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6363B - 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86363B CN112286363B CN202011299854.6A CN202011299854A CN112286363B CN 112286363 B CN112286363 B CN 112286363B CN 202011299854 A CN202011299854 A CN 202011299854A CN 112286363 B CN112286363 B CN 1122863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lm
- virtual
- main body
- preset area
- 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40—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signals of video game devices, e.g.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layer or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3F13/42—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signals of video game devices, e.g.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layer or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by mapping the input signals into game commands, e.g. mapping the displacement of a stylus on a touch screen to the steering angle of a virtual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本公开可以直接通过手掌来改变虚拟主体的形态,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中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在混合现实的游戏或者系统界面中,通常需要将虚拟主体置于真实空间中,在不影响用户观察真实环境的情况下,给用户一种和真实环境交互的体验。
然而,在虚拟主体的大小或者角度的调节过程中,用户需要首先切换调节模式,然后通过显示的虚拟主体的边框来调节,操作的难度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的在虚拟主体的大小或者角度的调节过程中,操作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应用于可呈现虚拟主体的混合现实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握起或张开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旋转时,随着所述手掌的旋转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角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旋转时,随着所述手掌的旋转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角度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旋转时,根据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控制所述虚拟主体的角度随着所述手掌的旋转角度改变的比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手掌和所述虚拟主体之间呈现一个第一虚拟距离标识,根据所述第一虚拟距离标识用于显示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时,随着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控制所述虚拟主体逐渐变大或缩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时,随着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控制所述虚拟主体逐渐变大或缩小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时,根据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控制所述虚拟主体随着所述手掌的张开或收起逐渐变大或缩小的比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手掌和所述虚拟主体之间呈现一个第二虚拟距离标识,所述第二虚拟距离标识用于显示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并且所述第二形态改变的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应用于可呈现虚拟主体的混合现实设备,所述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
本公开一种示例实施例提供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通过在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检测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在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一方面,通过在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虚拟主体,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掌来改变虚拟主体的形态,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又一方面,通过在预设区域接收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可以进入形态改变模式;接收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虚拟主体的形态;从而可以在手掌变化的同时,即实现虚拟主体形态的改变,使得操作过程更为简单,增加调节过程的趣味性,提升用户的成就感;再一方面,第一形态改变和第二形态改变可以是一种连贯的动作,从而可以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流畅便捷,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虚拟主体形态改变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比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虚拟主体形态改变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比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的框图;
图7为本公开示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示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程序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公开了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应用于可呈现虚拟主体的混合现实设备。例如Hololens就是一款增强现实头显设备,是集增强现实场景展现、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人机交互于一身的混合现实设备。混合现实设备可以将虚拟主体搭建在现实场景信息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变虚拟主体的大小、角度等形态。
参照图1所示,所述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步骤S120、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步骤S130、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一方面,通过在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虚拟主体,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掌来改变虚拟主体的形态,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又一方面,通过在预设区域接收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可以进入形态改变模式;接收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虚拟主体的形态;从而可以在手掌变化的同时,即实现虚拟主体形态的改变,使得操作过程更为简单,增加调节过程的趣味性,提升用户的成就感;再一方面,第一形态改变和第二形态改变可以是一种连贯的动作,从而可以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流畅便捷,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可以由手机、平板电脑、MR眼镜、MR头盔等能够实现MR处理及MR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来执行。
在步骤S110中,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混合现实场景可以是用户所在的真实的三维空间场景,通过将虚拟主体呈现在用户所在的三维空间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掌等肢体直接对虚拟主体进行控制,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参照图2,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的操作示意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虚拟主体210可以是虚拟杯子、虚拟钟表、虚拟播放器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直接通过手掌等肢体部位改变这些虚拟主体210的大小或者角度等形态。
