路上的实际直流电流值;k1和k2为保护系数,均取0.03,IsetP为正极性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IsetN为正极性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保护动作延时取10ms。当100Hz保护信号消失后,逆变站切换至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图4所示为逆变站的直流电压/电流特性曲线,EF段是定直流电压控制特性、FG段为最大调制比控制电压波动范围。
典型控制策略模块,采用典型的MMC控制模式:外环为直流电压环及无功功率环、内环为电流解耦控制。图5中,Ud2_ref、Ud2分别表示逆变站MMC的直流电压参考值与实际值,Qref、Q分别表示无功功率的参考值与实际值,id_ref、id、iq_ref、iq分别表示dq轴电流的参考值与实际值。ud、uq分别表示电压dq轴分量,vd、vq分别表示dq轴调制电压。
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块,是计算典型控制策略输出的三相调制电压vk(k=a,b,c)的峰值平均值vm,再由式2计算后得到实时调制比m;最后,调制比m与调制比参考值mref=1的偏差量进入PI控制器,最终结果为直流电压参考值偏差量△Ud2_ref,即修正的直流电压参考值。
m=2vm/Ud2 (2)
式中,m表示调制比(半桥式MMC调制比m的线性范围为0~1.0,正常运行时通常在0.85~0.9之间);vm表示阀侧三相调制相电压峰值平均值。
本发明能够实现LCC-MMC拓扑结构的混合直流系统在整流站发生交流不对称故障时的穿越,提高直流功率的输送能力;在发生严重三相对称故障时,不会出现过电流及过电压现象,基于低压限流的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恢复系统供电;而且,整流站与逆变站控制模式切换的判据均取自本站的电气量,无需依赖站间通信。
以上是本发明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尽管是针对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应当明白在不脱离上述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控制模式;逆变站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MMC),正常运行时工作在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2)检测整流站交流母线的各相电压值,若有任一相电压值低于预设的电压整定值,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故障,则整流站控制模式切换至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若该控制模式能维持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即直流电压保持在直流电压阈值以上,则待故障消除后,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步骤3);
3)若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下不能维持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即直流电压降低并低于直流电压阈值时,则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控制模式(VDCOL),自动降低低压限流控制模式下的直流电流设定值,待直流电压恢复,即大于或等于直流电压阈值后,返回步骤1);
4)检测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的100Hz分量,当100Hz分量幅值超过设定的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则直流电流100Hz保护启动,逆变站控制模式切换至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否则返回步骤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LCC整流站预存的控制模式包括定直流电流控制、最小触发角控制及低压限流控制模式;MMC逆变站预存的控制模式包括定直流电压控制、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整流站三相交流电压中任意一相电压低于预设的电压整定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立即切换整流站控制模式为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的电压整定值为整流站交流侧额定相电压的0.6~0.9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的所述最小触发角控制模式中,最小限制角取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所述整流站直流电压稳定是指整流站直流电压能够保持在直流电压阈值及以上,其中所述直流电压阈值范围为0.45~0.35倍的整流站直流电压额定值;否则认为直流电压不稳定,需要进入步骤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整流站进入低压限流工作模式,将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限制在0.3~0.4倍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中任意一极100Hz分量大于直流电流中100Hz保护动作阈值时,即认为整流站交流侧发生交流故障,应立即切换逆变站控制模式为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
其中,所述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为0.03~0.05倍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4)中,在逆变站为最大调制比控制模式后,当逆变站正负极直流电流的100Hz分量恢复,即小于设定的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时,直流电流100Hz保护退出,逆变站恢复为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所述直流电流100Hz保护原理如下式所示:
Figure FDA0002288639280000021
Figure FDA0002288639280000022
其中,Idc_P_100Hz
Figure FDA0002288639280000023
分别为提取的直流正极电流和直流负极电流中的100Hz分量幅值;Idc_P_N和Idc_N_N为正负极直流额定电流,正负极直流额定电流值相同即整流站直流侧电流额定值;Idc_P、Idc_N为正负极直流线路上的实际直流电流值;IsetP为正极性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IsetN为正极性直流电流100Hz保护阈值;k1和k2为保护系数,均取0.03;保护动作延时取10ms;当100Hz保护信号消失后,逆变站切换至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3)、4)中,整流站与逆变站控制模式切换的判据均取自本站的电气量,无需依赖站间通信。
CN201710139931.3A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849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9931.3A CN106849148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9931.3A CN106849148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9148A CN106849148A (zh) 2017-06-13
CN106849148B true CN106849148B (zh) 2020-03-31

Family

ID=5914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9931.3A Active CN106849148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9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488B (zh) * 2017-12-25 2023-09-01 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CN108418237B (zh) * 2018-03-05 2021-11-1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站间通讯故障下控制方法及装置
EP4012869A4 (en) * 2019-08-08 2022-08-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URRENT TRANSFORMING DEVICE
CN110571840B (zh) * 2019-09-04 2021-11-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Lcc-mmc输电系统送端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07738A (zh) * 2019-09-26 2020-01-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76997A (zh) * 2020-04-13 2020-06-12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故障限流方法
CN114156930B (zh) * 2020-09-07 2024-04-2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交流故障恢复方法
CN112051472B (zh) * 2020-09-14 2023-01-03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外特性测试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051471B (zh) * 2020-09-14 2021-11-2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多端输电系统直流外特性测试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054551B (zh) * 2020-09-14 2021-07-1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外特性测试方法
CN114374215B (zh) * 2020-10-15 2024-04-12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低压限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21669B (zh) * 2020-12-10 2021-10-2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的交流故障穿越方法及系统
CN112886627B (zh) * 2021-01-15 2022-08-0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提升mmc供电无源网络功率传输能力的方法
CN113612222B (zh) * 2021-08-05 2023-08-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6585B (zh) * 2016-04-28 2018-11-0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9148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9148B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CN108418237B (zh)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站间通讯故障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66759B (zh) 兼顾有功平衡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CN109842142B (zh) 混合三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其直流故障快速限流方法
CN109347133B (zh) 一种基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逆变侧控制方法
CN108011378B (zh) 受端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低负荷无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A3080015C (en) Voltage and curren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0460084B (zh) 考虑离散设备动作频次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改进控制方法
CN108258664B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处理装置及故障处理方法
CN111600325B (zh) 一种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穿越方法及系统
CN111934330B (zh) 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交流故障下的主动能量控制方法
CN111769586B (zh) 分层接入uhvdc系统非故障层换流器的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08321829A (zh) 带故障穿越功能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处理装置及方法
EP3756257B1 (en) Dc current control in vsc based hvdc converters
CN108258713A (zh) 带故障重启功能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227469A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母线电压二次纹波的抑制方法
CN111786396B (zh) 基于储能型链式statcom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13394819B (zh) 孤岛海上风电场混合直流并网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67358A (zh) 一种减小mmc型直流电网直流侧限流电抗器的方法
CN109787205B (zh) 基于附加虚拟电感系数的换流器直流侧故障电流抑制方法
CN111600323B (zh) 一种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00324B (zh) 一种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
Torres-Olguin et al. Grid Integrat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s using a Hybrid HVDC composed by an MMC with an LCC-based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0460087B (zh) 一种改进型定关断角控制方法
CN115693747A (zh)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