在步骤S120中,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区域220指的是虚拟主体210的感应区域,在该区域内,用户才可以触发虚拟主体210,并对虚拟主体210进行相应的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在预设区域220,用户手掌230的形态改变才可以被检测得到。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区域220可以是虚拟主体210本身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是一个以虚拟主体210为中心的球状,该球状的预设区域220可以包裹虚拟主体210,也可以位于虚拟主体210的内部。预设区域220还可以是一个位于虚拟主体210侧边等不以虚拟主体210为中心的球状或椭球状等多种形状,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所述预设区域220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可由开发商进行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可选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区域220的大小大于手掌张开时的大小,以便于对手掌的变化进行捕捉检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的手掌靠近虚拟主体210的时候,显示预设区域220,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预设区域220调整自己手掌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操控效果,提高操控的准确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区域220具体的显示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三条圆形线条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比虚拟主体210颜色更浅的球面来表示,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可以是手掌230握起的动作,也可以的手掌230张开的动作。在用户的手掌230进入到预设区域220后,检测到预设区域220内手掌230握起或张开的动作时,即手掌230的形态发生从张开到握起的改变,或发生从握起到张开的改变时,控制虚拟主体210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还可以是其他的动作,例如,手掌230中其中一根手指竖起的动作,或者两根手指伸直的动作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形态改变模式可以包括角度形态改变模式或大小形态改变模式。在进入形态改变模式后就可以对虚拟主体210所呈现的角度或大小等进行调节改变了。在实际应用中,形态改变模式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模式,例如,虚拟主体210的颜色深浅,或者透明度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步骤S130中,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的基础之上,如果在预设区域220检测到手掌230的第二形态改变时,可以随着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虚拟主体210的形态,包括:
情况一,在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为手掌握起,即握拳时,第二形态改变可以是手掌旋转,即拳头旋转的动作,此时,可以随着拳头的旋转改变虚拟主体210的角度,如图2所示。在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为手掌张开时,第二形态改变可以是张开的手掌旋转的动作,此时,可以随着手掌的旋转改变虚拟主体210的角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形态改变的基础上,确定第二形态改变的动作,可以提高整个控制过程的连贯性,使得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流畅便捷,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第一形态改变和第二形态改变的动作可由开发商进行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参照图3,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比例的示意图;为了提高虚拟主体210形态改变的可控性,在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220接收到所述手掌230旋转时,根据所述手掌230距离所述虚拟主体210的长度,控制所述虚拟主体210的角度随着手掌230的旋转角度改变的比例。在所述手掌230距离所述虚拟主体210较近时,虚拟主体210角度随着手掌230的旋转角度改变的比例较大,从而可以快速改变虚拟主体210的角度;在所述手掌230距离所述虚拟主体210较远时,虚拟主体210角度随着手掌230的旋转角度改变的比例较小,从而可以对虚拟主体210的角度改变进行微调。
在实际应用中,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长度可以通过手掌230的掌心距离虚拟主体210的中心的距离来确定,也可以通过手掌230的掌心距离虚拟主体210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来确定,具体的确定方式可由开发商进行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可选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长度可以不超出预设区域220的范围,以便于用户确定控制虚拟主体210形态改变的区域,在不需要改变虚拟主体210形态时手掌230可以撤离该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手掌230和虚拟主体210之间呈现一个第一虚拟距离标识240,其中,第一虚拟距离标识240用于显示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长度,可以为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距离提供一个视觉提示,便于用户参考。
通过第一虚拟距离标识240可以将手掌230和虚拟主体210之间的距离可视化,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调整手掌230的位置,防止由于手掌230的位置过偏而导致无效的操作情况发生。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的基础之上,如果在预设区域220检测到手掌230的第二形态改变时,可以随着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虚拟主体210的形态,还包括:
情况二,参照图4,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的操作示意图。如图4(a)所示,在手掌230的第一形态改变为手掌握起,即握拳时,如图4(b)所示,第二形态改变还可以是手掌230逐渐张开,随着手掌230的逐渐张开,虚拟主体210可以逐渐变大。
上述第二形态改变即手掌230逐渐张开的动作可以是在第一形态改变即握拳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可以提高整个控制过程的连贯性,使得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流畅便捷,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着虚拟主体210的形状较大需要将其变小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手掌230逐渐收起的动作,来控制虚拟主体210缩小。
如果在第一形态改变之后,即握拳之后,控制虚拟主体210缩小,就需要先将手掌230张开,为了避免手掌230在张开过程中虚拟主体210随着一起变大,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手掌230张开的速率大于预设速率时,不会对虚拟主体210的形状产生影响,即虚拟主体210不发生形状改变。手掌230收起的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才可以控制虚拟主体210缩小。
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220接收到所述手掌230的第二形态改变,并且所述第二形态改变的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210的形态。
相当于,只有在所述第二形态改变的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虚拟主体210的形态才发生改变,即变化生效;在第二形态改变的速率大于预设速率的时候,虚拟主体210的形态不会发生改变,即变化不生效。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形态改变的速率进行预设速率的限定,以便于用户以小于预设速率的速度调整虚拟主体210的形态,以大于预设速率的速度改变手掌230的形态,以进入下一个改变虚拟主体210形态的动作,避免反复改变虚拟主体210形态的情况发生。
以连续控制虚拟主体210的形态变大为例,在第一次手掌230以小于预设速率的速度逐渐张开之后,对虚拟主体210进行了一次变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如果还需要继续变大虚拟主体210,则可以以大于预设速率的速度收起手掌230,然后以小于预设速率的速度逐渐张开手掌230,即可对虚拟主体210在上一次变大的基础之上继续变大。反复执行上述动作,即可将虚拟主体210变大到需要的形状,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预设速率可以是1秒/次,也可以是1.5秒/次,具体的预设速率的大小可由开发商进行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虚拟主体210形态改变的可控性,在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220接收到所述手掌230逐渐张开或收起时,根据所述手掌230距离所述虚拟主体210的长度,控制所述虚拟主体210随着手掌230的张开或收起逐渐变大或缩小的比例。在所述手掌230距离所述虚拟主体210较近时,虚拟主体210随着手掌230的张开或收起而变大或缩小的比例较大,从而可以快速改变虚拟主体210的大小;在所述手掌230距离所述虚拟主体210较远时,虚拟主体210随着手掌230的张开或收起而变大或缩小的比例较小,从而可以对虚拟主体210的大小进行微调。
在实际应用中,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长度可以通过手掌230的掌心距离虚拟主体210的中心的距离来确定,也可以通过手掌230的掌心距离虚拟主体210的大小的调节中心的距离来确定,具体的确定方式可由开发商进行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可选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长度可以不超出预设区域220的范围,以便于用户确定控制虚拟主体210形态改变的区域,在不需要改变虚拟主体210形态时手掌230可以撤离该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手掌230和虚拟主体210之间呈现一个第二虚拟距离标识250,如图5所示。第二虚拟距离标识250用于显示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长度,可以为手掌230距离虚拟主体210的距离提供一个视觉提示,便于用户参考。
通过第二虚拟距离标识250可以将手掌230和虚拟主体210之间的距离可视化,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调整手掌230的位置,防止由于手掌230的位置过偏而导致无效的操作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随着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虚拟主体210的形态,例如,手掌230旋转,虚拟主体210一起旋转;手掌230张开,虚拟主体210变大;手掌230握起,虚拟主体210变小。操作简单,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简单随意的动作即可改变虚拟主体210的形态,从而可以给用户一种成就感,增加了过程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可以应用于可呈现虚拟主体的混合现实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600可以包括:交互模块610、第一检测模块620以及第二检测模块630,其中:
交互模块610,可以用于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第一检测模块620,可以用于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第二检测模块630,可以用于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上述中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7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720和处理单元710)的总线730、显示单元7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720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7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10、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步骤S120、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步骤S130、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存储单元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7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7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7203。
存储单元7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7207的程序/实用工具7204,这样的程序模块72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7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7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7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760通过总线730与电子设备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2)
1.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应用于可呈现虚拟主体的混合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其中,在用户的手掌靠近所述虚拟主体的时候,显示所述预设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握起或张开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旋转时,随着所述手掌的旋转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旋转时,随着所述手掌的旋转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角度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旋转时,根据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控制所述虚拟主体的角度随着所述手掌的旋转角度改变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手掌和所述虚拟主体之间呈现一个第一虚拟距离标识,所述第一虚拟距离标识用于显示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时,随着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控制所述虚拟主体逐渐变大或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时,随着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控制所述虚拟主体逐渐变大或缩小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逐渐张开或收起时,根据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控制所述虚拟主体随着所述手掌的张开或收起逐渐变大或缩小的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手掌和所述虚拟主体之间呈现一个第二虚拟距离标识,所述第二虚拟距离标识用于显示所述手掌距离所述虚拟主体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并且所述第二形态改变的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10.一种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应用于可呈现虚拟主体的混合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主体形态改变装置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所呈现的混合现实场景中呈现所述虚拟主体;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虚拟主体的预设区域接收到手掌的第一形态改变时,控制所述虚拟主体进入形态改变模式;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接收到所述手掌的第二形态改变时,随着所述第二形态改变而改变所述虚拟主体的形态;
所述交互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的手掌靠近所述虚拟主体的时候,显示所述预设区域。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9854.6A CN112286363B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9854.6A CN112286363B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86363A CN112286363A (zh) | 2021-01-29 |
CN112286363B true CN112286363B (zh) | 2023-05-16 |
Family
ID=7439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99854.6A Active CN112286363B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86363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3364A (zh) * | 2015-12-22 | 2018-01-02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运行虚拟现实系统的方法和虚拟现实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060874A1 (en) * | 2012-10-17 | 2014-04-24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lighting to an object |
JP6596883B2 (ja) * | 2015-03-31 | 2019-10-3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
CN107885317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势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9426783A (zh) * | 2017-08-29 | 2019-03-05 |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增强现实的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10827413B (zh) * | 2018-08-09 | 2024-09-06 | 北京抖音科技有限公司 | 控制虚拟物体形态改变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045511B (zh) * | 2018-10-15 | 2022-06-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手势的操控方法及终端设备 |
-
2020
- 2020-11-19 CN CN202011299854.6A patent/CN1122863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3364A (zh) * | 2015-12-22 | 2018-01-02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运行虚拟现实系统的方法和虚拟现实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86363A (zh) | 2021-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93154B2 (en) | Hair rendering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7913520B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24250B (zh) | 三维形象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EP4207083A1 (en) | Elastic object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8671539A (zh) | 目标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8595010B (zh) | 虚拟现实中虚拟物体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 |
EP4050561A1 (en) | Augmented reality-based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9621415A (zh) | 3d游戏中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289327A (zh) | 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EP4459561A1 (en) | Special effect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
CN109828672A (zh) | 一种用于确定智能设备的人机交互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 |
WO2024174861A1 (zh) | 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33097A (zh) | 一种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眼镜 | |
CN110717993A (zh) | 一种分体式ar眼镜系统的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 |
CN112286363B (zh) | 虚拟主体形态改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3559501A (zh) | 游戏中的虚拟单位选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KR20180058097A (ko) | 이미지를 표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13769403B (zh) | 虚拟对象移动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EP4177724A1 (en) | Faci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0908568A (zh) | 一种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2473138B (zh) | 游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4681918A (zh) | 虚拟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0908509B (zh) | 多增强现实设备的协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WO2024131405A1 (zh) | 对象移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8499102A (zh) | 信息界面展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